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在家祭祖还是去寺庙祈福都会有诸多规矩需要遵守,在诚恳寄托心愿的同时也表达对这项传统文化的尊重。
其中烧香祈福是广为人知的一种祝祷方式,但是同样,烧香这件事也是有许多门道的。
“烧香”考源有关于烧香活动的起源,不同的学者们有不同的观点,总的来说有以下三类。
其一,他们认为焚香起源于周礼,最早在《诗经》生民中有记,先祖后稷始创祭享礼,“诞我祀如何?或舂或揄,或簸或蹂。释之叟叟,烝之浮浮。载谋载惟。取萧祭脂,取羝以軷,载燔载烈,以兴嗣岁”,并“卬盛于豆,于豆于登。其香始升,上帝居歆。胡臭亶时。庶无罪悔,以迄于今”。
在小雅中也记载了周王带领农民“来方禋祀,以其骍黑,与其黍稷。以享以祀,以介景福”。
从此,祭祀焚香这项习俗便渐渐流传于世,被大众所知晓。
其二,还有人认为中国古代从未创造过焚香之礼,而是受了西方佛教的影响开始焚香礼佛,进而演化到烧香祈福。
在供佛的礼仪记载中,确实有燃香供奉。
《增一阿含经》中记载,“长者女沐浴身体,手执香炉”,后提及“此香是佛使,满富城中须摩提女所请。”
可见佛教中诸多礼仪同中国民间习俗有众多相似之处,焚香之法也可能是从佛教中化用而来。
其三,其他人认为,中国古时用香只是喜爱香料味道,而“烧香”之举乃是受域外文化影响。
中国自古就有使用香料的先例,神农时期就已在采集花草树木制作香料用以净化空气,驱疫避秽。
《楚辞》更是记载了如幽兰、江离等香草的使用传统。
而这些记载只是侧重于对于香料味道的使用,并未提及祭祀焚香。
后随着与海外文化交流的频繁发展,在传入文化的影响下,人们逐渐开始将香料使用在祭祀、典礼仪式中,以示庄严,北宋甚至出现了专门从事香料贸易的“香舶”。
无论观点如何,不管是从西方传入的佛教还是中国本土的创立的道教,他们都崇尚于焚香礼拜,通过香气的弥漫达到通天晓神的目的。
随着宗教影响力的加大和信徒数量的增多,极大的普及了烧香礼仪,有关于烧香时的规矩也进一步完善,许多细枝末节也得以加强。
焚香从此成为皇室、士大夫以及百姓们祈福祝祷、增添雅兴的普遍活动。
焚香的意图非宗教行为的焚香只是欣赏香料的香味,而不注重其背后所蕴藏的象征意味。
相反,宗教行为的焚香活动更加注重其背后的含义。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传播甚广,属于外来宗教。
传入中国后,其理念要与中国本土文化相磨合,从而达到与大多数民众精神相契合,后得以广泛传播。
佛家认为焚香可通天意,达圆满之境。
而道教是中国的本土宗教,发源于中国,扎根于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上古礼制和古典理念同属一处,其理念不需要过多的改变便可被大众所接受。
但是二者又属于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关系。
按照道教的说法,佛教始祖是受老子点化成佛的,即“化胡为佛”。
而佛家认为大部分道经是化用了佛经,借鉴了佛家的说法。
两教理论在很多方面相互融合,属于根与枝的关系。
佛家和道家都将焚香看作是人与上天交流的渠道,是通天地、以赤诚之心与神灵结合的方式。
两个教派都把烧香作为祈祷求福的初始阶段,首先通过烧香表达对神明的敬拜。
因此在烧香的意愿方面,佛道两家皆意为祈福、许愿,以求平安吉祥。
但是二者又都是选择“三”作为烧香时根数的代表,这是为什么?
佛教三根香的含义有关于三根香的含义,佛家有两种主要的说法。
第一种说法为三根香代表着供奉佛、法、僧。
三根香不能同时入香炉,烧香时第一根香要插在中央,代表着“供养佛,觉而不迷”。
第二根香要插在右边,代表着“供养法,正而不邪”。
第三根香要插在左边,代表着“供养僧,净而不染”。
三根香整体即敬佛,敬法,敬僧。
第二种说法为三根香代表的是佛教的三种境界,即“戒、定、慧”。
这分别对应了人的三毒,即“贪、嗔、痴”。
点燃这三根香即意味着对欲念的摒弃与心灵上的解脱。
第一根香为戒香,摄心为戒,因戒生定。
戒指戒律,多指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
《菩萨戒本经笺要》称道:“戒如大明灯,能消常夜暗,戒如真宝镜,照法尽无遗,戒如摩尼珠,雨物济贫穷”。
只有心有约束,不肆意妄为,才能终得善果。
第二根香为定香,因戒生定,因定生慧。
正所谓:诸三昧中,念佛三昧,三昧中王。
三昧就是正定的意思,定是产生智慧、悟出道理的源头。
只有心无杂念,意志坚定,才能参悟禅机道理。
第三根香是慧香,因定生慧,由慧断烦恼,终得圆满。
人生有八苦,智慧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和解决这些现实问题。
佛曰:我此法门,以定慧为本……口说善言,心中不善,空有定慧,定慧不等,若心口俱善,内外一如,定慧即等。
由此可见,慧是辅助条件又是必要因素,只有善于思考,懂得取舍,明智明理,才能聪慧睿达。
另外,在佛教礼仪中要按照“先烧香,后拜佛”的要求。
在上香时也要注意,点燃香后不要用嘴去吹,应该轻轻摇晃使火苗熄灭。
上完香后,应面对佛像肃立,微微鞠躬并双手合十,恭敬礼佛。
佛教祈福时使用合掌礼。
佛家认为,合掌寓意圆满,包纳万物众生。
合掌抬至心口处,寓意众生皆于心中。
两只手平时各自为营,分工有序,合掌时却都集中于一处,且都静止安定,代表着祭拜时的诚心,心无杂念,一心向佛。
道教三根香的含义在道教中,“三”这个数字有着非同凡响的代表含义。
《道德经》中记载的道家思想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因此道家认为世间万物起源于“三”,“三”即世间万物。
在道教之中焚香,有着十分庄重严肃的祭祀含义,即代表着对世间万物的尊崇。
道家思想讲究修身养性,天人合一。
他们认为供奉自然万物就可得到自然的恩惠,集天地精华,领悟修行之道,从而有助于提升修为,得道成仙。
他们不仅看重焚香时的礼仪遵守,更加注重内在品德的高尚。
同时,道教供奉“三清”,这是道家文化中的最高神明,即“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三位尊神。
其中我们广为熟知的太上老君就是太清道德天尊。
因此道教的三根香不仅代表了大道化生万物,还代表供奉的三位尊神。
在道教的理念中,第一根香代表供奉玉清元始天尊,其地位最高,因此此香要插在中央。
第二根香代表供奉清灵宝天尊,《道德经》有云,“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又“吉事尚左,凶事尚右”。
由此道家除中央外,在吉瑞祥和时以左为尊。
由于清灵宝天尊地位略高于太清道德天尊,因此此香要插在左边。
第三根香代表太清道德天尊,此香插在右边。
而道家在焚香祈福时也有专属的教派规矩。
《道德经》中记载,“夫烧香,不得以口啮香,灵禁至重”。
对于道教而言,焚香的烟气可达十方无极世界,并能灵通三界。
因此在烧香时,千万不能用嘴吹灭点香时出现的火苗,否则人体呼出的浊气会污染通真达灵的媒介。
所以应将香微微晃动以熄灭火焰。
在入道观时,千万注意要跨过门槛,门槛可谓一道结界,隔绝污浊尘世与清净之所,“隔绝红尘咫尺地,遁入玄境一重天”,因此万万不可随意踩踏。
道教祈福时使用抱拳礼。
道家认为,阴阳五行在手上各有体现,抱拳礼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五行之说。
而行礼时,两手抱拳拇指按于手指五行子午处掐子午诀,左手压于右手呈太极图样,故抱拳礼意味蕴含阴阳五行和太极八卦。
烧香的其他数目在佛教中,除了烧三根香,其次就是一根香和十三根香。
烧一根香的主要说法之一是表示一心一意供奉神佛,万事万物皆随环境,心中没有其他妄念,无另外所求,超凡脱俗,一片赤诚。
另一种说法是只祈求家人平安无恙。
而当在佛门中取得圆满功德或者做出重大贡献的人,才是有资格进十三根香的。
如果普通人进十三根香,则会有损礼教,折损功德。
而在道教中,香的根数可以不拘泥于三根,只要为三的倍数即可。
因为道教极其注重烧香礼节,道家认为,燃香数目越多神明庇佑的越多,心愿达成的越快。
其中六根香表示给两代人祈福,九根香则代表着给三代人祈福。
燃香时,香之间的距离要不超过一寸,否则会被认为不灵验。
是强心剂,不是万无一失烧香祈福是中国传统文化习俗的体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古代至今的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至亲至爱之人的祝愿。
随着文化的积淀和教派自成一派的传承发展,在人们的口口相传中,祈福在世人的心目中逐渐占据了很高的地位。
各种规矩使这些习俗变得更加庄严端庄。
无论是烧香时点燃的三根香还是祈福时的手势都代表了人们的虔诚之心,表达了对美好未来的期许。
但是从在古代时由于对天神的敬畏举行的庆典、祭祀活动,到如今为祈求个人小小愿望进行的上香祈福都表达了人们将命运寄托给天的内涵。
但是生活中却是“我命由我不由天”,事物发展变化的本质还是人定胜天。
生活的美好与未来的繁荣需要自己用双手脚踏实地的去创造。
诚然烧香祈福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对于迎接未来的信心,增强了面对困难与挑战的决心。
但是这只是起到辅助作用,不能将一切希望都寄托在祈福活动中,还是要发挥自己最大的可能,尽最大的努力去将祈求的愿望转化为现实。
烧香是一项祈福活动,也是一项传统文化。
在继承与发扬的同时也要走好自己的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正所谓“无心生大用,有物不通神”,梦想可能在不知不觉中就实现了。
大家好,我是一个比较信佛的人,平时也喜欢去寺庙看看,比较喜欢寺庙里的那种安静庄严古朴的感觉,这也许就是佛缘吧!每次去都有很多人在上香供养,但有很多人上香太随便,即然我们来上香,无论是心理原因还是其他原因,都应学学如何正确的上香,今天给大家整理了一下上香的知识。
上香的基础知识:怎么拿香、上香?上香时说些什么?
从专业角度上说,怎么拿,怎么插以及回向默念的文字都是有规定的。但法无定法,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只要诚心拜佛,老实做事,无论怎么烧香都会有好的结果。
那么专业的烧香是怎么样的呢?
1.用自己的火将香点燃;
2. 用两手的中指和食指夹着香杆(左手在上),大姆指顶着香的尾部;
3. 安置胸前,香头平对菩萨圣像;
4.再举香齐眉;
5. 之后,安置胸前,香头平对菩萨圣像;
6. 开始用左手分插。
插香的第一种方法:
第一支香插中央,插时默念:“供养十方三世三宝。”
第二支香插右边,插时默念“供养历生父母师长。”(注:本篇拈香之法全为在家居士所写,故与出家众所观想默念者不同。但出家众如是个人敬香礼佛,则可同用此法。)
第三支香插左边,插时默念:“供养十方法界一切众生和我某某的冤债障类。”
插香的第二种方法是:
先右边念:“誓断一切恶。”次左边,念:“誓修一切善。”后中间,念:“誓度一切众生。”
插香的第三种方法是最简单的,
和第一法一样,但念得比较简单,第一支香插中间,念:“供养佛,觉而不迷;”第二支香插右边,念:“供养法,正而不邪;”第三支香插左边,念:“供养僧,净而不染。”总括而简单。
上完香后,应对佛像,肃立合掌,恭敬礼佛。合掌,心中默念:“愿此香华云,直达三宝所(或念:“直达诸佛所”)恳求大慈悲,施与众生乐。
如果是上环香,就要以点燃之处向佛,两手像持长香的方式一样,举香时,只要口中默念:“供养十方三世三宝。”愿此香华云,直达三宝所,恳求大慈悲,施与众生乐。”即可。
要是上檀香(即檀木劈成之小枝)时,就要用双手大指和食指拿着香的两头,中指、无名指、小指都张开伸直,高举齐眉,前后放进香炉;
第一根檀香用左手拈起,右手接过送入;
第二支则利用右手拈起,左手送入;
第三支又和第一支一样。观想默念的方法都要和上长香时一样。烧香就是供养,烧檀香最好!
仪式就是仪式,如果没有诚心相伴,即使烧香也没有功德或是有很少的功德。
就像武功,再厉害的招式,如果没有深厚的内功来支持,究竟是花拳秀腿唬人的招式罢了。平时多做善事,平时多多慈悲,总比临时抱佛脚要好。
希望各位有缘看到文章的各位菩萨,在方便的情况下多多分享。南无阿弥陀佛!
在的香炉中的香根是能拔掉的,如果是在庙里的话香根通常是由专门的人员负责管理和更换的,因为它们是用来燃烧供奉香的。一般情况下,普通人不建议自行拔掉香根,以免对供奉和庙宇的仪式造成不尊重或不适当的干扰。如果你有需要更换香味或者有其他疑问,最好咨询庙宇的相关负责人员或者宗教人士,以获得准确的指导和建议。
#冬日生活打卡季#
上香是一种信仰和敬意的表达方式,广泛存在于许多宗教和文化中。当人们前往庙宇、寺庙、神龛或祖先墓地时,他们会带着香炷和供品,进行上香仪式。
在进行上香仪式之前,人们通常会先准备香炷、香台和供品。香炷是一种长而细的香,多数是由植物的芳香物质制成。香台是放置香炷的器皿,通常是由金属、陶瓷或木材制成。供品可以包括水果、食物、鲜花、纸钱等,以表达对神灵或祖先的尊敬和供养。
当人们到达庙宇或神龛时,他们会先行鞠躬或跪拜,表示虔诚和敬意。然后,他们会点燃香炷,将其插入香台中,并将供品摆放在香台旁边。随后,人们会合掌默念祈祷或心愿,表达对神灵或祖先的敬意和祈求。
在上香仪式完成后,人们通常会再次鞠躬或跪拜,表示感恩和离去。香炷会继续燃烧,散发出浓郁的香味,象征着人们的祈愿和祝福已被传达到神灵或祖先那里。
香燃烧完毕之后会留下香根,可以根据香炉中空留情况而定是否拔出,没有规定说香炉中的香根在燃烧后要立即拔出或者不能拔出,这个可以根据当时的情况而定。不过在特定的场所,比如寺庙之中,一般会有专人来处理剩下的香根,不建议自行拔出。
上香不仅是一种宗教仪式,也是一种文化传统。通过上香,人们表达对神灵、祖先和宗教信仰的敬意,同时也希望得到神灵的保佑和庇护。这是一种信仰和敬畏的表达方式,也是人们与宗教和文化传统的紧密联系。
copyright © 2022 一生命运网 版权所有 辽ICP备2022007116号-4
法律声明:本站文章来自网友投稿,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