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字辈是相声史上最辉煌,也是最神秘的一辈。
最辉煌是因为大名鼎鼎的“相声八德”,打造了传说中的相声行业黄金年代。
最神秘则是因为德字辈大部分艺人,连具体出生哪一年都不知道,因为这群老艺人基本上都是1880后或者1880前,加上相声艺人本来就没什么社会地位,加上自己也没有文化,留不下可靠的文字资料,所以大部分德字辈艺人具体生平基本都不可考了。
目前只能大概知道德字辈门长裕德隆,1867年生人。而最年轻的德字辈艺人,比较多的说法是吉坪三,1897年生人。
但这种说法其实是把一个重要人物的门人彻底忽略,那就是东北相声名家冯昆治这一支,冯昆治因为年龄太小,据说是1889年生人,而他身为第三代相声艺人,收的徒弟都是德字辈。冯昆治自己都比大部分德字辈艺人小几十岁,他收的德字辈基本上都可以给门长裕德隆当孙子了,所以现在偏主流的说法就是冯昆治的门生基本上都降一辈,包括他儿子冯振声(德云社郑好的老祖)、北京三高(高德光高德明高德亮),以及最年轻而且是最早的相声女艺人之一德淑珍。
德淑珍1919年生人,比寿字辈的马三立都小五岁,而她正因为是冯昆治的徒弟,所以辈分也有争议。
假如忽略相声界这种年龄小就降辈的规矩,那么德淑珍就是最年轻的德字辈,跟门长裕德隆年龄差52岁。
寿字辈——最大年龄差52岁寿字辈门长无可争议的是张寿臣,但年龄最大的并不是寿老,而是卢德俊徒弟崇寿峰,1889年生人,比寿老整整大了十岁。
但跟德字辈的问题一样,寿字辈最年轻的一位也存在争议,问题也是在师父那里。
理论上寿字辈最年轻的应该是郭荣起老先生,1917年生人。这个岁数已经很夸张,毕竟马老1914年生人,还被张寿臣要求降辈,那么荣起老就更人小辈儿大了。
不过跟马老和荣起老比起来,还有一支年龄就更加夸张,那就是曾经被整个相声同行一起抵制的奇葩艺人——张杰尧先生。
张杰尧张傻子,曾经拜高闻元先生为师,理论上应该是德字辈艺人,但因为这人太会惹事,而且老高二爷对这个徒弟也态度暧昧,所以他的师承一直备受争议。后来张杰尧干脆就自己取了一个张稽祖的艺名,给师弟韩子康取了一个韩稽宗,意思就是滑稽祖宗,结果弄得天下相声同行一起怼他。
虽然张寿臣代表相声同行跟张杰尧说和,还喊了一声傻大爷,算是勉强承认了张杰尧的德字辈。但他这一支跟当时的主流一直不对付,张杰尧的徒弟跟几个女儿要冒充大辈,基本上都是被同行各种怼的对象。
而张杰尧的师弟韩子康,到湖南去发展相声事业,收了一个年轻的徒弟薛永年,1941年出生的薛永年先生,如果假定张杰尧韩子康都是德字辈,那他就是在世的最年轻的寿字辈,跟1889年的崇寿峰差了整整52岁。
宝字辈——最大年龄差87岁宝字辈门长是赵佩茹先生,这点基本上没有争议。
而年龄最大的是大狗熊孙宝才老人,赵霭如先生的高徒,曾经客串过郑少秋主演的《戏说乾隆》,孙宝才1900年生人。
而年龄最小的理论上应该是常家九爷常宝丰,1947年生人。
但问题是假如按照寿字辈最年轻的就是薛永年先生来算,那么薛永年先生收的徒弟也都是宝字辈艺人,那么宝字辈最年轻的就很吓人了,因为薛永年先生迄今为止收过最年轻的徒弟刘雄,是1987年生人,那么跟最年长的孙宝才老人,差距就有87岁,连门槛都跨过去,阎王都找不到的岁数呢。
文字辈——最大年龄差61岁文字辈这一代基本上属于信息已经很透明化,或者说活着的人基本上就能把辈分捯饬明白了,所以争议相对没有前几辈那么多,但肯定比前几辈更乱就是了。
文字辈门长赵心敏先生,1923年生人,但年龄最大的并不是他,而是孙少林先生的徒弟赵文启,1921出生的赵文启先生不光是比门长大两岁,他还比师父孙少林都大两岁。
而文字辈最年轻的艺人,目前师承比较靠谱的也就是德云社的谢金了,1982年生人,比最年长的赵文启小了61岁。
谢金虽然是加入德云社以后,由李文山代拉入已故名家王世臣门下,但至少他是相声世家,谢芮芝谢舒扬谢天顺这么一路传下来的,有家族背景,比那些代拉入籍的野路子还是可靠得多,所以他基本就是文字辈最年轻的首席了,迄今为止无法撼动。
明字辈——最大年龄差???鉴于文字辈的艺人现在还在不停收徒,而且那些七零后八零后的文字辈也蠢蠢欲动,没有杜绝收徒的意念,那么明字辈最年轻的艺人就还没有问世。
最年长的明字辈艺人是张义弘,1935年生人,比门长赵伟洲还大15岁。
而最年轻的明字辈艺人只在未来,敬请期待~~~~
大家都知道相声界排辈的顺序是“德寿宝文明”这么排下来的,这个德也不是说就是最高的一辈,只是他们都有录音流传下来,或者说他们的下一辈看到过他们演出的场景,而更高一辈的老艺人,年代太久远,没人有印象罢了。
其实德字辈往上还有三代相声艺人,德字算是第四代,这一点大家可以用张寿臣先生来考量,因为他是寿字辈的门长,是第五代相声掌门人。
这位应该是穷不怕吧!
目前保存完整的八德录音。
德寿宝文明这五个字排辈,德字大家有听过相声的都知道相声八德,其中就有马三立先生的父亲马德禄,还有马三立先生的师父周德山,外号周蛤蟆。
这位叫李德汤吧!八德之一
相声八德之一,我不知道怎么称呼,抱歉。
相声八德之一,我不知道叫什么抱歉。
寿字辈像大家熟悉的相声泰斗马三立先生,还有门长张寿臣先生等等。
这位就是相声界最后一位有着绝对权利的第五代掌门人张寿臣先生,到后来新中国了,以后的掌门人没权利了。
宝字辈大家第一想到肯定是相声大师侯宝林先生,还有常家的几位蘑菇先生。还有单口大王刘宝瑞先生等等。
侯宝林先生回忆自己过往
小蘑菇常宝堃先生
文字辈里的翘楚首当其冲就是苏文茂先生,他被称为“文哏”大师,然后就是马季,侯耀文等等。
苏文茂先生
明字辈那就是姜昆赵炎,冯巩,还有郭德纲于谦这一批,只是因为姜昆这一辈因为已经进入二十一世纪了,我们的文化局也提议摒弃一些旧社会的师承制,所以姜昆冯巩等人都是称呼他们的师父马季先生为老师。
马季先生
以上我分别列举了德寿宝文明这五辈里的几位主要人物。
可是大家知道吗?最早这五辈排字顺序可不是这样的,而是“德寿立仁义”这五个字。
前面德寿没有改变,但是到了立字辈,改成了宝字辈,从这以后,后面的仁义也改了。
这其中还有一段故事。
最初的时候,寿字辈艺人收徒,都是按照立字排名的,比如张寿臣先生的关门弟子田立禾先生,他就是立字辈的。
还有大家知道的小蘑菇常宝堃先生,他也是张寿臣的徒弟,他的艺名叫常立桐。
还有单口大王刘宝瑞先生,他也是张寿臣先生的徒弟,他的艺名叫刘立棠。
大家知道吗?张寿臣先生喜欢算命,而算命先生告诉他,他命里缺木,所以他的三个儿子,还有收的几十个徒弟,名字里面都有一个木字。到后来,林字,森字都用上了哈哈!
田立禾先生
田立禾先生
刘宝瑞先生
聊正题,一会又扯远了。
相声界到了立字辈这一代,出了一位大人物,那就是侯宝林,侯宝林先生一直用的都是自己本名演出,而且当时一时之间又出现了三位叫宝林的。
分别是姜宝林,于宝林,耿宝林。那时候被称为相声界四大宝林。
尤其是侯宝林先生,他的名声更是远超其余几位,更是在同一辈里名声最响亮。
在加上当时虽然拜师张寿臣,却因为自己本身就是曲艺世家的小蘑菇,他登台用的也是自己本名常宝堃。
所以很多寿字辈艺人收徒的时候,本该弟子该用立字取名的,都沿用了宝字取艺名。
就这样可以说句就是侯宝林先生把相声界排辈的五个字打乱了。
宝字辈取代了立字辈,接着下一辈你要是用原来的仁字来取艺名,那德寿宝仁义就有点不通了。
刚好在这个时候,又出现了一位大师苏文茂先生。
苏文茂先生是小蘑菇常宝堃先生的徒弟,他用的也是自己的本名,正当大家都在考虑这个宝仁义不通的时候,一位带文字的后生起来了,所以顺理成章的改为宝文明了。
所以说,能把相声界定好了的排辈取字给替换了的,一定是因为他完全代表了当时的相声界。
不过这件事张寿臣先生一直坚决反对,所以不管你们说的宝文明怎么好,我就坚决用我们之前定好的立仁义。
怎么说呢?时代会抛弃一切没必要争的东西,就比如后来相声界用了宝文明又怎样,文字辈过后,那些明字辈的有几人再用明字啊!
姜昆从未用过,冯巩也不用,郭德纲倒是厉害,直接用个德字哈哈!
所以有些东西不必去争,争的死去活来到最后发现,你所在意的,后人看都不看一眼。
最后说一点别的事,就像张寿臣先生,那是出生在旧社会的,旧社会时候社会动荡,任何一个行业都有自己的规矩。
而张寿臣先生既然是相声界第五代掌门人,所以他能管到的地方自然就很多。而当时确实他说的话,相声同行都必须要听从。
马三立先生回忆相声八德之一的万人迷,事实是这位红极一时的万人迷最后死的很惨,据说得罪了当时的大人物。
这两位应该是常家几位蘑菇吧
而侯宝林先生小时候也是旧社会,但是等到侯宝林先生大火的时候,已经是新中国了,
侯宝林先生是宝字辈的不假,宝字辈第六代掌门人是赵佩茹先生,他跟张寿臣先生一样,按道理说也能管很多相声界的事,可他管了吗?
要说管,他还真的管了一下,当年年纪轻轻的田立禾拜师寿字辈门长张寿臣时,赵佩茹就管过,他说田立禾太年轻,不能拜在您的门下。
最后怎么了?大年初一田立禾给师父拜年,刚一进门,看到师父跟赵佩茹聊天,拜过师父以后,准备到厨房帮师娘做饭,结果张寿臣直接让田立禾给赵佩茹跪下磕三个头。
田立禾先生
赵佩茹先生
田立禾先生觉得自己虽然年纪小,但是跟赵佩茹是一个辈分,鞠躬作揖就可以了,没必要磕头,但是师父吩咐了也不能不听,就跪下磕头,从此赵佩茹再不说这件事了。
到了文字辈,相声界第七代掌门人是赵心敏,就是搭档杨少华老爷子的赵伟洲的父亲,可是这会已经九十年代了,香港都回归了,你们一个说相声的难道还要自立帮派,还有选掌门人吗?谁会听你的,都法治社会了。
赵心敏先生
到了现在明字辈的门长有说是赵伟洲先生的,也有说应该是苏文茂先生的长子苏明杰的,苏明杰是高英培先生的大弟子。
赵伟洲先生
这两位不管是哪一位,在古老的相声界里,他们算是第八代相声掌门人,可是掌谁的门啊!早就淘汰了啊!
所以还是那句话,不必在意那些,你所奉为至宝的东西在后来人眼里什么都不是了。
这位戴帽子的就是苏文茂先生的儿子苏明杰,他也是高英培先生的大弟子。
这段视频是马三立儿子马志明先生的相声《纠纷》的情景剧,苏明杰饰演的就是丁文元
现在要说相声界排字顺序,大家只知道云鹤九霄龙腾四海这八字科。
只是不知道德云社能不能坚持到海字科弟子登台啊!
1961年,常宝华(右)、常贵田叔侄二人合演相声《黄鹤楼》
他们俩都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政文工团的演员
“文”字辈的相声演员现在正是挑大梁的黄金时代。他们遍及全国,为相声事业起到了承上启下的阶梯作用。若提起相声演员第七代为什么以“文”字排辈,还有一番周折呢。
一般的讲,一代演员艺名的排字,或前代演员规定下来,或受本代第一个叩门拜师的演员(行话称“门长”)的本名的影响而来,如第四代门长裕德隆和第五代门长张寿臣都给本代的辈分排字起了规定作用,分别以“德”、“寿”字排列起艺名。而“文”字辈的由来却不尽然。第七代的门长是赵心敏,原名赵新民,他拜李洁尘(李伯祥之父)为师后,以“小新民”为艺名,对这一代演员艺名的排字,并没有产生影响,而产生影响的是这一代另一位拜师较早的演员--苏文茂。
苏文茂是常宝堃(艺名“小蘑菇”)的得意弟子。在他拜师之前,常宝堃曾收过一个大弟子,取艺名为李伯仁,苏拜师时,取艺名为苏伯光。当时人为地规定,这一代以“伯”排字。赵佩茹最早收的弟子李伯祥等四人的排字也是由此而来。
后来,第五代的门长,当时相声界的权威张寿臣提出,第四代演员有孙伯珍、卢伯三,再取“伯”排列不合适。于是有人提议,大弟子李伯仁的艺名不变,二弟子定名苏仲仁,并把这一代定为“仁”字辈,以“伯仲叔季”作为师兄弟之间的排列顺序,同时又规定了第八代为“义”字辈。这样就形成了从第四代到第八代“德寿立仁义”的排字顺序。前三代的排字镶在艺名中间,后两代的排字放在艺名最后。由于种种原因,苏文茂没有使用“仲仁”的艺名,其师直到牺牲也没再收徒,师叔师伯们后来收徒,也没以“仁”字取名,“仁‘字就成了虚字,“义”就更虚了。
“伯光”、“仲仁”这两个艺名,苏文茂都没有使用,而仍使用上私塾时先生给起的学名,没想到这一举动竟对第七代演员的排字产生了重大影响,形成了“文”字辈。第六代如杨少奎、刘宝瑞、武魁海、王长友、李洁尘、袁佩楼、王凤山、关春山、张振圻等在给弟子起艺名时,都按“文”字排列下来。如刘文亨、殷文硕、魏文亮、郭文岐、马文忠、孟文辉、郑文昆、刘文亮、王文玉等。
最有趣的是杨少奎的弟子,其艺名不但中间都排“文”字,最后一字按排列顺序还形成三个词组:“元亨利贞,学习进步,光辉灿烂”,最后一个“文烂”无法当艺名使用,于是谐音为“文岚”。
copyright © 2022 一生命运网 版权所有 辽ICP备2022007116号-4
法律声明:本站文章来自网友投稿,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