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八字命理

理气派风水特点 理气派创始人

发布时间:2024-06-18 10:42:19作者:超甜的布丁来源:网友分享

理气派风水特点 理气派创始人

本文目录一览:

日媒:中国的风水师成“建筑顾问”

日本商业新闻网站4月15日文章,原题:中国传统“建筑顾问”——风水大师的实态自古以来,日本在城市建设中就非常重视风水,其中以京都和江户为例,城市东北部的“鬼门”方位分别建造了比叡山延历寺和日光东照宫,其中暗含阴阳平衡理论。在风水发源地中国,风水的理论、思想深深扎根于人们的生活中。古代风水作为占卜吉凶的手段,发展到宋代趋于成熟,形成如今的风水学。盛唐时期,风水学从中国传到日本,到了唐末,随着两国交流停止,日本风水学发展成独有的阴阳道。

现在,中国很多风水师的工作主要是担任商业设施、公寓、个人住宅、墓地等建筑的设计顾问,或为建筑物内的物件摆放提供参考意见。还有人专门占卜吉凶、挑选婚嫁吉日等。在一些求职网站上搜索“风水师”,能看到有不少招聘信息,而招聘的公司来自房地产、贸易、婚礼策划等各种行业。

据估测,目前中国约有10万人以上从事风水行业,且80后、90后风水师不断增加。江西、福建分别有风水学的“形峦派”和“理气派”,许多风水师都是从这两个地方出来的,他们在包括香港在内的华南地区尤为活跃。

风水的概念和理论对中国现代建筑设计影响颇大,比较明显的方面就是室内深度。酒店、购物商场等大型建筑许多有中庭设计。日本在这方面并不太在意,但在中国,即使很多小型建筑也会打通一二层,延长视觉深度。风水对建筑面积也有影响,与日本相比,中国的建筑更倾向于牺牲功能来换取更宽广的空间。虽然无法说谁更胜一筹,但欣赏中日这些设计的不同之处,也不失为一种乐趣。(作者花园佑,梁碧嫦译)

北宋:风水理气派宗师王伋

王伋(约1007—1076),宋代堪舆家。祖籍洛阳,祖父王处讷在五代时(907—960)仕周为司天监,因与枢密使王朴争议历法,贬江西赣州。王伋也因屡试不第,忿而改攻地理,隐居福建后,复活了被人们淡忘的八宅风水理论,形成新的理气学派,又称为闽派或福建派(与杨筠松的形势派相对应)。“其为说主于星卦,阳山阳向,阴山阴向,纯取五星八卦,以定生克之理”。因此,有人将王伋尊为理气派的祖师,遗著有《心经篇问答语录》,范仲淹的儿子大学士范淳仁为之作序。

·前言·

咱们老祖宗这风水,分两大派:一派为形法派,讲究峦头形势;一派为理气派,注重坐山朝向五行八卦——虽然到了宋元明清,如果是真正的风水大家,这两大派都是取长补短而融会贯通。

形法派的源头,一般以为乃小可以前介绍的杨筠松,然后曾文辿以至赖布衣,但从赖布衣《催官篇》起,所谓“天星大法”,就很有理气派的一些倾向了,所以很多风水史家说:

所谓理气派,不过是在原来形法派上的一种改进,一种添加,甚至是,一种可有可无的鸡肋——另外一种意义上的鸡肋,看似有味,但有时过于玄虚;弃之可惜,因理气派所谓五行生克乾坤嬗变之理,貌似又有理,但又不好具体而富有操作性拿捏——因为有时候显明的缺乏操作性。

到底如何,小可是这样看的,不妨博观之,而约取之,所谓采得百花酿成蜜,大概就是这么一点意思。

但理气派的源头,所谓河图洛书五行八卦,可以追溯到《汉书.艺文志》记录的《堪舆金匮》,包括后来的托名黄帝的《黄帝宅经》,什么八宅派三合派乃至清朝蒋大鸿开创的玄空风水,倒是符合易理的。

世上又有所谓风水史上的“福建派”,福建派又推崇两位祖师,一位呢,就是鼎鼎大名的陈抟老祖,这位我们有机会另说,今天我们想谈谈另外一位理气派也就是福建派的另外一位大宗师,这个人,就是宋朝时期的王伋先生,当时人称:地仙。

·1·司天监王处讷与他的好外孙王伋

话说五代后周时期,有一位得道高人,名叫王处讷,后来担任过后周王朝的司天监,等于国师。

王处讷是五代后周的国师,因为当时的枢密使王朴作了一部《钦天历》,王处讷觉得有毛病,于是毅然指出毛病,但王朴不认为这部《历书》有毛病,于是王处讷这个“司天监”的职位就坐不下去,受到王朴周围权贵谄谀的忌恨,于是辗转贬谪到了今天的江西赣州........

五代后晋时候社会极为的不安定,而王处讷流落于太原,后汉的太祖刘知远当时还是河东节度史,非常看重他,召他在幕府效力,后来刘知远成了后汉的太祖,王处讷也水涨船高,先升他一个司天下官正,并出任许田县令,不久,又召入为国子《尚书》博士,让他判司天监事。

也就是说,早在五代时期的后汉,这王处讷作为司天监,实际上已经是精通星历占候之学的国师了,什么造皇历看星辰断吉凶说预兆,都是他的业务范围。到了后汉又被后周取代,太祖郭威原先与他王处讷曾经共过事,对他的才学见识非常了解,也非常认可,于是自己一登基——还未登基从邺城也就是今天河北的临漳发兵攻取后汉隐帝当时的首都汴梁也就是今天的开封时候,就满城寻访昔日看着对眼就舒服于是青眼有加的同僚王处讷:

王处讷呢,王处讷呢,你们替我马上找到他——人才啊人才!

后来终于找到他,于是好比世宗柴荣问陈抟老祖国家大事乃至应对策略:

后汉国运您看为何不长?

王处讷一语要中的:

无他,杀戮太重,官方文言如下:

人君未得位,尝务宽大;既得位,即思复仇。汉氏据中土,承正统,以历数推之,其大祀犹永。第以高祖得位之后,多报仇杀人及夷人之族,结怨天下,所以运祚不长。

——很多人君还未得位时,曾经还想着致力于宽大,一旦得位,马上想到复仇,后汉本来占据中原,承继正统,以历数来推论,他们的国运本来很长的。

但在高祖刘知远得位后,多报仇杀人并夷灭人满门,结怨天下,所以国运不长久。

这种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的调调,让周太祖郭威立马醒悟,佩服得不得了,当时本来要杀掉后汉顽固派苏逢吉与刘铢等人的,已经派兵围住了,于是郭威立马叫停,苏逢吉其时已经自杀,但包括刘铢先生在内的很多人,却因为这个劝谏而存活了下来。

所以,作为吾国国家级的风水先生,王伋的爷爷王处讷可真是“四积阴德五读书”的实践典范,与“一命二运三风水”的不朽楷模,或者这样的家学渊源,才有了他老王家后代的福运绵长与不朽声名。

后周广顺年间,王处讷就担任了司天少监的职位,到了显德年间的后周柴世宗在位的时候,旧历差舛,于是让王处讷校正旧历,但他的历书完成后还未献上,恰好当时的名臣王朴作了一部《钦天历》献上:

颇为精密,处讷私谓朴曰:“此历且可用,不久即差矣。”因指以示朴,朴深然之。

什么意思?意思是:

王朴的《钦天历》大体还是不错的,“颇为精密”,而王处讷也颇懂“人际关系学”,只悄悄地对他说:

这历书能用,但不久也会出现差错,于是指示一二,这王朴呢,也从善如流,“深然之”,看来,并没有触犯这位后周柴世宗的宠臣什么忌讳呀——所以说,王处讷因得罪王朴而被贬责一说,多为——无稽之谈。

后来啊——“因《钦天历》有谬误,诏令王处讷另造新历。经过三年而成,共六卷,宋太祖亲自作序,命名为《应天历》。”这一代宗师王伋的爷爷王处讷一直“活跃”在占星治历的司天监的工作前线,并在宋真宗的太平兴国初年改任为司农少卿的官衔,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主管农业水利等工作,并在太平兴国七年:

归了道山。

他还有一个儿子叫王熙元,也子承父业而克绍箕裘,成了宋真宗时期的一名司天少监,还编了一部讲述“阴阳事”的风水地理书,宋真宗亲自写了序,这就是后世流传的《灵台秘要》。

有了这些澄清是非的家学源流,那么我们就来看看这所谓的理气派宗师王伋先生,到底从小时候就是一个什么人,是不是与他爷爷王处讷一样,也是一个神童,一位天才。

关于这点,由于材料缺乏,不妨参观叶贵良先生那篇《庆元民间故事——阴阳宗师评松源头》。

叶先生的这篇文章关于王伋爷爷王处讷的部分,什么得罪权贵贬官云云,我们不妨姑妄听之。

但关于王处讷孙子王伋的少年趣事,我们还是不妨:

姑妄言之故听之,豆棚瓜架雨如丝。

公元1007年时候,王大师的孙子另外一位未来的王大师也出世了。

他天资聪颖而伶俐可爱,最喜欢的就是读书应考然后科举成名,所以,这王伋由于家学渊源而又天资过人,于是: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这王处讷啊,看到孙子这么积极向上,宽慰之余,也不乏惆怅,于是,这里就出现两个版本:

第一个版本,是这王处讷曾经在朝为官,深知官场险恶,于是尽管孙子已经在州里省上连中两元,只等着在京城实现自己的青云之志了,他这个易学大师掐指一算,不妙不妙,担心日后王伋即使应考成功,官场倾轧,人事险恶,终究也没有什么好果子吃。

于是呢,为了免除孙子王伋这份命定的苦累,于是决定采取人为的手段为孙子王伋转运:

我个人觉得,你还是另觅他途吧,应考做官这块我真心觉得不太适合你——我的乖孙孙。

于是有天他趁孙子王伋熟睡的时候,悄悄剪下孙子右边眉毛上一根紫色的眉毛。

这一剪,从此就断绝了孙子的科举之路,只能像历史上很多弃儒从道的道家大师一样,跟着他学习天文地理然后堪舆阴阳。

也就是说,王伋的路,就是一条他爷爷王处讷带出来的阴阳地理师或宗师的路。

但我认为也许还有另外一个版本。

这个版本就是,王伋的爷爷根本没有捣乱剪掉他的紫色眉毛,因为他根本就没有考过最后的那一关——即所谓的进士科的考试。

其实,宋代的科考分为三级:解试(州试)、省试(由礼部举行)和殿试。解试由各地方进行,通过的举人可以进京参加省试。省试在贡院内进行,连考三天。

宋朝的科举考试虽然范围扩大且名额增多,但非常严格。宋太宗时候实行“糊名制”,这是出于陈靖的建议,虽然只在殿试上进行;到了宋仁宗,他从1022年到1063年在位共41年,是整个宋朝在位最长久的皇帝。

而王伋生于1007年,卒于1076年,基本与宋仁宗当政的时代重合。

而宋仁宗开始,下诏省试、州试均实行糊名制。

但是,因为糊名之后,还可以认识字画来辨认考试笔迹,于是,为了避免请托,宋仁宗根据袁州人李夷宾建议,将考生的试卷另行誊录。

所谓另行誊录,就是专门有人把考生的所有答卷另外誊写一份,从而彻底杜绝请托。

从此,考官评阅试卷时,不仅不知道考生的姓名,连考生的字迹也无从辨认。这种制度,对于防止主考官徇情取舍的确产生了很大的效力。

所以,大概率是,尽管王伋的爷爷与老爸都是朝廷的司天监,可是制度就是制度,你考得上就做官然后子承父业或祖业,考不上也就什么都谈不上。我认为,这或许才是王伋虽然才华满腹且易学大师,但就是过不了科举考试这一关所以就无法克绍箕裘的终极原因。

我认为,这就是王伋先生的命。

如果可以,他应该找人看看八字——或自己给自己看看八字,是不是那年不走印运,或没有食伤。

再说了,历史上的道教宗师吕洞宾,很大的一个概率就是因为科举考试落第,于是才弃儒修道从而被迫跻身道教宗师的行列。

写《聊斋志异》的蒲松龄先生,被王士祯评为“姑妄言之姑听之,豆棚瓜架雨如丝”的一代才人,不也是一样吗?同样的才华满腹,同样的时运不济。

从此以后,中国历史上也许少了一位司天监,而多了一位风水师。

这个人,就是理气派或福建派的大师:王伋。

·2·地仙王伋

所以,历史上王伋的个人际遇的真实版本,或许是这样:

最初有家学渊源,于是天文地理五行八卦外带四书五经,想通过科举之路而成为祖辈那样的一代国师,在比如说——现在的农业部、国家气象局或者最起码也是南京紫金山天文台工作。

但是,由于运气太差或者准备不够充分,于是落第。

再说了,宋代的进士科犹如唐代,是非常之难的,向来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之说,而进士科在王安石辅佐的宋神宗之前,是要考诗赋的,这一项,对于一位严谨的易学大师,或许是一个短板,于是他王伋先生,就落第而兼落魄了,虽然他爷爷老爸都曾在朝廷任职,等于一个“李刚”——但是,糊名与誊录,于是,你老爸是李刚也没啥用。

好了,达则兼济天下,而穷则独善其身。

但是王伋作为未来的易学大师,阴阳先生也就是风水师,地仙,即使命运不济“穷”了,也想着兼济天下,要为人民服务。

于是慢慢的,他把重心转移到风水事业上来,也就是当时堪舆地理之学。

他祖辈定居的地方赣州与他后来所待的福建松溪与浙江庆元,都是杨筠松形法派风水的天下。

他将杨筠松的形法派稍加整合,再添加了一些河图洛书五行八卦天星地煞等符合易理的元素,于是秉承从五代宋初时期陈抟老祖就开创的理气萌芽而自创一派。

这一派,由于以五行生克制化兼后天八卦方位为主流,于是世称: 理气派。由于理气派在福建一带因为他王伋而流行,于是这派又称为:福建派,简称闽派。

他流传下来的一个显著的个案,就是他为母舅刘氏所选的葬地。

他曾经葬母舅刘氏于薰山下,有人说大中祥符四年,但那时的王伋太小,不可能有这样的经历,应该是宋真宗当政时期而不可能是大中祥符年间,因为大中祥符是宋真宗的第三个年号,从1008年到1016年,一共才九年时期,而这个时候的王伋最多才十一岁左右,不可能有这样的天赋与造诣,所以,这个为母舅刘氏择地的时间范围应该远远推后。

在这次择地个案中,葬地记曰:

魏溪坑口望薰冈,黄蛇捕鼠是真龙,但看七寸安正穴,四柱擎天将相逢。若问子孙官职位,寅、申、已、亥产英雄。

大观四年,也就是宋徽宗当政的时候,母舅家一系地“刘知新状元及弟,乃其验也”。

王伋作为理气派大师的另外一个大手笔,就是相传的他为庆元县城的踏勘与风水判定。

而庆元县城在今天浙江的丽水地区,东西南三面与福建交界,所以,王伋生活的这个庆元县松源镇与现在属于福建的松溪交界,历史上曾经分属福建与浙江的两省建制,所以,有人认为王伋祖籍虽然洛阳,或开封,但既可以算是福建人也可以算是浙江人,因为,他所生活的地区,本来就是两省交界的一个地方。在松源叶家有一位士子,就是叶树亮,后来成为王伋的得意弟子。

王伋归了道山后,为他整理文稿如《心经》及《问答语录》的,正是这个叶树亮。

关于松源城的风水,师徒二人曾经一起探讨过,由于讲得非常有趣,我这里根据叶贵良先生的那篇《庆元民间故事——阴阳宗师评松源》,摘录一二,或许也能多少了解一下王伋大师作为理气派宗师的风采,尽管这里我个人认为他用的还是形法派的东西居多:

王伋说:“松源地处万山之中,难得的是,城池所在之地尤为平坦。从高处俯瞰整个松源城,松源城就像一个‘舟’字的形状。‘舟’,‘船’也,是个象形字。古人‘刳木为舟,剡木为楫’。松源城就像一艘船,船尾西向,船头东向,在青翠的林海中航行,朝着碧波荡漾的东海驶去,有乘风破浪之象。松源,乃航船也;环城,皆山也;山,护栏也;松源,乃一艘栏船也。”王伋认为,庆元县城的地形像一艘船的形状,四周的高山像护栏一样保护着这艘船,它是一艘栏船。栏船是古代一种有围栏或栏杆的大船。

王伋又对叶叔亮说:“松源之东,尖尖如船头,周墩往上是也;松源西面,城池也,如橐囊,鼓鼓如船尾也;后田及大阪垟,居其间,如船舱也;向南,地形伸展到大济,如船有右舷之桨也;向北,地形伸展至大坑,如船有左舷之桨也。‘桨’,楫也。‘楫所以櫂舟,舟楫相配,得水而行’也。水,大溪也。”王伋认为,庆元县城的形状就像一艘有着高高护栏的大船,即使外面波涛汹涌,船内的人也看不到;栏船很稳,即使外面波浪滔天,船内的人也没有丝毫的感觉。

王伋还对叶叔亮说:“松源如栏船,栏船稳,安人,尤利外人;船之舵手,亦多为外人。舵手者,操舟者也;舵手,多善;不善者,罕矣。善,船安,则人安;不善,船与人虽不安,亦不至于颠覆也。”王伋认为,庆元的风水决定了这里必定是一个躲避战乱、安宁度日的好地方,天然的屏障对当地人有很大的保护作用,船状的地形也非常有利于外地人居住。一把手的官,大多数是外地人;官员,多数是好官,但也有少数坏官、贪官;坏官、贪官对庆元是有危害的,幸亏庆元风水好,因此,坏官、贪官的危害也不会大到哪里去。

这叶树亮后来往来于浙江、福建、江西与广东,替人相宅兼相面,直到晚年再也没有回到松源,正如其先师王伋当初对松源风水的论定:

本土之材,多易地然后用之,归根者,稀矣。

而王伋先生呢,不光有门人叶树亮为他编撰文集,同时当时的一代大儒兼名臣范仲淹的儿子范淳仁,这位与老爸一样也是一代名臣兼大儒的饱学之士,对于他所熟识的王伋先生,在为他遗留下来的著作写跋语时,曾经有过几句这样脍炙人口且传诵千秋的论定:

先生通经博物,无愧古人。异乎!太史公所谓阴阳之家者矣。”

形势和理气 | 堪舆学,离不开的两大门派

风水术在经过长久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两大分类,一个叫做形势派,一个叫做理气派。两种理论侧重点不同,我们接下来就简单了解下。

形势派

形势派的主要理论,就是以山川的变化,以及住宅外部的自然环境为基础,来判断风水的吉凶。其以“觅龙、察砂、点穴、观水、取向”为主要理论依据。

形势派主要是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形”,另一部分是“势”,这两个字是形势派的基础。

“形”讲述的是山川的形状,具体来讲就是阴宅、阳宅周边的环境,比如有山,这座山的形状是什么样的。

“势”讲述的是山川的走势,就是山川从远处连绵不断到了阳宅、阴宅所在,其连绵起伏所呈现的各种态势。

形讲的的局部环境,势讲的是全面。这样通过结穴之地的形,与连绵不绝的山川态势,断定所在之地的吉凶。

理气派

理气派则更注重于中国古代哲学的应用,通过结合五行、八卦、天干、地支、河图洛书等理论,通过罗盘定向,和五行生克的原理,断定吉凶。

理气派的核心就在于“理”和“气”两字,“理”是该派别所“九宫飞星”的理论。通过理论的基础,去判别吉凶。

“气”则是“生气”。郭璞所著到的《葬书》中就有“其乘风则散,界水则止,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其中所聚的“气”,就是生气。

相较于形势派,理气派应用则更为广泛,不局限于外部形势。更能够对于住宅内的微观调整,这一点却是无法通过形势派去做的。

其实两种理论虽然不同,但是却各位互补,一个讲究外部环境与住宅的关系,一个讲究住宅本省与其内部格局的关系。这是微观和宏观两种层次上,对于风水的解读,本身不算冲突。

喜欢的朋友,可以点击关注,了解下居住环境对自身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