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说实话,一开始我还真不大认识这个字,甚至读音都猜不到,因为这个字好像就是个偏旁部首,还能单独使用吗?
于是好奇心驱使下,就深入的去查这个字的来源,老祖宗是啥,甲骨文、为啥象形字就是它 它跟啥像呢?于是就查到了现代汉语中的陶字竟然与其有很深的渊源,那让我们一起来探探它的深浅吧!
读音和含义
“缶”,该字读音:fou,第三声。
含义:1.盛酒的瓦器。
2.瓦质的击打乐器。
缶的演变
从左往右依次演变
从“缶”甲骨文、金文的字形看,都像用杵捣实、碾平泥罐的内部,以便做成陶坯的样子。小篆中的杵变形较大,楷化后写成“午”。午的本义就是杵,也借用为时辰名、地支名。
“缶”是小口大腹有盖的瓦罐。《说文解字》释为:“缶,瓦器,所以盛酒浆,秦人鼓之以节歌。”意思是缶用来盛酒盛水,也可以作为打击乐器,敲打着协调歌声的节拍。“缶”也泛指陶器,用作部首,表示该部的字,意思与陶器有关。如“缸”,本义为陶制容器,腹大口大;“缺”本义为陶器破损,引申为缺陷、过失;“罅”,本义为陶器开裂,引申为裂缝、缝隙;“罄”本义为陶器中空,引申为尽、用尽。
由缶到匋(tao,第二声)
“匋”字出现在金文中,有的写法像人手持陶器,有的则像人弯腰加工泥坯。因此,“匋”的意思是陶器和加工陶器。
后来“匋”字被“陶”字取代,“匋”只作为声旁使用,如淘、掏、“缶”与“陶”萄等。
匋到陶的由来
“陶”本来是邑名,地点在今山东定陶县西北。相传尧起初住在这里,称为陶唐氏。“陶”的字形,是在土山(“阝”)旁,人(“勹”)在制作陶器(“缶”)。大概这个地方盛产陶器,也就以此为地名了。
随着陶器制作技术不断提高,新石器时代中期的彩陶已十分精美,例如甘肃永靖出土的涡纹彩陶罐,高50厘米,口径18.4厘米,泥质红陶,外表光滑,黑褐色水波纹与流水涡纹引人注目。
涡纹彩陶罐(距今5500年) 黑陶盒、双耳杯、单耳杯(距今4500年)
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陶器制作水平更高。在山东胶县三里河龙山文化遗址出土了大量黑陶器,造型丰富,外表黝黑光亮,胎体轻薄如蛋壳,被称为“蛋壳陶”,令人惊叹不已。
所以你认识它了吗?记住了没?
你还有哪些珍藏的陶器仪器评论区分享分享~~~
-End-
<编辑:小白>
#冷知识##爆料##挑战30天在头条写日记#
copyright © 2022 一生命运网 版权所有 辽ICP备2022007116号-4
法律声明:本站文章来自网友投稿,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