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新华社南京6月15日电(记者王珏玢、朱筱)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科普专家介绍,18日23时13分,土星在宝瓶座开始逆行,到11月5日恢复顺行。什么是土星逆行?逆行时行星真的“倒着走”吗?
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科普主管王科超介绍,在太阳系中,八大行星都围绕太阳逆时针公转,但它们的运行轨道和周期各不相同。所谓逆行,是由于行星运行速度不同引发的一种相对视觉运动。以土星为例,地球的公转速度大于土星,当地球在轨道上“内侧超车”,以同一颗恒星为背景,地球上的观察者仿佛能看到土星在逆向远离地球和恒星的景象。这就像在高速路上超车后,被超过的车看起来在后退。
“逆行并不是说行星的实际运动发生了改变,出现‘倒退’,而是一种在地球上观测出现的视觉差。”王科超说,行星视运动分为三种:顺行、逆行、留。顺行时,行星在天球上的运动方向为自西向东,与太阳在天球上的周年视运动方向一致。逆行时,行星在天球上的运动方向为自东向西,与太阳在天球上的周年视运动方向相反。顺行逆行互相转换时,行星在天球上的位置短时期不动,称为留。
八大行星公转轨道、速率各不相同,所以从地球观测其他行星,都会有逆行现象。以水星为例,它的轨道比地球更靠近太阳,公转周期比地球短,每隔三四个月就会出现一次逆行,每次逆行持续20天左右。金星、火星的逆行要持续约40天和70多天,“行动迟缓”的土星逆行一次往往长达近5个月。
“行星逆行是自然现象,时有发生,对地球环境和个人不会造成任何影响。”王科超说。
来源: 新华网
撩妹套路100句土味情话, 让她甜蜜一辈子!
男:你一定是作弊了
女:我作弊?我哪里作弊了?
男:不作弊那你在我心里怎么是满分
1、见什么世面,见见你就好了。
2、不纠缠你不等于不爱你。
3、总想把世界上最好的都给你。
4、我爱你,直到我的心停止跳动。
5、我会宠你,绝不会骗你。
6、风雨不改,爱你依然。
7、此生固短,无你何欢。
撩妹套路100句土味情话, 让她甜蜜一辈子!
男:我今天学了一句外语。
女:什么外语?
男:*&*¥**@@
女:什么意思?
男:做我女朋友!
当你觉得撩妹是件轻浮的事情时,说明你需要学习了,需要改变下自己的恋爱思维了。之前也是看到了一本撩妹追女孩的秘籍~《东野文泽必爱记》,认真学习并且践行书中的撩妹方法,现在都是微信上聊天直接就能拿下妹子,见面约会直接就是奔入主题了。感觉自己欠缺的兄弟,都该去看下这本书,东野文泽必爱记,网上就有电子书,免费的又不用花钱还能提升自己,何乐而不为呢?
8、最可笑的是我拿着抢指着她的心脏你却说疼。
9、水是一天前的就别喝了,面包是一星期前的就别吃了,那些话是他很久以前说的就别想了。
10、你教我爱上你,但却忘了教我遗忘。
11、愿你能过得尽兴,而不是庆幸,愿你没有软肋,也不需要铠甲。
12、你总说我很好,可为什么你不要。
13、从前我是一个很酷的杀手,遇见他时他说他喜欢不染血腥的女子,我就擦净剑上的血乖乖的跟着他,后来他爱上了一个杀人不眨眼的女魔头。
14、真正的爱从来无关风月,只在平淡的流年里变作永恒。
撩妹套路100句土味情话, 让她甜蜜一辈子!
男:想讲个故事给你听
女:你说吧
男:故事很长我要用一生来和你讲
15、我打了所有的幌子却还是遮不住爱你的样子。
16、喜欢你就像一封旧情书,感情深,时间长。
17、她没有做错任何事她不过就是因为爱你所以比你卑微比你渺小被你轻蔑被你看不起被你不珍惜。
18、我喜欢旧东西,就好比我以前喜欢你,现在喜欢你,以后还是会喜欢你。
19、到后来才你发现,你最爱的,往往没有选择你,最爱你的,往往不是你最爱的,而最长久的,偏偏不是你最爱也不是最爱你的只是在最合适的时间出现的那个人。
20、这辈子就跟我在一起吧,不行的话我再等等,还不行的话我再想想别的办法。
21、在越来越模糊的记忆里只有你。
男:我手里有一把土
女:然后呢
男:要不要栽在我手里
22、天上神仙不羡慕,只慕人间好伴侣。两个人分担的痛苦是减半的痛苦;两个人分享的快乐是成倍的快乐。我愿伴你吃苦,陪你幸福。
23、我的爱像太阳,那么炽热;我的爱像月亮,那么柔情。无论白昼黑夜,无论阴睛冷暖,我的爱永远陪伴着你。七夕之际,送上我最真的祈祷:真爱久久!
24、七夕的话剧即将上演,鹊桥已经搭建,牛郎织女来相伴,只是你的身影不见?爱情的主题已经确定,思念早已发出,手机屏幕做舞台,葡萄架下话相思。
25、失去的,是那些无法弥补的惋惜。加深的,是那些与日剧增的思念。怀念的,是那过往快乐的曾经。七夕节到了,不要过于忧愁,珍惜眼前,珍惜未来。
26、一辈子多久,天知道;人生路多长,地知道;比翼鸟飞多高,云知道;连理枝靠多紧,风知道;爱你有多深,我知道;祝福有多真,你知道。
27、情人节的礼物是玫瑰,绽放着我的沉醉,中秋节的礼物是明月,光辉着心的圆缺,今天的礼物是心意,主角是我和你,动作是亲你,爱你,祝福在七夕。
28、亲爱的,有一枚编号为的精确制导情感正向你处飞来!别紧张,那是我的飞吻哈!七夕牛郎会织女,我们之间还隔着一条宽宽的银河,真的好想你!
原标题丨探源北京话
北京话里的大同方言拿山西大同话往北京话里掺和,确实让人觉得不着调(diao)。因为北京话属于北方方言,山西话则与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及内蒙古的一部分地区的话相近,属于西北方言。
100元纸币刚面世的时候,北京流行过这样一个段子:
一个外地人在北京坐公交车买车票,拿出一张面值10元的纸币,伸到售票员面前说:“见过吗。”
售票员是北京的年轻人,一听这话,心说:嘿,这不是跟我叫板吗?他陡然色变,立马儿掏出一张面值50元的票子,在这位乘客面前晃了晃说:“你见过吗?”
那个外地乘客不明就里,依然拿着那张10元的纸币说:“见过吗。”
售票员急了,“嗖”地从兜里掏出一张板儿新(非常新)的100元纸币,得意洋洋地在他面前晃了晃说:“你见过这个吗?”
那个外地乘客又说了两句:“见过吗。”一看车进站了,懊恼地说“快让我下车吧,我到站了!”
车上的人一看站牌是建国门,这才恍然大悟,原来他说的“见过吗”,其实是“建国门”。一车人不由得哄堂大笑。
这位老兄就是山西大同人。建国门,会说成了“见过吗”。您说大同话跟北京话的差别有多大吧!
如果仔细分解一下大同的方言,您会发现大同人说话的口音确实比较有特色,它的尾音轻飘飘的往上扬,之后又迅速地向下坠。在“坠”的过程中,字音就发生了变化。比如“门”字,变成了“吗”。
试看下面的几组大同话的变音:
真的,大同话说 :“征的”;
分了,大同话说 :“疯了”;
金银,大同话说:“经营”;
春分,大同话说:“冲锋”;
遵循,大同话说:“棕熊”;
一群人,大同话说:“一穷人”;
不赖 ,大同话说:“不累 ”;
没赔,大同话说:“没牌 ”;
不借,大同话说:“不贱”;
茄子,大同话说:“钳子”;
不全,大同话说:“不瘸”;
悬,大同话说:“穴”,等等。
您看它发音时的尾音是不是发飘?或者说它的重音发轻。
跟北京话相同,大同话也带儿化韵。大同话里说小巧玲珑事物的发音,尾音必有儿化韵,如:小盆、小碗、小口袋。大同话要说成小盆儿、小碗儿、小口袋儿,等等。
但大同话里有些动词的发音,如上、下、进、出、过、回、起、醒等,如果后面用到“来”字,这个字就不发音,但要加儿化韵和“啦”字。
比如:
“上来了”,大同话说:“上儿啦”;
“进来了”,大同话说:“进儿啦”。
“您们”,大同话说:“您儿们”
等等。
这一点,跟北京话的区别还是很大的。
但大同话中的许多方言和说话的词缀,跟北京话是非常接近的,
比如:
“不用”,北京话说是“甭”,大同话也是“甭”。“很”字,北京人习惯说成“挺”。如“很多”“特多”,北京人要说“挺多”。“很美”“特美”,北京人要说“挺美”。 大同人也这么说。
此外,有些词缀,大同话跟北京话也是相同的。比如“忽”字,大同话有忽扇、忽悠、忽颤、忽吃等词,这些词不是北京人常说的吗?
再比如“哒”这个字,在大同话里经常做词缀,如“磕哒”“蹦哒”“甩哒”“遛哒”“拍哒”,等等,与北京话基本相同。
大同话里常用到“可”字,形容程度之好之坏,有非常怎么样的意思。如:疼,说“可疼了”;冷,说“可冷了”;甜,说:“可甜了”。 这跟北京话也没什么两样。
跟北京话相同的方言还有:
天擦黑了——傍晚。
大天早起——早上。
大头——缺心眼。
晌午——中午。
老疙瘩——最小的孩子。
愣壳——愣头愣脑。
跟前——面前。
甭价——不要,不用。
烧心——醋心。
不缕忽(北京话也说:不缕会)——没在意。
坐蜡———事了。
跟脚——鞋穿得合适。
放泼—撒泼。
寡气——小气。
够深的——学问大。
没调——不着调,不靠谱。
平不塌——不突出。
山声野气——嗓门大。
介壁(北京话加儿化韵)——隔壁。
日子过得仔细——节俭。
取灯——火柴。
趿拉板——拖鞋。
衣兜——衣服口袋儿。
眼涩——疲倦。
搌布——洗锅碗用的抹布。
山旮旯——山沟。
来不来——动不动。
忽悠——煽动。
可可儿的——正好。
猴儿喽着——把小孩放在肩膀上玩耍,走道。
定会儿(北京话:愣会儿)——呆一会儿,定定神。
款款的——轻轻的。
活泛——灵活。
二不大——不大不小。
临完——到最后。
缕续——陆续。
来一骨节——来一段。
拢共——总共。
红话(北京话:红火)——热闹。
豪些——很多。
稀里哈(哗)啦——随便。
营生——工作。
半不拉——进行了一半。
由头——理由、借口。
二不愣登——不在乎。
酸不溜丢——说话拿腔拿调。
骚眉辣眼——风骚之态。
光不溜溜——光滑。
七老八十——年龄大。
黑不隆咚——天黑。
归里包总(堆)——满打满算。
哼(喝)五喝(吆)六——瞎咋呼,呵斥人。
拐七趔八——走道不稳。
可世界——到处。
清汤利(寡)水——汤里没什么东西。
通过以上对比,不难看出北京话跟大同话的渊源。虽然它们属于不同的方言区,但相互之间还是有关联的。这种关联源于北魏时代,您别忘了当时的大同话,跟现在的普通话一样是“国语”。
析津府的“幽州话”唐代的北京城叫幽州。从幽州开始,北京这地界,就是汉族与少数民族杂居的城市,而且人口一直处于流动之中。到了后晋(公元936年至947年)的开国皇帝石敬瑭这儿,北京这地界的归属才发生了变化。
石敬瑭在历史上是个不招人待见的皇上。此人有野心,也有野胆儿。为了灭掉后唐(五代时期的一个国家),这位爷什么都豁出去了,在向北边的契丹国求兵时,愣管比他小十岁的耶律德光叫“亲爹”,而且“咣咣咣”磕了响头,甘当耶律德光的儿子。
这位辽国的皇上见天上掉下来一个儿子,自然心中欢喜,当仁不让地收下了。
为什么耶律德光要收石敬瑭呢?原来耶律德光老谋深算,既然这位汉人当了自己的儿子,他大大方方地提出了梦寐以求的想法,那就是要石敬瑭割让“燕云十六州”。
割让国土?换哪个国君也得琢磨琢磨。您想没了国土,您这皇上还当什么劲儿呀?但这位历史上有名的“儿皇帝”居然没说二话。他的心态是: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 就这样“燕云十六州”轻而易举地归了辽国。
当然,耶律德光也没白要这“十六州”。他果真出兵,帮着石敬瑭把后唐给灭了,让石敬瑭当上了后晋的皇上。
石敬瑭当上后晋的皇上以后,这“燕云十六州”却从此脱离了中原的统治,成了辽国的领土。由于当时北京这地界就属这“十六州”中的“一州”,所以,从这时候起,北京就成了辽国的属地。
“燕云十六州”的“燕”指的就是现在的北京城。当时北京城叫幽州,“云”指的是大同,那会儿大同叫云中,即“云州”,所以“燕云十六州”,又称“幽云十六州”,这“十六州”包括:
幽州(今北京)、蓟州(今天津蓟县)、瀛洲(今河北河间)、莫州(今河北任丘)、涿州(今河北涿县)、檀州(今北京密云)、顺州(今北京顺义)、新州(今河北逐鹿)、妫州(今河北怀来县,原址已被官厅水库淹没)、儒州(今北京延庆)、武州(今河北宣化)、蔚州(今河北灵丘)、云州(今山西大同)、应州(今山西应县)、寰州(今山西朔县东马邑镇)、朔州(今山西朔县)。
毫无疑问,“燕云十六州”里,幽州(也就是现在的北京)是契丹垂涎已久的地界。北京这地界归了辽国之后,耶律德光很快就把它设为重镇,没过几年,又将幽州设为析津府,并且定为南京,成为辽国的五个都城之一。
我们常说北京是“六朝古都”,这第一“都”也是从这儿说起的。 不过,这种说法在史学界也有争议,因为辽国当时并没有南北统一,在辽国的南边还有南宋。而且,辽代的国都同时有五个,北京只是其中之一。
可话又说回来,甭管它是不是南北统一的首都,也甭管它是五个还是六个,总之,北京这地界在辽代是都城。
自然,当了都城就跟一般的城市不一样了。当时的北京也叫析津府。“析津”这俩字怎么来的呢? 星象学家以星土辨风水,认为北京这地界属析木之津,所以取名析津。
当时的析津府管着顺州、檀州、涿州、易州、蓟州、景州及析津县、宛平县、武清县、香河县、昌平县、良乡县、潞县、安次县、永清县、玉河县、漷阴县等六州十一县,析津府的所在地在宛平城内,就是现在的卢沟桥边上的那个古城。您瞧辽代的北京地盘儿有多大吧!
从辽代的开泰元年(1012年),到金代的贞元元年(1153年),北京这地界叫析津府这个地名共142年。
这100多年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使这一地区的方言土语相应地得到了同化,虽然“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隔着一条河,说话的口音都不一样,但在析津府的辖区内,人们对汉字的吐字发声还是大体相同,而且有许多方言土语流传至今。
您如果有机会走到这些地界,跟当地的老人聊几句,便不难发现尽管会有口音,但许多词儿的发音,跟北京话是相同的。
比如说“早晨”,老北京人说“大清早儿”或“早起”“早清儿”。 这些地方的人也这么说。
老北京人管“太阳”叫“老爷儿”(读三声。“也”的音)、“日头”,这些地方的人也叫“老爷儿”“老阳儿”和“日头”。
再比如“傍晚”,用老北京话说,叫“晚傍晌儿”“天擦黑儿”。 这些地方的人也这么说。只不过带着不同口音就是了。
金中都与“幽燕语”公元1153年,金朝的海陵王完颜亮把国都从上京会宁府(今黑龙江省阿城)迁到燕京(当时的北京改叫燕京),使北京正式成为一国的国都,这也是北京建都史的肇始之年。
北京成了国都,自然也就成了金代的政治、经济,包括文化的中心,大量的北方少数民族开始涌进北京,原来住在北京的汉族人,跟少数民族居住在一起,肯定在语言、风俗习惯上相互影响,相互渗透,使金代的北京话形成了吐字清晰、结构简单的,有自己特点的汉语方言。
北方的辽、金时代,是与中原的宋朝同时存在的两个王朝,尽管南北不同民族在语言、风俗习惯上,存在许多差异,但是从北方契丹统治时期起,北方的少数民族便与中原的汉族不断地进行“兵火对话”。数民族不断地从中原地区俘虏汉人战俘,抢掠汉人到北方当奴隶。
当时的南宋,经济繁荣,文化发达。现在的一些史学家认为:宋代无论是书法绘画,还是音乐舞蹈、百工百艺,都是中华传统文化难以逾越的一个高峰,但打仗却不行,跟金戈铁马的金朝军队兵戎相见,屡屡受挫,以至于让金兵打到了首都汴梁(今开封)。
宋朝的皇上徽宗在历史上赫赫有名,但他出名不是当皇上治国理政的本事,而是画画儿的功夫。宋徽宗的字和画儿,在2015年的北京艺术品拍卖会上拍到了近亿元。
说起来,徽宗这个皇上当得也够窝囊的,金朝的军队大马金刀打入卞梁城,他乖乖当了战俘。金人把他连同他儿子钦宗,还有皇后、太子、王公大臣及大批工匠2000多号人,一起押解到了北京城。
史书记载,当时徽宗被关在了延庆寺(今东琉璃厂东北,已废),钦宗被关在了悯宗寺(今法源寺)。后来这爷儿俩又被押往金中京,但宋朝的大批工匠却留在了北京。当然,这会儿的北京城,也有中原地区的人来经商贸易的。
这些南方人到了北方地区,必然要把中原文化和科技带过来,对相对落后的北方区域产生影响,自然,这种文化的相互交融,也包括语言和文字。在辽金统治的300多年中,汉语在东北各民族中占据了优势。
在金代,这种文化交融最为明显。以至于金朝的语言文字几乎全都汉化,最有力的实证就是金章宗时代出现的“燕京八景”:
居庸叠翠、玉泉垂虹、
太液秋风、琼岛春荫、
蓟门飞雨、西山积雪、
卢沟晓月、金台夕照。
您看这些景观不全是汉文吗?而且字义跟今天的文字没有任何区别。
金代的北京,女真族的贵族和普通百姓,已经不会说本族的语言,汉语已然成了官方语言。
我们在《杨家将》《说岳全传》等古典小说、戏曲中,能看到金兵金将与宋朝的官兵对话,是不用翻译的。而且您从现今金中都留下来的城门的名字:会城门、丽泽门、彰义门等,也能看出金代的汉化程度。
但是可以肯定,在方言土语上,当时的“中都话”跟南方的汉族是有很大区别的。
可以这么说:金代的北京话是女真人说的汉语,和幽燕地区汉人说的汉语相融合的汉语方言。有的语言学家也把它叫做“幽燕语”。
这大概算是今天北京土话的源头了。
文丨刘一达
【北京纪事公号:beijingjishi 欢迎搜索+关注】
在中华大地广袤的版图上,千年的历史积淀与地域文化交融,铸就了丰富多元的方言体系。这些方言如同散落在华夏大地上的璀璨明珠,各具特色,承载着各地人民的情感记忆和生活智慧。其中,一字方言尤显独特,它们以一个字为载体,凝聚了一方水土的精神风貌和民俗风情,成为当地语言文化的精髓所在。
首先,我们来到东北黑土地,那里的“整”字可谓一言以蔽之,代表了东北人豪爽、直接的性格特点。“整”,在东北方言中几乎无所不能,既可以表达做事情的意思,如“整点饭吃”,也可表示对付、处理之意,如“这事儿我给你整明白”。
再南行至齐鲁大地,山东方言中的“孬”字独树一帜。"孬"意指不好,不强,却包含了山东人内敛而实在的评价方式,往往对人的品性或事物的质量做出含蓄又精准的判断。
穿越黄河,踏入吴越之地,江南一带的“嗲”字散发着浓厚的地方韵味。“嗲”在江浙沪方言里,既形容女子柔媚可爱,又可以用来描绘事物精巧细致,展现了江南水乡独有的温婉细腻之美。
继续西行,在四川盆地,方言中的“耙”字别有一番风味。“耙”在四川话中除了原意农具外,还引申为软弱、服输之意,例如:“这个人硬是太耙了。”生动形象地刻画出蜀地人民的生活哲学和幽默感。
此外,“飒”在北京话里代表着酷炫、洒脱;“尬”在上海话中则突显了尴尬而不失礼貌的情境;而在广东粤语中,“嘅”一字便能担当多种句尾语气词,其内涵之丰富,令人叹为观止。
一字方言,乃地方文化之微缩景观,它们看似简单,实则蕴含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民众生活的点滴细节。每一字方言的背后,都是地域历史长河的流淌,是百姓生活情感的烙印,更是中华文明独特魅力的具体体现。
最后,我以一字方言为题,献上一联,愿诸君共赏,并续写下联:
一字方言,载万千气象,【识者几何?】
(注:此为上联,期待读者根据自身熟悉的方言一字,接写下联,共同探讨和传承丰富多彩的方言文化。)
小妹昨天得知了一个新名词——“土逆”!
原因是最近诸事不顺,现实生活中稍有行差踏错就容易被人抓住小辫子。于是我严重怀疑自己是不是正在水逆期,上网查询了一下,原来水逆刚过,现在已经是土逆期了。
“土逆”,由水逆可知就是土星逆行的意思,跟水逆一样,在此期间,某几个重点星座的人会比较倒霉,容易有东西丢啦、东西破坏啦。但是土逆更多体现在事业运下降,情绪会被压抑、沮丧、孤独占领,怀疑自己是否尽到职责,找不到可以诉说的对象等等。
土星这次从22号开始逆行,一直持续到9月份,主要影响星座——摩羯座!
看到摩!羯!座!这三个大字,小妹已经想掀桌子骂人了!去年从年头到年尾三次水逆,摩羯座都被完美覆盖、无缝连接!今年又来了个长达四个月的土逆!
人生已经如此艰难,为何还要苦苦纠缠……
又赶上最近是春季燥郁和抑郁症的高发期。原本春天气压低,气温浮动大,人脑的分泌系统分泌激素紊乱,人的情绪变化就容易变得不可控。
小妹最近每天晚上都要躺在床上好好思考人生一番,失眠多梦的次数也很频繁。刷刷朋友圈和微博,也是丧声一片,只能互道一声:“姐妹(兄dei),保重!”
其实星座和命理一样,信则有,不信则无。当做兴趣爱好,闲暇时看看,权当娱乐和自我安慰的方式了。面对时常出现的燥郁,小妹一般比较坚强,忍忍也就过了,但也会遇到某些难过的坎儿。
大概是两三个月之前,帝都还很冷,因为一些事情抑郁到不行,实在扛不过去了,收拾一下,扛着相机就出门了。坐在出租车上,脸贴着窗户望天,一路上一个姿势都没变过。司机先生一开始还热情地叨叨叨,后来也噤声了,后来想想,实在感到抱歉。
那一日的天空
后来沿着什刹海一路逛,冰场上溜冰的孩子们笑得很欢,父母们在一边满足的笑着;
年轻的小情侣手挽着手,走走跳跳,欢喜得紧,好像有说不完的话;
一些外国游客三五成群,眼睛里满是新鲜;
老人们也带着狗,坐在长椅上满足地晒着太阳……看着看着,心里的结就打开了。
心情变得超好,晚上还赶了一场《浪矢·解忧杂货店》的播映。
那一日的冰场
这是我心情最难以排解时的解决方法,实在过不去就去人多的地方走走,人少也无所谓(笑)。
前两天看到网上有人说,
“
实在放不下的时候,去这两个地方走走看看!
菜市场:生活有多么不容易,但依旧得继续;
医院:珍惜现在的每一刻,不要为不知道的事情难受。
”
菜市场是个好地方,充满着世俗的烟火气,到处都是生活的希望。
我个人不建议去医院,虽然小妹看书偏爱悲剧,喜欢那些期期艾艾、求不得的滥情话本,可医院那种每天上演现实露骨人间惨剧的地方还是敬而远之的。
苦难闻之已叫人不忍,更何况直接围观现场live版本。
人生实难,很多事情能过去就过去吧。也许走过一段路再回头看,有些头破血流真的不值得。
放过自己,放过别人。向前看,看远点。
最后,向无意中或是被标题欺骗点进这篇文章的人说声抱歉。原本小妹打算借着“土逆”抖个机灵,写着写着就变成了一篇输出个人偏见的“毒鸡汤”。本人做饭手艺平平,煲的汤可能不太能喝,不喜请轻拍,给您比心了!
文章:倒茶小妹 图源网络(部分by:倒茶小妹)
转眼已经到了6月中旬,天气逐渐炎热,让人动不动就一身汗,已经能明显感受到盛夏的气息。据气象专家的预测,随着厄尔尼诺现象的增暖效应逐渐显现,2023年的全球气温将高于2022年,而2024年可能会突破一个临界值,成为世界上有史以来最热的一年。
且不说这个预测是否准确,现在的气温,已经跟三伏天有得一比了。说到三伏,相信大家也关心今年的三伏时间表,不如先来了解一下——
2023年三伏天时间表一个完整的三伏天,包括初伏、中伏、末伏。2023年三伏天的时间表如下:初伏:2023年7月11日-7月20日,共10天。中伏:2023年7月21日-8月9日,共20天。末伏:2023年8月10日-8月19日,共10天。今年将从7月11日这一天正式入伏,并将于8月19日迎来末伏的最后一天,整个三伏天将持续整整40天的时间。
在这特殊的40天里,又有哪些养生细节要注意呢?
三伏养生,牢记“1不吃2不洗3不睡”
1不吃:不吃“凉”燥热的夏天,很多人为了解暑,会选择一些比较“凉”的食物,如凉拌菜、凉面凉粉、冰啤酒、冰奶茶、冰可乐......
事实上,咱们人体永远喜欢温暖的环境,身体温暖,微循环才会正常,氧气、营养等物质的运送才会顺畅。经常吃冰凉的食物,体内气血会变得不顺畅。也许一开始你不觉得胃肠有什么不舒服,但日子一久或年龄渐长,自然容易伤胃气,从而降低身体的抵抗力。所以,建议大家尽量少吃冷食,即便天气再热,也要吃热乎乎的食物。
2不洗1. 不在大汗后马上洗澡天气这么热,动不动就一身汗,这时候最适合痛痛快快冲个澡。
且慢!此时洗澡,不论是冷水还是热水,都会对健康不利——水温过热:血管会进一步扩张,皮肤血流量增加,导致心脏大脑血流不足,造成缺氧现象;水温过冷:毛孔会立即紧闭,皮肤表面虽然凉了,但体内的积热却散发不出去,反而会感到闷热烦躁。建议:等不出汗了再洗澡;水温以40~42摄氏度最佳。
2.不洗冷水澡天气越发炎热,洗冷水澡的人也越来越多了,还美其名曰:洗冷水澡更能让人神清气爽!但是,冲凉一时爽,事后火葬场。天热时,人体毛孔舒张,体表血管扩张,骤然用冷水冲洗,毛孔由于冷水的刺激骤然收缩,会使体内的热量遭到抑制,散发不出去,导致中暑。这就相当于中医说的“阴暑”,即寒邪突然入侵,把暑热暑湿困在体内而导致的一系列症状,如身体阵阵发冷、头晕、头痛、恶心、眼前发黑、四肢又酸又重等。
再者,伏天出汗多,体表血管呈扩张状态,此时如果突然给身体浇个冷水澡,会让血管急速收缩,导致血压升高,容易损伤心脑血管,发生意外。所以,为了健康着想,还是建议大家洗温水澡。
不睡“3觉”1.不在车内入睡天气炎热,在车里开着空调睡一觉实在是太舒服了,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这个看起来平常的动作,却深藏杀机!
长时间开空调,会导致车内外空气不能对流,尤其在汽车停止时,继续运转空调可使发动机排出的一氧化碳集聚于车内。当人长时间在车内休息、睡觉时,氧气过度消耗,就极易发生一氧化碳中毒。因为一氧化碳无色、无味,人体吸入后,往往会毫无知觉,甚至出现严重症状仍不知何故,继续处在高浓度的环境中,直至死亡。建议:天气再热,也别在开着空调的车里睡觉,老年、儿童、体弱者尤应注意;正常行驶车中要经常打开车窗,长时间开空调,车窗要留点空隙;不要在密闭车库内长时间开着发动机。2. 不睡贪凉觉三伏天气炎热,为了能舒服地熬过夏日漫漫长夜,大家可谓各出奇招。但是,一些贪凉行为会给健康带来不利影响,中招的赶紧改——· 对着空调/风扇直接吹空调/风扇使劲对着脸吹,神经会“罢工”,可能会面瘫(口角歪斜、眼睑闭合不全、不能鼓腮)!
而且,面瘫早期可治愈,延误则会终生瘫痪。所以建议大家不要直接用风扇或空调对着脸吹。· 袒胸露腹睡这样睡确实凉快,但却容易着凉,引起腹痛、腹泻,老人和幼儿更是容易中招。建议大家穿个背心或薄衫,最好盖个薄被单。· 直接睡在地板上豪迈地往地板一躺,凉快是凉快,但很容易着凉。而且睡地板上,还会招惹“湿邪”,引起一系列健康问题。
3. 不带气入睡在这持续高温的天气下,很多人会变得比以往更暴躁易怒,常常处于要发火的边缘,甚至一点小事也能点燃他们的怒火。有些人是白天遇到不开心的事,到了夜深人静时,越想越气;还有些人则是回到家,孩子和另一半惹自己生气,一时无法排解,只能“带气入睡”......然而,中医认为“怒伤肝”,愤怒的情绪使人体的气上逆,并会伤损肝的功能。长期如此,伤身又影响睡眠,而睡眠不佳又会引起一系列健康问题。所以,建议大家睡觉前尽量放空自己,不要再想让自己生气的人和事了。
-《中国家庭医生》杂志社新媒体中心原创出品 -
copyright © 2022 一生命运网 版权所有 辽ICP备2022007116号-4
法律声明:本站文章来自网友投稿,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