本文目录一览:
李克华之所以跻身于中国股市一流高手的行列,是因为他运用现代科学分析方法——概率论研究股市,实现一年翻4番的极佳业绩。
李克华三十多岁。上大学时他读的是工业微生物。1997年,从中关村辞职后李克华投身股市。他购置了电脑,在家像模像样地研究股票,他望着红绿色闪烁的数字,一直在想,他该选用一种什么样最快的赚钱方式呢?他有一个炒股票的老同学告诉他,说自己的股票炒得很好,而窍门就是靠听消息赚钱。
李克华想想也对。于是,通过途径接近了一些股市中的圈内人物,他听到了许多消息,可是事与愿违,听消息,炒股,不仅没能使他赚到钱,反而一次又一次亏损。
有一次他在报纸上看到南京有一家投资咨询公司有内部消息,只要花咨询费就可能获得。于是他打电话和这家公司联系,这家公司告诉他,获得消息必须要付出相当数量的咨询费,于是他就付了1万元咨询费,汇款到南京去。结果南京的这家咨询公司在收到他的咨询费后,给他透露了消息,要他购买长征电器股票,说这家公司的股票将会大涨,于是他把全部资金打进这只股票。结果打进这只股票后,他天天盯着大盘看,它不涨反跌。他在9.60元买入这只股票,它后来连续下跌,一直跌到9元以下,而后有很长时间不涨,最后他在9.20元的时候割肉卖出,这次听消息让他吃了亏。
他听消息买股票几次下来损失已达20%多,此时的他非常着急,想继续打听到好的消息,让他扭亏为赢。于是他又找了一个同学,听说他的消息特别多,找他一见面,同学说东海股份这只股票很好,有题材,会涨得很高。李克华又把全部资金打入这只股票,结果这一次输得更惨,他在11.8元买入东海股份,买入后一路下跌,先是跌破11.00元,又跌破了10元钱,最后跌到9元多,他看它没有指望了,于是在9.90元割肉。
1998年是他最失败的一年,凡是听消息做的股票,几乎全部赔钱。李克华把多年积蓄二十多万元投入股市,只剩下十万元,赔了一半。失败是成功之母。从新的一年开始,李克华不再相信所谓的信息了。
李克华按照自己的那一套对客观事物的分析方法进行分析,寻找自己投资股票的方。他就像一个侠士那样面壁研究,把自己一个人关在小客厅里,整整两年李克华投入了对投资股票进行系统的封闭式研究。他从战略上考虑,决定开始进行自己的研究,按照自己的方式进行研究。从此,他的研究开始进入了一个新的领域,一个全新的与他人完全不同的领域。他把股票开始上涨的时间、形态、势量等众多因素加以细致地分门别类,花了大量的时间整理归纳了大量的材料和图形,在静静的小房间那柔和的灯光下,可以说是从白天干到深夜,日复一日。
终于,他像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一般,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不研究不知道,一研究简直就让他吓了一大跳。作为一个大学高材生,他带着他所擅长的概率论、统计学研究方法的独特眼光,审视着股票操作的全部领域。经过大量的研究,他渐渐发现这样一个问题,即股票炒作每个阶段的操作利润率和资金实际综合利润率的问题,他敏感地觉察到这是一个关键的问题。这个问题的解决将有助于找到股票操作成功的新途径,这是一个全新的领域,他的目光为之一亮,他突然为之兴奋起来。
终于,他从理论上找到了这条新的操作途径,他发现了每个阶段的操作利润率和实际综合利润率这两个关系相联的奥妙。假如他按照一种新的有效操作模式进行满仓操作,如果操作利润率大于实际综合利润率,则表明操作方法是对的,如果操作利润率小于实际综合利润率,则表明操作方法是不对的。在此基础上,他建立了自己的数字模型,与此同时,他还推出新的理论模式。在表明方法对的同时,不断加大仓位,这样的话,赢利率更高。(他按照这样的操作方法,一年内使自己的资金扭亏为赢,开始增值。)
李克华运用概率论研究股票,把他所分析的股票进行了基本分类,分成几十大类,几百小类,根据各种类别进行统计,归纳出种种行之有效的操作方法。比如说,重组类,首先是看第一大股东的实力,如果该大股东直接上市应该是20元,而借壳时的实际股价只有10元,这之间必然有一个价差关系,那么,该股票必有上升空间。比如异型钢管,这是一个典型例子,李克华看报纸时得知异型钢管重组,对方是南京斯威特公司,他发现该公司是一家高科技公司,于是,他20万元一下子打进,朋友问他到底该股好不好,该买不买,他说是自己分析的,结果不出他所料,该股很快从15元涨到19元。
他认为,钢铁企业上市的话,一般也就涨到9元、10元,差不多了,不可能涨得很高,但该公司重组,摇身一变成为南京斯威特上市,成为高科技重组股,高科技股又是小盘,如果上市的话,一般应在20元左右,那么由此判断,一钢异型它必能炒到20元,事后证明,他这样的判断完全正确,因为,这只股票从实力上说,一钢异型比斯威特强,但是发展前景及想象空间却不如斯威特,因此后者重组必须要提升股价。又如,后来的托普软件的重组也证明了他的上述法则。
李克华认为,像这样的重组类型的股票,沪深股市共1000多个股票中必有几个。你如果买了放在那里,一年就做这个,那你必然收益不菲。在走访中,李克华还研究出第二种重组类型的股票,侧重研究它的收购价。一般重组股有三种类型:第一种,收购价按净资产收购,这种情况大多数资产重组股都如此;第二种,收购价低于净资产,这种情况很少,这表明该公司资产质量不好;第三种,收购价成倍高于净资产,这一种是他特别关注的一种类型,凭什么要给你这么多钱收购。比如东泰控股,它的大股东就是花了高于净资产成倍的价格来收购该公司的,那么,羊毛肯定出在羊身上,这种股票也一定必涨无疑。他后来立即介入这只股票,满仓买人,尝到了该股大幅度上涨的甜头。李克华认为,重组类股大有操作的希望。
1999年是李克华股票投资大丰收的一年。在他实施自己的经过实践证明了的研究方法,运用概率统计的方法操作股票,获得了空前的成功,他不仅扭回了1998年的亏损,还使自己的资金大幅上升。
1999年底,中国股市大幅下跌。李克华运用自己独创的概率论进行分析,发现机构主力正在悄悄地买入网络股,他从电脑图表里发现网络股只只都在动,庄家们都在大量买入。此时的李克华刚刚进入网上股评世界,在这个虚拟而又现实的世界里,他在网上发表文章,建议股民们买网络股。他向成千上万的股民推出他的研究成果和用他的独特的研究方法研究出的一个个股票。
他开始推荐一个股票就成功一个,众多的网上股民逐渐为他这个笔名为“北京操盘手”的预言正确所吸引,于是更多的人关注他的网上专栏,这样一传十,十传百,操盘手的名声广为传播。2000年,李克华在网上推荐的40只股票,结果达到了34只成功。
中新经纬11月28日电 亚盛集团董事长李克恕辞职,董事连鹏接任。
董事长李克恕辞职
28日盘后,亚盛集团公告,近日收到董事长李克恕递交的书面辞职申请,其因工作变动,申请辞去公司董事长、董事会战略委员会主任委员、提名委员会委员、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委员职务。辞去上述职务后,李克恕仍担任公司董事职务。
Wind数据显示,李克恕出生于1966年10月,今年57岁,曾任甘肃亚盛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财务总监、甘肃省农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证券管理部部长兼甘肃省农垦资产经营有限公司总经理。
2020年8月,亚盛集团前董事长李克华因工作调整不再担任董事长职务,李克恕获选举接任董事长职务。财务数据显示,李克恕接任第一年,即2020年亚盛集团出现严重亏损,金额高达8.52亿元。2021年至今,亚盛集团扭亏为盈,业绩表现相对平稳。
图源:Wind
亚盛集团当时解释称,2020年度,公司农业生产总体正常,企业基本面保持稳定。但受新冠疫情、自然灾害、产业结构及业务布局调整等因素影响,公司整体业绩出现大幅下滑。
董事连鹏接任
同日(11月28日),亚盛集团宣布,公司于2023年11月28日召开第九届董事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选举董事长的议案》,选举连鹏为公司董事长,任期自本次董事会审议通过之日起至公司第九届董事会任期届满之日止。
资料显示,连鹏出生于1971年9月,今年52岁,曾任玉门市宏远实业有限责任公司青羊沟水电站财务部主任;甘肃省农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审计处主任科员;亚盛集团内控风险管理部部长、审计监察部部长;亚盛集团副总经理、财务总监;甘肃条山农工商(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现任亚盛集团董事。
亚盛集团是一家以土地资源为基础,集农资服务、农作物种植、农产品加工、农业技术研发、商贸流通为一体的大型现代农业企业集团。主要种植经营啤酒花、马铃薯、牧草、果品、药材、食葵、辣椒、枸杞、香辛料等初级农产品和加工产品,以及生产经营节水灌溉设备。
二级市场上,11月28日亚盛集团震荡走高,收涨0.66%报3.03元,最新市值59亿元。(中新经纬APP)
来源:人民网-贵州频道
7月3日下午,桐梓县茅石镇公路沿线、林间小道,不少重庆“候鸟”晚饭后开始散步,部分热爱跳舞的重庆游客在广场上翩翩起舞,过起休闲的避暑生活。
游客跳舞。王华秦摄
“真的凉快,是休闲养老避暑的好地方。”重庆市九龙坡区的游客青秦英等一行漫步在道路上,高兴地说起在桐梓县茅石镇避暑的好处。
重庆游客散步。王华秦摄
桐梓县茅石镇海拔1200米,森林覆盖率68%,夏季平均气温26摄氏度左右,村居错落有致地散布在树林之中,潺潺的小溪沿村居而流淌,重庆避暑客人伴着鸟鸣而起,枕着蛙声入眠。
“我在龙凤山庄避暑已经 6年了,与老板成为了朋友,这里山好、水好、人更好,是避暑纳凉的胜地,我每年都要带着外孙至此,从而避开重庆炎热的夏天。”重庆市渝中区的游客杨丽惠说。“这里干净,舒服,我已经连续8年到此避暑,还介绍亲朋好友到此消夏纳凉。”桐梓县茅石镇茅坝社区竹林山庄的回头客邓昌洪说起在茅石镇的避暑生活时,很是满意。
游客购买水果。王华秦摄
近年来,桐梓县茅石镇以党建引领旅游产业发展,全镇建成乡村旅馆195家,床位1.6万张。在距离集镇较远的高垭村也建起了乡村避暑旅馆,修建了广场、公厕、图书室等配套设施。
针对游客的饮食需求,该镇的乡村旅馆还制定了一系列菜谱。“我们的早餐有油条、豆浆、稀饭、包子、米皮、面条、粉等,4天一轮换。每天的菜谱与客人商量而定,甚至是避暑客人亲自主厨,做喜欢吃的菜,所以回头客也多。每年收入有10多万元。”桐梓县茅石镇竹林山庄老板李克华谈起了发展乡村旅游带来的经济实惠,满脸笑容。
游客集中用餐。王华秦摄
据了解,每年到桐梓县茅石镇避暑的重庆游客在1.5万人以上,成为了当地村民增收致富、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王华秦、李吉星)
七年前的今天(2012年8月14日),经专案组精心谋划,周密部署,警方一举击毙在8年时间,4个省市,作案9起,打伤6人,杀害11人,抢走50余万元的悍匪周克华。这个穷凶极恶的悍匪,终于得到了应有的惩罚,长达8年的横跨四省市的特大持枪杀人案告破,刑侦人不会忘记这一天。
2012年8月14日,震惊全国8年之久的“苏湘渝系列持枪抢劫杀人案”案犯周克华因拒捕,被警方在重庆沙坪坝区童家桥一带当场击毙。
从2004年到2012年,周克华在长沙、南京、重庆作案10起,共开24枪,杀死11人,抢走半自动步枪1支、现金50余万元。
该案件被公安部列为全国“有广泛社会影响的案件”挂牌督办。
揭开“庐山真面目”
2011年春节刚过,刘忠义便成为了专案组负责人,带领专案组开展工作。
彼时还不知道案犯的真实身份,原有的几段模糊视频也无法辨认长相。
专案组只能根据目击者描述,向社会发布模拟图像,进行悬赏通缉。
通过对现有资料反复甄别,专案组提出了二十四字侦查思路:抓住不变特征,回头观看视频,去除外在伪装,发现正面图像。
近百名民警反复回看、甄别将近3500T的视频资料,昼夜轮班,看累了就滴眼药水。
3月29日,专案组终于在2010年10月的一个视频中,发现了嫌疑人的无伪装身影。
顺着此视频,专案组追查到某网吧。结合视频的时间,专案组排查上网人员信息,成功找到嫌疑人两张清晰的面部照片。
从2004年案发至2011年,近7年的时间内,案犯的真面目终于被发现,但其真实身份尚待发掘。
“神秘身份”终揭晓
此时,长沙、南京又相继发生两起持枪杀人案。正如专案组所预料的,案犯又出来作案了!
专案组立即赶赴南京,与当地警方一起开展侦查工作。
2012年1月14日,警方在南京市栖霞区农场山上坟地的一处空地上,发现了可疑的野外宿营装备。
通过对这些遗留物提取信息,警方查到了案犯的生物检材。
同时,警方发布的照片通缉也取得了进展,重庆方面的群众举报,说此人像周克华。
2012年1月19日,专案组提取到周克华家人的生物检材,经过比对,确定该系列案件的嫌疑人为周克华。
实地勘验,破其反侦察
周克华的反侦察能力极强,生活垃圾也会掩埋。在南京强大的搜索攻势下,他再次不知所踪。
2012年7月,专案组的刑侦专家们,冒着暴雨、顶着40多摄氏度的高温,赴长沙、南京、安徽、重庆等地,把周克华去过的每一个地方都重新勘踏。
他去过的网吧、小吃部、商场,住过的山洞、坟地,都走了个遍。
此外,专案组联系周克华的知情人、关系人,一一开展询问等深入工作,还在周克华家里找到了他的日记。
通过日记明其心理,通过询问知其成长,周克华的反侦察伎俩被警方一一破解。
凶手现身,再次作案
2012年8月9日,专案组对“苏湘渝系列持枪抢劫杀人案”形成了一个针对性的查控缉捕方案。
8月10日9时34分,周克华再次现身作案。在重庆市沙坪坝区凤鸣山中国银行储蓄所,他持枪杀死2人打伤1人,抢走现金7万元。
逃跑过程中,他还连开3枪将一名铁路民警打死。
公安机关迅速将案情向全社会公开通告,公布周克华的照片、视频等详细特征。
8月11日,警方收到了群众举报的线索,疑似周克华在某商场出现。
视频很模糊,但基于对周克华的长期追踪研究,专案组的同志果断认定此人就是伪装过后的周克华!
专案组紧紧抓住此条线索,对视频进行深度研判,敏锐地捕捉到周克华一个重要特征——走路时呈明显外八字脚,左腿比右腿正常行走时慢0.02秒。
,凶手落网
结合周克华的作案规律、活动轨迹,专案组判断出其可能出现和再次作案的重点区域。
警方采取“双保险”的办法,在重点地区的山边路口、所有银行网点投放大量便衣民警蹲守。
网已布好,只等周克华出现!
8月14日6时45分,民警周缙、王晓渝上岗后不久,就发现了周克华。在跟踪过程中,周克华觉察到两位民警的存在,警觉逃走并开枪射击。
双方陷入枪战,两位民警果断将周克华击毙!
至此,横跨8年之久的“苏湘渝系列持枪抢劫杀人案”彻底成功告破。刘忠义说,“终于可以向人民有个交代了”。
时任专案组负责人 刘忠义
延伸阅读>>>
中国警察网记者独家揭露
周克华案那些不为人知的细节
1
王晓渝(左)和周缙。
2012年8月14日上午,中国警察网记者在重庆市公安局指挥中心见到了合力击毙周克华的民警王晓渝和周缙。他们讲述了与周克华激烈对峙的5分钟:
“歹徒举枪向你射击时,你第一反应是什么?”记者问道。
“当时我全部精力都放在观察他掏不掏枪上。”周缙说,“他转身后停顿时间只有几秒钟,立刻掏出枪来,我马上大喊一声‘有枪’,通知身后几步外的同事王晓渝,同时上膛举枪还击。”
“在几乎没有掩护的情况下正面与悍匪交火,心里有底吗?”记者问王晓渝。
“我和周缙形成夹角合围周克华,只要他朝我开枪,周缙就可以击中他,小子跑不脱喽!”一口重庆口音的王晓渝快人快语地说。
“王警官,你要是不穿警服可真不像警察!”有记者和王晓渝开起了善意的玩笑。
“我要是在肩上搭条毛巾就更不像了。”王晓渝也打趣道,“不过,也就是因为不像,周克华才会放松警惕,直到我开枪,他才知道身后跟着的‘老百姓’是警察。”
在击毙周克华的第一时间,周缙涨红脸、吊着嗓子朝不远处的战友大喊:“死啦死啦,就是他!”而王晓渝则一脸冷静地说:“封控现场,保护保护。”
这次行动是两人首次合作,眼神示意、相互掩护、站位判断,两人绝妙配合令人称快。
“终于给受害的群众报了仇,也能告慰牺牲战友的英灵了。”周缙说道。
2
2012年8月14日,民警王晓渝、周缙被授予“人民卫士”称号,无数闪光灯和记者包围着他们。
而此时,一个“小人物”不能不引起记者的注意。
她是一个为围剿周克华起到了关键作用的普通重庆市民,获得了公安部和重庆市公安局共60万元奖金。尽管她的姓氏是国人中常见的大姓,但仍不能在此公布。
在围捕周克华的几天中,无数市民在讨论“如果遇到周克华会怎样”。这名年轻女子的选择是和男友一起尾随周克华进入商场,并勇敢地跟踪了几条扶梯。据她回忆,周克华到达4楼时,曾经回头凶狠地瞪了两人一眼。这对情侣眼看无法再跟踪下去,便躲进4楼一家餐馆报警。
接到举报后,重庆市公安局迅速进行进一步确认。专案组随即加大摸排力度,锁定了周克华经常活动的重点地带,并获悉了他进一步犯罪的企图。指挥部立即决定严密监控沙坪坝杨公桥、童家桥等重点地带,加大便衣巡逻力度,布下严密网络。这才有了后面童家桥皮鞋厂外小巷的激烈枪战,以及周克华的最终伏法。
许多人猜测:警方怎么知道“周克华说要再干一票大的”?事实上,信息就是循着这名年轻女子提供的线索获得的。
记者手记
参与破案的民警们是这场战役中的大功臣,那这名普通的市民和无数热心的群众无疑是大决战中的“小”英雄。
“186万份通缉令, 700余条群众线索、近万名警力”,这是我始终记得的数字。在这场战役中,那些打动人心、值得记忆的人和故事远比媒体上报道的多得多,他们绝大多数并不参与决策指挥,也无缘向周克华射出致命枪弹,他们立不了大功,也没有人知道他们的名字,但他们用一己微举汇聚成不可抗拒的正义之力,把周克华逼进了殒命之地。
我们当把永远的尊敬留给他们。
来源:中国警察网 部分素材自CCTV社会与法道德观察栏目
投稿邮箱:dahehanjingwei@163
七年前的今天(2012年8月14日),经专案组精心谋划,周密部署,警方一举击毙在8年时间,4个省市,作案9起,打伤6人,杀害11人,抢走50余万元的悍匪周克华。这个穷凶极恶的悍匪,终于得到了应有的惩罚,长达8年的横跨四省市的特大持枪杀人案告破,刑侦人不会忘记这一天。
2012年8月14日,震惊全国8年之久的“苏湘渝系列持枪抢劫杀人案”案犯周克华因拒捕,被警方在重庆沙坪坝区童家桥一带当场击毙。
从2004年到2012年,周克华在长沙、南京、重庆作案10起,共开24枪,杀死11人,抢走半自动步枪1支、现金50余万元。
该案件被公安部列为全国“有广泛社会影响的案件”挂牌督办。
揭开“庐山真面目”
2011年春节刚过,刘忠义便成为了专案组负责人,带领专案组开展工作。
彼时还不知道案犯的真实身份,原有的几段模糊视频也无法辨认长相。
专案组只能根据目击者描述,向社会发布模拟图像,进行悬赏通缉。
通过对现有资料反复甄别,专案组提出了二十四字侦查思路:抓住不变特征,回头观看视频,去除外在伪装,发现正面图像。
近百名民警反复回看、甄别将近3500T的视频资料,昼夜轮班,看累了就滴眼药水。
3月29日,专案组终于在2010年10月的一个视频中,发现了嫌疑人的无伪装身影。
顺着此视频,专案组追查到某网吧。结合视频的时间,专案组排查上网人员信息,成功找到嫌疑人两张清晰的面部照片。
从2004年案发至2011年,近7年的时间内,案犯的真面目终于被发现,但其真实身份尚待发掘。
“神秘身份”终揭晓
此时,长沙、南京又相继发生两起持枪杀人案。正如专案组所预料的,案犯又出来作案了!
专案组立即赶赴南京,与当地警方一起开展侦查工作。
2012年1月14日,警方在南京市栖霞区农场山上坟地的一处空地上,发现了可疑的野外宿营装备。
通过对这些遗留物提取信息,警方查到了案犯的生物检材。
同时,警方发布的照片通缉也取得了进展,重庆方面的群众举报,说此人像周克华。
2012年1月19日,专案组提取到周克华家人的生物检材,经过比对,确定该系列案件的嫌疑人为周克华。
实地勘验,破其反侦察
周克华的反侦察能力极强,生活垃圾也会掩埋。在南京强大的搜索攻势下,他再次不知所踪。
2012年7月,专案组的刑侦专家们,冒着暴雨、顶着40多摄氏度的高温,赴长沙、南京、安徽、重庆等地,把周克华去过的每一个地方都重新勘踏。
他去过的网吧、小吃部、商场,住过的山洞、坟地,都走了个遍。
此外,专案组联系周克华的知情人、关系人,一一开展询问等深入工作,还在周克华家里找到了他的日记。
通过日记明其心理,通过询问知其成长,周克华的反侦察伎俩被警方一一破解。
凶手现身,再次作案
2012年8月9日,专案组对“苏湘渝系列持枪抢劫杀人案”形成了一个针对性的查控缉捕方案。
8月10日9时34分,周克华再次现身作案。在重庆市沙坪坝区凤鸣山中国银行储蓄所,他持枪杀死2人打伤1人,抢走现金7万元。
逃跑过程中,他还连开3枪将一名铁路民警打死。
公安机关迅速将案情向全社会公开通告,公布周克华的照片、视频等详细特征。
8月11日,警方收到了群众举报的线索,疑似周克华在某商场出现。
视频很模糊,但基于对周克华的长期追踪研究,专案组的同志果断认定此人就是伪装过后的周克华!
专案组紧紧抓住此条线索,对视频进行深度研判,敏锐地捕捉到周克华一个重要特征——走路时呈明显外八字脚,左腿比右腿正常行走时慢0.02秒。
,凶手落网
结合周克华的作案规律、活动轨迹,专案组判断出其可能出现和再次作案的重点区域。
警方采取“双保险”的办法,在重点地区的山边路口、所有银行网点投放大量便衣民警蹲守。
网已布好,只等周克华出现!
8月14日6时45分,民警周缙、王晓渝上岗后不久,就发现了周克华。在跟踪过程中,周克华觉察到两位民警的存在,警觉逃走并开枪射击。
双方陷入枪战,两位民警果断将周克华击毙!
至此,横跨8年之久的“苏湘渝系列持枪抢劫杀人案”彻底成功告破。刘忠义说,“终于可以向人民有个交代了”。
时任专案组负责人 刘忠义
延伸阅读>>>
中国警察网记者独家揭露
周克华案那些不为人知的细节
1
王晓渝(左)和周缙。
2012年8月14日上午,中国警察网记者在重庆市公安局指挥中心见到了合力击毙周克华的民警王晓渝和周缙。他们讲述了与周克华激烈对峙的5分钟:
“歹徒举枪向你射击时,你第一反应是什么?”记者问道。
“当时我全部精力都放在观察他掏不掏枪上。”周缙说,“他转身后停顿时间只有几秒钟,立刻掏出枪来,我马上大喊一声‘有枪’,通知身后几步外的同事王晓渝,同时上膛举枪还击。”
“在几乎没有掩护的情况下正面与悍匪交火,心里有底吗?”记者问王晓渝。
“我和周缙形成夹角合围周克华,只要他朝我开枪,周缙就可以击中他,小子跑不脱喽!”一口重庆口音的王晓渝快人快语地说。
“王警官,你要是不穿警服可真不像警察!”有记者和王晓渝开起了善意的玩笑。
“我要是在肩上搭条毛巾就更不像了。”王晓渝也打趣道,“不过,也就是因为不像,周克华才会放松警惕,直到我开枪,他才知道身后跟着的‘老百姓’是警察。”
在击毙周克华的第一时间,周缙涨红脸、吊着嗓子朝不远处的战友大喊:“死啦死啦,就是他!”而王晓渝则一脸冷静地说:“封控现场,保护保护。”
这次行动是两人首次合作,眼神示意、相互掩护、站位判断,两人绝妙配合令人称快。
“终于给受害的群众报了仇,也能告慰牺牲战友的英灵了。”周缙说道。
2
2012年8月14日,民警王晓渝、周缙被授予“人民卫士”称号,无数闪光灯和记者包围着他们。
而此时,一个“小人物”不能不引起记者的注意。
她是一个为围剿周克华起到了关键作用的普通重庆市民,获得了公安部和重庆市公安局共60万元奖金。尽管她的姓氏是国人中常见的大姓,但仍不能在此公布。
在围捕周克华的几天中,无数市民在讨论“如果遇到周克华会怎样”。这名年轻女子的选择是和男友一起尾随周克华进入商场,并勇敢地跟踪了几条扶梯。据她回忆,周克华到达4楼时,曾经回头凶狠地瞪了两人一眼。这对情侣眼看无法再跟踪下去,便躲进4楼一家餐馆报警。
接到举报后,重庆市公安局迅速进行进一步确认。专案组随即加大摸排力度,锁定了周克华经常活动的重点地带,并获悉了他进一步犯罪的企图。指挥部立即决定严密监控沙坪坝杨公桥、童家桥等重点地带,加大便衣巡逻力度,布下严密网络。这才有了后面童家桥皮鞋厂外小巷的激烈枪战,以及周克华的最终伏法。
许多人猜测:警方怎么知道“周克华说要再干一票大的”?事实上,信息就是循着这名年轻女子提供的线索获得的。
记者手记
参与破案的民警们是这场战役中的大功臣,那这名普通的市民和无数热心的群众无疑是大决战中的“小”英雄。
“186万份通缉令, 700余条群众线索、近万名警力”,这是我始终记得的数字。在这场战役中,那些打动人心、值得记忆的人和故事远比媒体上报道的多得多,他们绝大多数并不参与决策指挥,也无缘向周克华射出致命枪弹,他们立不了大功,也没有人知道他们的名字,但他们用一己微举汇聚成不可抗拒的正义之力,把周克华逼进了殒命之地。
我们当把永远的尊敬留给他们。
来源:中国警察网 部分素材自CCTV社会与法道德观察栏目
投稿邮箱:dahehanjingwei@163
copyright © 2022 一生命运网 版权所有 辽ICP备2022007116号-4
法律声明:本站文章来自网友投稿,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