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网]
数九歌是什么意思 数九歌中一共是多少天
从冬至逢壬日起,中国即进入了数九寒天。天文专家介绍说,“九九”是我国北方特别是黄河中下游地区更为适用的一种节气。它从冬至逢壬那一天开始算起,进入“数九”,俗称“交九”,以后每九天为一个单位,谓之“九”,过了九个“九”,刚好八十一天,即为“出九”,那时就春暖花开了。
古代尤其是北方地区的中国劳动人民,御寒保暖条件较后代简陋缺乏,寒冬也被视为威胁与惩罚而对天寒地冻生恐惧感,直接影响人民情绪,甚至会觉得冬季莫名奇妙漫长。当时中国人民为挨过漫长冬季,遂发明以“数九”方法消遣,以打发时间缓解寒冬威胁下出现的心理危机。而当时围着家眷数九亦被视为逍遥境界。
延伸阅读:
2018-2019数九天从什么时候开始 冬至逢壬数九什么意思冬至是什么意思 2018冬至是哪一天是数九的第一天吗数九歌
北京版
数九严冬盼春归 我国地域广阔,各地“九九歌”不尽相同;但大同小异。有一首较通俗的中国民谣是这样的(北京版): 一九二九不出手。 三九四九冰上走。 五九六九沿河看柳。 七九河开,八九燕来。 九九加一九,犁牛遍地走。
解释: 中国民间俗谚有“头九暖,九九寒”,人们发现如果起头九天暖和,则跟着来的整个冬天都会特别冷。故说“第一莫贪头九暖,连绵雨雪到冬残”。《燕京岁时记》中说:“冬至三九则冰坚。”意思是,从三九起就进入数九寒天中最冷的阶段了。《京房易占》说:“冬至之后,三十日极寒。”,“冬至后第三戌,为腊月最冷者。”后来,一般人们都认为三九天是最冷的,但是事实上,四九才是寒冬中一段最冷的时间。只不过刚进三九的头几天,寒暖变化大,一下暴冷,身体不太适应,显得格外寒冷,而到四九,虽然温度比三九低,但温差变化小,便感觉不如二九进入三九时这么冷了。 自冬至起,三四九刚好在二十四节气的大寒附近。
山西大同版
一九二九不算九、 三九四九押门叫狗。 五九六九开门大走, 七九八九河开看柳, 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解释:一提起数九,说明天气已经很冷了,但在山西大同地区来说一九二九,在人们心目还不怎么冷,所以不把怎一九二九来计算冷的天气,最冷的天气一般在三九四九这两九中,冷的喂狗的时候,只是押开门缝,把狗叫过来喂,而不是把狗粮送到指定地点(另注:苏北鲁南地区叫\"隔门唤狗\",意思是太冷了,床都不想下,小孩子在屋内床边就可以拉屎了,然后唤狗进来舔了之意)。等到五九六九基本天气变暖和了,可以出门串门了。基本到七九八九天气回暖,冰已融化。到九九以后,春种开始了。
四川版
一九二九,怀中插手;
三九四九,冻死猪狗;
五九六九,沿河看柳;
七九六十三,路上行人把衣担;
八九七十二,猫狗卧阴地,
九九八十一,庄稼老汉田中立。 河南版 一九二九,不能伸手; 三九四九,冰冰上走; 五九六九,抬头看杨柳; 七九河冻开,八九燕子来; 九九杨落地,十九杏花开; 九尽花不开,果子摆满街。
湖北版
一九二九不出手;
三九四九冰上走;
五九六九大甩手;
七九八九抬头看柳;
九九杨落地;
十九杏花开;
湖南版
一九二九,怀胸抱手;
三九二十七,檐前雨不滴;
四九三十六,茅草吊蜡烛;
五九四十五,咬牙像打鼓;
六九五十四,风吹如炸刺;
七九六十三,行人把衣担;
八九七十二,娃儿玩泥捏;
九九八十一,安排蓑衣和斗笠。
黄河流域版
敦煌文献伯4017《咏九九诗》: “一九,万叶枯萎,鸿雁南飞;
二九,单衣觉寒,群鸟夜投高宿,鲤鱼游入深潭;
三九,朔风凛冽,荒原地冻,水面结冰犹如冰桥;
四九,参星半夜落下,辰星早上升起;
五九,白日渐长,太阳未时之后可照进堂屋;
六九,春风拂面,百草萌动,单衣即可出门;
七九,黄河冰水各半,鲤鱼游向滩头,喜鹊筑巢,鸿雁归来;
八九,草木生长,阳气遍地,正是种谷深耕之时;
九九,耧车播种,玉苗丛生,正是农家欢乐之时。”这应当是黄河流域的数九歌。
七里河版
流行于七里河地区的数九歌: “头九二九,冻破碴口。
三九四九,关门闭守。
五九六九,沿河看柳。
七九八九,精沟子(光屁股)娃娃拍手。
九九尽,庄稼人收拾打牛棍。
九九加一九,耧铧遍地走。”
而流行于安宁地区的,则是这样的:
“头九二九,关门死守。
三九四九,冻破碴口。
瞎五九,冻死狗。
六九七九,精沟子(光屁股)娃娃拍手。
七九八九,沿河看柳。
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小学语文二年级语文园地七,日积月累部分:《数九歌》是一首非常有趣的民谣,流传已久,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都能够背得滚瓜烂熟,下面我们就一起来重温一下这首经典民谣吧!
数九歌
一九二九不出手,
三九四九冰上走,
五九六九,沿河看柳,
七九河开,八九雁来,
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小时候常听奶奶说“头九暖,久久寒”,我便问这句话的意思,奶奶总会回答:“头九天暖和,说明整个冬天都会特别冷”。那时候我对这句话半信半疑,心里总会嘀咕:奶奶又不是天气预报,怎能预测未来那么多的天气冷暖?
后来我又查阅了相关资料:古人云:“第一莫贪头九暖,连绵雨雪到冬残”这两句诗的意思其实和我奶奶说的意思差不多,才明白奶奶的话确实是有依据的。
《数九歌》流传至今、人人知晓,这首民谣真实地记录了冬至后的90天以内气温的变化,以及农民生活情境的变化。
二年级语文第七单元必考:数九歌,难点解析,孩子一看就懂
让我们对这首民谣进行具体分析:
一九二九不出手
(第一个九天和第二个九天,人们的手都不敢从衣袖中伸出来,因此说明这时候天气已经很冷了。)
三九四九冰上走
(第三个九天和第四个九天,河面上结成了厚厚的冰,此时就是整个冬天最冷的时候,冰上都可以走人了,充分说明天气十分寒冷。)
五九六九,沿河看柳
(第五个九天和第六个九天,天气已经开始慢慢转暖,河边的柳树已经慢慢发芽了,因此沿着河边走,你就可以看到柳树发芽的情景了,这时候就已经代表着春天已经慢慢来临。)
七九河开,八九雁来
(到了七九的时候,河面上的冰已经融化了,八九的时候,天气暖和了,大雁从南方飞回来了)
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 九九加一九的时候,农民伯伯开始耕牛,说明春种开始了)
这首民谣写了气温的变化,以及人们生活的情景,整首民谣写得非常生动形象,富有艺术感,这首民谣要求孩子们会读、会写、会背,并且知道每一句大概的意思,第七单元试卷上必定会考到相关题目,下面于老师就将题型告知大家,孩子们可作为参考:
这张图片为语文第七单元试卷所涉及到的《数九歌》题型,题目给出一句话,让孩子们填写下一句或者上一句,以考察孩子们对这首民谣的熟悉程度,是否会写、会背。
其中有几个生字比较难,二年级孩子会认即可,暂时不会写问题也不大,如“耕”这个字,基本上不会考到。
亲爱的家长朋友们:您的孩子第七单元学完了呢?《数九歌》应该已经会熟背了吧,如您有问题需要咨询请在评论下方留言或私信给我都是可以的~
如您喜欢我的文章请点赞或者转发给更多的朋友~
copyright © 2022 一生命运网 版权所有 辽ICP备2022007116号-4
法律声明:本站文章来自网友投稿,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