澹·澹台 澹1..dàn。1)含义。(1)恬静、安然。旧通“淡”。澹虑(恬淡的心情)、澹漫、澹默(恬淡静默)澹漠、澹宁、澹然(〔唐〕柳宗元《晨诣超师院读禅经》:“澹然离言说,悟悦心自足。”)、沈澹(沉淡)、柔澹(温柔恬淡)、恬澹(安定)。(2)水波纹纡缓。如:澹淡(见〔战国〕宋玉《高唐赋》)、澹荡(摇动。〔唐〕白居易《西湖晚归回望孤山寺赠诸客》:“烟波澹荡摇空碧,楼殿参差倚夕阳。”)、水河澹澹(dàn dàn水波摇动):〔汉〕曹操《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澹漾(水波荡漾)。(3)消除;洗刷。如:澹灾(消除灾害)、澹澉dàn gǎn 洗涤。〔明〕郑侨《千里思》:“澹澉(gǎn)手足。”(4)文艺作品格调朴实。〔宋〕欧阳修等《晋书·礼乐志十二》:“隋炀帝厌其声澹,曲终复加解音。”(5)旧通“淡”。如:澹薄、澹泊、澹味(淡味)、澹月(淡薄的月色)、澹云(淡云)、浅淡、清澹退静(〔唐〕房玄龄等《晋书·华表传》)、2)澹林,古族名,参见“林胡”。3)姓。源于啖氏。唐武宗名叫李炎,当时大臣啖鳞为避讳改称澹鳞,其后裔皆世代相传澹氏至今。该支澹氏读音作“dàn”。
2.旧音shàn。《集韵》音“时豔(yàn)切”。旧与“赡”同。供给、供应。〔战国〕《荀子·王制》:“物不能澹则必争。”〔东汉〕班固《汉书·食货志》:“竭天下资财,以奉其政,犹不足以澹其欲。”如:澹养(赡养。供给生活所需。〔近现代〕胡雪抱《答长和、次纯寄诗见怀》:“一泓澹养文章气”)、澹应(〔清〕乾隆《题乐清馆》:“治官廉以弊六计,脩已澹应静七情。”)
3.tán。姓。1)单姓。春秋时期姬姓鲁国孔子弟子澹台灭明,其后人省文简化为氏。2)《续通志·氏族略》载,明朝湖北长阳知县澹文升。其澹氏读音作“tán”。3)《零陵县志》秦时期著名隐士、姬姓后人周贞实,居于今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县(今永州芝山区)的澹山澹岩,又称“淡岩”。其后裔以居邑名改姓,世代相传至今,其读音作“dàn”。(待考)。
2)复姓:澹台。姬姓的春秋末年鲁国贵族季氏世家后裔、武城(今山东平邑)人澹台灭明,是孔子的72贤哲弟子之一。其后裔以澹台命姓,称澹台氏。
辨例:
①《辞海》有“dàn”“shàn(见上述)”“tán”3音义,“tán”音只有复姓义项。《现汉》只有“dàn”“tán”2音义。没有姓氏、地名义项。
②360国学、360搜索等在新兴媒体在360安全浏览的帖子,将“澹养”“澹应”等“赡养”义的“澹”,清一色的注音为“dàn”。按照《辞海》的说法读音是错的;而《现汉》等工具书没有收进此音义的词(实际上是淘汰的),而在汉语实践中却有实际应用。如果应是按照《现汉》的注音归类,拟可归入“dàn”音。究竟怎么发音,无所适从。
台风过境,其实从姓氏来说,风雨雷电皆为姓氏。
“风”姓氏风姓是一个中文姓氏,是中国最早的姓氏之一。风姓是中国传说时代伏羲的姓。周朝的宿国、任国、须句国、颛臾国都是风姓,太皞伏羲氏的后裔。鲁僖公的母亲成风就是风姓。同时很多古老姓氏都源于风姓,比如:姜、姬、韦、依、任、 程、凌、包、熊、栗、东、鲍、伏等。
今重庆市开县,北京市,上海市,香港特别行政区,台湾省等地,均有风氏族人分布。
风氏
“雨”姓氏雨姓,出自氐族。位于澹姓之后,葸姓之前。排名约1120 位。中国古代人类生存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自然环境。居住在今西北一带,东晋时,在北方和西北建立过前仇池国、前秦国、后凉国。
雨姓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天津之武清,内蒙古之乌海,山西之太原、大同、长治、江西之新余,福建之清流,广西之荔浦,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姓氏。《新编千家姓》已收载;《姓氏词典》引《宋史》亦收。宋代有雨滞。
雨姓氏
“雷”姓氏“雷”姓起源:
其一:相传炎帝神农氏的九世孙叫雷。在黄帝征伐蚩尤时,雷身先士卒,助黄帝剿除蚩尤立下大功。黄帝论功行赏,把雷封于方山(今河南禹州市方山镇)。雷之后裔以及部族人等,以国为姓氏,复姓方雷氏。在方雷氏的后裔子孙中,又分衍为两支,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称雷氏,亦有以国名为姓氏者,称方氏。
其二:出自纣王宠臣雷开。传说雷开对纣王忠心耿耿。在周武王伐紂后,雷开后裔有延续其先祖姓氏者,称雷氏,世代相传至今。
其三:传说黄帝属下有大臣曰雷公,精通医术,曾与黄帝一起讨论医学理论。雷公后裔延续其先祖之姓氏,即雷氏,世代相传至今。
其四:据《姓氏考略》记载:东汉末期以及魏晋南北朝,有部族曰潳山蛮,居于今湖北省境內,后改汉姓为雷。潳山蛮后逐渐迁徙至岭南地区,世代生息繁衍至今。
“雷”姓分布:
先秦时期,雷姓活动集中于河南,惟一直不活跃,史书亦极少记载。直至魏晋南北朝,雷氏已分布于长江一带包括江西、安徽、四川、湖北等省。唐代以后,雷姓在南北均有发展,已散播至山西、陕西、湖南、广东等省。宋代时,雷氏分布更为广泛,今江西、福建、广西、湖南、广东、山西等省,均有雷氏人居住。
当代雷姓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25%。其分布较广,包括陕西、四川、湖北、湖南、广东、广西等省,共居住了大约56%的雷姓人群。
雷姓氏
“电”姓氏“电”姓:源于官位,出自秦朝时期霆吏,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电,在古代都与雷联系在一起,为“霆”的代称。在霆吏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霆氏、电氏。
“电”姓分布:今河南省有此姓。
电姓氏
说“承平洞”很有名气,或者说它没什么名气,似乎都不够确切。
说它没名气,是因为您向书法碑刻界以外的平常人打听这个地名具体所在,或上网去问“度娘”,几乎难有满意答案。
讲它名气很大,是因为与这个地名相关联的故事,又让整个永州都跟着沾了光:说有个叫周贞实的零陵人,为一时大贤,从咸阳辞官归隐家乡后,在澹岩秋月间寄情流连,秦始皇诏命进宫为官,他都抗旨终老不复入仕。隐居期间某日,他出游到城南六十里,曾在南郊(现双牌县)承平洞题下“贞实来游”四字。其字迹刀法如锋棱劲挺,并起止有序,与甲骨文的刀法如出一辙。文物部门和碑刻研究学者认定,这块碑是永州迄今可考的最早碑刻。查阅《<湖南省志·文物志>历代碑刻篇(上)》第一章第一篇《秦人零陵承平洞题名》,即是记叙此碑刻,所以,它其实也算得上整个湖南迄今最早的一块古石碑刻。
周贞实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物,比如祖籍哪乡哪村、官职何阶?非我不得而知,世人也都不得其详。唯清光绪年编修《零陵县志》中尚存不甚详尽的记载:“秦始皇时,周贞实避世,遂居于此。”还有明地理学家徐霞客游记中也留有类似记叙:“有贞实者,秦时人,遁世于此,始皇三诏不赴,复尸解焉。”上述“遂居于此”和 “遁世于此”句中的“此”究竟是哪里?——是零陵的澹岩(现称“淡岩”),这大概是没有疑问的。澹岩名声远播,游客纷至沓来,发于汉朝,盛于宋朝,这都是因了周贞实等的“名人效应”嘞。黄庭坚有诗《题永州淡山岩》写道:“澹山澹姓人安在,征君避秦亦未归。石门竹径几时有,瑶台琼室至今疑。洞中明洁坐十客,亦可呼乐醉舞衣。阆州城南果何似,永州澹岩天下稀。”
这周老夫子算得上是个高人。用现在的话讲,他为何这般的牛?连秦始皇都三次颁诏诏他到朝廷为官,且他还拒诏?虽然没有史志给出答案,但他定然不会是一个平常、平庸之辈。也许是不满秦始皇的,也许是看破滚滚红尘,他放弃高官厚禄,在淡岩隐居下来,过着与世无争的日子,悠哉乐哉。吴敬梓老先生《儒林外史》中有句“有人辞官归故里,有人漏夜赶科场”,我猜想,仕途中“辞官不做”的第一人是否就是这位周高士呢?
他当年随兴写下“贞实来游”四字,他具体来到哪里了?都游玩什么盛景了?他“来”的地方,自是时属零陵城南(现双牌)的承平洞;他“游”玩的景点,可以从民间流传下来一首作者佚名的地名诗及其题记中去解读。诗曰:“昔年周姓避嬴秦,时到斯岩图散心;‘贞实来游’千古事,如今无奈锁深林。”这首《承平洞》诗的题记还写到:承平洞位于尚仁里胡家对面半山上;清道光《永州府志》有载:“承平洞峰峦峭拔,林泉深邃,洞中几灶皆石,可纳百人。”按照这个说法,承平洞在原零陵城南郊现今的双牌县无疑,而且洞的规模较大,景色奇特,引人流连。
《零陵县志》又载:岚水源出邑紫檀漕,西流通十五里至黄沙漯,又二十里至尚仁里,又五里至承平洞,经永山桥,至岚江口会永水,两水合流入潇。
胡家村,距今双牌县城南郊十里地,是有“永山永水出永州”说的永水河与岚江交汇的地方,风光迤逦,镜像如画。这附近地名,如二甲、九甲、莲蓬塘、黄鲤井、观坟廛、尚仁里、象王陵(墓),都很有点特别。这周围可称之为景点的,有永王祠、婆婆殿、寨子岭、雷石凼、尚书庙、渠清岩,等等。
我多年踏行在乡野村庄间,访问过不少村中老人。问及他们承平洞具体所在,亦有几种说法。去往其中可信度最高的几处实地探究,在胡家村对面果然有悬崖峭壁,有好些个山洞,但都被村民辟为采石场,常年用炸药爆破石崖取石,或烧石灰,或取石建房,所以,那里恰好又是遭破坏最为严重的。但岩洞口仍有些规模。据一位在岩洞口开农家乐并直接将店子命名“贞实来游农庄”的店老板胡先生讲,他前年曾与几个伙伴涉水进到过洞里两次。洞口虽矮且窄,其内宽阔,确如《永州府志》所载,“洞中几灶皆石,可纳百人”,不过因多岔道、如迷宫,且深不见底,他们不敢贸然走远。我让店老板帮我将村中长者邀请来座谈,再向他们打听“贞实来游”碑刻事,则大多说不知详情。也有两个年轻时曾当过民办教师的,说有过耳闻,其中一个看上去更有些见识的长者回忆起,多年前他还先后两次陪同省里市里来寻访的专家在附近找寻了不少地方,并未最终寻得“贞实来游”碑刻踪迹。专家们亲眼所见,是人类活动导致石洞石崖面貌全非。这样的说法,我犹疑犹信。但我更期盼,某一天会有哪位乡民或修山抚育或上山牧羊,突然踩踏出一面峭壁,辨认出一块石碑来。哪怕刻在上面的字,并不一定就是“贞实来游”。
人为毁坏也好,地貌形态变迁所致也罢,岩洞具置暂无定论,碑刻也不见踪迹,但我却看到了一条历经岁月沧桑的青石板古道。它起于潇水河岸边的双牌老街码头,向南延伸去往古道州(今道县),是被称为“茶盐古道”的湘桂潇贺古道之其中一段。是除了潇水水路以外,古时官商与平民百姓或步行或轿乘或马车,南来北往必经之道。凝视着古道上一块块光滑的铺路青石板,我恍惚看到了舜帝访贫问苦、蹒跚前行的背影,和周高士移步赏景、挥毫题名友人帮忙刻石的悠闲。
曾读到过专事碑石研究的韦家明教授提出的观点,说秦始皇一统中国后,虽推行铸剑为犁新政,但又施行焚书坑儒。尤其焚书坑儒的一把火,把天下之书,特别是把不与他同流且有不同政见者的书、抒写其的书文全都付之灰烬,以龟甲、兽骨、金鼎,以及竹简、木牍、缣帛、纸等作为文明载体的,都遭销毁了,就连集诗歌大成的《诗经》都难以幸免,中华文明史几乎归于湮没。甚至从那往后,历史上又还断断续续出现过“文字狱”悲剧。唯独像封神榜和石鼓文等碑石所记难以抹掉和销毁,才不同程度地得以传承。石刻的大量使用并达到鼎盛,正自此始。西汉孔安国《〈尚书〉序》有言:“及秦始皇灭先代典籍,焚书坑儒,天下学士逃难解散。”可以想见,与“三诏不赴”那个周贞实有关的书文,一定曾在火堆中燃起过几缕青烟;与他相关的故事,自然也就成了或实或虚的传说。
从这个意义上看,周贞实、承平洞声名如此之大,但在史书典籍中少有看到记载,当然也就情有可原了。至于周贞实所写被刻在石壁上的“贞实来游”,今人只闻得其名、不见其形,久觅无踪,是不是也曾一同被毁掉,也许只有天知地知了。但愿有一天,随着文物考古的深入,它还能被发现,终还可以重见天日。
澹台(Tán tái 澹臺)姓源流单纯,出自春秋时鲁国孔子弟子灭明的后代,以地名为氏。春秋时有鲁国孔子的弟子,字子羽,名灭明,南游长江流域,居于澹台湖(在今江苏省吴县);另一说是居于澹台山(今山东省嘉祥县南),遂以湖(山)名命姓名,因取名澹台灭明。其后代子孙遂以澹台命姓,称澹台氏。
其得姓始祖为澹台灭明。据《姓氏考略》记载,可知澹台一姓,是居者以地名为姓而来的。在山东嘉祥县南的澹台山旁,相传古时灭明居之,即以地为姓,称澹台氏,故名为澹台灭明,字为子羽。后来,澹台灭明南游至江苏吴县东南居住。他的住地附近,后来地陷为湖,人称澹台湖,也就是今苏州著名的澹台湖,湖侧仍有坟可见。依照《史记》的记载,澹台灭明是当时的鲁国武城邑人,即今山东省人。他们的得姓历史大约在2500年左右。望族居太原郡(今山西省太原县)。故澹台姓的始祖就是澹台灭明。
今山西省的运城市河津市(集中于小梁乡马家庄村)、榆次市,河南省的商丘市、孟州市,河北省的邢台市、张家口市、衡水市、临西县,山东省的泰安市(泰山市),潍坊市、曲阜市、宁阳县、高密市、聊城市、蓬莱市,内蒙古自治区的呼和浩特市、包头市,江苏省的苏州市,安徽省的凤阳市、六安市,湖北省的孝感市、当阳市,上海市,北京市,陕西省的咸阳市,香港特别行政区,台湾省,澳门等地,均有澹台氏族人分布。
澹台灭明
澹台姓有一个典故、趣事,以貌取人,失之子羽
出处:《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载,孔子闻之曰:\"吾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以貌取人,失之子羽。\"
释义:意思是只根据外貌来判断人品质能力的好坏。
故事:孔子有许许多多弟子,其中有一个名叫宰予的,能说会道,利口善辩。他开始给孔子的印象不错,但后来渐渐地露出了真相:既无仁德又十分懒惰;大白天不读书听讲,躺在床上睡大觉。为此,孔子骂他是\"朽木不可雕\"。孔子的另一个弟子,叫澹台灭明,字子羽,是鲁国人,比孔子小三十九岁。子羽的体态和相貌很丑陋,想要事奉孔子。孔子开始认为他资质低下,难以成才,故不为孔子所器重。但他从师学习后,回去就致力于修身实践,处事光明正大,不走邪路;不是为了公事,从不去会见公卿大夫。后来,子羽游历到长江,南游至江西,在南昌定居,并设立书院讲学,跟随他的弟子有三百人,声誉很高,各诸侯国都传诵他的名字。孔子听说了这件事,感慨他说:\"以貌取人,失之子羽\",意思说\"我只凭言辞判断人品质能力的好坏,结果对宰予的判断就错了;我只凭相貌判断人 品质能力的好坏,结果对子羽的判断又错了。\" 而懊悔莫及,成语\"以貌取人\"的典故由此而来。
copyright © 2022 一生命运网 版权所有 辽ICP备2022007116号-4
法律声明:本站文章来自网友投稿,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