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乡间办事吃席,都是请“专业团队”一条龙服务。搭棚子、桌椅板凳、餐具菜品、仪式娱乐等全部外包,几乎不用自己亲力亲为。
红事棚房上是大大的“囍”字,白事则换上醒目的“奠”字,都是热热闹闹好几天。万变不离其宗的奥义,早被民间朴素的仪式感融会贯通。
过度的“热闹”消解了丧事的沉重,许多老祖宗传下的繁冗流程都被简化了。谈及葬礼,似乎只有现场张贴的“奠”字,还保持着死亡的庄严。
言归正传,同样是表示悼念,为什么灵堂与花圈上只写“奠”而不写“祭”呢?
我们通常都把“祭”和“奠”放在一起说,祭奠、奠祭差不多一个意思。然而在古代,“祭”和“奠”分得很清楚——
死者下葬前的祭祀叫作“奠”,下葬之后的祭祀则称为“祭”。
孔子“梦奠两楹”
“奠”到底什么意思?有个成语叫梦奠两楹,73岁的孔子梦见自己“坐奠于两楹之间”,预感到自己即将不久于人世,果真“寝疾七日而没”。
孔子的祖先是宋国人,而宋是殷商后代,所以孔子自称为殷人。殷人的殡丧礼节,会将死者棺木停灵在大厅当中的两根柱子之间。
“奠楹、梦奠”后来就成为对德才者死亡的婉称。这里的“奠”,是安置、停放的意思。
奠字的演变
奠是一个象形字,它的甲骨文形态像一个酒器放置在平地上。后来的金文演变成上、中、下结构,“酋”,代表精心酿制的美酒;“一”代表桌面;最底下多了两点,像桌子的两条腿。
所以奠的本意就是将酒食等放置在台面上,用来祭祀。
《礼记·檀弓下》中有这么一句:“虞而立尸,有几筵。卒哭而讳,生事毕而鬼事始已。”啥意思呢?
“虞”是下葬后的拜祭仪式,“几”就是几案,“筵”,指铺在地上的席子。
周礼的下葬仪式中,会找一个与逝者有血亲关系或外貌相似的人,担任“立尸”接受大家祭拜,只有这时才会把几案和席子摆放出来。
在这之前,祭品器物都放置在地面上。因为置于地,所以葬前的祭不叫祭,而叫奠——奠,置也。
人初死入殓暂厝后,需要陈设饮食以安其灵魂,这个过程叫做奠。
古人认为,逝者没有下葬之前,他并不算真正意义上的死亡,会用对待生者的礼仪对待他,将棺柩停在家里,准备酒食供奉;下葬之后,才是真正的离世,以活人对待他的礼到此结束,而以鬼神对待他的礼从此开始。
清朝的“朴学大师”孙诒让,对于“奠”的流程有具体的介绍:
“丧礼之奠有十,唯始卒及朝夕奠为小奠,其小敛、大敛、朔月、月半、荐新、迁祖奠、祖奠、大遣奠,并有牲体,为殷奠。”
逝者死亡当天和第五天日出、日落的供奉比较简单,是“小奠”;其余的“八奠”是隆重的殷奠,需要大祭,酒食丰盛,要有马、牛、羊、鸡、犬、猪等牲畜。
一言以蔽之,下葬是条分界线:是奠的结束(给死者设置祭品),祭的开始(向鬼神献上祭品)。
“祭”都有哪些讲究?古人把葬前之祭称为“丧祭”或“凶祭”,儒家典籍《春秋公羊传》中提到,一切的丧祭都叫做奠,虞祭之后的仪式才叫祭。
中华民族素来是“礼仪之邦”,凶礼作为儒家的“五礼”之一,自然非常重视,咱们老祖宗可都是讲究人儿。
祭是吉祭,又细分为虞祭、卒哭之祭、小祥祭、大祥祭、禫祭。
一、虞祭
逝者下葬后的当天中午,治丧的家人就要赶回去举行虞祭。虞有“安”的意思,举行虞祭的目的,是为了让亡灵入土为安。
虞祭要举行三次:葬后的第二天再虞,到了第四天要三虞。
二、卒哭之祭
三虞之后,在百天时开始卒哭祭。这里的“卒”是停止的意思。
古人奉孝,如父母尊长过世,一直到下葬后很久都悲痛不已,因为随时随地想哭就哭,所以叫“无时之哭”。
行了卒哭祭后,就不能这样哭了,不合礼节也太伤神,只需在早晚的时候各进行一次哭奠就可,称为“有时之哭”。
三、小祥之祭
小祥,是指父母尊亲去世后一周年的祭祀活动。
祥,吉也。举行过小祥之祭后,孝子们可以渐渐脱去身上的丧服,换上部分吉服,能吃不加调味的菜和瓜果。
三、大祥之祭
父母尊亲逝世两周年时,要举行大祥之祭。
孔圣人主张,君子面对亲丧,心情肯定要万分悲痛,而好吃的食物、华丽的衣服,一切娱乐休闲都是享受,太不“孝”了!最少应该悲痛个三年,要吃得差、住得孬、天天哭丧个脸才行。
《搜神记》里就讲过一个叫田琰的西晋人,母亲死后得在她坟边搭个草棚住上三年,只吃粗饭和水,连一句话都不能和妻子说。
官员们如果遭逢父母的丧事,必须辞官回到祖籍,守孝二十七个月,这就叫“丁忧”。要是敢匿丧不报,被发现了就得革职!
孝子们只有在大祥祭后,饭食才可以吃肉类、加酱醋等调味品。
四、禫祭
大祥过一个月后是禫祭。祭祀后大宴宾客,这时候漫长的丧事才算大致完成,可以完全除去丧服,能够喝甜酒、听曲乐。
《论语·为政》中有言:“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正因为这种事死如事生的观念,才形成了咱们独有的丧葬习俗。
可能在现代人看来,这样的祭奠流程琐碎到过于僵化,但正是基于这种礼法的约束力,才令以血亲关系为连结的家族组织纽带不断,才构建了封建社会稳固的秩序和制度。
写在最后曾子说:“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其实归根结底,重要的不是形式,而是在形式中赋予的精神寄托。
死亡并不是我们与亲人交往的终点,祭奠便是对于亲人深沉的追思,给生的人一些牵挂的希望,慢慢接受生命的离逝。
“逝者已矣,生者如斯”,对于故去的亲者,我们终此一生也并不淡忘,这便是“追远”。
-End-
看古今世事,读书中天地,欢迎关注@沁说
文 | 捕风者
编辑 |飞鲨史记
为了生活,你会做出怎样的妥协。
在河南有这样一个奇葩的女子,一年的365天里,有176天她都在忙着替别人哭丧。
一场算下来少说500个响头,一年到头起码要磕上万个。
这对于平常人来讲,或许打死自己都不愿干这个,但是对于职业哭丧人武会霞来讲,她们却对此“乐此不疲”。
在刚开始接触到这一行业的时候,武会霞也是受尽了旁人的白眼。
有一次她路过熟人的家门口,这个熟人却连招呼都没有打,对于这样的一件小事情,武会霞虽然在嘴上没有说什么,但是心里却充满了委屈。
然而这还不是最为过分的,年关的时候,亲戚来到武会霞的家里,对着她就是一顿臭骂:
“你说你的父母都活生生的,每天去给别人奔丧,这不是盼着自己的父母早点死吗?”
武会霞的父母本来就不同意她从事这一行业,他们认为女人就应该安生待在家里相夫教子,经过亲戚这么一闹,父母也开始训斥起她。
那一晚,武会霞整整哭了一整夜,好在有丈夫的支持,这才让武会霞一直坚持做了下去。
干这一行如此遭受人们的白眼,武会霞为什么还要坚持下去,这其中难道还有什么隐情?
背后的辛酸在没有接触哭丧这一行业时,武会霞就是河南一个普普通通的农妇。
夫妻两人全靠地里的农活维持着生计,可是在武会霞的下面有三个孩子,上面还有一个瘫痪在床的老母亲,每年种地的钱根本入不敷出。
为了赚到更多的钱,武会霞就萌生出了找一份工作补贴家用。
然而工作还没有找,一份特殊的工作进入到了她的视野,在有一次武会霞去县城给老母亲买药,但是在走到半路的时候,武会霞遇到了一场丧葬仪式。
出于好奇心,武会霞就站着路旁看了一会,然而这一看就是2个多小时。原来这家出殡的是一户大户人家,在棺材的前面雇了一行职业哭丧的。
这些人在跪在是这的棺材前哀声痛哭着,在一旁的武会霞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场面,不禁在围观的人群中发出了这样的感叹:
“这家人也太孝顺了吧。”
对于武会霞的疑惑,旁边有人立马就指出了这一行人就是专业哭丧的,根本就跟孝顺沾不上边。
得知这样的结果武会霞惊呆了,原来这个世界上还有这样的人。考虑到这一行业不太体面。
武会霞觉得这一份工作应该比较缺人,但是不知道工作待遇怎么样,于是她便询问旁边的人:
“哭得这么卖力,这一场下来一个人能有多少”“起码一个人也要七八百”
旁边的人回应到。听这样的数字,武会霞又想到了自己一家的状况。
自己一家七口挤在一个茅草屋里,如今眼看自己的孩子越来越大,将来肯定又有一大笔开销,既然干这一行这么赚钱,自己为何不能从事这一行改善家庭呢?
说干就干,武会霞回到家里就准备跟丈夫商议这个事情,可是那天在饭桌上,当着丈夫和三个孩子的面,武会霞还是没有说出口。
为别人进行哭丧活动,这让一个传统的农村人怎么接受。
在把这件事情压在心头之后,武会霞每天做事就好像心不在焉一样,面对妻子这样的怪异的举措,丈夫也是不停的询问武会霞究竟有什么事情。
在丈夫的不断询问中,武会霞最终说出了自己想要成为一名职业哭丧人的想法。听到武会霞有这样的想法,丈夫还以为自己在那里让她受到了委屈。
武会霞对丈夫的坚决反对早就有预料了,在之后的日子里,武会霞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地跟丈夫分析了起来。面对武会霞的软磨硬泡丈夫只好妥协下来。
开始新工作得到了丈夫的许可后,武会霞找到了丧葬负责人。
因为武会霞的嗓音洪亮且富有磁性,她顺利地得到了这份工作,对于第一次哭丧,武会霞的内心紧张极了,虽然之前自己看过,但毕竟没有亲身体验过。
好在出发前,武会霞已经把台词背得滚瓜烂熟。
来到逝者家里后,武会霞开始了化妆工作,一般出丧的人员需要身穿白色衣服,在脸上画上“血泪”装,这样略带夸张的妆容能够快速让旁观者进入悲伤的氛围。
等到哭灵仪式正式开始后,武会霞有条不紊地将逝者生平事迹朗诵了出来。
当然哭丧最为主要的还是讲究一个哭字,在说到令人动情之处,武会霞更是声泪俱下,把现场的氛围一下子烘托了出来。
看到气氛已经有了后,武会霞结束了哭腔开始跪地磕起了头,这样的状态看上去远比逝者的亲生女儿还要悲伤。
为了能深刻演绎出生离死别的痛苦,武会霞常常把自己代入进入,把棺材里想象成那是自己的父母。
凭借这样出色的演出,武会霞成功征服了现场的家属,在葬礼结束之后,武会霞得到了她第一笔工资700块。有了这样一笔钱后,更加坚定了武会霞在这条路上继续走下去的决心。
成名随着第一次演出的成功,来找武会霞奔丧的人也越来越多。
在名气大了之后,十里八乡都知道了有了专本哭灵的人叫武会霞。
在这之后只要谁家有这样的活,总是第一时间打电话给武会霞,在繁忙的时候武会霞一年能收到70多场邀请。
一场下来少说也要磕上500个响头,一年下来早就已经达到了上万次了。
因为常年跪在地下,膝盖被磨出一层厚厚的茧子。不过这还不是最难的,想想每一场都要把自己投入进去,精神上早都已经疲倦了。
看到妻子每天回到家如此疲惫,丈夫开始劝告武会霞不要再从事这一个行业了,毕竟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但是武会霞想到自己的一家老小,还是咬着牙坚持了下来。
在这一行业呆的时间长了,武会霞慢慢地也就适应了,后来不知不觉就在这一行干了六年时间。
在从事哭丧行业的这些年里,武会霞受尽了旁人的白眼,有人说她是丧门星,也有人坚决不让她进自己的大门。面对旁人的排斥,武会霞只能选择默默接受。
对于从事这一特殊行业的几年时间里,唯一让武会霞感到欣慰的就是,高额的收入给武会霞家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原本贫困的家庭在武会霞的努力下,逐步奔向了小康的生活。
同样因为家里生活的改善,父母也是理解了武会霞的一片孝心。有了家人的支持,武会霞对于这份工作又有了新的期许。
为了更好地发展自己的事业,武会霞开始考虑这一行业的未来,她认为传统的哭丧已经逐渐跟不上现代的脚步了,于是武会霞在当地组织了一个“歌仔”戏队。
而这个戏队也诞生了一个全新的哭丧理念,以往的服务都是通过哭泣和磕头的方式表达,这一次武会霞决定改为用歌曲的方式来进行。
在歌曲的编排上,武会霞细心挑选了几首适合哭丧的背景音乐,然后在这样的基础上演唱歌仔戏“二十四拜”。武会霞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逝者的哀悼。
出名之后随着武会霞哭丧的队伍不断扩大,村里的人开始想要加入进来,对于他们到了,武会霞不计前嫌地表示了欢迎。
如今武会霞的哭丧团队几乎都是一个村的,如果有需求,武会霞很快就能召集众人。
凭借着出色的服务,戏队很快就出了名,在从事哭丧的这些年中,武会霞每天检查一下服装道具已经成了习惯。
打响了名气后,武会霞有了更可观的收入,她再也不用为三个孩子的学费和母亲的医药费发愁。面对旁人的冷眼,用武会霞自己的话来说:
“凭自己的手吃饭,这有什么不光彩的”
在之后的日子里,武会霞给家里买下来一套房子,一家人再也不用挤在一间破茅草屋里,眼看着自己的儿子步入了大学,武会霞一家的生活也越来越有盼头。
有了这么多的安慰后,武会霞觉得自己做的一切也都是非常值得的。
结语哭丧这样的习俗,古代就有这记载,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每个地方的习俗出现了分化。
但是哭丧作为普遍的丧葬文化,一度成为中国儒家文化中独有的特色。
对于武会霞从事这样一份特殊行业,既然没有违反法律治安,人家凭借着自己的双手吃饭,这样的人就应该值得尊重。
copyright © 2022 一生命运网 版权所有 辽ICP备2022007116号-4
法律声明:本站文章来自网友投稿,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