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八字命理

1779年什么朝代 1779年芝加哥外来定居者

发布时间:2024-06-23 01:17:22作者:几分真心来源:互联网

1779年什么朝代 1779年芝加哥外来定居者

本文目录一览:

1779年,乾隆下令处死四川一名9岁男孩,百姓称颂:皇上判得好!

乾隆曾经下旨杀掉一个九岁儿童,却为此受到广泛好评。

一个不懂事的孩子被乾隆剥夺了生命,百姓还对此拍手称快,他到底做了什么事,背后有何隐情?

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四月十七日中午,刑部刚刚开门,一个来自四川的使者骑着一匹快马,来到刑部门前翻身下马,将一个卷宗呈给刑部尚书胡季堂:“四川总督文绶的加急文书,请大人过目。”

胡季堂担任刑部侍郎(相当于刑部副部长)五年,审理过无数疑难案件,很多疑案到了他手中都迎刃而解。

可如今,他看过公文所反映的案件之后,却眉头紧锁,神情严峻,连声对左右说道:“真乃千古奇案,这该如何裁决?”

犹豫片刻后,他没有批示,直接将公文转呈给乾隆皇帝。

到底是什么疑难案件,需要皇帝亲自处理?让我们让目光回到400多年前,看一下案件的来龙去脉。

乾隆四十三年四月二十,晴空万里,万物复苏,草长莺飞,鸟语花香。四川省绵阳市盐亭县某村的山坡上,三个天真活泼的孩童在放羊,他们都不满九岁。

要搁到现在,这正是坐在宽敞明亮教室读书的年龄。可是在清朝时期,根本不行。那时候,除了少数富人家的孩子能上学,大多孩子都是文盲。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娃娃放羊再正常不过。

三个孩子,一个叫刘縻子,当年9岁。另外两个儿童,一个叫李子相,还有一个叫李润。李子相和李润是兄妹,哥哥8岁,妹妹6岁。

两家相距不远,不到五十米,三人平时就在一起玩耍,相处非常融洽。每次放羊的时候,他们都结伴而行,虽然小争吵不断,但是没有出过什么事。

这天早上,刘縻子一吃早饭,就忙不迭地到李子相和李润家门口,喊他们兄妹跟自己一起出去放羊,李父和李母没有犹豫就答应了。

临走的时候,李母还捧出一把焦花生装到了三人的裤兜里,交代他们说:“到外面不要贪玩,不要打闹,早点回来。”

三人一边答应,一边甩着小鞭,在刘父的目送下,赶着群羊向村外山坡走去。李父看着三人远去的背影,满意地笑了,心说这些孩子太懂事了。

没想到,悲剧从此发生,他的儿子蹦蹦跳跳出去,回来的时候已经变成一具冰冷的尸体。

说到放羊,我们耳边会响起电影《少林寺》的插曲“牧羊曲”,联想到少女白无瑕放羊的情形:日出嵩山坳;晨钟惊飞鸟。其实放羊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没有那么浪漫。

羊儿不停地奔跑,寻找青草,吃了一口要继续向前,不会停留。放羊的人要不停跟着它们走,走慢的话,就把羊儿丢了。这就是说,放羊运动量很大,很容易累,也很容易饿。

这天,他们待到中午时分,大家都感到饿了,独自咕咕叫。刘父给他们的花生,也早就吃完了。李子相灵机一动,就把自己的小背包取下,那里面是父亲给他准备的蚕豆。

蚕豆是可以生吃的,可是李子相觉得熟的吃了更香。于是,他拿出蚕豆放在柴火上面,然后掏出火种,沟渠李做起了小烧烤。红红的烟火伴随着蚕豆诱人的香味飘向四面八方,不远处的刘縻子也闻到了,经不住诱惑,跑了过来。

三人虽然一起出去放羊,但是并没有在一块,保持一定的距离。原因很简单,羊儿在一块的话会打架,后果很麻烦。刘縻子跑到跟前之后,不好意思开口,就眼巴巴地看着,口水直往外流。

李子相一看他的可怜相,就随手递给了他两颗蚕豆:“縻子哥,吃吧,别客气,在一旁看着多不像话。”

为什么只给两颗?因为他本来带的就不多。再说了,他们毕竟是孩子,不会像大人那么大方。

刘縻子虽然比李子相大了一岁,但是他发育比较好,个子比对方高半头,看起来像十来岁的孩子。既然个子高,胃口也就大,两颗蚕豆还不够他塞牙缝。

两个蚕豆下肚,饥饿感根本没有消除,反而食欲大增,肚子叫得更厉害了。于是他也不再感到难为情,鼓起勇气对李子相伸出了手。李子相给了他两次,刘縻子一转眼就到了肚里,根本解决不了问题。

吃完之后,他再次对李子相伸出了手。但是这一次,李子相拒绝了刘縻子。他肚子也饿得慌,再说他带的蚕豆也不多。

刘縻子不高兴了:“我们都是好伙伴,为啥那么抠门?”

李子相说:“我刚才给过你了,你不能那么贪心啊;再说,你自己出来的时候为啥不带?”

“李子相,你再说一遍。”这一句话,把刘縻子惹毛了,他指着对方,怒吼道。

“就说了,你太贪,是捞嘴精。”李子相大声说。

妹妹李润也在一旁说起了顺口溜:“捞嘴精,挂油瓶,掉河里,扑腾腾……”

刘縻子被激怒了,他眼睛一瞪,攥紧拳头,一个箭步冲到了李子相跟前,对着腹部就是一拳,嘴里还喊着:“谁是捞嘴精?”

平时二人就不断斗嘴,儿童在一起是家常事,李子相毫无防备,被打了个措手不及,摇晃了几下,重重地摔在地上。他挣扎着爬了起来,也被激怒了,他攥着双拳上前,本能地回击了刘縻子一拳。

看到对方还击,刘縻子脑子一热,失去了理智。他挥动拳头,用吃奶的力气,以闪电般的速度,向李子相肋部猛击。李子相来不及躲闪,连连被击中,栽倒在地。

无巧不成书,倒地的时候,李子相腰眼碰到了石头的棱角上,挣扎了几下便昏迷过去。这要是一般的孩子,失手闯祸,肯定会吓得不得了,不说赶紧救治,也会转身就跑,至少会停止行动。

可是刘縻子见李子相昏迷之后,没有丝毫胆怯,反而接连对李子相打出重拳。

最后,刘縻子还搬起一块石头猛砸下去,一边砸一边说:“再让你说我。”

李子相的妹妹李润才刚刚六岁,起初是哇哇大哭,看到哥哥昏迷之后,她撒腿就跑。如果不是这样,李润恐怕也会被打倒在地。

李润的父母停了女儿的哭诉,不敢相信这一切是真的,他们急忙来到山坡上,儿子已经没有了呼吸。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让李子相的父母如遭雷击,夫妻俩当场哭晕了过去。在众人抢救下,李子相的父母清醒过来,他们说的第一句话就是:“要让凶手受到严惩!”

他们随即请人保护现场,然后到县衙报案。县太爷接到报案不敢怠慢,带着仵作前去勘验现场。尸检报告显示:死者内脏受到多次击打,肋部骨折,腰部青紫,疑被石头撞击所致。

很快,县太爷让衙役将藏到家里的刘縻子抓获归案,进行审讯。刘縻子虽然是个孩子,但是嘴硬,拒不承认自己击打过对方,只说自己推了他一下。但是动刑之后,刘縻子还是交代了害人的经过。

县太爷根据证据和口供,得出如下结论:“被害人李子相手推刘縻子胸膛,刘縻子用拳回殴被害人左肋,李子相跌倒,被石垫伤右腰眼,旋即殒命。”

根据现代的刑法,刘縻子属于无民事能力的人,不承担刑事责任,应该有监护人承担民事责任。

按《大清律例》规定:“八十以上、十岁以下,及笃疾,犯杀人应死者,议拟奏闻,取自上裁。”

翻译过来就是,假如是10岁以下的孩童杀了人,需要什么刑罚,地方官一般不能做主;是死是活,要由皇帝酌情处理。

这就出现文章开头一幕,四川总督文绶派快马进京,向刑部尚书递呈了一份名为“四川九岁童刘縻子杀害李子相”的拟罪卷宗,由刑部转呈给乾隆皇帝,请乾隆皇帝定夺。

虽然由皇帝一锤定音,但是总督提出了参考意见。总督文绶认为,此案属于杀人,不是谋杀。而且案犯没有拿凶器,是双拳打击,受害人不是拳击身亡,致命伤乃石头导致。

因此,刘縻子情有可原,最多属于过失杀人,应该以教育为主,判刘縻子无罪,再对受害人家属进行一定的民事赔偿,这事就算结了。

总督文绶的处理意见,并非信口开河,也是有依据的。

雍正十年,也曾发生过一起类似案件。

当时,16岁的少年丁狗仔与14岁的丁乞三仔一起挑土,丁狗仔欺负丁乞三仔年幼,逼着对方挑运重筐,还用土块掷打人家。

丁乞三仔忍无可忍,拾土回掷,恰好打中丁狗仔的小腹,致其殒命。

雍正皇帝在阅过此案后,认为丁乞三仔受欺负在前,类似于今天的正当防卫,情有可原,处理结果是:“着从宽免死,照例减等发落,仍追埋葬银两给付死者之家”。

翻译过来就是,不承担刑事责任,只承担民事责任,对死者家属进行一定赔偿。

既然儿童杀人不用偿命,而且是雍正皇帝这样判的先例,所以总督认为刘縻子也该从轻发落。

而乾隆帝看了之后,却做出了出人意料的判罚:处斩刘縻子!

乾隆这样判有没有依据?答案是肯定的。

虽然同孩童杀人,但是情节不同。丁乞三仔案死者是挑事者,有过错在先,丁乞三仔是弱者,情急之下为了保护自己才出招的。放到现在,最多是防卫过当,也不该处死。

而李子相案就不同了,凶手是强者,始终在步步紧逼。死的是弱者,一直在无助受害。法律的宗旨是惩恶扬善,保护弱者,因此施暴者必须受到严惩,法律才具有正当性。反之,法律就成为恶法,老百姓欲哭无泪,坏人更加猖獗。

因此,乾隆认为决不能因为凶手是不懂事的孩子,就对其网开一面。这会导致可怕的后果,那就是恶少年有了免死金牌,就能为所欲为。此案必须严惩那个恶少年,彰显公平和正义。

最后,刘縻子被处以绞刑,秋后问斩。

得知乾隆的判决,当地百姓无不拍手称快,觉得皇上太英明了,对待这样的坏孩子,就该严惩。

乾隆是个褒贬不一的皇帝,他搞过文字狱,摧残过中华文化,但是他亲自审理过不少案件,基本上是经得起时间考验,很得民心的。这样的案件放到现在也很有意义,人所处的环境不同,生长发育进程也不尽相同,有的孩子早熟,长得身高马大,十一二岁看起来跟十七八岁一样。

这样的孩子如果心思缜密,做出了恶性案件,不严惩的话,会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还有的孩子十岁左右就生理成熟,就会妇女,放过他,就贻害无穷。

清代全士潮执笔的《驳案汇编》,将此案收录。

作者还加了评语,显然是赞同乾隆的决定。

作者认为,这孩子从小看大,长大了也不是什么好鸟。别人的东西给你是情分,应该心怀感激。别人不给你是本分,应该心平气和,毫无怨言。

本案中的刘縻子不懂得感恩,贪得无厌,得寸进尺,给了还想索要,得不到满足之后就凶相毕露,实在是太可恶了。小时候就这样,长大了还了得?

如果朝廷对这样的人高抬贵手,就是对百姓的犯罪,让大家活在恐惧中。

1779年,乾隆下令处死四川一名9岁男孩,百姓称颂:皇上判得好!

乾隆曾经下旨杀掉一个九岁儿童,却为此受到广泛好评。

一个不懂事的孩子被乾隆剥夺了生命,百姓还对此拍手称快,他到底做了什么事,背后有何隐情?

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四月十七日中午,刑部刚刚开门,一个来自四川的使者骑着一匹快马,来到刑部门前翻身下马,将一个卷宗呈给刑部尚书胡季堂:“四川总督文绶的加急文书,请大人过目。”

胡季堂担任刑部侍郎(相当于刑部副部长)五年,审理过无数疑难案件,很多疑案到了他手中都迎刃而解。

可如今,他看过公文所反映的案件之后,却眉头紧锁,神情严峻,连声对左右说道:“真乃千古奇案,这该如何裁决?”

犹豫片刻后,他没有批示,直接将公文转呈给乾隆皇帝。

到底是什么疑难案件,需要皇帝亲自处理?让我们让目光回到400多年前,看一下案件的来龙去脉。

乾隆四十三年四月二十,晴空万里,万物复苏,草长莺飞,鸟语花香。四川省绵阳市盐亭县某村的山坡上,三个天真活泼的孩童在放羊,他们都不满九岁。

要搁到现在,这正是坐在宽敞明亮教室读书的年龄。可是在清朝时期,根本不行。那时候,除了少数富人家的孩子能上学,大多孩子都是文盲。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娃娃放羊再正常不过。

三个孩子,一个叫刘縻子,当年9岁。另外两个儿童,一个叫李子相,还有一个叫李润。李子相和李润是兄妹,哥哥8岁,妹妹6岁。

两家相距不远,不到五十米,三人平时就在一起玩耍,相处非常融洽。每次放羊的时候,他们都结伴而行,虽然小争吵不断,但是没有出过什么事。

这天早上,刘縻子一吃早饭,就忙不迭地到李子相和李润家门口,喊他们兄妹跟自己一起出去放羊,李父和李母没有犹豫就答应了。

临走的时候,李母还捧出一把焦花生装到了三人的裤兜里,交代他们说:“到外面不要贪玩,不要打闹,早点回来。”

三人一边答应,一边甩着小鞭,在刘父的目送下,赶着群羊向村外山坡走去。李父看着三人远去的背影,满意地笑了,心说这些孩子太懂事了。

没想到,悲剧从此发生,他的儿子蹦蹦跳跳出去,回来的时候已经变成一具冰冷的尸体。

说到放羊,我们耳边会响起电影《少林寺》的插曲“牧羊曲”,联想到少女白无瑕放羊的情形:日出嵩山坳;晨钟惊飞鸟。其实放羊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没有那么浪漫。

羊儿不停地奔跑,寻找青草,吃了一口要继续向前,不会停留。放羊的人要不停跟着它们走,走慢的话,就把羊儿丢了。这就是说,放羊运动量很大,很容易累,也很容易饿。

这天,他们待到中午时分,大家都感到饿了,独自咕咕叫。刘父给他们的花生,也早就吃完了。李子相灵机一动,就把自己的小背包取下,那里面是父亲给他准备的蚕豆。

蚕豆是可以生吃的,可是李子相觉得熟的吃了更香。于是,他拿出蚕豆放在柴火上面,然后掏出火种,沟渠李做起了小烧烤。红红的烟火伴随着蚕豆诱人的香味飘向四面八方,不远处的刘縻子也闻到了,经不住诱惑,跑了过来。

三人虽然一起出去放羊,但是并没有在一块,保持一定的距离。原因很简单,羊儿在一块的话会打架,后果很麻烦。刘縻子跑到跟前之后,不好意思开口,就眼巴巴地看着,口水直往外流。

李子相一看他的可怜相,就随手递给了他两颗蚕豆:“縻子哥,吃吧,别客气,在一旁看着多不像话。”

为什么只给两颗?因为他本来带的就不多。再说了,他们毕竟是孩子,不会像大人那么大方。

刘縻子虽然比李子相大了一岁,但是他发育比较好,个子比对方高半头,看起来像十来岁的孩子。既然个子高,胃口也就大,两颗蚕豆还不够他塞牙缝。

两个蚕豆下肚,饥饿感根本没有消除,反而食欲大增,肚子叫得更厉害了。于是他也不再感到难为情,鼓起勇气对李子相伸出了手。李子相给了他两次,刘縻子一转眼就到了肚里,根本解决不了问题。

吃完之后,他再次对李子相伸出了手。但是这一次,李子相拒绝了刘縻子。他肚子也饿得慌,再说他带的蚕豆也不多。

刘縻子不高兴了:“我们都是好伙伴,为啥那么抠门?”

李子相说:“我刚才给过你了,你不能那么贪心啊;再说,你自己出来的时候为啥不带?”

“李子相,你再说一遍。”这一句话,把刘縻子惹毛了,他指着对方,怒吼道。

“就说了,你太贪,是捞嘴精。”李子相大声说。

妹妹李润也在一旁说起了顺口溜:“捞嘴精,挂油瓶,掉河里,扑腾腾……”

刘縻子被激怒了,他眼睛一瞪,攥紧拳头,一个箭步冲到了李子相跟前,对着腹部就是一拳,嘴里还喊着:“谁是捞嘴精?”

平时二人就不断斗嘴,儿童在一起是家常事,李子相毫无防备,被打了个措手不及,摇晃了几下,重重地摔在地上。他挣扎着爬了起来,也被激怒了,他攥着双拳上前,本能地回击了刘縻子一拳。

看到对方还击,刘縻子脑子一热,失去了理智。他挥动拳头,用吃奶的力气,以闪电般的速度,向李子相肋部猛击。李子相来不及躲闪,连连被击中,栽倒在地。

无巧不成书,倒地的时候,李子相腰眼碰到了石头的棱角上,挣扎了几下便昏迷过去。这要是一般的孩子,失手闯祸,肯定会吓得不得了,不说赶紧救治,也会转身就跑,至少会停止行动。

可是刘縻子见李子相昏迷之后,没有丝毫胆怯,反而接连对李子相打出重拳。

最后,刘縻子还搬起一块石头猛砸下去,一边砸一边说:“再让你说我。”

李子相的妹妹李润才刚刚六岁,起初是哇哇大哭,看到哥哥昏迷之后,她撒腿就跑。如果不是这样,李润恐怕也会被打倒在地。

李润的父母停了女儿的哭诉,不敢相信这一切是真的,他们急忙来到山坡上,儿子已经没有了呼吸。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让李子相的父母如遭雷击,夫妻俩当场哭晕了过去。在众人抢救下,李子相的父母清醒过来,他们说的第一句话就是:“要让凶手受到严惩!”

他们随即请人保护现场,然后到县衙报案。县太爷接到报案不敢怠慢,带着仵作前去勘验现场。尸检报告显示:死者内脏受到多次击打,肋部骨折,腰部青紫,疑被石头撞击所致。

很快,县太爷让衙役将藏到家里的刘縻子抓获归案,进行审讯。刘縻子虽然是个孩子,但是嘴硬,拒不承认自己击打过对方,只说自己推了他一下。但是动刑之后,刘縻子还是交代了害人的经过。

县太爷根据证据和口供,得出如下结论:“被害人李子相手推刘縻子胸膛,刘縻子用拳回殴被害人左肋,李子相跌倒,被石垫伤右腰眼,旋即殒命。”

根据现代的刑法,刘縻子属于无民事能力的人,不承担刑事责任,应该有监护人承担民事责任。

按《大清律例》规定:“八十以上、十岁以下,及笃疾,犯杀人应死者,议拟奏闻,取自上裁。”

翻译过来就是,假如是10岁以下的孩童杀了人,需要什么刑罚,地方官一般不能做主;是死是活,要由皇帝酌情处理。

这就出现文章开头一幕,四川总督文绶派快马进京,向刑部尚书递呈了一份名为“四川九岁童刘縻子杀害李子相”的拟罪卷宗,由刑部转呈给乾隆皇帝,请乾隆皇帝定夺。

虽然由皇帝一锤定音,但是总督提出了参考意见。总督文绶认为,此案属于杀人,不是谋杀。而且案犯没有拿凶器,是双拳打击,受害人不是拳击身亡,致命伤乃石头导致。

因此,刘縻子情有可原,最多属于过失杀人,应该以教育为主,判刘縻子无罪,再对受害人家属进行一定的民事赔偿,这事就算结了。

总督文绶的处理意见,并非信口开河,也是有依据的。

雍正十年,也曾发生过一起类似案件。

当时,16岁的少年丁狗仔与14岁的丁乞三仔一起挑土,丁狗仔欺负丁乞三仔年幼,逼着对方挑运重筐,还用土块掷打人家。

丁乞三仔忍无可忍,拾土回掷,恰好打中丁狗仔的小腹,致其殒命。

雍正皇帝在阅过此案后,认为丁乞三仔受欺负在前,类似于今天的正当防卫,情有可原,处理结果是:“着从宽免死,照例减等发落,仍追埋葬银两给付死者之家”。

翻译过来就是,不承担刑事责任,只承担民事责任,对死者家属进行一定赔偿。

既然儿童杀人不用偿命,而且是雍正皇帝这样判的先例,所以总督认为刘縻子也该从轻发落。

而乾隆帝看了之后,却做出了出人意料的判罚:处斩刘縻子!

乾隆这样判有没有依据?答案是肯定的。

虽然同孩童杀人,但是情节不同。丁乞三仔案死者是挑事者,有过错在先,丁乞三仔是弱者,情急之下为了保护自己才出招的。放到现在,最多是防卫过当,也不该处死。

而李子相案就不同了,凶手是强者,始终在步步紧逼。死的是弱者,一直在无助受害。法律的宗旨是惩恶扬善,保护弱者,因此施暴者必须受到严惩,法律才具有正当性。反之,法律就成为恶法,老百姓欲哭无泪,坏人更加猖獗。

因此,乾隆认为决不能因为凶手是不懂事的孩子,就对其网开一面。这会导致可怕的后果,那就是恶少年有了免死金牌,就能为所欲为。此案必须严惩那个恶少年,彰显公平和正义。

最后,刘縻子被处以绞刑,秋后问斩。

得知乾隆的判决,当地百姓无不拍手称快,觉得皇上太英明了,对待这样的坏孩子,就该严惩。

乾隆是个褒贬不一的皇帝,他搞过文字狱,摧残过中华文化,但是他亲自审理过不少案件,基本上是经得起时间考验,很得民心的。这样的案件放到现在也很有意义,人所处的环境不同,生长发育进程也不尽相同,有的孩子早熟,长得身高马大,十一二岁看起来跟十七八岁一样。

这样的孩子如果心思缜密,做出了恶性案件,不严惩的话,会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还有的孩子十岁左右就生理成熟,就会妇女,放过他,就贻害无穷。

清代全士潮执笔的《驳案汇编》,将此案收录。

作者还加了评语,显然是赞同乾隆的决定。

作者认为,这孩子从小看大,长大了也不是什么好鸟。别人的东西给你是情分,应该心怀感激。别人不给你是本分,应该心平气和,毫无怨言。

本案中的刘縻子不懂得感恩,贪得无厌,得寸进尺,给了还想索要,得不到满足之后就凶相毕露,实在是太可恶了。小时候就这样,长大了还了得?

如果朝廷对这样的人高抬贵手,就是对百姓的犯罪,让大家活在恐惧中。

对越反击战中,中央为何派遣74岁的出征,而不是粟裕?

在新中国建设的道路上我国经历了数次战役,虽然过程艰辛但都成绩斐然。战争能否胜利不仅在于战士的作战能力,极大程度上取决于指挥者的领导方针。

1979年的对越反击战,便是对我国将领以及军队实力的一次完美见证。由将军领导的我队大获全胜直达越南首都,然而此时的将军已有74岁的高龄了,为何国家仍然派遣将军带兵出征呢?

一、对越反击战的严峻

越南作为中国的邻国,一直以来都与中国有深厚的渊源。然而自20世纪70年始,越南的野心逐渐膨胀。

源于国际关系的变化,越南不再满足于自己狭小的版图,企图开始其扩张之路。在获得了苏联支持后的越南有恃无恐,将侵略的目光瞄准了与其接壤的柬埔寨。

1978年越南大肆向柬埔寨发动侵略战争,很快便占领了柬埔寨的大批国土。这本是两国之间的政务,然而彼时柬埔寨作为中国的盟友,与中国始终保持着友好往来。

越南对柬埔寨的侵略,不仅是对中国盟友的侵害也严重威胁着中国的领土安全。如果越南成功占领了柬埔寨,那么下一步就会入侵中国的领土。与此同时中越边境不断被挑起武装冲突,使中越之间的关系也趋于恶化。

越南这种不义之举令我国边防的士兵和人民都气愤不已,我们怎能允许中国的领土受到他国侵犯。同时美国与苏联都在背后虎视眈眈,国际关系的复杂使中国必须尽早做出决断。

1978年12月,中央军委召开会议,决定进行对越反击战,捍卫我国的主权。中央派遣广州军区和昆明军区的部队士兵,组成了广西边防部队和云南边防部队前往中越边境抗击侵犯我国边境的越南军队。

如此重要维护边境安全、支援盟友的战役,必然需要制定周密的作战计划来指挥军队作战,也少不了一位经验十足的将领来领导军队。

当时尚有粟裕大将坐镇,以及多位上将都是极佳人选,但中央还是选择了已有74岁高龄的上将来领兵。

这样的选择或许会令人不解,战场凶险万分,有许多更为年轻的将领可以领兵出征,这也是对上将的安全保障。

倘若不以年龄论,粟裕大将领兵前往也更有威慑力。而中央在经过了深思熟虑以后选择派遣上将领兵。

二、中央选择上将的原因为何?

1、长期坚守一线,作战经验丰富

中央派遣上将的原因究竟为何?在如今看来恐怕还要从两个方面来考虑。首先,上将自少时参军以来参与过我国抗战、解放战争中的各大战役,曾跟随众多大将共同作战。

因此上将具有丰富的作战经验,统领起军队来自然是得心应手。曾经毛主席就称赞过上将:"是员战将,打红了胶东半边天,了不起!了不起!"可见上将的战斗能力与指挥能力都得到了极大的认可。

并且上将长期在一线工作,经常接触军队,对领兵作战不至于生疏,带兵的能力更有保障。

与上将相比,粟裕大将的领军能力虽然毋庸置疑,但问题在于他在任职的时间上并不适于对越反击战。

直到1979年,粟裕大将已有近三十年左右的时间没有统领过军队了,若是再早个几十年或许他是更适合的人选,但三十年没有领兵,在统领军队的熟练程度上难以估计。两相比较之下,上将就更加适合带兵出征。

2、作为广州军区总司令,熟悉部下

选择将领,出色的领军能力当然是必备的,当时也不乏其他更有经验的将领,但选择上将应该还有另一个更重要的原因。那便是派遣前往越南的广西边防部队战士都来自于广东军区,上将当时正好为广东军区的司令员。

既然要将广东军区的士兵们调去战场,那么由他们的司令员来统领最合适不过了。倘若另寻他人恐难以服众,因此上将在当时的局势之下是最佳人选。中央在组织军队的过程中势必要从多方面考虑,既要考虑人员调度问题,又要充分实现对作战纲领的部署。

在中央的再三思量下越南反击战所成立的军队中既有领导能力卓越的将领,又有勇猛的战士,相互又极为熟悉作战风格,何愁不能胜利。

于是上将即使已经是一位74岁高龄的老人了,但在中央的信任下,仍旧欣然带兵出征。

在对越反击战中领导了由解放军第41军、第42军、第43军、第50军、第54军和第59军组成的东线兵团前往越南边境作战。自此解放军分为东、中、西三路向越南发起进攻,开始了捍卫我国领土主权的战斗。

三、上将所采用的作战方针

上将一往无前的作战风格在当时令我国战士们士气大振,在东线兵团的战斗中,上将一路带领着战士们打到越南的首都河内。

能够在短短一月便取得如此战果,得益于上将在战斗方针上的充分部署。

1、将越南重镇逐个击破

在1979年2月17日的战斗中,三路解放军在约五百公里的边境战线上,对越南发动了总进攻。在炮击过后上将带领东线的战士们进入越南境内向越南重镇进攻。

虽然越南军队拼死抵抗,但东线解放军作战灵活,迅速绕过了越南军队的防御部队继续向前。一天之内,解放军便攻下了重镇东溪。这对解放军来说这是个绝佳的地理位置,向东面前行可达谅山,西北可到高平。

在上将的指挥下解放军在东溪建立起了防御阵地,令越南军队束手无策、接连丢失领地。一直持续到2月27日,越南军队在我方的进攻下接连惨败,撤退到了中越交通要道同登。

上将在作战策略上的运筹帷幄,丝毫不受地形地势的影响。采用了坦克进攻的战术,除正面进攻外,还派遣了两支部队从侧后方直入敌军,阻绝了越南军队向后方撤离的道路,将越军尽数歼灭,占领了高平、同登等城镇,直达谅山。

在此阶段取得的胜利,是上将充分利用了利于我军的地形优势,因地制宜。不仅击破了越南军队的防守,还令他们进入了我军的包围之中。令越军层层围困,无可乘之机。

2、长驱直入达越南首都

越南重镇连连失守,只剩下攻克最后一道屏障谅山便可长驱直入越南首都。上将自然借此机会乘胜追击。让敌军彻底的失去战斗力。3月1日,我军直接将三百余口大炮对准了谅山进行炮火攻击,同时歼灭周边的越军部队,整个谅山市都被我军攻破,越南首都彻底在我军的掌控之中。

由于中央采取的仁政,我军并未攻占越南首都便撤离。解放军从出征到撤军仅仅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就占领了越南二十多个重要城镇,并将越南的军队以及沿途的设施、建筑摧毁殆尽,令越南在这次战役中遭受了重创。

如此迅猛的战斗是源于上将与杨得志上将的精准指挥和密切配合,在排兵布阵上充分发挥了解放军的优势,同时利用越南各地不同的地理位置使越军措手不及。

虽然解放军遵循中央的政策仅攻克谅山后便撤离回国,但这一次的对越反击战彻底震慑了越南,令他们清楚的认识到与中队实力的悬殊。

这场战争调用了炮兵、装甲兵、空军十三个师共七百七十四架飞机随时待命,以及数百架战斗、舰艇保驾护航。三条战线相互配合,以及两位拥有丰富作战经验的上将亲自指挥,还有无数战士们的勇敢无畏。足以见得中国对于侵略我国国土的行为,始终保持着零容忍的态度,面对侵犯中国领土者绝不退让。

经历了中越边境战争,让其他的国家也见识到了中国是一个不容小觑的国家,证明了中国是一个有能力、敢担当的大国,从此越南也不敢再觊觎中国的领土。

结语

看到越南反击战的成果,应当可以明白当初中央为何坚定不移的任命上将担任抗击越南的将领。因为他有着领导军队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指挥作战能力。

他在所领导的广州军区中有威望,能够得心应手的管理手上的军队。一场战役中,仅有勇敢冲锋的战士还不够,更需要的是能够凝聚起这些力量的指挥者,才能让劲往一处使。

中国是幸运的,在发展的道路上既拥有战功赫赫的将领,又有不畏艰险的战士,还有何惧呢。

漫谈中国文化里的虎

作者:乔忠延(山西省散文学会副会长)

虎吼一声,威震山河。

自从老虎跻身十二生肖,这位森林里的大王,便带着威猛之气、骁勇之神、智慧之光,走进了国人的精神世界。2022年,是农历壬寅年,也是虎年。回眸悠久历史,披阅史料典籍,年深日久的虎文化扑面而来。

卧虎图(局部)(中国画)兴安

布老虎:孩童的守护神

十二生肖的动物中,兔、鸡、羊,甚至身高体大的牛和马都被人类驯化,变为家畜,成为食物,或给人出力流汗。当然,先祖并不亏待它们,给它们吃,给它们喝,还让它们与自个儿比邻而居。先祖安居乐业,它们也安居乐业。然而,老虎依然我行我素,或在深山老林,或在荒野僻壤,世袭着百兽之王的尊贵地位。

1月16日,在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彭李街道一家布老虎生产企业,手工艺人在制作布老虎。新华社发

这强大的野兽,人们哪能驯服,因而,威猛的老虎继续在山野称王称霸,没能成为六畜兴旺的六畜中的一位。但是,这并不妨碍老虎与人的亲密关系,其幻化出的形色早就走进了千家万户,最具代表性的化身应属布老虎。

我的童年就是伴随布老虎成长的,睡觉头枕布老虎,下炕脚穿老虎鞋,出门头戴老虎帽,低头一看胸前还挂着绣着老虎的红裹肚。我长大了,过了十二岁生日,妹妹又循着我的轨迹伴随着布老虎成长。我家这样,家家这样,布老虎早就是乡村婴幼的守护神,保佑着一代一代孩童健康成长。为何凶猛的老虎会变作慈善的布老虎,会成为与孩童朝夕相伴的守护神?

说来老虎不仅关乎着孩童的健康,还关乎着江山社稷。这不是拉大旗作为虎皮,也不是拉虎皮作为大旗,原因出自一个神话故事。故事的主角是后稷,不过他出场的时候还没有名字。没有名字不可怕,可怕的是母亲孕生他有点怪异。母亲姜嫄去野外游逛,踩在一个巨人的脚印上,居然怀孕生下他。家人嫌他孕生怪异,就扔到山野。山野狼奔豕突,这小子危在旦夕。可是过了数日,有人上山打柴看到他竟然还好端端活着。家人觉得神奇,跑去看他,一看更是神奇,一只灿若锦缎的老虎厮守着孩子,哪个禽兽还敢伤害他。家人不敢再轻慢这神奇的小子,抱回家里好生抚养。因为抛弃过的缘故,就叫他“弃”。弃长大后擅长种植粟禾,于是,帝尧请他担任后稷,主理农事。他教民稼穑,众生这才丰衣足食。久而久之,后稷代替了他的名字。子孙后代感念他的功德,便兴建后稷庙祭祀他,进而演化出社稷庙。后稷与江山社稷融为一体。试想,老虎保护后稷大难不死,等于保护五谷丰登,等于保护国泰民安。老虎岂不与江山社稷息息相关?

如此看来,先民将仁爱寄寓在威风凛然的老虎身上,布老虎与孩童形影不离,顺理成章。这似乎属于神话传说,可在司马迁的《史记·周本纪》记载得一清二楚。而且,如今山西省还有稷山县,那里是后稷诞生地,县城中心就有座规模很大的稷王庙。布老虎代代延续,广为流传,如今其缝制工艺多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的属于市级,有的属于省级,黎城县的则属于国家级。

《醒世恒言》里的义虎

老虎变作布老虎,没有了威猛,没有了骁勇,走进中国人生活的老虎早就人格化了,如果说,布老虎身上体现的是仁爱,那出现在《醒世恒言》里的老虎便是道义的化身。

冯梦龙在《醒世恒言》第五卷写道,大唐天宝年间,福州有个勇武少年名叫勤自励,打猎归来路过大树坡,看见陷阱里掉进了一只黄斑老虎。老虎见到他便前足跪地,像是磕头求救。勤自励心一软放走了老虎。

头几年,勤自励家里光景还算殷实,父母早早为他媒聘林家女儿潮音,只等二人长大成亲。勤自励生性豪爽,喜欢使枪弄棒。这一迷醉武艺,就懒得耕田,年年收成减少。偏偏他还爱呼朋唤友,酒肉招待,坐吃山空,家道日渐衰落。恰逢安南作乱,朝廷募军,他便报名随军出征。

光阴似箭,不觉三年过去,勤自励一去杳无音信。潮音待嫁闺中,每日寂寥伤情。伤情的潮音还能忍耐,父亲林公却急不可忍。从军打战,生死难料,万一有个好歹,岂不耽误了女儿的春光年华。说与内人林婆,两人合计要与勤家退婚。勤家自不愿退,推说再等三年。林家虽不愿意,也不好撕破脸皮。三年过去,自励还没回来,林家父母设个圈套,说是自励已经战死,要给女儿另择佳婿。潮音却死心塌地不再嫁人。母亲百般劝导,潮音推说再等三年。父母无奈只好再熬三年,时日快到便瞒着女儿另找下婆家。到了喜日,害怕女儿变卦,骗说潮音去走亲戚,上轿抬起即走。

战国辟大夫虎符故宫博物院藏

花轿走到中途,忽然狂风骤起,大雨如注,只得落轿等候。此时一只黄斑老虎从半空里跳下,吓得众人四散逃走,新娘却被老虎衔去没了踪影。

恰在此日,从军九年的勤自励居然回到家中。拜过二老,得知悔婚怒气冲冲去林家说理。路上听见有人呻吟,近前看时地上坐着个女子。自励扶起她,问及情由,哪料这女子正是他的妻子林潮音。二人喜出望外,正要回家,一只黄斑大虎出现在眼前。仔细看时,正是自励救出的那只。这老虎居然大义报恩,自励大声感谢。那老虎闻知,长啸一声算是应答,蹦蹦跳跳,高兴而去。

你道这在何处?恰巧就是大树坡。大树坡、大老虎,自励两次经过,两次遇到。一次是他救下老虎,一次是老虎给他拦截下媳妇。尽管冯梦龙写得活灵活现,我并不信以为真。老虎不会有报答救命恩情的大义之举,而是冯梦龙将人间大义维系在了老虎身上。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不仅用《三字经》《弟子规》教育人,升华人,而且将老虎人格化了,让它承载了大义,感染人,化育人。这就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蒲松龄笔下的孝虎

明代的冯梦龙让老虎承载了道义,清代的蒲松龄也不甘人后,《聊斋志异》里蹦出来一只“赵城虎”。

赵城虎不出来则罢,一出来就犯下了大罪。它吃了人,吃掉的还是一个寡身老太婆的独生子。儿子死了,谁来供养老太婆。老太婆痛不欲生,哭闹到县宰那里状告恶虎。捕捉猛虎是件危险事,弄不好会搭上自家的性命,县宰担心无人领命,没想到小隶李能竟敢领命。其实李能这日是喝高了,酒一醒后悔不迭。可惜天下没有卖后悔药的,只得硬着头皮捕虎。可忙碌数日,连个老虎的影子都没看见,垂头丧气去见县宰,没有交差,还挨了一顿板子。李能可怜兮兮跑到庙里哭诉。诉毕,抹掉泪水抬头,吓得差点掉了魂,门口竟蹲着一只老虎。幸在老虎不吃李能乖乖待着,由他绑缚带到县衙。

县宰问老虎:“你吃了老人家的儿子?”老虎居然点头承认。县宰要老虎给老太太当儿子养老,这厮居然又点点头。要老虎给老人家当儿行孝,岂非笑话!不是笑话,次日老太太开门,门前有一只死鹿。肯定是老虎送来的,真是言而有信。老人家卖了鹿皮鹿肉,买来柴米油盐度日。次日又次日,天天老人家都能收到老虎孝敬的物品。她老人家衣食丰裕,安享晚年,还有所积蓄。如此数年,老人家走到了生命的终点。左邻右舍帮助安葬了老人家,平日的积蓄足够所需费用。邻居们如何知道老太太去世?是老虎跑进房中,吼叫报丧。坟茔垒好,众人正要散去,只见老虎跑到坟前,大声吼叫,声如雷鸣,胜似痛哭。哭过,怏怏离开。

老虎离开不复归来,村民却惦记难忘,是呀,老虎行孝胜过儿子,怎能忘记,因而集资兴建了一座义虎祠。义虎,何止是义虎,何尝不是讲诚信、有礼仪的老虎?老虎吃人没有作恶之心,只是本能所需。一旦县宰点明错处,立即认错,而且承诺悔改,绝不懈怠,直到为老太太养老送终。虽然不能抬棺尽孝,坟茔垒高,还要去哭丧祭奠,真是礼数周全。这不得不感叹蒲松龄真乃大手笔,老虎身上大化了道义、诚信和礼仪,这才是文化,文而化之呀!

商代伏鸟双尾青铜虎江西省博物馆藏

《黔之驴》里的智虎

行文至此,忽然想起古人推崇的五德:仁义礼智信。从冯梦龙和蒲松龄笔下的老虎,比照这五德仅仅差一个字了:智。老虎是智者还是愚者?某一日闲聊,我刚张嘴马上有人应答:愚者。问之为何如此果断判定老虎愚蠢?回答是反诘句:难道你不知道《狐假虎威》?我哑然。倒是知道狐假虎威,就是没有把这故事当作尺度去丈量老虎的智力。

是呀,在小学课本上就出现过《狐假虎威》的故事。故事出自《战国策》,楚宣王主政时楚国最强盛,北方各国都惧怕他的手下大将昭奚恤,他大惑不解。大臣江乙便讲了这个故事,听罢楚宣王豁然醒悟。原文是:“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之命也。”狐狸害怕老虎不信,就带着它去见百兽。果真大小动物个个都像兔子一样仓皇开溜。老虎不以为百兽怕它,还真当成是怕狐狸。

是呀,大老虎竟被小狐狸玩弄了一把,还能说老虎聪明?绝对不能。我正要按照朋友的思维,将老虎和愚蠢捆绑在一起,突然耳边传来遥远的声音。细听似乎是唐朝的“录音”,而且播放者是大名鼎鼎的柳宗元。那是驴子的叫声,叫得歇斯底里,有点吓人。别看当下好多人都在吃驴肉火烧,服驴皮阿胶,真要听见驴子吼叫非吓跑不可。为何?没有经见过呗!柳宗元所在的唐朝再发达也不会有录音机,他是用笔墨纸砚写照了实况,名为《黔之驴》。《黔之驴》与《狐假虎威》正好相反,似乎是要给遭到贬损的老虎正名。柳宗元从容走笔,一步一步展示老虎的智慧。第一步写道:“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来了个从没见过的庞然大物,老虎以为是神,小心翼翼地挨近。第二步更有趣,“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驴一声高叫,老虎以为要吃它,吓得跑出好远。森林之王吓成这般样子,实在可笑。可笑归可笑,不过老虎并未吓破胆,一走了之。这就进入柳宗元笔下的第三步,老虎“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觉得这庞然大物无能,却没有轻易冒犯。是呀,祖祖辈辈都是食它者,没有它食者,丢掉自个的性命是小,毁掉先祖威名是大。可不搏这大家伙又不甘心,这就进入第四步,“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稍微接近,轻佻撩逗,看看老虎多有心计。驴子大发雷霆之怒,不过就是跃动后蹄来踢老虎。老虎暗自欣喜,庞然大物就这般本事。第五步就简单了,老虎“断其喉,尽其肉”,打着饱嗝走了。

聪明,实在聪明,老虎乃大智者也。如果这还不能说明问题,我再举一例。据说老虎一胎若是产下三个儿女,内中必有一个最为厉害的彪。彪之厉害不在别处,竟然要趁母虎不在吃掉同胞兄弟姐妹。母虎只好严防死守,不让彪的野心得逞。要是涉深水过河,小虎无法渡过,需要母虎背过去,可是一次只能背一只,如何背?这可真是个难题。对我来说是难题,对老虎未必是。只见母虎先把彪背过河去,放在对岸。返回来背着一只小虎过去,放下,再把那只彪背过来。放下后,将另只小虎背过河,再返回来背彪。彪就是再厉害,面对母虎的严密防范也无可奈何。聪明,老虎真是聪明过人。

那么,《狐假虎威》中的老虎如何解释?智者千虑终有一失。哪有如此绝对的判断,过年了,逗你一笑,也凑全了老虎身上的仁义礼智信。

虎符与王权

即使老虎身上不携带仁义礼智信的基因,也难动摇其在国人心目中的重要地位。东汉应劭辑录的《风俗通义》指出:“虎者阳物,百兽之长,能执搏挫锐,噬食鬼魅。”老虎何其勇武,何其威风也!为此,国人才视之为神兽、瑞兽,赋予其美好的人格。梁启超甚至将伏羲视为老虎的化身,寄之以身,托之以命。如果能够敬若神灵,祷之拜之,便可百邪不侵。所以,很早以前老虎就与王权联系在一起了。如果这种说法虚空得不无猜测之嫌,那么,可以请出虎符作证。虎符,是兵符、军符,是古代帝王掌握兵权,调发军队的信物。一般用铜制作,分为左右两半,有子母扣可以相合。右符留存中央,左符赐予将领。帝王若派人前往调动军队,必须携带右符,验合无误,将领才能出征。战国、秦、汉时期,几乎各国通用。称作虎符,缘于兵符就是老虎造型。尧舜之后,自夏代灭亡起,王权交替多是暴力厮杀。厮杀的主力就是军队,调动军队须使用虎符,足见老虎就是皇权的象征。

有没有事例?有,窃符救赵就是证明。战国时期,强秦东征,旨在吞并各国。大军围困了赵国都城邯郸,赵国危在旦夕。赵王向魏国求救,魏王惧怕秦国,不敢去救。可要不救,唇亡齿寒,魏国也岌岌可危。危急关头,信陵君魏无忌唆使魏王姬妾如姬窃得虎符,调动军队,解救了赵国,也缓解了魏国的危机。看看虎符的作用有多大?改变了历史啊!

老虎不仅在兵符上大显神威,周天子还嫌神威不够,为将士的头盔、兵器,全都雕饰虎纹。这还不够,将军若是作战宿营,帐篷要称虎帐。至于皇家议论军机大事的地方,不称宫,不称殿,而叫白虎堂。白虎,据说在老虎中最为骁勇,最为珍贵,才将此名赐予军机处。《水浒传》里林冲误入白虎堂,就是为奸人诱惑,携带兵器去了不该去的军事重地。

用白虎命名的不只是白虎堂,还有白虎观。汉朝的白虎观,设在未央宫中,主要讲经论道。唐朝张九龄留下这样的诗句:“论经白虎殿,献赋甘泉宫。”东汉建初四年(79),汉章帝在白虎观召集博士、儒生陈述己见,进行学术思想大讨论。讨论结束,他亲自裁决经义奏议,记录成文《白虎通德论》。之后又命班固撰写成书,名为《白虎通义》,又称《白虎通》。在战场上威名赫赫的老虎,芳名居然与典籍共存,千古流传。

武松打虎与李逵杀虎

皇家借助虎威,以武力征服天下,以经文通令天下。老虎则借助皇家的极权,让声名达到了巅峰。巅峰也是险峰,无限风光在险峰,险峰背后是深壑。世人逃不出这个怪圈,老虎能不能跳出来?翻开《水浒传》一看,不仅跳不出来,还两次遭受大难。

首次蒙难的是一只吊睛白额大虫。大虫即老虎,把老虎称为大虫,至少看出古人甚是畏惧老虎,不然不会如此贬低这厮。这可能是鲁迅笔下,阿Q精神胜利法源远流长的一个例证。虽是这样贬低老虎,并没有影响老虎威猛亮相。施耐庵这段描写非常精彩,“一阵狂风”和“扑地一声响”,老虎跳将出来。“两只爪在地下略按一按,和身望上一扑,从半空里撺将下来”。若对手是个凡夫俗子,当下就会成为虎口美食。可对手是武松,一闪就躲过了。那老虎“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掀,掀将起来”,幸在武松又躲过了。老虎并不气馁,“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却似半天里起个霹雳,震得那山冈也动;把这铁棒也似虎尾倒竖起来,只一剪”。按照常情这一扑、一掀、一剪,猎物便会到口。偏偏常情没有出现,出现的是老虎失算,三招落空,局势逆转,“气性先自没了一半”。每读至此,我都会想到施耐庵精通兵法,熟稔曹刿论战,懂得“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道理。以人度虎,施耐庵让武松逐渐占了上风,瞅个机会两只手就势把虎头死死按住,把只脚对准面门上、眼睛里,只顾乱踢。进而“提起铁锤般大小拳头”,一顿猛捶,“吊睛白额”老虎竟如此蒙难而死。

第二次在老虎身上大显身手的是李逵。不怪李逵惨杀老虎,谁叫这一家子把李逵的老娘给吃了。李逵本是接老娘上梁山享福,前去给老娘打水解渴,回来时不见了老娘,却见地上有血。顺着血迹找到一个洞口,两只小虎正舔一条人腿。无疑老娘死于虎口,李逵心头火起,“挺起朴刀”捅死了一只。另一只逃进洞里,他钻进去“乱刀砍死”。此时,母老虎张牙舞爪回窝里来,李逵“放下朴刀,拔出腰刀”,准备搏杀。然而,那母老虎尾巴一扫,“后半截身子坐进来”。李逵一刀正中母老虎的粪门,那厮吼了一声,“负痛掉下山岩去了”。李逵正要下沟去追,雄虎卷起狂风扑面而来。李逵不慌不忙,手起一刀,刺中颔下,“轰”的一声响,老虎倒在岩下死了。一家四虎就这样惨死于李逵刀下。

施耐庵为什么要写武松打虎,要写李逵杀虎?还不是因为老虎威猛盖世,与它们搏杀才能显示英雄气概。要是让武松和李逵打老鼠、杀老鼠,莫说打死一只,杀死四只,就是打死千只,杀死万只,也比衬不出英雄气概。古代精通此道的不只是施耐庵,在《二十四孝》里也出现过《扼虎救父》的故事。故事讲的是晋朝人杨香,14岁时随父亲田间割稻,突然跑来一只猛虎,叼着父亲就走。杨香飞身跃起,扼住了猛虎的咽喉。直到扼疼猛虎,放下父亲。猛虎溜走了,父亲得救了,杨香美名远扬。又是一个比衬,比衬出一个人人敬仰的大孝之子。

别看武松、李逵对老虎又打又杀,然而梁山好汉仍对老虎敬慕不已,108将中绰号以虎为荣的就有11位:插翅虎雷横、锦毛虎燕顺、矮脚虎王英、跳涧虎陈达、花项虎龚旺、青眼虎李云、笑面虎朱富、病大虫薛永、中箭虎丁得孙、母大虫顾大嫂、打虎将李忠。

人虎之间

我的家乡东临汾河湾,西依吕梁山。吕梁山这段属于最南端,史称姑射山。姑射山便是庄子笔下出现过的“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的那座名山。有次走近山麓,一位朋友指着山径告诉我,那是虎迹坡,虎迹坡自然曾有老虎走过。我并不相信。小时候跟着伙伴瞎唱:“太阳落,狼下坡。太阳高,狼回窝。”对应着儿歌心想,要是山上有老虎,肯定会唱:“太阳落,虎下坡。太阳高,虎回窝。”哪料前数年偶然看到姑射山的碑文拓片,竟然是县令组织打老虎。

姑射山中有个乡宁县,清朝乾隆四十四年(1779),新县令葛清翻山越岭赴任。天黑时人已很困,随便找个山神小庙勉强栖身。黎明即起,一早走进县城。看见他的人无不惊愕,夸他胆大无比。原来山野老虎泛滥,几乎每天都有人被吃。果然县令屁股未坐稳,就有人报,前来送公粮的山民被老虎吃掉了。虎患早已成灾,有个三十家人户的要里村,半数人死于虎口。为保一方平安,葛清发动打虎,山民不敢,都说老虎是神灵。迟缓几天,又有人到县衙哭诉老虎吃人。葛清不再犹豫,由三名衙役和七名猎户组成打虎队。办法是“人日给口粮银七分,获一虎赏银三十两,劳以花酒;受伤者月米三斗资调养;不幸遇害,棺木银四两”。重赏之下,个个奋勇,两年间打死老虎十只,虎崽六只,还有母虎孕怀的四只腹崽。从此,姑射山中再无虎患。一场人虎之争以人的胜利,老虎的失败而告终。

如今讲究生态文明,生态平衡。昔日虎患成灾,是老虎过多,捕光了有限的活动范围内的禽兽,不吃人就会饿死。而人一旦抱团取暖,再凶狂的猛兽,也不是挽弓箭、持利刃者的对手。回首当年这场人虎搏斗,并没有过多欲望,而是出自活着这个最低本能。虎食人是要活着,人打虎也是要活着。可是,后来老虎岌岌可危,不少种族几近灭绝,则是因为打虎的那些人超出了活着的最低本能,不是谋虎皮,就是谋虎骨。利欲熏心,金钱迷魂,老虎再多也经不住他们捕猎。据说,到20世纪70年代,野生东北虎仅剩不足十只。老虎濒危这才引起社会关注,这才纳入野生动物保护范围。这些年悉心保护,成绩斐然,经监测野生东北虎,2021年发现了成虎27只,幼崽10只。野生东北虎煎熬过了断代的危机,虎族继续繁衍着威猛骁勇,向世人展示祖辈的风采。

积淀丰厚的虎文化

老虎的形貌凝结在了文物上,老虎的神威融化进了精神文化里。在文物上,能看到造型各异的老虎。食人卣,是中国商代晚期的青铜器珍品。称之食人卣,是因为一只老虎与人相拥在一起,而且人头紧挨老虎的下巴,老虎张嘴就可吃掉人。有人并不赞同这种说法,认为置身老虎怀抱的人,丝毫没有恐惧感,满脸温馨,像是享受老虎的哺乳。无论如何理解,在这件文物上,人与老虎是一个密不可分的共同体。

与老虎相关的文物很多,春秋时期已有灶体、釜、甑和四节烟筒组成的虎形青铜灶,灶体为虎头,双目圆睁,灶门似大张的老虎嘴。这件活灵活现的虎灶,收藏于山西博物院。此外,国家博物馆还收藏着周游海外归来的青铜虎鎣,江西省博物馆收藏着伏鸟双尾青铜虎,辽宁省博物馆收藏着白瓷铁彩卧虎形枕,呼和浩特昭君博物馆收藏着具有匈奴文化特色的回首虎纹饰带扣,鄂尔多斯青铜器博物馆收藏着欧亚大草原的虎豕咬斗纹金饰牌,成都博物馆收藏着支撑打击乐器的虎钮铜錞于……

在国人的精神文化世界,随处都活跃着老虎。书籍里有,绘画上有,最传神的是成语,简明扼要,寓意无穷。形容身体健壮的有:虎背熊腰、燕颔虎须;形容智慧谋略的有:虎略龙韬、调虎离山;形容胆量过人的有:虎口拔牙、降龙伏虎;形容人才济济的有:潜龙伏虎、盘龙卧虎、藏龙卧虎;形容威武气势的有:虎视眈眈、猛虎插翅、人中龙虎、如虎添翼、如龙似虎、龙虎风云、龙争虎斗、龙吟虎啸、龙行虎步……

数千年积淀丰厚的虎文化,无处不在左右着国人的思维。简言之,虎是威风凛凛的图腾,虎是势运昌盛的象征。虎文化的精髓是威武雄健,勇往直前;虎文化的标识是王者气魄,无往不胜。虎年来了,扬虎威,鼓虎劲,就能步步登高,辉煌明天。

在此祝愿中华儿女生龙活虎!祝愿中华民族虎跃龙腾!

《光明日报》( 2022年02月11日13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带你走进芝加哥

今年来芝加哥是第二次了,时值国内冬至,我和同仁再次前往这座城市。旅程匆忙、随时有时间就提笔写几句。如果你进入摩天大楼之乡的芝加哥、华盛顿、纽约及天使之城洛杉矶等,这些大都市的浮光掠影从美剧中来到了现实你的视野,陌生而熟悉;穿行于高楼之间,总有种“盗梦空间”般的错觉。

芝加哥(Chicago),位于密歇根湖的南部,是美国第三大城市、世界的国际金融中心之一。芝加哥地处北美大陆的中心地带,东临密歇根湖,为美国最重要的铁路、航空枢纽,是美国仅次于纽约市和洛杉矶的第三大都会区,同时也是美国主要的金融、文化、制造业、期货和商品交易中心之一。

芝加哥也是美国最重要的文化科教中心之一。拥有世界顶级学府芝加哥大学(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西北大学(Northwestern University)和享誉世界的芝加哥学派。 截止目前,逾百位诺贝尔奖得主曾在芝加哥工作、求学过(芝加哥大学100位、西北大学19位)。

芝加哥是世界级旅游圣地。每年平均接待全世界超千万名游客。芝加哥代表的美国中部时间所在的时区是UTC/GMT-6(西六区),与处在UTC/GMT+8(东八区)北京时间相差14小时。

芝加哥是摩天大楼的故乡。缘起100多年前,芝加哥遭遇了一场毁灭性的大火,几乎把整座城市吞噬。这场大火对芝加哥乃至整个美国的城市发展都起到了深远的影响,现在纽约标志性的室外防火梯正是根据此次大火后修改的美国消防法规设计的。重建过程中,设计师们第一次把“经营城市”的理念引入到城市建设。从供水、供电、污水处理到园林、绿化、城市交通,布局有致,至今仍不落后。1885年第一座高层建筑应运而生,建筑师詹尼采用钢铁承重框架盖起了住宅保险公司的十层办公楼,在当时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不久,芝加哥就以高楼林立的面貌出现在世人面前。走在密歇根湖边,你能看到世界上最美的城市天际线。

大胆创新的建筑师们还形成了一个强调“形式服从功能”的建筑新流派——芝加哥学派。芝加哥的建筑并不注重外表的华丽,大到西尔斯大厦,小到一幢幢别墅,方方的,有棱有角。它更注重建筑物自身的功能,以人为本,舒适自然,随心所欲。

提到摩天大楼,首先想到的是纽约,但芝加哥有三座摩天大楼名列美国前五名。其中的西尔斯大厦,坐落在市中心偏西,顶上两根巨型天线直刺青天,深褐色的铝质外壁和青铜色的玻璃幕墙在阳光下璀璨发光。楼高443米,地上110层,地下3层,包括两个线塔则高达520米。安检后至地下一层坐高速电梯直达顶层,你就可以参观美国最高点了。顶层很空旷,透过硕大的玻璃可以看到芝加哥全貌。还有个独特的玻璃房,站在上面就如是漂浮在高空一样,如果你足够胆大,就尽情享受拍照的乐趣吧。

一边是繁华的芝加哥市中心,包括西尔斯大厦等摩天大楼和闻名全球的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另一边则是风景秀丽的密歇根湖,千禧公园就坐落于此。公园由著名建筑设计师弗兰克•盖里设计完成。置身公园,处处可见后现代建筑风格的印记。露天音乐厅、云门和皇冠喷泉是公园中最具代表的艺术品。

云门,整个雕塑由不锈钢拼贴而成,且天衣无缝。体积庞大,外型别致, 宛如一颗巨大的豆子。由于表面材质为高度抛光的不锈钢板,整个雕塑又像一面球形的镜子,在映照出摩天大楼和蓝天白云的同时,也如一个巨大哈哈镜,吸引游人驻足欣赏雕塑映出的别样的自己。

皇冠喷泉让游人十分迷惑,水面上竖立着两个长方体屏幕,播放着巨大的笑脸,与喷泉完全没关系。屏幕中的人脸突然嘟起嘴,口中喷出水柱,原来这就是喷泉所在了。夏天,这里会吸引许多小朋友前来戏水。艺术家让传统的公共雕塑功能与游人一起互动起来,赋予了雕塑新的意义。

城市公共空间的本质属性应该是公共性,它属于城市,属于市民。除了停车场和商业网点以外,千禧公园其余的项目几乎全部免费。这样的运营,吸引每个人走进公园,享受公园。

芝加哥的橡树园。这是赖特当年起家的地方,方圆半英里的地界内遍布着最早期的赖特作品,共25座,见证了草原风格的雏形与成熟,他第一个自宅和工作室也位于此地。

如果时间充裕,赖特的联合教堂是不错的去处。每次笔者总是带着略微匆忙的遗憾,与芝加哥渐行渐远。芝加哥是一座值得慢慢在其中游走的城市,随处是现代建筑成长的印迹,是一件值得细细品味的建筑艺术品。

美国著名作家诺曼·梅勒曾写道:"芝加哥是一座伟大的城市,它也许是美国硕果仅存的伟大城市"。芝加哥的天际线更是全球十大天际线之一。芝加哥市是1871年的大火之后重建的,市区内摩天大楼之多,仅次于纽约,是美国摩天楼第二多的城市,截至2017年,芝加哥超过100米的摩天楼数量达到1204座,数量仅次于香港和纽约。市中心的西尔斯大厦是美国最高的建筑物,高度为443米。

时光机穿越芝加哥“历史”往事

第一个定居者(1779年)

18世纪时,芝加哥地区是伯塔瓦托米(Potawatomi)印第安部落的领地。1779年,一个来自海地的黑人商人--杜萨布尔(Jean Baptiste Point DuSable)定居芝加哥,他娶伯塔瓦托米人为妻,并在芝加哥北岸开设了该地区第一家货栈。

城市建立伊始(1837年)

1803年,美国陆军在此建立了迪尔伯恩要塞,后在1812年的迪尔伯恩要塞中被毁。1816年,伯塔瓦托米和其他附近的印第安部落与美国政府签订圣路易斯协定,让出了土地。1833年8月12日,芝加哥镇成立,当时拥有350名居民。随着定居人口的增加,1837年3月4日该里成为芝加哥市,而此时的人口仅有4170人。

强盛发展时期(19世纪)

在芝加哥建城历史的第一个百年中,是当时世界上人口增长最快的城市之一,从19世纪初的空白起点增长到1900年已超过100万。它是当时世界上人口超过100万的城市中唯一在一个世纪前还不存在的城市。

芝加哥在19世纪的成为美国中西部地区的主要城市和农产品集散地。1848年,沟通密歇根湖和密西西比河的伊利诺伊-密歇根运河建成,沟通了两大水道之间的航运。同年,芝加哥的第一条铁路开始修建。自此,芝加哥开始成为连接美国东西部的重要交通枢纽。便捷的水陆运输极大地刺激了工商业的发展。城市的繁荣吸引了众多的外来者到此定居,其中包括大量的农村人口和新外国移民。1870-1900年间,芝加哥的人口从29.9万猛增到170万。当地的制造业和零售业成为中西部经济的主宰力量,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美国的经济。

芝加哥之大火(1871年)

1871年10月8日至10日芝加哥市发生火灾,约6.5平方千米土地上的市区(包括商业区)建筑物几乎全部被烧光,约300人死亡、9万人无家可归,财物损失达2亿美元。该就是美国历史上著名的芝加哥大火。

火后浴火重生(1871年后)

1871年芝加哥大火之后,芝加哥得到快速的重建并很快恢复了增长。在重建期间,该地产生了世界上第一栋采用钢构架的摩天大楼,以此开始了芝加哥不断创新的城市建筑在世界范围的声誉。1893年,芝加哥主办了世界哥伦布博览会,获得极大的成功,共吸引到2750万游客前来参观。在此前三年,芝加哥大学也在该地创建。

社会之城(1886年后)

美国第三大城市芝加哥一直以枪击案件频发而备受关注 ,其中包括1886年著名的干草市场。下层居民恶劣的生活条件和各种社会问题引发了一些象珍·亚当斯建立的霍尔馆(Hull House)一类的社会改革实验。芝加哥市也在城区规划和建设了多个大型的城市公园。自1855年起,芝加哥就开始建设美国大城市中第一个完备的污水排放系统,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城市的面貌和普通市民的生活条件。

“五一节”之缘起(1886年)

1886年5月1日芝加哥几十万工人举行罢工,争取八小时工作日,取得了巨大胜利。五一国际劳动节即起源于此。

污染治理伊始(1900年)

由于人口的快速增长和工商业的发展,作为城市主要水源的密歇根湖的边缘地带在此期间被严重污染。为解决饮水污染问题,市方在密西根湖里两英里处建设了自来水厂的入水口,并通过水下管道将水引入城市的供水系统。可是该样的努力效果被证明是有限的,由于雨水可能把芝加哥河的污水带到入水口附近。1900年,该一问题终于得到彻底的解决。人们通过建设水位提升设施和闸门,将原本流入密西根湖的芝加哥河的流向倒转,使其转而向南流入伊利诺河。从此,城市的污水不再注入密西根湖。

禁酒令之时期(1920年代)

1920年代禁酒令时期,芝加哥黑社会势力横行,产生了像艾尔·卡彭该样臭名昭著的黑社会头子。该时期,也开始有大量居住在南方的黑人迁入芝加哥和其他一些北方城市。1942年12月,世界上首次受控核反应试验在芝加哥大学成功,完成了曼哈顿计划的关键一环。

迈向繁荣辉煌(1950年代)

1955年,后来担任芝加哥市长21年的理查德·J·戴利首次当选市长。1950年代起,中上层居民逐渐开始向城市郊区的迁移,导致城市中心很多地段的衰落和贫民化。该时期,芝加哥曾主办1968年全国大会,建成了标志性的希尔斯大厦,麦考密克会展中心和奥黑尔机场。

现任市长理查德·M·戴利,是原老市长理查德·J·戴利的儿子,政策注重提升芝加哥的环境质量,实施了一些复兴衰落街区,改善城市基础设施,沿湖和沿河城市景观的项目。芝加哥曾申办2016年的奥运会,却在2009年10月2日的投票中,第一轮就被淘汰。

  《I am not Yours》

 I am not yours, not lost in you,

 Not lost, although I long to be

 Lost as a candle lit at noon,

 Lost as a snowflake in the sea.

更多文章请您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鹰瞳世界”

中国姓氏图腾及发源地大全,快看看你的姓氏起源于哪里(二十八)

(卷之二十八)

本章节导读:本章节更新姓氏

欧 利 隆 师 巩 聂 晁 勾 敖

欧氏图腾释义

【释义】欧的主体是“区”。“区”的本义是藏匿,表示众多之义。区、欧、殴作为姓氏都是同一来源。

得姓始祖:越王勾践、越王吴颛(无疆)

始 祖 地:浙江瓯江

郡望堂号:平阳、庐陵、渤海;八剑堂

当今排序/人口:第177位/约98万

宋朝百家姓排序:第361位

【起源】欧姓主要源自:姒姓

1、出自姒姓。与欧阳姓同宗。夏朝帝王少康的儿子无余,被封于会稽,建立了越国,为诸侯国。到春秋的时候被吴国给灭掉了。十九年后,勾践又复国。到勾践六世孙无疆为越王的时候。被楚国所灭,无疆的次子蹄被封于乌程欧余山的南部,以山南为阳,所以称为欧阳亭侯,无疆的支庶子孙,于是以封地山名和封爵名为姓氏,形成了欧、欧阳、欧侯三个姓氏。后来虽然也有欧阳、欧侯省姓为欧,但是起源仍为这一支。

欧阳、欧氏与越国之渊源关系:

唐太宗敕定《欧阳氏谱序》:欧阳氏者,越王之胤(裔),姚(摇)王之始也。越王无疆之子,封于乌程欧余山之阳,为欧阳亭侯,因以为氏。

北宋欧阳修撰《欧阳氏谱图序》:欧阳氏之先,本出于夏禹之苗裔。自帝少康封其庶子于会稽,使守禹祀。传二十余世,至于允常,允常之子曰勾践,是为越王。越王勾践卒,子王鼠与立。自鼠与传五世,至王无疆,为楚威王所灭,其诸族子,分散争立。滨于江南海上,皆受封于楚。有封于欧阳亭者,为欧阳亭侯。欧阳亭,在今湖州乌程欧余山之阳。其后,子孙遂以为氏。汉高祖灭秦,得无疆之七世孙摇,复以为越王,使奉越后。

十三年(1924)甲子岁姚星吾撰《欧阳氏族谱原委序》:尝读《史记·世家》按:欧阳氏,本颛顼之后,夏禹王之苗裔也。传五世,至帝少康,封庶子无余于会稽,使守禹祀。历夏、商、周,传二十余世,至无疆,为楚威王所灭。无疆子蹄复受楚封。居乌程欧余山之阳,为欧阳侯,子孙遂以为氏,此欧阳氏因封受姓之所由来也。然其后,最显而可考者,在汉则有东越王摇,在晋则有冯翊太守欧阳建,在南齐则有屯骑校尉宝,在梁则有征南大将军、穆国公欧阳頠,在唐则有弘文馆学士、银青光禄大夫、开国公欧阳询,刑部侍郎、金紫光禄大夫欧阳通,在宋则有观文殿大学士、兵部尚书知青州军事、文忠公欧阳修。

《路史》“欧条”上记载说:“越王无疆次子,封乌程余山之阳,后有欧氏、欧阳氏。”

《唐书·宰相世系表》云:“夏少康庶子封于会稽,至越王无强,为楚所灭,无强子蹄,更封于乌程欧余山之阳,为欧阳亭侯,遂以为氏。”

《元和姓纂》载“瓯:东瓯王之后”。

欧阳六宗世次总歌选段: 因封受姓曰欧阳,道德文章百世芳。上溯黄帝及大禹,禹第五世名少康。庶子无余封会稽,二十余世至允常。常子勾践封越霸,传衍六世乃无疆。伐楚楚伐族属散,子蹄封欧余山阳。苗裔因之为姓氏,五世名摇汉封王。

晋江龙湖欧阳氏寻根

一代无壬——二代夫谭——三代允常——四代勾践——五代鹿程——六代不寿——七代州句——八代翳——九代诸咎——十代无颛——十一代玉公——十二代恒公——十三代朝公——十四代睦公——十五代无诸——十六代摇公——十七代涿公——十八代郢公——十九代攀公——二十代迹公——廿一代高——廿二代天支——廿三代地余——廿四代政公——廿五代襄公——廿六代翕公——廿七代复公——廿八代建公——廿九代质公——卅十代成公——卅一代晋公——卅二代启明——卅三代乾公——卅四代焕公——卅五代睿公——卅六代景达——卅七代僧宝子三危盛邃——卅八代危公子二纥约、盛子护、邃子二宪直——卅九代纥公子四询亮德器、直子三员哲真——四十代询公子四卿肃伦通、员子韶——四十一代通公子三幼明幼主幼咸。

注:上述福建欧阳氏谱中,十一代玉公——十二代恒公——十三代朝公——十四代睦公——十五代无诸,是闽越系的,而摇本为东瓯国君,为何放到闽越系中去,原来摇是三越首领,史书也称闽君摇,应是抗秦战争从东瓯退入闽地的结果。由此可见闽越国也是欧阳氏。

根据广东新会《区渭泉祖家谱》记载,夏少康封少子无余于会稽,伺奉大禹的宗祠,因为夏禹埋葬在这里,食粟于欧山,因而以“欧”为姓。

欧阳氏绝对是早于蹄之前就有的。

2、出自独孤氏。由于逃亡、迁徙、避难以及其它原因,同一个祖宗的后人分别拥有不同的姓氏,再三国时期独孤氏一部分人改成了欧氏。

3、来自孔氏。汉朝时孔氏的一些人为了避嫌改姓了欧氏。

4、源于蒙古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⑴.明朝初期迁居于查海(今辽宁阜新)的蒙古贞部中,有一个努日艾里部落,部族人称欧力氏。蒙古语“努日艾里”的汉义就是“靠湖之村”,音译为欧力营子,欧力氏即以居地名称为姓氏,汉化今称欧氏。

⑵.蒙古族努图格沁氏,源出蒙古察哈尔部,明朝时期所冠汉姓即为欧氏。

5、源出待考,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老满洲欧寇氏,满语为Oko mongu,汉义“犁铧”,世代居住在今内蒙古自治区的通辽地区,但人数很稀少。奇怪的是,至今满族人皆认为欧寇氏纯属于蒙古族的姓氏,而蒙古族人则声称在蒙古族中没有此姓氏。

6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今壮族、白族、苗族、彝族、土家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欧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縻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欧氏,世代相传至今。

利氏图腾释义

【释义】利,本义是锋利。甲骨文的利字像犁刚出土的形,可见“利”是“犁”之初文,利,阴阳相和,各得其宜。有和之义,引申有利落、迅猛、顺利、富饶等义。

得姓始祖:利贞

始 祖 地:湖北利川、河南鹿邑

郡望堂号:河南;广陵堂

当今排序/人口:第370位/约14万

宋版百家姓排序:第364位

【起源】利姓主要源自:芈姓、姬姓

1、源于高阳氏,出自春秋时期楚国老子(即老聃,姓李名耳,字伯阳)的祖先,以祖字为氏。上古商代时,有位王族叫理利贞,为了逃避商纣王的迫害,曾路经一棵李树下以李子充饥,后来就改姓为李利贞。李利贞的十一世孙李聃,被后人尊为道家创始人,就是老子。老子后代中,有的为纪念远祖中的王族李利贞,取利字为姓,切代相传。所以,李姓、理姓、利姓的远祖是同一人。利姓产生较晚,是老子李聃的后代中形成的。

2、出自芈姓,来源于封地,以邑名为氏。春秋时楚国有公子受封于利邑(今四川省广元县境),其子孙就以封地名为姓,世代相传姓利。

3、出自姬姓,来源于封地,以邑名为氏。春秋时晋国有大夫食采于利邑,其后人以利孙为氏,后改为单姓利氏。

4、出自北方鲜卑族有叱利氏所改。南北朝时,北魏鲜卑族有叱利氏,入中原后遂渐与汉文化融合,后改为利氏。

5、源于官位,出自秦、汉时期官吏利氏,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秦朝时期,秦始皇设置有利氏一官位,亦称栗氏、历氏,专职负责监造金属器具,其中负责冶炼浇铸的工官专称“窏氏”,负责兵器制造的工官则专称“利氏”,负责民用器物制造的则专称“栗氏”。

6、源于鲜卑族,出自南北朝时期鲜卑拓拔部叱利氏部落,属于汉化改姓为氏。南北朝时期,北魏鲜卑族拓拔部中有叱利氏部落叱利氏,亦称叱李氏、叱列氏、叱黎氏、叱伏列氏,即中国北方古高车族十二姓之中的泣伏利氏。

据史籍《魏书·官氏志》记载:“叱利氏后改为利氏”。实际上,在北魏孝文帝拓拔宏(元宏)于太和十九~二十年(公元495~496年)迁都洛阳后大举推进的汉化改革过程中,叱利氏在汉化时先改为汉字单姓利氏,后另有族人改为李氏,其实是同宗同源。该支利氏正确读音作lì(ㄌㄧˋ)。

7、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典·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满族颜扎氏,称燕札氏、颜查氏、阎拉扎氏、颜之哈拉氏、库雅拉彦札,源出金国时期女真颜盏部,以姓为氏,满语为Yanja Hala,世居雅兰西楞(今俄罗斯滨海地区苏城东南一带)、叶赫(今吉林梨树)、哈达(今辽宁西丰小清河流域)、长白山区等地,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后多冠汉姓为颜(民姓)氏、阎(官姓)氏、张氏、锡氏、利氏等。

该支利氏鼻祖为颜扎·珠尔杭阿,满洲正黄旗人,清乾隆年间从征甘肃,在镇压回民起义的过程中立功颇伟,因功被乾隆大帝赐号为“锡利巴图鲁”,累官至御前侍卫、正白旗护军统领、镶蓝旗满洲副都统,赐骑都尉世职。在颜扎·珠尔杭阿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封号为姓氏者,先称锡利氏,后以谐音汉字省文简改为单姓利氏、锡氏,世代相传至今。

该支利氏正确读音作lì(ㄌㄧˋ)。

8、源于达斡尔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黑龙江志稿》记载:

达斡尔族莫尔登氏,亦称孟尔丁氏、孟尔的音氏、墨尔丹氏、莫塔哈利氏,世居黑龙江布特哈(今嫩江流域和大小兴安岭)地方,是达斡尔族的老姓之一。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Mordin Hala。

清朝中叶以后,达斡尔族、满族莫尔登氏多冠汉姓为利氏、孟氏、莫氏、苍氏等。

达斡尔族、满族利氏读音皆作lì(ㄌㄧˋ)。

隆氏图腾释义

【释义】隆,“丰大也”。本义是指丰大。也指“两边高,中间低”,如山谷,中央下而四边高,因高处名之“隆”。

得姓始祖:楚隆、隆疆

始 祖 地:山东泰安

郡望堂号:南阳、天水、辽东;翕本堂

当今排序/人口:第391位/约13万

宋版百家姓排序:第368位

【起源】隆姓主要源自:芈姓、姬姓

1、源于春秋时期鲁国隆邑。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根据史籍《姓氏考略》上的记载,隆邑,原是春秋时期鲁国的属地,故址在今山东省德州市临邑县一带,一说在山东省泰安市乡城,有待进一步考证。后来居住在隆邑的主民中,有以居邑名称为姓氏者,称隆氏,世代相传至今

2、源于毋将氏。出自古代君理名言,属于以名言警句为氏。据史籍《公羊传》中记载:“君亲无将,将而必诛”。就是后来的“人臣无将,将而必诛焉”,也就是“人臣无将,将即反,罪死无赦”。在古代,“将”字,就是“逆乱”之义,含有凶妄之意。“人臣无将,将而必诛焉”,就是说为人臣子者,不得叛乱谋反,若要逆乱,就是无赦死罪,必得诛杀。例如,在历代朝廷对庭下以及外驻军队首领的诏令之中都有这样一条极令:“大将在外,必命文臣监。若专制一方,军马钱粮不受核,一当斩!人臣之罪,莫大欺君;如奏报尽欺罔,杀降人难民冒功,二当斩!人臣无将,将则必诛!”“毋将”,就是“无将”,即告戒不要背叛朝廷。毋将氏,就是取“人臣无将,将则必诛”这句警世名言而为姓氏,多为军旅首脑之后裔。毋将隆,字君房,东海兰陵人,西汉末期著名的执金吾。汉成帝刘骜执政末期,毋将隆奏封事言:“古老选诸侯入为公卿,以褒功德,宜征定陶王使在国邸,以填万方。”其后汉成帝竟然立定陶王为太子,毋将隆迁翼州牧、颍川太守。到了汉哀帝刘欣即位后,毋将隆以高第入为京兆尹,终迁执金吾。毋将隆为人中矩,执守原则,直言不惧,汉哀帝以毋将隆前有安国之言,左迁为沛郡都尉,迁南郡太守。王莽年轻时十分仰慕毋将隆的名气,每每意欲与其交往,而毋将隆深知王莽为人,不怎么愿意依附,始终与之保持距离,王莽为此非常忌恨。汉哀帝驾崩后无子继承帝位,王莽遂迎立中山王刘衍即位,是为汉平帝。汉平帝年幼,太后称制,大司马王莽独揽朝政,认为报复毋将隆的时机已到,便暗中指使大司徒(丞相孔光)弹劾毋将隆。孔光与毋将隆在汉成帝时期曾为立太子事政见不同,二人之间有怨隙。此时孔光为讨好王莽,便向汉平帝污蔑毋将隆以前为冀州牧时,对中山冯太后不恭,制造狱冤,陷害无辜,不适宜在朝中为官。汉平帝认为冯太后是自己的祖母,当年毋将隆的作为便是侵犯了自己的皇权,故而不能再在朝做官的。于是汉平帝准奏,罢免了毋将隆的所有职务,将他全族一起流徙于岭南荒蛮之地(今广西合浦)。在此之后,毋将隆的后裔子孙有改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称隆氏,世代相传至今,是为广西隆氏。事过一千七百八十八年后,清朝的广西峄县县令张玉树于清乾隆四十四年(公元1779年)农历7月,在峄县周营村为毋将隆立了一通意味深长的简字石碑,上书:“隆,字君房,东海兰陵人,汉执金吾,毋将隆故里。”

3、源于芈姓。出自春秋时期楚国大夫丰隆,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丰隆,亦称雷师,原称祭司中的雷师,实际上就是春秋时期楚国设置的军制官位,专职负责槌擂战鼓。在典籍《屈原·离骚》中对丰隆有描述:“吾令丰隆乘云兮,求宓妃之所在。”在丰隆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丰隆氏、雷师氏,后有省文简化为单姓隆氏者,世代相传至今。

4、源于姬姓。出自战国时期赵国大夫楚隆,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楚隆,全名叫赵楚隆,是春秋末期晋国执政上卿赵襄子的家臣,由于赵襄子是晋国的六卿之一,因此臣楚隆也成为晋国大夫,他以谋略著称。周元王姬仁二年(晋出公姬凿元年,越王勾践二十三年,吴王夫差二十二年,公元前474年)农历11月,越国围攻吴国。晋国按与吴国的和约应当出兵援救吴国,但晋国大夫赵襄子对近些年来吴国四处张牙舞爪很反感,根本就不想再费气力去支援如今已经没有指望了的吴国。楚隆问赵襄子:“咱们晋国历来与吴国亲昵之极,但你却犹豫不前,这是因为什么呢?”赵襄子回答道:“黄池之役的时候,先王晋定公姬午与吴王阖闾曾有约定,商定两国要共同进退。今越国围攻吴国,咱们新继位的晋出公不敢废旧约,因此要出兵敌之,其实此战非晋国力所能及的,再加上中国目前正在闹粮荒,我因此而犹豫不决。”楚隆想了想说:“干脆就将这个情况让吴王夫差知道,怎样?”赵襄子奇怪地反问道:“这样行吗?”楚隆笑了笑,十分有把握地说:“请您尝试一下就知道了。”于是赵襄子乃前往战场。他先到越军营地,对越王勾践说:“吴国冒犯你们越国多次矣,闻您越王亲自率军讨伐,其他诸夏之人莫不欣喜,唯恐君志之不从。请让我进入吴军之阵看一看。”越王当然同意了。赵襄子进入了吴军营地后对吴王夫差说:“我们的国君都已老死,我的陪臣楚隆成天忙于准备辅佐新君。虽然黄池之役时您与我父亲赵简子(赵鞅)在齐国有盟约要‘好恶同之。’但我们国君也有难,我不敢惮劳。您与越国之战非晋国之所能及也,具体情况让楚隆与您详说吧。”吴王夫差连忙回答:“寡人不佞,不能事越,以为大夫忧,拜命之辱。”然后赠给赵襄子一箪(圆竹盒)真珠,后来又派使者问赵襄子:“句践生时忌惮我,因此我死不得啊。不过,我如果要自杀了,晋国的太史令蔡墨将会怎么记录?”赵襄子对答:“太史什么也不会记的。”如此一来,令吴王夫差感觉到自己与晋国没任何关系了。楚隆就是以吴国盟友的颓废态度从反面严重地影响了吴国的斗志,使吴国意识到晋国已经没有什么意图再来帮助自己了,因而使晋国轻易摆脱了吴国这个包袱,由此彻底打击了吴国上下,为一年后越国彻底灭亡吴国扫清了障碍。楚隆后来还辅佐赵襄子成功地灭了智氏家族势力,促进了赵、魏、韩三家结盟,为后来的“三家分晋”奠定了基础。周天子畏惧三家的实力,不得已下诏册封三国国君为诸侯,从此开始了齐、楚、燕、韩、赵、魏、秦七雄争霸的战国局面。在楚隆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称楚隆氏,后省文分衍为单姓隆氏、楚氏,世代相传至今。

5、源于自古代终隆山。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在古代,“隆”字又专指南方,并用于地名,后专指终南山,因此称其为终隆山。这在典籍《淮南子·俶真训》中有记载:“终南作终隆。”在终南山的住民之中,有以居邑名称为姓氏者,称隆山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隆氏,世代相传至今。

6、源于蒙古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蒙古族满都拉图氏,源出爵位官称,汉义“兴隆”,实际上就是主管商业贸易的官称,后有以汉义汉化为汉姓者,称隆氏,世代相传至今。

7、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吉林通志》、《清朝通典·氏族略·满洲八旗姓》、《中华姓府》中记载:⑴.满族卢如火氏,满语为Luruhuo Hala,亦称隆克力氏,本赫哲姓氏,世居黑龙江下游,后多冠汉姓为卢氏、隆氏。⑵.满族完颜氏,满语为Wanggiya Hala,据史籍记载,以部为氏。满族最古老的姓氏,源出唐朝末期女真“通用三十姓”之一,金太祖建国,为金国国姓,分宗室和非宗室两支。明朝谓“王甲部”,世居完颜、讷图氏、喀拉沁氏、英额、佛阿拉、新京等地。所冠汉姓为汪氏、王氏、鄢氏、张氏、完氏、颜氏、赵氏、顾氏、瀛氏、魁氏、雍氏、艾氏、隆氏等。该支隆氏始祖为完颜·隆万杭爱,他是明朝时期的女真族人,也是故金国宗室苗裔,传说他生而勇敢,曾誓杀百虎,结果最后被老虎咬伤而亡,故其子孙皆供奉骑虎人“老影”,在完颜·隆万杭爱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称隆氏。⑶.满族凯隆氏,是满族脱谱姓氏之一,世居齐齐哈尔城(今黑龙江齐齐哈尔),后多冠汉姓为隆氏、阚氏等。

8、源于姬姓。河北山东交界处的隆氏,原姓龙。元末明初,燕山大都督总营公,因战乱确守臣节,其后裔兄弟三人因祸起不测,由龙改隆,自天津市武清杨村迁移到沾化、利津、诸亮三地,其中诸亮绝嗣。利津、沾化隆氏延绵不绝,至今已二十二世。利津县一世祖--隆伯亮,字子明,以子贵获封奉政大夫。二世祖--隆英,字俊杰,明永乐春秋中戊子科举人,真定府南宫知县,山西监察道御史,广西按察司签事。

9、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今在壮族、苗族、土家族、佤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隆氏族人分布。历史上以前两种说法占绝大多数。

10、源于赫哲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吉林通志》记载:赫哲族卢如火氏,亦称隆克力氏,世居黑龙江下游一带地区。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Luruhuo Hala。清朝中叶以后,赫哲族、满族卢如火氏多冠汉姓为隆氏、卢氏等。

师氏图腾释义

【释义】师是会意字。金文中师字的左边意为堆积小土山,有聚之义。右边的币,周遍之义,有众之义。众,必有头人来带领和教导。故有“师长”之说。

得姓始祖:周朝太师

始 祖 地:河南新郑

郡望堂号:太原、平原、琅琊;授琴堂

当今排序/人口:第269位/约30万

宋朝百家姓排序:第369位

【起源】师姓主要源自:姬姓

师姓是中华民族古老的姓氏之一,产生于远古时期,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师(Shī)姓部分源出比较复杂,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

1、以官名为氏

据史籍《姓谱》记载,夏、商时代,管理乐技的职官名称就叫作“师”,如上古时期的师延,商王朝时期的师涓等。周王朝时期有师尹之官,专职掌管音乐歌咏。这些人的后代子孙遂以职官为姓,乃成师姓。得姓始祖为师延,此支起源地在现在的河南省新郑。

2、以技艺为氏

据史籍《元和姓纂》记载,西周及春秋、战国时期,擅长乐技的人皆被称为师。当时比较著名的有晋国师旷、师服,鲁国师乙、师襄,郑国师悝(shikui)、师触、师躅、师惠、师叔,卫国师涓等等,皆为当时的著名乐师,精于音律。在这些精于乐技的乐师们之后裔子孙中,皆有以先祖的职业技能称谓为姓氏者,称师氏,世代相传至今。

3、源于少数民族文化上汉化改姓

清朝以后,蒙古人姓巴克西纳尔氏、巴戈西纳儿氏,改汉字姓均为师。今蒙古族、满族均有师姓。其一,源于蒙古族泰亦什氏。蒙古族泰亦什氏,亦称泰赤兀氏、岱齐郭特氏等,源出蒙古泰亦赤兀惕部,以部为氏,泰亦什氏是其分支之一。泰亦什氏历经蒙古汗国、元朝、明朝,至明朝中叶以后聚集在呼伦贝尔草原地区从事游牧、农耕作业,在明朝时期即开始冠汉姓为师氏,世代相传至今。另据蒙古史籍《蒙古秘史》中的记载:“察剌陔领忽之子想昆必勒格也。想昆必勒格之子俺巴孩等,为泰亦赤兀惕氏矣。”

有关“泰亦赤兀惕”这一蒙古语的具体含义,目前的说法还不统一,“顽强者”、“抗争者”或“善战者”之意,这有待与蒙古史学家、文学家、或语言学家进一步研究探讨。泰亦赤兀惕氏族,是由海都的曾孙俺能孩等多人合建组成的一个部落群体。北宋,泰亦赤兀惕部则是蒙古反抗金国统治的中坚部众,并在反击抗战中不断发展壮大,最后成为蒙古诸部中最强的之一,拥有众多的属民和军队。正由于这个原因,当时著名的合布勒汗所组建的蒙古汗国,实际上是由孛儿只斤氏贵族和泰亦赤兀惕氏贵族的联合。合布勒汗虽有七子,但在临终时却把汗位传给了英勇善战的俺巴孩。自合布勒汗大致统一了蒙古诸部后,泰亦赤兀惕氏族始终与孛儿只斤氏族在一起。当也速该逝世后,泰亦赤兀惕部首领塔儿忽台乞邻图黑与诃额仑母子结怨。先是率众离去,后又执禁了铁木真,并经常予以虐待,幸而被速勒都思氏锁儿罕失剌在暗中相救。后来,泰亦赤兀惕部反过头来联合了孛儿只斤氏族的夙敌札答兰等部发动了“十三翼之战”,疯狂进攻铁木真。在被克烈部、蒙古部的联军所击败后,泰亦赤兀惕部众归附于乃蛮部。后来乃蛮部又被铁木真彻底击灭,泰亦赤兀惕部余众最终被并入成吉思汗的蒙古部。历史就是这样转了一大圈,泰亦赤兀惕部依旧归于蒙古。泰亦赤兀惕氏族,作为一行标志性氏族姓氏,实际上是蒙古民族中最后一批氏族之一。在人类历史上,无论哪一个民族,其氏族名称皆始于原始社会后期,蔓延于整个奴隶制时代。泰亦什氏历经蒙古汗国、元朝、明朝,至明朝中叶以后聚集在呼伦贝尔草原地区从事游牧、农耕作业,在明朝时期即开始改汉字姓为师氏,世代相传至今。

4、满族有此师姓氏

源自唐朝时期 东爨乌蛮部落的归顺,现今云南省的彝族、纳西族、僳僳族中师姓,源自唐朝武德年间的师宗部落归顺。

据史书记载:云南省师宗县“昔爨蛮逐獠、僰等居之,其后师宗据匿弄甸,故名师宗部”(《元史卷六十一志第十三》)。西汉元鼎六年(西元前111年),师宗分别属漏江、漏窝县辖地但是,自西汉至唐南诏近一千年的历史时期,在师宗这个区域内,仅以“匿弄甸”称名,故后人曾对师宗县城有“匿弄村”之称。唐朝时期,西洱河地区出现了以滇东地区为主的三十七个“乌蛮”部落。这些部落中的“乌蛮”内部长期地保持自己的氏族——部落组织,他们并不互相合并,而往往是从一个氏族或部落组织中又出另一个氏族、部落组织来,散居到邻近的地方去。据传:当时,有两个部落之间发生了战争,其中一方兵力不足,指挥官就想到向相处甚好的“匿弄甸”酋长救援,指挥官就派遣士兵向“匿弄甸”搬兵救援,但这个指挥官却忘记了“匿弄甸”部落这个地名,只知道“匿弄甸”酋长的名字叫“师宗”,指挥官就和他派往前去搬兵的人说,你去找师宗救援搬兵就行了。派去搬兵的人找到师宗搬到救兵,打败了对方。为了感谢师宗,这个得胜部落就用“师宗”名称取代了“匿弄甸”名称了。

“师宗”是用汉文字记录下来的少数民族语音,由人名衍变成为区域名称后一直沿袭使用至今。唐武德年间,改州、郡、县三级制为二级制,当时的师宗归属于陇堤县。武德四年(621年),东爨乌蛮部落归顺唐朝后,设立了师宗县,部族中的人们便改其姓氏为“师”。由此,彝族、纳西族、僳僳族就有了师姓。

今彝族、苗族、傣族、黎族、侗族、土家族、土族、满族、保安族、满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师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字姓师氏,世代相传至今。

4、源于官位

出自西周时期官吏祭师,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上古时期,人类盲蒙恐惧于自然现象,因此有专职负责祭祀日、月、天、地、风、雨、雷、电、水、云的祭师,分别称作日师、月师、天师、地师、风师、雨师、雷师、电师、水师、云师等等,不一而足,在周王朝时期皆隶属于春官府司管辖。

5、源于姬姓

出自周王朝时期官吏师君,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师君,是西周时期设置的侍卫统领官职称谓,这里的“师”是武装护卫之意,司职为守卫君王正宫以及相关事宜,隶属于春官府司管辖。

在典籍《周礼·春官》中记载,“师氏居虎门之左,司王朝。”左,为古代王朝武将站班的位置。近来人们在甘肃汉墓中出土一石门,左边石门的虎头下站着师氏。在师氏、师君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师氏,世代相传至今。

6、源于国名

出自汉朝时期西域姑师国,属于以国名汉化为氏。姑师国,亦称车师国,是秦、汉朝时期西域地区的著名古国名称,是最早出现在我国史书中的西域古国之一,位置在今著名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盆地,是丝绸之路北线和中线的必经之地,其国民的民族成分与匈奴民族相近。它位于吐鲁番盆地,因与楼兰相距较近,所以在古书中两者常并称。它掌控着罗布泊以东、以北直到乌鲁木齐、奇台、吉木萨尔一带广阔的地域,它是汉朝能否通达西域各国的一个“障碍”。

姑师国的国民成分与匈奴民族相近。元封元年(前110),西汉因楼兰攻劫汉朝使节,梗阻丝路,被汉武帝的著名大将赵破奴在率军追灭匈奴时顺带攻灭。不久,车(音jū)师国又在姑师国故地上建立,国民的主要成分仍然是匈奴民族,因此,在历史上人们常将姑师国与车师国混为一谈。

车师国建立后,亲近匈奴,敌对过往汉使,仍然是西汉的一大威胁。于是,自公元前99年开始,到公元前60年,四十年的时间了便有了西汉车师的5次战争,以及车师国的先后3次投降归汉。

天汉二年(西元前99年〕,汉武帝以匈奴降汉的介和王成娩为开陵侯,率领楼兰国兵攻打车师,因匈奴遣右贤王率数万骑兵对车师进行救援,汉军失利,退回。

征和四年(西元前89年),重合侯 莽通率4万骑兵奉旨攻打匈奴时,途中让成娩率军中楼兰、尉犁、危须等西域六国的兵将包围了车师,使得车师国投降臣属于汉。但汉昭帝时,匈奴又降伏车师,并遣4000骑兵效仿西汉屯田制的做法,在车师屯田,监护其国。

本始二年(西元前72年),汉宣帝遣田广明等五位将军攻打匈奴时,在车师屯田的匈奴骑兵逃窜,车师国第二次臣属于西汉。匈奴对车师归降西汉极为不满,令其遣太子军宿入匈奴为质。军宿不愿入匈奴为质,便逃往母亲的老家焉耆,车师更立乌贵为太子。乌贵即位后,与匈奴联姻,亲近匈奴,与其勾结,劫杀汉通乌孙的使臣。

地节二年(西元前68年)秋,汉宣帝遣侍郎郑吉、校尉司马憙率屯田渠犁的田卒1500人,及西域诸国兵万余人,共同攻打车师,一举拿下了交河城。因乌贵在交河城北的石城,未能抓到他。后来,汉军粮尽,退回渠犁。不久,郑吉、司马憙再次发兵攻打石城。乌贵向匈奴求救,匈奴拒绝出兵。于是,乌贵投降汉军。为使汉军相信,他还听从其贵人苏犹的建议,击破匈奴边国小蒲类。匈奴见车师又一次归降了西汉,便发兵进行攻打。郑吉、司马憙引兵北上迎敌,匈奴军不敢前进。而后,郑吉、司马憙指派了20人留守乌贵左右,带领大军回到了渠犁。乌贵担心匈奴再次攻打,性命不保,乃率轻骑出奔乌孙。郑吉遂令吏卒300人屯田车师。匈奴单于派兵来争,郑吉、司马憙乃率全部1500名渠犁屯田卒赴车师,迎击匈奴军。汉宣帝急遣长罗侯常惠,率张掖、酒泉2郡骑兵来救。匈奴军见汉军大队来攻,退去。郑吉复还渠犁。乌贵逃到乌孙,乌孙上书西汉,称欲将乌贵留在乌孙,以备将来车师有急,可从西面出击匈奴。于是宣帝元康四年(公元前62年),西汉从焉耆召还车师故太子军宿,立其为车师王,将车师一部分国民迁往渠犁。匈奴也立兜莫为王,率余众保博格达山北麓。自此车师分为前、后两部(亦称前、后国)。后部王都务涂谷(今新疆吉木萨尔县南山中)。

神爵二年(西元前60年),汉宣帝下令汉军再进西域,于是就发生了历史上著名的西汉与匈奴“五争车师”,战争最终以西汉的胜利而结束。汉宣帝在今新疆轮台县策大雅乡一带设立了第一个西域都护府,首任都护就是带兵与匈奴征战的御前侍郎郑吉,从此,西域吐鲁番一带正式归入西汉王朝版图。郑吉上任后,即命车师国民一律改汉字姓,官为师氏、民为车氏,然后登记造册,上达“天听”。后又“选聪颖忠顺者入汉太学”,再后留居中原,文化上迅速汉化,终形成一支师氏,世代相传至今。

7、源于官位

东周以后,各诸侯国扩充军队,每军再分中师、左师、右师,那些军制官职以官为氏,形成了复姓右师氏、左师氏,其后代以祖先职官为氏,也称为“师”,后逐渐省文简化为单字姓师氏

巩氏图腾释义

【释义】巩的本义是皮革做成的“朿物”。《易经·革卦》上说:“巩用黄牛之革。”即为此义。朿物的皮革,引申有牢固、高档、结实之意。

得姓始祖:巩简(周朝卿士)

始 祖 地:河南巩义

郡望堂号:山阳;厚斋堂

当今排序/人口:第230位/约48万

宋版百家姓排序:第370位

【起源】巩姓主要源自:姬姓

巩(Gǒng 巩)姓得姓于巩简公,巩姓是一个由封地名称而来的姓氏,其血统渊源与春秋时期周敬王之大臣简公有关。

1、出自姬姓,是以地名命姓的姓氏。周朝周敬王有个同族卿士简公受封于巩邑(今河南省巩县),称为巩简公。巩简公一度执掌朝政,他鉴于周王室的历次内乱,大多因为贵族掌权而引起的。于是他便录用从各诸侯来的人士,而不再任用王族子弟为官。这项措施,引起了王族子弟的不满。后来王子朝作乱,将他杀害了。他的子孙便原封邑名“巩”命姓,称巩氏。

2、出自古代羌族姓氏中有巩姓。源于古羌族,出自秦、汉时期羌族巩唐部,属于以部落名称汉化为氏。东汉末期,西北地区的烧当羌部落的族人姓氏中有巩氏,在生羌部落中亦有巩氏,多为秦朝时期古羌族中的巩唐部族人,主要分布在陇西(今甘肃临洮)、金城(今甘肃永清惶水南岸)二郡及其塞外地区。

在西汉时期,烧当羌巩氏族人有以部落名称汉化为姓氏者,称巩氏,典型的代表人物有三国时期曹魏的生羌酋长巩廉玉、巩廉至等。

3、出自春秋时晋国大夫巩朔的后代。

4、源于蒙古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附载蒙古八旗姓》记载:

蒙古族崆克礼氏,亦称崆格哩斯氏,源出元太祖第十六世孙鄂齐尔博罗特家族的克什克腾部,属于蒙古“黄金家族”世系的一个分支,曾一度服属于察哈尔蒙古部,世居克什克腾(今内蒙古克什克腾旗),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Kongkeri Hala。清朝中叶以后,蒙古族、满族崆克礼氏所冠汉姓多为巩氏。

5、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满族崆果啰氏,亦称孔果洛氏,满语为Konggolo Hala,汉义“黄马”,世居黑龙江沿岸。清朝中叶以后,满族崆果啰氏多冠汉姓为巩氏、孔氏、广氏等。

6、源于锡伯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锡伯族孔果尔氏,世居黑龙江北岸地区。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Konggor Hala。清朝中叶以后,锡伯族、满族孔果尔氏多冠汉姓为巩氏、孔氏等。

聂氏图腾释义

【释义】聂,从字形来讲,从耳,从双,表示耳朵长。根据《说文》,聂的本义是附耳私话,表示众人口耳相传之义。

得姓始祖:聂邑

始 祖 地:河南清丰

郡望堂号:河东、新安、清河;悯农堂

当今排序/人口:第138位/约140万

宋朝百家姓排序:第372位

【起源】

春秋时,卫国有个聂邑,在今河南清丰县北,卫国有大夫被封于此,以封邑为氏,便是聂氏。

晁氏图腾释义

【释义】晁,“朝也”。本义是早晨。晁的古文为上下机构,从“日”从“兆”。明确太阳刚刚露头,正是太阳初升之时,必是晨无疑。

得姓始祖:子朝(周景王小儿子)

始 祖 地:陕西西安、河南濮阳、洛阳

郡望堂号:京兆、颍川;智囊堂、学书堂

当今排序/人口:第353位/约15万

宋版百家姓排序:第373位

【起源】晁姓主要源自:姬姓、嬴姓

1、源于姬姓。是周景王庶长子朝的后代,以祖名为氏。周景王的太子早死,景王最宠爱庶长子王子朝,于是打算将他立为太子。但是事情还没有办完的时候景帝就心脏病突发而死去了。景王的另一个儿子丐早就想得到王位,于是他乘这个机会暗中勾结晋国的君臣作为外援,景帝一死,他就要和王子朝争夺王位。这时,执政的卿士单氏和刘氏拥立了另一个王子猛作为国君,称为周悼王。王子朝发动周都部分贵族和失去官位的旧贵族的子弟起兵,赶走了悼王。这时晋国出面干涉,派兵送悼王归国复位。不久以后,悼王暴病而死,王子丐继位,称周敬王。第二年,王子朝在贵族尹氏的支持下再次起兵赶走了敬王,自立为王。三年以后,周敬王在晋军的帮助下复位。王子朝带着周朝的典籍逃到楚国。王子朝的子孙后代后来并以朝为姓,称为朝氏。晁是鼌、朝的古字,因而又写做晁、鼌氏。晁与鼌、朝古代的时候音同意通,都有早晨的意思。

2、出自史氏。也是以祖名为姓。春秋时期,卫国有大夫史晁,他的子孙后代便以晁作为他们的姓氏。

3、源于嬴姓,出自战国初期秦国上卿大庶长嬴鼌,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战国初期,秦国有大庶长嬴鼌。大庶长,为秦国二十等爵中第十八等爵,为卿大夫,官秩一万二千石,下属有左庶长、右庶长。

4、源于蒙古族,出自宋、元时期蒙古朝鲁图德部,属于以部落名称汉化为氏。蒙古族朝鲁图德氏,源出蒙古察哈尔部的一个分支,汉义“永恒的岩石”,实际上是成吉思汗的侍卫,后成为一个势力庞大的蒙古部落,其原封居地在今内蒙古包头市的朝鲁图德一带,以地名为部族姓氏。

明朝中期,该部游牧于察哈尔(今河北张家口一带,包括河北、内蒙乌兰察布盟、锡林郭勒盟一部、山西部分地区)、阿尔达额尔苏(今黑龙江勃力)、布尔噶苏台(今河北承德)、科尔沁(今内蒙古东部通辽地区、吉林西部一带)、萨喇穆鲁(今河北围场)等地。在明末清初,该部族人中即有冠以汉姓为晁氏、朝氏、鼌氏、巢氏、隋氏、曹氏、乔氏、石氏等者,世代相传至今。

勾氏图腾释义

【释义】勾,“曲也”。勾的本义是弯曲,可引申有“引出”、“勾结”等义。勾同句。

得姓始祖:子重

始 祖 地:山东邹县

郡望堂号:平阳郡、渤海郡;忠敏堂

当今排序/人口:第409位/约11万

宋版百家姓排序:第374位

【起源】勾姓主要源自:风姓、姬姓

1、出自以官名为氏。据《山海经》载,有困民之国,勾姓。为此姓之始。勾又写作“句”。其姓最早见于《山海经》:“困民之国,勾姓”。此外,相传帝少昊的一个儿子名重,死后被封为木正,为五行神之一,掌管天地万物的生老病死,号称勾芒。他的后世子孙以“勾”为姓。勾姓在南宋时为避宋高宗赵构的名讳,改为“句”(音不变,读勾 Gōu)、“钩”等姓。

2、出自为避帝讳所改。南宋时,为避高宗赵构之讳,勾氏改为句(Gōu)氏;有的加草字头,改为苟(Gǒu)姓。

3、出自古代少数民族姓氏句龙氏所改。东汉时,南匈奴有句龙氏,入中原后逐渐汉化,遂以句(音读 Gōu,古写作“勾”)为氏,称句姓。得姓始祖:子重(勾芒)。“勾”,今写作“句”,勾、句古代通用。勾氏的是个古老家族,后来他们把自己的姓氏改为字形相似的“句”,不过,多年来这个家族虽然世代相袭着“句”姓。却一直将它读为原来的“勾”音。改姓字的原因,今天已经难以考证了。勾姓的来源,根据《路史》上说,是少昊氏的叔父子重,他出任勾芒职,勾芒官,就是负责管理森林的官职,是世袭的官职,他的后代以这个官职为荣,就以勾芒为姓,世代相延,后来又加以简化,改成勾姓。句氏望族居平阳郡(今山西省临汾县西南)。故句(勾)氏后人奉子重为句姓的得姓始祖。

4、源于风姓,出自春秋早期须朐国,属于以国名为氏。须句国,亦称须朐国,故址在今山东省东平县西北一带。是周武王灭殷商之后,寻找远古帝王伏羲氏之后所分封的小国,子爵,国君称须句子。

5、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晚期卫国贵族句井疆,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句井疆,亦称钩井疆,生卒年待考,复姓句井(钩井),名疆,字子疆;他是卫国贵族,是著名春秋晚期孔子的弟子。史书中对句井疆没有什么记载,仅记载为“《集解》郑玄曰卫人。《正义》句作‘钩’”。

6、源于官位,出自古代军制句兵,属于以军职称谓为氏。句兵,是西周、春秋、战国乃至秦、汉时期的一种军职,专指执句戈征战的兵士。句戈,类似镰刀,安装在长竹竿上,专从伏击之军事,对付骑兵、战车等有特效。

这在典籍《周礼·冬官·考工记·庐人》中有记载:“句兵欲无惮。句兵,戈戟属。”就是说只要装备有句戈的战士,就可以去英勇杀敌而无所忌惮。

7、源于匈奴族,出自汉朝时期南匈奴句龙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两汉时期,匈奴民族中亦有句龙氏部落,为北方匈奴民族中的一个氏族群体。汉元帝刘奭初元元年(公元前48年),匈奴因内乱为北、南两部匈奴,句龙氏部落随南匈奴呼韩邪单于(稽候珊)归附汉朝。

进入中原后,句龙氏族人逐渐汉化,在东汉时期有按汉俗以氏族名称首音的谐音汉字“句”为姓氏者,称句氏(勾氏),世代相传至今。该支句氏(勾氏)的正确读音作gōu(ㄍㄡ)。

敖氏图腾释义

【释义】敖,古代与豪、熬、獒、遨等通用。“敖”之意义,乃酋长、显贵、勇敢、出游等。

得姓始祖:大敖(黄帝裔孙)

始 祖 地:河南孟津、濮阳、荥阳

郡望堂号:譙郡、鲁国;寀庵堂

当今排序/人口:第280位/约26万

宋版百家姓排序:第375位

【起源】敖姓主要源自:芈姓、姬姓

1、源于上古。是古帝颛顼的老师太敖的后代。太敖,一做大敖。太敖的子孙以祖上的名字命名他们的姓氏,于是形成了敖姓。

2、出自芈姓。春秋时期的楚国国君,凡是被废弑而没有得到谥号的,都被称为敖,这类国君的后代,也被称为敖氏。

3、出自满族改汉姓而来。改为敖姓的满族老姓包括:敖佳氏、鄂济氏、瓜尔佳氏、乌西勒氏,以及加入满族的敖拉氏(达斡尔族)、敖勒多尔氏(达斡尔族)、阿尔丹氏(达斡尔族)、额诺氏(达斡尔族)、敖拉托欣氏(达斡尔族)等。

4、源于姬姓,出自黄帝裔孙的封地敖国,属于以国名为氏。在西周初期,有黄帝的裔孙被周武王姬发再次封于敖山(今河南荥阳),再建大敖国。

5、源于蒙古族,属于汉化改姓氏。据史籍《清朝通典·氏族略·蒙古八旗姓》、《清朝通典·氏族略·附载蒙古八旗姓》的记载:

⑴.蒙古族翁牛特氏,源出扎萨克蒙古翁牛特部,以部为氏,世居喀喇沁(今内蒙古赤峰喀喇沁旗)。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Wengnot Hala,所冠汉姓中有敖氏。

⑵.蒙古族乌锡氏,亦称乌新氏、吴西勒氏,源出蒙古巴尔虎部,世居赫彻木(今辽宁新宾),西拉木楞(今黑龙江穆棱、鸡东、密山一带),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Usi Hala,汉义“母水獭”,所冠汉姓多为敖氏、吴氏。

⑶.蒙古族特济氏,亦称台吉氏、唐基氏,源出蒙古“黄金家族”孛儿只斤氏家族,世居扎库塔,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Tegi Hala,汉义“太子”,满义“后裔”。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敖氏、云氏、鄂氏、赵氏等。

⑷.蒙古族翁高德氏,后有改为汉字单姓敖氏者。

⑸.蒙古族敖勒高努德氏,后有改为汉字单姓敖氏者。

⑹.蒙古族敖陶格图氏,后有改为汉字单姓敖氏者。

6、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氏。据史籍《清朝通典·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⑴.满族敖辰氏,满语为Aocen Hala,世居黑龙江两岸,后冠汉姓为敖氏。

⑵.满族鄂济氏,满语为Wegi Hala,汉义“森林”,世居叶赫(今吉林梨树)、乌喇(今吉林永吉)、辉发(今吉林辉南)、哈达(今辽宁开原)、松花江与黑龙江沿岸等地,后多冠汉姓为敖氏、鄂氏、陈氏、黄氏等。

⑶.满族敖佳氏,满语为Aogiya Hala,祖先原为汉族,东汉末期被辽东鲜卑乌桓部虏携,融入鲜卑,后逐渐演化为辽东女真,世居马察(今吉林浑江),后有锡伯族引为姓氏者,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敖氏者。

⑷.满族鄂济氏,满语为Wegi Hala,汉义“森林”,世居叶赫、乌喇、辉发、哈达、松花江、黑龙江沿岸,后多冠汉姓为鄂氏、敖氏、陈氏、黄氏。#国风大典#

7、源于各民族变姓,属于汉化改姓氏。

⑴.达斡尔族敖拉托欣氏,世居黑龙江沿岸。为敖拉姓氏下五谋昆之一即托欣(多金)谋昆。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Aoratosin Hala,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敖氏。#国学#

⑵.达斡尔族敖拉氏,亦称鄂拉氏,世居乌喇(今吉林永吉)、多金城(今黑龙江上游俄罗斯境阿尔巴津)、拉夫凯(今黑龙江上游俄罗斯境阿尔巴津以西)、呼伦贝尔(今内蒙古呼伦贝尔)、布特哈(今嫩江流域和大小兴安岭)、黑龙江流域等地。后有鄂温克族、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Aora Hala,汉义“山”,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敖氏。#国学经典#

⑶.达斡尔族额诺氏,亦称鄂嫩氏、鄂诺氏、鄂内氏、斡难氏,世居黑龙江北岸、鄂嫩河流域。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Eno Hala,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敖氏、鄂氏、吴氏等。#姓氏#

⑷.达斡尔族敖勒多尔氏,亦称索多哩氏、索都尔氏、索罗贡氏、敖勒多尔氏、敖拉索都尔氏等,为达斡尔族敖拉姓氏下的一个谋昆,世居黑龙江北岸。后有满族、鄂温克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Sodoli Hala,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敖氏、贡氏、索氏、阎氏等。

8、源于清朝满洲部族,属于汉化改姓氏。#人生#

在清朝时期的满洲部族中,有一脱谱姓氏叫作欧寇氏,满语为Oko Mongu,人数很少。

奇怪的是,至今满族人皆认为欧寇氏纯属于蒙古族的姓氏,而蒙古族人则声称在蒙古族中没有此姓。在满语中,oko义为“犁铧”;而在古代通古斯语、突厥语中,ocoa义为“苦”;本书疑其为中亚古花喇子模国人(今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之间),在古代中亚西部地区阿姆河下游、咸海南岸的花喇子模国人中,有贵族欧寇哈氏。

在中国历史上,“老满州人”实际上只是一种泛称,并非专指女真族人,而是包含有多种民族,因此,欧寇氏的族源还有待进一步考证。

在清朝中叶以后,欧寇氏多冠汉姓为敖氏、欧氏、区氏等。

“姓氏图腾和起源”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姓氏的历史和发展历程,虽不能完全当真,但可以从中学得不少知识。

感谢家人们的支持关注,小编将更加努力查阅相关文献,为家人们持续更新中华400多个姓氏图腾和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