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端与初同义,五与午相通。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为午月,故初五作端午。唐玄宗的生日是八月初五日,宰相宋建议要避讳,就把“端五”改为“端午”,此后,“端五”就改称为“端午”了。
端午节始于春秋战国之际,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关于其由来,说法不一,其中以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最大。正是由于屈原的缘故,端午节也因此被称为“诗人节”。据《史记》记载,战国时代,楚秦争霸,楚国大臣屈原很受楚怀王器重,他主张举贤任能,富国强兵,联齐抗秦。然而屈原的主张遭到怀王稚子子兰、上官大夫靳尚等保守派的反对,他们不断在楚怀王面前诋毁屈原,楚怀王渐渐疏远了屈原。但屈原矢志不改,“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没有放弃对未来道路的探索,“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秦国接连攻占了楚国8座城池,又派使臣请楚怀王去秦国议和。屈原识破了秦王的阴谋,冒死进宫陈述利害,楚怀王不但不听,反而将屈原逐出楚国都城郢。楚怀王如期赴会,一到秦国就被囚禁起来,楚怀王羞悔交加,忧郁成疾,3年后客死秦国。楚顷襄王继承王位不久,秦王派兵攻打楚国,顷襄王仓惶撤离京城,秦兵攻占郢都。抱负远大而壮志难伸的屈原,在被流放到远离京都的沅、湘流域途中,终日忧愁,常常独自徘徊江边。一天,一位在江边垂钓的渔夫问屈原为什么如此失意落魄,他叹
屈原(《三才图绘》)
气道:“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他怀着难以抑制的忧郁悲愤,写下了《离骚》、《九章》、《天问》、《九歌》等不朽杰作。在接连听到楚怀王客死和郢都被攻破的噩耗后,屈原仰天长叹不已,在写下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入激流滚滚的汨罗江。这一天,正是夏历的五月初五日。“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离骚》)屈原以死来坚持自己的理想,用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到宋代,朝廷追封屈原为忠烈公,并下诏将五月初五日定为“端午节”,谕令各地官府组织纪念诸如赛龙舟之类的活动,以纪念屈原。宋人梅尧臣在《五月五日》诗中吟道:“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后踪。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元明之际的贝琼写有《巳酉端午》吊屈原诗:“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表达了诗人们对屈原的同情与悼念之情。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还有几种不同的说法:
在我国江苏、上海、浙江一带,一般认为端午节是纪念春秋时期的伍子胥。伍子胥,名员,楚国人,因父兄为楚平王所杀,乃投奔吴国,助吴王阖闾伐楚,五战而攻入楚都郢。时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平王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仇。阖闾为越王勾践战败,受伤而死,子夫差继位,立志报仇。吴军士气高昂,百战百胜,越军大败,勾践请和,夫差许之。子胥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太宰受越贿赂,谗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赐子胥“历镂”剑,令其自刎。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死前交代邻舍人:“我死后,请挖出我的眼睛,悬挂在东门上,我要亲眼看着越队入城灭吴!”说罢,自刎而死。夫差闻子胥死前之言,大怒,令人取子胥尸体装入皮革中,于五月初五日投入大江。伍子胥含冤死后,“后世遂划龙舟,作救伍员状”。传说中伍子胥变成了“波涛之神”。这样,在江浙一带,端午节就成了纪念伍子胥的日子。
在浙江的东部地区,当地居民把过端午节看做是纪念孝女曹娥的日子。据史书记载,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年仅14岁的曹娥,沿江号哭,昼夜不停。过了17天,在五月初五日这一天,曹娥也投入江中。又过了5日,曹娥终于抱着父亲的尸体,浮出江面。此事传到县府,县令为之作文立碑,以颂扬她的孝行。在今浙江绍兴,尚存曹娥之墓,现存曹娥碑相传为晋代王羲之所书。后人为纪念曹娥的孝节,在曹娥投江之处兴建曹娥庙,将她曾居住过的村镇改名为曹娥镇,曹娥殉父之江则更名为曹娥江。
在浙江,还有端午节来源于勾践操练水军之说。而龙舟竞渡活动,被认为是为了纪念越王勾践操练水师、打败吴国的历史。勾践战败被俘后,在吴国过了3年忍辱含垢的生活,骗得了吴王夫差的信任,被放回越国。回国后,勾践卧薪尝胆,立志雪耻,于当年五月初五成立水师,开始操练。数年后,终于一举消灭吴国。后人为昭彰勾践这种坚忍不拔的精神,便效仿越国水师演练时的情景,于五月初五日这一天划船竞渡,以示纪念。
虽然说法比较多,但时至今日,端午节最令人称道的还是屈原以及他所体现出来的伟大爱国主义精神。他胸怀祖国、心忧天下、至死不渝的爱国情怀,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永远值得我们后人学习和缅怀。同时,端午节自古以来就是民间一年一度的“卫生防疫节”,人们在这一天都要打扫庭院、悬白艾、饮雄黄酒。节日期间,同学们要围绕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这个主题,积极组织和参加一些群众性文化娱乐、体育健身和科普宣传活动,强健体魄,娱乐身心,提高科学意识。
来源:《我们的节日》
“五月五,过端午,挂香包,插艾草,家家要祭祖。”
端午节在农历五月初五,这个听起来很“五”的节日,会不会有人误写成“端五”呢?
别说,如果你写成“端五”,还真不算错,甚至可以说是很有文化的体现。
“端五节”确实存在
“端五”既不是凭空捏造的,也不是“端午”的替代品,而是“端午”的老前辈。
在“端午”之名出现之前,五月初五常被称为“仲夏端五”“五月端五”等,“端五”即初五之意。
而且,名为“仲夏端五”的五月初五也在很早以前就被视为夏天的民俗节日了,如晋代周处的《风土记》所载:“仲夏端五,烹鹜角黍。”此处的“角黍”可以理解为粽子,正是在端五这天食用的。
可见,这个吃粽子的节日被称为“端五节”,似乎比“端午节”更有理有据。但事实证明,“端午”后来居上,成为中华民族五月初五的专属传统节日。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一种说法是,为了避唐玄宗的讳,人们将“五”改为“午”。唐玄宗的生日是八月初五,时任宰相的宋璟便提议将“五”改为“午”,因为八月初五与五月初五同为五日,缘于对皇室贵族身份的避讳,则以“端午”来取代“端五”,后世便一直将前者沿用下去了。
影视剧中的唐玄宗。来源/电影《妖猫传》剧照
虽说端午节确实是在唐代正式成为官府认可的节日,但是,“端五”因避讳而被改为“端午”的说法或许站不住脚。避讳避到这种程度,在历史上很少见,而且为什么就偏偏选了“午”,而非“舞”“武”“吾”替代原来的“五”呢?
由此,我们便需要回到“端”“五”“午”这几个字本初的意义。“端”是正、初、开始的意思,那么“端五”就是初五,没毛病。
重点在于“午”。从字面意思看,“午”当然是指一天中的某个时间段,比如中午、下午。可这也解释不通“端午”,难道是指早晨刚过、中午刚来的那段时间?这和五月初五又有啥关系?
我们先从这个节日本身说起。
为什么要过端午节?
端午节,本身是一个“合成节”。如前文所说,五月初五很早以前就是一个民俗节日,它是古人夏季众多节俗中的一个,其余的还有“午月午日俗”和“夏至节”。一般认为,这三个节俗日益融合,最后形成了端午节。
三个节俗之所以能够融合共生,是因为它们的目的都一样——辟邪、养生。
端午节俗来源之一的夏至节,是人们对自然认知的化身。回忆一下初中地理知识——夏至是全年中白天最长、夜晚最短的一天,此后便日渐短、夜渐长。聪明的古人也发现了这一大自然的奥秘,但是,他们尚未参透地球公转的规律,所以创造了神话来隐喻大自然的变化。
因此,农历五月是一年中的“阴阳之交”,势必要有一些仪式性的活动来帮助人们抵御不断增加的“阴气”,所以人们辟邪,辟的就是这个邪。
而当“阴阳之交”的观念逐渐形成,有节气交替点表征的“午”字开始走入视野。
按《史记·律书》的说法,“午者阴阳交,故曰午”。“端午”的“午”并不是指时段,而是源于天干地支。“午月”是北斗斗柄指午之月,即农历五月;“午日”则是农历五月的第一个午日,即十二地支纪日中的午日。
天干地支示意图。来源/王进 朱贵明 《周易新解》
所以,根据“午”为阴阳之交的本义,就不难理解这个因出于辟邪、养生等缘由而诞生的节日为何要叫“端午节”。“端午”被确立于唐代,也和当时推崇阴阳思想的道教之兴有很大关系,唐玄宗不仅将老子封为“大圣祖玄元皇帝”,还把自己与李林甫的石像置于玄元皇帝庙老子雕像的两侧。也是基于唐代道教的兴盛,带有天干地支背景的“端午”的出镜率开始逐渐多于“端五”。
当然,无论是带有时间感的“端五”,还是颇具阴阳感的“端午”,都是人与自然共存、共生的产物,是人类在探索自然规律时摸索出的生存之道。
端午节该干点啥?
为了顺应时节,很多相应的仪式和活动诞生了,它们的目的也很统一,基本初衷都是辟邪。
那么有人会问了,防盗门上插艾叶、手腕上戴花绳是辟邪,这个没什么问题,但是赛龙舟难道不是为了纪念屈原吗?如今这么认为也没有错,但古人想得更多的可能是水祭以驱邪气。
端午节门前挂艾叶和香囊。摄影/陈扬 来源/图虫创意
还有一些现在不怎么流行的节俗,都是为了辟邪。比如,端午假期,很多人想出去玩一下,但古代的端午节,女子是一定要跟家人在一起的。为什么呢?还是那两个字——辟邪。女子往往被看作是辟邪祛病的重点保护对象,未出嫁的女儿在端午节这天会被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头戴一枝石榴花,跟随家人去祭祀,家长会为女儿真诚地祈求健康。而嫁出去的女儿则要在这天回娘家,称为“躲端午”,面子上是顺应节气,其实也蕴含着借机回家团聚的情结,端午也因此叫“女儿节”。
当然,端午节还有一个重要事项——吃粽子。
吃粽子为了什么?你没猜错,还是那两个字——辟邪。其实,它曾是一种祭品。
粽子。摄影/dashiyiyuan_vip,来源/图虫创意
粽子起源于夏至节,夏至是阴阳交替之日。
为什么人们会想到用茭白叶、芦苇叶、箬叶来裹着米吃,而不是其他植物呢?因为从主观层面讲,这些叶子被认为有驱疫、辟邪的作用,坊间也有很多以苇叶驱鬼的传说。而从客观层面来看,这些时令性的食物可以解毒、清热、消肿,正巧对应仲夏时节炎热的气候。
那为什么是米,而不是面、豆类呢?因为从阴阳五行的角度看,粽叶属于水生阴性,而黍米为阳火之性,二者相合,便是粽子作为祭祀用品的内涵所在,以此来顺应天地阴阳交替。
不难看出,古人是将自己的“阴阳”思想与大自然的客观规律进行了双重探索,创造出五月初五吃粽子的习俗。而后世普遍认为粽子与屈原有关,其实是历史和民族文化双重选择的结果。
节俗深处: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小小的粽子里蕴含的阴阳思想、养生之道,是粮食与人类文化结合的典型代表。
先民并不是一开始就灵光一现地使用苇叶、箬叶、茭白叶等包粽子,而是在探索自然中发现茭白叶有阴阳代兴之义,拿来试了试又惊喜地发现吃了它身体好像变舒服了,于是获知这种叶子有养生的功效,以此来祈求身体健康、子孙兴旺。
粽子也并不是一开始就以香喷喷、黏糊糊的糯米为馅。北方原本不盛产稻类,以黍类为主,所以北方的粽子起初是以黍米为馅的;而江南盛产糯米,以糯米入粽是南方的原产物。
茭白叶包裹的粽子。摄影/梨花看雨 来源/图虫创意
甚至于粽子的形状,也不是哪位大神随手一包就是三或四个角的造型。一种说法是为了祭祀,出于原始的图腾崇拜,将粽子贴近牛角的造型,以借自然之阳气打败自然之阴气。
总之,随着人们对自然的不断探索,关于“人与自然”这个命题的奥义也在不断明晰。我们生于自然、长于自然,经过漫长的磨合,一步步找到了共生、共存的最佳方式。而像粽子一样,人与自然的关系,很大程度上体现在人与粮食的关系上。
粮食在人类智慧的孕育中,不仅可以有形、有色、有本味地走上我们的餐桌,还有着千姿百态的美妙蜕变。
有多美妙呢?有的东西,在后人眼里,甚至看起来都不像是人类的手笔。大家不妨根据以下描述,猜猜看这是粮食的何种化身——
关于这个东西,根据前人记载,有人说它是猴子做的。比如,明代的文学家李日华在《紫桃轩杂缀· 蓬栊夜话》中认真写道:“黄山多猿猱,春夏采杂花果于石洼中……香气溢发,闻数百步。”
粽叶里的粮食。摄影/HarveyLaw,来源/图虫创意
也有人觉得这东西太完美了,只可能是天赐的。更神奇的是,这种说法居然在20世纪得到了科学“证实”——1974年,美国天文学家声称,在人马座B2的一个星云中发现了某种分子,这种分子的含量远远高于人类自己生产的同类物质的总和。
什么分子呢?
是乙醇分子(不就是酒吗)。
人类用伟大的智慧创造了像天赐物一般美好的酒,并代代相承,演化出越来越多的种类。人与自然的共生,也在酒中得到了极致诠释。
和粽子最初并不是天然以糯米为馅最香、以粽叶包裹养生一样,白酒所采用的粮食也是在一代代人的摸索中寻得,从一粒种子到一滴美酒的过程实属不易。
有了粮食,要怎么变成美酒呢?
时间回到唐朝,我们的诗圣、网红杜甫老先生在途经戎州(今四川宜宾)时,接受当地官员宴请,喝到了一款由当地官坊用四种粮食酿造的“重碧酒”,喜欢得不得了,专门留下诗句“重碧拈春酒,轻红擘荔枝”。彼时,用多种粮食酿酒已经成为共识。
正如粽子的口味不断创新、端午节的内涵不断丰富一样,人们在探索自然与追求美好的道路上,始终不会停歇。
利川永外景——八大明初古酒坊之一
升学时,我们远方的坦途,是老师手腕下的粉笔灰铺就的,于是,我们用一场仪式来感恩、铭记、怀念、启程
后来啊,我们遇到了共度一生的人,有了家,有了牵挂,我们用一场又一场仪式来庆祝、团聚、纪念
而回到本初,这一切像极了人类智慧和自然水土共同谱写的诗,彼此回应、彼此成就。得益于这传承至今的历史记忆,我们发现了“端五”的秘密,吃着先民创造的粽子,延续着世代未曾改变的习俗……而这份刻在基因里的“和美”,也将继续流淌在中华民族的血液里,创造更多的可能。
copyright © 2022 一生命运网 版权所有 辽ICP备2022007116号-4
法律声明:本站文章来自网友投稿,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