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个晦涩难懂的东西,六十甲子。
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有一个东西绕不过去,就是六十甲子,六十甲子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五术山医命卜都联系紧密、
别看六十甲子只有120个字,记忆起来真的挺痛苦的。
单纯靠背诵,真的很折磨人,什么甲子乙丑丙寅丁卯,为何一会儿又成了甲戌乙亥丙子丁丑了呢?
每个字和每个字都不挨着。
六十甲子最开始是古人匹配天干地支进行计年计月计日的一种方法。
天干是十个: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十二个: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这二十二个字单纯记忆很好记,比如天干,过去老先生讲封神演义,截教一出来摆阵,阵型必然是这样的:
东方甲乙木,南方丙丁火,西方庚辛金,北方壬癸水,中央戊己土。
这种东西不用太记忆,只要听过一点评书都能记住。
十二地支也很好记,有口诀。
有个叫王力宏的大师创造了一首可唱可念的口诀歌,用来记忆十二地支倍好用,歌诀是这样的:
子鼠 丑牛 寅虎 卯兔,辰龙 巳蛇 午马 未羊 ,申猴 酉鸡 戌狗 亥猪
这就是十二个生肖。
我每次看到这十二个字,脑子中回想的都是电音唱腔。
有个相声演员叫岳云鹏,他在一档节目中推算嘉宾属什么,就是靠着这首歌诀,这首歌诀如果唱出来效果更好。
天干地支是怎么来的呢?
传说黄帝战蚩尤,蚩尤死后流血百里,血液到处流动不凝固,人们很惶恐,黄帝于是斋戒沐浴,祷告天地,上天降下十天干十二地支组成方圆大阵,镇住了流动的血液。
皇帝命大挠氏将十天干十二地支配成了六十甲子,方便人们计日,指导天下臣民从事生产活动。
天干地支最初是模拟的是世间生物从生到死的状态:
甲:草木初生。
乙:枝叶柔弱。
丙:太阳光很足。
丁:草木壮实,人成年了。
戊:茂盛。
己:作物长得很高大,
庚:更的意思,秋天收获了,更等来年。
辛:作物入仓库,有了粮食的味道。
壬:妊的意思,阳气潜伏地下,万物怀妊。
癸:收藏,萌芽 的意思。
十二地支也是相同的意思:
子:草木种子在土中吸收水分。
丑:草木的种子在土中萌芽。
寅:草木的种子破土而出。
卯:日照充足,万物欣欣向荣。
辰:万物快速生长。
巳:作物生长的很茂盛,就像夏天的草木一样。
午:作物高大丰满。
未:作物开始有了果实的味道。
申:万物已经长成了。
酉:作物长成,到了收割的时候了。
戌:草木凋零。
亥:天地冰封,寒冷到了极点。
天干地支原本就是为了指导生产的,后来被赋予了各种意义。
最简单的比如计日。
原本天干是用来计日地支用来计月的,但是每月有三十天,天干计日的弊端是每月都有三个天干重复。
比如有人约白袍同学去打猎,说好甲日上山,但是由于没说清是这个月的第一个甲日第二个甲日还是第三个甲日,白袍第三个甲日去山上,发现伙伴被老虎咬死了,白袍同学痛心疾首,如果你跟我说清楚是第一个甲日来,咱俩这会儿没准都穿上虎皮裙了。
所以人们想了把天干地支搭配起来计日的方法。
天干十个,地支十二个,天干地支搭配起来,最小的公倍数是六十。
于是有了六十甲子。
因为有了六十组不重复的序号,可以用两个月每天都不重复。
这样计日的好处是,在古代如果有人约白袍去打猎,可以直接说咱庚申日去山上打猎啊,白袍就可以准确的定位是哪一天。
后来古人编纂历法,六十甲子被应用于计年计月计日甚至计时。
六十甲子虽然只有二十二个字,但是记忆起来真的没那么愉快,绕的人头晕脑胀。
但是中国传统很多学问,偏偏又绕不过这二十二个字。
比如传统数术中查空亡,就必须熟悉六十甲子,才能很快找到那个空了那个亡了。
比如,有人说自己命里缺金,就是看这人出生时候年月日时的天干地支的五行属性,然后知道他是缺啥。
大街上那些收三百五百的起名馆,往往会根据人命里缺的东西,给起个带这种五行属性的名字。
比如我们看有些叫啥鑫的,很可能就是命里缺金,白袍同学认识一个人,因为缺金直接给自己起了个金行的名字,满满都是金。
白袍同学开玩笑说,你这名字也不太好,金行里都是别人的金子,你拿不到啊。
有人问,记忆六十甲子有规律吗?
其实也有。
只要你熟悉天干地支,对这二十二个字倒背如流,那么六十甲子不记也能应用。
六十甲子起源于甲,有个很著名的数术叫奇门遁甲。
就是找寻隐藏起来的这个甲。
六十甲子以甲开头,六个甲是一个循环,每个循环叫一旬,只要找到这一旬的中的甲,其他干支顺排就可以了。
六甲是哪六个呢:甲子,甲戌,甲申,甲午,甲辰,甲寅。
从子开始接一位为一旬的旬首。
当然你也可以从寅开始到子算是逆排六十甲子。
记住旬首,六十甲子就能应用了。
当然还有一个高大上的记忆办法,就是背六十甲子纳音歌,歌诀不长,三十句每句七个字,二百一十个字记住六十甲子还能记住纳音属性,这是买一送一的好生意。
背会了这个歌诀,你可以冒充大师,时不时的来一句:甲子乙丑海中金,顿显高大上让别人对你的敬仰如同滔滔江水连绵不绝。
六十甲子的歌诀是这样的:
甲子乙丑海中金,丙寅丁卯炉中火。
戊辰己巳大林木,庚午辛未路旁土。
壬申癸酉剑锋金,甲戌乙亥山头火。
丙子丁丑涧下水,戊寅己卯城头土。
庚辰辛巳白蜡金,壬午癸未杨柳木。
甲申乙酉井泉水,丙戌丁亥屋上土。
戊子己丑霹雳火,庚寅辛卯松柏木。
壬辰癸巳长流水,甲午乙未沙中金。
丙申丁酉山下火,戊戌己亥平地木。
庚子辛丑壁上土,壬寅癸卯金泊金。
甲辰乙巳覆灯火,丙午丁未天河水。
戊申己酉大驿土,庚戌辛亥钗钏金。
壬子癸丑桑柘木,甲寅乙卯大溪水。
丙辰丁巳沙中土,戊午己未天上火。
庚申辛酉石榴木,壬戌癸亥大海水。
文:薛白袍
天干地支是太阳系中,天体之间在不同位置由引力相互作用影响产生的时空能量场的标记符号。
天干地支在甲骨文时代(夏商时期)就已经相当成熟了,而五行之说的代表人物邹衍则是春秋时期,八卦学说的代表作《周易》就姑且算作是周朝的吧!可见,天干地支、五行、八卦从源头上各有其独立的传承脉络。三者融会贯通、联为一体应该是汉代以后,甚至是魏晋以后了。天干地支,天干论天道为本,地支论地气主用。天道因自然而变,大、逝、远、反自有其章。地气因性时而化,生、发、伏、藏亦有其律。六十甲子,天地共生,年不相同,各有变化。天道与地气决定着人运,故从出生时的天干地支可推人事之运。
1、天干
天干共十个,称为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天干方位:十天干两个一组,依次对应东南中西北五方。古人结合五行,编成了口诀:
东方甲乙木,南方丙丁火,西方庚辛金,北方壬癸水,中央戊己土。
这是将十天干配以方位和五行属性一起记。
2、地支
地支共十二个,称为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地支的应用十分广泛,比如,每天的十二个时辰,每年的十二个月,每个中国人的十二种属相,等等。我们简单介绍一下其对应关系。
每天十二个时辰,一个时辰二个小时,分为八刻,每刻十五分钟,即现在所说的一刻钟之来源。
在古代是以日晷定时的:当太阳在日晷上的投影线对准正南的瞬间,即为“正午”之时,即午时之四、五刻相交之时。所以,一般来讲,子时为23:00至1:00,午时为11:00至13:00。
我们大多听说过,中国古代处决死刑犯人,都是在“午时三刻问斩。”古人何以选这个时辰?午时三刻是“问”,即是开始做准备工作,以赶在“正午”之时“斩”。因为正午之时正是阳极生阴之刻,处决死刑犯,是把一个人强制性地从“阳界”送入“阴界”,正符合天人合一观之阳极生阴,是对死刑犯人的一种最大的善待。
3、地支方位
子午不但定时,也定位,如下图子午太极方位:
我们比较子午方位与太极图方位,即可确定,子为北,午为南;比较子午方位与五行方位,即可确定,子为水,午为火。
地支共十二个,以子午定位后,即可将十二地支沿太极图依次排列:
我们介绍过,地支除对应十二个时辰外,也对应十二个月,即,子月、丑月、寅月、…… 亥月。所以太极地支方位不但适用于十二个时辰,也适用于十二个月。
4、地支五行属性
对初学者来说,地支的五行属性有点复杂,不象天干那样简单顺次排列。
地支五行属性口诀:东方寅卯木,南方巳午火,西方申酉金,北方亥子水,辰戌丑未中央土。
其中有个规律:十二地支中,对应木、火、金、水为两个相邻,对应土为四个,且相隔两个。见图。
天干地支的生克制化,刑冲合害等作用关系是打开周易预测大门的金钥匙,是预测的基石,是预测的重要基本功,任何想进入易学天地的人,都必须对生克制化,刑冲合害的这些作用关系,有扎实的了解,只有这样才能进入到八字,六爻,风水,奇门,六壬,斗数等易学世界。
copyright © 2022 一生命运网 版权所有 辽ICP备2022007116号-4
法律声明:本站文章来自网友投稿,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