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起名取名

张艺谋原名叫张诒谋 张艺谋原名张伟

发布时间:2024-04-21 12:21:36作者:陪你演戏来源:网友整理

张艺谋原名叫张诒谋 张艺谋原名张伟

本文目录一览:

越低调,越出人意料,细看73岁张艺谋的资产,才知什么叫人生

娱乐圈的钱实在太好赚了!

明星这个行业成了人人都羡慕的存在,而且财富似乎无穷无尽。

之前有明星被爆出日薪208万,这消息属实是让人大受震撼。

不过说起明星的财富,就不得不提张艺谋的“超生”事件,被罚款748万元。

让大家震惊的除了巨额罚款,更多人在意张艺谋到底有多有钱,能经得起如此处罚?

“超生”风波

张艺谋作为国内的著名导演,给国人留下了许多经典作品。还被大家尊为“国师”。

但事实证明无论是谁,违反了国家规定,最后都会受到应有的惩罚。张艺谋的超生事件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

2013年,张艺谋陈婷夫妇被媒体爆料违计划生育,存在“超生”问题,虽然张艺谋一直回避这件事,但当地计生委表示会开始着手调查:如果情况属实,该罚多少罚多少。

在此期间,甚至有人爆料张艺谋曾有四个妻子七个孩子,张艺谋也被网友笑称“葫芦娃的爸爸”。

但好在最后证实张艺谋只有三个孩子,另外四个是媒体为了博眼球的不实报道,但张艺谋也因为这三个孩子,向国家上交了748万元的罚款。

如此巨额罚款,实在让人们大开眼界。大家不禁好奇:张艺谋每天赚多少?

一个冷知识:超生罚款不是随意定的,它的金额是根据孩子出生前一年,夫妻俩的平均收入的五倍来计算的。

而据调查陈婷当时没有收入,所以只能以张艺谋的年收入来计算,但即使只算他个人,金额也十分庞大,属实让人心惊。

这一串串数字都向大家证明了,张艺谋导演事业的成功。

从摄影师到大导演

张艺谋原名为张诒谋,父亲希望他将来能有所成就。事实证明,张艺谋确实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

张艺谋最初并不是学导演出身,而是先接触了大大小小的摄影机,尝试着做了几年摄影师。

在电影《一个和八个》中张艺谋首次担任摄影师,此片一经放映,便因为其中大胆的构图、独特的镜头,被列为“第五代”电影人的首部作品。

而张艺谋作为摄影之一,其优秀的业务能力也开始被业界关注。参演电影《老井》,一举拿下东京、百花、金鸡三座影帝奖杯。

他从此除了提升摄影水平和演技之外,开始向导演市场进军。1987年首部电影《红高粱》一经问世,便获得了业内外的一致好评。

此片还获得了第38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这也成为了首部获得此奖的亚洲电影。

面对这么多荣誉加身,张艺谋没有因此坐吃山空,他更加坚信自己选择的导演之路十分正确。

从《大红灯笼高高挂》到《我的父亲母亲》,从《十面埋伏》到《金棱十三钗》,张艺谋一步一个脚印,为观众们留下了许多经典作品,值得大家回味。

在发展事业的同时,张艺谋的感情之路也十分丰富!

丰富感情史

张艺谋的第一段恋情可以追溯到初中时期。张艺谋被分配到农村插队时,和初中同学肖华同住一个窑洞,二人在此期间互相帮助、暗生情愫。

但插队结束后,二人却被分配到了不同的厂子里,但距离没有磨灭他们的感情,肖华开始抽空为张艺谋洗衣做饭,终于在1979年,二人终于修得正果。

但这段感情很快就走向了结局,1988年的《红高粱》除了让张艺谋的事业更上一层楼,还为他寻得了一位漂亮的佳人——巩俐。

张艺谋很快就选择与肖华离婚,转身与巩俐坠入爱河,但在这段感情中,巩俐并未得到作为恋人该有的尊重。

虽然两人的感情十分浓烈,但在与张艺谋在一起的八年间,张艺谋从未主动在公众面前承认巩俐,这让巩俐十分伤心。

或许是看清张艺谋了,巩俐很快便选择离开他,投入别人的怀抱。

而失去巩俐的张艺谋,兜兜转转也找到了他最终的人生伴侣。此人不是别人,正是超生事件的女主角陈婷!

在筹拍《幸福时光》时,张艺谋看中了眼前这个温婉可人的陈婷,随后二人开始秘密交往。

当19岁的陈婷得知自己怀孕时,涉世未深的她吓坏了,连忙去问张艺谋对策。而张艺谋很冷静地给了陈婷两个办法。

第一个方法就是打掉孩子,回去继续上学,继续当一个好学生,但断了与他的交往。第二个方法便是一鼓作气生下孩子,但必须会面临休学。

而陈婷的选择我们也都知道了,她还是选择赌一把,将自己的幸福牢牢地绑在这个导演身上,但事实证明她赌对了!

这个选择给她带来了泼天富贵!

腰缠万贯的张艺谋

因为和妻子陈婷之前是“未婚先孕”的,所以张艺谋在心里一直觉得对不起陈婷。

为了弥补妻子,张艺谋大手一挥,直接在北京为妻儿购置了一套豪华别墅。

除此之外,张艺谋还在北京有多处房产,最高的价值1.5个亿。有了豪宅豪车也少不了。

据说张艺谋为了拍戏时方便,在剧组为演员们买了6辆雪佛兰,之后更是为自己买了奔驰、宝马等豪车。

不仅如此,还给妻子陈婷定制了百万的保时捷供她日常出行,可见二人感情至深。

虽然张艺谋在娱乐圈赚的盆满钵满,但他还能不忘初心,继续坚持他的导演事业,为中国的演艺事业添砖加瓦。

如今已有73岁的张艺谋仍然有那股精神气,继续活跃在摄影机后,为大家带来具有观赏性的影片,给大家讲述一个个不为人知的鲜活故事。

我们相信,此时此刻能继续在娱乐圈战斗的张艺谋,心中早已没有对钱财的概念,有的只是对观众的感谢和记挂。

结语:张艺谋用自己的才华为自己赢得了无限财富,但他也从不就此躺平,他一直没有放弃自己的导演事业。

每一年都为观众带来新惊喜,我们也在这里期待,之后张艺谋的更多精彩大片!

国际名导张艺谋:当年曾为考大学、找工作伤心落泪

PS:某些公号,请别抄袭我,我也发公号

张艺谋是公认的国际名导,执导的《红高粱》《大红灯笼高高挂》《满城尽带黄金甲》《山楂树之恋》《金陵十三钗》《归来》等影片,部部都是经典。

他执导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闭幕式,被载入史册。

这样一位才华横溢,成绩斐然的国际名导,不要以为他一路走来顺风顺水。相反,张艺谋的少年、青年时代,充满着曲折坎坷,甚至浸透泪水。

当年因为考大学、毕业找工作,张艺谋数次伤心落泪……

01

少年张艺谋

张艺谋(原名张诒谋)1950年11月出生于西安市西郊梆子寺街。他是家里的长子,下面有两个弟弟,一个叫张伟谋,一个叫张启谋。

张艺谋的父亲张秉钧解放前在陕西省财政厅当会计,新中国成立后,被安排在省林业局下属的学校工作。

张艺谋的母亲张孝友比丈夫小10岁,两人于1949年5月20日,也就是西安解放这天结婚。

张家家学渊源,张艺谋的大伯、二伯曾是黄埔军校的高材生。他的外公解放前是一名税务员。

张艺谋1岁时,舅舅考上了西北大学生物系。张孝友受哥哥的影响,于次年考入西安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

兄弟3人与妈妈

1955年,张孝友大学毕业后,进入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皮肤科工作。当时张秉钧每月工资60多元,张孝友59.5元,一家五口生活还算宽裕。

小时候的张艺谋有两大爱好,一是画画,二是看小说。绘画他是受表姐的影响,小说他是去母亲单位的图书馆借。

一次因为看书太投入,张艺谋竟然在课堂上晕倒了,被老师和同学送到医院。打过点滴后,张艺谋又抱着砖头厚的小说,靠在病床上看。

大夫冲张孝友发脾气:“这么小的娃,看这么厚的书,你也不管管,有这么当妈的吗?”张孝友从儿子手里抢过小说,张艺谋突然流泪了:“妈妈,院子里的小朋友都不和我玩,我只有看书。”

张艺谋(后中)与父母和两个弟弟

听了儿子的话,张孝友哭了。因婆家和娘家成分不好,他们一家颇受歧视,孩子们都不跟张艺谋玩。

多年后,张艺谋成名了,在接受采访时,说:“我是被人从门缝里看着长大的,很自卑,心理和性格压抑、扭曲。即便现在人生比较顺,依然活得很累。”

1966年,张艺谋9岁时,运动来临了。张秉钧率先受到冲击,为了不影响孩子们的前途,晚上等3个儿子睡觉后,他与妻子商量,希望通过离婚,来缓解家庭冲击。

张孝友不同意,含泪说:“咱们是一家人,有什么困难要一起面对。离婚会给孩子们带来心理创伤。”

青年张艺谋

张艺谋躺在床上装睡,听了父母的话,这个内向少年在黑暗里流泪了。

初中时,张艺谋就读的是西安市第三十中学,因为擅长画画,老师安排他负责班上的黑板报。

02

初三时,班上从北京转来了一位女生,名叫肖华。她1951年出生,比张艺谋小1岁。

肖华的父亲是北京大兴区黄村人,母亲是河北省白洋淀人。两人在北京读完大学后相爱结婚。夫妻俩后来参军,进入第一野战军服役。他们在四川工作过,又调到到西安。

张艺谋与同事

肖华有一个姐姐,一个弟弟。弟弟出生后,肖华被父母送到北京外婆家上学。初三时,她转到西安市第30中学,与张艺谋成了同班同学。

学生时代的肖华漂亮活泼,班上男生都喜欢她。张艺谋因为家庭成分不好,不敢有任何举动,便在心里暗恋她。

当时肖华坐在第四排,张艺谋坐在第七排。为了离肖华近一些,他向母亲撒谎,说自己眼睛近视了。母亲带他去医院检测视力,他故意将视力表上的字符方向指错。

张艺谋(左)

张孝友为此找到儿子的班主任,结果老师将张艺谋安排到第五排,与肖华成了前后桌。

1968年12月,张艺谋与肖华和另外两名同学,来到乾县杨汉公社北倪大队插队。4个人被安排住在生产队饲养室的院子里。

当时肖华帮张艺谋洗衣服,看到他穿的线袜补丁叠着补丁,很是心疼。后来她偷偷给张艺谋买了一双尼龙丝袜,张艺谋赞不绝口:“袜子真光滑,穿着好舒服。”

肖华眼睛湿润了:“你太苦了,我一定要好好照顾你,好好爱你。”两人正式相爱了。

肖华

1970年6月,肖华患了肝炎,身体消瘦,脸色蜡黄。为了给肖华增加营养,张艺谋找到村里一位女社员说:“你家里养了一只奶山羊,以后我给它供应饲料,你每挤一次奶,就分一碗给肖华。”对方答应了。

张艺谋的爱,温暖唯美了肖华艰难的知青岁月。

02

也就在这年,招工开始了。第一批招的是铁路工,张艺谋因为出身问题,被对方拒绝了。第二批招工,肖华招走了,进入408厂工作。张艺谋又因政审不过关,被拒之门外。

为了与肖华在一起,张艺谋在乾县的各个单位来往奔走。逢人他就说:“我会写文章,会画画,还会打篮球、乒乓球,你们要了我吧。”

张艺谋

当时咸阳国棉八厂工会主席王闰芝,想招一位文体人才活跃职工生活,对张艺谋很感兴趣。谁知他向领导汇报这事,领导因为张艺谋的出身,坚决不同意。

王闰芝据理力争,为此厂里专门为张艺谋的事开过两次会,终于将他艰难招了进来。

张艺谋上班的咸阳国棉八厂,与肖华的408厂相距50多里,两人很少见面,只能靠书信联系。为了表达爱肖华的决心,张艺谋甚至写过血书。

有意思的是,张艺谋当时还叫张诒谋,工作人员不认识那个字,将他的名字写成“张银幕”,似乎暗示张艺谋从此与电影结下不解之缘。

肖华

想到大家经常将“张诒谋”读成“张治谋”,于是他正式将名字改为张艺谋。

在咸阳国棉八厂,张艺谋被分配在前纺车间,干的是重体力活,每天要把无数袋100多斤的原料袋扛进仓库。

工作之余,他还替厂里办板报、画画。3年后,张艺谋被调进工艺室,从事工艺设计。因工作需要,他每天啃干馍、吃咸菜,节衣缩食整整一年,终于买回一台海鸥牌照相机。

肖华帮他借来了几十本《大众摄影》杂志,及摄影的理论书籍,张艺谋像海绵吸水一样充实自己。

张艺谋早期摄影作品

几年间,他拍摄了不少作品,发表在《中国摄影》杂志上。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次年张艺谋决定报考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

1978年5月,张艺谋特意去了一趟北京,找到了学校负责招生的老师。对方看过他带去的作品后,对他刮目相看。只是张艺谋已经28岁,超过招生规定的最大年限6岁。

老师不忍让张艺谋伤心,让他回西安的考点报考。可因年龄太大,他拿不到准考证,张艺谋伤心地流泪了。

03

肖华的姐姐肖娜一家在北京生活,姐夫王涤寰在北京摄影圈小有名气,便替张艺谋四处活动。最后,他找到了与自己颇有交情的老画家白雪石。白老看过张艺谋的摄影作品后,认为他是难得人才。

张艺谋

白雪石与当时的文化部长黄镇有交情,便将张艺谋的作品带给他看。为了多一份力量,白老先将张艺谋的作品,交给当时的文化部秘书长、著名画家华君武。

华老也大加赞赏,便将张艺谋推荐给黄镇。黄部长觉得张艺谋是特殊人才,要求特殊对待。于是华君武给北京电影学院打了一个电话,转达了黄部长的意见。

而且,华老还前前后后往北京电影学院跑了3趟,最终张艺谋取得了破格入学的资格。这一切张艺谋一无所知。离开西安去北京上学时,张艺谋与肖华领取了结婚证。

张艺谋(右)

在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张艺谋是年龄最大的一个,看起来像个农民。同学们知道他没有参加高考,对他另眼相看。

张艺谋抬不起头来,一度想过退学。可想到机会来之不易,他咬牙坚持下来。

1982年,张艺谋该大学毕业了,他想留在北京。可摄影系有26名毕业生,北京生源就有15个,而留京名额只有10个。

张艺谋衡量了一下,全班最没根基的就是他。他想进长春、上海、西安电影制片厂,可也没他的份。

04

正式分配方案宣布前,张艺谋就知道了消息,自己会被分配到偏僻的广西。

张艺谋夫妇与女儿

张艺谋夫妇与女儿

他不想去,听说长沙的潇湘电影制片厂要人,他又找到校领导,希望能分到湖南。校方没有同意,张艺谋流泪了。

因心情不好,他让肖华来北京收拾行李,准备寄往广西。肖华经常半夜醒来发现,张艺谋站在窗前抽闷烟,眼角挂着泪痕。

肖华想安慰他,张艺谋说:“我想通了,广西电影制片厂缺人才,也许机会更多,更容易干出成绩。”肖华说:“你能这样想,我就放心了。”

就是这趟北京之行,肖华怀上了女儿张末。

张艺谋与女儿张末

1982年,张艺谋被分配到广西电影制片厂工作。奋斗多年,他终于凭自己的才华、隐忍、敬业及吃苦耐劳,走出了广西,走向全国,走上世界,成为国际一流导演。

张艺谋的职场经历告诉我们:一个人不要抱怨自己没有关系和背景,不要害怕去艰苦的地方。只要你有才华,肯吃苦,有团结协作精神,照样能成就一番事业。

张艺谋与第二任妻子及3个孩子

2020年7月,全国有874万大学毕业生离校走上社会。不要抱怨工作难找,不要挑三拣四,苦难磨练人才。找一份热爱的工作,踏踏实实干几年,也许人生的美好风景就在前方等着你!

-END-

原创不易,欢迎点赞关注!

国际名导张艺谋:当年曾为考大学、找工作伤心落泪

PS:某些公号,请别抄袭我,我也发公号

张艺谋是公认的国际名导,执导的《红高粱》《大红灯笼高高挂》《满城尽带黄金甲》《山楂树之恋》《金陵十三钗》《归来》等影片,部部都是经典。

他执导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闭幕式,被载入史册。

这样一位才华横溢,成绩斐然的国际名导,不要以为他一路走来顺风顺水。相反,张艺谋的少年、青年时代,充满着曲折坎坷,甚至浸透泪水。

当年因为考大学、毕业找工作,张艺谋数次伤心落泪……

01

少年张艺谋

张艺谋(原名张诒谋)1950年11月出生于西安市西郊梆子寺街。他是家里的长子,下面有两个弟弟,一个叫张伟谋,一个叫张启谋。

张艺谋的父亲张秉钧解放前在陕西省财政厅当会计,新中国成立后,被安排在省林业局下属的学校工作。

张艺谋的母亲张孝友比丈夫小10岁,两人于1949年5月20日,也就是西安解放这天结婚。

张家家学渊源,张艺谋的大伯、二伯曾是黄埔军校的高材生。他的外公解放前是一名税务员。

张艺谋1岁时,舅舅考上了西北大学生物系。张孝友受哥哥的影响,于次年考入西安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

兄弟3人与妈妈

1955年,张孝友大学毕业后,进入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皮肤科工作。当时张秉钧每月工资60多元,张孝友59.5元,一家五口生活还算宽裕。

小时候的张艺谋有两大爱好,一是画画,二是看小说。绘画他是受表姐的影响,小说他是去母亲单位的图书馆借。

一次因为看书太投入,张艺谋竟然在课堂上晕倒了,被老师和同学送到医院。打过点滴后,张艺谋又抱着砖头厚的小说,靠在病床上看。

大夫冲张孝友发脾气:“这么小的娃,看这么厚的书,你也不管管,有这么当妈的吗?”张孝友从儿子手里抢过小说,张艺谋突然流泪了:“妈妈,院子里的小朋友都不和我玩,我只有看书。”

张艺谋(后中)与父母和两个弟弟

听了儿子的话,张孝友哭了。因婆家和娘家成分不好,他们一家颇受歧视,孩子们都不跟张艺谋玩。

多年后,张艺谋成名了,在接受采访时,说:“我是被人从门缝里看着长大的,很自卑,心理和性格压抑、扭曲。即便现在人生比较顺,依然活得很累。”

1966年,张艺谋9岁时,运动来临了。张秉钧率先受到冲击,为了不影响孩子们的前途,晚上等3个儿子睡觉后,他与妻子商量,希望通过离婚,来缓解家庭冲击。

张孝友不同意,含泪说:“咱们是一家人,有什么困难要一起面对。离婚会给孩子们带来心理创伤。”

青年张艺谋

张艺谋躺在床上装睡,听了父母的话,这个内向少年在黑暗里流泪了。

初中时,张艺谋就读的是西安市第三十中学,因为擅长画画,老师安排他负责班上的黑板报。

02

初三时,班上从北京转来了一位女生,名叫肖华。她1951年出生,比张艺谋小1岁。

肖华的父亲是北京大兴区黄村人,母亲是河北省白洋淀人。两人在北京读完大学后相爱结婚。夫妻俩后来参军,进入第一野战军服役。他们在四川工作过,又调到到西安。

张艺谋与同事

肖华有一个姐姐,一个弟弟。弟弟出生后,肖华被父母送到北京外婆家上学。初三时,她转到西安市第30中学,与张艺谋成了同班同学。

学生时代的肖华漂亮活泼,班上男生都喜欢她。张艺谋因为家庭成分不好,不敢有任何举动,便在心里暗恋她。

当时肖华坐在第四排,张艺谋坐在第七排。为了离肖华近一些,他向母亲撒谎,说自己眼睛近视了。母亲带他去医院检测视力,他故意将视力表上的字符方向指错。

张艺谋(左)

张孝友为此找到儿子的班主任,结果老师将张艺谋安排到第五排,与肖华成了前后桌。

1968年12月,张艺谋与肖华和另外两名同学,来到乾县杨汉公社北倪大队插队。4个人被安排住在生产队饲养室的院子里。

当时肖华帮张艺谋洗衣服,看到他穿的线袜补丁叠着补丁,很是心疼。后来她偷偷给张艺谋买了一双尼龙丝袜,张艺谋赞不绝口:“袜子真光滑,穿着好舒服。”

肖华眼睛湿润了:“你太苦了,我一定要好好照顾你,好好爱你。”两人正式相爱了。

肖华

1970年6月,肖华患了肝炎,身体消瘦,脸色蜡黄。为了给肖华增加营养,张艺谋找到村里一位女社员说:“你家里养了一只奶山羊,以后我给它供应饲料,你每挤一次奶,就分一碗给肖华。”对方答应了。

张艺谋的爱,温暖唯美了肖华艰难的知青岁月。

02

也就在这年,招工开始了。第一批招的是铁路工,张艺谋因为出身问题,被对方拒绝了。第二批招工,肖华招走了,进入408厂工作。张艺谋又因政审不过关,被拒之门外。

为了与肖华在一起,张艺谋在乾县的各个单位来往奔走。逢人他就说:“我会写文章,会画画,还会打篮球、乒乓球,你们要了我吧。”

张艺谋

当时咸阳国棉八厂工会主席王闰芝,想招一位文体人才活跃职工生活,对张艺谋很感兴趣。谁知他向领导汇报这事,领导因为张艺谋的出身,坚决不同意。

王闰芝据理力争,为此厂里专门为张艺谋的事开过两次会,终于将他艰难招了进来。

张艺谋上班的咸阳国棉八厂,与肖华的408厂相距50多里,两人很少见面,只能靠书信联系。为了表达爱肖华的决心,张艺谋甚至写过血书。

有意思的是,张艺谋当时还叫张诒谋,工作人员不认识那个字,将他的名字写成“张银幕”,似乎暗示张艺谋从此与电影结下不解之缘。

肖华

想到大家经常将“张诒谋”读成“张治谋”,于是他正式将名字改为张艺谋。

在咸阳国棉八厂,张艺谋被分配在前纺车间,干的是重体力活,每天要把无数袋100多斤的原料袋扛进仓库。

工作之余,他还替厂里办板报、画画。3年后,张艺谋被调进工艺室,从事工艺设计。因工作需要,他每天啃干馍、吃咸菜,节衣缩食整整一年,终于买回一台海鸥牌照相机。

肖华帮他借来了几十本《大众摄影》杂志,及摄影的理论书籍,张艺谋像海绵吸水一样充实自己。

张艺谋早期摄影作品

几年间,他拍摄了不少作品,发表在《中国摄影》杂志上。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次年张艺谋决定报考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

1978年5月,张艺谋特意去了一趟北京,找到了学校负责招生的老师。对方看过他带去的作品后,对他刮目相看。只是张艺谋已经28岁,超过招生规定的最大年限6岁。

老师不忍让张艺谋伤心,让他回西安的考点报考。可因年龄太大,他拿不到准考证,张艺谋伤心地流泪了。

03

肖华的姐姐肖娜一家在北京生活,姐夫王涤寰在北京摄影圈小有名气,便替张艺谋四处活动。最后,他找到了与自己颇有交情的老画家白雪石。白老看过张艺谋的摄影作品后,认为他是难得人才。

张艺谋

白雪石与当时的文化部长黄镇有交情,便将张艺谋的作品带给他看。为了多一份力量,白老先将张艺谋的作品,交给当时的文化部秘书长、著名画家华君武。

华老也大加赞赏,便将张艺谋推荐给黄镇。黄部长觉得张艺谋是特殊人才,要求特殊对待。于是华君武给北京电影学院打了一个电话,转达了黄部长的意见。

而且,华老还前前后后往北京电影学院跑了3趟,最终张艺谋取得了破格入学的资格。这一切张艺谋一无所知。离开西安去北京上学时,张艺谋与肖华领取了结婚证。

张艺谋(右)

在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张艺谋是年龄最大的一个,看起来像个农民。同学们知道他没有参加高考,对他另眼相看。

张艺谋抬不起头来,一度想过退学。可想到机会来之不易,他咬牙坚持下来。

1982年,张艺谋该大学毕业了,他想留在北京。可摄影系有26名毕业生,北京生源就有15个,而留京名额只有10个。

张艺谋衡量了一下,全班最没根基的就是他。他想进长春、上海、西安电影制片厂,可也没他的份。

04

正式分配方案宣布前,张艺谋就知道了消息,自己会被分配到偏僻的广西。

张艺谋夫妇与女儿

张艺谋夫妇与女儿

他不想去,听说长沙的潇湘电影制片厂要人,他又找到校领导,希望能分到湖南。校方没有同意,张艺谋流泪了。

因心情不好,他让肖华来北京收拾行李,准备寄往广西。肖华经常半夜醒来发现,张艺谋站在窗前抽闷烟,眼角挂着泪痕。

肖华想安慰他,张艺谋说:“我想通了,广西电影制片厂缺人才,也许机会更多,更容易干出成绩。”肖华说:“你能这样想,我就放心了。”

就是这趟北京之行,肖华怀上了女儿张末。

张艺谋与女儿张末

1982年,张艺谋被分配到广西电影制片厂工作。奋斗多年,他终于凭自己的才华、隐忍、敬业及吃苦耐劳,走出了广西,走向全国,走上世界,成为国际一流导演。

张艺谋的职场经历告诉我们:一个人不要抱怨自己没有关系和背景,不要害怕去艰苦的地方。只要你有才华,肯吃苦,有团结协作精神,照样能成就一番事业。

张艺谋与第二任妻子及3个孩子

2020年7月,全国有874万大学毕业生离校走上社会。不要抱怨工作难找,不要挑三拣四,苦难磨练人才。找一份热爱的工作,踏踏实实干几年,也许人生的美好风景就在前方等着你!

-END-

原创不易,欢迎点赞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