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十二生肖

克里斯特尔斯几个大满贯 克里斯特尔斯与小威交手记录

发布时间:2024-08-31 02:44:47作者:凉话刺骨来源:互联网

克里斯特尔斯几个大满贯 克里斯特尔斯与小威交手记录

本文目录一览:

【环时深度】德国情报能力为什么遭欧美群嘲?

来源: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驻德国特约记者 青木 环球时报记者 李萌】德国高级军官会议遭窃听事件发生后,不少西方国家政界人士以及媒体纷纷批评德国的情报机构以及安保工作“既不安全也不可靠”“像筛子一样泄露机密”,要求柏林对此进行“大修”。实际上,德国的情报能力长期被盟国、西方媒体甚至是本国情报机构人员诟病,“傲慢、能力不足、没有用处”“软弱无力”“被铁链套住,步履蹒跚”,这些都是欧美情报界以及舆论界对德国情报机构的评论,西方甚至有“如果你想让什么东西(信息)泄露出去,就把它交给德国人”的说法。那么,作为欧洲政治以及经济大国,德国的情报能力为何遭到批评和群嘲?

3月3日,德国防长皮斯托里乌斯就“窃听门”事件发表讲话。(视觉中国)

用“1234”作国防部新闻声明密码

“发生丑闻(德国高级军官会议遭窃听)并非俄罗斯介入(通信系统),而是德国没能强化自己的体系。”德国联邦议院情报控制委员会副主席基塞韦特3月6日在参加电视二台节目时表示,“窃听门”事件表明,德国在沟通方面缺乏敏感性。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3月1日,今日俄罗斯电视台总编西蒙尼扬公布了德国4名高级军官一段电话通话的录音和文本,他们讨论了如何向乌克兰提供“金牛座”巡航导弹和教乌军用这种导弹攻击克里米亚大桥,但又不越过“红线”的问题。

德国《图片报》报道称,此次“窃听门”事件的发生,是由于德国联邦国防军空军司令部作战和演习部门负责人格雷弗使用了未加密的连接参加会议,而使用不安全连接的还有德国空军司令格哈茨,但信息不是从他这里泄露的。德国国防部官网日前发布声明,公布此次事件的初步调查结果。德国国防部官网显示该声明“受密码保护”,但被发现密码竟是“1234”,再次引发批评和嘲笑。《图片报》专栏作家蒂德在评论该事件时说,想起了一句流行于西方国家的话,大意是如果想泄露什么机密,就把它告诉德国人。文章称,几十年来,没有一个西方国家像德国一样,让敌对国家获得了诸多情报。

据“德国之声”报道,长期以来,德国一直是外国情报机构锁定的目标。在冷战时期,据信约有1.2万特工效力于东德国家安全部门,在西德从事情报工作。冷战时期,德国最轰动的间谍案非纪尧姆一案莫属。1956年,纪尧姆伪装成东德难民同妻子克里斯特尔前往西德。他们的任务是向东德情报机构提供有关社民党的内部情报。纪尧姆一路升迁,最终成为社民党籍时任总理勃兰特的私人顾问。纪尧姆被揭露后,勃兰特在1974年5月引咎辞职。纪尧姆及妻子分别被判处13年和8年监禁,直到1981年,东西德交换被捕情报人员时被释放。

“在情报世界里,我们(德国)被认为是二等的”

德国长期被认为是西方情报界的“薄弱环节”。据德国《商报》报道,在俄乌冲突爆发前几周,美国就已在联盟内部分享了相关情报,但时任德国驻北约代表提出了该国政府的评估:俄罗斯只是想举行演习。报道称,柏林之所以作出这样的判断,是因为德国情报部门掌握的信息不足。英国《每日电讯报》报道称,俄乌冲突爆发时,正在乌克兰首都基辅进行谈判的德国联邦情报局(BND)局长卡尔被困在那里。在乌克兰领空关闭期间,德国不得不出动特种部队,经过两天才将这位情报机构的头号人物通过陆路接回柏林。

据英国《泰晤士报》等媒体报道,2023年,俄罗斯私营军事实体瓦格纳组织创始人普里戈任发动叛乱时,德国BND事先也不知情,在叛乱活动全面展开后才向政府发出通知。2021年,西方数国仓促从阿富汗撤军引起全球关注,而德国因为没有获得足够情报,因此十分被动,进而遭到国内指责。

除了情报获取能力不足外,德国的反监控能力也不高,典型案例就是2013年爆出的“棱镜门”事件。德国《明镜》周刊当时报道称,时任总理默克尔的手机早于2002年起就已遭到美国间谍监听。除了她外,德国数以百万计公民的手机同样遭到美国国安局监听。《明镜》周刊所获悉的机密文件还显示,美国国安局曾在位于柏林的美国大使馆内设有一个部门,专门监听柏林政府区内通信。这些文件显示,美国在全球80处地点设有这类监听站,其中欧洲占19处,美国在德国的据点除柏林外,还有法兰克福。此外,德国的国内安全机构——由德国联邦宪法保卫局领导的地区机构网络,也因为对右翼极端主义的威胁反应太慢而备受批评。

2021年5月31日,法德联合部长级视频会议举行,法国总统马克龙和时任德国总理默克尔表示,美国国家安全局利用丹麦情报部门对盟国领导人进行监听的做法不可接受。(视觉中国)

有匿名专家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德国的反间谍行动由联邦宪法保卫局负责,而该部门每年都会发布报告,“我认为这些报告都很不专业”。该专家解释说,上述报告将外国人请德国人喝茶定性为“拉拢”,“朋友之间喝茶,这很正常,你中午不吃饭吗?每年将这些内容写进联邦宪法保卫局的报告中,其专业性能有多强?”

德国《明镜》周刊2019年的报道这样概括了德国与英美等国的情报能力“差距”:英国007詹姆斯·邦德的形象家喻户晓,美国中情局在猫身上植入窃听设备来监听别国大使和国家元首……这些都更加凸显德国BND名不见经传,尽管该机构也有类似的活动。美国中情局前高级特工西弗则用“傲慢、能力不足、没有用处”这些词来评价德国BND。美国世界政治研究所专家沃格尔对英国《每日电讯报》说,有些国家在与德国交换情报之前会三思而后行。

“西方情报机构不信任德国”,蒂德表示,西方盟国对德国情报机构和政界人士的不信任是巨大的,这种不信任是历史形成的。还有一名德国情报机构消息人士表示,由于不断出现丑闻和泄密,他们多年来一直不被其他西方情报机构信任,“美国中情局和英情五处没有人公开表示不再信任我们,但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你被邀请(开会)的次数越来越少,你对某些重要会议的了解也越来越晚……在情报世界里,我们被认为是二等的”。

与美国有很大关系

有专家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德国在二战前的军事和情报能力非常强,但在二战后,其情报和军事系统受到美国的严格控制,华盛顿许多情报基地和军事基地都位于德国,而这导致柏林发展情报的能力受限。

德国情报界受美国影响控制,可以从德国BND帮助美国监听欧洲企业一事看出来。据德媒2015年报道,德国BND的外泄文件显示,美国国安局自2008年起就通过BND的监听站,探听欧洲企业的商业活动机密,其中包括部分军工企业。德国BND甚至帮助美国国安局实施间谍活动,监听欧盟高级官员以及邻国法国领导人的通话。德国BND与美国方面的合作已经持续多年,前者设在巴伐利亚州巴特艾布灵的监视站据报被用来监视法国外交部和总统府等机构。

上述专家表示,二战后,德国的发展战略以对外贸易为主,即贸易立国,这也使其对外的军事情报能力和反间谍能力发展受到影响。该专家还对记者说,冷战时期,德国的情报部门也相对强大。这一时期,支持情报部门的德国智库非常强大,但冷战后相关部门的人员和机制都在萎缩。

多名接近德国安全圈子的人士近日私下对《环球时报》特约记者表示,德国的情报能力不行,美国有很大的责任,比如美国窃听德国领导人,引发德国民众的不满,进而导致柏林和美国在情报方面的合作减少。同时,德国不是“五眼联盟”国家,美国对德国的合作也有很大保留。

多个国内因素也影响德国发展情报能力。据英国《泰晤士报》等媒体报道,在1998年至2005年期间领导德国BND的汉宁,以及从2012年到2016年担任该部门负责人的辛德勒,都曾公开抨击德国情报机构“正在退化成一个没有牙齿的监管机构,被铁链套住,步履蹒跚”。他们表示,BND存在明显问题,因为它没有权力或资源在海外招募足够的情报人员。此外,该机构的活动受到至少7个外部机构的审查。汉宁和辛德勒认为,德国规避风险的文化阻碍了BND从海外获取情报。两人还对德国安全机构收集情报的技术提出了质疑。

收集情报活动也受到德国法律异乎寻常的限制。有德国消息人士对媒体表示,在其他西方国家,来自合作情报机构的信息都受到保护,在法院或调查委员会使用这些信息之前,需要询问情报来源机构是否可以。然而,在德国不是这样的,合作情报机构以及相关信息不受保护,每一个秘密都有被公众知悉的危险,“我们必须把它(情报)提交给法院和委员会,这最初是法院要求的,现在是法律规定的,因此我们从合作伙伴那里得到的信息越来越少,因为这样不安全”。

德国BND在全球有4000多名间谍?

此次“窃听门”事件发生后,德国及其盟国都有声音,要求柏林对其情报机构进行“修补”和提升。雅虎新闻今年年初根据美国《外交政策》杂志、VOX新闻、澳大利亚洛伊国际政策研究所等机构的信息,对情报能力高的国家进行了排名,其中德国排在第十位,不及美国(第一)、以色列(第四)、英国(第七)、澳大利亚(第八)、法国(第九)等国。

雅虎新闻称,德国BND在“获取外国情报和国际通信电子监控方面拥有专业知识”,其4000多名间谍分布在世界各地。此外,根据一份报告,德国在2021年改变了其外国情报收集的法律框架,允许BND入侵外国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并大量收集外国元数据。

汉宁和辛德勒还建议,应以英国政府通信总部或美国国安局为蓝本,将德国情报机构整合成一个单一的机构。有观点认为,俄乌冲突爆发后,北约“满血复活”。从信息安全和情报的角度来看,这不仅将带动德国等国家的军事情报能力得到提升,同时将给地区和全球政治带来影响,包括重新平衡欧洲大国之间的情报和军事能力;加剧世界在安全方面的,向轻冷战方向迈出危险步伐;给俄罗斯等国带来安全压力,进而给德国外交带来麻烦。

还有学者表示,如果德事和情报能力加强,未来也会影响该国与中国的合作。目前德国与中国的合作存在几大障碍,其中之一就是所谓的“安全障碍”。中方认为德国和欧洲在安全上并不构成威胁,但后者认为网络、数据和信息等安全问题并不区分国界,因此未来中德两国在相关领域可能会有更多的合作受到影响。

在此次“窃听门”事件发生后,德国将矛头指向俄罗斯。这一猜测并未得到证实,但俄罗斯的情报能力确实在世界上位居前列。在雅虎新闻近期给各国情报能力的排名中,俄罗斯位于第二位。根据“德国版知乎”Gutefrage网站2019年的信息,俄罗斯机构被认为在全球情报机构中排名第六。

一位匿名专家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俄罗斯情报部门脱胎于苏联,而苏联情报系统曾被称作“大恐龙”,是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能力最强的情报系统之一,实战经验丰富。在苏联解体、俄罗斯独立后,俄罗斯情报部门遭遇挫折,能力大大下降,但是后来迅速恢复,成为俄罗斯实现国家战略利益的中坚力量。

食言!36岁克里斯特尔斯再度复出:曾夺4个大满贯,已生3个娃

当地时间9月13日,作为前女子网坛世界第一,四个大满贯得主,三个孩子的妈妈,比利时名将克里斯特尔斯在个人推特宣布,将在2020年重返职业网坛。

克里斯特尔斯在视频中说:“我一生想要什么?7年来我一直都是全职妈妈,我很享受当妈妈,但我也很喜欢当职业网球运动员。要是我想兼而有之呢?我能做三个孩子的母亲,同时又做最好的网球运动员吗?”

克里斯特尔斯现年36岁,1997年开启职业生涯,曾3次获得美网冠军,1次获得澳网冠军。还拿到过3次年终总决赛冠军,多次登顶世界第一,可谓女子网坛难得的实力派和常青树。“我们最后走一次吧,2020年见!”克里斯特尔斯在视频最后说。

如果克里斯特尔斯真的成功复出,将是她职业生涯中第二次在长时间的休整后重返WTA赛场。克里斯特尔斯在1997年成为职业网球运动员,并在2003年首次获得冠军。2005年,克里斯特尔在美网公开赛拿下个人首个大满贯。两年后,年仅23岁的克里斯特尔却宣布因伤退役,挂拍后,克里斯特斯与篮球选手布莱恩·林奇结婚,在2008年生下女儿雅达。

退役两年后,克里斯特尔斯带着女儿重返赛场,夺得了2009美网、2010美网和2011澳网三项大满贯冠军。大小威廉姆斯姐妹,李娜都曾是她的手下败将。她还成为自1980年埃文娜·古拉贡·考利以来,又一位获得大满贯冠军的母亲。

2012年美国公开赛后,克里斯特尔斯再次宣布退役,并称不再重返赛场。她的职业生涯中拿到41个单打冠军,包括3个WTA总决赛冠军,位居榜首总计20周时间。退役后,她和丈夫布莱恩一起回到比利时,为雅达生下了两个弟弟,继续在她的网球学院工作,以评论员的身份出现在不少大赛的直播中。

但克里斯特尔斯表示,她一直有重返巡回赛的愿望。平时她利用孩子们上学后的空闲时间,锻炼身体,摆脱“妈妈式”的生活。“在照顾孩子和网球学院的工作之外,只要我有时间,我都会去锻炼。”她表示。

克里斯特尔斯在接受WTA官方采访时表示,回归联赛的想法是近两年逐渐成熟起来的,“在退役这些年,我有时会冒出复出的想法,但我同时又告诫自己:不,这是不可能的。因为我现在的生活应该是在家和三个孩子一起,而且我最小的孩子处于最需要我照顾的阶段。那时候我看不见网球再次作为我生活中的一部分的可能性。”

随着克里斯特尔斯最小的儿子布莱克开始上幼儿园,克里斯特尔斯觉得,复出这件事变得可能。今年澳网期间,克里斯特尔斯带着全家人一同来到了墨尔本,并问了11岁的大女儿雅达的意见。克里斯特尔斯表示,她已经聘请体能教练提升身体素质。此外,为了更好地照顾孩子们,会将自己的赛程安排得尽量宽松。、

文/北青体育 褚鹏

语言学家:年轻人发信息不爱用句号,那是有原因的

发微信的时候,你会在一句话结束时用句号吗?一些语言学家表示,用句号来结束一句话,会让拿着手机长大的Z世代人感到恐慌,因为这个标点符号对于他们而言,不再意味着句子的结束,而是表示“说话时语气生硬或愤怒”。

Adam Jang@adamjang/unsplash

Full stops intimidate young people when used in social media communication as they are interpreted as a sign of anger, according to linguistic experts.

语言专家表示,在社交媒体交流中使用句号会让年轻人感到恐慌,因为他们认为这表示愤怒。

Teenagers and those in their early twenties, classified as Generation Z, have grown up with smartphones which they use to send short messages without full stops.

青少年和那些20岁出头的人被称为Z世代,他们在智能手机的陪伴下长大,用智能手机发送短信,但不使用句号。

Linguistic experts are now investigating why teens interpret a correctly-punctuated text as a signal of irritation.

语言专家正在研究,为什么青少年会把正确地使用了标点的短信理解为愤怒的信号。

The debate was reignited after writer Rhiannon Cosslett tweeted: 'Older people – do you realise that ending a sentence with a full stop comes across as sort of abrupt and unfriendly to younger people in an email/chat? Genuinely curious.'

作家里安农·科斯莱特近日发布的推文中写道:“年龄较大的人们,你们是否意识到,在邮件或短信聊天中使用句号对年轻人来说意味着生硬和不友善?纯粹好奇。”这引发了有关年轻人对句号态度的再次讨论。

That prompted crime novelist Sophie Hannah to reply: 'Just asked 16-year-old son – apparently this is true. If he got a message with full stops at the end of sentences he'd think the sender was \"weird, mean or too blunt\".'

犯罪小说家索菲·汉娜回复道:“我问过16岁的儿子,这显然是真的。如果他收到的短信末尾有句号,他会认为发件人‘古怪、刻薄或太生硬’。”

According to experts, youngsters used to communicating electronically break up their thoughts by sending each one as a separate message, rather than using a full stop, which they use only to signal they are annoyed or irritated.

专家认为,习惯用电子设备交流的年轻人会将他们的想法分开发送,而不是使用句号,因为句号只能表示他们很恼火或愤怒。

Some have said the full stop is redundant when used in texting because the message is ended just by sending it.

有些人说,发短信时用句号是多余的,因为短信发出那句话就结束了。

Lacie Slezak@nbb_photos/unsplash

According to The Telegraph, Linguist Dr Lauren Fonteyn of Leiden University in Holland, tweeted: 'If you send a text message without a full stop, it's already obvious that you've concluded the message.

据英国《每日电讯报》报道,荷兰莱顿大学的语言学家劳伦·方廷博士在推特上写道:“发短信时不加句号,很明显你也已经说完了。”

'So if you add that additional marker for completion, they will read something into it and it tends to be a falling intonation or negative tone.'

“所以如果已经结束了,你还额外加上一个表示完成的符号,人们就会解读出一些往往是消极或负面的情绪。”

A linguist from the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Owen McArdle, told the newspaper: 'I'm not sure I agree about emails. I guess it depends how formal they are.

剑桥大学的语言学家欧文·麦卡德尔告诉《每日邮报》:“电子邮件中的处理方式,我不太确定。要看邮件有多正式。”

'But full stops are, in my experience, very much the exception and not the norm in [young people's] instant messages, and have a new role in signifying an abrupt or angry tone of voice.'

“但根据我的经验,在(年轻人的)即时通讯中,句号的确是个例外,它并不常见,而且它有了一个新角色,就是表达突兀或愤怒的语调。”

And the potential change in meaning of the full stop, in relation to online communication, has been debated by linguists for years.

关于句号的含义在网络交流中可能发生的变化,语言学家已经争论了很多年。

Professor David Crystal, one of the world's leading language experts, argues that the usage of full stops is being 'revised in a really fundamental way'.

大卫·克里斯特尔教授是世界顶尖的语言专家之一,他认为句号的用在“从根本上发生改变”。

In his book, Making a Point, he says that the punctuation mark has become an 'emotion marker' which alerts the recipient that the sender is angry or annoyed.

他在所著的《表达观点》一书中写道,句号已经变成了一种“情绪标记”,提醒收件人,发件人生气或恼怒。

He wrote: 'You look at the internet or any instant messaging exchange – anything that is a fast dialogue taking place. People simply do not put full stops in, unless they want to make a point.

他写道:“看看互联网或任何即时通讯交流,任何正在发生的快速对话。除非想要表明一个观点,否则人们根本不会使用句号。”

The full stop is now being used in those circumstances as an emotion marker.'

“如今,句号在这些语境中被用来表达情绪。”

In 2015, a study from Binghamton University in New York suggested that people who finish messages with full stops are perceived as insincere.

2015年,纽约宾汉姆顿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用句号结束短信的人会被认为不真诚。

The study involved 126 undergraduates and the researchers found that text messages ending in the most final of punctuation marks – eg 'lol.', 'let's go to Nando's.' – were perceived as being less sincere.

共有126名大学生参与了这项研究,研究人员发现,使用句号的短信会被认为不那么真诚,比如“大声笑(Laugh Out Loud)。”或“我们去Nando's烤鸡店吧。”

Unusually, texts ending in an exclamation point – 'lmao!', 'just a cheeky one!', 'what body part even is that? I hope it's your arm!' – are deemed heartfelt or more profound.

不同寻常的是,短信以感叹号结尾被认为是真心诚意或更深刻的。比如,“笑死我了!”、 “真是个厚颜无耻的家伙!”、“那到底是什么身体部位?我希望是你的胳膊!”

Research leader Celia Klin said at the time: 'When speaking, people easily convey social and emotional information with eye gaze, facial expressions, tone of voice, pauses and so on.

研究负责人西莉亚·克林当时说:“在说话的时候,人们很容易通过凝视、面部表情、语调、停顿等方式传递社交和情感信息。”

'People obviously can't use these mechanisms when they are texting. Thus, it makes sense that texters rely on what they have available to them – emoticons, deliberate misspellings that mimic speech sounds and, according to our data, punctuation.'

“人们在发短信时显然不能使用这些方式。因此,我们的研究数据显示,发短信的人依赖他们现有的表情符号、刻意用错别字来模仿语音,以及使用标点符号来传递信息,这都是有道理的。”

The full stop derives from Greek punctuation introduced by Aristophanes of Byzantium in the 3rd Century BC.

句号源自希腊标点符号,由拜占庭的阿里斯多芬尼斯(古希腊早期喜剧代表作家、诗人)在公元前3世纪引入。

英文来源:每日邮报

翻译&编辑:yaning

来源:中国日报网

推荐五部大尺度“禁片”:这部9.3分的《教父》竟然也是禁片

好片实在多,每次都能看到爽!今天继续为大家推荐五部大尺度“禁片”:而这部9.3分的《教父》竟然也是禁片。

注:本文为禁片科普文,非传达任何不良导向。

第一部:《艾曼纽》1974,评分6.6分

《艾曼纽》是1974年上映的法国剧情电影,由西尔维娅·克里斯特尔、阿兰坎尼联合主演,是一部分级为X的禁片,时长105分钟。

法国的电影是真的很唯美,富有诗意,虽然画面很是直白,故事却很是委婉。

果然,法国一直给我的印象就是艺术之都。 没有粗制滥造的镜头,没有肆无忌惮的穿帮,没有过度渲染的场面。

还有一个完整且有意思的剧情,这已经是我看过的禁片高配了。

第二部:《午夜守门人 Il》1974,评分7.3分

《午夜守门人 Il》是1974年上映的一部意大利爱情犯罪电影,又名《狂恋》,由Liliana Cavani导演,时长118分钟。

有人说这是一部爱情电影,电影题材显示这也是一部爱情电影,但是我觉得并不觉得是爱情故事,如果非要扯上爱情,那也是病态的。

手上的铁链可以砍断,内心扭曲的情感铰链无法砍断,阴暗的氛围和畸形的爱情构成和谐。

女主对马克斯这样一个纳粹杀人犯和N待她的人如此依恋,是心理问题。纳粹虐恋题材却拍的很无趣。女主很美,配乐很喜欢。

这部剧的口味有点重,不得不说,还是国内片子好。

第三部:《拉孔布·吕西安》1974,评分8.2分

1974年上映的意大利战争爱情电影《拉孔布·吕西安》,又名《吕西安·拉贡布》,时长138分钟。

吕西安在大环境下随波逐流的投敌充满了无奈,其最终的选择是继承于阿尔贝特的存在式抉择。

从片子开始没多久吕西安的命运就与维希政府划了等号,所以故事的发展也是维希法国的隐喻,这种矛盾不仅是吕西安个人的,也是德占时期整个法国的。

二战片子这么多第一次见这样处理的,晶莹剔透只是抛出了一个简单的问题,却残酷得多。

第四部:《教父》1972,评分9.3分

《教父》是1972年上映的一部美国黑帮犯罪剧情电影,改编自同名小说创作。在当年投入了6000000美元成本制作而成,时长175分钟,是一部R级电影。

这部电影在豆瓣电影榜单第22位,非常经典的一部电影。这部电影被禁理由:把黑手党的生活表现得太动人了。

这个电影排到20名开外,我个人是不认同的,这部电影,起源于男人的现实,编织出每一个男人的梦。

家庭、爱情、朋友、敌人交织其中,加之马龙白兰度,阿尔帕西诺的巅峰表演,为什么能还能说这部电影不好呢?

第五部:《巴黎最后的探戈》1972,评分7.1分

《巴黎最后的探戈》是1972年上映的一部意大利爱情电影,由贝纳尔多·贝托鲁奇执导,马龙·白兰度 、玛丽娅·施奈德等主演,时长136分钟,是一部分级为USA:NC-17的影片。

巴黎最后的探戈,保罗最后的探戈。你知道的,巴黎会理所当然的发生任何荒谬的事。皮埃尔能不能别再演傻老公了哈哈哈哈哈哈。

当故事走出公寓进入真实生活就结束了,真实生活中才没有什么想象的空间,只有逐渐的破灭。

有时候未知可以是神秘,解开后才发现底下满是牛羊臭。

今天先推荐五部,下期再推荐五部。

为了有机会给大家推荐更多好剧,亲们记得点赞哦。

此“一群”非彼“一群”

参考消息网10月27日报道(文/卿松竹)汉语中在表示数量较多的相同个体时常用“一群”“一批”“一帮”“一伙”“一堆”等量词。在英语中,大多数情况下用crowd、group、mass等表示“一群”的概念,但有些表示“一群”概念的词汇,其适用范围很窄。例如,a gang of thieves(一伙窃贼)、a panel of experts(一组专家)、a congregation of puritans(清教徒会众)、a choir of singers(一个合唱团)。在上述四个例子中,表达“一群”概念的用词是不能互换的。

除了这些特定人群之外,很多动物也有自己专属或者与其他少数动物共用的“群名称”,这些表示“一群”的单词常常与相关动物给人的印象有关,比如一群鹅(a gaggle of geese)在一起就会gaggle(嘎嘎叫),一群乌鸦(a murder of crows)在一起让人联想到死亡和murder(谋杀)。

其他一些动物“专属群名称”还有a colony of ants(一群蚂蚁)、a swarm of locusts(一群蝗虫)、a herd of cows(一群牛)、a hive of bees(一群蜜蜂)、a litter of puppies(一窝小狗)、a parliament of owls(一群猫头鹰)、a pride of lions(群狮、一个狮子家族)、a school of fish/dolphins(一群鱼/海豚)、a flock of birds/sheep(一群鸟/羊)等等。

其实,在英语中,像gang,panel,flock,herd这样的单词并非量词,而是集体名词(也叫集合名词),用于指代被视为整体的一群个体。其中关于动物的集体名词还有个专门的说法,叫terms of venery,字面意思是“狩猎术语”。

英国语言学家戴维·克里斯特尔在《追根溯源:100个英语单词的前世今生(The Story of English in 100 Words)》一书中还总结了他收集到的一些令人叫绝的例子。有些使用了双关的修辞手法,如a rash of dermatologists(一群皮肤病医生),因为皮肤病医生就是来治疗rash(皮疹)的。

有些则极具创造力,如a shoulder of agony aunts(一群知心阿姨)、a depression of weather forecasters(一群天气预报员)、a bond of British secret agents(一群英国特工)。当然,这些巧妙的用词并非标准用法,而是一种文字游戏,令人会心一笑。

本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