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人们常说“少年得志,不如大器晚成”,因为少年时心境浮躁,若贸然被推上云端,往后可能会摔得很惨,但“大器晚成”就不一样了,看遍了世事的中年人,心境已然平静如水,成功之后只会稳重,而不会轻浮。
这样的一番解释,听上去好像颇有道理,历史上的姜尚、刘邦、百里奚等人,都是大器晚成的主,也都是名垂千古的大人物。
再看看现代,马云35岁才创建阿里巴巴、柳传志40岁才转战商海、哇哈哈饮料大王宗庆后42岁前还是一事无成,可他们现在却都是站在金字塔尖,让人们仰视的商界巨头。
这些活生生的例子成为了激励很多人奋发向上的理由,但是也成为了不少人懈怠的借口。
试问,世间之人谁不想早些功成名就,谁不想少受一些磨难?若是可以少年得志,谁又会甘心大器晚成呢?
有一句话说的非常经典:“大器晚成,不过是长期不得志的一种安慰而已。”
马云创业初期做过商贩卖鲜花、卖礼品、销售医药还被人当成骗子,创业之路何其艰辛,他难道不想被人们认可吗?他难道想一直被人们嘲笑下去吗?当然不是。
他自然希望所有人都能认可他在那个时代的“互联网”理论,但是没有人懂,这才导致他处处碰壁。
没有人不希望自己的一生能够顺顺利利,风光荣耀,也没有人愿意半生庸庸碌碌。
就像才女张爱玲说的:“出名要趁早。”
也许会有人提出方仲永的例子来反驳,他的故事相信诸位都耳熟能详,五岁便能作诗,一时之间成为了十里八乡的神童,但最后因为其父疏忽教育,导致泯然众人矣。
但诸位也要清楚,方仲永是幼年算不得少年,而且他的资质是先天带来的,并不是靠后天学习成就的。
真正的少年得志,是像苏轼那样,科举考试中引起文坛领袖欧阳修的注意,顺势结识了许多文学大家,成就了他的辉煌;亦是像岳飞那样,枪挑小梁王一战成名,成为一代民族英雄;更是像孙权那样,少年英主,南天一柱,被世人称为东吴大帝!
少年得志者,天资卓越,名声远扬,这就为以后再创辉煌打下了基础,让他们拥有了更多资源,站在了比同龄人更高的起点,这样比无为半生再一鸣惊人,岂不是要更好?
当然了,大器晚成者经过了岁月的锤炼后一鸣惊人,这样的人也值得钦佩,但是相信这种人宁愿少年得志也不甘心大器晚成的。
所以说,在人生中少年得志者会比同龄人更加优秀,而大器晚成者亦值得人们去敬重,但千万不要白白浪费时间,拿着大器晚成的借口,庸庸碌碌的做着无谓之事。
——编辑谪仙
人的一生中,有许许多多的岔路口,一不小心就可能走错了,走错一步,甚至就会给人生留下了祸患和遗憾。
儒释道兼修的国学大师南怀瑾说过:人有三个基本错误是不能犯的:一是德薄而位尊,二是智小而谋大,三是力小而任重。
南师这一生将天下典籍和人间至理囊括于心,他这一句话,自然是蕴含了大智慧。
德薄而位尊德行,是一个人的立足之根本,与人相处之时,这个人的才华和能力往往不是那么重要,最重要的当属德行,我们自古便推崇:厚德载物。
你若想想,一个德行不过关的人,站在高位上,他既不能服众,可能还会变相的为自己谋利,受苦的是谁?是被他管理的人。
从“德薄而位尊”,我们也可以联想到孔老夫子说的人生三大不幸,第一个就是少年得志。
“少年得志”与“德薄而位尊”有异曲同工之妙,这里并不是否定少年人的能力和德行,而是说初生牛犊虽然天不怕地不怕,可毕竟阅历浅,经验少,贸然登高位,怕是不妥。
人贵有自知之明,位尊必先有配得上的德行,才会事事如意。
智小而谋大世间之人,多多少少都会有点野心,可当你的才华配不上你的野心时,你不应该去贪图一些遥不可及的事情,而是要沉下心来锻炼自己,这也就是不能“智小而谋大”。
一个才华有限的人,去图谋一件根本做不到的事,就如同“老虎吞天,无从下口”,“螳臂当车,不自量力”。
纸上谈兵的赵括不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嘛,长平之战一通瞎指挥,导致赵国被白起坑杀40万人,震惊天下!
所以说,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没有那个才华就别总图谋大事,才华和成就永远是成正比的。
力小而任重才华和成就成正比,力量和责任也是正比,往小了说,你能抱起一百斤的东西,可非要抱两百斤。
往大了说你一个平头百姓,可你非要去拯救世界,你觉得这可能吗?简直太过匪夷所思。
生活中,从来都不缺夸夸其谈的人,他们说着大话,似乎自己是天下第一一般,小事不做,偏偏想着干大事,最后的结果往往都是“撞的头破血流”。
还是那句话,人应该有自知之明,一步一步踏踏实实来,没有那个力量,给你万贯家财你也守不住。
南怀瑾老师所说的这3点,实是给人们敲响了警钟,人生中,这3种错误绝对不能犯,脚踏实地,稳扎稳打才是取得辉煌的正道。
——编辑谪仙
本文系时拾史事独家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严禁转载/作者高成儿
网上曾经有个段子,叮嘱年轻人要坚持奋斗,不能过早地躺平:“黄忠六十才跟了刘备走,德川家康七十打天下,姜子牙八十为丞相,佘太君百岁挂帅,孙悟空五百岁西天取经,白素贞一千多岁下山谈恋爱。”人生暮年登上巅峰,取得辉煌成就,有种苦尽甘来、厚积薄发的即视感。与之相对的,年少成名更容易使人羡慕,因为绝大多数人的一生都是平凡的,能够取得辉煌成就的本来就少,十几岁、二十几岁便名满天下,更是寥寥无几。
在古代,想要年纪轻轻就做到天下皆知,难度比现在大多了。农业社会,可供选择的职业很少,也没有网络、报纸、电视等高效的传媒。想出名,最简单、成本最低的方法是投胎,并且有好的机遇能够继承家业,成为最高统治者,老百姓不认识其他人,皇帝是谁还是知道的。
像光绪皇帝,年仅4岁就已经妇孺尽知,他的名讳成为全中国最敏感的字眼。因为载湉的运气实在是太好了,妈妈是慈禧太后的妹妹,爸爸是醇亲王奕譞,在家里虽然排名老二,可大哥载瀚两岁便已夭折;皇宫里,同治皇帝是咸丰皇帝的独子,英年早逝,无儿无女;慈禧太后想继续垂帘,需要扶植年幼的新君,种种因素结合起来,四岁的载湉被抱上了龙椅,这与光绪本身的才华、能力没有什么关系,人们都知道他,主要还是因为身份、地位的缘故。
如果想依靠才华实现年少成名的小目标,诗词文章是块不错的敲门砖,古代大多数人都是文盲,获得教育机会的十分有限,良好的写作能力恰恰又是官场所需,在这方面如有专长,很容易得到重视,甚至扬名天下。汉文帝时的贾谊就是典型代表,他十八岁的时候就已经通晓诸子百家的学说,特别擅长“诵诗属文”,在写作方面具备极高的天赋和过人的本领。河南守听说贾谊很有才干,非常重视,把他召到自己门下,这是贾谊第一个机遇。后来汉文帝听说河南守政绩卓著,是秦朝丞相李斯的老乡,当年还跟着李相国学习过东西,决定重点提拔,任命为廷尉。上任后,廷尉多次向皇帝推荐贾谊,刘恒就授予他博士的职务,这是第二个机遇。
事实证明,贾谊的文字表达能力相当出色,每次最高领导有指示下来了,老臣们尽管有想法,却不知道该怎么合理地表述出来,贾谊往往对答如流,一套一套的,老臣们听完,都认为和自己内心想法一致。看到这种表现,汉文帝破格提拔贾谊为太中大夫,后来又想任命为三公九卿之一,好比现在的省部级干部了,当时他才二十出头,已经混得有模有样,一下子名声大噪,引发很多人的嫉妒,尤其是那些资格老、职务还没有贾谊高的人,他们向皇帝提意见,说“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面对压力,汉文帝只好暂时疏远贾谊,把他贬为长沙王太傅。
一千多年后的苏轼非常喜欢读贾谊的文章,他弱冠之年,就已经博通经史,每天要写好几千字的作品,文字表达能力也是了得。敲门砖是有了,需要一个良好的平台,以及知人识人的伯乐帮助他,获得“权威认证”。自己说自己有才,那只是一家之言;得到权威人士、行业大牛的认可,方能名声大噪、出人头地。
在北宋时期,这样的平台已经有了,那就是科举考试,朝廷为天下士子提供了一个相对公平的竞争机制,如果文章写得好,的确可以脱颖而出,改变人生轨迹。伯乐也已经有了,那就是文坛领袖欧阳修,一篇文章的质量,在他眼里能够得到相对客观的评价。对于苏轼来说,还有一个更好的机遇,欧阳修想要改变当时的文风,苏辙在《东坡先生墓志铭》提到:“欧阳文忠公考试礼部进士,疾时文之诡异,思有以救之”,而苏轼的风格非常对主考官的胃口,在此基础上,给出的成绩自然要高一两个档次。
嘉祐二年,苏洵带着二十一岁的苏轼、十九岁的苏辙离开四川老家,前往京城参加考试。欧阳修读完苏轼的《刑赏忠厚之至论》,极为赞赏,“惊喜,以为异人”,后来又担心这是学生曾巩写的文章,害怕成绩公布后,有人说他身为主考,偏袒自己的弟子,故意给高分,因此决意避嫌,把这篇文章定为第二名,没想到这根本就不是曾巩的作品。考试结束后,苏轼前来拜见,欧阳修评价说:“老夫当避此人,放出一头地”,听过这句话的人都惊讶不已,仅仅二十出头的小伙子,就有这样的才能,这样的赞誉,许多前辈都无法企及。正是有了文坛领袖的大力肯定,苏轼知名度大增,迅速成为“流量小生”“汴梁网红”,只要有新作品问世,过不了多长时间,整个京城都知道了,实在是脍炙人口。
依靠文字作品早早成名的还有很多,像唐代的王勃,只活了二十七岁,却因为《滕王阁序》扬名天下,直到今日依然经久不衰,成为高中生必修篇目。白居易十五六岁就到京城“北漂”,诗坛大牛顾况看过许多后生晚辈的作品,没有一篇让他满意的,等到读完白居易的文章,他亲自跑到家门口以礼相待,还评价说:“吾谓斯文遂绝,复得吾子矣”,我本来以为这样的文章已经绝迹了,没想到又遇见了你。有了这句权威认证,白居易的知名度急遽攀升,得到许多人的肯定。纳兰性德只有三十年的阳寿,可谓天妒英才,在他二十多岁的时候,《饮水词》已经达到“家家争唱”的地步,他本人更是被评价为“满清第一词人”“北宋以来,一人而已”。
文能安邦,武能定国,是古人对全才的评价。和文字能力相比,若能取得赫赫战功,也可以迅速成名,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与夸耀。乌江自刎后,西楚霸王的生命永远停格在三十岁,但他在巨鹿之战中破釜沉舟,打败了章邯二十万军队,为秦朝灭亡敲响了丧钟,改变了历史进程。彭城之战,项羽又以区区三万军队,打败刘邦五十六万联军,吓得汉高祖仅带十几人逃跑,连子女都抛弃在路边。身为二十多岁的年轻人,项羽的社会阅历并不丰富,斗不过老奸巨猾的刘邦,却以独领风骚的军事能力叱咤风云,成为全国的焦点人物。
霍去病也是凭借军功年少成名,他17岁追随卫青出征漠南,率领麾下数百骑兵,杀敌两千多人,俘虏单于叔父以及匈奴高官多名,因此被封冠军侯。19岁,率领大军攻打河西地区,俘获匈奴祭天金人,对方哀叹道“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22岁,率军奔袭两千多里,封狼居胥,从此“漠南无王庭”,霍去病也因功封为大司马,成为军界最显赫的人物。
当时他仅仅二十出头,放到现在的话,许多人大学本科刚刚毕业,正在为“毕业即失业”犯愁,霍去病已经摸到了行业天花板,只花了五、六年的时间,速度惊人。一方面固然是杰出的军事能力使然,但投胎、机遇也是不可或缺的,他是卫青的外甥,通过这层关系,很早就能认识汉武帝,获得当朝皇帝的赏识;西汉经历过文景时代的休养生息,已经具备反击匈奴的物质基础,刘彻又审时度势,确立了开疆拓土的国策,没有这些主客观因素,霍去病想要迅速出名,取得重大战果,毫无疑问,也是难上加难。
东汉末年的孙策、唐朝初年的李世民,同样依靠军事能力坐断东南、问鼎天下。他们的年龄也只有二十多岁,真是自古英雄出少年。身逢乱世,少壮染兵锋,老幼填沟壑,这是普通民众的大不幸,可又是军事家的大幸,他们有了展现实力的平台、机会,如果生活于和平年代,天下承平日久,纵有这方面的能力,恐怕也难逃默默无闻的命运。
在很多情况下,年少成名虽然是个人水平的集中反映,但与投胎、时代背景、个人机遇都息息相关,任何一个因素的缺失,脱颖而出的可能就是别人了。主观方面的可以多努力努力,客观因素并非一两个人可以决定,需要更多的观察、审时度势。
END
图片来源于网络
喜欢本文/作者,文末赞赏一下表达支持吧
比较通俗的一个角度是说,人年少得志,起调太高,后面不知要怎么个低眉信手续续弹,才能接得上。有人从性格角度说,可能承压能力差,容易一蹶不振之类。我想换个角度聊聊这个话题。其实少年得志,也分在哪个领域,如果你是在学术、科技这种相对小众的圈子里早早成名,那是好事,会有很多巨人主动出借肩膀让你爬。但命理说起于中国古代,放在这个语境下,讲的还是名利场。
宝玉很有悟性,但他是少年得志吗?不是。康熙帝七岁登基,但他是少年得志吗?也不算。我们理解的少年得志,是一个年轻人,凭借自身的才华、学识或长处,迅速崭露头角、结交名流、聚敛资源。北宋那个著名的太平宰相晏殊,倒是可以算作一例。把少年得志的范围确定后,我们就能比较通顺地厘清这种人生的难处:你要在极早和极短的时间内,真正洞悉一遍世事和人心。
名利场里,捧高踩低、见风使舵都是常事,人人都拥有家犬般的鼻子,嗅一下就能知道,哪个是不被待见的人客。少年人一夕间拥有了巨大的能量,固然会招来很多趋炎附势者,但也会招惹质疑和非议,他就处在赞美和流言共同作用下的漩涡里。他会不知道该信任谁,不知道对方是真心相待还是假意结交,不知是该群而不党,还是迅速站队,他甚至不确定身边人会不会把他的秘密当作武器。
我们小时候一定听说过很多,类似于『人情冷暖』、『世事炎凉』这样的话,也听长辈劝导过『防人之心不可无』,但听过跟实实在在地从刀锋上趟过,还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感受。举个例子,老年曹雪芹举家食粥,日子潦倒,但他写从前『烈火烹油、鲜花着锦』的繁荣时,语气平缓,还借智通寺的门联,说出『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这样清醒的话。我相信他是真的没什么怨怼,无论是对命运,还是对那些曾聚拢在他身边,又在家道中落后迅速走散的人。老年的曹雪芹明白,那就是人的天性,无须责怪,也无需心寒。但那是需要受很多记生活的闷拳,吞下很多先人的智慧,才能悟出的朴素道理。
贾宝玉前四十回里,成天喊着『悟了悟了』,要出家去,但你瞧他语气轻浮地夸贾芸长得不错,像他儿子,由着贾芸攀关系喊他父亲大人。虽然看戏时被鲁智深『赤条条来去无牵挂』的台词所触动,却照样兴致勃勃地开筵席、抽花签,好像这千里筵席,真的不散了似的。这才该是少年人的生活状态,嘴上再是四大皆空,手里停不住地招猫逗狗。但是『少年得志者』不一样,他们是要亲眼见证其他人,起朱楼、宴宾客、楼塌了,这些变幻可能不过短短数月,他们自己,也要经历被泼脏水、被闲置、被构陷,而那个下刀子的人,可能是枕边人,可能是曾经交心过的旧人。
他们要迅速接受这一切,在心智或许超然,心理却未完全成熟的情况下。成年人皮糙肉厚,不留神被人砍一刀,也不过是伤了皮肉。但少年人啊,一刀下去,就是见了骨,还是格外清奇的骨骼,他一朝被蛇咬,终生都不许人家凿井,遑论井绳。这就是我说的第一种难处,他还没有办法去接受,人情就不过薄薄一张纸的真相,更不接受凉薄至此,彼此也能敷衍出一些其乐融融来。他没有能力从一片『不信』中去构造一些『相信』,目光所及处,都是人性的废墟,他永久地丢失了安放自我的那间温暖小屋。
即便到日仍看门似市,终不忘,个中曾坐夜如年。那些凭借才气和能力突然登顶的少年人啊,人们以为他们会被宠坏,其实不会的。在突如其来的名和利面前,他们只会更小心,因为他们知道,今天能给你的,明天也能给别人,给你的那些,说穿了,是昨天给过别人又收回来的。偶尔有几个,跌倒在人们灌给他的纵容里的,后辈一见,远远就得了教训,知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更知道人气不过肥皂泡。
你去问问那些年少成名的偶像们。他们真的信任人群吗,真的信任粉丝所谓的夸张的誓死不渝的爱吗?答案多半是否定的,他们太清楚了,人群盲目和轻信一如羔羊,又像是公牛,一面无力的旗帜就能改变其走向,很多明星啊,嘴上说着『感恩』,心里偷偷想的,却是马基雅维利的《君主论》那套。所有的喜爱都是朝生暮死,所有的光环都只是加冕给这个位置,而非你本身。你的来路无可依靠,去路一片茫茫,你能做的,就是变强,以及强硬。
阳明先生1岁立下圣人之志,37岁悟道。他站在悟道者的角度看这些孩子们,觉得太可惜了。如果一个孩子早早地人生得意,考名,很可能会贻误此生。为什么这样讲?因为他清楚地知道,少年得志、一帆风顺的人生是肤浅且平庸的,而要想让自己的人生活出精彩,就应当如古语所言,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凡后生美质,须令晦养厚积。天道不翕聚,则不能发散,况人乎?花之千叶者无实,为其华美太发露耳。
越是资质优异的年轻人,越是要晦养厚积,厚积才能薄发。就如天道,要有“春生夏长必须有秋收冬藏”,天道如此,何况人呢?所以在阳明先生看来,年少得志的孩子很可能长大后一事无成,因为在他看来,“花开千瓣的植物,往往难结果实,因为它的华美太过于发露了。有多少人年纪轻轻就才华、名声双丰收,往往到了中年以后难有新的成就,人生开始暗淡下来。这都是因为过早地摘取了自己的果实,养成了一颗傲心,不思进取,所以没有真正成就大器。《道德经》告诉我们“大器晚成”,这里的“晚不是指年龄的晚,而是说这完全是厚积而薄发的结果。一个人真正要赢的不是起跑线,而是人生的终点在这个关键点上,父母多少时候是以不知为知,实实在在地用爱误导了自己的孩子。
在《羋月传》这部电视剧里,羋月说:我虽然出身王族,却一直被人踩在脚下,一无所有。“正因为羋月曾拥有如此艰难的年少时期,才使她在这种困境当中,能够不断地超越自己。她才心胸豁达,既能一掷决生死,又能一笑泯恩仇,既吃得了辛苦,又豁得出性命,在人生后半场大有作为。
copyright © 2022 一生命运网 版权所有 辽ICP备2022007116号-4
法律声明:本站文章来自网友投稿,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