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栏目简介
承载着光荣与梦想,新中国体育一路走来。七十载拼搏奋进之路上写下的一个个故事,托举起令人感奋的中华体育精神。“人生能有几回搏”“团结起来、振兴中华”……那些荣耀时刻,那些难忘经典,刻进了国人的共同记忆,化作全民族共有的精神财富。
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哨声体育工作室和人民网人民体育联合推出“70年,共同走过·对话两代体育人”栏目,邀请新老体育人共话今昔之变,重温岁月,感悟爱国情怀,一同迎接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到来。
核心阅读
击剑,古典而优雅的运动。中国击剑运动史上,从不缺少剑术高手——从栾菊杰到男花“三剑客”(王海滨、叶冲、董兆致),再到雷声……这些“剑客”一次次登上领奖台,记录了中国击剑的发展历程,也印证着中国体育的进步。
本期人物:肖爱华、傅依婷
肖爱华(左),著名女子花剑运动员,1971年出生于江苏扬州,16岁入选国家击剑队,参加过4届奥运会,并在6届全运会中斩获了9枚金牌。现担任南京体育学院副院长、中国击剑协会秘书长。
傅依婷,现役国家击剑队运动员,1996年出生于福建仙游,2012年入选福建队,2014年获得全国青年锦标赛女子花剑个人冠军。2018年雅加达亚运会上收获了女子花剑个人和团体两枚银牌。
点图阅读《 人民日报 》( 2019年06月14日体育版)
往期回顾:
王福章、李喆:坚持,拥有一个更坚韧的人生
孙雯、王霜:绿茵场上,就要有股拼劲儿
丛学娣、邵婷:上了球场,就要为国争光
胡荣华、王天一:楚河汉界 一变天地宽
贡布、罗申:国旗与火炬登上世界之巅
魏纪中、杨扬:奥运之路,伴随光荣梦想
奥运旗手张长禄、雷声:五星红旗,我为你自豪
“你没资格当妈,更没资格当人,赶紧死吧,你对得起我爸吗?”
谁能想到,这是一个女儿对亲生母亲所说的话?
2016年7月6日,北京市顺义区人民法院杨镇法庭发生了令人震惊的一幕。
开庭间隙,原、被告双方发生了激烈的争吵与推攘,连执法人员也无法劝阻。
这场闹剧的主角则是一对亲生母女。女儿小蕾声嘶力竭地怒吼着,表情充满恨意,言语间夹枪带棒。母亲朱素桂也不甘示弱,一口一句冲着女儿喊“没良心”。
尽管双方亲戚百般阻拦拉扯,依旧无法平息两人的怒火。就在众人毫无察觉的情况下,小蕾突然推开人群,冲上前去,重重地甩了母亲一巴掌。
这一掌,倒是把朱素桂打懵了,哀哀戚戚地掩面痛哭起来。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血浓于水的母女对峙法庭?女儿为何对母亲有如此浓烈的恨意?
父亲去世,母亲离家“奶奶,我咋遇上这样的妈呀,把我一扔了之,不管我了,我爸又走了,你说我活个啥劲啊!”
小蕾对着身边的奶奶发泄心中的绝望与痛苦,哭得上气不接下气,连呼吸都困难。
原来,2016年3月,小蕾的父亲肖爱民突然在夜里肚痛难忍,在床上翻来滚去睡不着觉。
起初,肖爱民本以为是普通的肠胃炎,只是简单吃了几颗药,而家人也未放在心上。
谁知一连几天,疼痛并未消散,反而愈加强烈,疼得肖爱民几乎昏厥过去。家人看不过去,便带肖爱民到北京的市医院治疗。
不想,这竟是噩梦的开端。
“癌症,恶性的,已经晚期,很难治疗了。”
医生话音刚落,家人们面面相觑,呜咽起来,为正值壮年的肖爱民惋惜与痛心。
医生的意思很明了,还建议家人将肖爱民带回家中,度过生命的最后时光,把人生未了却的心愿尽快完成。
“大夫说完全没有希望了,可他成宿成宿地疼,我们不能眼看着他疼,就还是带他去住院了,毕竟比在家干待着强啊。”肖爱民表妹说。
为了尽可能减轻肖爱民的病痛,家人还是决定将其转至北京顺义区医院进行治疗。
而正当全家人为肖爱民的身体着急担忧,忙得焦头烂额时,他的妻子朱素桂突然离家出走了,甚至顺走了丈夫多年积攒的工资,生生断了肖爱民的治疗费。
还未接受父亲病情的小蕾又要再度承受被母亲抛弃的打击,这无疑是晴天霹雳,将小蕾直接逼入痛苦的深渊。
更出人意料的是,朱素桂走后不久,肖家便收到了一份离婚协议书,起诉人正是朱素桂,要求分割肖家财产。
“孩子还不满十八就提离婚,我哥在重病期间,她不仅一天没照顾,还把钱都给拿走了!”肖爱民的妹妹气愤地控诉嫂子的无情无义。
最令肖家人无法接受的是,自肖爱民入院被检查出癌症起,至其去世那天,朱素桂更是消失得无影无踪,一面都不曾露过。
“4月28号,我家先生给她们村大队打电话,告诉她我哥去世了,她都没回。”讲到这里,肖爱民的妹妹更是怒不可遏。
父亲的去世与母亲的突然离家令小蕾情绪崩溃,极度伤心,感觉自己被无情抛弃了。
再加上母亲在父亲重病期间表现得不闻不问与冷血无情,这都是小蕾在法庭上情绪暴走的原因之一。
肖爱民的妹妹
然而,小蕾即将承受的灾难远不止于此。
就在肖爱民去世还不到百日,肖家上下都沉浸在悲伤中不可自拔,竟收到了来自朱素桂的一纸状书,状告亲生女儿与公公婆婆,要求尽快进行肖爱民的财产分割。
母亲状告女儿与公婆“孩子,我们认了,亲戚一起养。房子,她也有名分,可以居住。但是,她起诉我们了,把她闺女都告上法庭了,这叫什么母亲!我哥还尸骨未寒呢!”
肖爱民的妹妹实在没有看懂嫂子的意图,更没想到她可以这么冷血无情。
而朱素桂的这一行为更是伤透了女儿的心,还滋生了小蕾心中的恨意,这才有了开头与母亲争锋相对、水火不容的一幕。
朱素桂
按理说,丈夫是一个家庭的经济与精神支柱。丈夫重病倒下,作为妻子则应该在旁陪护、照顾,一家人一起携手渡过难关。
可朱素桂为何会离奇消失?她的离开到底是为了躲避责任还是有不得已的苦衷呢?
庭审席上,小蕾与爷爷奶奶坐在一排,目光犀利地瞪着对面的母亲,就像盯着仇人一般,丝毫不掺杂正常孩子对母亲的孺慕之情。
原告朱素桂方提出:“法院依法对肖爱民家的六间北房、六间西厢房、两台电视、一个衣柜等财产进行分割。现肖爱民去世,朱素桂理应获得财产的一部分。”
紧接着,法官对原告提出问题:“肖爱民什么时候去世的?”
“好像是4月吧?根本没人通知我!”朱素桂一脸呆滞迟疑,还指责肖家无人告知自己。
这明显与肖爱民妹妹的言论背道而驰,说明两人的话必然一真一假,那么谁在扯谎呢?
小蕾
法官又问:“原告与肖爱民于何时结婚?”
“1997年3月11日登记结婚。”
从1997年至2016年,朱素桂与肖爱民共存续了19年的夫妻关系,即便没有了爱情,但至少还是彼此的亲人,朱素桂何故如此绝情呢?
这一切都起源于她长期不顺心的婚姻生活。
结婚头年,朱素桂与肖爱民也是一对恩爱甜蜜的伴侣,与寻常夫妻没什么两样,并于婚后诞下了女儿小蕾。
但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朱素桂逐渐发觉,这并不是她想要的幸福生活。
在谈及妹妹的婚后生活时,朱素桂的姐姐义愤填膺道:“没有他们这样的,忒欺负人了,我妹妹就是老实,才让他们那样欺负,真就是骑在脖子上拉屎了。”
原来,自婚后,朱素桂与婆家一直面和心不和。每每发生矛盾时,丈夫肖爱民作为中间人,非但不调停,反而多次偏向婆婆,此举令朱素桂十分不满与寒心。
尤其是女儿小蕾出生后,婆媳关系更是上升到白热化。
“两口子外出上班,孩子交给老人来带,你看给教成什么样了,又嫌妈妈丑,又会打骂妈妈。”
随着小蕾年龄的增长,朱素桂越来越觉得女儿不亲近自己。
每当朱素桂下班回家时,小蕾总是对她不闻不问,连叫都懒得叫一声,还多次表示出嫌弃。
朱素桂怀疑,这一切都是婆婆在背后挑唆所致。
截然不同的双方辩词“其实我妹子也有病,他们不给瞧,我妹子只能回娘家看。”
姐姐表示,朱素桂也患有疾病,但婆家始终不闻不问,她回娘家只是无奈之举。
此外,朱素桂在法庭上一再表示,她在离家之时,原以为肖爱民只是普通的感冒发烧,并不碍事,根本没想到会如此严重。
而在离开婆家后,朱素桂与娘家人商议,不愿再回那个丈夫不爱、女儿厌弃、婆婆刁难的家。深思熟虑后,便向法院提出了离婚诉求。
谁也不曾料到,肖爱民的病症来得如此迅猛,竟在短短一段时间内不治身亡。
因此,朱素桂认为,她作为肖爱民的遗孀,理应享有继承权,获得丈夫遗产的一部分。
按照朱素桂方陈述,她在婆家度过了生不如死的19年。倘若她所言非虚,又早有离婚意图,为何不早早离开,非得隐忍近20年?
对此,肖家人指出这一切都是朱素桂的一面之词。其实,在这近二十年的婚姻生活中,朱素桂从来没有尽过一丝为人母、为的责任。
朱素桂
双方最近的一次矛盾还要从房子说起。肖家共有东、西两套院子,东院由肖爱民夫妻及其父母居住,西院略显简陋破败,由二儿子居住。
后来,二儿子新婚,父母特地斥巨资翻新了西院,却惹来大儿媳朱素桂的不情愿。
“她说不给修东院就离婚,我只能让我家老头把工厂补助都取出来,把东院也给修了。”肖爱民的母亲无奈地说。
然而,东院翻新完后,朱素桂还是不满意。
对此,婆婆提出一家人矛盾的根源——钱的问题。
“我儿子一个月顶多就赚个两三千,她和她家人都嫌我儿子穷,没能耐。但我儿子实诚,不管赚多少都会上交。”
对于朱素桂的为人,肖家人满腹牢骚,称其在家不仅不照顾老人,连亲生女儿也不管。
“她在家天天骂骂咧咧,我妈都不敢言语一声。她买了草莓,全都自己吃,吃不完长毛了才给孩子吃。小蕾都是我妈一手带大的。”
意想不到的遗嘱“原告朱素桂与肖爱民的共同存款还有待追查,但两人的夫妻债务需共同偿还,共计37992元,乃肖爱民的医疗且丧葬费,为肖爱民妹妹代为支付。此外,原告在肖爱民病重时离家出走,涉嫌遗弃罪。”被告方代理人在法庭上说。
还未等原告方回复,小蕾突然情绪爆发,申诉道:“我爸有病,她瞒着我们,只有她一个人知道。”
而后,小蕾用手指向母亲:“你对得起我爸吗?你过得去吗?你咋不死呢!”
对面的朱素桂头发蓬乱,表情疲惫,看到女儿如此指责自己,心情颇为复杂。
小蕾的一番话又透露了一个关键信息,即朱素桂并非对肖爱民的病情一无所知,而是最早知道丈夫得病,且能最早提供帮助的人。
“我哥这病是我从头到尾带去看的,第一天就说是晚期了。她去年10月要是说我哥得癌症了,她不给瞧,我们给瞧,那样我哥或许还有救。”
肖爱民的妹妹表示,2015年10月19号,肖爱民因为一场车祸住院。经全身检查,发现了疑似癌症的病情。
对此,医生建议朱素桂让肖爱民留院观察治疗。谁承想,朱素桂在得知此事后,非但不告诉丈夫与家人,反而将病历报告偷偷藏起来。
若非被小蕾无意中撞见,肖家人估计永远也不知道这个秘密。至于为何不公开说,肖家人猜测,大概是因为朱素桂怕被拖累。
“她成心的,故意跟家人说是胃病,把我儿子的病活活拖到晚期了。”肖爱民的母亲伤心欲绝道。
法庭上,朱素桂提供了一份证据,即女儿小蕾挂失父亲工资卡的记录。
对此,小蕾解释:“我是学生,我没钱,我想给我爸看病,但你一直拿着钱,不肯给。我只能挂失银行卡,再办一张。我就取了最后一个月的工资,三千多。”
谁承想,早在小蕾挂失银行卡前,朱素桂便已将卡里的大部分钱都取走了。
法庭上,小蕾还提供了自己与母亲的短信记录,证明从父亲住院起至去世,她都一一通知了母亲。
4月28日,小蕾发了一条“我爸走了”的短信。
朱素桂表示自己确实收到过,但保持一种怀疑的态度,故没有回复。
最终,被告提出了一份肖爱民生前所立的遗嘱。
“2016年3月21日,肖爱民代书遗嘱,将我名下所有遗产留给女儿与父母。”
然而,朱素桂怀疑遗嘱的真实性,提出上诉。审判长只好暂时休庭,于一周后再次开庭。
2016年11月29日,法院对本案做出了最终判决。
由于被告无法提供足够证据证明房屋所有权,且朱素桂的离婚诉讼也于肖爱民去世后撤回,故与肖家人共同享有继承遗产的权利。
再结合肖爱民的遗嘱,法院最终将房屋分为四份,肖爱民父母占其中两份,朱素桂占一份。至于最后一份,则由遗产中显示的小蕾三人继承。
此外,肖爱民银行卡中的余额也归小蕾所有,共计360.66元。
自此,一场由父亲的死引发的母女闹剧就此完结。
然而,即便本案在法律层面上已然结束,但生活中的母女之仇似乎永无和解之日,实在令人唏嘘。
#益阳头条##桃江县中医医院#
3月13日-14日,桃江县中医医院分别举行了职能科室主任述职测评、临床科室主任述职测评大会。该院小组长以上干部共计120余人参加了会议。
职能科室述职会上,桃江县中医医院15名职能科室主任围绕“述职亮答卷,聚力创新局”为题,对2023年重点工作、年初既定目标完成情况、工作亮点、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措施进行了总结,同时对2024年的工作提出了新思路、新目标和新规划;
科主任述职会上,23名临床医技科室主任,在限时5分钟的汇报时间里,通过摆数据、作对比、举实例等方式,不仅“晒出”了科室2023年科室亮点工作“成绩单”,还深入剖析了科室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并结合医院整体搬迁及创建三甲医院总目标,“绘出”了科室2024年工作任务“施工图”。
学科发展、业务提升、急诊急救能力提升、人才梯队建设、DIP付费改革成为主任们屡屡提及的“高频词”。
会上,所有参会人员对参与述职述廉的职能科室、临床科室主任均进行了测评。
肖爱明、唐红、蒋斌、潘思明被评选为优秀职能科室主任。
刘惠娥、王奋强、颜学斌、郭英蓉、李华、刘丰、蒋磊被评选为优秀科主任。
各科股室的述职得到了参会人员高度认可,取得了预期效果。
“一年一度的述职述廉大会既是对干部工作责任落实情况的集中检阅,也是对各科股工作的全面交流。”述职现场,桃江县中医医院院长昌艳桃说到。
她高度肯定了各科股室在过去一年取得的成绩,并对他们展现出的精神风貌及管理水平表示赞赏。
桃江县中医医院院长昌艳桃强调,2024年,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化之年,也是医院实施“十四五”规划关键一年,医院要以“经济管理年”、“能力提升年”、“作风建设年”为主线,进一步提升医院综合服务能力和中医药服务水平。
她希望,各中层干部要全面落实上级主管部门部署要求,聚焦医院整体搬迁与三甲医院创建总目标,凝心聚力,攻坚克难,齐心合力推动医院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桃江县中医医院 谢建红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ZS)
“感动海南”2018十大年度人物肖爱国
义务赡养牺牲战友父母20多年
肖爱国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12月11日讯(记者 孙春丽)真汉子肖爱国,一句承诺,义务照顾战友父母二十多年,卖房带战友母亲去看病,甚至家庭陷入困境负债累累,仍无怨无悔。肖爱国说,做人要讲情义讲良心,战友晓明的孝他来尽,既然认了父母,就得照顾到底。
二十二年前,战士孙晓明外出购买给养食品,不幸遭遇车祸身亡。面对独子的离世,其母龙淑芳情绪崩溃,陷入绝望。在一旁的肖爱国,看着悲痛的二老,听到山东乡音透出的悲戚,泪水止不住地在脸颊流淌。那时,肖爱国的心里萌生了个念头:“战友就是兄弟,兄弟的父母就是我的父母,以后我来做他们的儿子。”
2002年5月,肖爱国把刚满一岁的儿子龙龙送到山东,让两位老人孙学安、龙淑芳享受孙子膝下承欢的天伦之乐。
二十二年来,肖爱国默默地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以一个“儿子”的身份,无私地赡养孙晓明的父母。2014年,孙晓明母亲龙淑芳视力下降严重,担心是糖尿病综合征。肖爱国通过战友打听到上海瑞金医院能治,完全治疗下来需要40万。那时候,肖爱国已经为老人治病欠下了20万元外债。左思右想,唯一的办法只能卖掉一套房子给龙妈妈治病。
孙晓明父亲孙学安,2017年11月12日突发脑梗,住进了医院。病床前,肖爱国寸步不离,一直伺候着老人。经过近半年的治疗,奇迹发生了,病床上的孙学安逐渐恢复了意识。之后,肖爱国默默承担着巨额的医疗费用。
照顾两位老人,肖爱国从没想过有所图。二十多年间,肖爱国从未向他人炫耀这件事情,也从没有向部队机关报告自己的困难。没有豪言壮语,没有惊天动地,做了好事,不宣扬,肖爱国用真诚诠释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用行动践行着“尽忠尽孝,担当道义”的文明风尚。
今年,肖爱国从自己热爱的岗位中退休了,他专程回山东看望孙晓明的母亲。“孙晓明的父亲已经离开人世,退休后想花更多时间去陪孙晓明的母亲。”肖爱国说,退休后,希望将自己的时间多花在有意义的事情上,会多参加一些公益活动,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4月28日讯(记者向洁 通讯员吴爱文)4月27日下午,随着“嘟……”一声长哨响,中国足球协会原副主席、湖北省体育局原局长肖爱山,武汉籍足球名宿、前国足主力队员林强同时开球,武汉市第六十四中学顺道校区2023年“爱心杯”校园足球班级联赛拉开序幕。
为“爱”开球。记者向洁 摄
绿茵场上风起云涌,身着红蓝球服的两队女足队员展开激烈拼抢,气势不逊男儿。场外,围观的各个年级的同学紧张地注视着赛场上的足球变动,加油声、鼓掌声不绝于耳。
六十四中“爱心杯”校园足球班级联赛开赛。记者向洁 摄
据了解,该校于1955年建校,一直有重视体育教育的传统,足球、武术、田径等体育社团蓬勃发展。学校女子足球队2次荣获湖北省校园足球初中女子组冠军。近年来,基于“爱无疆 心有恒”爱心教育文化,该校着力打造“一体四翼”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的教育,不断擦亮国家级校园足球特色校这块金字招牌。在继去年“爱心杯”足球联赛取得良好效果的基础上,今年参赛队伍规模进一步扩大,吸引了14支班级队伍踊跃参与。此外,该校作为硚口区校园足球女子训练基地的女足队员们也会参加友谊赛。
“我是1958级的,这是我的母校啊!我的体育生涯就是从武汉市第二十七中学(现武汉市第六十四中学顺道校区)起步的。”年过七旬的肖爱山慈爱地看着球场上追逐着足球的队员们,感慨万千。
武汉籍足球名宿、前国足主力队员林强为女足队员鼓劲。记者向洁 摄
随后,肖爱山循着年少的记忆找到位于教学楼一楼的一间教室,“就是这间教室,我当时块头比较瘦小,就坐在第三组第二排的座位上。”得知肖爱山是老校友,还曾经在这间教室里学习、筑梦,班上的孩子们激动不已,热情地邀请肖爷爷回到自己当年的座位上坐一坐,讲一讲如何从一所普通中学一路“跳”进国家跳水集训队当“教头”的故事。
肖爱山应球员之邀签名留恋。记者向洁 摄
“希望大家在认真高效的学习之余,重视体育锻炼,提升身体素质,以更饱满的状态迎接挑战,勇敢追逐自己的梦想。”现场,肖爱山以老校友的身份激励莘莘学子,“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
“老校友”身份暴露后,肖爱山受邀坐回原座位合影。记者向洁 摄
林强在与该校足球队员的互动中表示,要重视基本功训练,继承不怕苦不怕累的优良传统,为硚口的“冠军精神”注入源源不断的能量。
肖爱山来到自己当年读书的教室,激励大家要“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记者向洁 摄
“以联赛为依托、以班级为基础单位、以强身健体为出发点、以团队合作为目标,营造积极健康的以球健身、以球启智、以球育人的校园足球文化。”该校校长徐首建表示,资源整合后的六十四中顺道校区,全面推行足球技能课程化、足球活动系列化,足球训练规范化,挖掘足球教育功能,实现球员全覆盖,精英全升学,畅通足球人才输送“绿色通道”。近五年来,每年中考,女足队员百分之百升入对口高中就读,让“足球达人”没有“后顾之忧”。其中,毕业生黄敬雯2020高考以足球专业全国第一的优异成绩,被北京师范大学录取。去年高考,毕业生郑佳怡、周灿、周艳红、艾婷慧等一批女足队员考入理想大学。
【编辑:丁翾】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59222222。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kin0207@126
copyright © 2022 一生命运网 版权所有 辽ICP备2022007116号-4
法律声明:本站文章来自网友投稿,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