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八字命理

天狗吃月亮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天狗吃月亮的视频

发布时间:2024-07-06 20:48:27作者:气宇轩昂来源:用户分享

天狗吃月亮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天狗吃月亮的视频

本文目录一览:

民间传说:天狗吃月

山海经记载:又西三百里曰阴山,浊玉之水出焉,有兽焉。其状如狸而白首于天狗。这里的描述天狗是一种生活在阴山区域的异兽,形似狸猫而头部白色,具有抵御凶险的能力。

天狗最广为人知的特征是被认为与天文现象有关,特别是日食和月食。古人由于对这两种天文现象的科学原理不了解,便创造了天狗食日或天狗食月的故事。

在民间传说中被描绘为一只体型庞大、面目狰狞的神犬,有时拥有翅膀,能在天空中飞翔。当它张开血盆大口吞食日月时,大地陷入黑暗,人们会敲锣打鼓燃放鞭炮以驱赶天狗,试图迫使它吐出日月,恢复正常光明。天狗吃月更多是源于民间传说,而非山海经中原有的直接记载。

民间传说:天狗吃月

山海经记载:又西三百里曰阴山,浊玉之水出焉,有兽焉。其状如狸而白首于天狗。这里的描述天狗是一种生活在阴山区域的异兽,形似狸猫而头部白色,具有抵御凶险的能力。

天狗最广为人知的特征是被认为与天文现象有关,特别是日食和月食。古人由于对这两种天文现象的科学原理不了解,便创造了天狗食日或天狗食月的故事。

在民间传说中被描绘为一只体型庞大、面目狰狞的神犬,有时拥有翅膀,能在天空中飞翔。当它张开血盆大口吞食日月时,大地陷入黑暗,人们会敲锣打鼓燃放鞭炮以驱赶天狗,试图迫使它吐出日月,恢复正常光明。天狗吃月更多是源于民间传说,而非山海经中原有的直接记载。

日食到底是什么,它是如何形成的?“天狗”为什么要“咬日”?

日食,是一种特殊天文现象,是月球遮住了太阳所致。当地球、月球、太阳三者运行到同一直线上,且月球位于地球与太阳之间时便会发生日食现象。在日食中,日环食与日全食是最为壮观的景象。

日食的概述

日食,从字面意思,我们也可以理解为食日,即“吃掉”太阳。那么是什么“吃掉”太阳呢?月亮!在我国古代民间传说是“天狗食日”,因为人们不知道是什么,所以认为是“天狗”。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现在知道了,是月亮“吃掉”了太阳。

日食上演时,需要使用专业的太阳滤镜观赏。如果是部分被月亮遮住,那么这被称为日偏食,如果全部被月亮遮住,这被称为日全食。还有一种很壮观的日食,那就是日环食,它的样子就如同天上挂了一个超级无敌的天然指环。

1999年8月11日的日全食,图:Luc Viatour

当一个观测者(在地球上)位于月球投射到地面的阴影时(位于食带中),月亮就会完全的或部分的遮住太阳,这一地区就发生了日食现象。只有当月球接近黄道面时,太阳、月亮和地球几乎在一条直线上(朔望),这种情况才会发生日食现象。在日偏食和日环食类型中,月亮只能遮挡住部分太阳。

如果月球的运行轨道是圆形的,且在距离上离地球稍微近一点,再加上位于同一轨道平面,那么当每当新月发生时,我们从地球上都会看见日全食。但是,由于月球的轨道与地球围绕太阳的轨道有5°9′的倾斜夹角,所以月球的影子通常会错过地球。

只有在新月期间,月球离黄道面足够近时,日食才可能会发生。两个事件必须出现的一种特殊情况,因为月球的轨道在每个交点月(27.212220天)中其轨道节点处穿过黄道会发生二次,而每个朔望月(29.530587981天)只能发生一次新月。因此,日食(和月食)仅在日食的季节时才会发生,每年至少会发生两次,最多只能发生5次日食;其中日全食一般不会超过两次。

2012年5月20日的日环食,图:Smrgeog

日食的类型

日食有四种类型:

第一种是日全食,这种情况是月亮的暗轮廓完全遮蔽强烈而又明亮的太阳光,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看见很微弱的太阳日冕。在所有的日全食中,全食带的范围是非常狭窄的,因此只有小部分地区才可以看见。

第二种是日环食,当太阳、月亮、地球轨道运行到近乎呈一条直线时,就会发生日环食,不过此类型事件要求月亮的视直径必须小于太阳视直径。所以,太阳看起来就是一个非常明亮的大环,或天然大指环,月亮的暗面周围被太阳光所包围。

第三种就是混合日食(也称为日环食/日全食),这种类型的日食会在日全食和日环食之间短暂的移动。也就是说在地球表面的某些点上,它看起来像日全食,而在其他附近的点上,它看起来又像日环食。这种混合日食是极为罕见的。

第三种就是日偏食,当太阳、月亮、地球沿轨道运行到偏离直线多点时,月亮只会有一部分遮挡太阳,这就是日偏食。这种现象很普遍,因为在日全食、日环食、混合食中都可以看见它。然而,有些日食只能发生日偏食,因为本影只经过地球的极地区域,不会与地球表面相交。

就太阳的亮度而言,日偏食实际上是不会发生很明显的亮度变化,因为它需要90%以上的遮蔽率才能让我们明显注意到太阳亮度变暗的现象。即使在99%的情况下,也不会比民用的黄昏暗淡。当然,如果观测者通过一个专业的太阳滤光器(为了安全起见,在观赏日食时,一定要一直使用滤光器)来观察太阳,就可以观察到太阳的变暗过程。

2014年10月23日的日偏食,图:Tomruen

转载请取得授权,并注意保持完整性和注明出处

本文由天文在线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

今年首场“天狗吃月亮”5日登场,是一次半影月食

新华社天津5月3日电(记者周润健)今年首场月食将于本月5日登场,这是一次半影月食,届时,月亮的“脸色”会经历一场从亮变暗,再从暗变亮的演变,我国可见全过程。天文科普专家表示,这是一次月球进入地球半影比较“深”的半影月食,差一点就成了月偏食,感兴趣的公众可尝试观测。

月食发生原理。

中国天文学会会员、天文科普专家修立鹏介绍,月食是当太阳、地球、月球三者恰好或几乎在同一条直线上时发生的一种天文现象。由于地球在太阳和月球之间,在太阳光照射下,地球的影子会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太阳光完全被地球挡住的区域,称为“本影”;还有一部分是太阳光一部分被地球遮住,还会有一部分可以照射进来的区域,称为“半影”。当月球进入地球本影时,会发生月偏食或月全食;如果只进入地球半影,就会发生半影月食。不过月偏食或月全食时,月球也会经过地球半影区域,所以也会经历半影月食的阶段。

本次半影月食示意图。

天文预报显示,本次半影食始于北京时间5日23时12分,食甚是6日1时23分,半影食终于3时34分,全部过程历经四个多小时,最大食分为0.989。食分代表月球进入地球半影的程度,即月球直径的98.9%都进入到地球半影。

这是2012年11月28日晚在北京拍摄的月亮。上图:20时13分半影月食开始时的月亮;下图:22时02分的月亮,虽然月光暗了,但月球表面层次却增加了。新华社记者何俊昌摄

修立鹏表示,发生月食必在“望”,此时的月相为满月,一般出现在农历十四至十七中的某一天。半影月食发生时,月球看起来与满月无异,仅是亮度降低使月球变得稍暗一些,肉眼不易分辨差异,但以摄影方式就能看出变化。虽然半影月食的观赏性远不如月偏食和月全食,但这次半影月食却有些不一般,因为月球几乎全部进入地球半影,这意味着虽然没有接触地球本影,但也距离本影很近了,这样的半影月食还是相对容易用肉眼察觉的。

这是2010年1月1日凌晨在北京拍摄的月偏食从开始到食甚(从左至右)的拼版照片。新华社记者公磊 摄

一年当中,最多可能发生三次月食,最少可能一次也没有。今年一共会发生两次月食,下一次在10月29日,是一次月偏食,不过最大食分仅为0.122,差点就成了半影月食。因此今年的这两次月食还是十分有趣的。

这是重庆市天文摄影爱好者戴建峰2022年5月7日在四川红原拍摄的宝瓶座η流星雨。(本人供图)

“打算观测半影月食的朋友可顺便关注一下有着哈雷彗星‘血统’的宝瓶座η流星雨,该流星雨会在6日迎来极大,虽然一轮满月几乎让这场流星雨‘化为乌有’,但也不排除会有超亮的火流星在明亮月光下‘脱颖而出’的情况出现。”修立鹏提醒说。

来源: 新华网

民间传说:天狗吃月

山海经记载:又西三百里曰阴山,浊玉之水出焉,有兽焉。其状如狸而白首于天狗。这里的描述天狗是一种生活在阴山区域的异兽,形似狸猫而头部白色,具有抵御凶险的能力。

天狗最广为人知的特征是被认为与天文现象有关,特别是日食和月食。古人由于对这两种天文现象的科学原理不了解,便创造了天狗食日或天狗食月的故事。

在民间传说中被描绘为一只体型庞大、面目狰狞的神犬,有时拥有翅膀,能在天空中飞翔。当它张开血盆大口吞食日月时,大地陷入黑暗,人们会敲锣打鼓燃放鞭炮以驱赶天狗,试图迫使它吐出日月,恢复正常光明。天狗吃月更多是源于民间传说,而非山海经中原有的直接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