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2003年的那场风华绝代、精彩纷呈的曹景行采访节目中,马未都掷地有声地说出了一句令人瞠目结舌、惊叹不已的话语:“一个人临近生命终点之际,最让人心酸、痛苦至极的便是腰缠万贯的富有。那些购置豪华游艇的人,满以为买了便可纵情四海,殊不知他们的快乐也许仅限于购买之日与出售之时!”众所周知,马未都是一位虔诚的收藏者,他的博学多识跨越古今中外,独具慧眼的鉴赏力洞悉世界冷暖。历经岁月的洗礼,他常混迹京城社交界顶层,慢慢地开始对生活的真谛产生疑惑——莫非财富仅是用来尽情享用美食佳酿、寻欢作乐之工具么?他把这个困扰深深埋藏在家中,闭门长思。终于有一日,朋友见他老往家中跑,生怕他出了事儿去拜访,迫不及待得知马未都有此困扰。恰巧这位朋友是个热心肠,得知有一位大师在京养病,不仅对佛理研究颇深,而且道法自然,于是提议马未都前往求教,说不定能够解开心中的谜团。这位大师的名字叫作希阿荣博堪布。马未都邂逅大师之后,恭敬地问道:“尔初衷拼尽全力去捞金,仅仅是为了生活所需,如今学有所成、财大气粗,为何失去了昔日的惬意,甚至陷入痛苦之中呢?”大师深沉地答道:“子以为人皆在追逐何为?名誉、利益抑或情感乎?实非如此,诸般纷繁的背后其实皆有同一目的:寻求安宁与满足!”马未都不解其意。大师接着耐心地阐述道:“此因,佛家思想超凡脱俗,与常人之道背道而驰。在他们看来,拥有越少,便活得越发宁静安详。犹如某些人尽管漂泊不定却过得欣然自在,另一些即使居住豪宅、享受奢靡生活之人,却往往苦闷不堪,皆因其需不停地追逐财产,而这反招致无尽的烦恼啊!人劳累奔波一辈,到头来发现幸福感如水中月镜中花,生活岂有什意思?希阿荣博堪布坦言,这恰好揭示他不快乐的原因。马未都听罢如拨云见日,心情豁然开朗。遂回家筹划创建自家博物馆,将一件件精妙的藏品置于其中,并在1997年正式揭幕。从此以后,马未都从一位默默无闻的小众收藏家摇身变为向大众普及文物背后渊源及故事的知名文化使者。当记者采访他时,只见他满脸自豪地说道:‘我已能安享丰裕生活,希望借文化之热潮回馈社会,而非仅仅抱着金钱不撒手。’再后来,曹景行再度访谈马未都时,他寄予关注一个问题:‘我周围的众多富商告诉我,购买游艇的人这一辈子总共只能享受到两天的快乐时光:购买游艇的那个日子以及转售游艇的那一天,其余的时间无不充满了琐碎之麻烦,毫无任何意义可言。’马未都拨开云雾见光明的故事,不得不归功于希阿荣博堪布大师的悉心指点。民间流传着一句俚语:‘佛祖只度有缘人’,着实如此。若无此一份机缘,恐怕他仍将困守在迷惑之中,难以挣脱困局。佛家教导我们,缘由心生、性本空寂,因果循环,报应无穷,人的福气都是有限的。福即为福,祸即为祸,福祸二字紧密相连,只要看淡即可。凡事自有定数,若强行扭转则无益。顺其自然,按自然法则行事,方为大智者。人生之烦恼,皆源于人欲,贪、嗔、痴。
#马未都的故事##如何评价马未都# #名人言论解析# #人生杂谈录# #文化流失的担忧#
知名媒体人曹景行因病于2月11日去世,享年75岁。
图片源自曹景行先生个人微博
曹景行于1978年入复旦大学历史系。1998年出任凤凰卫视资讯台副台长兼言论部总监。从2009年2月起,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综合频率中国之声早间黄金时段,每日评述国内外时事新闻。2020年8月,曹景行在上海长征医院体检时发现胃癌。在经历了手术和放、化疗治疗后,2021年,他又重新回归主持工作。2022年初,不幸复发离世。令人遗憾的是,从确诊胃癌到病逝仅仅1年多时间。生前疑问:我这样的胃癌,能更早发现吗?2021年3月,曹景行做了一个谈话节目《肠久之计》,节目中请来了他的主治医生之一、上海长征医院肛肠外科行政副主任周海洋讲解胃癌的防治科普,希望提醒更多的人早诊早检。
确诊时已是晚期的曹景行曾在节目中发出疑问:我这样的胃癌,能更早发现吗?曹景行在节目中表示,“我知道自己的胃癌在胃角的位置,已经转移扩散到了周围的淋巴,甚至一些比较远的淋巴,得知后我身边很多亲戚朋友都感到震惊,很多人也想到了自己。像我们这个年纪,能早一点发现这样的疾病当然更好,那么胃癌能够早一点发现吗?”节目播出后,周海洋大夫在微博回应:胃镜是发现早期胃癌最重要的一个手段。胃癌早期没有特异临床症状,而胃镜可以在直视下对胃黏膜进行观察,并对可疑病变取活检病理明确是否有癌变,从而实现早诊早治。
曹景行在节目中,一直讲自己基本没症状。“没有胃痛,没有所谓的便血,人也没有瘦,也就没有太放在心上”。因此,并未做当时没有做活检。据曹景行自述,他近十年做过两次胃镜检查,最近一次为五年前,但直到2020年8月体检时才发现胃癌。“我从40多岁就开始有胃反酸。医生说你是不是太忙了,压力太大了,但我也不可能放下我的工作。后来有一次,体检查出我有幽门螺杆菌感染,吃药后体检就没(幽门螺杆菌)了。10多年前,我第一次做胃镜,医生说情况良好,没什么问题;5年前我再做了一次肠镜胃镜,医生说我有糜烂性胃炎。但我当时已经快70岁了,医生说这个年龄的人有这个毛病也正常。这样我就没有太放在心上。而且后来我也没有胃疼,没有便血、没有瘦。在这样的情况下,我没有及早发现胃癌,直到2020年8月在医院体检时发现了胃癌,此时已经扩散。那么,之前那些年里我到底缺失了哪个环节?”曹景行主治医生:他或许缺了两个“环节”那么,曹景行之前那些年里到底缺掉了哪个环节呢?
周海洋大夫在微博回应:他或许缺了两个环节。第一,有饱胀不适、消化不良、上腹痛等症状应及早进行胃镜检查排除胃癌;第二,即使无症状,对于高危人群应该常规进行胃镜筛查,比如胃癌高发地区、幽门螺杆菌感染、有胃溃疡病史、有胃癌家族史等。
在第三期《肠久之计》节目中,周海洋医生提醒,为尽早发现胃癌,应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1)如果本身有胃炎或者胃溃疡的情况,应该及时治疗,并加大复查频率。
2)每年复查血液中的肿瘤标志物,一些胃癌会表现为肿瘤标志物升高。
3)提高对于一般疾病症状的警惕性。胃癌往往是合并胃炎和胃溃疡,这样出现不适症状时病人往往觉得就是胃炎或者胃溃疡,吃点保胃的药,症状就改善了,但是症状改善不代表没有问题。甚至也有病例,病人患有胃溃疡,第一次做胃镜活检时没有抓住癌细胞,那就当做胃溃疡治疗了。吃药后溃疡有缩小,但是溃疡一直不愈合,再做一次活检后才抓到癌细胞。所以有的胃部肿瘤具有迷惑性,普通人一定要提高认识,保持警惕性是很重要的。
远离胃癌,这4句话一定要听听!
1. 有胃部不适,一定早点去检查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刘婧2017年在健康时报刊文表示,“很多胃癌患者发展至中晚期,吃不下东西、人瘦了,才想起来去检查”。不疼不代表胃没有问题,胃部出现了不适也不一定是很严重的病,要以检查结果为准。生活中,有时候吃不对,难免会有个胃痛不适。但是,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胃肠肿瘤中心副主任医师张寿儒2020年在健康时报刊文提醒,胃病向胃癌转变,有以下五个征兆 :
所以,如果有感觉以上情况的不舒服,就别再拖着了。
2.六类人没有胃部不适也要定期做胃镜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消化科主任医师左秀丽2019年在健康时报刊文提醒,六类人即使没有胃部不适的症状,也要定期做胃镜检查:
1)年龄大于40岁,男女不限;2)胃癌高发地区人群;3)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者;4)患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等胃部疾病患者;5)胃癌患者的一级亲属;6)存在胃癌其他高危因素(喜食高盐、烧烤、腌制食品、重度饮酒等)。
3. 好好吃饭,对预防胃癌、胃病很重要黑龙江省急救中心曾对106例胃癌病例进行分析,发现在诸多因素中,饮食营养与胃癌的关系更为密切。胃每天都要消化食物,吃对了、吃好了,真的很重要。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胃外科主任医师徐大志2019年在健康时报刊文提醒,预防胃癌,要注意饮食习惯多油盐、多腌制食品、爱吃咸菜和过热的食物等问题,尽量少吃或者不吃。此外,最好也不要吸烟饮酒。湖北省肿瘤医院院长魏少忠2018年在健康时报刊文表示,香烟烟雾内含有的尼古丁可破坏胃黏膜,促进胃炎、胃溃疡形成并延缓其愈合,过量饮酒则让胃部持续遭受劣性刺激引发炎症。
4.每天保持好心情,对预防胃癌也有帮助人常说“气饱了”,胃和情绪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106例胃癌病例进行分析就谈到,8.5%的患者性格内向,精神长期承受负担。而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刘婧2017年在健康时报刊文提到,高强度的工作及过大的精神压力也会引发胃病,严重者可以出现应激性溃疡。所以情绪调节也很重要,通过缓解压力,改善情绪和睡眠,改善消化不良症状。
(健康时报)
No.1
说起上世纪60年代上映的老电影《金沙江畔》中的女主角珠玛,说起《年青的一代》中的女主角林岚,对于一些中老年影迷来说应该记忆犹新,要知道,现在看来,两部片子戏骨云集,如《金沙江畔》中有冯喆、齐衡、张伐、中叔皇等,《年青的一代》中有达式常、杨在葆、朱曼芳、温锡莹等。能在他们主演的电影中饰演女主角,曹雷的演技和影响力可见一斑。
然而,七八十年代之后,人们在大银幕上看不到曹雷了,这是为什么?让娱文娱视来慢慢告诉你。
曹雷的父亲是祖籍浙江浦江的曹聚仁,母亲是邓珂云。邓珂云是曹聚仁的学生,第二任妻子,他的第一任妻子是王春翠,因为邓珂云,两人离婚。曹聚仁可不是一般人物,他是时期的著名记者、作家、爱国人士,年纪轻轻就成了复旦大学最年轻的教授。抗日战争期间曾任中央通讯社战地记者,采访报道过淞沪战役、台儿庄战役以及东南战场的战况,与鲁迅、邹韬奋、沈钧儒等是好友。
抗日战争期间,已经无法继续在上海工作的曹聚仁带着家人来到江西赣州,主持出版《赣南日报》。1940年的一天,曹雷出生。曹聚仁把自己对舞台的理想寄托在了自己这个小小女儿身上,培养她,教育她,曹雷三岁半就第一次登上了舞台。
1958年,曹雷考入上海戏剧学院,读书期间,她成为上戏少见的基础课、主课全部满分(5分)的学生。1962年,曹雷毕业留校任教。
No.2
而在曹雷毕业前夕,对她十分熟悉的上影导演傅超武邀请曹雷出演电影《金沙江畔》的女主角珠玛。该片讲述的是1936年工农红军北上抗日来到藏族地区,与军队与当地土豪斗争的故事。在其中,曹雷饰演一开始被人蒙蔽,后来帮助红军的土司独生女珠玛。曹雷虽不是藏族人,但她饰演的珠玛,相似度很高,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很快,曹雷的高光时刻来到了。1964年,她接受导演赵明的邀请,在电影《年轻的一代》中,扮演了一个阳光、活泼、上进的知识女孩林岚。她清新、率真地表演,打动了无数观众的心。
直到现在,想起“林岚”在电影结尾时说的那段告别词,依然让人血脉贲张:“爸爸妈妈,再见!肖奶奶,再见!老师们,同学们,再见啦!我们离开你们就要到各个不同的岗位上去,像种子撒在大地上一样,我们要在那儿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再见啦,我们走了,我们带着你们的希望和嘱咐去创造美好的未来。再见!”
由于喜爱表演,曹雷在上海戏剧学院做了三年教师后,调入上海电影制片厂演员剧团。而对电影表演的挚爱之情还没有得到充分表达,上世纪60年代那场大运动就到来了。因为父亲1950年到香港有关报刊谋职等原因,她受到牵连,被人扣上各种莫须有的帽子,人身权利都得不到保障了,何谈艺术梦?
在曹雷最需要温暖的时候,有一个年轻人给了她最强有力的支撑,他就是曹雷曾经的同学,在北京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工作的李德铭。李德铭让曹雷冰冷的心温暖起来,她发现,他是那个可以托付自己一辈子的人,1967年,两人走进了婚姻殿堂。然而,命运对她实在是不公,连续两个孩子,一个流产,一个夭折……
No.3
那场运动结束后,曹雷本以为可以重返银幕,但却再次祸从天降,她被诊断出患上了恶性肿瘤。她不明白,老天为何如此折磨她?
好在,经历过太多磨难的曹雷终于想通了,在丈夫李德铭无微不至地照顾和鼓励下,面对严重的病情,她没有和其他人那样伤心欲绝,而是以积极的态度,配合医生治疗,她终于战胜了病魔。
上世纪80年代初,上影厂面对曹雷的病情,准备照顾她让她病退,但她放不下自己的艺术之梦,不甘心就此告别舞台。而此时,一是年龄大了,二是多年的病情已让她再难有青春和美丽,从事表演已经力不从心。于是,她要求调到上海电影译制片厂,去从事她热爱的配音事业。对于曾经的表演艺术,她只是在1980年出演过电影《405谋杀案》中的一个配角,即电视台记者方明山的妻子许绮芬。
1982年开始,曹雷任上海电影译制厂配音演员兼导演,陆续为电影《上海今昔》《祖国啊,母亲》《天书奇谭》《东方快车谋杀案》等国产片配音,并为《非凡的爱玛》《爱德华大夫》《国家利益》《总统轶事》《最后一班地铁》《蒲田进行曲》《姐妹坡》《鹰冠庄园》等译制片进行配音。
没想到,曹雷的这条路走得非常顺畅。几十年来,曹雷配音、译导的影片有近千部。曹雷还有个弟弟,他就是曾经的凤凰卫视主持人、亚洲联合卫视(英文简称UNB)总编辑曹景行。
面对苦难,笑对人生。祝福华丽转身的80岁曹雷艺术家身体健康,吉祥如意!
【喜欢老电影、老影人的朋友,这里是我们共同的家园。作者将与您一起向经典致敬,忆影人辉煌,共同重温曾经的美好时光。请记得关注“娱文娱视”我们这个小家,美文会及时发送到您的手机上,幸运会时时萦绕在您的身旁!】
徐蓓整理
曹聚仁和全家摄于1959年1月,那以后,父亲曹聚仁就再没有回过家
曹景行,1947年生于上海,著名作家、报人曹聚仁次子。1968年下乡,在黄山茶林场务农十年。1978年考入复旦大学历史系,毕业后任上海社科院世界经济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员。1989年移居香港,先后任《亚洲周刊》撰述员、编辑、副总编,兼任《明报》主笔。1996年任中天新闻频道总编辑,随后进入凤凰卫视,当过资讯台副台长。2005年起,任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高级访问学者。2022年2月11日因病去世。
————
说到父亲,其实我和父亲在一起生活的日子实在是太少了。
按照今天的说法,我是一个留守儿童,我的父亲曹聚仁因为工作需要常年在外面打工,母亲带着哥哥、姐姐和我一起生活。父亲离开上海去香港的那一年,我只有3岁。
最后,当我见到我父亲的时候,他已经去世了。1972年的一天,我们突然接到电报,说他病危,等我从广州赶到澳门拱北关口,还是没能见到父亲最后一面。父亲这一辈子没见过我的妻子,也没见过他的孙女,我甚至没来得及在父亲节里问候他一声。
但是,在我的一生中,父亲究竟给了我什么?这个问题一直在我的脑海中。今天,我试图来回答这个问题。
首先,和很多的家庭一样,父亲是我们家里的顶梁柱。他和我妈妈一起撑起了这个家,为我们挡风遮雨。当初他为什么去香港工作?虽然有很多说法,但是他在给家里的信中写得很清楚,就是为了养活这个家。家里上有老下有小,要过日子,所以他去香港工作,这个工作就是写字。
上世纪50年代,父亲曹聚仁为国事去京,归港时途中经过上海,与景仲、景行摄于人民公园
后来我见到李敖先生,他对我说:这辈子就是你老爸我比不过。因为我父亲一生中发表了4000万字的作品,连李敖这么多产的作家也还没写到4000万字。我父亲曾经在文章里提到,这种写稿的日子叫“手停口停”,一天不写东西,就没有吃的了。为了整个家庭的生活,他必须一直写。
他1972年去世前的最后一张照片,是病危时在医院的病床上拍摄的。当时他人已经坐不起来,瘦得不像样子,他就拿一块板,手举着在写稿子,因为报纸上的专栏还在等他的文字。这张照片我看了非常心疼。
虽然他和我相处的时间非常短暂,但他始终关心我的成长。记得我9岁那年,跟着母亲去北京看望父亲,那是他离开上海去香港6年之后第一次到北京,后来我才知道,他是为了两岸沟通的事情而来。我和妈妈到北京的时候天很热,我们去了父亲住的饭店,看见我满头大汗,我父亲就来帮我洗澡。洗澡的时候他突然说了一句话,这句话我直到今天还记得非常清楚。我的小名叫“闲闲”,他说:“闲闲怎么这么瘦啊?”
当得知我后来去下乡种地时,父亲给我写了一封信,信中写道:“闲闲,归农正是我们的心愿。不过新农业得学习很多,改良种子、化学肥料、改良土壤都是要事。这就得跨过老农,一步步来。”他说我们家以前就是农民出身,鼓励我要做一个新农民。
抗战时期曹景行之父曹聚仁(左)与夫人邓珂云带着两个女儿曹雷、曹霆。
其次,父亲留给我一个读书的环境。家里全是书,而且我们家里人全都爱读书。所以,我也从小爱读书。我记得过9岁生日的时候,父亲在北京给我买了《水浒后传》。因为我小学一年级时就把《水浒》读完了,所以小学二年级开始读《水浒后传》,接着是《说岳全传》。
在这种环境中,读书成了我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我可以不吃饭,但是我不能不读书。直到后来我做新闻评论的工作,还得感谢读书给我带来的广阔视野。
再有,父亲教会我要有大的格局。因为父亲的存在,从小看着大人做大事、谈大事,所以我关注的事情比较多。父亲让我感觉到,要关心世界上的大事,不要只纠缠在小事上,凡是要看得长远一些。
父亲的一生,始终有一种使命感。波兰作家亨利克·显克微支有个短篇小说叫《灯塔看守人》,父亲常把自己比作那个看灯塔的孤零零的老人。他当年辞去大学的教职,脱下长衫,走出书斋,带笔从戎,随军进退,冒着枪林弹雨,出生入死,源源不断地为报刊撰写战地通讯。他曾经写过这样一首诗:“海水悠悠难化酒,书生有笔曰如刀。战地碧血成虹影,生命由来付笑嘲。”为了国家,为了民族,他真的什么都不顾。他的这样一种精神,对我终身的影响很大。
最后,父亲还以他的方式,教会了我怎样做人。
我和父亲几乎没有在一起生活,他的为人、他的许多事情,我都是通过别人告诉我的。我刚刚进复旦大学的时候,有一天,一个同班同学突然对我说,他的爸爸向我和我妈妈表示问候。原来,他爸爸当年抗战时从上海经过江西要去内地,在赣南逃难的时候,我父亲接待了他,还让他住下来,并且帮他找了工作。所以,他父亲通过他的儿子来向我们表示感谢。
这样的事情有很多,我后来到香港工作,也经常听到有人由衷感谢我的父亲。父亲帮过的人实在很多,只要能够帮,甚至自己吃亏,他也会去帮助别人。父亲还说过,只要是朋友托付的事情,一定要把它做好。他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转载自《大先生们》
曹可凡 口述 澎湃新闻记者 徐明徽 整理
曹景行先生像一团火焰,为新闻事业燃烧了一生,那是他的生命所系,也是支撑他的动力。
说到曹景行先生,我觉得可以用“疯狂”两字来形容。为什么是“疯狂”?他的父亲是报人曹聚仁,曹聚仁先生就是一位将身心都献给新闻事业的人,曹景行先生延续了这样一种基因——对新闻事业的执着。即使是在这两年生病治疗的过程中,他也没有停歇过工作,在自媒体上一直持续发布着关于上海文化的视频创作内容。
曹可凡与曹景行(右) 本文供图:曹可凡
改革开放后,曹景行前往香港,先后在多家报社担任记者、编辑、主编工作。凤凰卫视腾空出世后,他也被邀请到凤凰卫视担任新闻评论员。凤凰卫视能够崛起,一是和机制有关,二则是和邀请到了曹景行、阮次山这一批“老男人”分不开关系。我第一次对曹景行有深刻印象,就是看到了曹景行在凤凰卫视担任“9·11”事件直播评论。事发当时9月的香港依然酷热,他在汗衫短裤的日常穿着外,套了一件西装就跑到摄影棚里担任评论。即使是在如此匆忙的情况下,他也出色地完成了这次工作,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侃侃而谈,能够从国际政治到地缘政治,从历史到当下来剖析“9·11”事件的前因后果。
从凤凰卫视退休后回到上海,东方卫视邀请他来担任一些两岸节目的特约评论员,同时也是我们晚间新闻的新闻评论员,尽管年事已高,但他对新闻的和敏感性依然保持不变,在这些节目中起到了主轴的作用。
最让我佩服地是他身体里的能量和似乎永远花不完,在他生病前,还每年做两会的报道。他和二三十岁的年轻记者挤在一起,在人民大会堂里拉各个代表、委员做采访。因为我是上海代表团的成员,他就经常叫我帮他拉人,我们就约好在人民大会堂大厅的钢琴前“接头”。
曹景行在两会
曹景行为人热情,带人诚恳,对后辈不遗余力地帮扶。人还特别好玩,他找人酿了一款“曹景行”黄酒,聚会的时候就带来给我们喝。每次聚会聊天,我们都能受益良多,知道很多新消息,你会惊叹于他的阅读量之大,消息面之广。他每天在朋友圈都能发几十条消息,多的时候上百条。他说就是想给大家提供一些新闻资源和线索,选你所需,不想看也可以屏蔽。
生病后,他就把精力都转向了自媒体,他去拍上海各个街巷、建筑,讲述这些建筑背后的历史故事。我觉得他和他的父亲曹聚仁先生真的太像了。曹聚仁先生是章太炎的学生,与鲁迅同出一门。曹聚仁先生写的关于上海文化的一些往事,如今看来都是珍贵的史料,是研究上海发展史非常重要的部分。曹景行对的牵挂也和父亲密不可分,曹聚仁先生当年对做了很多贡献。
曹景行继续了父亲的衣钵,他们是用一个文化人的眼光去做新闻工作,又以一个新闻人的角度去看待文化。近十几年,曹景行和姐姐曹雷一直在整理曹聚仁先生的文稿,大约有1000多万字,这些都是极其珍贵的研究史的资料。历史就是昨天的新闻,新闻是明天的历史,他们都是带着文学家、历史学家的视角去做新闻,因此他们的新闻才得以历久弥新,穿梭时空,成为一段段珍贵的史料。曹氏两代人对新闻业的贡献是值得大书特书的。
工作中的曹景行
责任编辑:陈诗怀
澎湃新闻记者 王诤
知名媒体人曹景行因病于2022年2月11日凌晨在上海去世,享年75岁。他最为人们所熟悉的履历,是自1998年加盟香港凤凰卫视,作为凤凰卫视时事评论员,先后主持及主讲《时事开讲》《总编辑时间》《口述历史》《风范大国民》《景行长安街》等节目。
“曹先生的一生非常精彩,我想后人会给他做出更精彩的总结。”凤凰卫视资深时事评论员何亮亮当日在接受澎湃新闻记者专访时说道。作为凤凰卫视电视评论节目的创始人、元老,曹景行和之后的阮次山、何亮亮等一道,共同开创了在电视节目中设置常驻评论员的业界先河。
“曹先生比我大几岁,我们可以说是新中国的‘同龄人’,都有着很强烈的家国情怀。曹先生和我又都是‘老三届’,共和国一路走来的风风雨雨、起起伏伏,我们都同频共振。香港回归后,凤凰卫视迎来了发展的黄金年代。特别是在新世纪的头十年,中国改革开放开始加速,对于广大观众而言,凤凰卫视做到了不仅报道新闻,同时也分析新闻。‘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的新闻评论形式,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公众的新闻需求。”何亮亮说。
以下以何亮亮口述形式呈现。
曹景行 视觉中国 资料图
我是今天中午获知曹先生过世的消息,也是找人多方确认。作为老同事,我知道他两年前得了癌症,但手术很成功,康复得也很好,所以这个消息还是让我们大家非常震惊。台里有同事和曹先生家里有联系,后来确认(了这则消息)。今年过年期间,曹先生是同家人一起度过的,今天凌晨也是在家里过世,走得很安详。我想这就应了中国人常说的那句“寿终正寝”,只是在他这个年纪,现在来说真不是高寿,走得太可惜了……
曹先生是位非常特殊的媒体人。我自己也是媒体人。海内外的媒体人,男女老少认识得也不算少了,但在我看来,曹先生依旧是个特例。首先是他对于新闻行业的热情,总是那么澎湃,多少年了都是如此,这就很少见。说起来,曹先生大学学的并不是新闻专业,从事媒体行业也比较晚。作为改革开放后的那一代大学生,他毕业后先是在上海社科院工作。(上世纪)80年代末到香港之后,在不惑之年才开始转行做媒体。但这三十多年来,他始终保持着对新闻行业的,这一点尤为令人印象深刻。
我就举个简单的例子,曹先生是个“资讯狂人”,他总是在收集各种各样的资讯。新千年前后,手机刚刚普及,还没有进入到个人智能化终端的时代。他身上有老报人的习惯——每天上班路过他的桌子,上面都堆满了各种报刊的影印资料,他不仅要翻阅,还会随时把认为重要的资讯影印下来。大家老是看到他在那影印资料,就调侃地称呼他为“影(印)帝”。我的理解,这就是厚积薄发,这些资料可能他当天节目不会直接用到,但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无备。
其次,曹先生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他的创新能力,可以说是我们这个行业的“弄潮儿”。他当年到了香港后,先是在传统媒体《亚洲周刊》写评论,1990年代中期卫星电视刚开始在华语媒体里出现,可以说是那个时代的“新媒体”,他就敏锐地注意到了,去了中天电视,当年的中天也是聚集了一批两岸三地的媒体人。作为一位中年媒体人来说,他当时的选择是很前卫的。
凤凰卫视创办后,他就来了,而且做了凤凰最早的电视评论栏目。那是1999年美国轰炸我驻南联盟大使馆发生后,这个事件影响很大,不仅在中国内地,可以说在全球华人社会都掀起了一股声讨的浪潮。凤凰卫视当然要关注,每天三档新闻节目都在跟踪报道,但当时台里还没有新闻评论节目,曹先生就同领导商量,办一个临时性的媒体评论节目,叫做《时事开讲》,把海内外对于这件事的后续发展、评论每天做一个梳理和呈现。《时事开讲》应该说是华语电视媒体里最早的新闻评论节目之一,它原来不是一个常设节目,就是因为这件事打响了知名度,观众反映非常强烈,所以才固定了下来。
我之前就认识曹先生,后来他由于办这个节目要找一批人在香港,又能说普通话的评论员,就把我找来了。2001年1月1日,凤凰卫视成立资讯台,资讯台内设评论部,曹先生、阮次山先生和我,我们仨可以说是评论部里最早的同事。每晚九点,一天当中最重要的新闻节目《时事直通车》中,我们会针对当天最重要的新闻做个短评。我们仨的分工基本上是这样的:中文台的《时事开讲》栏目,每周的周一到周五播出,是以我和曹先生为主轮流做,阮先生有时候也会来做一期。节目由专门的主持人抛出问题,我们俩作为评论员来做点评和解析;资讯台的《新闻今日谈》则是全年无休,这档节目保留至今,可以说是长盛不衰。起先是阮次山先生为主做,有时候阮先生出差,我和曹先生也会顶上。再后来,《总编辑时间》这档电视评论节目,也是曹先生先提出来的。包括他后来在京港之间经常往返,还推出过《景行长安街》等节目。
曹景行 视觉中国 资料图
曹先生这个人是不满足于现状的,可以说他是“不安分”的。可能要做一名出色的媒体人,就是需要有这种特性。在凤凰卫视推出了一系列电视评论节目后,他自告奋勇去上海做驻站记者。曹先生在自己五十多岁的时候,成为凤凰卫视驻沪首席记者。一般而言,记者人到中年往往就不再跑一线了,但曹老师没有这种想法。这也说明哪里有新闻,他就要去哪里,是个骨子里的新闻人。
曹先生到了六十岁就退休了。照理说,凤凰卫视并没有要求评论员在六十岁时退休,他是主动要求退休的。我的理解是他想转变下跑道,他可能不愿意只在一家媒体做事,所以他后来去了北京。一边在清华大学教书,一边同时为几家媒体做兼职。国内新传院校的师资队伍我大概也有个了解:有媒体实务经验再去当老师的,不少。但大多数还是从高校到高校,像他这样有如此媒体资历再去到学校,而且一面教书、一面还继续从事媒体工作的老师,少之又少。曹先生不是大学新闻系科班出身,所以身上反而没有那些条条框框,不管是做新闻还是教新闻,都善于创新,敢于突破。
曹先生上课的情形我也有耳闻。他不是那种照本宣科的老师,而是喜欢在课上给同学们放新闻片,比如记者的采访片段。放片过程中,他就观察同学们的兴奋点,放完之后再主持讨论这里面的优缺点。他这种“观摩+讨论”为主的教法,我想在内地高校课堂上也不多见。为什么说曹先生是个“资讯狂人”呢?纸媒时代,他喜欢影印资料。到了互联网影像时代,他又以搜集各种视频影像资料为主。
后来曹先生又给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做评论员,他也拉上我做了几年民生、经济类节目。这些节目不涉大政方针,都是很接地气的选题。后来我们的节目有专门的工作室打理,每期录好后就交给全国各地的交通台播出。有次我在内地出差,出租车里正好播的就是我们的节目。说起来,电台广播较电视媒体问世更早,但这二十多年恰好是内地步入“汽车社会”,人们可能在家里已经没有收听广播的习惯,但是开车、坐车打开广播,这个传播渠道依旧可观。可以这么说,接地气的民生类广播评论节目,曹先生介入也是很早的。
曹先生在五十多岁的时候,基本上就满头白发了,浓密的白发,我称之为“好看的白发”。一头白发、爽朗的笑声、非常阳光的性格,可以说是曹先生标志性的电视形象。“阳光”未必只少年,曹先生就是到了老年也非常阳光,他给人的感觉从不是那种老成持重,而是阳光率真,同时又非常豁达睿智。我起初是不用微信的,现在用得也比较少,所以我们俩后来一直没有加微信。前两年有次他到香港,我们一起聊天,他说自己最多一天可以发三百多条微信(含朋友圈)!
责任编辑:陈诗怀
校对:丁晓
copyright © 2022 一生命运网 版权所有 辽ICP备2022007116号-4
法律声明:本站文章来自网友投稿,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