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行龘龘,欣欣家国。”
这是2024年总台春晚的主题。这个主题宣布后很快就冲上了热搜,因为80%以上的观众根本不认识那个“龙龙龙”字,也不知道怎么打出来,所以热搜的词是“三个汉字叠一起怎么念”。
2024年总台春晚的主题“龙行龘龘,欣欣家国”冲上了热搜。来源/新浪微博截图
在这个热搜话题下边,总台自己揭开了谜底:“龘”字读dá,据《康熙字典》记载,此字出自第一部楷书字典《玉篇》。“龙行龘龘”形容龙腾飞的样子,昂扬而热烈。你或许读过郑愁予的小诗《错误》,里边有名句“我哒哒的马蹄声是个美丽的错误”,在文学作品中马蹄的声音也是“哒哒”,龙和马通过这个三叠字跨越时空相拥在一起,以哒哒的声音给龙马精神提供了最好的注脚。
三叠字大全:三生万物
放眼整个汉语,三叠字不常见但也不算罕见。除三龙聚首的龘字外,光三个动物放一块的叠字就有好几个,大致能分为两个流派。
行动派有马牛狗,三马为骉,读biāo,意思是万马奔腾的样子;三牛为犇,读bēn,同“奔”字,《汉书》中记载汉武帝猜忌太子引发后者起兵反抗,“太子军败,南犇覆盎城门,得出。”三犬猋跟三马一样的待遇,也读biāo,意为犬跑的样子,可见“脱缰的野马”与“脱缰的野狗”本质差不多,都是人类早期能观察到的野生动物珍贵影像。猋这个词确实不常见,但它的变体大家经常用,狂飙的左半边就是这个词,用来形容暴风雨的猛烈。
清光绪仿汲古阁本《汉书》影印本。来源/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普安县数字博物馆
行动派之外还有美食派。三鱼为鱻xiǎn,意思就是大家理解的那个鲜;三羊羴读shān,最早的意思也跟开泰没啥关系,而是膻。还有个两派都算不上的三鹿麤字,读cū,意思不是“祸国殃民”的奶粉品牌,而是和粗字一样的粗枝大叶、粗糙,鲁莽。
不难想象,我们的祖先在造这些字的时候是观察到动物的某些特点,进行总结梳理放大,叠起来目的是为了突出强化。毕竟文明初萌的年代,字的原料还比较少,多放几个同样的字作为强化是个自然思路。
这些跟“三叠纪”的动物比起来,有些传统元素的三叠字就相对常见了。三金为鑫,三木为森,三水为淼,三火为焱yàn,三土为垚yáo,这几个字除了森林常见之外,其它几个字大家基本都见过,但见的地方高度雷同,那就是在人名里。谁让中国人讲究个五行相生相克呢?命里缺啥就想在名字里加啥,三叠字既能多加点,又显得有文化,一举两得,值!
《隶书阴阳五行》。现藏于湖南省博物院
不过三木未必只有一个森字。《汉语大字典》里收录的还有个上林下木的
字,读jìn,意为放樽的矮桌。所以有文化的门槛还是挺高的,大家要保持谦虚。
器官要多点是不是好事呢?那得看多的是啥。人有二目,三目叠一起瞐读mò,指的是“美目”或者深邃的目光,真是好东西。人有二耳,三耳叠在一起聶读niè,《说文解字》中释义为“附耳私小语也。”这个聶和聂字意义相近,近代著名音乐家聂耳的原名聂守信,后来给自己改名聂耳,不知是否和他从事音乐行业,对听觉十分在意有关?
聂耳像。来源/人民网
但舌头多了就不太行,人只有一舌,三个舌头舙读huà,指的是搬弄是非的口舌之人。人只有一心,三心惢读suō,《说文解字》将其解释为“心疑也”;但这个字还有一个音读ruǐ,没错就是花蕊的蕊。人有两手,三手为掱pá,与其图形意思一样指“三只手”,扒手。这个字在《康熙字典》里就出现过,说明三只手的称谓应当至少在清代就有。
古人的智慧是无穷的,很多常见字都有三叠版。三田畾读léi,有两个意思,要么通雷,要么通垒。三个子孨读zhuàn,意为谨小慎微;三个小尛读mó,通麽,这个字最常见的只有一个用法,幺麽,意思是微不足道。
砖瓦陶“孨”字。来源/陈建贡编著《中国砖瓦陶文大字典》,世界图书出版西安公司2001年版
又双叒叕,你是不是没有读对过?
在整个叠字的大家庭里,三叠字只是一个种类,更常见的还是二叠字。有学者曾统计过,在《汉语大字典》中收录的420个叠字中,二叠字占到270多个,毕竟字越少叠起来就越省劲,两个字叠起来当然比三个字门槛更低。
但哪怕只有两个字,叠起来也有自己的章法与规则,一般能分为上下叠和左右叠。上下叠就是摞上去,两个口摞成一个吕,两个火摞成一个炎,两个土摞成一个圭。
甲骨文“吕”。来源/河南博物院
最绝的是,有研究者还发现《汉语大字典》中有个中心对称的上下叠法,上边一个或,下边一个倒放的或,
读bèi,是悖的通假字。
左右叠是左右放,两个木合成一个林,两个月合成一个朋,朋右边加个鸟就是更大的鹏鸟。其实鸟自己也能叠,只是简化成了两个叠起来的“又”㕛,不信你看又字下半部分,是不是很像两只小jio jio?
左右叠还有个叠法,那就是对称性叠。北非其实都是这样的叠字,前者是匕字翻个面往左放,后者是一个偏旁左右对称放。类似的还有门的繁体字門,左右都是一个偏旁翻的模子。
门的繁体字門,左右都是一个偏旁翻的模子。来源/故宫博物院
即然能二叠三叠,那也能四叠甚至五叠六叠。曾经大家都在用、火到不行的“又双叒叕”,你是不是只会读“又又又又”?
其实这四位每一个都有自己的读音与释义。一个又是又,两个又搭配成双,意思已经发生了变化,三个又即“叒”读ruò,也与若字通假,基本上只有一个用法那就是若木。《山海经·大荒北经》说:“大荒之中,有衡石山、九阴山、泂野之山,上有赤树,青叶,赤华,名曰若木。”
清《山海经》刻本。来源/荣成博物馆
四个又的“叕”读音就有点薛定谔了,zhuó,yǐ,lì,jué都是它,好在意思比较稳定,以联缀为主,其实就是联缀的右半边嘛,单独拿出来大家就不好认了。像又这样的字自身简单笔画少,简直是叠字的绝佳材料,从单蹦一直能到四叠。
也不是所有的叠字材料都简单。开篇的三龙龘龘就有个四叠版
,读zhé,在金代集字篇目《五音篇海》里有记载。龙太多了就不太好了,
意思是啰嗦、唠叨、嘈杂,想想都令人头大。与又类似的还有口,一口为口,两口为吕,三口为品,四口为㗊,
是个多音字,虽然用到的地方很少,却有jí、léi、qì、bī四个音。其意思也和字形有关,多嘴、喧哗的意思。又组合到四叠就顶天了,口却能组合到五叠,也是个字,读wǔ。这个字记不住没关系,造字的古人早就贴心地对其进行了简化,五个口不就是吾嘛。常做叠字材料的还有水,而且水的组合超级放飞。三水不一定是淼,也有可能是左右横排的㴇shè,与涉字通假;还有可能是上下竖排的
,国历君只在文献里见过其形没听过其音。四个水的㵘读màn,是真正的发大水啦。能和水一样连叠的元素还有木,六个木
读yàn,《康熙字典》里有收录。六个像三轮车不太稳当,爱好对称的造字者们给造了结构超级坚固的八木“
”。比八个再多的叠字国历君没见过,如果有读者见过的,请在留言区告诉我们。
清代线装本《康熙字典》。来源/漳县博物馆
为什么会有叠字?
那么问题来了,好好的字为什么要叠起来呢?
一个比较容易想到的猜想,是古人造的字比较有限,需要表达复杂新意思时就对已经造好的字进行重开发,复制,粘贴,一个新字就造出来啦。如此这般开发出的新叠字承担了很多指示性功能,比如可以强调数量多。中国人讲究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所以一般只需要三叠字就可以表示很多很多。三马为骉,示意万马奔腾;三金为鑫,形容多金;三日为晶,形容光亮。
骉羌钟。现藏于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
当然,也不是所有的三叠字都这么模糊,三手掱就是确切无疑的“三只手”。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叠字自然还可以用来表示强调。除了前边提过的淼表示大水、垚表示“土高”之外,还有三个贝字组成的赑bì字,表示“用力的样子”,毕竟贝在古代代表钱币,想赚钱需要多用力。三个直为矗,今天我们依然用矗立来形容高大的建筑物。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很多叠字都是通假字。汉字是象形文字,从甲骨文金文发展而来时,还带着原始遗留的作画痕迹,堆叠这些痕迹是最简便也是最容易为大家接受的。但随着文明的进步,汉字的很多符号都经历了标准化,很多叠字都可以据此被简化。
曾指代五个口,后来就被简化成了吾。
龟甲甲骨文。来源/山丹县博物馆
时过境迁,很多叠体字今天已经很少出现了。但对很多人来说,认识生僻字本身就能带来考据的乐趣。比如陕西那个biáng biáng面的
,里边就有好几个字来回写。再比如这个字
读huáng,有172画,里边出现了三田横排、九土分三列、两回两云两山在两边、三个鹿叠在下边六组叠体字,可以说是组合叠体字的巅峰了。
biáng biáng面中的biáng字。来源/人民日报新媒体平台
至于意思嘛,人家指的是神兽。是不是很神啊?
参考文献:
陈建裕,“叠体汉字的构形与构意分析”,《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6月;
李睿文,“三叠字的本体研究与教学初探”,《江西电力职业学院学报》,2016年9月;
李书宝,“三叠字识趣”,《陕西教育》,1995年9月
(作者:项天歌 来源:国家人文历史)
#秋日生活打卡季#
对联是传统文化的瑰宝,千百年来,众多千古绝对流传在民间,让人们津津乐道。
我是真游泳的猫,一个对联达人。喜欢对联的朋友一定要动动手指,关注我哦。
今天我和大家分享10副相同偏旁的千古绝对,写尽汉字之美,惊艳了千年!
喜欢对联的朋友,赶紧把文章收藏下来吧。
第1副对联:迎送远近通达道;进退迟速逰逍遥。
这是一家马车店的对联,所以上联说“迎送远近通达道”,指的是这家马车店的马能够圆满完成任务。
下联则是说骑着这家店的骏马,进退快慢都由骑马的人随心所欲,逍遥万分,也是一句夸赞店家的话。
当然,从语句通顺来说,还是上联更好一点。
毕竟,上联全部都是走之底的偏旁,堪称千古绝对,能够勉强配出下联,下联也都是走之底,已经很了不起了,大家就别太苛求下联了。
要不然,你们想出一个更好的下联呗?不但要对仗工整,而且还要符合马车店的特点,很难的吧?
第2副对联:寄寓客家,宿守寒窗空寂寞;漂游浪汉,流落江湖没浅深。
这个对联,上联全是宝盖头,下联全是三点水,机智有才,令人佩服。
第3副对联:客寓富安,空守寒窗寂寞;渔游滨海,漫沽浊酒沉沦。
这副对联与上面的对联大同小异,上联都是宝盖头,下联都是三点水。
据说,有个出外游玩的游子,在富安客栈投宿,他一个人喝着酒,感觉很寂寞,感觉自己就像是滨海之鱼,所以想出了这个绝对。
但其实这个下联的“渔”有点牵强附会,应该是“鱼”才对,显然这是为了凑三点水的偏旁而不得不这样做。这也说明了上联的确是千古绝对,一般人还真对不出合适的下联啊。
第4副对联:泪滴湘江流满海;嗟叹嚎啕哽咽喉。
这个对联有点文字游戏了,但还是挺绝的。虽然常识告诉我们,湘江之水要想流入大海,先得流入长江。但作者确实可以说,湘江之水最终流入了大海,一滴眼泪也可以流满海。
上联都是三点水,下联都是口字旁。而且上联说流泪,下联说哽咽,内容也是相关的,没有风马牛不相及,真是非常厉害的一副对联了。
第5副对联:六木森森,桃李杏梅槐柳;一丝系系,绫罗紬缎绢纱。
上联都是木字旁,下联都是绞丝旁,非常绝。
而且上联的“六木”指的是“桃李杏梅槐柳”。而“绫罗紬缎绢纱”也被“一丝”统辖,好比“三光日月星;四诗风雅颂”的名联,真不愧是千古绝对啊,一般人真对不出来。
除此之外,对联也是拆字联。“森森”两个字猜出来,就是六个木字。“丝”这个字拆出来,就是两个“系”字,真是绝了。
第6副对联:六木森森,杨柳梧桐松柏;三水淼淼,滇池渤海浙江。
这个对联与前面的对联比较类似,上联都是木字旁,下联都是三点水。
而且三个木组成了森,三个水组成淼,也是符合拆字联的用法。
第7副对联:滹沱河涨,波涛汹涌没汀洲;渔浦浪洪,潮汐瀰漫淹港渚。
上下联都是三点水,能够想出这么多三点水,也是厉害了。
第8副对联:琴瑟琵琶,八大王一般头面;魑魅魍魉,四小鬼各自肚肠。
琴瑟琵琶的偏旁相同,魑魅魍魉的偏旁相同。这副对联也被金庸引用到《射雕英雄传》中,用来体现黄蓉的机智,可谓大名鼎鼎。
第9副对联:梧桐枝横杨柳树;汾河浪激泗洲滩。
依然是木字旁和三点水。为什么这两个偏旁的对联怪联这么多呢?大概是人们生活离不开树木和水源吧,所以这类木字旁和水字旁的字也比较多。
第10副对联:荷花蒹葭菜葳蕤;芙蓉芍药蕊芬芳。
这是草字头的对联,体现出花朵的芬芳,非常不错。
大家还知道哪些好对联呢?欢迎留言分享哦。
喜欢我文章的朋友,一定要赞赏、收藏和转发我的文章!这对真的我很重要,谢谢大家!
copyright © 2022 一生命运网 版权所有 辽ICP备2022007116号-4
法律声明:本站文章来自网友投稿,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