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其实不是一个城府很深的人。他这辈子,傻事做了不少。但最蠢的事,除了放高俅,就是打方腊。
认真说来,宋江和方腊,似乎是难免有一场恶战的。因为他们两个,都不是那种满足于占山为王打家劫舍的“毛贼”,而是颇想有一番作为的“大寇”。
这样的大寇,出路无非三条:招安(如宋江),被剿(如方腊),或是居然成了气候,改朝换代自己去当皇帝(如朱元璋)。
李逵无疑是倾心于第三种选择的,多次表示要“杀去东京,夺了鸟位”,宋江却不肯(或不能、不敢)。
〇 水浒叶子 李逵
其实,倘若宋江果真依了李逵,则他与方腊之间,便更会打得你死我活。因为方腊也是一个想当皇帝的,而中国的皇帝又历来不准有好几个。如果大家都想当,那就只有打,打到只剩一个为止。
宋江不敢称帝,也不愿被剿,因此选择了投降。既然投降了,就是“朝廷的人”。说白了,也就是朝廷的鹰犬。鹰犬的任务,不是逮兔子,就是抓狐狸。
所以,朝廷要宋江去打方腊,宋江不能不去。
〇 朝廷派宋江领兵征方腊 图片来源 人民美术出版社《水浒》连环画
不过,打归打,却不该是宋江这种打法。
战争的目的,是消灭敌人,壮大自己。只要不是兵临城下,寡不敌众,不得已决一死战,就不能硬打硬拼,也不能失大于得。也就是说,打仗固然难免损兵折将,但不能伤了元气,也不能一无所获。
何况朝廷派宋江去打方腊,其用意有如“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是要“以匪制匪”,让“强盗”打“强盗”;而宋江接下这份差事,则同他决计投降一样,是要为梁山的弟兄们找条出路,寻个归宿,谋个前程。
这个前程,既得由朝廷来给,又得靠宋江去要。
也就是说,得靠宋江同朝廷不断地讨价还价。要讲价,就得有本钱。这本钱,一是战功,二是实力。无功固然不能受禄,但倘若把实力拼光了,也就一钱不值,什么也讨不来。
所以,像宋江打方腊那样,人马越打越少,地盘越打越小,就是犯傻。
怎样才能不犯傻呢?
首先,要旗开得胜。
〇 图片来源 人民美术出版社《水浒》连环画
旗开得胜,朝野震惊,梁山这支队伍在世人心目中,就有了分量。
其次,要适可而止。
比如打下一两座城池后,就不宜轻举妄动再接再厉,而应该待在城里招兵买马,养精蓄锐,一面要朝廷封官许愿,一面向方腊暗送秋波,和两方面都讲价钱。
这个价钱显然是讲得成的。
〇 方腊召官员商议退兵之策 图片来源 人民美术出版社《水浒》连环画
因为这时方腊已经尝到了宋江的厉害,朝廷也看见了梁山的骁勇,官匪朝野双方,都要刮目相看,另眼相待,谁也不敢轻易把他们怎么样。
朝廷原本打不赢,除宋江外,没什么指望,自然必须笼络;方腊已经吃不消,宋江如肯倒戈,当然求之不得,岂有拒绝之理?
所以,宋江完全可以两边要价,待价而沽。
事实上,当宋江成为“剿匪”主力时,他就成了朝廷与方腊之间的第三股力量,而且力量还不小,正所谓“为汉则汉胜,与楚则楚胜”,同当年韩信攻下齐地时的情况一样。
因此,战争的主动权,实际上是握在宋江手上。
如果方腊不识相,则挥师南下,一鼓将其“荡平”;如果朝廷不答应,则反戈相向,和方腊做个“联手”;如果双方都拖拖拉拉,那就在已打下的城池里先待着,喘口气也是好的。怎么着,也不至于像后来那样,把自己的一点本钱赔得干干净净,害得弟兄们一个个都做了刀下冤鬼。
〇 宋江设坛奠祭阵亡众兄弟 图片来源 人民美术出版社《水浒》连环画
可惜,宋江也和当年韩信一样,没能利用这天赐良机,当然也就只能落得个兔死狗烹,鸟尽弓藏。
然而宋江和韩信又是不一样的。
韩信毕竟原本就是刘邦的人,而且刘邦还有恩于韩信。
用韩信自己的话说,就是:
臣事项王,官不过郎中,位不过执戟,言不听,画不用,故背楚而归汉。汉王授我上将军印,予我数万众,解衣衣我,推食食我,言听计用,故吾得以至于此。
当然要报恩的。
宋王朝对宋江又有什么恩呢?屁也没有。
那么,凭什么要死心塌地为他卖命?
其实,即便站在道德立场上看,宋江也犯不着那么傻。他的投降,以及投降后去打方腊,无非就是想从“匪”变成“官”。
但在中国古代,官匪之间,又原本是没有什么道德界限的。
作为“官”的高俅,未必比作为“匪”的方腊道德高尚;王英强抢刘知寨老婆,与高衙内调戏林冲娘子,也很难说有什么善恶之别。
既然“成者王侯败者寇”,又焉知方腊不会变成“官”,赵佶将来不会变成“匪”?何苦对方腊那么“疾恶如仇”,势不两立,必欲除之而后快?
〇 图片来源 人民美术出版社《水浒》连环画
然而宋江似乎并没有想那么多。他傻乎乎地一心一意只想为朝廷尽忠,以为这样一来,他和他的弟兄们就可以青史留名了。
他哪里知道,在官府眼里,强盗就是强盗,哪怕受了招安,平了叛乱。可不是么?
平了田虎、王庆,群臣朝贺,宋江和卢俊义却被安排在殿外凉快;灭了方腊,两个人一个被喂了水银,一个被下了慢药,哪有什么好下场?
〇 卢俊义被奸臣设计陷害 图片来源 人民美术出版社《水浒》连环画
更何况,一个做了强盗又投降的人,还讲什么“忠义节孝”?
可笑!
关于宋江这个人,关于宋江复杂的性格,押沙龙在新书《读水浒》里的分析,比我讲得更透彻,强烈推荐阅读。
顺便多说一句,这本书,是近十年来,我读过的解读《水浒传》的作品中,最好的一本。
从人性的角度解读《水浒》
《读水浒》,读懂人性的善与恶
⬇️ 点击下方链接即可购买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
我前段时间在喜马拉雅上听有声书,其中的一位女士读《古诗十九首其十五》,也就是《迢迢牵牛星》那首。她的音色非常不错,但是诗词上的功底可能相对单薄,好多的读音其实值得商榷。其中读“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时,她把“间”读成动词的发音,也就是读第四声“见”的音。我在下面留言回复说,“读的挺好的。' 一水间’中的‘间’,应该读成平声。”她回复说,“间,是隔开的意思”。我说“一水间”这三个字连在一起时,基本上都是读平声的,这一点在唐宋很多的作品中得到过印证。她回复说,她借鉴了郦波老师的读法,所以读四声。
我没有看到郦波老师的解释,无从知道细节,我相信他有他自己的理解,但我并不认同这个结论。我想说说自己的看法和理由。我说“一水间”这三字中的“间”字都是读成平声,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个是从音律的角度上看,“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如果把“间”字读成平声,在音律上明显更为和谐一些。我这里不想谈平仄之说,因为估计很多人会跳出来反驳,说东汉哪有什么平仄之说。这么说吧,平仄的理论,不是凭空产生的,是有一个创新、探索、反思、改进,最后形成一个比较严谨的格律的过程。它不是从唐朝才有的,也不是杜甫一个人就从零开始创新出来的。东汉风靡一时的五言诗,也是自四言诗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所以,你可以说这不足以成为认定这个字应该读成平声的理由,但你不能否认读成平声更合音律的事实。平起仄落,要比仄起仄落要好一些。
第二是从诗义上看,有人说“盈盈一水间”只有把“间”理解为“隔开”才能解释得通;如果解释为“中间”,则是不通的。不知道为什么有些人的思维会僵化至此。“盈盈一水间”,不就是“盈盈一水横在牛郎和织女的中间”么?不知道到底哪里有不通的地方。硬要解读成为“盈盈一水把牛郎和织女隔开”才是通的么?
第三,我想讲一下做学问的基本方法。当我们觉得两种解释似乎都有道理,并且似乎很难说哪一种观点直接胜出的时候,我们一般会采用“他山之石”。什么意思呢?当我们无法直接判定的时候,就需要从旁佐证。本人去搜索了一下,古代诗歌中直接用到“一水间”三个字的诗句。我们来看一看。
最有名的当然是《迢迢牵牛星》里的“盈盈一水间”,这个似乎是最早的,也是我们要验证的对象。姑且放在这里。
除《迢迢牵牛星》之外,最著名的一首含有“一水间”三字的诗当数北宋王安石的《泊船瓜洲》,其中有“京口瓜洲一水间”。《泊船瓜洲》是一首标准的近体诗七绝,有着严谨的格律。首句“京口瓜洲一水间”用的是仄起入韵,仄仄平平仄仄平,所以最后一个字“间”读作平声。
这一点其实不应该有争议的,但是很遗憾,即使在这一句上,还是有很多的口水之争。我有看到一些帖子,反正有些人就是不服,就是喜欢硬拗。说什么读成第四声,也可以说得通啊;还有的说,读成第四声,意思上还要更合理啊;还有的说,平仄只是相对的啊,进而扯一堆平仄无用论之类的纯属口水了。甚至到后面,还有骂三字经的。说实在的,这些真的不需要,也犯不着:文人相争,终有品格。回到事实的基本面上来讨论问题,这个才是最重要的。
比较高级一点的反派,是这样解释的:《泊船瓜洲》中的第一句不是仄起入韵,而仄起不入韵,应该读成“京口瓜洲一(音衣)水间(音见)”,这样平仄就是:仄仄平平平仄仄,是完全合律的,所以“间”字还是读成第四声才是对的。
我看到此种解释,实在有点忍禁不住。也真的是难为了这些人了:为了证明自己才是对的,不惜做到这种程度,实在是不容易啊。
事实上,这个解释,对于一般初学者来说还是非常有迷惑性的。乍一看,似乎很有道理啊。仄起不入韵,仄仄平平平仄仄,非常工整啊。但是,仔细一看,这是典型的“双标”玩法。何谓“双标”?如果这个标准对我是有利的,那就采用它;如果这个标准对我是不利的,那就换一个对我有利的标准。
具体到这首诗上,他们的“双标”玩法是这样的。虽然王安石是北宋人,但是他的诗怎么读,要看是不是对我的观点有利。现在我的观点是“间”字必须读去声。但是考虑到诗要合律,所以"一 "字就必须要读成平声。有人可能会问,“一”字在平水韵中是入声啊。这个嘛,我们的标准是普通话,或者说是所谓的中华新韵。我本人对所谓的“中华新韵”没有研究,但是硬要拿来去解读王安石的作品吗?实在是不知道该说什么了。还有人会问:如果第一句用中华新韵,第二句“钟山只隔数重山”如何解读呢?这群人说:当然用平水韵啊。所以结果就是第一句,用中华新韵来读,“仄仄平平平仄仄”合律,第二句用平水韵来读,“平平仄仄仄平平”,也是合律的。由此,完美证明了他们的观点:“京口瓜洲一水间”中的“间”字必须读成去声。
如果说,一些初学者或者附庸风雅之徒被忽悠去为这种反派声援,我觉得是可悲的,因为做学问一知半解,甚至不学无术,最后只能做炮灰。而那些为了自己的某些目的去硬拗,去故意误导别人的反派,甚至不惜“双标”的,就是可耻的,让人看不起。
南宋抗金名臣胡铨有一首《菩萨蛮》,直接引用了《迢迢牵牛星》中的句子,也许更有说服力。
菩萨蛮(辛未七夕戏答张庆符)
胡铨
银河牛女年年渡,相逢未款还忧去。珠斗欲阑干,盈盈一水间。
玉人偷拜月,苦恨匆匆别。此意愿天怜,今宵长似年。
我的目的不是来赏析这首词,只看格律。《菩萨蛮》这一词牌,属于唐代教坊曲,格律非常成熟。基本上都是双调四十四字,上下两片各四句,两仄韵,两平韵。胡铨的这首词,算是变体,因为正体上不要求上下片的平声韵押韵。像唐五代时一些名作,如李太白的《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韦庄的《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温庭筠的《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都是正体,上下片的平声韵,并没有押韵。而这首明显的是做到了上下片押韵,韵脚字是“干”、“间”、“怜”、“年”,这个是属于邻韵通押,不在本文讨论的范畴内,但是可以明确的是:这首词中“盈盈一水间”中的“间”字读的是平声。
说起胡铨,他有一首很有名的词《好事近》,引在这里,大家欣赏一下,看看这位南宋主战派名臣的铮铮铁骨,以及他是如何直抒胸臆的。
好事近
胡铨
富贵本无心,何事故乡轻别?空使猿惊鹤怨,误薜萝秋月。
囊锥刚要出头来,不道甚时节!欲驾巾车归去,有豺狼当辙!
再看看唐朝的大诗人杜甫的一首诗《涪江泛舟送韦班归京(得山字)》,其中也用到了“一水间”三字。
涪江泛舟送韦班归京(得山字)
杜甫
追饯同舟日,伤春一水间。
飘零为客久,衰老羡君还。
花远重重树,云轻处处山。
天涯故人少,更益鬓毛斑。
这是一首五律,格律比较严格。诗题中说“得山字”,意思是这首诗得押“山”字的韵。“山”字对应到平水韵是上平十五删韵,这个韵的字并不多,常见的就是“山”、“间”、“还”、“闲”、“环”、“关”、“湾”、“颜”等。名作并不是太多,像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王安石《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间》、李涉的《题鹤林寺僧舍-终日昏昏醉梦间》等。所以这首诗中的“一水间”中的“间”字也是读平声。
有人可能会说,这些都是放在第二句作为韵脚时的例子,不能服人,有本事挑几个首句的。“一水间”在首句的情况虽然不太多,但我也勉强找了几首。
第一首是温庭筠的七律《偶游》。
偶游
温庭筠
曲巷斜临一水间,小门终日不开关。
红珠斗帐樱桃熟,金尾屏风孔雀闲。
云髻几迷芳草蝶,额黄无限夕阳山。
与君便是鸳鸯侣,休向人间觅往还。
首句“曲巷斜临一水间”,仄起入韵,仄仄平平仄仄平。所以,很明显,“曲巷斜临一水间”中的“间”字平声。
第二首是南宋周紫芝的《春寒》。
春寒
周紫芝
杨柳毵毵一水间,梅花憔悴雨。
春愁已自难禁酒,病骨何由更耐寒。
“毵”字读“三”,指柳枝细长的样子。“”字读作“酸”,指小雨。首句“杨柳毵毵一水间”也是一样的:仄起入韵,仄仄平平仄仄平。所以,“杨柳毵毵一水间”中的“间”字也是读平声。
最后再找一个例子:南宋葛立方的《次韵法观送红梅栽》。
次韵法观送红梅栽
葛立方
罗袜初凌一水间,霜深应怯夜来寒。
含章檐下浑冰雪,却要骚人带醉看。
在这首七绝里,很明显,首句也是仄起入韵,仄仄平平仄仄平,所以“罗袜初凌一水间”中的“间”也是读平声。
你可能注意到后面的两个例子中,第一句出现了通押的情况,都是采用了所谓的“飞雁入群格”,用了邻韵,相当于是“删”和“寒”通押。这大概说明到了宋朝尤其是南宋时,诗人们在创作诗或者词的时候对押韵的要求已经远远没有唐代那么严格了。
综上,“一水间”三字中的“间”字应该读平声。我尝试找一个读仄声的例子,可惜不可得。如果你认为应该读成仄声,那么请拿出让人说服的理由来,而不是想当然地硬拗,或者说因为某个名人,或者某位教授,某位老师这么说的,所以 blah blah blah …
心急火燎xīn jí huǒ liǎo:咱洛阳人经常说的话吧,如果恁认为是简单的洛阳土语,那就错了,其实乃成语,这个咱没想到吧?解释:心里急得像火烧一样。形容非常焦急。
出处:清·吴璇《飞龙全传》:“那管院的太监,心燎意急,一筹莫展。”示例 铁头~,忽噜忽噜喝碗菜粥,摞下筷子。管桦《上学》。〖近义词〗 心急如焚、迫不及待,抓耳挠腮。
洛阳人在形容家人着急忙慌的状态,会使用这句词:奶奶说:谁知道这娃子弄啥去了,啃着干馍走啦,连饭都没吃。这话听着有点矛盾,可没喝汤或没吃面条,在洛阳就意为:没正经吃饭。
丈夫工作忙,妻子抱怨:每天都慌慌张张,谁知道忙啥嘞,他也不说,这不,今儿个又心急火燎的走啦。
单位领导脸色不对,下属观察后提醒:少搭腔、少跟他说话,小心他怼呛你,咱犯不着吃他那儿亏,你看他那心急火燎的样子.....当领导的,怎么不沉稳?
《非诚勿扰》三部曲已经圆满上映完毕,通过不同的人物和故事,传递了对爱情的美好期待和对婚姻的深刻理解,成为了观众心目中不可磨灭的经典。
《非诚勿扰》三部曲,每一部给我们带来的感受都不一样。循序渐进,故事结构无论是分开看还是连起来看,都非常的完整顺畅。
第一部让我们相信了缘分:第一部电影强调了缘分的重要性,让我们相信每个人的相遇都不是偶然。
第二部让我们相信了爱情:第二部电影探讨了爱情的本质,即使在试婚的过程中遇到矛盾,也要坚持真诚相待。
第三部让我们相信了婚姻:第三部电影在前两部基础上,描述了对婚姻的肯定,展现了从一而终的承诺和美好。
每一部包含了很多经典的台词,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21世纪什么最贵?——和谐。
2,我太冤了,我可不想陪一个怨妇喝酒,你付钱。
3,你不仅是情人眼里出西施,在仇人眼里也是西施。
4、长得这么好看,吃了可惜了,不如留着生小熊。
5、跟了我,保证让你天天都跟喝了蜜一样。
6、宝马车上放一奔驰的标,万一出了事,宝马不负责,奔驰的零件也不搭配怎么办?父母双全的孩子,不能随便认领啊。
7、离此不远处有一个大教堂,你朋友的罪孽我的这个小教堂已经盛不下了,请你带他过去吧。
8、葛优:别的事情我可以不劳而获,在娶媳妇生孩子这事情上,我还是想自力更生!
9、但凡模样看着顺眼的,不是性冷淡就是身怀鬼胎。心理健康历史清白的女孩儿都哪去了?我怎么一个都碰不上啊?
舒淇:你别拐着弯骂人啊,谁心里不健康啦? 你就历史清白吗?
10、葛优:那你看我应该算一支业绩怎么样的股票呢?
胡可:从年龄上、相貌上来说,你应该属于跌破发行价的那种。
葛优:要是没人看得上,就有被摘牌的危险了是吧。
胡可:也不见得,一般没有经验的人都喜欢追高,可是追高的风险太大了,很容易把自己套进去。有经验的就低价抄底,像你这种市盈率低的就无人问津,一般人不碰,所以安全性比较好。
葛优:那像我这种低价抄底收进来的,你是准备长期持有啊,还是短线玩玩
胡可:短线玩玩?你有那爆发力吗?只能长线拿着有当没有了。
葛优:要是你拿了好长一段时间,一直没有坚挺的表现呢?
胡可:你放心,我不会傻到只持有你这一支的,不能都不坚挺吧?那我也太背了。
葛优: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你,我可不安全,你最好是别碰,一旦砸你手里既不中看也不中用,到时候想抛割肉你都抛不出去。从投资的角度说,我就算不良资产,这包袱说什么我都不忍心甩给你,咱们今儿就先停盘吧。
11、结婚本身就是一个错误,而维持长久的婚姻,就是将错就错!
12、你要是嫁给我,我保证让你天天都跟喝了蜜一样。
13、找到那个与你相守一生的人,而非诚勿扰。
14、要诚实,这是我们今后在一起的前提。
15、幸福不一定在一起,倒霉一定在一起。
16、你能对着钱发誓,无论对方将来多么富有,多么健康,多么爱你,都不再和他在一起吗?
17、.冒充上流社会,哪有上流啊?全是下流。这就是一帮寄生虫,骗吃骗喝骗炮打。”“别骂了,再骂连自己都骂了。
18.怕,像走夜路,敲黑门,你不知道门后是五彩世界还是万丈深渊,怕一脚踏空,怕不是结束而是开始。
19.死是另一种存在,相对于生,只会生活是一种残缺。
20、我们就是知心不换命,能托孤不能托妻的朋友。
13.散买卖不散交情。--离婚典礼贺词。
14.居家过日子犯不着肝胆相照,虚着点儿和气,
15.帝王般的享受,就是把脚当脸伺候着。--秦奋在足浴中心的感悟。
16.人生就是一场修行。
17.这不是病,这是命,我的命找我来了,我只能从命。
18.你是找感情的,我是找婚姻的!我们俩就走岔道了。
19.你是没赶上我好的时候....这两年,是有点虚了。
20.什么呀,整个一大通铺。活着扎人堆里,死了还是人挤人。
21.把我种在花盆里,我天天对你们笑。--李香山让秦奋把自己的骨灰种在花盆里
end
“相信爱情,非诚勿扰”是整个电影的核心理念,告诉我们在追寻爱情的过程中,应当保持真诚和信念。
只要是爱的人,十年也愿意等:这句话体现了对爱情的坚持和耐心,即使需要长时间的等待,也愿意为了真正的爱情守候。
总的来说,这些经典语录不仅在电影中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也在现实生活中激励着人们去追求和珍惜真挚的感情。
《非诚勿扰》三部曲通过不同的人物和故事,传递了对爱情的美好期待和对婚姻的深刻理解,成为了许多人心中不可磨灭的经典。
愿大家皆遇良人,余生有人陪伴。
影音life,影视 音乐 人生
欢迎关注 欢迎点评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立删
copyright © 2022 一生命运网 版权所有 辽ICP备2022007116号-4
法律声明:本站文章来自网友投稿,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