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八字命理

算命卜卦准不准(算命卜卦)

发布时间:2024-07-09 17:14:06作者:趾高气扬来源:网友分享

算命卜卦准不准(算命卜卦)

本文目录一览:

身披老昆明的文化荣光,这家东方书店从1926年穿越而来

文/晏婷 图/瑾言

三扇窄窄的木门,诗人于坚书写的牌匾挂于门头,雨季的昆明,老街上的青石板路被一场不合时宜的雨淋得湿湿嗒嗒,东方书店就像个不爱说话但包容的大人,静静地立在路边。

我和好友走进去,注意到门边立着的“回收前任”牌匾,注意到西南联大80周年藏书签,注意到很多旧书、旧柜子、旧物件,注意到闻一多、冯至、林徽因、胡适等大师的黑白照片,觉得这间书店有些不一样。

兜兜转转,好友突然在一旁的书柜上发现找了许久的一本书——台湾原版《未央歌》,而我直到现在,仍然记得她手里握着那本书去付钱时候的表情,眼睛带着灵气地忽闪忽闪,表情又惊喜又感激,像是被一束光照着。

从1926年穿越而来

这间位于昆明老街的东方书店,身披老昆明的文化荣光,从1926年穿越而来。

192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外语系的昆明人王嗣顺先生回到家乡,受和科学的“先声”滋润,于1926年创立了“东方书店”,选址文明街,专售“三义”等进步书籍,也收售古旧图书。

西南联大时代,清瘦的读书人鹄立昆明街头,汪曾祺,朱德熙等大家来来往往。东方书店的门口常常支起大瓦数的灯泡,灯下,连冬衣都典当出去的学生,彻夜捧着书读。

彼时的东方书店,一度成为昆明的文化地标,铭记着一座城市坚定挺起文化脊梁的高光时刻。

(1944年,美国老兵米勒特拍下了当时的东方书店)

巧合的是,在昆明“东方书店”开业的时候,几乎同一时间,欧洲著名汉学家普罗赛在伦敦也开起了一家“东方书店”,专售中国的古旧图书。

两家书店,一东一西,仿佛冥冥中的照应。

只是风雨近百年,伦敦的“东方书店”一直立在大英博物馆后门的小街上,历经四代,代代相传,而昆明的“东方书店”却在历史的浪潮中渐渐望不到踪影,让人不免有些唏嘘。

现在的东方书店,是在老书店原址的基础上复刻重建的,于去年6月16日开业。现任店主李国豪出生媒体,酷爱读书,他想让书店再次成为云南文化地标,延续风度,讲述本土记忆。

按照他的话说:“我们接过了火炬,历史上曾经亮起的灯火,将重新照亮。”

“我不是暴发户,也不是富二代”

东方书店开业至今,形形的人来来往往,李国豪被问的最多的一个问题就是——“你是富二代吗?”

的确,在快节奏消费充盈的时代背景下静静的开一间实体书店,确实长着一副不太会赚钱的嘴脸。

但李国豪不是,他既没有富二代的背景,也不是什么暴发户。

我甚至还和他聊过如果有一天书店坚持不下去,会不会去借钱的问题,他说:“真的到那一步我还是会借的,毕竟无论如何我都一定要坚持到2026年,东方书店刚好100年。”

2017年7月30日,在媒体做了12年的李国豪把一纸辞呈递到老板的桌子上,辞呈上赫然写着这样一行字——“感谢在这里的这些年,培养了我适度的野心。”

辞职之后,李国豪偶然接到之前一位采访对象打来的电话,说了昆明老街东方书店原址复建的项目,他心里一下子就跳起来。

“说到东方书店,那得了啊,从过来的,还是原址。”

那天,李国豪和带他入媒体行当的一个老师分享了这个消息,两人沿着盘龙江边走边聊,从东边走到西边,两个多小时的时间,书店的雏形基本已经呈现在眼前

“人干任何事情都要给自己找到一个你认为可靠的理由,我给自己找的理由,说起来还蛮崇高的。”

“我受到一个刺激,日本学者大前研一说,中国现在的状态就是走在大街小巷,娱乐场所和按摩厅很多,但是你能看到几家书店呢?中国人现在的阅读状态永远无法进入发达国家的行列。我们读屏读的太痴迷了。”

李国豪说,“我其实想过,书店不会赚大钱,投入了很多的心思和精力,利润也很微薄,但其实人的一生不是这样衡量的,不是用你每个月拿到多少钱来比,而是在获得最基础生活保障的同时,你的精神上获得什么。”

虔诚的守望

原址复建的东方书店,虽然一切都是新的,但却又处处透露着老故事的味道。

抗日战争爆发时期,老东方书店进货的书源断绝,王嗣顺先生便开始收售旧书。延续老店的传统,现在的东方书店同样收售各类旧书,进门处立着的“回收前任”牌匾,就是在号召大家不要忽略了旧书存在的意义。

“旧书有两个下场,要么被称斤卖,要么去到废纸厂被打成纸浆。如果有新出的再版还好,如果没有,它们所承载的那些珍贵的文化信息就没有了,文化就消失掉了,”李国豪说。

“现代人思想与思想之间的碰撞太少,交流太少,很多人就在手机上和世界沟通。读旧书这件事情,有一种神秘的喜悦在里面,看到前面读过这个书的人留下的痕迹,冥冥中就产生了某种连接。”

“人的本性上是孤独的,但是像这样交流,在孤独上面产生了丰富的愉悦感。”

除了收售旧书,东方书店在选书上也大有讲究,多为人文历史、思想史方面书籍,还设有和云南文化两个特色专柜。《郑天挺西南联大日记》、《昆明古今地名考释》……东方书店虔诚的对着它成长起来的这片土壤。

梁文道先生曾说过这样一句话,“看一个书店好不好,要看它不卖什么书”,东方书店大概是我在昆明见过的最有态度的书店,不是什么畅销就卖什么,什么走俏就选择什么,它始终坚持着自己的“八不卖”:不卖成功励志,不卖心灵鸡汤,不卖成仙修道,不卖养生保健,不卖发财宝典,不卖野史禁闻,不卖算命卜卦,不卖厚黑谋略。

前半个世纪,东方书店是闻一多、李公朴、汪曾祺等学者名家经常造访之地。而现在,

平均每月5场以上的作家签售会、文艺沙龙和读书会在这里举行。后半个世纪,东方书店依然是学者名家的思想交流阵地。

向着光明那方

老楼,老窗,老桌,老椅,东方书店的朝向是真正的面朝着东方,每天迎接着昆明清晨的第一缕阳光。

但除了阳光,我心里的东方书店是带着光的。

开头提到的好友,她手里捧着的那本未央歌,在那个瞬间照亮了她。而走进这里的每个人,好像都被不同的光束照着。

就像李国豪说的,“在大时代的潮流之下,很多微小的个体都有自己非常痛苦的地方,和时代不一定能相融。就像走夜路,走着走着茫然无措,总觉得差点什么,但你到了一个书店,就像走到一个巷子口,前面突然射了一束光。”

“这束光,可能是书店里的一本书,或是遇见的一个人、一个场景,一下子就点醒了你。”

他的话音未落,我的脑海里突然浮现出关于东方书店的很多场景:

有的人在这里找到一本好书,静静的阅读,然后离开;

有的人热衷于参加这里举办的各色作家签售会,文化沙龙,读书会,完成思想与思想之间的交流和碰撞,然后离开;

还有那么一些人,漫无目的地走进这里,顺手点上一份下午茶,却发现连一块蛋糕、一杯奶茶都带着浓浓的记忆。他们开始回望书店历史,开始从零审视周遭的一切,就像突然在平淡无奇的生活中发现了一个什么了不得的东西,满怀分享欲的走出书店......

东方书店是有生命的,这里的光,这里的历史底蕴,这里的文气、态度、思想、所坚持、走进来的每一个人、以及主理人李国豪,都是书店生命力的组成部分。

采访结束的时候,李国豪起身去招呼客人,我留在书店二楼的窗子边,静静的坐了一会儿。

那场不合时宜的雨早已停了,太阳透过云层的缝隙洒下光来。望向窗外,长满新叶的绿树摇晃着,努力的向阳生长。

采访后记:

击中,照亮,抵达。

诸如东方书店,大大小小的实体书店就像蜡烛,带着光,撑起了黑暗中异常“温暖”的部分。

但蜡烛不是必需品,温暖也始终是一种氛围,一种精神慰藉。

这不可逆转,这是时代的变奏曲。

什么是算卦?

在《“卦”的真实义》一文中,我们已经大致讲了关于“卦”的实意。

事实上,即便我们对此的理解依旧似是而非,它也几乎不妨碍今天我们今天对于“算卦”问题的说法。

诸位朋友,我们首先以通俗的方法来讲一下,什么叫做“卦”。

所谓卦,即是“挂”,而挂的目的是将暂时未了的因果放置,以期再来时方便了解。

举例而言,譬如现在我们开始烧水,这个水烧开始烧了,我们却不必要在那里等待,于是我们将这件事“挂”起,回到了屋里继续看印月居士的文章。

诸位朋友,我们将这个事情在哪里“挂”起?

我们通过印象的方式将其挂起在我们的记忆中,于是即便我们暂时离开了烧水的情境,我们也依旧知道此“卦”对应的因果未了。

在这一事件中,简单来讲,当我们从烧水处离开转回屋内时,我们就说这是“起卦”,因为显而易见的是,我们已经暂时离开了“烧水”这一情境,对这一情境中的变化已经不能如实观照。但是请注意,即便如此,我们却能够在后来某一时刻借此回转,因为这个“卦”在变化后传递给了我们一个“卦变”的迹象,譬如水烧开的声音,又或者设定的时间到了提醒我们应该去了此“卦”的因果了。

所以,即便在我们将烧水这一事件“挂起”的过程中我们并不真正知道期间发生了什么,我们对其产生了认知上的阴蔽,但是只要我们通过记忆中的“印象”回到那个情境中去,我们就能够通过卦变后的“象”判断期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譬如,时间到了,我们回去后却发现水没有烧开,甚至一点温热也没有,我们大概就会推算这个烧水的热水壶坏了,或者我们在走前忘通电了;又或者有人用燃气烧水,他就推断这个燃气的炉火提前熄灭了。

事实上,这种基于因果两端对中间“卦变”过程中哪一步出现“变卦”的推算,这就叫算卦。换句话讲,所谓算卦就是基于事物发展的始末推断我们“不在其位”时发生的变化,而一切算卦的初衷都是为了“解决问题”。

也就是说,如果没有出现“问题”,结果如我们最初所料,只不过是产生了正常的“卦变”——譬如水如常烧开了,那么我们就没有任何算卦的必要,否则,如果出现了问题,事情“变卦”了,结果和我们最初所料不同——譬如水没有烧开,这个时候我们才需要算卦。

一言蔽之,唯有我们对事物变化的失察以至于结果出乎我们的意料时,我们才需要算卦,否则一切结果都在意料中,一切因果都了了,我们还算什么?

所以,我们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所谓“算卦”本身一点也不神秘,之所以有人以为它很神秘,这只不过是因为他连“易”的门都没有入,就好大喜功地跑去研究易数了。

如何入门?

我们需要明白的是,不论是谁,一个人首先要先学会算卦,然后他才能学易,而不是一个人先跑去学易,然后他才会算卦。

换句话讲,对于一个连算卦是什么都不知道的人,他学易几乎就等同于在故弄玄虚,除非他只是在通过诵读来学习经文原文本身的智慧,否则他只会越学越偏。

甚至可以这样讲,我们几乎就没有听说过有人能在没有多少世事经历的前提下把“易”学入门的,因为易学入门的根本就是先要在人力可及的范畴内做到圆融,而一切易数的手段都是用以辅助算卦的工具,拥有算卦能力的主体还是一个世事洞明的人,一个人本身不谙世事,他怎么也不可能学好易。

这就像我们要计算一个现实中的应用物理问题,计算机不论多么高明,它的作用也只不过是辅助我们进行计算,但是解决问题的主体依旧是我们自己。

所以,我们对“卦”的认知一定要先于对“卦象”的学习,否则当一个人对卦的理解还停留在玄谈上时,他对卦象的研习越深,他在后来需要纠的偏就越多。

当然,这倒不是说一个人只要不能入门他就不能研习卦象、易数,这只不过是在说,一个人如果不想要走弯路,他最好还是要先摆正学习的态度,他要明白“易”就是一种工具,这个工具再强大,除去经文本身都是不能助人入门的,而一个人想要学习经文本身,以末学微薄之见——

他要下的功夫不比从现实中认真做事取经来得快,这经文只可作为一种辅助手段来熏习而不是当做入门的唯一希望。

为什么这样讲?

因为现在人要学易的经文,他首先就要学习古汉语,并且,一般程度的学习还不够,他需要对相关历史、文字专业的学习,否则他的理解几乎必然是偏的,我们甚至可以说即便是古代汉语甚至是历史专业的本科毕业生,他都未必能够做到理解一二。

之所以如此,这是由于绝大多数毕业生几乎不大可能在校期间就有足够的世事经历,而到了后来有经历时,他如果依旧从事相关专业,他就已经是一个学者了,他在学校所学才真正会被他融会贯通。否则,一个后来从事其他行业的人,多半就把所学的文字知识还给导师了。

所以,如果不是相关专业的人,没有那样的环境熏陶,他从一开始完全没有必要通过对经文的孤注一掷来入门,现在这个时代也并不大允许这样的行为存在,甚至可以这样讲——

正是因为天地大环境的制约,就不可能真正有人是真心要学“易”的经文的,因为一切生灵都依托于环境而生,其好恶也不可能超出环境的限制。

为什么这样讲?

因为任何事物都不是无因生的,枉顾因果空谈一个“我立志要学易的原文,为此不惜致力于古代经学”,这纯粹就是一个人在梦呓,做不得真。

换句话讲,这种自小熏习的现代化的种种知见、好恶,根本不可能在一个尚未入门的人身上就被剔除,而能够不受环境影响自成一道者这是已经修得成就的大修行人,也自然就谈不上什么“学易入门”的问题了。

所以,一个人如要学卦,他首先就要在一切处学会对“卦”象变化的观察,并且他只要这样做,他就会发现,如无必要,他根本不会再去无事生非。

为什么这样讲?

因为当一个人在明明了了地观卦象时,他就会明白这世间之事一啄一饮根本不容人分心他用,而每多生出一卦来,变数也同样横生,所以根本就不会再跑去节外生枝、道外显圣。

所以“善易者不占”,他不会无端地生出因果来向人卖弄,也不会在遇事时避实就虚,而只要没有向人卖弄的心,只要秉持一颗自强不息的心,也就自然于事上无心,也就不会于起卦后横生变数,“变卦”的情况也就不会产生,他也自然就无需算卦了。

为了测这些算命APP,我一晚上交了好几百智商税

关注“差评”,辨识网络真相

事情是这样的。。。

昨天晚上吃过饭,小辣椒回到自己工位上准备休( 摸 )息( 鱼 )一下,发现旁边围了一堆人叽叽喳喳热闹得不行。

凑过去一看,居然是有同事在帮大家看手相?!!

现在办公室的摸鱼项目都变得这么 “ 走近玄学 ” 了么?

正所谓有热闹不凑,一辈子别想瘦,小辣椒赶紧伸出了稚嫩的小手,来请这位带师兄康康我到底什么时候可以脱单。

下面是带师兄的绝密解读:

我瞅你智慧线很长,还有很多分叉,应该是脑子想的事情比较多,容易想一出是一出的,情绪容易出现大的波动;生命线也长,都快绕到手腕后面了,可以活很长,但是晚年需要注意身体;事业线有分叉还有点短啊,说明你会频繁跳槽,emmmm,在公司的日子估计快到头了啊。。。感情嘛…… 诶?你感情线呢?你这个人怎么没有感情???

这位师兄不仅先差评君一步把我从公司的花名册里除了名,还把我长得好好儿的感情线给活生生的抹掉,宣判了我此生注定孤独。

彼时彼刻,我想对他说一个字:

其实茶余饭后看个手相、卜个卦什么的,充其量就是大家工作之余图个乐相互调侃乐呵乐呵挺平常的一件事,笑笑也就过了。

但小辣椒今天却看到了一个新闻 —— 微博上一个坐拥 1200 万粉丝的算命大 V ,最近因为网络迷信的罪名被宁国市公安机关抓获。

涉案金额超过了 5000 万!

大 V 团伙通过在微博上冒充 “ 看相大师 ” 发布了各种算命相关的内容,同时还安排了大量水军转发评论。在取得了粉丝们的初步信任之后,把粉丝们引导到微信上进一步通过算命、解签,售卖各种解灾或者旺财、转运的物件骗取钱财。

套路那可是一套一套的。

看到新闻之后,小辣椒马上到微博上搜了搜这个名为 @看相禅师的微博号,号可能已经被微博屏蔽或者删除,倒是已经没了,但看相算命相关的其他账号还是有不少。

其中不乏各种粉丝数量超过百万的大 V。

小辣椒好奇,点开其中一个瞅了一眼,被里面的内容给逗乐了。。。

这位看相大师,不仅能给人看相,还能给猴看相。

连猴哥感情专一,晚年能有猴子猴孙孝顺照料这一步都算到了,不知道能不能算出猴哥什么时候能重获自由,回归山林呢?

小辣椒本来以为这条跟个段子似的内容下面评论一定会很精彩,点开一看居然出乎意料的和谐整洁。。。

不知道是不是被控评了?

不过还好,给猴子看手相这类比较猎奇的内容只是博主内容很小的一部分,账号里的内容还是以总结归纳人面相、手相的一些特点为主。

但一圈看下来,小辣椒觉得有些体貌特征似乎被过度解读了。。。

我记得上初中的时候有一个同学的耳朵上多出来一个小小的 “ 肉球 ”,直到今天我才知道原来它象征着大富大贵,预示着事业上有贵人相助。

至于它的象征原因则更我哭笑不得,“ 因为古代有马的人都是达官贵人,所以耳朵上拥有这个看似拴马桩印记的人容易大富大贵 ”?

这,真的有点太玄学了吧。。。

其实在医学范畴中,附耳就是一种挺常见的由于第一鳃弓发育异常产生的赘生组织,严重一点甚至可能引起耳部疼痛等不良症状。。。

附耳表示自己很无辜

不过,像这种每天会发一些实际总结 “ 干货 ” 的博主已经算是算命博主大 V 里比较走心的那一类了。

小辣椒又继续在这个圈子逛了逛,发现还有一类大 V 居然靠着每天发布一条 “ 锦鲤 ”就累积起了快千万的粉丝。。。

每条内容都能获赞被转发几百上千,这一个个流量可不都是智商税么。

除了微博界,小辣椒发现在手机应用商店也出现了很多算命、看相的 APP,有些甚至还打起了 AI 测算的旗号。

你别说,下载量都不算低。。。

而他们收智商税的方法如出一辙,都是先给你看一小部分测算结果,让你感觉好像有点准,产生好奇心。

要是成功上钩想看完整结果怎么办呢?也好办,乖乖掏钱吧。。。骚是真的骚。

估计是这套坑人的套路太好赚钱,连国外都出现了相似的算命产品,小辣椒刷 ins 的时候老能看到手相 APP 的推广广告。

没错这是个全英文的 APP

而这些国外的开发商就更简单粗暴了,连测算体验都不给,直接上来就是狮子大开口,不交钱订阅不给用。。。

这订阅费可是按周算的啊!

看到这里,可能差友们会想问,为什么这么多人明知道这些算命、星座占卜是智商税,并没有什么科学依据还是会相信呢?

答案是,他们被所谓的大师们用心理学给忽悠了。。。

在心理学领域,有个很著名的效应 —— 巴纳姆效应。

“ 人们容易相信一个笼统、大众的描述是符合自己的。” 这就是巴纳姆效应。

简单来说就是,人在读到一些很泛泛、空洞的描述时,很容易对号入座。

我们就拿前面提到的手相测试举个例子吧。

请问哪个人没有感性的时候,不会自恋的觉得自己才华横溢,同时又有谋略呢?

谁又不会时而性急,同时也富有同情心?

如果你是个热衷于心理测试的人,如果把之前的测试找出来再做一做,多做几次看看不同的结果,你会发现这些结果的答案基本上都是并行的关系,不会完全对立相反。。。

A、勇敢,B、率真,C、感性,D、智慧, 答案总是或多或少的和你相似。

而除了巴纳姆效应,心理学上还有一个效应叫做波丽安娜效应。

这个效应是说:“ 人们会对被人对它们正面的描述表示认同。 ”

还记得我们前面提到的大师口中的附耳吗?

有这个耳相的人,容易大富大贵,这换谁听了谁乐啊!

不管是星座、算命还是心理测试,几乎都满足这两个效应进行设定,不管是谁看都八九不离十觉得就是在说自己了。

并且大部分人还会情不自禁的把自己往测试的结果靠,把答案里的各种描述合理化:我感觉我是挺勇敢的,但有时候确实也容易鲁莽冲动。

而这往往是因为这些自愿做测试的人,在得到结果之前已经有 50% 是相信这个结果的正确性了。

小辣椒其实自己也看星座,但我还是认为不管是什么样的测试、算命、占卜,我们抱着图个乐的心态去理解就好,没有必要太较真,甚至被它们带动了情绪,主导了行为。

更没有必要花大价钱把算命、测试当成一项投资,还定投。。。毕竟你命还是得你来定,而不是各种大 V 和 APP。

“ 更何况,投资还有风险呢 ”

占卜类古籍,卜筮全书27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