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大年初四,农历正月初四,又称为羊日,是中国民间迎神的日子。那这一天的习俗你了解多少?下面就来看看大年初四的习俗有哪些吧!
这一天,全家要在一起吃折罗,所谓折罗,就是把几天剩下的饭菜合在一起的大杂烩,寓意来年不愁吃穿、招财进宝。
大年初四还有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那就是要彻底打扫家里家外,并且还要把垃圾收集堆到一处,这也是民俗中说的“扔穷”。
大年初四是恭迎灶神回民间的日子。灶王爷要点查户口,所以家家户户都要守在家里,准备丰富的果品,焚香点烛并施放鞭炮,以示恭敬。
大年初四是诸神由天界重临人间之时。正月初四子夜,备好祭牲、糕果、香烛等物,并鸣锣击鼓焚香礼拜,虔诚恭恭敬财神。初五日俗传是财神诞辰,为争利市,故先于初四接之,名曰“抢路头”,又称“接财神”。凡接财神须供羊头与鲤鱼,供羊头有“吉祥”之意,供鲤鱼是图“鱼”与“余”谐音,图个吉利。因此,每到过年,人们都在正月初五零时零分,打开大门和窗户,燃香放爆竹,点烟花,向财神表示欢迎。
接五路,本指接五路行神,后来演变成接五路财神。旧时商家春节休假后,一般都在初四晚上接请五路财神,初五开市,以图吉利。
审核:湘潭县融媒体中心
来源: 湘潭县发布
大年初四六大传统习俗。
大年初四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有六大传统习俗和五大禁忌。以下是大年初四的传统习俗和禁忌:
·第一个习俗是吃折箩。这一天,家庭主妇会用初一至初三的剩菜剩饭制作美食,寓意着新的一年要勤俭节约,不浪费粮食。
·第二个习俗是扔穷。这一天,人们会把家里的垃圾倒出门外,象征着把一切不吉利的东西都扔掉,迎接新的一年的好运。
·第三个习俗是迎灶神。这一天,人们会在家里举行祭拜灶神的仪式,祈求家宅平安,五谷丰登。
·第四个习俗是吃饺子。在北方的一些地方,大年初四有吃饺子的习俗,寓意着招财进宝,富贵吉祥。
·第五个习俗是吃汤圆。在南方的一些地方,大年初四有吃汤圆的习俗,寓意着家庭团圆,和睦幸福。
·第六个习俗是送年。这一天,人们会举行送年的仪式,祈求新的一年里家庭平安,事业顺利。
但是在大年初四也有一些禁忌需要注意。
·第一,忌出远门。因为大年初四是传统的迎灶神的日子,应该留在家里祭祀灶神,出远门容易冲撞神明。
·第二,忌倒污水、倒垃圾。倒污水、倒垃圾会弄脏神明的居所,是对神明的不敬重。
·第三,忌吵架、打架。吵架、打架会影响家庭和睦,对一年的运势都有影响。
·第四,忌打破东西。打破东西会破财、破运。
·第五,忌吃稀饭、吃素。吃稀饭、吃素会破财、破运。
希望这些传统习俗和禁忌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让我们一起迎接一个平安、幸福的新年。
俗话说“过了腊月都是年”,进入腊月之后,新年就开始倒计时了,腊月是一年中传统节日最多的一个月份,腊月初一的“咬灾节”,腊月初五的““五豆节”、腊八节、祭灶节、除夕等,这些传统节日不仅体现了我国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传统文化,也有辞旧迎新的寓意。
腊月初五是很少有人知道的”五豆节”,与腊八节、小年一样腊五也有专属的美食。这一天很多地区的人们会吃“五豆”,寓意五谷丰登、年年有余。“五豆”其实就是用黄豆、红豆、绿豆、豇豆、豌豆等不同种类的豆子提前一天浸泡,腊五当天早上与小米或者玉米面一起熬煮成“五豆粥”,作为腊月初五这一天的早饭。
民间流传的“腊五吃五豆,糊涂四十五”是什么意思呢?在民俗里有“腊五吃五豆,糊涂四十五”的说法,意思就是人们辛苦忙碌一年,尽管平时省吃俭用的,但进入腊月之后,不管穷富人们就会“犯糊涂”摒弃以往朴素的风格,不断的赶集置办年货、添新衣、兑换压岁钱等,在过年之际图个热热闹闹、红红火火的氛围。
除此之外,“腊五吃五豆,糊涂四十五”还有另一层意思,腊月初五接近过年,不论过得开心或者忧愁这一年都即将过去,要调整好心情,将一切不好的事情统统都忘掉,以全新的面貌、状态和心情来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保持难得糊涂的心态,才能生活的开心幸福。
老一辈还经常说"腊月初五吃五豆,妖魔鬼怪闻风走",人们认为五豆粥又代表着天、地、圣、神、师,认为在腊月初五这一天吃五豆粥,可以辟邪伏正,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寄托。
关于五豆粥的传说关于五豆粥还有一个小故事,据传宋代的大文学家欧阳修少年家贫,巧合下接到了当地一位富家千金的绣球,虽女方的家人嫌弃欧阳修贫穷的家境不愿接受,但这位女子却没丝毫嫌弃,并与欧阳修在一间破庙中成了亲。之后,妻子在破庙旁的空地上开荒种植豆子,每天给欧阳修煮一碗豆子粥,直到后来欧阳修做了大官。但欧阳修做了官之后便开始贪图享乐,浑然忘记了当年吃”五豆粥”的艰苦日子。
在一年腊月初五,妻子便做了一碗五豆粥并对欧阳修说一番话,欧阳修幡然醒悟不仅喝了粥还立下家规,每年的这一天都要吃“五豆粥”,久而久之老百姓也开始效仿,腊月初五喝五豆粥习俗就流传了下来。
吃五豆饱含美好寓意腊月被称为建丑之月,在五行上来讲丑为土,世间万物都生于土而又归于土,是万物之库,到了腊月就需多食用五行俱全的食物,而我国自古就有将青赤黄白黑五种颜色代表五行,所以在腊月里古人喜欢用五种颜色的食材熬煮成粥,有五行俱全的寓意,像五豆粥和腊八粥。当然由于各地风俗不同,“五豆”的具体吃法也会有所区别,豆子的种类也不只限于五种,但不能少于五种,而五豆与初五、五福又相照应,所以称为五豆粥图个好彩头。
五豆节作为年俗,自然“吃五豆粥”时也有一定的讲究,除了亲朋好友之间会互赠五豆粥之外,还有在吃五豆粥时不能一顿吃完,而是要剩余一些,寓意年年有余、安康喜乐。
分享一道五豆粥的做法
所需食材:赤豆、黄豆、绿豆、豌豆、黑豆、花生、小米、大米。
1、取均等份的赤豆、黄豆、绿豆、豌豆和黑豆,分别淘洗干净后加入适量的清水,提前浸泡1晚。
2、大米、花生和小米早上用温水浸泡30分钟左右,使煮出来的米粥吃起来更软糯。
3、将浸泡过的赤豆、绿豆、黄豆、黑豆和豌豆,连同浸泡各种豆子的水一同倒入电饭锅中,煮30分钟左右。
4、加入浸泡过的大米、小米和花生,继续煮15分钟左右,喜食甜食可加入适量的白糖搅拌均匀即可。
——老井说——吃五豆粥可以看做是过年的前奏,吃过五豆粥之后,紧接着就是过腊八,跟着各种年俗也即将到来,一直到正月结束,这年才算过完,而在这近2个月的时间,愿大家保持乐观糊涂的好心态,开开心心的将年过完,来年有一个好的开始。
我是市井觅食记,与世界交手多年,依然光彩依旧,兴致盎然!喜欢专注吃喝玩乐市井小事,每日更新菜谱和美食趣闻,关注我,享受美食不迷路。
明天是正月初四,我们华夏古人做事是非常讲究的,初四这一天有不少重要习俗呢,现在让我们来聊一聊这个话题。正月初四,又称为羊日,是女娲创世神话中的“羊日”。晋人董勋《问礼俗》载曰:“正月一日为鸡,二日为狗,三日为猪,四日为羊,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为人。”初四在老皇历中占羊,故常说的“三羊(阳)开泰”寓意吉祥,也是恭迎灶神回民间的日子。一、不出远门。由于社会上形成了初四迎灶神和接五路的习俗,因而人们不会也没时间出远门拜亲访友。注意,初四不是忌出门,准确的说是没时间出远门。初四忌出行是当代人们的一种误解,真实原因就是家人们都在忙于接五路,接五路要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在交通不方便的古代,人们根本抽不出空来做到早出晚归似的外出拜亲访友。二、接五路。古人认为初四是各路神仙从天界光顾人间的日子。由于又有“送神早,接神迟”的说法,所以送神要一大清早就要开始,而接神在下午或者晚上都可以。接五路,就是指接五路财神,分别是东路财神招宝天尊萧升、西路财神纳珍天尊曹宝、南路财神招财使者陈九公、北路财神利市仙官姚少司和华夏正财神赵公明。初四下午未、申时辰,人们都要开始准备水果、供点和香烛等东西,焚香礼拜,虔诚恭迎财神和其他各路神仙,并鞭炮齐鸣致礼。由于初五俗传是财神诞辰,有条件的店铺会在初四午夜大开店门,开设供坛,恭接财神,以争利市,故先于初四接之,名曰“抢路头”,又称“接财神”。凡接财神须供鲤鱼,鲤鱼是图“鲤”与“利”,“鱼”与“余”谐音,图的就是吉利。有条件的富户还会供奉羊头,羊头有“吉祥”之意,也无非是图个吉利。初四下午有些特别讲究的富户人家除了一般祭品外,还要摆上三牲和白酒,除了焚香点烛还有的烧金衣恭接五路大神。先是摆案桌,第一桌是摆放果品,果品品种根据各地自己的产出不同,寓意财路广阔,生活甜蜜;第二桌是摆放糕点,寓意步步高升;而第三桌为正席,摆放全猪、全鸡、全鱼和元宝汤等供品,另外供上饭、面和几种菜肴,在其中一碗饭中插入一根大葱,葱管内插一株千年红,寓意开年红、年年红,来年兴葱葱(冲冲)。三、迎灶神。初四是各路神仙从天界光顾人间的日子,当然少不了灶神。万事食为先,灶王爷要挨家挨户点查,所以初四要接的一个重要的天上神仙就是灶神。初四晚上家家户户都要准备丰富的果品,焚香点烛并施放鞭炮通知灶神爷爷,他们全家都在恭迎灶神爷爷,并向灶神祈福,全年食物充足,五畜兴旺。四、吃折罗。折罗是什么意思呢?其实就是新年这几天剩下的饭菜。我们中国地大物博,各地吃折罗说法不一,但基本做法相同。古代农业不发达,社会又动荡不安,碰到饥荒年和战乱,食不果腹、饿殍遍野的现象经常发生,故此人们即使在丰年也会对粮食特别珍惜。
所以过年的食品虽然准备充分,也是不会浪费的。初四这天,不管穷家还是富户就都要全家人一起吃除夕到初三这几天剩下的食物,折罗其实主要是指剩余的菜肴。就是尽量吃完过年这几天剩下的饭菜,做到不浪费,寓意来年吃穿不愁,衣食无忧。勤俭节约一直是我们的传统美德,通过吃折罗的习俗,也让我们年轻人学会节约,珍惜粮食,也是一种很有教育意义的传统习俗。初四这天还需要再次打扫屋里的灰尘,彻底打扫家里家外,把除夕到初三产生的垃圾都扔出家门扔出院子,意为“扔穷”。只有“扔穷”了,富裕就会随之而来。五、报喜除霉运。以前人们没有任何网络通信工具,习惯见面就说新年好,新年发财,以示除去往昔的烦恼和各种不快,并迎来美好的明天。
现在乡下很多地方还是保持着这种俗,初四出门碰到熟人就说新年好,新年发财。亲戚朋友接电话的时候,也会顺带说上类似的报喜话,这也是初四报喜除霉运的习俗遗传。其实整个春节期间,所有的传统习俗都是人们寓意除去往昔的烦恼,盼望健康,平安和好运的未来,衬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祝福和期冀,让我们尊重传统,并让年轻人更多了解和接纳一些美好的传统,深深感受中华民族文化的特殊魅力。
今天是2024年3月13日星期三,农历甲辰龙年二月初四。
宜:裁衣、合帐、冠笄、纳婿、安床、入殓、纳财
忌:作灶、开市、安葬、作梁
欢迎来到历史频道,无论是政治、经济、科技还是文化,历史上的每一个今天都有其独特的意义。它可能是一场革命的爆发,一次科技的突破,或者是一位伟大人物的诞生。这些事件不仅改变了当时的社会面貌,而且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通过了解这些历史事件,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理解我们所处的时代,以及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
1781年3月13日,英国天文学家F·W·赫歇耳在其妹C·L·赫歇耳的协助下,用自制的望远镜在作巡天观测时,发现了天王星。英国皇家学会为此授予他科普利奖章,并推举他为会员;
1868年3月13日,美国参议院开始弹劾安德鲁·约翰逊总统,罪名是“犯有重大罪行和行为失检”。他以一票之差被宣告无罪;
1975年3月13日,第三次做紧贴水星表面飞行的美国“水手10号”探测器,用1个星期的时间,从外层空间向地球发回了几百张有价值的水星照片和资料。这些照片和测得的资料,对于科学家们测定这颗行星的性质非常有价值。“水手10号”探测器在1973年11月发射升空,用于探测水星。现代这颗探测器已经失去作用,正在空间漂荡;
1979年3月13日,美国参议院、众议院个别通过有关美国和台湾关系的立法议案。这一事件发生在中美建交后不久,严重地违背了中美建交公报的原则;
1982年3月13日,中央将计划生育定为一项基本国策;
1989年3月13日,英国籍软件工程师蒂姆·伯纳斯·李(Tim Berners—Lee)爵士在互联网基础上发明万维网(World Wide Web,WWW),字面直译是“环球信息网”;
1990年3月13日,中国信息协会在京成立;
1993年3月13日,特大暴风雪袭击美国东部,损失几十亿美元;
2007年3月13日,中国餐饮精英会成功在深圳举办;
2018年3月13日,福建古田48人食物中毒住院,所食“葱肉饼”钡元素含量异常。宁德市县医院共收治疑似患者48人,其中住院治疗41人(重症6人、中度9人、轻度26人),门诊留观7人;
2021年3月13日,蒙古国大部分省份相继出现极端恶劣天气,遭遇特大沙尘暴袭击。受特大沙尘暴的影响,蒙古国西部部分地区2021年3月13日和14日出现大面积停电事故;
2022年3月13日,2022年北京冬季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闭幕日。“2022北京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系列赛事全部结束。
历史是一面镜子,让我们从中照见自己的不足,也照亮了我们前进的道路。它告诉我们,每一个今天都将成为历史的一部分,我们的每一个选择和行动也会影响到未来。因此,我们应该珍惜当下,以史为鉴,不断学习和进步。感谢大家的陪伴,我是历史频道讲诉人铁哥,期待我们下期再见。
copyright © 2022 一生命运网 版权所有 辽ICP备2022007116号-4
法律声明:本站文章来自网友投稿,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