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东北人,一直对东北的文化历史有着想多了解一些的愿望,在家乡也好,在外面遇到东北人也好,总觉得大家在个性上有不少相似,纯粹是因为地域上的接近吗?
还有,我们东北人的豪爽,粗犷,强悍,讲义气等等性格特点,又还有没有什么除了地域一致以外的文化历史原因呢?又或者说,这一片东北土地,从古至今又是如何孕育出了如今东北人的种种性格特征呢?
这个春节假期,拜读了孟繁华主编的一部关于东北文化的书:《东北文化与东北文艺》,其中关于东北文化的精神特征的五点论述,可以说是对我的种种好奇有着较好的解答,当然,有完全赞同的方面,也有我觉得值得探讨的地方。
把此书中五点关于东北人性格特征的文化历史方面的分析拿来,每点会附上我自己的心得体会,或许你也是东北人,又或者你对东北人的性格特征和文化成因又是如何看待的?欢迎共同探讨。
一、粗犷强悍的文化品格
这种文化传统主要与历史上东北严酷粗栃的生存环境、传统落后的生产方式和军事战争的需要有着直接的关联。
东北的险恶地势、崇山峻岭、林海雪原、 空旷草原构成了东北民族独特的自然生存环境,人们为了征服自然,谋求生存, 逐渐形成了粗狂强悍的文化传统。
东北主要釆用以渔猎,游牧为主,农耕为辅的生产方式,这种生产方式天然地与当武精神相联系;东北古代各个少数民族之间接连不断的战争,也造就了东北粗狂强悍的文化传统。
这种文化传统具有性:一方面塑造了无惧无畏、顽强不屈的民族性格,另一方面也造就了东北民族的暴力和嗜血倾向。
东北黑土地的肥沃、矿藏资源的丰富养成东北人对黑土地依赖和眷恋的文 化情怀。
这种文化情怀一方面表现为豪爽、宽广、热情的情感逻辑和心理特征, 另一方面由于冬季的漫长和“猫冬"的生产生活节奏,也使东北人表现出对自 然环境强烈的依附性,即靠天吃饭、安于现状的惰性心理。
我的心得:我觉得这个分析还是比较全面客观的,解释了为什么东北人优秀品质豪爽,宽广,热情的对立面品质是暴力和嗜血。
二、开拓进取的文化精神
这种文化精神主要表现为对东北土地的开发。
一方面是来自山东、河北等 地的移民,即关内丧失土地而“闯关东”的拓荒者以及更早时流放到东北的“流 人”对东北土地的开发;另一方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响应国家开发“北 大荒”、大庆“大会战”、进军大森林等号召的广大转业官兵、产业工人和技术 人员等的奉献。
在此过程中在东北这块热土上逐渐形成了勇往直前、艰苦奋斗、 顽强创业、开拓进取的文化精神。
我的心得:这个分析的是历史成因,我觉得东北人的现在开拓进取精神,更多表现在了愿意走出东北,去更宽广的世界拼搏打拼和闯荡。
三、求“大”尚“奢”的文化氛围
这种文化氛围与东北丰富的自然资源以及前期的经济制度和实力等密切相关。
东北的自然环境主要由大江、大泽、大原野、大森林、大由脉,以及变化显著的大气候构成,人与这种大气魄的自然长期接触,逐渐形成了好“大”、 喜“大”、求“大”的心理。
同时,由于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也逐渐养成了奢侈浪费、讲究排场的习气。
我的心得:哈哈哈,这点我觉得是否认不了的,东北人什么都喜欢大的,比如房子啊,排场啊等等。
比较容易被评价浪费,浮夸(这只是说我自己的经历哈)。我看到这点分析时,马上拍了发给这样评价过我的朋友看,哈哈哈。
四、重“实”轻“文”的文化取向
这种重视实际需要,缺少精致、细腻文化心理的文化价值取向与东北文化的断裂性和东北地区的封闭性相关。
东北文化的发展并非是延续性、平稳的线 性发展,而是呈现出一种即兴即灭、大起大落的文化断裂现象。
同时,其后涌 入的“闯关东"的美内移民,几乎都是在关内难以生存的下层民众,既少书香门第又无大户人家,其所带来的多是中原民间文化。
而且早年东北地区相对的封闭性使人们无法认知到新的文化。
从心理气质、思想性格、行为方式、价值观念来看,“东北人”作为东北文化的表征具有一种有别于其他地域人口的特异性,主要表现在几种矛盾复杂的思想性格上:豪爽仗义与哥们义气、开拓冒险与莽撞野蛮、反抗性格与"顺民"传统、奉献精神与“单位”意识、风趣幽默与“耍贫嘴”等。
我的心得:我觉得这点分析感觉我们东北人就不够有文化底蕴似的。不怎么想服气,但也不知道该找什么理论支持来反驳,有高人指教下不?
五、行帮意识与哥们义气
早年“闯关东"移民除了农耕劳作之外,许多人从事“挖煤”“伐木”“釆 参” “淘金”四大行业,而这四大行业在当时都具有很浓重的“行帮气”,行规严格神秘,具有很强的群体性规范和群体性意识。
此后,在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和大工业发展中,东北人的群体性社会意识从另一方面被进一步强化。
东北文化的特质体现在社会组织上,往往是人们对社会组织,尤其是单位具有超强的依附性,形成了东北地区所特有的“单位社会”和“单位意识”,这种'‘单位意识”对于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秩序的建立,起到了非同一般的巨大作用。
但是与此同时,也养成了在一定的范围内不重规则重人情、不计效益重礼数、不重个人能力重关系的惰性。
东北地区相对于南方沿海地区而言,开发较晚,凭借着资源富饶、地广人稀的优势,稍加劳作,衣食无忧,故长期施行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农业长期依赖黑土地的肥沃和广袤,缺乏精耕细作的劳动,而工业则偏重林矿等原料生产,缺乏精细加工能力。
受游牧文化和移民文化的影响,东北地域与中国其他多数地域相比较而言,许多传统的东北人在道德观念上情感的因素多于理智的因素,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往往不太受儒教伦理和现代法治社会的规范,暴力崇尚、侠义精神、江湖义气、英雄情结等成为东北文化中一种比较普遍的情感意识。
我的心得:东北人讲哥们义气是比较普遍的,至于更重人情和关系,轻规则这点,说实话,我觉得与南方对比看的话,的确如此。
清朝末期,东北地区胡人的分布可以追溯到历史上的北方民迁徙和融合。胡人主要来自于北方的草原地区。他们有勇猛的战斗力和独特的生活方式,东北地区胡人分布占据了一定的人囗比例。
清朝末年东北地区胡人和其他民族族群的关系密切。在这一地区,胡人,满州人,蒙古部族,鞑靼人等多个民族形成联系,关系密切。这种多民族,多族群的分布,相互影响,相互有了融合。
清朝末期的东北胡人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特点独貝一格。胡人主要放牧牛为生,他们善于骑马和射箭,饲养牲畜谋生。胡人崇尚自由和勇敢。注重家庭和部落族群荣誉。他们还保留了自己的语言,服饰和风俗特色和一些风俗习惯等,这都展示了他们独特的文化特点。
清朝末年,东北地区胡人在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角色和许多贡献。胡人以畜牧业和贸易为主要经济活动,他们饲养牲畜经验丰富。为当地的畜牧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同时,也在贸易往来中扮演重要角色,促进了地区的经济繁荣和发展。
总的来说,虽然经过多年的历史变迁,和多少族群的融合,胡人后裔仍然存在,他们的后代仍保留着一定的文化传统和生活上的习俗。胡人文化传统和影响在北方一些地区仍然可见,他们的生活方式和独特的价值观念对当地的文化建设和社会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胡人的传统音乐,舞蹈,民间艺术等方面也为地区文化的多样性作出了一定贡献。
总的来说,清末的东北地区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其中也有胡人的居住。胡人在此地区与其他族群有着密切联系,在生活方式上,文化特点以及经济发展中都发挥着重要角色。
今天我们聊一下大东北,东北人最大的特点那就是好玩。每一个东北人都自带魔性,现在全国都有东北人,东北人越来越少,在外地有人问你你老家哪的?我东北的用方位名词来定义自己家乡的只有东北人。
不信您听说过有说自己家乡是东南的,西南的西北的很少有这么说的,一般都说我家山东的,我家河南的,我家上海的、我家新疆的,这里边最逆天的就是江苏人,我活到现在从来没有一个江苏人说我老家是江苏的,他们对自己家乡的定位十分精准,我是南京的,我是苏州的,我是扬州的,我连云港的,我是徐州的,东北这个地方的定义就是我国的东北地区,首先就是辽宁、吉林、黑龙江没毛病,但是您天真了。
我再说几个地名,呼伦贝尔、锡林郭勒、赤峰、通辽,他们哪都属于内蒙,但是他们也是东北的,没想到老铁们。你们认为杀猪菜和猪肉炖粉条的是东北菜,其实烤全羊和手把羊肉也是东北料理,必须的,还有一个地方将来也会成为东北。这个地方就是海南岛,我不知道为什么东北人都喜欢海南,每一次我去海南哪都有一种到了假的感觉,一个赤峰人去内蒙的首府呼和浩特,就感觉去了一趟山西,但是这位大哥去了一趟沈阳,就感觉在周边城市晃悠一圈,一个通辽人和一个阿拉善人在外地相遇了。
大哥你老家哪的?我是通辽的,你老家哪的?我是阿拉善的,两个人尬聊一分钟之后马上拿出手机百度,然后是恍然大悟,我去咱俩是老乡,都是内蒙的,在阿拉善人眼里通辽那就是东北人。
在通辽人眼中,阿拉善就是新疆,别说内蒙古,东北可以把全世界都给带跑偏了,功劳要归功于自带魔性的东北话。
东北人自认为自己的普通话是最标准的,全中国只有东北人学普通话最难,比外国人都难,而且东北话的魔性还有传人现象,大学寝室里只要有一个人是东北人,毕业之后这一屋全是东北人,而且口音那叫一个纯正,用毕生精力你都扳不回来。
我大学的时候寝室有8个人,其中有2个是东北人,我是辽宁的,还有一个大哥是黑龙江哈尔滨的,用不上4年,一年全给带跑偏了,我有一个同学是安徽合肥的,我们寝室有一个座机,有一次他不知道在洗什么,他妈妈就给他打了个电话,他摁了一下免提,同学我找某某某,我那个同学就冲着座机说了一句,妈找我啥事咋的了,电话里足足沉默了5秒,然后同学的母亲就说同学我找谁,全屋爆雷,您就看挨着东北的几个城市说话全是东北味,这里最典型的代表就是河北的秦皇岛,在河北,你只有走到唐山,你才感觉终于走出了东北的地界,东北话自带喜感,无论是名词、形容词还是代词,有些词一语双关,比如傻狍子、三炮,把你形容成三炮,这绝对不是夸你。
不是山炮厉害,光是吃动词就有好几种说法,造你就可劲造,还有一种叫炫,你就炫大连话,管吃叫歹,好歹就是好吃,无论是嘚瑟还是忽悠都自带喜感,就是身上这些器官,那都让你乐一天。
脑瓜门子、肩膀头子、胯胯肘子、牙花子、拨棱盖卡秃噜皮了,还有就是东北的成语,那绝对是把中国的语言艺术推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
五脊六兽,埋了吧汰,五马长枪,扬了二正,支棱八翘,吊儿郎当,急了拐弯,稀里马哈,虚头巴脑,油光锃亮,吭哧瘪肚等等,你现在知道了吧,中国为什么大多数的喜剧演员都出生在东北,因为他们天生自带buff。
下边咱们聊一下东北人的性格,首先我要强烈谴责一下地狱黑,尤其是南京财经大学的教授冯继海,你这货不配当个教授,他就是一个败类,大家都是中国人都生活在中国这个大家庭,你自己人骂自己人让人笑话,首先要告诉大家,东北的大老爷们一天不是大金链子,小手表,紧腿裤子大黑貂,到大马路上看一看,没几个这么打扮的,还有东北人不是一言不合就干架,很多人说东北水浅王八多遍地是大哥,不是社会人,净唠社会磕,生死一看淡不服咱就干,纯是扯淡,毕竟现在是法治社会。东北也有派出所和公安局,你要是敢违法,警察叔叔绝不惯你毛病,但是东北人的特点是仗义豪爽,自来熟。
首先东北人都非常好客,这个好客一定体现在饭桌上和餐桌上,第一个就是东北的菜量大,这个大真不是一般的大,真能把南方人的三观都给颠覆了,两个小姑娘吃一盘菜,根本吃不了在东北点菜,不要看价格,这个价格和菜量没有什么直接关系,到东北点餐,一定要谨慎,要不然真是吃不了兜着走,如果你到东北人家里做客,没有7个碟子8个碗,那就是没把你当客那,餐桌上天上飞的,地下跑的,水里游的,那是应有尽有,绝不差事。
餐桌整的跟动物世界一样,东北人请客排面必须至上,我小时候家里来且了请一回客,剩的菜得吃一个多礼拜。东北人不光菜硬,酒也得硬,东北人喝酒那就是喝白酒,度数必须搞,东北人喝酒气氛必须搞起来。每一个酒局那都是一个小型的脱口秀,现场酒喝到位了,情绪上来了,小磕就得唠上,那小磕唠的走南闯北,天文、地理、大象、蚂蚁、无所不保,整个就是一部大不列颠百科全书,酒一上来劲让哥朝天唠神嗑,都说自己是大哥酒劲一上来,那是跟本拜过把子,那是拳打拜登,脚踢特朗普,爱谁谁,谁的毛病都不惯,如果有一个东北人跟你说晚上整点这个点有多大?
一般在东北这个点就是一瓶白酒起步,后边看情绪到不到位,情绪一旦到位了,那就没个数了,酒喝完了还得喝几瓶啤酒,美其名曰溜溜缝,也有叫透一透的,在东北啤酒是拿来解酒的,东北人是真喜欢烧烤,大金链子、小金表一天三顿小烧烤,东北烧烤的扛把子那就是锦州烧烤,锦州烧烤可以烧烤,全世界,但是锦州的流量担当那是质疑全世界的,锦州话在东北出去吃饭,那都是强着买单,每一个饭局之前都会站出来一个大哥,这一顿饭我请了谁要是瞄个锹的把单买了,那就是打我的脸在东北经常会发生这样的现象,两个人为了真正买单,最后大打出手,110都来了,就算110来了,感情绝对没有毛病。
东北人还有一个天性,那就是自来熟,跟谁都能聊上。你在外地见到一个东北人,你哪的我东北的,你哪的我新疆的,我三舅妈二姨夫的表弟的三姐在新疆支过教,这是缘分的,咱俩算半个老乡走喝点去,东北人几乎没有社交恐惧症,东北人犯的毛病那是社交牛掰症,在全国任何一个饭局中,只要这个饭局有东北人,这个人绝对是饭局的气氛制造者,那是饭桌中最闪亮的星。关于东北人的故事,今天就讲到这里。
我国的东北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游牧民族频繁活动的地区,这里曾经有两个少数民族——蒙古族和满洲族统一了中原广大地区,建立了国家。虽然蒙古族建立的元朝统治中国一百多年即被汉族所建立的——明朝所取代,但是蒙古族对中华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蒙古族文化流传至今,仍然具有着比较鲜明的特征。但是在各民族文化日益融合、发展的今天,如何保持东北蒙古族文化的独特性确实很艰难。
东北蒙古族文化的生成与发展
蒙古族始于古代望建河(今额尔古纳河)东岸一带。“蒙兀”是“蒙古”一词最早的汉文译名,始见于唐代。在汉文史籍中也曾被称为“蒙兀室韦”、“蒙瓦”、“萌古”和“蒙古里”等。
“蒙古”最初只是蒙古诸部落中的一个部落名称。8世纪以前,蒙古族就在大兴安岭和额尔古纳河流域生活。8世纪中叶,以孛儿帖赤那为首的一部分蒙古部落走出原始森林,西迁到各大河流域,过起了草原游牧生活。到了12世纪,在我国北方已经形成了称为蒙古人的部落将近30个。公元1206年,以铁木真为首的蒙古部落统一了蒙古地区诸部,建立了大蒙古国。就这样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蒙古”也就由原来的部落名称变为民族名称了。
由于历史的原因,蒙古族的分布几乎遍及全国各地。东北地区(未包含蒙东地区东五盟)的聚居地区有黑龙江的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吉林的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辽宁的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和阜新蒙古族自治县。
黑龙江流域,北方游牧渔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蒙古族最初生活在蒙古高原,除了西北部多山以外,其它大部分地区为台地区,地表结构比较单调,主要为垄岗和洼地相结合。《黑鞑事略》记载阴山以北地区“气候寒冽,无四时八节,四月八月常雪,风色微变。”“其产野草,四月始青,六月始茂,八月又枯,草之外咸无焉。”而且那时的自然灾害比较频繁。正因如此,蒙古高原地区自然条件的恶劣,生态环境的相对脆弱等地理环境特点,对这个民族的性格、心态等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蒙古族人民,“为了生存,逐渐培养起不向任何艰难低头的顽强精神,不论处于任何险恶的环境,都能设法调整部族的生存空间,从而也磨砺了生存意志。”
为了适应这样的自然环境,蒙古族过着游牧的生活,其日常生活离不开迁徙、流动、寻找牧场等活动。“像一切时代的游牧民一样,蒙古游牧民为了给牲畜寻找牧场,不得不每年好几次从一个地方游牧到另一个地方,游牧的距离以牧场的条件和畜群的大小为转移。”只有不断地游牧,蒙古族才有可能在严酷多变的环境中生存,并繁衍、发展、壮大起来。长期生活在艰苦的自然环境之中,再加上游牧的生活方式使蒙古族养成了好奇、冒险、开放、易于接受新事物的性格。从一定意义上说,蒙古族所具有的游牧文化比汉族的农耕文化要开放的多。
蒙古族的开放心态,主要表现在他们在与其他民族交往时对其他民族文化采取的兼容并包的态度上。
在中国的历史上,许多少数民族都被博大精深的汉民族文化征服过,蒙古族也不例外。其实在草原民族“汉化”的道路上,蒙古族的步履要艰难的多。蒙古族无论在血缘、语言,还是在生活方式上,都与其他在北亚、中亚,以及南俄草原的突厥系民族一脉相通。蒙古族的游牧生产更多的依赖自然,其抗干扰能力较差。公元1206年大蒙古国建立后,成吉思汗曾西征中亚、东欧。这次西征使蒙古人开阔了视野,广泛地接触和吸收了西方文化,也使蒙古族的文化中增添了新内容。同时因为大蒙古国疆域极为广阔,其中所包含的多种主流文化体系,均有其孕育的环境,各文化间的区别较明显。对于东西方的各种宗教,蒙古族统治者本着为我所用的原则兼容并包。一时间出现佛教、道教、教、伊斯兰教和萨满教五教并存的局面。
蒙古族入主中原后,面对着产生于黄河、长江流域的博大精深的农耕文化,蒙古族再也无法抗拒这种文化的诱惑。在儒家士大夫的影响下,忽必烈改革旧俗,推行汉制,儒家的典章制度几乎被元朝继承下来。“无论从统治集团文化素质,还是从具体政策的制定、运行来看,元朝都明显呈现出汉化迟滞的特点,统治者对‘马上得之,马上治之’,长于镇压,聚敛而短于改革、治理,统治集团与被统治地区的文化差异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弥合。”蒙古族在进入中原前,对汉民族的农业文明几乎没有接触过。认识农业经济的重要性,并接受与之相关的意识形态等,对他们来说很困难。而且蒙古族统治者也很难从汉族地区的角度来看待问题,这都导致了汉化迟滞的结果。尽管忽必烈实行“汉化”并不彻底,但是蒙古文化开始接触汉文化,并互相冲突交融,开创了中华文明的新局面。
到了清代,大批汉人迁居蒙古地区,蒙古人和汉人之间进行了频繁的交往。不少蒙古人学习汉语,甚至取汉名。清政府认为这是“蒙古渐染汉民恶习”,一再颁发命令,要求“蒙古人命名,不得擅用汉字义。公文呈词,不得擅用汉字”(《清太祖实录》),但这阻止不了蒙古人语言文字汉化的趋势。到了,几乎多数蒙古人已通汉语,识汉字,并且有不少蒙古人不会蒙文或不会说蒙语了。
同时在清代,特别是在腾格里特古格奇汗乾隆统治时期,由于直隶(今河北)、山东等省人口较多,土地兼并严重,人民生活困苦。再加上遇有水灾旱灾,流民遍地。在统治者默许的情况下,大量汉民纷纷流亡塞外,迁往蒙古人居住区(今辽西及内蒙古),这就逐渐形成东北许多地区特别是辽宁地区蒙汉两族杂居的情况。一部分汉族接受蒙古族文化的影响,逐渐蒙化。《朝阳县志·种族》载:“至则依蒙古族,习蒙语,行蒙俗,垦蒙荒,为蒙奴,入蒙籍,娶蒙妇,为蒙僧等等。”
另外在清代,蒙古族和满洲族的关系也非常密切。因为在和清代的战争中,蒙古诸部均屈服,并被编为蒙古八旗。(东北君:蒙古八旗是内藩蒙古,等同于满洲,还有外藩蒙古,即各扎萨克旗。本文作者的水平……)满洲更和蒙古科尔沁部世代联姻,清代历代皇帝都聘蒙古蒙古王公子女为妃,同时又将清室公主和宗亲的格格下嫁给蒙古王公为妻。这样更加强了满蒙两族间的密切文化交流。
蒙古族文学的历史比他的文字更古老。早期的口头文学有神话传说、歌谣、祝词、赞词、英雄史诗等,生动地展现了蒙古族早期发展的历史。
蒙古族著名的英雄史诗《江格尔》,叙述宝木巴的英雄江格尔及其他勇士同来犯的敌人英勇斗争并最终取得胜利的故事。《江格尔》与藏族的《格萨尔》、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一起被誉为“中国三大英雄史诗”。其他像《蒙古黄金史》、《嘎达梅林》、《蒙古秘史》、《乌八什·洪台吉》等作品对后世都有影响。
东北蒙古族文化的特征
蒙古族文化与满洲、汉、藏族文化的互补
1.蒙古族文化与汉族文化的互补
有学者指出:蒙古族是在对中原文化不同质的我国北方民族游牧文化全面继承的基础上,又先受中亚文化影响之后才进入中原的,因而其本身的传统文化内容较独特,对中原文化产生了一些抵触。但蒙古族最后还是从中原文化中汲取了许多文化营养,发展壮大了自己,并促进了中原文化的发展。
元朝时期,蒙古民族及北方其他少数民族的游牧文化大量涌入中原汉族地区,并且与其农耕文化产生交流、融合才出现了元杂剧的繁荣兴盛局面。可以说,没有民族的大融合就没有文化的大融合、大发展。元曲是蒙古族对中原文化的一个突出贡献。
汉民族文化博大精深,优秀作品众多。像《聊斋志异》、《封神榜》、《今古奇观》、《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等优秀古典名著,用蒙文翻译过来,在辽宁蒙古族居住地区广泛流传。近代的蒙古族作家尹湛纳希曾翻译过《红楼梦》,他的兄长古拉兰萨翻译了《水浒传》。1998年底,辽宁喀喇沁左翼地区发现了蒙文手抄本《水浒传》20多本,举世罕见。
在向汉族诗歌学习的过程中,取得成绩显著的作家是尹湛纳希兄弟四人。他们创造性地借鉴、吸收了汉族唐代以来的近体诗、格律诗和绝句的行数规则、词数规律、押韵、对仗等传统,创造了有别于蒙古诗坛中其他体裁的新诗体。
尹湛纳希创作《大元盛世青史演义》、《一层楼》和《泣红亭》时,积极地有创造性地借鉴和吸收了汉族章回小说、长篇历史小说的写法和技法,丰富了蒙古文学的体裁。
《大元盛世青史演义》
2.蒙古族文化与满洲族文化的互补
在明代满洲族的先民与蒙古族的关系非常密切,相比较而言处于优势的蒙古族文化对满洲族文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满洲族的发展初期,无论是行政制度还是文化方面都向蒙古族学习。(东北君:对比辽金史,个人认为还是大量的传承了辽金元时期的女真,而非作者所说)特别是语言方面,噶盖、额尔德尼、喀喇等人利用蒙古文字创制了满洲文。
满洲族建立后,开始向文化更先进和发达的汉族学习,并且又反过来影响蒙古族文化的发展。
3.蒙古族文化与藏族文化的互补
蒙古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蒙古族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蒙古文字始创于13世纪初,最早借用维吾尔字母拼写。元世祖忽必烈曾命西藏喇嘛八思巴改创蒙古新字,主要是根据藏文加以变化,俗称“八思巴字”,一度推行。元亡之后,逐渐停止使用。14世纪初,蒙古学者却吉·斡斯尔又对最初的蒙古文字进行了改革,发展成为至今通用的规范化的蒙古文。在蒙古族文字的创制过程中,藏族的语言文字影响是巨大的。
在蒙古族书面文学发展的最初阶段,藏族的经典文献、民间故事和藏译的梵文作品被蒙古族翻译过来,并广泛流传。但是蒙古族在吸收藏族文化的过程中是经过了加工和润色之后才吸收的。例如蒙古族的很多民间故事的原型都可以从藏族民间故事中找到。
民间文化与作家文化的长期共存
几百年来,辽宁蒙古族群众创作了不计其数的诗词歌赋,同时也创作了许多历史故事和长篇小说。这些作品大多数是以手抄本的形式在群众中流传。其中影响最大、流传最广的就是尹湛纳希及其父兄创作的《一层楼》、《泣红亭》、《大元盛世青史演义》等鸿篇巨著。
辽宁省的西部地区是蒙、汉文化最先交汇融合的地区,丰厚的蒙汉文化的营养哺育了许多优秀的蒙古族作家、诗人、学者。如尹湛纳希、罗布桑却丹、恩可特古斯、玛拉沁夫等。他们身上具有很多共同点:
他们天资聪颖,而且大多受到过良好的教育。尹湛纳希出身官宦人家,一门父子兄弟五人都是作家,他还是成吉思汗第28代后裔,他的父亲曾聘请一位有名的秀才做他的家庭教师。恩可特古斯10来岁就在私塾里学习。玛拉沁夫自由在家受其父的影响,得到了比较全面的教育。罗布桑却丹虽出身寒门,但他发奋读书自学成才,最终称为知识渊博的蒙古族民俗学家、思想家和哲学家。
精通蒙文、汉文,吸收其他民族文学营养。在任何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各种民族文化的碰撞都会迸发出一些新的火花。尹湛纳希通晓蒙、汉、满、藏、梵文。罗布桑却丹、恩可特古斯、玛拉沁夫等人也都精通蒙文和汉文。这样就使得他们在消化吸收本民族文化成果的基础上,接受汉民族文化的影响。
创造了大量具有民族特色的作品。尹湛纳希的《红云泪》、《一层楼》和《泣红亭》等长篇言情小说,在国内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罗布桑却丹在1915-1918年四年中写出了长篇巨著《蒙古风俗鉴》,记述了蒙古族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哲学、宗教、地理、历史、医药、法律、婚姻等问题,是一部用蒙文撰写的“百科全书”。恩可特古斯的《兴唐演义》,以唐朝内部的忠奸之争为主线,描写了薛、徐、秦、程、罗等忠臣后代的赤胆忠心和英雄业绩。
这些作家学者不仅将本民族的文化发扬光大,而且也为祖国文化的发展做处了贡献。
《蒙古风俗鉴》
蒙古族民间不仅有耐人寻味的口头文学,还有脍炙人口的好来宝(连环说唱)、乌力格尔(故事)、民间演唱、民间小戏等民间文化形式,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
拿好来宝说,好来宝分单口说唱、对口说唱和群体说唱三种表现形式。民间流传的好来宝主要有《燕丹公主》、《宅院颂》、《骏马赞》等。近代流行的是《孝顺歌》,以生动凝练的句子,赞美了尊老敬上的蒙古族传统美德。这种说唱形式不仅有浓厚的文学色彩,而且也通过寓教于乐的形式教育了青少年。
东北地区的蒙古族民间文化和和作家作品构成的文化交相呼应、长期共存,都极大的丰富了蒙古族人民群众的生活。
结语
通过对东北蒙古族文化特点的粗浅的研究,我们能发现这样一条规律:各民族之间如果不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对各种先进文化借鉴、吸收,那么我们的民族、我们的国家就不会有发展。
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相比较而言,汉民族文化对其他少数民族文化来说,应该算是一种强势的文化。在各民族接触、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如何保持少数民族文化的独特性是一个大问题。成吉思汗说过:“如果有一天我的子嗣和臣民都住进了用泥土建造的房屋,那就是我所建立的蒙古要灭亡的时候了。”这真是一句意味深长的话。满洲族入关后,原有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改变,许多渔猎经济时期出现的词汇慢慢消失了。时至今日,蒙古族文化赖以存在的环境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在很多地区,一家祖孙三代人,祖辈说着蒙语,父母蒙语、汉语都会说,而年轻一代有很多不会说蒙语的情况很常见了。所以我们应该为保持东北地区的蒙古族文化做些什么,让这种独特的文化延续、发展下去。
作者:刘冬梅,辽宁凌源人,辽宁社科院。文章原载于《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第6期第34卷(总第162期)。
copyright © 2022 一生命运网 版权所有 辽ICP备2022007116号-4
法律声明:本站文章来自网友投稿,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