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乡村振兴“因地制宜”四个字,从字面的意思非常好理解,但实际操作却并非如此简单。之前的文章中很多人回复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因地制宜”今天我们就来聊聊什么是乡村振兴中的“因地制宜”,“因地制宜”的决定要素有哪些,这当中的“因”指的是什么?
在过往走访过的许多乡村中发现很多乡村都是以因地制宜的策略规划产业但最终都没有取得想要的结果。这其中的问题究竟实在哪里?
究竟是什么影响了乡村振兴因地制宜的原因?因地制宜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呢?
什么是乡村振兴中的“因地制宜”?
首先,我们明确一个概念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是前提,产业振兴的核心是找对产业再规划,这里就会用到“因地制宜”的概念,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找对产业在进行规划。但是往往这样的方式只是解决了基础表面的问题,没有办法真正的做到“因地制宜”。
其次,影响”因地制宜”的因素非常的多,只要没有解决这些因素都很难实现真正的“因地制宜”最终落地。
我们来看一下影响和决定这些的因素有哪些?
决定“因地制宜”的因素有哪些?土地问题土地问题是核心问题,土地问题可以分为几个层面:
第一个层面是土地使用性质问题:土地使用性质直接决定了产业规划能否形成规划化种植与可持续发展;
第二个层面是土地流转问题:农户的土地是否可以流转,流转给谁,谁来种植、谁来管理等都是基本的问题;
第三层是土地面积问题:基础农田、山林等等各位土地面积的不同直接影响产业规划的方向问题。
2.专业问题
专业问题也分为几个方面:
第一个是数据分析专业:很多乡村种植都是以拍脑袋决定,没有专业的数据分析通过对国家数据库进行对比找到符合当地土地、空气、养分、气候等决定因素的产业标准体系,在结合当地实际的土地、空气、气候等找到一条符合当地的有据可靠的产业种植或养殖方式,这是产业持续的根本。
第二个是规划专业:规划要专业化,首先通过对土地的规划解决土地性质问题,
3.产业的选择
产业的选择必须符合市场,这里也要说到一个问题,很多农户看到今年猪肉大涨就开始一窝蜂的去养猪,但当生猪到达售卖的时候猪肉价格突然下降最终赔个血本无归,村民缺少对市场的分析与预判导致这样的结果,所以在产业选择的时候一定要遵循市场原则,符合持续发展方向来选定产业。
4.产业的延伸
产业链的延伸也是影响因地制宜的一个方向,产品是否能够进行产业延伸,能否形成特有的特色产品除了产品本身是否有多元化的发展空间都决定了产业未来的发展,这也是我们在做规划的时候会提前考虑的问题。
5.合作模式
合作模式分为几个部分的合作,这也是因地制宜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
与村民的合作:与村民的合作主要是在土地、耕种等上面的合作方式,这些合作方式不提前确定就算你的产业规划再好,再符合当地的情况都没有办法进行落地。所以这是必须解决的问题也是在因地制宜中会隐藏阻碍的问题。
与企业的合作:与资源方的合作:与运营公司的合作;
6.实现标准化数字化
因地制宜为什么和标准化数字化相关?是因为我们完成了产业的规划也解决了土地和合作模式的问题,在生产中无法实现标准化与数字化最终我们会发现所有的产业都缺乏标准体系,产品达不到标准,直接影响售卖价格与收益。
7.资金问题及组织保障
这个问题很好理解,谁来出钱,谁来进行保障,在因地制宜规划中应该提前就要预测到这样的问题。
8.产业规划设计
产业规划设计符合未来发展,我们可以尽量长远的方向进行规划,在过程中进行调整,如果只看重眼前很多产业不会长久。
9.产业渠道建设
渠道建设应该是做在前而不是做在后,在因地制宜进行规划的同时就应该考虑到产业渠道的建设,没有产业渠道的支持最终的规划都是空谈。
结语
因地制宜是基础,但做好因地制宜却不容易,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经济日报评论员
务农重本,国之大纲。无论是谋划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还是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稳住农业基本盘、守牢“三农”基础都是压舱石。踏上新征程,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乡村振兴,实现农业现代化,更关系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顺利实现。
全国农业看山东,山东农业看潍坊。在践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过程中,在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地实施上,潍坊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勇担责任使命,依托当地特点和资源禀赋,创新提升“诸城模式”“寿光模式”“潍坊模式”的时代内涵,因地制宜、精准施策,不断释放出蓬勃生机与旺盛活力,“创”出了新路径,“植”出了新天地,“画”出了新境界。
乡村就该有乡村的样子。乡村建设可以借鉴城市的文明元素,却不能用大城市的标准来评价、审视和规划,振兴乡村的目的,是使其成为真正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好地方,而不是看似美丽现代却丢了乡土之魂。同时,乡村不是千篇一律的,每个乡村都有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气质”,这是推进乡村建设时必须牢牢抓住的关键切入点。注重呈现生动鲜活的乡村特色元素,努力保护传统的乡土文化根脉,赋予美丽乡村新的时代精神,各美其美,方能美美与共。
因地制宜,才能扬长避短。产业兴旺,是解决乡村一切问题的前提。我国农村的情况千差万别,各地发展的基础不尽相同,推进乡村振兴必然要求立足实际、科学规划产业定位,宜鱼则鱼、宜虾则虾,宜果则果、宜瓜则瓜,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游则游,不能大呼隆、眉毛胡子一把抓。同时,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在此基础之上,学会“靠山吃山唱山歌,靠海吃海念海经”,瞄准可以延长所在行业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健全供应链的领域,健全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体系,优化乡村就业结构,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提升农村精神风貌,塑形、强体、铸魂协同推进。
美好生活是创造和奋斗出来的。坚持因地制宜谋划和施策,资金投入上“真金白银”,政策措施上“真刀真枪”,这就确保着乡村振兴这一伟大事业不仅要干,而且还具备干成干好的基础和条件。潍坊被赋予“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先行区”的重任,样板与先行区的意义正在于此。
乡村振兴是攻坚战,也是持久战。朝着“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目标迈进,既要大干快干补短板,也要久久为功管长远。一方面,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摸清本地区资源禀赋条件和产业发展基础,看清自己的优势和弱项,规划好产业布局,补齐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短板。各级党员干部要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起而行之、勇挑重担,求速度、讲效益,一个问题一个问题解决、一个产业一个产业推进。另一方面,坚持稳字当头、循序渐进、踏实前行。各级党员干部要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胸襟一茬接着一茬干,科学把握乡村振兴各项工作任务的推进节奏,在实干中发现问题,在奋进中破解难题。
总书记强调:“没有现成的、可照抄照搬的经验。我国乡村振兴道路怎么走,只能靠我们自己去探索。”乡村广袤,这是一个干事创业的大舞台,我们要以奋进的姿态走好崭新的征程,在大有可为的新时代里大有作为,用智慧和汗水让乡村振兴的美好蓝图落地成美丽现实。走在前边,干在实处。潍坊当如此,其他地区当如此。
来源: 经济日报
copyright © 2022 一生命运网 版权所有 辽ICP备2022007116号-4
法律声明:本站文章来自网友投稿,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