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视频加载中...
央广网成都4月24日消息 今天是第8个中国航天日。为铭记航天历史、传承航天精神、激发探索兴趣,23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指挥控制中心携手西昌市第二小学、苗苗贝贝幼儿园,开展了主题为“航天点燃梦想”的航天日科普活动。
航天日科普活动(央广网实习生 肖雲心 摄)
走进中心指挥控制大厅,工程师马忠权正在为师生们讲述火箭发射过程。从“为什么要发展航天”到“长征系列火箭知识介绍”,再到“我国的4个航天发射场”,马忠权深入浅出的讲解,让师生们感受到了航天事业发展的艰辛与不易,感受到了中心承载的重大使命与责任,更加理解了建设航天强国这个不懈追求的航天梦。
讲述火箭发射那点事儿(央广网实习生 肖雲心 摄)
西昌作为举世闻名的探月母港,理应有着航天文化的重要历史印记,成为一张承载航天文化名城的重要名片。航天公园设计理念就来自于中心已经完成的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战略。整体设计以“绕、落、回”展开,一是体现“绕”,2007年10月24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发射了“嫦娥一号”,首次实现绕月飞行,圆了中华民族千年奔月梦想,开启了中国人深空探测的新长征。公园围绕“绕”月主题,设计建造了绕地广场、星轨广场、绕月桥和腾飞塔,为游客打开了一扇探索浩瀚宇宙的大门。二是体现“落”,2013年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嫦娥三号”探测器,携带的“玉兔号”月球车成功实施月球软着陆,2018年又成功发射“嫦娥四号”,完成了人类探测器首次登上月球背面这一历史壮举。里面设计了“鹊桥”“星球”“问天瀑布”,为游客揭开了月球的神秘面纱。三是体现“回”,2020年,“嫦娥五号”探测器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登陆月球完成月壤采集并成功返回,航天展览馆,为游客点燃了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的航天梦,也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中国智慧、中国力量、中国方案。
在这个全航天要素的主题公园里,师生们手拿航天纪念卡、“我们的太空”小旗帜,与航天打卡标识牌、火箭模型板和航天人摆件合影留念,成了今天航天公园最靓丽的风景线。合影过后,师生们在航天寄语栏中写下了对中国航天最美好的祝福与期盼。“了解了这么多航天知识,我感受到了中国航天的艰辛与不易,这会激励我努力学习,长大后也像他们一样勇敢而执着。”参加活动的小学生告诉记者。
航天公园里参观的学生(央广网发 李长浩 摄 )
活动最后,师生们走进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史馆,了解中心发展历史。87天抢修“长征桥”、14个月筑起二号塔架、惊心动魄的“澳星保卫战”……从最初的荒凉山沟,到现在的国家三大发射中心之一,53年来翻天覆地的变化,让师生们不禁为之动容。
据悉,自2016年第一个航天日以来,中心已经连续8次举办中国航天日主题实践活动。据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指挥控制中心党委书记白龙杰介绍,“航天发射是最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近年来,中心一直坚持开展‘航天点燃梦想’系列活动,为驻地学生进行航天知识科普,鼓舞、点燃更多青少年的航天梦、强国梦”!
中国航天事业,走过了风风雨雨的六十余载。取得了越来越多举世瞩目的成就,星空浩瀚无比,中国人对宇宙的探索永无止境。
参观的学生(央广网发 李长浩 摄 )
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拉开了中国人探索宇宙奥秘、和平利用太空、造福人类的序幕。以此为标志设立“中国航天日”,旨在宣传我国和平利用外层空间的一贯宗旨,大力弘扬航天精神,科学普及航天知识,激发全民族探索创新热情。唱响“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的主旋律,凝聚实现中国梦航天梦的强大力量。心有凌云志,手可摘星辰。一代代航天人,以太空作纸,将星河化墨,把诗写在浩瀚苍穹,让每一个人在仰望星空时,都能看见中华民族永远高悬的不朽诗意。(记者 苏莉 实习生 何春燕 陈子夕 肖雲心 )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copyright © 2022 一生命运网 版权所有 辽ICP备2022007116号-4
法律声明:本站文章来自网友投稿,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