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公元纪年”,就是以教所信奉的救世主耶稣降生的年份为起点,按照顺序计算年代的一种纪年方法,因此又被称为“纪元”,由教皇格列高利十三世在1582年颁行。今年是2020年,就是距离耶稣降生2020年。
但很显然,“公元纪年”并非真正的“公元”,而是一种西方宗教色彩很浓的纪年方法。更为重要的是,纪元相当于一个民族国家的文明起始,在历史学和社会学中都有特殊定义。那么,作为拥有上下5000年文明的中国,有什么自己的纪年法呢?鲜为人知的是,中国最早的纪年法,比公元纪年更悠久,如今已有4700多年!
历史上,中国出现过纪年方法非常丰富,其中最广为人知的是“帝王纪年”与“年号纪年”。
所谓“帝王纪年”,就是按照帝王即位的年次纪年,比如秦昭王五十一年、秦二世元年、汉高祖十二年等。
所谓“年号纪年”,是始于汉武帝。汉武帝十九年,外出狩猎,捉到一只独角兽白麟,群臣认为这是吉祥的神物,值得纪念,建议用来纪年,于是首立“元狩”年号。过了六年之后,在山西汾阳地方获得一只三个脚的宝鼎,群臣又认为这是吉祥的神物,建议用来纪年,于是改年号为“元鼎”,称那年为元鼎元年,这就叫“改元”。
由于一个皇帝所用年号少则一个,多则十几个,如唐高宗有14个,频繁更换导致时间记录上比较混乱,更让老百姓摸不着头脑,偏远地区甚至都来不及更换年号。贫困出身的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为了减轻百姓负担,采用一个皇帝一个年号方式,后来清朝遵循这一规则,比如洪武二十一年、康熙五十八年等。
鲜为人知的是,除了这两者之外,中国至少还有三种纪年,与公元纪年一样都非常简单。
1,孔子纪年,是以中华先师孔子的诞生之年为元年,即周灵王廿一年、西元前551年为元年,犹如“公元纪年”中以耶稣降生的年份为起点计算年份一样。值得一提的是,作为中国与世界的圣人,孔子诞生的日子,其实也是“圣诞节”,因此无需迷恋西方耶稣生日,中国人有自己的圣诞节。
2,共和纪年,即西周时期,周厉王残暴无度,人民生活困苦,公元前842年爆发了“国人暴动”,第二年西周进入了短暂的共和时期。公元前841年,这是中国历史有确切纪年的开始。因此,既是确切纪年之始,又有“共和”之名,所以如今还有不少学者认为中国应该采用共和纪年。
3,黄帝纪年,是以中华始祖黄帝的即位以及创制历法的时间开始纪年,典籍记载是黄帝打败蚩尤统一天下之后,命人所制定的历法,如今普遍认可这一时间是在西元前2697年,距今4717年。在目前中国流传的纪年方法上,黄帝纪年是最古老的纪年。
以上三种都是近代学者提出,但其中黄帝纪年又有所不同,因为古代虽无黄帝纪年的概念,却有黄帝纪年之实。
黄帝离我们太远,究竟什么情况如今难以揭开真相,但从史书记载来看,黄帝的确开创了中国纪年。
《汉书·律历制上》中,记载了先朝的古六历,即黄帝历、颛顼历、夏历、殷历、周历、鲁历。而历法的出现,必然就存在纪年,两者密不可分。
三代既没,五伯之末史官丧纪,畴人子弟分散,或在夷狄,故其所记,有黄帝、颛顼、夏、殷、周及鲁历……传黄帝调律历,汉元年以来用之。
司马迁在《史记·三代世表》里也提到“余读谍记,黄帝以来皆有年数”,认为自黄帝以来,都是有纪年的,而且还指出“神农以前尚矣。盖黄帝考定星历,建立五行,起消息,正闰馀,于是有天地神祇物类之官,是谓五官。各司其序,不相乱也。”
西晋皇甫谧综合传世史料,在《帝王世纪》中记载:黄帝在位100年,少昊金天氏84年,颛顼78年,帝喾高辛氏70年,帝挚9年,“自禹至桀,含四百三十二年”,“自汤传位至纣,凡六百二十九年”.......从而让后人得出黄帝元年为公元前2698年。之所以从黄帝开始记载,就因为从黄帝开始才有历书与纪年,让后人有迹可循。
我国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使用的“干支纪元法”据说是从黄帝开始的,《世本》说:“容成作历,大桡作甲子”,容成、大桡二人是黄帝的大臣,《尚书正义》解释说:“盖自黄帝以来,始用甲子纪日,每六十日而甲子一周。”
1972年,山东省临沂市出土的银雀山汉简中,就详细记载了颛顼历。而历史上的颛顼,是黄帝之孙,因此颛顼历的出现,在印证史书记载的之余,又在一定程度上证实黄帝历的存在。
总之,黄帝纪年这个概念虽然在古代一直没有提出,但实际上黄帝纪年已经存在了几千年。不过,在中国古籍中,黄帝纪年没有像西方“纪年”那样简单直接明了,而是使用了“干支纪年”等记录,需要一定的计算才能得知距今年份。
二十世纪之初,西方文明大行其道,中华文明跌落低谷,很多文人极力批判中华文明,认为中国落后就是因为文明的落后,我们所知道的“废除汉字”等诸多怪论,就出自那个“全盘欧化”的年代。这时,另一批救国文人却已经意识到,“全盘欧化”不可取,一个国家走上现代化的历程,必须打点它的精神行装,这种“精神”也必须是“民族”的。
其中,刘师培极力提倡“黄帝纪元”,主张把黄帝诞生的那一年作为纪元元年,光绪29年就是黄帝纪元4614年,1903年在《国民日日报》发表”黄帝纪年论”,反对年号制,同时也反对康有为等变法派主张的孔子纪年,同时还写过《黄帝纪年论》 等论文,宣传民族文化思想。刘师培坚持黄帝纪年的理由是:凡是一个民族必须追溯其起源,中华民族之祖是黄帝,应以黄帝纪年。
随后,使用黄帝纪元的声浪越来越大,得到的支持越来越多,以中国同盟会的机关报《民报》为首革命派的杂志采用了黄帝纪元。武昌起义后,湖北军政府采用黄帝纪元,各省政府也跟着使用。
就任中华临时大总统之后,发布《改历改元通电》规定:“中华改用阳历,以黄帝纪元四千六百九年即辛亥十一月十三日,为中华元年元旦”。后来,由于黄帝是古代帝王,与精神不符,后来又改为纪年。
1949年之后,中国采用国际通行标准,将西历和西元作为历法和纪元。但从世界各国的纪年和纪元情况看,除公元纪元之外,不少国家使用自己的纪元,比如伊斯兰教纪元、佛教纪元、犹太教纪元以及希腊纪元、日本纪元等,这些国家只在外交和国际事务中用教纪元——公元纪年。
鉴于此,不少学者指出,采用“纪年”既不符合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与丰富的历法传统,又不利于提升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因此建议设立黄帝纪年,甚至以黄帝纪年替代公元纪年。
清华大学教授许文胜认为:“中国的纪元实际是全世界最早的,早于埃及、巴比伦,代表着中国人在4700多年前就进入文明时代。”在如今中华文明伟大复兴的年代,或许是时候提倡黄帝纪年了。
取这个标题是因为看了很多关于干支纪年的方法,觉得很不理解。因为干支纪年是中国传统古老的一种纪年方法,相信现在除了老一辈人会算,现在的年轻人基本都不知道怎么算的,但问题是现在还经常用到一些。有的学者介绍的方法,就一个字_绕,相信没有基础的,就是套公式一个小时也不一定算出来。我们好多传统的文化得不到传承的原因就在这里,把好多简单的事复杂化了,大道至简,简单之后就没什么神秘之言了。以前介绍过一个计算生肖的方法,经验证快速无误,今天在以前的基础上,介绍一个干支纪年的方法,没有基础的也能快速的用阳历年推算出干支年。
干支指的是天干和地支。天干有十个,分别是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地支十二个,分别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下面就分别介绍一下它们的算法。
天干算法,经总结验证,比较快速的方法是年份÷10求余数,然后对口诀。口诀是0庚, 1辛,2壬,3癸,4甲,5乙,6丙,7丁,8戊,9己。因为天干数是10,算余数比较简单,所以更快的办法是公式都可以不用,直接用年份的末位数对口诀就行,比如2020年,末位数是0,天干就是庚。这个方法最主要的就是记住口诀,当然你也可以把口诀编得更顺口点变成自己的话记得就更快了。
地支算法,我们首先得记住十二地支与十二生肖对应的关系,它们分别是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其次,记住口诀0猴,1鸡,2狗,3猪,4鼠,5牛,6虎,7兔,8龙,9蛇,10马,11羊。为了方便记忆我用的是谐音方法记忆,于是可以这样:林猴幺鸡儿歌山猪死鼠蜗牛骑兔霸龙酒舍摇铃马鱼咬羊。记住了口诀,就用年份÷12求余数,然后用余数对口诀,就得出地支的结果了。比如2020年,2020÷12=168余4,4鼠(子),所以2020年的地支就是子。这个方法是我上一篇文章介绍过的方法,虽然算的也快,但是对于一些对余数不了解的朋友还是会出错,所以大家一定要记住数学上的余数指的是除过之后剩下的整数。
方法介绍完了,关于干支纪年总的方法就是,记住天干用年份末位数,地支用除以12的余数对口诀就可以得出来了。我们可以验证一下2008年,8戊,2008÷12=167余数为4,4鼠(子),所以2008年为戊子年。2020年,0庚,余数是4,所以是庚子年。1976年,6丙,余数是8,8龙(辰),所以1976年是丙辰年。1911年,1辛,余数是3,3猪(亥),所以1911年是辛亥年。
关于干支纪年的方法,相信还有更快的,本方法一分钟内肯定能算出来,关键就是地支的算法你得口算能力强。所以说嘛这没什么神秘的,有些人能快速的推算出一些东西来,只不过掌握了一些不为人知的口诀技巧罢了。
欢迎大家验证交流,研究出更快更简单的干支纪年算法。
copyright © 2022 一生命运网 版权所有 辽ICP备2022007116号-4
法律声明:本站文章来自网友投稿,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