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十二生肖

做事拖拉的孩子怎么办 做事拖拉怎么改正

发布时间:2024-04-21 02:37:44作者:气宇轩昂来源:网友分享

做事拖拉的孩子怎么办 做事拖拉怎么改正

本文目录一览:

孩子做事“磨蹭”,聪明家长用这一招搞定

周末去闺蜜家串门,以为饭点过了。但是刚进门,就看到邻居和她婆婆一左一右,喂孩子吃饭。中午做的是地瓜粥,娃坐在餐椅上,气呼呼地推倒餐碗,而邻居则无奈又生气地看着孩子。

她婆婆想试着喂娃,奈何那个孩子闹得更凶。

她家的孩子,跟我们相差不多。但是到现在还是家长喂着吃饭。有建议过几次,让孩子自己吃,奈何邻居觉得孩子吃饭过慢,总是要跟抢着喂孩子。

这个男孩和我们家玩过几次,动手能力很强,学习和模仿能力也很强。

我跟小朋友说,你看豆腐条这么长,可以用勺子切几块玩啊。

看到豆腐可以切块玩,原本还在闹脾气的小朋友自己开始用勺子玩切块。

自己切完,然后放进嘴里。

闺蜜看呆了。

之后建议把粥换成米饭,孩子比较方便用勺子吃。

换成米饭之后,小男孩虽然依然吃得慢,但是不再拒绝了。

中间,有几次奶奶看着太慢,想要动手帮他喂。

小男孩又哭得撕心裂肺的,大人终于作罢了。

一顿饭,半碗米饭,用时和平常一样。

但孩子终于能自己吃顿饭了。

同一个事情,换个不同的做法,孩子的进步也会不同。

很多家长觉得孩子不听话,跟他说东他总是要往西,似乎就是想唱反调。

其实,年龄小的孩子,并没有多少会主动跟父母唱反调。反而大多数是父母的指令,跟孩子能接收的信息不吻合,才会出现孩子“逆反”的情况。

另外一种,孩子的大动作发育还不成熟,大人看起来一下子就能做好的事情,对孩子来说就是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完成,这也成了大人无法接受的“磨蹭”。

当你觉得自己孩子出现“叛逆”的情况,不妨先观察一段时间,判断下孩子是为了吸引你的注意而“逆反”,还是孩子对你发出的指令并没有什么兴趣而懈怠,亦或者孩子当前事情无法完成才有逆反心理。

大多数孩子喜欢有趣的游戏,他们觉得好玩,才会积极主动去学习去完成。

这种情况以后辅导孩子学习,也是同样需要一些有趣的方法,才不至于每夜辅导孩子作业吼到身体堪忧。

不同的方法,多换几种有趣的说法,孩子会对你的指令更感兴趣。

如果你的孩子对时间没有概念,你说的五分钟,他总是拖拉。可以借助闹钟或者计时器来告知孩子,五分钟具体是多长时间。日常也设置 10 分钟、半小时等等,让孩子感受具体的时间长度。如果孩子对你提起的事情,总是兴趣恹恹的,可以跟孩子商量,他喜欢用何种方式来进行,不要一味地要孩子接受,强制执行。孩子厌倦的情绪会更大。通常情况下,孩子自己选择的东西,会更有兴趣进行。如果孩子做事比较慢,不要一开始给孩子贴上“磨蹭”的标签,有可能是孩子在日常里缺乏锻炼对事情不够熟练,父母要给予孩子独立完成的机会,让孩子可以多次训练,孰能生巧;有可能是孩子当前的力量或者智力不足以应对这些情况,可以尝试把任务分解成多简单易完成的小任务,引导孩子一个小任务一个小任务去完成,这样子效率高又不会打击孩子的自信心。

……

孩子都有无限可能,不要一下子给孩子贴上各种标签,多些耐心去观察孩子的行为,找出可能的原因,再制定针对性的解决方法。

另外,少用“赶快”来催促孩子,多用“我希望”来和孩子共同完成。养孩子是慢工出细活的事儿,而且孩子也跟不上你的快节奏。

多给孩子选择,少给孩子直接的命令。比如看电影,希望孩子在早点出门,可以说“如果我们能 15 分钟内出门,看电影就不会吃到。如果不能,要么只能少看前面一段,要么只能明天再看了。”

多给孩子思考,不直接帮他完成。比如玩水枪,要打出水,需要哪些步骤。

父母如果不把孩子的“磨蹭”当成问题,焦虑的情绪也会减缓一些。当你不对孩子大吼大叫时,孩子也能情绪稳定,更加配合你。

日常多点跟孩子有趣的互动时间,孩子会从你身上模仿做事情的节奏。

教育孩子,就是牵着蜗牛散步的过程,要多些耐心,陪着孩子一起努力。

版权声明: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

孩子没有时间观念?这4招专治拖拉磨蹭,就看你舍不舍得!

文|福林妈咪

每次孩子出发去幼儿园之前,磨磨蹭蹭、拖拖拉拉,这时候是最考验父母耐心的时候,但孩子做事总是拖拉也不行,容易耽误事儿,有的性子急的家长甚至会选择代劳,这样做虽然没有耽误事儿,但孩子拖拉的习惯就一点点被“养”出来。其实不妨试试下面这4种做法。

一、给孩子制定计划,多出的时间让孩子自由支配

孩子之所以磨蹭,是因为对时间没有概念,不知道自己做一件事要花多长时间,所以家长可以为孩子制定一个计划表,把每日必做的事都列好,比如每天早上上学前要做的事,几点起床,几点出发,这期间刷牙洗脸多长时间,吃饭多长时间,换衣服多长时间,一件一件列出来。

这样做是为了让孩子看看一段时间内到底都能做什么,任何事情一旦细化,就会发现时间其实很紧张,让孩子有了紧迫感,做事就不会再磨蹭了。而多出的时间自由支配,对于孩子来说算是一个奖励,为了奖励,孩子也会加速的。

注意:计划一定要考虑孩子的用时,不能一味求快,导致孩子总是完不成,这样孩子会在失败中变得越来越自卑。

二、收起怒气,改为鼓励

孩子磨蹭起来,脾气好的家长也有爆发的时候,但有没有发现?一旦责骂孩子后,他会更磨蹭,一方面是孩子开始分神做不好,另一方面是孩子的抗拒心理,甚至会出现叛逆。所以,面对孩子磨蹭,一定要收起怒气。当孩子做某一件事做的快时,一定要表扬,多表扬也是为孩子增加动力的一种方式。

三、让孩子承担磨蹭的后果

孩子没有意识到磨蹭耽误事儿的后果有多严重,所以不害怕,这时家长不妨试试在孩子磨蹭时选择放任,比如早上赖床,那就让他多赖会儿,吃饭磨蹭那就慢点吃,不要催促。等到孩子到幼儿园,看到所有的小朋友坐的整整齐齐时,他再进教室,心里一定会慌张、不好意思。

我儿子就是这样被我“治”过一次,下午接他回家时,他在路上埋怨我说到:“妈妈,你为什么不早点喊我起床?你害我迟到了。”我说:“我喊了,可是你不起,吃饭又那么磨蹭,你不能这样怪妈妈,下次你要加快点速度不就不迟到了吗?”儿子低头想了想回答知道了,第二天果然没那么磨蹭了。

四、规定时间,到时停止

控制孩子玩儿的时间,比如看半个小时的动画片,到时间就不让看,孩子会发现原来半个小时这么短,或者跟孩子玩个小游戏,一分钟内谁写的字多,慢慢培养孩子对时间的概念,孩子会变得越来越知道时间珍贵。

总结:不要总是责骂磨蹭的孩子,有时是家长的脚步太快了,试着放慢脚步等等孩子,因为孩子是需要鼓励的,越鼓励越积极,让孩子知道后果,才能知错就改,让孩子得到好处,才能继续坚持。

总是做事拖拉效率低?或许与这3个原因有关

您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虽然任务紧迫、计划周密却总是拖拖拉拉完不成任务?总是被无关紧要的事情吸引,有时候很苦恼却不知道如何改变?今天我们来聊一聊拖延相关问题。

我们知道拖延会影响正常工作生活,拖延问题是自我调节失败的一种行为状态,在可以预测到拖延会有严重后果的前提下,仍然将已做好的规划向后推迟,这种拖延的行为是有意识的主动推迟,拖延者希望尽快完成作业和任务而又不会立刻去实施,同时又伴随负罪感、焦虑、自我否定等不良情绪,严重者可能产生抑郁症、焦虑症等心理疾病。

产生拖延问题的原因有哪些呢?

1.时间管理能力欠缺

时间管理能力的不足是拖延问题产生的原因之一。很多个体的拖延的问题是从大学开始,因为在高中时期,家长和教师的管束下,学习生活被安排的满满当当。而到了大学,有了充裕的时间来自由支配,但是很多学生没有时间管理的能力,不知道如何安排时间,所以产生了拖延的问题。

2.个人的“完美主义”倾向

研究表明,拖延可能与完美主义相关,但是并不是完美主义就是有问题的,只有当个体对自身能力过度的怀疑、过分担忧会犯错,那么对当前任务的拖延就产生了。换句话说持有这样完美主义信念的个体,它所追求的目标是他能力之外的,当任务开始的时候就会自我怀疑,犹豫不决。

3.外部因素

我们生活在网络迅速发展的时代,无论是青少年还是成年人都会受到新鲜事物的吸引,刷短视频、追剧、逛淘宝等占据了我们很大一部分时间。短暂的快乐是容易获得的,并且不需要付出很多的意志力和努力。所以有时候即便有重要的任务,也会无意识的去做更容易和更快乐的事情。

除了上述的几个原因以外,还有人格的特征、任务的难易程度等都是拖延问题产生的影响因素。

有了拖延问题,我们该怎么办?

1.提高时间管理的能力

根据我们所作做的任务的难易程度,计划完成任务所需要的时间,然后安排在合适的时间段去完成任务,其他的时间安排自己的学习生活,不要把所有的时间用来完成任务,也不要把所有的时间用来生活,做好合理的时间规划是很重要的。

2.改变不良的认知

当我们有拖延行为的时候,个体很容易出现负面的情绪,但事实上这样的情绪状态并没有好处。因此,改变不良的认知,改善情绪状态和行为是很有必要的。首先,应该明确的是生活中难免出现吸引我们的事情,我们的注意力分散是很正常的,适当的放松和娱乐是应该被接受的,没有必要过度自责,合理地规划时间、自我期待也是重要的,不要过高地要求自己,竭尽全力完成任务即可。

3.适当的正念练习

研究表明,适当的正念练习可以改善拖延问题。正念的练习有很多,您可以关注相关的公众号、APP等,采用专业的指导语来练习,让自己更好地觉知自己、觉知当下,改善拖延的问题。

4.专业人士的帮助

如果您不能进行自我调整,并且因为拖延的问题已严重影响生活了,选择一个专业的机构进行心理咨询是非常好的选择。

本文由吉林省长春市第六医院院长进行科学性把关。

“达医晓护”供稿

来源: 人民网-科普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