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八字命理

柏的多音字组词 泊的多音字组词

发布时间:2024-06-30 23:02:11作者:简单的爱来源:网友分享

柏的多音字组词 泊的多音字组词

本文目录一览:

每日一字50:柏

书友指定的字例已经解析完毕,从今天开始,将继续按照字母的顺序进行讲解。

今天要讲的是:“柏”字。

柏,读音为bǎi,bó或bò,一种常绿乔木,叶子鳞片状,果实为球果。

横画露锋入笔,向右大抗肩,圆收;竖笔高起,平切后转中锋向下行,从横画右部穿过,竖身稍细,稍左斜,收笔垂露,不可悬针;撇笔位于横与竖的交叉处从竖笔里面起笔,撇身稍直,出锋不要超过横画的起笔;点笔位于撇与竖的分离处从竖笔里起笔,勿大,勿重。

右边横画勿长,注意起笔位置;小撇虚接横画,起笔靠左,角度稍立;左竖挡住撇画的收笔,不要写长;横折横画勿重,稍抗肩,到位后顿笔向下内擫写竖,竖身稍重,收笔低于左竖;里面小横勿重,抗肩圆收;底横实接两竖,间距相等。

《说文解字》第653课:“相夫教子”的“相”该如何读,什么意思

接着我们的《说文解字》课程,讲“目”部的四个汉字:“[目買]、[目監]、[上啟下目]、相”。如大家所见,前三个字在现代汉语都是生僻字,而“相”是现代汉语常用汉字,收录在1988年国家语委颁布的《现代汉语常用字表》中,因此,本课的重点汉字是“相”。如果只对标题中的问题感兴趣,请直接跳至第四字“相”字词条。

四个字的详情如下:

1、[目買]。读mái。《说文解字》给出的解释是:“[目買],小视也。从目,買声。”形声字。本义是小视。就是偷看。

(窃视)

桂馥《说文义证》:“小视也者,本书窥,小视也。” 就是窃视,偷看。《太玄·众》:“旌旗絓罗,干钺蛾蛾,师孕唁之,哭且[目買]”。范望注:“窃视称[目買]。”

也有一说,认为“小视”是仔细看的意思。马叙伦《六书疏证》卷七:“疑小视谓仔细看,如短视者然。”

[目買]的小篆写法如图:

([目買]的小篆写法)

2、[目監]。读jiān。《说文解字》给出的解释是:“[目監],视也。从目,監声。”形声字。本义是视。就是看。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目監],亦当为临视也。”因为声旁有“监”,可以理解为居上视下。

([目監])

[目監]的小篆写法如图:

([目監]的小篆写法)

3、[上啟下目](GB字库没有这个字,只能描述字形)。读qì。《说文解字》给出的解释是:“[上啟下目],省视也。从目,啟省声。”形声字。本义是省视。所谓的省视,我们可以分析一下声部,啟:开启。所以,[上啟下目]的意思就是开启事物的表层进行察看。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察看。

(察看剥开的桔子)

[上啟下目]还用作窥。《玉篇·目部》:“[上啟下目],窥也。”

此外,[上啟下目]还是姓氏。徐珂《清稗类钞·姓名类》:“僻姓……礼、底、[上啟下目]、買。”

[上啟下目]的小篆写法如图:

([上啟下目]的小篆写法)

4、相。读音有两个:

(一)xiāng。这是中华书局注音版《说文解字》标注的读音。但实际上,这个读音标识有误,“相”的《说文》读音应当为xiàng。因为《说文》给出的解释是:“相,省视也。从目,从木。《易》曰:‘地可观者莫可观于木。’《诗》曰:‘相鼠有皮。’”会意字。本义是省视;察看。会意字,我们要看一下字形演变:

(相的字形演变)

在甲骨文里,“相”就是一只眼睛对着一棵树在看,眼睛或在上或在一旁。会意对树木的察看,建筑用木,必然对其进行察看,视其长短、曲直、阴阳、软硬、粗细等,以便量材取用。由此会意察看;省视。这里的省,读xǐng。

这里引用的《易》,徐锴《说文系传》称:“今《易》无此文,疑《易传》及《易纬》有之也。”关于“地可观者莫可观于木”,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此《观卦》说:‘观,坤下巽上。坤为地,巽为木也。’”就是引用卦形在说解文字。

其实,《易》的这句话,也反映了古人朴素的世界观,他们认为在他们的视野里,眼睛能够看到的东西,没有树木更显而易见的了。

这里引用的《诗》,指《诗·鄘风·相鼠》:“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你看这黄鼠还有皮,做人怎能没有礼仪。

“相”的本义是省视;察看。段玉裁《说文解字注》:“《释诂》、《毛传》皆云:‘相,视也。’此别之云‘省视’,谓察视也。”《书·盘庚上》:“相时憸民,犹胥顾于箴言。”陆德明《易释文》引马融曰:“相,视。”看看这些奸邪的小人吧,他们尚且顾及规劝的话。《史记·滑稽列传》:“相马失之瘦,相士失之贫。”相马因其外表消瘦而漏掉良马,相士因其外貌贫困而漏失人才。

(相马图)

“相”在本义之外,还有很多用法:

(1)占视。如:相面。《史记·淮因侯列传》:“相君之面,不过封侯,又危不安;相君之背,贵乃不可言。”看您的面相,只不过封侯,而且还有危险不安全。看您的背相,显贵而不可言。

(2)形貌。如:狼狈相。《西游记》第三十五回:“(孙大圣)现了本相,厉声高叫道:‘妖怪,开门!’”

(3)教导。《尔雅·释诂下》:“相,导也。”郭璞注:“谓教导之。”《国语·楚语上》:“问谁相礼,则华元、驷騑。”韦昭注:“相,相导也。”问到有谁引导朝见的礼节,是华元和驷騑。

(4)辅佐;扶助。《广韵·漾韵》:“相,扶也。”《集韵·漾韵》:“相,助也。”《书·大诰》:“周公相成五。”孔传:“相谓摄政。”《论语·季氏》:“今由与求也相夫子。”仲由和冉有你们辅佐季孙。这里出了一个成语“相夫教子”。意思是辅助丈夫、教育孩子。这里的“相”,读xiàng,意思就是辅佐;扶助。有意思的是,《论语》里的相夫子中的“夫子”,跟丈夫和子女没有关系,它指的是季康子。春秋时,对长者,老师以及贵族卿大夫等都可以尊称为“夫子”。

(相夫教子的中国妇女)

(5)扶引盲人的人。《荀子·成相》:“人主无贤,如瞽无相,何怅怅。”君主没有好国相,就像瞎子没人帮,无所适从多迷惘。

(6)赞勉。《尔雅·释诂下》:“相,勴(lǜ)也。”郭璞注:“勴,谓赞勉。”

(7)治,治理。《小尔雅·广诂》:“相,洽也。”《书·立政》:“相我受民。”治理普通的百姓。

(8)古官名。有两种用法:其一,古代辅佐帝五的大臣。后专指宰相。《史记·陈涉世家》:“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王侯将相难道都是天生的贵种吗?其二,汉时诸侯王国的实际执政者,相当于郡太守。《后汉书·张衡传》:“永和初,(衡)出为河间相。”顺帝永和初年,张衡出任河间相。也用作使为相。《韩非子·难一》:“桓公解管仲之束缚而相之。”齐桓公解了管仲的捆绑而任他为相。

(管仲像)

(9)司仪赞礼。《周礼·秋官·司仪》:“司仪掌九仪之宾客摈相之礼。”郑玄注:“出接宾曰摈,入赞礼曰相。”也指司仪赞礼的人。《左传·成公二年》:“使相告之曰:‘非礼也,勿籍!”让司仪赞礼告诉他说:“这是不合于礼制的,不要记载在史册上。”现在我们在婚礼上见到的“宾相”中的“相”,指的就是这个“相”。

(10)选择。《周礼·考工记·矢人》:“凡相笴,欲生而抟。”郑玄注:“相,犹择也。”《三国演义》第六十三回:“良禽相木而棲,贤臣择主而事。”

(11)跟随。《左传·昭公三年》:“箕伯、直柄、虞遂、伯戏,其相胡公、大姬已在齐矣。”箕伯、直柄、虞遂、伯戏,他们跟随着胡公、太姬,已经在齐国了。

(12)古代的一种乐器。《正字通·目部》:“相,乐器。”《礼记·乐记》:“始秦以文,后乱以武,治乱以相。”郑玄注:“相即柎也,亦以节乐,拊者,以韦为表,装之以穅,穅一名相,因以名焉。今齐人或谓穅为相。”

(13)琵琶颈部所镶的四块或六块山形物,也称“相”。通常以牛角、红木或象牙制成,用以确定音位。

(琵琶各部位名称)

(14)古代劝勉劳动的歌曲。《荀子·成相》:“请成相,世之殃,愚闇愚闇堕贤良。”俞樾《群经平议》 :“盖古人于劳役之事,必以歌讴以相劝勉,亦举大木者呼邪许之比,其乐曲即谓之相。‘请成相’者,请成此曲也。”

(15)农历七月的别名。《尔雅·释天》:“七月为相,八月为壮。”

(16)星名。在北极斗南。甘石《星经》卷上:“相星在北极斗南,总领百司,掌邦教以佐帝王安抚国家集众事。”

(17)相位;周相;位相。某一物理量随时间(或空间位置)作正弦变化时,决定该量在任一时刻(或位置)的状态的一个数值。

(18)物理学名词。1、指具有相同成分及相同物理、化学性质的均匀物质部分。各相之间有明显可分的界面。如:空气是一个相;水和冰是两个相。2、交流电路中,多相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如:三相交流发电机有三个绕组,每一个绕组称为一个“相”。发电时三个绕组的电动势变化频率相同,但各有120度相位差。

(三相电示意图)

(19)佛教名词。对“性”而言。佛教把一切事物外现的形象状态称之为相。《金纲经》:“是诸众生无复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

(20)通“禳(ráng)”。古代消除灾殃的祭祀名。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壮部》:“相,假借为禳。”

(21)古地名。故址在今河南省安阳市西。

此外,相还是姓名。《通志·氏族略五》:“相氏,去声。《汉书》:武洛山出四姓,其二曰相氏。”

(二)xiāng。上面说了,这个读音其实是中华书局注音版《说文解字》标注的读音。《广韵》亦标注“息良切”。这个读音用法有四:

(1)共;互相;交互。《广韵·阳韵》:“相,共供也。”《庄子·大宗师》:“四人相视而笑,莫逆于心,遂相与为友。”四个人都会心地相视而笑,心心相契却不说话,于是相互交往成为朋友。

(相视而笑的老年夫妇)

(2)表示一方对另一方有所动作。《列子·汤问》:“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我跟你们尽全力铲除险峻的大山,使道路一直通向豫州南部,到达汉水南岸,好吗?大家纷纷表示赞同。

(3)质。实质。《字汇·目部》:“相,质也。”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目部》:“相,《毛传》云,相,质也。质谓物之质,与物相接者也,此亦引伸之义。”《诗·大雅·棫朴》:“追究琢其章,金玉其相。”《毛传》:“相,质也。”孔颖达疏:“其质如金玉。”琢磨良材刻纹花,如金如玉品质佳。

此外,这个读音的“相”,也是姓氏。《广韵·阳韵》:“相,姓,出《姓苑》。”《姓觽·阳韵》:“相,音同上(襄)。《千家姓》云:西河族,《晋书》有嬖人相龙。”

相的小篆写法如图:

(相的小篆写法)

(【说文解字】之653,部分图片源自网络,版权归原版权方所有)

《说文解字》第653课:“相夫教子”的“相”该如何读,什么意思

接着我们的《说文解字》课程,讲“目”部的四个汉字:“[目買]、[目監]、[上啟下目]、相”。如大家所见,前三个字在现代汉语都是生僻字,而“相”是现代汉语常用汉字,收录在1988年国家语委颁布的《现代汉语常用字表》中,因此,本课的重点汉字是“相”。如果只对标题中的问题感兴趣,请直接跳至第四字“相”字词条。

四个字的详情如下:

1、[目買]。读mái。《说文解字》给出的解释是:“[目買],小视也。从目,買声。”形声字。本义是小视。就是偷看。

(窃视)

桂馥《说文义证》:“小视也者,本书窥,小视也。” 就是窃视,偷看。《太玄·众》:“旌旗絓罗,干钺蛾蛾,师孕唁之,哭且[目買]”。范望注:“窃视称[目買]。”

也有一说,认为“小视”是仔细看的意思。马叙伦《六书疏证》卷七:“疑小视谓仔细看,如短视者然。”

[目買]的小篆写法如图:

([目買]的小篆写法)

2、[目監]。读jiān。《说文解字》给出的解释是:“[目監],视也。从目,監声。”形声字。本义是视。就是看。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目監],亦当为临视也。”因为声旁有“监”,可以理解为居上视下。

([目監])

[目監]的小篆写法如图:

([目監]的小篆写法)

3、[上啟下目](GB字库没有这个字,只能描述字形)。读qì。《说文解字》给出的解释是:“[上啟下目],省视也。从目,啟省声。”形声字。本义是省视。所谓的省视,我们可以分析一下声部,啟:开启。所以,[上啟下目]的意思就是开启事物的表层进行察看。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察看。

(察看剥开的桔子)

[上啟下目]还用作窥。《玉篇·目部》:“[上啟下目],窥也。”

此外,[上啟下目]还是姓氏。徐珂《清稗类钞·姓名类》:“僻姓……礼、底、[上啟下目]、買。”

[上啟下目]的小篆写法如图:

([上啟下目]的小篆写法)

4、相。读音有两个:

(一)xiāng。这是中华书局注音版《说文解字》标注的读音。但实际上,这个读音标识有误,“相”的《说文》读音应当为xiàng。因为《说文》给出的解释是:“相,省视也。从目,从木。《易》曰:‘地可观者莫可观于木。’《诗》曰:‘相鼠有皮。’”会意字。本义是省视;察看。会意字,我们要看一下字形演变:

(相的字形演变)

在甲骨文里,“相”就是一只眼睛对着一棵树在看,眼睛或在上或在一旁。会意对树木的察看,建筑用木,必然对其进行察看,视其长短、曲直、阴阳、软硬、粗细等,以便量材取用。由此会意察看;省视。这里的省,读xǐng。

这里引用的《易》,徐锴《说文系传》称:“今《易》无此文,疑《易传》及《易纬》有之也。”关于“地可观者莫可观于木”,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此《观卦》说:‘观,坤下巽上。坤为地,巽为木也。’”就是引用卦形在说解文字。

其实,《易》的这句话,也反映了古人朴素的世界观,他们认为在他们的视野里,眼睛能够看到的东西,没有树木更显而易见的了。

这里引用的《诗》,指《诗·鄘风·相鼠》:“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你看这黄鼠还有皮,做人怎能没有礼仪。

“相”的本义是省视;察看。段玉裁《说文解字注》:“《释诂》、《毛传》皆云:‘相,视也。’此别之云‘省视’,谓察视也。”《书·盘庚上》:“相时憸民,犹胥顾于箴言。”陆德明《易释文》引马融曰:“相,视。”看看这些奸邪的小人吧,他们尚且顾及规劝的话。《史记·滑稽列传》:“相马失之瘦,相士失之贫。”相马因其外表消瘦而漏掉良马,相士因其外貌贫困而漏失人才。

(相马图)

“相”在本义之外,还有很多用法:

(1)占视。如:相面。《史记·淮因侯列传》:“相君之面,不过封侯,又危不安;相君之背,贵乃不可言。”看您的面相,只不过封侯,而且还有危险不安全。看您的背相,显贵而不可言。

(2)形貌。如:狼狈相。《西游记》第三十五回:“(孙大圣)现了本相,厉声高叫道:‘妖怪,开门!’”

(3)教导。《尔雅·释诂下》:“相,导也。”郭璞注:“谓教导之。”《国语·楚语上》:“问谁相礼,则华元、驷騑。”韦昭注:“相,相导也。”问到有谁引导朝见的礼节,是华元和驷騑。

(4)辅佐;扶助。《广韵·漾韵》:“相,扶也。”《集韵·漾韵》:“相,助也。”《书·大诰》:“周公相成五。”孔传:“相谓摄政。”《论语·季氏》:“今由与求也相夫子。”仲由和冉有你们辅佐季孙。这里出了一个成语“相夫教子”。意思是辅助丈夫、教育孩子。这里的“相”,读xiàng,意思就是辅佐;扶助。有意思的是,《论语》里的相夫子中的“夫子”,跟丈夫和子女没有关系,它指的是季康子。春秋时,对长者,老师以及贵族卿大夫等都可以尊称为“夫子”。

(相夫教子的中国妇女)

(5)扶引盲人的人。《荀子·成相》:“人主无贤,如瞽无相,何怅怅。”君主没有好国相,就像瞎子没人帮,无所适从多迷惘。

(6)赞勉。《尔雅·释诂下》:“相,勴(lǜ)也。”郭璞注:“勴,谓赞勉。”

(7)治,治理。《小尔雅·广诂》:“相,洽也。”《书·立政》:“相我受民。”治理普通的百姓。

(8)古官名。有两种用法:其一,古代辅佐帝五的大臣。后专指宰相。《史记·陈涉世家》:“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王侯将相难道都是天生的贵种吗?其二,汉时诸侯王国的实际执政者,相当于郡太守。《后汉书·张衡传》:“永和初,(衡)出为河间相。”顺帝永和初年,张衡出任河间相。也用作使为相。《韩非子·难一》:“桓公解管仲之束缚而相之。”齐桓公解了管仲的捆绑而任他为相。

(管仲像)

(9)司仪赞礼。《周礼·秋官·司仪》:“司仪掌九仪之宾客摈相之礼。”郑玄注:“出接宾曰摈,入赞礼曰相。”也指司仪赞礼的人。《左传·成公二年》:“使相告之曰:‘非礼也,勿籍!”让司仪赞礼告诉他说:“这是不合于礼制的,不要记载在史册上。”现在我们在婚礼上见到的“宾相”中的“相”,指的就是这个“相”。

(10)选择。《周礼·考工记·矢人》:“凡相笴,欲生而抟。”郑玄注:“相,犹择也。”《三国演义》第六十三回:“良禽相木而棲,贤臣择主而事。”

(11)跟随。《左传·昭公三年》:“箕伯、直柄、虞遂、伯戏,其相胡公、大姬已在齐矣。”箕伯、直柄、虞遂、伯戏,他们跟随着胡公、太姬,已经在齐国了。

(12)古代的一种乐器。《正字通·目部》:“相,乐器。”《礼记·乐记》:“始秦以文,后乱以武,治乱以相。”郑玄注:“相即柎也,亦以节乐,拊者,以韦为表,装之以穅,穅一名相,因以名焉。今齐人或谓穅为相。”

(13)琵琶颈部所镶的四块或六块山形物,也称“相”。通常以牛角、红木或象牙制成,用以确定音位。

(琵琶各部位名称)

(14)古代劝勉劳动的歌曲。《荀子·成相》:“请成相,世之殃,愚闇愚闇堕贤良。”俞樾《群经平议》 :“盖古人于劳役之事,必以歌讴以相劝勉,亦举大木者呼邪许之比,其乐曲即谓之相。‘请成相’者,请成此曲也。”

(15)农历七月的别名。《尔雅·释天》:“七月为相,八月为壮。”

(16)星名。在北极斗南。甘石《星经》卷上:“相星在北极斗南,总领百司,掌邦教以佐帝王安抚国家集众事。”

(17)相位;周相;位相。某一物理量随时间(或空间位置)作正弦变化时,决定该量在任一时刻(或位置)的状态的一个数值。

(18)物理学名词。1、指具有相同成分及相同物理、化学性质的均匀物质部分。各相之间有明显可分的界面。如:空气是一个相;水和冰是两个相。2、交流电路中,多相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如:三相交流发电机有三个绕组,每一个绕组称为一个“相”。发电时三个绕组的电动势变化频率相同,但各有120度相位差。

(三相电示意图)

(19)佛教名词。对“性”而言。佛教把一切事物外现的形象状态称之为相。《金纲经》:“是诸众生无复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

(20)通“禳(ráng)”。古代消除灾殃的祭祀名。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壮部》:“相,假借为禳。”

(21)古地名。故址在今河南省安阳市西。

此外,相还是姓名。《通志·氏族略五》:“相氏,去声。《汉书》:武洛山出四姓,其二曰相氏。”

(二)xiāng。上面说了,这个读音其实是中华书局注音版《说文解字》标注的读音。《广韵》亦标注“息良切”。这个读音用法有四:

(1)共;互相;交互。《广韵·阳韵》:“相,共供也。”《庄子·大宗师》:“四人相视而笑,莫逆于心,遂相与为友。”四个人都会心地相视而笑,心心相契却不说话,于是相互交往成为朋友。

(相视而笑的老年夫妇)

(2)表示一方对另一方有所动作。《列子·汤问》:“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我跟你们尽全力铲除险峻的大山,使道路一直通向豫州南部,到达汉水南岸,好吗?大家纷纷表示赞同。

(3)质。实质。《字汇·目部》:“相,质也。”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目部》:“相,《毛传》云,相,质也。质谓物之质,与物相接者也,此亦引伸之义。”《诗·大雅·棫朴》:“追究琢其章,金玉其相。”《毛传》:“相,质也。”孔颖达疏:“其质如金玉。”琢磨良材刻纹花,如金如玉品质佳。

此外,这个读音的“相”,也是姓氏。《广韵·阳韵》:“相,姓,出《姓苑》。”《姓觽·阳韵》:“相,音同上(襄)。《千家姓》云:西河族,《晋书》有嬖人相龙。”

相的小篆写法如图:

(相的小篆写法)

(【说文解字】之653,部分图片源自网络,版权归原版权方所有)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宇宙生命之谜》课件及同步练习

知识点

我会写:

谜mí(猜谜、灯谜、谜语)

尚shàng(尚且、和尚、尚未)

氧yǎng(氧气、缺氧、氧化)

倾qīng(倾角、倾斜、倾倒)

揭jiē(揭开、揭穿、揭发)

斑bān(黑斑、斑点、斑白)

燥zào(干燥、枯燥、口干舌燥)

漠mò(沙漠、冷漠、漠不关心)

磁cí(磁场、磁性、磁卡)

御yù(抵御、防御、御寒)

素sù(朴素、色素、素食)

盗dào(强盗、海盗、盗取)

培péi(培养、培育、栽培)

多音字:

奔bēn (奔走)bèn (投奔)

薄bó(单薄)báo(薄纸)

着zhuó(着陆)zháo(着火)

近义词:

猜测——推测 发达——先进 起源——发源

提供—— 供给 适合——适应 足够——充足

分析——解析 决定——决心 枯萎——干枯

环绕——围绕 抵御——抵抗 探索——探究

沧海一粟——九牛一毛

反义词:

猜测——坚信 发达——落后 吸引——排斥

紧密——疏远 足够——缺乏 相似——迥异

相信——怀疑 揭开——遮盖 干燥——湿润

稀薄——浓厚 遥远——邻近

理解词语:

发达:(事物)已有充分发展;(事业)兴盛。

有机分子:含碳元素的化合物,组成有机物的分子叫有机分子。

理论:人们由实践概括出来的关于自然界和社会的知识的有系统的结论。

沧海一粟:意为大海里的一粒谷子,借以比喻非常渺小,微不足道。

起源:事物发生的根源。

能源:能够产生能量的物质,如燃料、水力、风力等。

枯萎:干枯萎缩。

稀薄:稀少,淡薄。

抵御:抵挡;抵抗。造句:我们应当团结起来, 一致抵御外敌。

考察:细致深刻地观察。

词语扩展:

形容不放弃的词语:

持之以恒 坚持不懈 水滴石穿 前赴后继

知难而进 义无反顾 愚公移山 精卫填海

课内词语:

句子解析:

1.哪些天体上可能有生命存在呢?这个天体又必须具备什么样的条件呢?人们了解了生命起源的过程之后,认为至少应有这样几个条件……

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启发读者思考,引出下文,承上启下。

2.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是人类一直探索的宇宙之谜。

“一直”与第1自然段的“地球之外的太空中是否有生命存在,仍然是一个吸引人的问题”相呼应,既写出了人们的执着,也表现了科学家们不畏艰险、坚持探索的科学精神。

段落大意:

第一部分(1-2):引出地球之外的太空中是否有生命存在”这个话题并从理论上提出猜测:地球绝不是有生命存在的唯一天体。

第二部分(3-4):列出生命存在的四个必要条件,并根据这些条件,分析太阳系中除地球和火星之外的六大行星都不可能有生命存在。

第三部分(5-8):主要讲科学家对火星的探索和研究,得出的结论是火星上是否有生命存在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第三部分(9-10):告诉我们太空有可能存在生命,但是还需要人类继续探索。

课文主题:

这篇课文介绍了科学家探索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的艰难历程,说明到目前为止,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仍然是一个未解的谜。 表达了作者对科学家追求真知、不断探索的精神的敬佩,同时激发了学生爱科学、学科学、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

问题归纳:

1.品读课文:全文围绕什么问题来写?

地球之外有没有生命存在?

2.你们知道文章是按照什么顺序行文的吗?

提出问题——分析探究——得出目前的结论。

3.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些神话?

从古代神话讲起,引出了“地球之外的太空中是否有生命存在”这个问题。一方面是因为这些神话与读者的生活比较接近,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另一方面是为了让直白的说明文有一丝“神秘”的色彩,更有可读性,吸引读者去阅读。

4.科学家对太阳系除了地球外的其他行星进行分析,得出什么结论?

从水星、金星表面温度高,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表面温度太低两个方面分析了太阳系除地球以外的其他行星不可能存在生命。“达到300~400℃”“低于-140℃”,结合生活实际就知道,这样的温度生命根本没办法存在。

5.为什么又说在火星上生命难以生存?

(1)通过近距离的飞船观测发现火星上没有生命存在。

(2)从干燥、大气、磁场等方面说明火星没有符合生命存在的必要条件。强调了生命存在必要条件的缺少,气势更强,更有说服力。

课后习题答案:

1.为了了解其他星球是否存在生命,你在阅读时是怎么做的?这位同学的思考给了你哪些启发?

为了了解其他星球是否存在生命,我重点阅读了第二至八自然段,知道了生命存在的条件;根据这些条件分析,水星、金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不可能存在生命;太阳系中还可能存在生命的星球是火星,但根据宇宙飞船的观测,火星上也基本不可能存在生命。我又查阅了资料,对课文观点进行了进一步的验证,近年来对火星的研究虽然有新发现,但始终没有发现生命存在的强有力的证据。

这位同学告诉了我们要有选择地阅读文章,与问题相关的内容需要仔细读,关系不大的只需要浏览即可;文章有的信息可能不准确,还需要查阅资料判断。

2.如果你想探究下面这些问题,会怎样阅读这篇文章?

科学家是怎么判断其他星球有没有生命的呢?

人们了解了生命起源的过程之后,认为至少应有这样几个条件:一是适合生物生存的温度,一般应在零下五十摄氏度至零上一百五十摄氏度之间;二是必要的水分,生命物质诸如蛋白质、核酸的活力都和水紧密相关,没有水,也就没有生命;三是适当成分的大气,虽然已发现少数厌氧菌能在没有氧气的条件下生存,但氧气和二氧化碳对于生命的存在是极为重要的;四是要有足够的光和热,为生命体系提供能源。

根据这些条件,科学家首先对太阳系除地球以外的其他行星进行了分析。水星离太阳最近,向阳时表面温度达到三百至四百摄氏度,不可能存在生命。金星是一颗缺氧、缺水,有着浓厚云层的行星,阳光辐射和云层造成的“温室效应”,使得金星表面温度极高,不可能有生命存在。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离太阳很远,它们的表面温度,一般都低于零下一百四十摄氏度,因此,也不可能有生命存在。

太阳系中唯一还可能存在生命的星球是火星。火星与地球有不少相似之处:地球自转一圈是23小时56分4秒,火星自转一圈是24小时37分;地球自转轴与公转轨道平面有66度34分的倾角,而火星的倾角约66度1分,所以火星和地球昼夜长短相近,而且也有四季更替。

科学家们还发现,火星是一个非常干燥的星球,在它的大气中虽然找到了水汽,但含量极少,只有地球上沙漠地区的百分之一;火星的大气层非常稀薄,百分之九十六是二氧化碳,氧气含量极少;火星表面温度很低;火星上没有磁场,它的大气层中又没有臭氧层,因而不能抵御紫外线和各种宇宙线的照射。所有这些因素都说明,在火星上生命难以存在。

人类是否有可能移居火星?

火星是一个非常干燥的星球,在它的大气中虽然找到了水汽,但含量极少,只有地球上沙漠地区的百分之一;火星的大气层非常稀薄,百分之九十六是二氧化碳,氧气含量极少;火星表面温度很低;火星上没有磁场,它的大气层中又没有臭氧层,因而不能抵御紫外线和各种宇宙线的照射。所有这些因素都说明,在火星上生命难以存在。况且火星离我们太远了,所以目前还是不能移居。

课外拓展:

描写天地宇宙的诗句:

1.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

2.誉天地之大,褒日月之明。 ——[唐]柳宗元《道州文宣王庙碑》

3.气清更觉山川近,意远从知宇宙宽。——[元]许谦《三月十五夜登迎华观》

赞美探索精神的格言: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不深思则不能造其学。——程颐

3.一个人要发现卓有成效的真理,需要千百万个人在失败的探索和悲惨的错误中毁掉自己的生命。——门捷列夫

生字讲解

课文解读

教材分析

宇宙生命之谜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在茫茫宇宙中,人类是不是唯一的存在?在地球之外,还有没有别的生命形式?这些问题既富有文学的浪漫想象,又包含科学的理性追求。而《宇宙生命之谜》这篇文章,就是一位同学为了解决这个疑惑,所找到的一篇阅读材料。这是一篇科普说明文,主要介绍了科学家对“地球以外其他星球上是否也有生命存在”这个问题的研究和探索。

这篇课文一共有10个自然段,可以分为四个部分。第1~2自然段为第一部分,引出地球之外的太空中是否有生命存在”这个话题并从理论上提出猜测:地球绝不是有生命存在的唯一天体。第3-4自然段为第二部分,列出生命存在的四个必要条件,并根据这些条件,分析太阳系中除地球和火星之外的六大行星都不可能有生命存在。第5~8自然段为第三部分,主要讲科学家对火星的探索和研究,得出的结论是火星上是否有生命存在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文章最后两个自然段为第四部分,告诉我们太空有可能存在生命,但是还需要人类继续探索。

这篇课文在表达上很有层次。宇宙这么大,怎样掲开宇宙生命之谜呢?课文把探索的重点放在了太阳系,对太阳系以外的太空只作了简略介绍。在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之中,文章首先排除了水星、金星等六大行星上有生命存在,重点研究的是与地球十分相似的火星。这样的表达,有条不紊,层层深入,为读者准确把握主要信息提供了便利。

这篇课文作为一篇科普文章,语言非常严谨、准确,逻辑性很强。比如,“可以猜测,地球绝不是有生命存在的唯一天体。但是,人类至今尚未找到另外一颗存在生命的星球。”前一句是从理论上作出的猜测,“绝不是”,显得非常肯定,因为有充足的理由:后一句是目前的现实状况,“至今尚未找到”,是因为人类认知能力有限、探索范围有限。“人们了解了生命起源的过程之后,认为至少应有这样几个条件…”,“至少”说明了生命存在的必要条件。”这证明,在探测器着陆的地区,火星表面没有生命存在。”这句话很谨慎地下结论,说明地点只是在“探测器着陆的地区”,而且只是火星的“表面”没有生命存在,并没有说火星深处是否有生命存在。课文中这样表达严谨的句子还有多处。

作为一篇科普说明文,这篇文章既表现出了谨慎探索的科学精神,也有一些生动的描写,能让读者保持阅读的兴趣。课文从古代神话谈起,既引出说明的话题,又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文中,作者还提到了意大利天文学家的观察,人们据此猜测火星上有运河、有四季交替、有草木枯荣,这里一方面吸引读者继续阅读,好像马上就要揭晓火星有生命存在,另一方面也真实再现了人们对火星认识和了解的过程。

本课的学习提示传递了这样一个重要的信息:在日常的阅读活动中,我们往往是先有阅读目的,再根据阅读目的去寻找阅读材料。“寻找阅读材料”,是“有目的地阅读”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

课文有六处随文批注。这六处旁批不是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而是呈现了一位同学带着目的阅读文章、解决困惑的思考过程。安排这六处批注,意图有两个。一是为了直观地向学生展示“有目的地阅读”是怎样一步一步进行的:首先浏览文章,过滤跟自己阅读目的没有关系的内容,然后针对有关系的部分展开仔细阅读,运用已经掌握的各种阅读方法比如寻找中心句、圈画关键词、提取关键信息等方法,得出重要信息,最后对各种信息进行分析比较,并借助查找到的相关资料加以判断,去除不准确的信息,留下准确的信息得出结论。二是向学生展示“有目的地阅读”的一些具体方法,帮助学生对“有目的地阅读”这一策略进行梳理。最后一条批注特别需要我们注意,因为本文提供的资料只提到1976年,那么,最近40多年里,科学家们对火星的研究又有哪些新的进展,需要学生从课外去搜集、整理。

课后的两道思考题,一是引导学生对自己阅读时的做法进行梳理和小结,并以一位同学分享自己阅读方法的形式,给学生一些启发,也对旁批中没有涉及的方法进行了补充。比如,对获取的信息进行甄别,査找相关资料进一步进行比较、判断。这个意识和方法非常重要,能有效提高结论的可信度。二是安排了两个新的阅读任务,让学生再去读文解决,从而将在本单元中学习的阅读策略继续加以巩固。

同步练习1

同步练习2

第一课时

一、将意思相反的词用线段连起来。 

是 生 存 近 低 昼 纵 明 干 稀

死 高 横 夜 否 亡 稠 湿 远 暗

二、形近字组词。

陨( ) 燥( )幅( )班( )御( )

损( ) 躁( )辐( )斑( )卸( )

三、按顺序排列词语。

1.地球 宇宙 太阳系 银河系

2.树 植物 果树 苹果树

第二课时

一、缩句。

1.科学家首先对太阳系除地球以外的其他行星进行了分析。

2.意大利天文学家观察到的所谓“运河”,原来是一连串的暗环形山和暗的斑点。

3.足够的光和热为生命体提供能源。

二、课内阅读。

哪些天体上可能有生命存在呢?这个天体又必须具备什么样的条件呢?人们了解了生命起源的过程之后,认为至少应有这样几个条件:一是适合生物生存的温度,一般应在零下50至零上150摄氏度之间;二是必要的水分,生命物质诸如蛋白质、核酸和酶的活力都和水紧密相关,没有水,也就没有生命;三是适当成分的大气,虽然已发现少数厌氧菌能在没有氧气的条件下生存,但氧气和二氧化碳对于生命的存在是极为重要的;四是要有足够的光和热,为生命体系提供能源。

本段用先 后 的方法,让我们知道有生命存在的天体必须具备的四个条件,请用小标题的形式写出来:

1. 2.

3. 4.

参考答案

第一课时

一、是-否 生-死 存-亡 近-远 低-高 昼-夜 纵-横 明-暗

干-湿 稀-稠

二、 陨石 损坏 干燥 暴躁 幅度 辐射 班长 斑点 御酒 卸车

三、1.宇宙 银河系 太阳系 地球

2.植物 树 果树 苹果树

第二课时

一、1.科学家进行分析。2.“运河”是斑点。3.光和热提供能源。

二、总 分 1.适合生物生存的温度 2.必要的水分

3.适当成分的大气 4.足够的光和热

梁山“泊”的“泊”该怎么读?

《水浒传》里有“梁山泊”,很多人读作“梁山bo”,但其正确读法为“梁山po”。

“泊”读bo,指停船、使船靠岸,是个动词,如船泊码头、停泊;引申为停留,如四处漂泊;在某些方言中使用,指停放车辆,如泊车;可用作形容词,当恬静讲,如淡泊。

“泊”泊读po,指湖,一般用于湖名,如梁山泊(位于今山东)罗布泊(位于新疆),也可组词湖泊、血泊。

据上述内容总结,“泊”用作名词时常读po,其余情况下往往读作bo,掌握此点便可避免再把“泊”字读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