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图|清·赵如虎鹤鹿同春图轴局部 山东博物馆藏
本周六将迎来2021年的第四个节气——春分。春分有三候:“一候玄乌至,二候雷始发声,三候始电。”燕子从南方飞回,昼夜均而寒暑好,正是一年中最舒服的时节。值此良辰,我们一起来欣赏山东博物馆春分代表文物《清·赵如虎鹤鹿同春图轴》。
图|清·赵如虎鹤鹿同春图轴 山东博物馆藏
画中一鹿一鹤在立于松柏之下,闲适自得。杨慎《升庵外集》卷九十四:“北之语合鹤迥然不分,故有绘六鹤及椿树为图者,取六合同春之义。”古代的鹿和鹤都有吉祥、长寿和高雅的象征,常被与神仙联系起来,所以也作为吉祥画的代表动物。
中国民间运用谐音的手法,以“鹿”取“六”之音;“鹤”取“合”之音,“鹿鹤同春”即为“六合同春。” 加以松树和各色绿植代表春天的含义。这些形象,组合起来构成“鹤鹿同春”图。
天地四方,六合同春。万物复苏,春耕春种也到了繁忙的时候,天气转暖的同时也要注意防护,进行适当的户外活动最好不过。趁此良辰,何不来山东博物馆感受岁月的余韵?既能锻炼身体又能陶冶身心,鱼与熊掌兼得也。
转载请注明:来自山东博物馆微信公众号
来源: 山东博物馆
图|清·赵如虎鹤鹿同春图轴局部 山东博物馆藏
本周六将迎来2021年的第四个节气——春分。春分有三候:“一候玄乌至,二候雷始发声,三候始电。”燕子从南方飞回,昼夜均而寒暑好,正是一年中最舒服的时节。值此良辰,我们一起来欣赏山东博物馆春分代表文物《清·赵如虎鹤鹿同春图轴》。
图|清·赵如虎鹤鹿同春图轴 山东博物馆藏
画中一鹿一鹤在立于松柏之下,闲适自得。杨慎《升庵外集》卷九十四:“北之语合鹤迥然不分,故有绘六鹤及椿树为图者,取六合同春之义。”古代的鹿和鹤都有吉祥、长寿和高雅的象征,常被与神仙联系起来,所以也作为吉祥画的代表动物。
中国民间运用谐音的手法,以“鹿”取“六”之音;“鹤”取“合”之音,“鹿鹤同春”即为“六合同春。” 加以松树和各色绿植代表春天的含义。这些形象,组合起来构成“鹤鹿同春”图。
天地四方,六合同春。万物复苏,春耕春种也到了繁忙的时候,天气转暖的同时也要注意防护,进行适当的户外活动最好不过。趁此良辰,何不来山东博物馆感受岁月的余韵?既能锻炼身体又能陶冶身心,鱼与熊掌兼得也。
转载请注明:来自山东博物馆微信公众号
来源: 山东博物馆
[闽南旅游-闽南网]
在经过一个漫长寒冷的冬季后,申城终于入春了,而明天,2018年的“春分”节气也到了。
2018年春分是什么时候
“日月阳阴两均天,玄鸟不辞桃花寒。”《中国天文年历》显示,3月21日零时15分迎来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春分。此时节,阳光明媚,春意融融,雨霁风光,万物竞生,正是“春色惹人醉,杨柳万千条”的大好时节。[2018春分是什么时候]
春分是什么意思
中国天文学会会员、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史志成介绍说,在每年阳历3月21日左右,太阳到达黄经零度,为春分。春分有两层意思,一是指一天时间昼夜平分,各为12小时;二是古时以立春至立夏为春季,春分正当春季三个月之中,平分了春季。[春分三候的含义内涵]
春分三候具体指什么
我国古代将春分分为三候:“一候玄鸟至;二候雷乃发声;三候始电。”意思是说春分日后,燕子开始从南方飞回来,下雨时天空会打雷并发出闪电。春分三候所代表的花信为:“一候海棠,二候梨花,三候木兰。”三花一开,春花万枝,百花争宠,满园春色。
“南园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春分时节,我国平均气温稳定在10摄氏度,达到了气象意义上的春天。此时节,很多地方莺飞草长,桃红李白,春和景明,正是“千花百卉争明媚”的郊外踏青好时节。而随着气温回升,农业生产也进入春季繁忙时节。
》》为什么说春分秋分昼夜平分
》》春分节气的来历由来及传统习俗
春分节气如何远离春困
春分期间,虽然春光明媚,气候回暖,但这样的天气特点也让人很容易感到困倦、疲乏,无精打采、昏昏欲睡,民间称之为“春困”。
为远离“春困”,保健专家建议公众,规律睡眠,早睡早起,积极参加锻炼和户外活动,增强体质,尽量少熬夜。同时,定量用餐,均衡饮食。可多食富含维生素B族食物,如大豆、花生、火腿、黑米、菠菜、奶酪等。
春分吃什么远离春困
饮食养生:多吃韭菜等食物
春天,万物生长,阳气升发。人体在这个季节新陈代谢旺盛,饮食宜甘而温,富含营养,以健脾助阳为原则。
韭菜炒蛋是我们餐桌上常见的菜式,也颇受大家欢迎。宝鸡市人民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李振荣说,韭菜炒蛋这道菜中,韭菜属阳性,可助阳,而鸡蛋滋阴,所以是一道阴阳平衡的菜式。另外,韭菜味辛,与同属味辛食物的辣椒不同,韭菜的辛辣中带些许甘甜,故春天建议多吃韭菜、葱、山药等食物,而不主张吃辣椒。
春应于肝,所以春天重在养肝。养肝怎么养?李振荣说,春天饮食要益肝健脾,因而饮食选择上不妨添加一些甘味食物,例如米仁、山药、木瓜等,这些能滋补脾胃。要舒肝养血,宜选择菠菜,菠菜是春季的时令蔬菜,有滋阴润燥,舒肝养血的功效,也可辅助治疗肝舒及其并发的胃病。
李振荣表示需要提醒大家的是,春季不宜滋补,也不宜进食大鱼大肉等味厚重的食物。李振荣解释说,春季本应是阳气升发,如果吃人参、膏方等滋补品以及味厚重的食物,反而会压抑阳气的升发,碍脾胃,也不利于肝的养护。
精神养生:保持轻松乐观的情绪
对于春分养生,宝鸡市疾控中心主管健康教育工作的姚乐毅表示在精神调养方面,要做到心平气和,保持轻松愉快、乐观的情绪,从而安养神气,切忌大喜大悲、情绪波动剧烈而不利于肝气疏泄,与春分时节的“阴阳平衡”特点相应。
春分时节,春光明媚,莺飞草长,桃红李白,百花盛放,此时仍然是郊游踏青的好时节,可在风丽的时候与好友结伴郊游,增广见闻,以利于肝气的疏泄。
起居养生:衣服加减不要太快
在起居方面,虽然春分已进入二之气,天气日渐暖和,但日夜温差较大,而且仍不时会有寒流侵袭,天气变化较大,雨水较多,甚至阴雨连绵。李振荣说,此时衣服加减不要太快,“勿极寒,勿太热”,穿衣可以下厚上薄,注意下肢及脚部保暖,最好能够微微汗出,以散去冬天潜伏的寒邪。尤其是老人及小孩,抵抗力差,容易患或等传染病,更应注意适时添减衣被。
[闽南旅游-闽南网]
在经过一个漫长寒冷的冬季后,申城终于入春了,而明天,2018年的“春分”节气也到了。
2018年春分是什么时候
“日月阳阴两均天,玄鸟不辞桃花寒。”《中国天文年历》显示,3月21日零时15分迎来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春分。此时节,阳光明媚,春意融融,雨霁风光,万物竞生,正是“春色惹人醉,杨柳万千条”的大好时节。[2018春分是什么时候]
春分是什么意思
中国天文学会会员、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史志成介绍说,在每年阳历3月21日左右,太阳到达黄经零度,为春分。春分有两层意思,一是指一天时间昼夜平分,各为12小时;二是古时以立春至立夏为春季,春分正当春季三个月之中,平分了春季。[春分三候的含义内涵]
春分三候具体指什么
我国古代将春分分为三候:“一候玄鸟至;二候雷乃发声;三候始电。”意思是说春分日后,燕子开始从南方飞回来,下雨时天空会打雷并发出闪电。春分三候所代表的花信为:“一候海棠,二候梨花,三候木兰。”三花一开,春花万枝,百花争宠,满园春色。
“南园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春分时节,我国平均气温稳定在10摄氏度,达到了气象意义上的春天。此时节,很多地方莺飞草长,桃红李白,春和景明,正是“千花百卉争明媚”的郊外踏青好时节。而随着气温回升,农业生产也进入春季繁忙时节。
》》为什么说春分秋分昼夜平分
》》春分节气的来历由来及传统习俗
春分节气如何远离春困
春分期间,虽然春光明媚,气候回暖,但这样的天气特点也让人很容易感到困倦、疲乏,无精打采、昏昏欲睡,民间称之为“春困”。
为远离“春困”,保健专家建议公众,规律睡眠,早睡早起,积极参加锻炼和户外活动,增强体质,尽量少熬夜。同时,定量用餐,均衡饮食。可多食富含维生素B族食物,如大豆、花生、火腿、黑米、菠菜、奶酪等。
春分吃什么远离春困
饮食养生:多吃韭菜等食物
春天,万物生长,阳气升发。人体在这个季节新陈代谢旺盛,饮食宜甘而温,富含营养,以健脾助阳为原则。
韭菜炒蛋是我们餐桌上常见的菜式,也颇受大家欢迎。宝鸡市人民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李振荣说,韭菜炒蛋这道菜中,韭菜属阳性,可助阳,而鸡蛋滋阴,所以是一道阴阳平衡的菜式。另外,韭菜味辛,与同属味辛食物的辣椒不同,韭菜的辛辣中带些许甘甜,故春天建议多吃韭菜、葱、山药等食物,而不主张吃辣椒。
春应于肝,所以春天重在养肝。养肝怎么养?李振荣说,春天饮食要益肝健脾,因而饮食选择上不妨添加一些甘味食物,例如米仁、山药、木瓜等,这些能滋补脾胃。要舒肝养血,宜选择菠菜,菠菜是春季的时令蔬菜,有滋阴润燥,舒肝养血的功效,也可辅助治疗肝舒及其并发的胃病。
李振荣表示需要提醒大家的是,春季不宜滋补,也不宜进食大鱼大肉等味厚重的食物。李振荣解释说,春季本应是阳气升发,如果吃人参、膏方等滋补品以及味厚重的食物,反而会压抑阳气的升发,碍脾胃,也不利于肝的养护。
精神养生:保持轻松乐观的情绪
对于春分养生,宝鸡市疾控中心主管健康教育工作的姚乐毅表示在精神调养方面,要做到心平气和,保持轻松愉快、乐观的情绪,从而安养神气,切忌大喜大悲、情绪波动剧烈而不利于肝气疏泄,与春分时节的“阴阳平衡”特点相应。
春分时节,春光明媚,莺飞草长,桃红李白,百花盛放,此时仍然是郊游踏青的好时节,可在风丽的时候与好友结伴郊游,增广见闻,以利于肝气的疏泄。
起居养生:衣服加减不要太快
在起居方面,虽然春分已进入二之气,天气日渐暖和,但日夜温差较大,而且仍不时会有寒流侵袭,天气变化较大,雨水较多,甚至阴雨连绵。李振荣说,此时衣服加减不要太快,“勿极寒,勿太热”,穿衣可以下厚上薄,注意下肢及脚部保暖,最好能够微微汗出,以散去冬天潜伏的寒邪。尤其是老人及小孩,抵抗力差,容易患或等传染病,更应注意适时添减衣被。
《月令七十二侯集解》:“二月中,分者半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 2019年3月21日,太阳达到黄经0度(春分点),这天昼夜长短平均,正好是春季90日的一半,故称为\"春分\",是我国最古老的节气之一。
三候
我国古代将春分分为三候:
\"一候玄鸟至;二候雷乃发声;三候始电。\"
说的是春分后,燕子即玄鸟便从南方飞来了,下雨时天空便要打雷并伴有闪电。
花信
《荆楚岁时说》:\"春分,一候海棠,二候梨花,三候木兰。\"这三种花都会守时而开。
今年的春分除了可以赏花,还有“超级月亮”作伴。继今年1月21日和2月19日之后,今年的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超级月亮”将于3月21日(农历二月十五)现身天宇。天文专家提醒说,当日傍晚,一轮珠圆玉润、饱满丰盈的大圆月亮就会从东方天边缓缓升起,只要天气晴好,我国各地公众均可欣赏到“皎皎空中孤月轮”的美丽画面。
根据天文精确推算,20日3时48分月球过近地点,此时月亮的视直径最大;21日9时43分为“望”,此时月亮呈现“最圆”。
1 气候特征
在气候上,春分也有比较明显的特征,春分时节,我国除青藏高原、东北、西北和华北北部地区外都进入明媚的春天。除了全年皆冬的高寒山区和北纬45°以北的地区外,我国各地日平均气温均稳定升达0℃以上。
此时严寒已经逝去,气温回升较快,尤其是华北地区和黄淮平原,日平均气温几乎与多雨的沿江江南地区同时升达10℃以上而进入明媚的春季。辽阔的大地上,岸柳青青,莺飞草长,小麦拔节,油菜花香,桃红李白迎春黄,而华南地区更是一派暮春景象。
从气候规律说,这时江南的降水迅速增多,进入春季“桃花汛”;在“春雨贵如油”的东北、华北和西北广大地区降水依然很少。
2 节气农事
“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春分时节冻土层已完全融化,土地湿润,气温上升,是各种春种作物播种、种植的大忙季节。《文水县志》载:“春分日,酿酒拌酷,移花接木。”此时也是移花接木、植树造林的最好季节,但要预防“倒春寒”对农作物的危害。
春季在天气回暖的经常会有冷空气的侵入,特别是在江南和沿长江一带,北方的冷空气与来自南方的暖湿气流相遇,从而出现春季连阴雨,使得气温明显降低,就形成了人们常说的\"倒春寒\"。
在“春雨贵如油的”北方地区,抗御春旱仍是春分时节重要的农事活动,民间有谚语说“春分地漏如筛”,说的其实是地表温度不断升高,地面水分随着大风被刮走了。这些地方要抓紧春灌,浇好拔节水,施好拔节肥,加强抗御春旱和冻害的准备。
3 民风习俗
春分的主要习俗有祭祖、立蛋、踏青、放风筝、吃野菜等。
祭日祭祖 敬畏先人早在周朝时,就有了春分祭日之仪式。据《礼记》记载“祭日于坛”,之后这一习俗就在历代相传下来。”
日坛坐落在北京朝阳门外东南日坛路东,又叫朝日坛,它是明、清两代皇帝在春分这一天祭祀大明神(太阳)的地方。
除了祭日,祭祖也是春分重要的习俗之一,也叫春祭。
春分到 蛋儿俏俗话说“春分到,蛋儿俏”。早在4000年前 ,中国就有了春分立蛋的传统,当时是为了庆祝春天来临。在古老的传说中,春分这天可以很容易把鸡蛋立起来。
吃野菜
民谚说,“吃了荠菜,百蔬不鲜”。所以在人们的心中,仿佛只有挖了荠菜、吃了荠菜,春天才真的到来。
4 养生事项
春分节气前后,天气转暖,很多人时常会感到困倦,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春困。
天气暖洋洋,人也变得懒洋洋。春困就像传染病,让大家忍不住哈欠连天。其实春困不是病,它是人体生理机能随自然季节变化而发生相应调节的一种生理现象。冬天,人体为了防止热量散发,皮肤和微细血管处于紧张收缩状态,维持机体的生理恒温和中枢神经系统兴奋信息增多,人的大脑比较清醒。而春天,气温适中,皮肤和微细血管处于舒张的状态,体表血液供应量增加,流入大脑的血液就相应减少,于是出现昏昏欲睡的春困现象。
缓解春困仅靠多睡是不行的,锻炼可以大大加快脑处理信息的反应速度,有效地防止春困。春天最好多在阳光充足、绿化好的地方活动,多做些深呼吸,给大脑提供新鲜充足的氧气,使人心情舒畅,精神振奋,消除困倦。
同时,定量用餐,均衡饮食也有帮助哦~可多食富含维生素B族食物,如大豆、花生、火腿、黑米、菠菜、奶酪等。
来源:中国气象报社
责任编辑:Shirley
春天来了,大自然的花儿一丛丛、一片片,赶着趟,一批批、一片片急匆匆地盛开了。花儿开放不是纷乱的,不是无序的,好像有一位高超无比的指挥家,指引着美丽花朵儿,在每年的每个时节甚至不差三五天中,含苞,盛放!而这个无比奇妙的“指挥家”就是集古人智慧而凝成的“二十四番花信风”!所谓花信风,就是指某种节气时开的花,因为是应花期而来的风,所以叫信风。花开时吹过的风叫做“花信风”,花信带来了开花音讯的风候。
我国古代以五日为一候,三候为一个节气。每年,从小寒到谷雨这 8 个节气里共有 24 候,每候都有某种花卉绽蕾开放,于是便有了“24番花信风”之说。二十四番花信风,又称二十四风,因为是应花期而时的风,所以叫信。人们在 24 候每一候内开花的植物中,挑选一种花期最准确的植物为代表,叫做这一候中的花信风。
春分三候分别是:一候海棠、二候梨花、三候木兰;
海棠海棠花姿潇洒,花开似锦,自古以来是雅俗共赏的名花,素有“花中神仙”、“花贵妃”之称,海棠常在皇家园林中与玉兰、牡丹、桂花相配植,形成“玉棠富贵”的意境。另外,海棠花又称断肠花,思乡草。它象征游子思乡,有离愁别绪的涵义。海棠花因其花容十分妩媚动人,如雨后新枝、花姿绰约,花艳柔美,难以描绘,所以又常常用以比喻美人。
古代大诗人吟诵海棠花之美之秀的诗词很多,南宋陆游诗云:“虽艳无俗姿,太皇真富贵。”形容海棠艳美高雅。陆游在另一首诗中也赞道:“猩红鹦绿极天巧,叠萼重跗眩朝日。”也是形容了海棠花鲜艳的红花绿叶及花朵繁茂与朝日争辉的形象。
下面,黄爱古典和您一起分享十首著名的咏诵海棠诗词。
《海棠》宋 苏轼东风袅袅泛崇光,
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
故烧高烛照红妆。
这首咏海棠诗,先描绘了海棠所生长的富丽环境,后两句写诗人深夜点燃蜡烛去欣赏海棠花,体现了诗人爱花、爱美之情极为深切,读来感觉十分浪漫,精致,用海棠比拟美人,更为生动。
明代,“风流才子”唐伯虎根据“'海棠春睡”典故,丰富了想象,画了一幅《海棠美人图.》,并题诗云∶
《题海棠美人》 明 唐寅褪尽东风满面妆,可怜蝶粉与蜂狂。
自今意思谁能说,一片春心付海棠。
“海棠春睡”的典故是这样的,唐明皇登香亭,召太真妃,于时卯醉未醒,命高力士使待儿扶掖而至。妃子醉颜残妆.鬓乱钗横,不能再拜。明皇笑日:“岂妃子醉.直海棠睡未足耳!”唐寅的诗写的也是生动。作者写道,春天已经过去,现在已经充满了夏季的景色,可爱的蝴蝶和蜜蜂在花前不停地采摘花粉。而美人仿佛心有所思,但没有倾诉的对象,只有把自已的心思交于一朵美丽的海棠花了啊。
《春暮游小园》宋 王淇一从梅粉褪残妆,涂抹新红上海棠。
开到荼縻花事了,丝丝夭棘出莓墙。
梅花零落,像少女卸去妆一样时,海棠花开了,就像少女刚刚涂抹了新红一样艳丽。不多久,待荼縻开花以后,一春的花事已告终结,惟有丝丝天棘又长出于莓墙之上了。全诗最赞这句“开到荼縻花事了”,荼縻花在春季末夏季初开花,荼蘼凋谢后即表示花季的结束,所以开到荼靡有完结的意思.“开到荼縻花事了,尘烟过,知多少?”荼縻,是春天的最后一种花,开到荼蘼了,便没有退路,也不能继续美丽了。
同儿辈赋未开海棠 金 元好问
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
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
一个“深”字,表明海棠花的小,如不细心是不会被人发现的。这小小的花蕾好比青春少女,悄悄地来到这个世界,成长并且日益成熟,越长越娇美,惹人喜爱。
桃树、梨树、李树争奇斗妍竞相开放后,它们都开始纷纷坠落、凋零了。海棠花却不同,她无意争春,谦虚地躲在一旁,待群芳落尽后,才绽开她美丽的容颜。
诗人深爱这春天的花朵。正是由于深爱,才会珍惜花的开放,希望它们开得时间长。这里借花的开放,表达自己渴望美好的生活。
海棠溪 唐 薛涛春教风景驻仙霞,水面鱼身总带花。
人世不思灵卉异,竞将红缬染轻沙。
海棠在唐代有着“花中神仙”的美誉,海棠在四川还被称为“海棠香国”。
诗句写出了海棠盛开的浓艳色彩:每当春季来临,溪畔的海棠一派红艳;深红,淡红,参差不齐,犹如春风吹来的片片彩霞,簇拥在溪岸。花影、鱼影迭合、流动,水面——鱼身——总带花,落英缤纷,鱼儿戏嬉水,动人景象跃然纸上。十四个字,就把“花光似仙境,游鱼戏落英”的海棠溪流写得活灵活现。
薛涛不愧是唐代四大才女之一,她把海棠花的浓艳色彩描写的那么准确,那么动人,看似随心所欲地略加点染,一幅鲜丽的画面便呈现眼前。她写过多首歌咏鲜花的诗词,都是十分艳丽、姣好的美景,正如她创制的红色““薛涛笺””,都是绝对的美好高雅,占尽天下艳丽风流。
海棠春 宋 马子严
柳腰暗怯花风弱。红映秋千院落。
归逐燕儿飞,斜撼真珠箔。
满林翠叶胭脂萼。不忍频频觑著。
护取一庭春,莫弹花间鹊。
海棠素有“国艳”之誉,它不仅是“百花之尊”,同时也是美好春天、美人佳丽和万事吉祥的象征。调名本意即咏海棠花竞开的春色。此调与“花”调之别名“海棠花”调不同。
题磁岭海棠花 唐 温庭筠幽态竟谁赏,岁华空与期。
岛回香尽处,泉照艳浓时。
蜀彩淡摇曳,吴妆低怨思。
王孙又谁恨,惆怅下山迟。
温庭筠的词大多红香翠软,开“花间词”派香艳之风。在意境的创造上,体现了他杰出的才能。他善于选择富有特征的景物构成艺术境界,来表现人物情思,诗句文笔含蓄,耐人寻味。
海棠 唐 郑谷春风用意匀颜色,销得携觞与赋诗。
秾丽最宜新著雨,娇饶全在欲开时。
莫愁粉黛临窗懒,梁广丹青点笔迟。
朝醉暮吟看不足,羡他蝴蝶宿深枝。
大地春回,微风过处,洒下一阵阵雨点,海棠新沾上晶莹欲滴的水珠,花色格外光洁鲜妍,海棠上面落着雨滴有种特别的美,海棠含苞待放时更显妖娆,妩媚,莫愁女为欣赏海棠的娇艳竟懒于梳妆,善画海棠的画家梁广也为海棠的娇美所吸引而迟迟动笔,不肯轻易点染。诗人面对海棠,饮酒赋诗,留连忘返,看不够,写不完,真是从心底艳羡蝴蝶呀,恨不能像蝴蝶一样能在海棠花上栖息啊!
诗人将海棠秾丽娇娆的丰姿神采,刻画多么美好,多呢诗情画意,诗人对海棠的赞美与倾慕之情也表达得淋漓尽致。虚实相生,空灵传神,情与物相交流,人与花相默契,真不愧是一首咏海棠的佳作!余尤为喜爱。
海棠花 唐 刘兼淡淡微红色不深,依依偏得似春心。
烟轻虢国颦歌黛,露重长门敛泪衿。
低傍绣帘人易折,密藏香蕊蝶难寻.,
良宵更有多情处,月下芬芳伴醉吟。
海棠 宋 黄庭坚海棠院里寻春色,日炙荐红满院香。
不觉风光都过了,东窗浑为读书忙。
陆游盛赞海棠花:“虽艳无俗姿,太皇真富贵。”赞美海棠艳美高雅。“猩红鹦绿极天巧,叠萼重跗眩朝日。”形容海棠红花绿叶、花朵繁茂与朝日争辉的美丽姿态。“幽姿淑态弄春晴,梅借风流柳借轻,几经夜雨香犹在,染尽胭脂画不成.\"海棠如娴静的淑女,她集梅、柳优点于一身因而格外妩媚动人,雨后清香犹存,花容清艳高雅,无数文人雅士为之倾倒,也为我们后人留下了无数清新高雅的海棠诗。
更多描写24番花信风美丽鲜花的诗词黄爱古典将继续和你分享,请继续关注黄爱古典的头条号。
感谢关注黄爱古典的头条号,感谢你的阅读、转发、点评、分享。黄爱古典,爱古典,诗词歌赋文,爱怀旧,山水风物情!愿与你细细分享人间美好的一切。诗词歌赋文,山水风物情,是我们来时的路,是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是人类精神的家园,无数经典的文化、传统、思想、习俗,穿越时空,关照古今,让我们念念不忘,融入骨髓,浸入血液。如果你也喜爱,就和黄爱古典一起记住传统,回味经典。copyright © 2022 一生命运网 版权所有 辽ICP备2022007116号-4
法律声明:本站文章来自网友投稿,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