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周公解梦

梦见被蚊子咬了好多包 梦见被蚊子咬了什么预兆

发布时间:2024-04-15 21:52:39作者:心若向阳来源:互联网

梦见被蚊子咬了好多包 梦见被蚊子咬了什么预兆

本文目录一览:

总是被咬到包满身,蚊子为什么咬宝宝?能涂什么不能涂什么? 

昨天晚上小南家的崽子睡觉翻来翻去,从床头滚到床尾,醒是没醒,但睡不安稳,早上发现脸上一个醒目的大红包,小手还很不安分地想抓。

夏天最头疼的蚊子问题,终于来了。

蚊子为什么爱咬宝宝?

“这还要说,全家就宝宝肉最嫩啊,蚊子最喜欢。”

蚊子才不看肉嫩不嫩的,皮糙肉厚的爸爸也照咬不误,所以,蚊子爱咬宝宝,和细皮嫩肉没关系。

那是什么?先来看看蚊子好哪口:

蚊子喜欢二氧化碳释放多的人,也就是新陈代谢快的、分泌旺盛、容易出汗的人。

宝宝:新陈代谢比成人快,释放出来的二氧化碳多,体温相对偏高,也更容易出汗,就最容易吸引蚊子。

同理,一群成年人的话,身材最胖、体温最高、出汗最多的那个也最容易被蚊子迅速锁定。

和闻香识女人一样,蚊子闻着气味找过来,管它黑灯瞎火不黑灯瞎火,精准锁定目标后,就悄降落到皮肤上,一顿饱餐。

驱蚊产品很重要:

被蚊子咬了一口,最大的感受是什么?痒痒痒,越抓越痒的痒。

还难看,这里一个大红包,那个一个大红包,如果眼睛旁边被咬了一口,好了,眼睛睁开都困难。

而且,虽说大部分人被蚊子咬了后不会生病,但蚊子确实会传播一些疾病,比如西尼罗河病毒、黄热病、登革热、疟疾等。

所以,极少数宝宝被蚊虫叮咬后,出现发烧、头疼、恶心或呕吐等症状,就要去医院了。

那赶紧用驱蚊产品呀。

驱蚊产品也很重要,不能因为家里有啥,随手抓过就用,驱蚊液中的一些成分,对我们成人确实有效,但对宝宝有害。

所以,挑一款合适的驱蚊产品,对宝宝来说很重要。

这3种驱蚊成分有害:

合适不合适怎么看,不知道的话,就先排除法,至少知道哪些是不合适的。

像含这3种驱蚊成分的,就不能给宝宝用,有害。

薄荷脑、樟脑——花露水、风油精中常见,但是有神经毒性,不建议给 2 岁以下的宝宝用。

拟除虫菊酯——蚊香中常见,也是具有神经毒性,也不建议给2岁以下的宝宝用。

爸妈都记住了吗?下次看到就记得收起来吧。小宝宝们总是手欠又好奇,伤不起啊。

如何挑选驱蚊产品:

说完不能买的,就可以进入下一个环节:什么是可以买的。

先来看看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以及美国疾控中心的推荐:避蚊胺、派卡瑞丁、驱蚊酯、柠檬桉这4兄弟,大人们都可以用,包括孕产妇。

但是,对于儿童,只推荐避蚊胺、派卡瑞丁这2兄弟。其中,对于2个月以下的宝宝,不建议涂任何驱蚊液,3岁以下禁用柠檬桉。

同时,美国儿科学会建议,在使用含有埃卡瑞丁的产品时,成分浓度不要超过 20%。含有避蚊胺成分的驱蚊剂呢?浓度控制在 30% 以下。

一般还都是出门时涂涂,回家后要赶紧洗掉。

对了,给宝宝涂的时候,眼睛、耳朵和嘴巴旁边不要涂,也不要涂在手上,不然爱吃手的宝宝吧唧吧唧吃得欢,可能就吃进嘴里了。

要是皮肤有伤口,也忍住别涂。

其实对于宝宝来说,驱蚊液起作用的时间毕竟有限。最硬核的驱蚊产品,在家就是蚊帐、纱窗这些物理驱蚊大法,出门就是浅色的防蚊裤和防晒衣这些,让蚊子看得到,咬不着。

如果爸妈实在想用电蚊香,也不是不行,一要离宝宝远一点,二要保持通风。

其他就是出汗了及时擦干,既不会被蚊子盯上,还不容易感冒。回家后收收汗就洗个澡吧。勤剪指甲,以防宝宝把皮肤抓破。

小南一般喜欢用炉甘石,宝宝被咬后会及先用香皂给他洗洗被咬的地方(像半夜里被咬了没发现的除外),然后炉甘石上,便宜又好用,就是注意不要让宝宝去抓,尤其不能抓到嘴巴里去吃。

每年夏天,防蚊都是一件大工程,小南也希望宝宝们都能科学“武装”起来,少被咬,不被咬。所以,爸妈看完可以行动起来了哦。也祝宝宝们都能安度夏天。

睡地上几天了,儿子被蚊子咬的全身是包,我跟老公要钱买个...

与二婚丈夫结婚两年后,我做梦也没想到现在的生活会过得如此狼狈。大家好,我是那个被丈夫抛弃45天的轩妈。最近几天,我们一家人睡在地上,因为蚊子太多了,轩宝的腿上被咬了好几个包。

前几天,我向丈夫要钱在网上买蚊帐,但他没有给我钱。相反,他直接买了一个蚊帐回来,说:“我已经买了蚊帐,剩下的钱就不用还我了,所以我不会给你钱。”

我说:“轩宝的尿不湿快用完了,能不能给我一点钱?”我需要买尿不湿,但他却告诉我:“这与我无关,你自己想办法解决吧。”最近的40多天里,那个女人不断地找我麻烦,还打电话来骂我,让我早点和丈夫离婚,似乎认为我是个傻瓜,可以随意欺负。其实,我心里很清楚他们的所作所为,只是我不想说出来,更不想用同样的方式对待他们。尽管现在的生活很艰难,但我相信只要我努力,一切都会好起来的。最近,我也在努力拍摄短视频,非常感谢你们的支持和鼓励。

在我最困难的时候,你们给了我重新开始的勇气,也在背后默默支持我,我非常感激。你们的关心和支持,我都记在心里,谢谢你们。

海南橡胶林里,有位“大心脏”的割胶人

新华每日电讯记者 陈凯姿

有人说,当他站在一片橡胶林里专注工作时,林间就像多了一棵苍老的树。

破解世界近半个世纪的割胶难题、被胶农称作“‘大心脏’的割胶人”的曹建华,掂了掂手中的割胶刀说:“我只是在完成自己的使命。”

↑2020年7月15日,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研究所曹建华研究员向琼中县什运乡便文村贫困户介绍电动割胶刀使用方法。新华社记者 郭程 摄

冲出农村,走向农村

1993年,曹建华高中毕业,偶然看到海南正在建设全国最大经济特区的新闻,顿时有了当“闯海人”的念头,第一志愿填报华南热带作物学院观赏园艺专业并被录取。

出生在四川眉山农村的曹建华,从成都乘绿皮火车转贵阳,3天时间才到湛江。上大学前最远只到过县城的曹建华早已忘记颠簸之苦,在父亲的陪同下,又兴奋地登上了渡轮。

“这是人生中第一次漂洋过海,船大,风大,浪也好大,晕船、呕吐,脚像踩在棉花上,什么都吃不下……”8个小时后,船抵达海口秀英港。

接站的校车挤得满满当当。站了4小时的曹建华感觉到,从海口到儋州,沿途越走越荒凉,看不到“大特区”的身影,直到天黑才抵达校门口。当时的华南热带作物学院在儋州市区以西10公里,用当地村民的话讲,是荒地上建起来的大学。

两个月的学习经历,“失掉了象牙塔”的曹建华,苦闷、彷徨:未来到底是干一份光鲜的城市职业,还是去改变曾做梦都想逃离的农村?

当听到父亲为了省钱,回程的三天两夜只吃了两顿盒饭;当课间跑去林地,看到周边农民还“面朝黄土背朝天”,“蚊叮虫咬、汗透衣衫”时,曹建华忽然觉得,“从一个农村到另一个农村”这一阴错阳差的选择,正好给了自己一次拥抱农村、服务农村的机会。

“这将是我要扎根一辈子的热土。”他默默立誓。

“冷板凳”上的热血儿

长期以来,天然橡胶既是同石油一样,关系经济建设和国防安全的重要战略物资,也是海南、云南等热带边疆地区农民的“致富树”,但在那个年代,我国橡胶树种植难以保证品质和产量,自给率才1/3。那时组培技术还不成熟,意味着优质橡胶树种砧木材料不能定向化大量繁育。

老一辈橡胶专家林位夫提出,如果不能搞“多利羊”式的组培,那寻找一些高产、速生、抗性强的砧木材料,通过与优良品种配对嫁接来提升产量,理论上也是可行的。但人工筛选砧木,工作量巨大,犹如沙海中淘金,许多科研人员听后退避三舍。

2004年,刚硕士研究生毕业的曹建华申请调入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研究所,主动请缨接下了筛选橡胶砧木的活儿。但要在面积达几十亩的繁育基地里,从100多万株种苗中筛出优质砧木,绝非易事。

基地离研究所20多公里,遍地橡胶苗在烈日下散发着苦涩的味道。曹建华和几个助手准备了三四种油漆,腰间别上一壶水,戴上草帽钻进林地。

“筛选出长得快、产量高的苗,得一株一株仔细看,再标上不同的颜色。”曹建华说。夏天,林地里温度超过50摄氏度,才蹲下几分钟,衣裤就像泡了水一样,风干后结出一层层盐垢。苗株密集,没过几天,曹建华的脸、脖颈上都被划出血痕,身上也被蚊虫叮咬得疼痒难忍。

一个多月后,晒成“黑面公”的曹建华交出了10000余株优质速生砧木的鉴别报告。

破解世界割胶难题

曹建华的橡胶砧木科研工作一直没有停歇,而橡胶收割的问题,始终悬在他的心头。

近年来,由于割胶工具落后,胶工劳动强度大、收益低,导致技术胶工短缺,我国橡胶弃管、弃割面积超过70万亩,每年损失数亿元。

能不能研发一种割胶机器,提高割胶效率、减轻胶工劳动强度?曹建华的想法被同行质疑。理由是,割胶是一门需毫米级精准控制的技术,加上树干千差万别,机械装备难做到,全世界近半个世纪都没有被攻克。

2015年,已是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国际合作处副处长的曹建华,请缨从领导岗位回归科研一线,组建团队,从零开始攻关割胶机械。

要做机器,得先学割胶。第一次跟着胶农下地,曹建华就见识了割胶的难:凌晨两点打着手电、穿好雨鞋进入荒郊野岭,完全无法顾及闷热、蚊虫、毒蛇,选中一棵橡胶树后,刀不能歪、手不能抖、眼不能眨。直到早上6点,胶农收工回家,汗如雨下的他还杵在林子里构思设计割胶机器。

第一个样机十分简陋。没有任何经费的曹建华,拆了女儿卷笔刀,模拟削铅笔的原理,研制了“旋转型电动割胶刀”,结果一割,刀就散了架。

一年过去了,电动割胶刀研发到第10款,但都以失败告终。直到第16款时,机器的效果开始显现,可一上树,刀头飞了出去,还把曹建华的手指切出三个血口。

索性推倒重来!一次和与胶工聊天过程中,曹建华突生灵感,决定仿学人工胶刀行刀方式,把胶刀的旋转运动变成往复运动,加上之前积累的技术基础,一个半月后研制出了新的样机。

2017年7月,第一代电动割胶刀问世。整机只有一个苹果重;“傻瓜式”操控;精准之外,节省60%的力气;最快的胶工每天能割400棵树。一次演练中,曹建华用研制的机器完胜所有割胶高手。

2019年,第二代电动割胶刀又提高了60%的速度。目前,这款电动割胶刀已在中国、越南、泰国、柬埔寨等13个国家推广应用11000余台,累计应用面积300多万亩。

与死神擦肩而过

从2006年起,调到橡胶研究所不久的曹建华,主动要求远赴东南亚、南美洲、大洋洲的一些国家,引进了60多个优良油棕品种进行筛选鉴定,为建立我国油棕种质资源圃奠定了坚实基础。

这份看似“课外作业”的工作,却给曹建华带来一场“意外”。

2009年,曹建华在野外种苗施肥时,右手不慎被刮了个两厘米的口子。没想到当天回家就开始发烧,持续近两个月都找不到原因。最后辗转到广州的大医院,才发现是大肠弯曲菌感染,可能危及心脏。

“‘中奖’的概率只有十万分之一。”2010年4月,医生看着他的心脏彩超报告说,“一个赘生物长在了心脏主动脉瓣膜上,得赶紧手术,否则危及生命。”

2010年5月,曹建华躺在了手术台上。当得知手术过程中心脏需停止跳动4小时,他叮嘱妻子:“万一我没醒来,你照顾好孩子和老人。”

术后几个月,他拒绝了人社部门“提前退休”的建议。几年后,终生需要服用抗凝药的曹建华,还揽下了攻关机械采胶的艰巨任务:“我的心脏比别人大!”

当问及为什么这么拼命时,49岁、属牛的曹建华说:“一代代热带农业科技人员,都在为国家的橡胶事业辛苦付出,我只是其中一分子,这一生就奉献给‘这棵树’了。”

在曹建华的设想和规划中,下一代割胶机器人将彻底告别人工,由轨道牵引,像一个蜘蛛侠在橡胶树林间游走。他经常梦见自己变成割胶机器人,在一片葱葱郁郁的橡胶林里,割下洁白的胶乳,胶农们咧开嘴笑……

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

两儿一孙被枪杀 78岁奶奶追凶12年

泌阳县法院开庭审理这起大案

常桂香拿着当年亲人被枪杀时的现场照片

庭审结束后,老人和律师接受媒体采访

2020年7月29日,河南“两儿一孙”被枪杀案在河南省驻马店市泌阳县法院开庭审理,未当庭宣判。2007年2月24日,在泌阳县铜山乡,因承包地跟人发生纠纷,常桂香老人的两个儿子和一个孙子被对方持猎枪打死。主犯马某付在枪杀3人后,潜逃至东莞,偷用“李吉新”的身份证隐匿。直到2019年9月13日,马某付被泌阳县公安局民警在东莞市一出租房内抓获。

7月31日,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联系了当时目击枪击案的高家亲属及其代理律师周兆成,了解到“两儿一孙”遇害后,常桂香老人为追查逃匿的主犯马某付,从65岁起开始四处奔波,寻找查凶,前后12年,历经人间苦难,终见主犯落网。如今白发苍苍的老人,拿着儿孙的照片痛哭流涕,并决定放弃民事赔偿,要求严惩凶手。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陈勇 梅建明 图片来源 受访者提供

案件回放

承包地纠纷引起枪杀案

“两儿一孙”中枪身亡

记者从中国法律裁判文书网查询得知,2007年2月24日,在泌阳县铜山乡一处山地上,高家两男一女带着两个孩子栽树时,跟骑摩托车赶到现场的马家5人发生纠纷。

泌阳县法院判决书显示,当天10时许,马某付、马某谦、马某贵、闫某政、李某忠携带铁锹,其中马某谦携带一支民用猎枪赶到现场。双方在小缸窑东岭相遇,并发生斗殴。在此过程中,马某付从马某谦手中夺过猎枪,朝天鸣放一枪后,分别向高某录、高某、高某立各打一枪,致高某立当场死亡,高某录、高某在送往医院途中抢救无效死亡。高家死亡的3人分别是常桂香的二儿子和四儿子及孙子高某,而在现场的高某弟弟高森及其母亲,在此案中幸免。

案发后,除了马某付外逃外,其余涉案人员或自动投案,或被警方抓获。

相关裁判文书显示:2011年5月,泌阳县检察院以聚众斗殴罪起诉马某贵、闫某政、李某忠。同年9月20日,泌阳县法院以故意杀人罪,判处马某贵12年徒刑、闫某政11年徒刑、李某忠11年徒刑,赔偿被害人家属30余万元。

2013年1月7日,驻马店市中级法院认定被告人马某谦犯故意杀人罪,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并对其限制减刑。同年9月24日,河南省高级法院决定维持原判。

但头号犯罪嫌疑人马某付一直潜逃。据介绍,泌阳县公安局民警共奔赴全国二十多个省追捕马某付。2019年9月13日,民警在东莞市大岭山镇出租屋内,将马某付抓获。

幸存高家人讲述

当年被脚踩在地上,头被枪顶着

从现场侥幸逃生的高森,想起当年的场景还瑟瑟发抖。“那年我还不到17岁,对方开枪分别打了我的亲哥哥、二叔和四叔,我看到后吓蒙了,就往我妈跟前跑,抱着她的腿,结果马某付追过来用脚踩着我的头,还用枪指着头。幸好我姑父说了几句,他们才没开枪,几个人就骑着摩托车跑了。”

“我姑父赶过来后,他对马某付说,‘你把我们全打死算了。’马某付就拿着枪走了。”高森对记者说,马某付态度很张狂。

案件发生后其他4名从犯被抓又被取保候审,主犯马某付则畏罪潜逃。“家里一下子失去了两个儿子和一个孙子,爷爷承受不了打击,一个多月后就死了。奶奶也是痛不欲生,整天就是哭。”高森说:“过了大概一个多月吧,被抓的几个人又被放了出来(取保候审),他们出来后很嚣张,看到我三叔时还说要弄死他。”高森告诉记者,因受到威胁,高家人都特别害怕,“后来听说他们还有一支枪(后被警察缴获),我爸就把我和二叔家的堂弟都送到外地去了。”

后来数年内,涉案人员陆续服法,四名从犯分别获刑,然而主犯马某付一直在逃。

奶奶独自辗转各地追凶12年

因案件还没移交起诉,高家人看到从犯被取保候审都很担心,不断向公检法各级机关反映情况。“我奶奶常桂香当时已经是一名65岁的老人了,看到主犯逃了,其他人还没有被绳之以法,就感觉很冤,于是就到处找人咨询法律方面的问题,还学会了自己去看法律书籍。之后就向各级司法机关反映此事,驻马店、郑州、北京都去过。”

高森告诉记者,为反映问题,奶奶吃了不少苦头。“家里倒了顶梁柱,又没有生活来源,每次我奶奶出门都只带一点自己蒸的馒头和水就出发了,在外地为省钱,家里带的东西吃完后就去垃圾桶里捡吃的,没水了就喝厕所里的自来水。”这样的生活维持了好几年,直到4名从犯分别被判刑。

然而,主犯马某付一直在逃成了常桂香心中解不开的结,为此她又踏上了追凶之路。“奶奶要讨回公道,只要听人说马某付可能出现在什么地方,她就出去找。”高森说,在此期间,公安机关也做了很多工作。“家里打听到马某付有可能出现在什么地方后向公安机关反映,他们就带着我爸去找,去过浙江、云南等地方。”

高森听奶奶说在外的追凶经历时,经常忍不住默默流泪。他告诉记者:“奶奶有一次冬天去北京时,因没钱住旅馆,只能捡路边人家丢弃的被子到桥洞下面睡,一睡就是好几天,零下十几摄氏度的天气可想而知多冷啊,她经常被冻醒。”他还听说,奶奶经常一天只吃一顿饭,等到夏天时就找公园睡,被蚊子叮咬得整夜睡不着。

常桂香平时在家也没有收入来源,只能依靠种地维持生活,但她每每想到主犯还未落网,就整夜整夜地失眠。每当儿子给她一点钱的时候,她就决定再出发。这样的生活一直到2019年9月被警方告知主犯马某付在东莞被抓获为止。得知消息后,常桂香嚎啕大哭。高森告诉记者,当时全家都很高兴,“十多年了,终于抓到了!”

高森告诉记者,一个月前,听说法院要开庭,78岁的奶奶每天晚上失眠,整夜整夜睡不着,偶尔睡着,醒来后她说梦见自己死去的两个儿子和孙子,对她说妈妈奶奶一定要为我申冤啊。

主犯庭审时毫无悔意,竟当庭笑了

高森告诉记者,马某付在7月29日庭审中的表现,让他们一家非常气愤。“在庭上,马某付看到他的家人时,还点了一下头笑了一下,明显满不在乎的神情啊。还笑呢,这是故意在气我们家啊。”高森气愤地说。

马某付在公安机关接受审讯期间,对自己开枪射杀高某、高某录、高某立的犯罪行为,始终没有表示后悔和歉意。

辩护律师

高家人决定放弃赔偿

要求严惩凶手

作为被害人家属的代理律师,周兆成告诉记者,当他获悉“两儿一孙”被枪杀案于7月29日9:30在驻马店市泌阳县法院开庭审理时,7月28日下午,他就抵达驻马店市高铁站。

“在出站口就见到了常桂香老人,听老人的女婿说,老人提前两天来到驻马店市,准备迎接我。”周兆成告诉记者,老人家住在泌阳县乡下,到驻马店市要一个半小时的车程,自己深受感动。

“受害人家属的意愿是当庭向法院提出,为了使刑事审判工作能够顺利进行,使被告人马某付可以早日得到法律的严罚,他们决定在本次庭审中放弃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赔偿,让被告人马某付为13年前犯下的滔天罪行承担后果,也让痛失3名至亲的受害人家属得到一个公道。”周兆成说。

7月29日的庭审中,常桂香也赶到了现场,看到马某付时,除了伤心默默流泪,她已说不出更多的话。

“给再多的钱,3条人命也不会再回来了。”高森表示,现在家里已达成了一致意见,决定放弃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赔偿,向法院强烈要求判处凶手死刑,并立即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