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刘克邦
4月,生机盎然,万物生长。肆虐一时的疫情灰溜溜地走了,禁锢已久的心情需要释放和慰藉。田螺小镇以“田螺”命名,令人遐想联翩,产生一种欲罢不能、非去不可的冲动。受浏阳正初兄的邀请,我与湘赣两省的文友们走进了田螺小镇。
小时候,最有乐趣的事情,是去捡田螺。
春耕时节,农人扶着犁,赶着牛,将田里的泥土翻转过来,灌满水,浸泡两天后,破碎,耙平,将秧苗插上去,一年希望就有了。
这时候,田里的水不冷,也不热,田螺异常活跃起来。水底下,泥坯中,甚至田埂上,到处都是栗壳色、油亮肥硕的田螺。
清晨,或傍晚,我和小伙伴们兴高采烈地提着小箢箕或小水桶,像一群调皮的小麻雀一样,叽叽喳喳,蹦蹦跳跳,钻进春意飞溅波光粼粼的水田里收获捡田螺的喜悦。在童年,小小的田螺,带来的尽是情趣与开心,哪里还有酸楚与苦涩!
田螺小镇,坐落在浏阳官渡的竹联村,就像一件陈列在天然橱窗里的精致艺术品,吸引着四方游客趋之若鹜,流连忘返。
这里,山峦起伏,田畴舒展,水光粼粼,浓荫如盖,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称它为“人间仙境”毫不夸张。最令人心动的是,老天爷恩赐,这里盛产田螺,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无论你走到何处,稻田中、池塘里、沟渠边,到处都有田螺的身影。推而广之,这里的嗦螺,是当地人餐桌上引以为傲的美味,也是款待客人的特色佳肴。
村民在外干完活以后,总要顺手带一筐田螺回家,倒进水缸里,漂洗数日,褪尽泥垢,揭去盖皮,钳掉尾部,置锅中油盐爆炒,再加水熬煮,辅以豆豉、辣椒、韭菜、葱花、姜丝、蒜末、紫苏、薄荷、茴香等佐料,端出来的是一大盆香气扑鼻、色鲜味美的嗦螺。
因了田螺,小镇人脸上挂满了笑容,满足和惬意尽在其里。
来到田螺小镇,老天爷善解人意,收住了雨脚,将灿烂的阳光铺洒大地,青山、绿水、粉壁、黛瓦,还有我们的心绪,豁然开朗,被染得一片金黄。
只见那一条条光亮、整洁的道路蜿蜒蛇行,在绿树鲜花的簇拥下纵横驰骋,欢快地向各个角落延伸;一溜溜红、绿、蓝、黄、紫色搭配的滑道如彩虹落地,在半山坡上划上长长的漂亮的弧线;一座座造型别致、具有北欧风情的小别墅、小楼房掩映在浓荫密林中笑逐颜开,喜迎客人的到来……可谓千姿百态,诗情画意,胜过美丽的画图!
我慌乱了脚步,被眼前的一切所迷醉!
“欢迎!欢迎!”一位衣着朴实、身体健壮的汉子迎上前来,向我们伸出了热情的双手。组织者介绍,这是田螺小镇的东道主,浏阳市旅游智库会长钟子平先生。
我仔细打量,他留着平头,肤色红润,印堂发亮,天庭饱满,一双眼睛炯炯有神,全身似乎有使不完的劲。看得出来,他是一个不服输、霸得蛮、充满自信和智慧的人。
他自我介绍,他是本地人,客家人后裔,自封为田螺小镇的“镇长”,从小受过苦,读书少,参过军,当过公务员,干过记者,也下过海,现在回家乡圆少时的梦,建设和打扮生他养他的这片热土。
他爱自己的家乡,在外打拼几十年,总断不了故乡的根,经多年准备与谋划,以田螺文化为主题,通过规划,设计,施工,改造,提质,耗时10年,硬生生在一片野坡荒岭中投资建起了这个占地1037亩的田螺小镇。如今,除了嗦螺美食文化馆、土特产购物中心尚未完工,已建成了森林探险索道、高空玻璃桥、玫瑰花海、露营大草原、客家主题民宿、会议中心等大小十多个项目,已初具规模小有名气了,来此观光旅游的客人不断增加,节假日更是人海如潮。
随着人流,我们进入田螺农园。
说是农园,其实是一片森林,满山尽是刚劲、挺拔、威武的大松树。许是当地人的精心培植和保护,这里的松树与众不同,令人刮目相看。每棵树高达十多二十米,直径二三十厘米,树干笔直,极少枝丫,似乎像执著之人一心一意地直往上长,到树顶之处才将枝杈伸展开来,与邻近同是枞树的枝叶盘互交错,连成一片,形成一座庞大的天然伞棚。游客来此观光,炎夏里可免遭烈日暴晒之苦,下雨时亦不担心淋湿一身。
“考拉森林探险”最有魅力、最惊险刺激,凭借蜿蜒起伏的山势和接连不断的大枞树,用钢索或缆绳编织和牵扯,在半空中架起了一条人行索道。索道全长500多米,依次设有蹦床、网笼、吊桩、秋千、荡板、溜索、玻璃桥等“关卡”。人在上面,需通过攀、爬、蹦、跳、钻、跨、滑、飞等各种动作,才能过关前进,到达终点,是一次难得的体能、意志锻炼的体验。
不容易呀!我知道,建造如此规模与品质的小镇,一定经历了不少酸甜苦辣和喜怒哀乐,在心里面暗暗地佩服起钟先生来。“一定有不少困难吧!”好奇的我想从中探个究竟。
“哈哈,小小的螺,大大的梦!”他答非所问,大笑起来,笑得那么爽朗,那么开心,把我们也逗得笑开了花。
苦中有乐,苦尽甜来,又何尝不是他的人生哲学和奋斗理想呢!
[责编:刘瀚潞]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螺蛳是扬州市民餐桌上常见的食物,不少市民也曾有过下水捞螺蛳的经历,但你知道吗,捞螺蛳也要看好地点,如果一次性捕捞过多,那可是犯法的,江都邵伯的4人就因捞螺蛳被逮了个正着,目前,4人已被广陵区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
绘图 沈江江
捞完河里捞鱼塘,4人半夜捞螺蛳被逮个正着2019年4月13日凌晨,李典镇吴桥至通江桥段闪着几束电筒光,黑暗中,隐约看到2个人影站在河边,河中还有2人的身影,他们沿着河的北岸,一路往前走。
“捞不到了,咱们回去吧。”说话的人叫阿根,他已在水里待了两三个小时,岸上的2人是老婆阿凤和老婆的妹妹阿秀,和他一起在水里的是老婆的妹夫阿玉。4人家住江都邵伯,靠打鱼为生。当晚,他们骑着电动三轮车来到李典,在这条河里用抄网捞螺蛳。到了次日凌晨5点,阿玉的三轮车已装满了,4人打算打道回府。回去的路上,他们途经一个公墓,发现公墓旁竟还有个鱼塘,4人商量了一下,顺便再去这片鱼塘捞捞看。
这片鱼塘其实是某公司承租的,每年都会放养一些螺蛳在塘中。只不过,和之前那条河不一样,这片鱼塘是有人看管的。4人捞了没一会,就被看鱼塘的老李给发现了。老李定睛一看,发现这4人非常眼熟,此前也曾见过他们在附近捞螺蛳,于是报警。
捞螺蛳用的工具
658公斤螺蛳放生,因为非法捕捞被提起公诉不一会,民警便赶到了现场。经过清点,两辆三轮车上的螺蛳足足有12袋,共计658公斤,其中26公斤是在老李看管的这片鱼塘中捞的。剩下的部分是在吴桥至通江桥段的河中捞的。案发后,民警将螺蛳全部放生。
经鉴定,4人捞螺蛳所使用的抄网属于耙刺类渔具类别,名称为拖曳齿耙耙刺,由囊网、耙架、叉纲、曳纲等组成,网眼是7毫米×7毫米的正方形,依靠拖曳作业的方式,捕捞螺蛳、河蚬等底栖水生生物资源。该类渔具具有操作简便、捕捞强度大、作业范围广、捕捞选择性差等特点,不仅对底栖水生生物资源具有直接破坏作用,还能短时间内大幅增加水体悬浮物浓度,降低水体透明度,对渔业资源造成不利影响,属于“禁用渔具”。
该案中,4人第一次捕捞螺蛳的地点属于内陆河流,第二次捕捞螺蛳的地点系私人承包的鱼塘,不属于内陆河流,不予认定。
广陵区检察院审查后认为,4人违反保护水产资源法规,使用禁用的工具捕捞水产品、情节严重,构成非法捕捞水产品罪。近日,检察机关已向人民法院依法提起公诉。(文中人物均为化名)
为啥被提起公诉?非法捕捞损害了水体环境该案承办检察官介绍,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螺蛳也是水体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净化水质、维持水体生态系统的平衡起着重要作用。大家平时下水捞螺蛳,少量供食用的话没什么问题,如果在内陆水域非法捕捞水产品500公斤以上,那就构成犯罪了。本案中,当事人的行为不仅是打捞了600多公斤螺蛳,更重要的是损害了水体环境,破坏了水体的生态平衡,其行为损害了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
非法捕捞水产品罪是指违反保护水产资源法规,在禁渔区、禁渔期或者使用禁用的工具、方法捕捞水产品,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
根据相关规定,违反保护水产资源法规,在禁渔区、禁渔期或者使用禁用的工具、方法捕捞水产品,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在内陆水域非法捕捞水产品500公斤以上或者价值5000元以上的,或者在海洋水域非法捕捞水产品2000公斤以上或者价值2万元以上的;非法捕捞有重要经济价值的水声动物苗种、怀卵亲体或者在水产种资源保护区内捕捞水产品,在内陆水域50公斤以上或者价值500元以上,或者在海洋水域200公斤以上或者价值2000元以上的;在禁渔区内使用禁用的工具或者禁用的方法捕捞的;在禁渔期内使用禁用的工具或者禁用的方法捕捞的;在公海使用禁用渔具从事捕捞作业,造成严重影响的;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通讯员 张雪峰 李芸
记者 林倩雯
编辑 晴子
“三月田螺满肚籽,入秋田螺最肥美。”我却喜欢四季享受田螺的美味,享受那一声声的“刺溜刺溜”。
乡下一条小沟里有田螺,个子小,壳很薄。儿子走下去,蹲在豆荚丛里,捡田螺。水清而浅,拇指食指向前一探,田螺就到了手心。
不过,数量往往不多,又是如此原生态的田螺,总是舍不得吃,拿回家养在鱼缸里。据说,养了田螺,鱼就好养。田螺伸出两根触角以及看起来胖嘟嘟的肉,站在玻璃缸壁上,有时爬来爬去地兜圈子,倒也不失情趣。
想吃田螺了,就去菜市场。选田螺有讲究,要伸出触角的,新鲜为首要;其次考虑大小和颜色。不要太大,也不能破,否则容易吸不出来,需要借助牙签,失了味道。太黑长毛的往往不容易洗干净,一般也不考虑。田螺一般呈青色,身上带着好看的条纹。它的壳比较薄,一不小心,就会破出一个小洞。“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把俊秀的君山比喻为银盘中的一枚青螺,可谓传神。
买回家的田螺,养在盆子里。可以倒点淘米水,可以滴一滴菜油,也可以放一把铁剪刀。这样做,田螺体内的污泥容易吐干净。为去腥味,也可以放一瓣大蒜。
田螺遇上水,慢慢地就会伸出触角。两根触角中间还有一块特别突起的肉。从侧面仔细看,那是它的嘴巴。遇上天暖,它还会大胆地吃东西。我哥是个钓鱼迷,有一次他居然用一粒白米饭钓了一个田螺。时间久了,不去干扰它,它的身体就会越伸越长,好像顽皮的小孩儿在探头探脑,那伸出来的肉厚厚实实,居然有三四层,离身体近的呈白色,远的是花色。那个顶在头顶的门俗称螺盖,外圈淡红色,里圈黑红色,整体来看,很像一只眼睛。一圈圈螺纹也像我们手指尖的漩涡。活泼胆大的田螺还会顺着盆壁攀爬而上。不过,只要你稍稍一碰,它就会含羞脉脉地关上门,迅速躲藏起来。如果要养两天,过了一晚,多半田螺会选择“离家出走”。它们的爬行,看起来慢,其实也是可观的。
遇上春夏时节,养着的田螺还会生出小田螺。一个个细小如粟,体态透明,带着蜗壳缓缓蠕动。大田螺除去最上方那部分,一般有四圈螺纹,一圈比一圈大。小田螺虽小,竟也有螺纹,真乃浓缩的精华,非常可爱。我总是小心地捡出它们,养到水池里。也许,它们会长大,也许会被鱼吃掉,但寄予希望给予机会总是好事。
田螺养上一两天,泥土吐尽了,我就拿一把一次性小牙刷就着自来水龙头刷它的外壳。然后用剪刀轻轻剪去它的屁股。把清洗干净后的田螺放水里煮一下,再用牙签挑出田螺肉,去掉螺盖和螺肠,把螺肉再次就着自来水冲洗干净,放一边备用。然后取一小块新鲜前腿肉,切细碎,配上生姜、大蒜、料酒、生抽、老抽等剁成香喷喷的馅,将肉馅塞进螺壳内,再把螺肉放进去,安置妥当。喜欢口味浓的,可以直接酱爆;喜欢喝点清汤的,可以炖砂锅。近来儿子爱上了砂锅田螺煲。我就先把田螺在锅里炒一炒入味,再轻轻倒入砂锅中,一次性放足水,配上平菇、笋干、姜片、蒜片、料酒、生抽等,慢慢炖。上桌前,再放一点香菜或葱段。
只要砂锅田螺煲一上桌,餐厅里就唱起了“刺溜刺溜”的歌。田螺比螺蛳大,往往吸一下不够,要连吸几下,才会把田螺内的螺肉和猪肉馅吸出来。两种肉就着美味汤汁或先后或同时抵达嘴,犒劳胃,怎一个爽字了得!有时,田螺选大了,口气不够怎么也吸不出来,甚至螺口塞不进嘴巴,大家就乐呵呵地拿来牙签。
田螺吸完了,还有鲜美的汤。有人说,一个田螺能烧十二碗汤。这虽然言过其实,但田螺煲的汤味鲜美是确确实实的。一声“刺溜”,就是一调羹。那声“刺溜”后,有时还会传来一个表示过瘾的叹词,带着绵长的满足。此时,如果要拍微电影,估计导演会要求食客惬意地闭上眼。
“刺溜刺溜”的声音往往像几重奏,没人指挥,一个个尽兴发挥,酣畅淋漓。因此,吃田螺最适合家里吃,毫无顾忌。
说到田螺,很多人会想起田螺姑娘的故事。故事最早见于陶潜的《搜神后记》和唐代的《原化记》。田螺变成田螺姑娘给小伙子做好饭菜,成就了一段姻缘。有了儿子后,田螺姑娘就离开了。她给丈夫留下螺壳贮米,永远吃不完。
上文提到的君山,据说是72位田螺姑娘忍痛脱下身上的螺壳,结成的。
田螺的长相确实秀美,难怪会有那么多田螺姑娘的传说。
于是,我的窗台上出现了三两个螺壳。有时,我好像能看见田螺姑娘穿着带条纹的青衣裳,笑意盈盈,款款而来。
文丨刘克邦
4月,生机盎然,万物生长。肆虐一时的疫情灰溜溜地走了,禁锢已久的心情需要释放和慰藉。田螺小镇以“田螺”命名,令人遐想联翩,产生一种欲罢不能、非去不可的冲动。受浏阳正初兄的邀请,我与湘赣两省的文友们走进了田螺小镇。
小时候,最有乐趣的事情,是去捡田螺。
春耕时节,农人扶着犁,赶着牛,将田里的泥土翻转过来,灌满水,浸泡两天后,破碎,耙平,将秧苗插上去,一年希望就有了。
这时候,田里的水不冷,也不热,田螺异常活跃起来。水底下,泥坯中,甚至田埂上,到处都是栗壳色、油亮肥硕的田螺。
清晨,或傍晚,我和小伙伴们兴高采烈地提着小箢箕或小水桶,像一群调皮的小麻雀一样,叽叽喳喳,蹦蹦跳跳,钻进春意飞溅波光粼粼的水田里收获捡田螺的喜悦。在童年,小小的田螺,带来的尽是情趣与开心,哪里还有酸楚与苦涩!
田螺小镇,坐落在浏阳官渡的竹联村,就像一件陈列在天然橱窗里的精致艺术品,吸引着四方游客趋之若鹜,流连忘返。
这里,山峦起伏,田畴舒展,水光粼粼,浓荫如盖,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称它为“人间仙境”毫不夸张。最令人心动的是,老天爷恩赐,这里盛产田螺,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无论你走到何处,稻田中、池塘里、沟渠边,到处都有田螺的身影。推而广之,这里的嗦螺,是当地人餐桌上引以为傲的美味,也是款待客人的特色佳肴。
村民在外干完活以后,总要顺手带一筐田螺回家,倒进水缸里,漂洗数日,褪尽泥垢,揭去盖皮,钳掉尾部,置锅中油盐爆炒,再加水熬煮,辅以豆豉、辣椒、韭菜、葱花、姜丝、蒜末、紫苏、薄荷、茴香等佐料,端出来的是一大盆香气扑鼻、色鲜味美的嗦螺。
因了田螺,小镇人脸上挂满了笑容,满足和惬意尽在其里。
来到田螺小镇,老天爷善解人意,收住了雨脚,将灿烂的阳光铺洒大地,青山、绿水、粉壁、黛瓦,还有我们的心绪,豁然开朗,被染得一片金黄。
只见那一条条光亮、整洁的道路蜿蜒蛇行,在绿树鲜花的簇拥下纵横驰骋,欢快地向各个角落延伸;一溜溜红、绿、蓝、黄、紫色搭配的滑道如彩虹落地,在半山坡上划上长长的漂亮的弧线;一座座造型别致、具有北欧风情的小别墅、小楼房掩映在浓荫密林中笑逐颜开,喜迎客人的到来……可谓千姿百态,诗情画意,胜过美丽的画图!
我慌乱了脚步,被眼前的一切所迷醉!
“欢迎!欢迎!”一位衣着朴实、身体健壮的汉子迎上前来,向我们伸出了热情的双手。组织者介绍,这是田螺小镇的东道主,浏阳市旅游智库会长钟子平先生。
我仔细打量,他留着平头,肤色红润,印堂发亮,天庭饱满,一双眼睛炯炯有神,全身似乎有使不完的劲。看得出来,他是一个不服输、霸得蛮、充满自信和智慧的人。
他自我介绍,他是本地人,客家人后裔,自封为田螺小镇的“镇长”,从小受过苦,读书少,参过军,当过公务员,干过记者,也下过海,现在回家乡圆少时的梦,建设和打扮生他养他的这片热土。
他爱自己的家乡,在外打拼几十年,总断不了故乡的根,经多年准备与谋划,以田螺文化为主题,通过规划,设计,施工,改造,提质,耗时10年,硬生生在一片野坡荒岭中投资建起了这个占地1037亩的田螺小镇。如今,除了嗦螺美食文化馆、土特产购物中心尚未完工,已建成了森林探险索道、高空玻璃桥、玫瑰花海、露营大草原、客家主题民宿、会议中心等大小十多个项目,已初具规模小有名气了,来此观光旅游的客人不断增加,节假日更是人海如潮。
随着人流,我们进入田螺农园。
说是农园,其实是一片森林,满山尽是刚劲、挺拔、威武的大松树。许是当地人的精心培植和保护,这里的松树与众不同,令人刮目相看。每棵树高达十多二十米,直径二三十厘米,树干笔直,极少枝丫,似乎像执著之人一心一意地直往上长,到树顶之处才将枝杈伸展开来,与邻近同是枞树的枝叶盘互交错,连成一片,形成一座庞大的天然伞棚。游客来此观光,炎夏里可免遭烈日暴晒之苦,下雨时亦不担心淋湿一身。
“考拉森林探险”最有魅力、最惊险刺激,凭借蜿蜒起伏的山势和接连不断的大枞树,用钢索或缆绳编织和牵扯,在半空中架起了一条人行索道。索道全长500多米,依次设有蹦床、网笼、吊桩、秋千、荡板、溜索、玻璃桥等“关卡”。人在上面,需通过攀、爬、蹦、跳、钻、跨、滑、飞等各种动作,才能过关前进,到达终点,是一次难得的体能、意志锻炼的体验。
不容易呀!我知道,建造如此规模与品质的小镇,一定经历了不少酸甜苦辣和喜怒哀乐,在心里面暗暗地佩服起钟先生来。“一定有不少困难吧!”好奇的我想从中探个究竟。
“哈哈,小小的螺,大大的梦!”他答非所问,大笑起来,笑得那么爽朗,那么开心,把我们也逗得笑开了花。
苦中有乐,苦尽甜来,又何尝不是他的人生哲学和奋斗理想呢!
[责编:刘瀚潞]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copyright © 2022 一生命运网 版权所有 辽ICP备2022007116号-4
法律声明:本站文章来自网友投稿,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