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八字命理

偷钱3000怎么判刑怎么处理(偷钱)

发布时间:2024-07-07 11:25:22作者:孤僻成性来源:网友投稿

偷钱3000怎么判刑怎么处理(偷钱)

本文目录一览:

发现孩子偷钱怎么办?网友们吵翻了!民警:用对方法,比扭送派出所更合适!

孩子偷钱/偷东西,该怎么教育?

近期有两个案例引起警察蜀黍的深思,今天跟大家分享探讨:

小女孩偷拿了奶奶的一元钱,父亲将她带进了黄石市公安局下陆分局团城山派出所。

民警饶丽敏蹲下身子,边帮她擦去泪水边询问:“你能告诉我为什么要拿奶奶的钱吗?”原来,女孩有虫牙,当天上午她从朋友那尝到了一款好吃的饼干,也想吃但担心父亲不允许,这才想偷偷拿钱。

饶丽敏向孩子讲述了因屡次小偷小摸最终受到法律制裁的真实案例。在民警的开导下,女孩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饶丽敏在征得李先生同意后,带孩子买了想吃的饼干,并告诉孩子以后有想要的东西应该像今天这样与父母好好说。同时,饶丽敏也对耐心细致地劝说李先生:“教育孩子要讲究方法,太过严厉可能会适得其反。”

△民警饶丽敏耐心开导小女孩

小男孩偷拿母亲300元,母亲想给孩子一个深刻教训,将其“扭送”到黄石市公安局下陆分局团城山派出所。

了解情况后,民警刘傲轻声问男孩:“钱是拿去买什么东西了吗?”男孩支吾地说出实情,因为想请同学们过“五一”,但不敢找妈妈要钱,趁妈妈不注意偷走了钱包里的300元,并“豪气”地全部给同学买了零食。

“偷钱或者偷东西都是违法的,违法就有代价。叔叔相信你妈妈并不是因为你花这笔钱而生气,而是怕如果不及时纠正你偷钱的行为,以后会走错路。”刘傲耐心地讲解了“从小偷针,长大偷金”的案例,同时告诉男孩,“以后学习、生活上需要用钱时,一定要和父母说,只要你的需求合理,爸爸妈妈一定满足你的。”男孩认真地点了点头。

△民警刘傲与男孩耐心沟通

此事一出,网友们也吵翻了,有些网友支持家长的做法,认为偷钱不是一件小事,必须要从小严厉教育、严肃对待,这样孩子长大后才不会犯下大错。

有些网友则不认同家长将孩子“扭送”到派出所给孩子以深刻教训的做法。他们认为这种“警情”属于占用社会资源,父母应该优先家庭教育,而不是一发现事儿就用“叫警察把你抓走”威胁吓唬孩子,导致孩子畏惧警察,遇事反而不敢找警察求助。

大家之所以这么关注这件事,是因为“孩子偷拿家里钱”这件事可能发生在我们每个人的身边。

首先,父母的初衷肯定是好的,他们意识到了孩子偷钱这件事的严重性,并且也希望孩子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所以才会送到派出所去。

当然,父母直接把孩子送派出所的行为,会不会对孩子心理产生一些影响?比如言语不当“你这样就是小偷,警察专门抓小偷”,容易让孩子把自己归类为坏孩子,利用警察的威严让孩子改正错误,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善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既然是必须要管的事,那父母要怎么做才是最佳的呢?

如果一个孩子走到了偷家里钱这一步,那父母可以先冷静下来,好好问自己几个问题:

1.有没有给孩子合理的零花钱?让孩子体验支配权

2.有没有经常否定拒绝孩子?孩子才会动其他心思

3.有没有给孩子足够信任?孩子的行为你是否理解

4.有没有给孩子一定的陪伴和关注?做到耐心倾听

当父母问过自己以上几个问题找到了孩子犯错的原因之后,就需要从自身开始作出改变,因为孩子就是父母教育的一面镜子,孩子犯了错,根源基本都能在父母身上找到。

比如给孩子适合他年龄和实际情况的零花钱,教会孩子管理和规划自己的零花钱,用心重塑和孩子之间的信任感,让孩子遇到问题时能第一时间向父母寻求帮助。

具体怎么说怎么做父母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定,但是有几个雷区一定不能踩:

1.翻旧账贴标签

把孩子以前犯过的错翻出来说,认定孩子有犯错的前科,给孩子贴上“坏孩子”的标签,没有什么比孩子相信自己是个坏蛋更糟糕的了。

2.大肆宣扬

逢人就说孩子犯的错,或是在公开场合指责孩子。孩子也是要面子的,一旦孩子决定破罐子破摔,父母想挽回也难了。

写在最后:

教育孩子从来都不是件简单的事,既要花费时间精力,也需要父母开动脑筋。“报警式育儿”并不是一劳永逸的教育方法,但一定要让孩子知道遇到危难之时,可以找警察帮忙,而不应该让孩子害怕警察。

换位思考一下,孩子们会不会在心里这样想:“如果我们也能把犯错的父母送进派出所,那一天也许要送几次呢!”

如果你的孩子偷钱了

你会如何处理呢

有好的经验方法欢迎留言

素 材| 下陆公安

来源: 平安黄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