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之是小兔子》 (上海《立报》,1949年3月19日)
北京大学文科国文门第四次毕业摄影(前排左起:朱希祖、钱玄同、蔡元培、陈独秀、黄侃,1918年6月)
2023年是农历兔年,上世纪初,北大文科教员的预备室恰巧有几位生肖属兔的教师,闲时经常在一起谈天说地,所在之处遂被称为“卯字号”,而与之相关的人物故事种种,也在后来慢慢成就了现代学林里的一段“佳话”。
北大“卯字号”
其实是文科教员的预备室
1948年9月,周作人在苦雨斋中写下一篇《红楼内外》。一个月之后,10月25日,此文在上海《子曰丛刊》第四辑上刊发,署名“王寿遐”。此文一度被视作忆述北大旧事的名家名作,至今影响不绝。
文中开首的章节,题为“从卯字号说起”,将北大“卯字号”的来龙去脉娓娓道来。“卯字号”这个概念,也就此从“五四”运动前后的北大校史中被拈提了出来,成了后世读者所津津乐道的一个“掌故”。
十余年之后,时至1961年2月,《红楼内外》一文,又被著名报人曹聚仁收入《知堂乙酉文编》一书,在香港初版印行。同年10月,周作人将此文的“卯字号”部分内容单独提出,增订为单篇文章,并接连写下了三篇《卯字号的名人》,纳入《知堂回想录》书稿之中。周氏逝世三年之后的1970年7月,作为周氏晚年回忆录的《知堂回想录》,仍然在香港交由听涛出版社印行。
所谓“卯字号”的缘起,周作人“从卯字号说起”,开首一段就说得很是清楚明白:
……民七以前,北大红楼正在建筑中,文理科都在马神庙的四公主府,而且那个迤东的大红门也还没有,只从后来所谓西斋的门出入。进门以后,往东一带若干间的平房,不知什么缘故普通叫做“卯字号”,民六时作为文科教员的预备室,一个人一间,许多名人每日都在这里聚集……“卯字号”最有名的逸事便是这里有过两个“老兔子”和三个“小兔子”。这件事说明了极是简单,因为文科有陈独秀与朱希祖是己卯年生的,又有三人则是辛卯年生,即是胡适之、刘半农、刘文典。
原来,“卯字号”不过是北大文科教员的预备室,其称谓来由,周氏任教北大时,也“不知什么缘故”。不过,“卯字号”里经常出现的教员里,有五位生肖属兔(即生于农历卯年)的名士,倒是令这个“卯”字落到了实处。年纪大一轮的两个“老兔子”,有陈独秀与朱希祖是己卯年(1879年)生的;年纪小一轮的三个“小兔子”,有胡适之、刘半农、刘文典三人则是辛卯年(1891年)生的。
值得一提的是,关于“卯字号”的忆述,周文虽在公共文化领域里传布颇为广泛,影响也可谓长久,但仅就“卯字号”这一称谓的公开提出而言,在时间上可能还并不能算是最早的。
胡适在刘半农追悼会上的
“卯字号”追忆
仅就笔者所见所知,由“卯字号”中的两老三小五只“兔子”,自己来公开披露这一称谓者,忆述这一逸闻者,时间上可称最早者,恐怕还是那个公共活动最为活跃,公开发表个人言论最多的“小兔子”胡适。
说起来,关于“卯字号”的公开披露,最早可能出现在1934年“小兔子”刘半农的追悼会上,由另一个“小兔子”胡适沉痛无比地现场宣讲出来。时为1934年7月,刘半农在内蒙古一带进行考古和调查方言时被传染“回归热”,返归北平后病逝,灵柩暂厝地安门外嘉兴寺。约三个月之后,10月14日,由北大主办,有众多北大同仁参与的刘半农追悼会,在北大二院举行。在当年南北各地众多报刊之中,报道此次追悼会者为数不少,其中由天津益世报馆发行的《磐石杂志》,报道内容最为翔实。
当年年末,该杂志第二卷第十二期上,刊发了一篇《刘半农先生追悼会概述》,全文字数约达四千字之多。其中,胡适在追悼会上的致辞内容,特别生动感人,值得细读一番:
胡适之报告略谓:“当我同半农先生初来北大时,那是六年,记得常在二院前‘卯字号’房内,同几个朋友谈天,今天在这朋友们的挽联中,还有提到‘卯字号’的,现在想起当时的情形,实为之伤感。所谓‘卯字号’者,因为我与半农,均系‘辛卯’年生人,而那年在北大同人中,辛卯年生的,还有好几位。陈独秀等也是辛卯年生,比我们大一循。所以当时有老兔子,小兔子之称。陈独秀等是老兔子,我与半农等是小兔子。我们几个人,好在一地儿谈天,所以就有人将我们谈话所在房子,叫做‘卯字号’,这是卯字号的由来。这是六、七、八年时的事情。”
显然,无论是“老兔子”还是“小兔子”之说,胡适都在致辞中确切地予以了回应,且“卯字号”的称谓来由,也明确地予以了说明,那就是:
我们几个人,好在一地儿谈天,所以就有人将我们谈话所在房子,叫做‘卯字号’,这是卯字号的由来。
这样的说明,与十余年后周作人《红楼内外》一文中所称“不知什么缘故”,还是有着较大差异的。或因本即是“卯字号”里老小“兔子”中的一个,亲历亲为了这段“掌故”,胡适在沉痛悼念另一个英年早逝的“小兔子”时,清楚明白地现场宣讲出了这样的致辞来。至于致辞中提到的“今天在这朋友们的挽联中,还有提到‘卯字号’的”云云,实指周作人当时赴会送呈的挽联:
十七年尔汝旧交,追忆还从“卯字号”。
廿余日驰骋大漠,归来竟作丁令威。
刘半农、陈独秀、朱希祖……
“卯字号”传奇渐次落幕
关于北大“卯字号”的传奇因缘,随着那一帮都是“卯年”生的北大学者,那一群老老小小生肖都属“兔”的北大学者各自崭露头角,在20世纪上半叶里不断为世人所乐道。对这一传奇因缘稍有了解者,不免都要在那茶余饭后的谈资里,评头论足一番。
不过,这些口口相传或是见诸报端的公共评述,其内容并没有什么太多新意,也没什么更新的历史信息,大多皆是袭用前述胡适、周作人等“卯字号”中人所曾忆述过的内容罢了。
时至1949年3月19日,上海《立报》刊发了一篇题为《胡适之是小兔子》的短文,再度将“卯字号”里老小“兔子”的故事复述了一遍,只不过有感于岁月如梭,时过境迁,文末有感叹称:
我那胡博士已不是小兔子,也该成为老兔子。
的确,当时已出任北大校长的胡适,已近花甲之年,“卯字号”里那段风华正茂、意气风发的豪壮岁月,已成过眼云烟,不堪回首了。毕竟,“卯字号”的称谓及其存在,此时已过去了整整三十年,岂止是青春不再,那一帮老小“兔子”中有不少已不在人世。
先是“小兔子”刘半农因染恶疾,于1934年7月即英年早逝;后有“老兔子”陈独秀,又于1942年5月,在重庆江津于贫病交加中,溘然长逝。紧接着,另一个“老兔子”,一代史学大家朱希祖,也于1944年7月,在学务与治学的繁重操劳中,亦病逝于重庆。
就这样,当年“卯字号”里五个老小“兔子”,已去其三,仅存留下来了随西南联大迁至云南昆明,随后又因故未能随清华大学复员,不得不留在云南大学任教的刘文典;还有即当时已经飞离北平,正在准备赴台湾安置家属的,已经不再是“小兔子”而为“老兔子”的胡适了。
看来,那“卯字号”的故事与记忆,至此已渐趋黯淡,终将归于落寞了。
“北大由三个兔子而成名”之说
随着时光流逝,“卯字号”传奇的渐次落幕,随着由“小兔子”已成为“老兔子”的胡适,于1962年2月病逝于台湾,最终画上了令世人欲说还休的句号。
不过,随后出现了一种令人耳目一新的说法,“北大由三个兔子而成名”之说,似乎又要将“卯字号”的传奇故事,重新演绎于新时代的历史舞台之上。这一说法,出自曾亲历“五四”运动,后来成为著名教育家、九三学社创始人之一的许德珩。这一说法,就出现在许氏所撰《回忆五四运动》一文中:
这时胡适还想方设法用蔡元培、陈独秀的名气来抬高自己。他说北大是由三个兔子而成名的,一个老兔子是蔡元培(蔡生于清同治六年丁卯,按十二属相,卯是属兔的),一个是中兔子陈独秀(陈生于清光绪五年己卯,也是属兔的);一个是小兔子即胡适自己(胡生于清光绪十七年辛卯,也是属兔的)。一时传为笑谈。
应当说,这一说法丰富与充实了北大“卯字号”中人的自述,将“卯字号”的人脉与时代格局进一步拓延,将无论从个人年龄、社会资历、历史地位都更可称为“老兔子”的北大校长蔡元培给“挖”了出来。这样一来,后边的论资排辈则顺理成章,那“中兔子”陈独秀,“小兔子”胡适的序列,也就呼之欲出了。
可以说,无论胡适当年是否曾亲口说过,或曾在某篇文章里提到过“北大由三个兔子而成名”之说,也无论这样老、中、小的“三个兔子”排序之法,是否曾由胡适肇始而为,许德珩的这一番忆述的确予人印象深刻,颇能令人耳目一新。
蔡元培逝世后
陈独秀发表感言
无独有偶,就在蔡元培病逝后不久,已悄然隐居在重庆江津,闭门著书、不问世事的陈独秀,写成一篇《蔡孑民先生逝世感言》,交付南京《中央日报》,于1940年3月24日发表。此文末尾两段总结性的表述中,连续两次将蔡元培、胡适与他自己相提并论,不但充分反映了他们这“三个兔子”曾经亲密无间的情谊,更从历史亲历、事件亲为者的角度,进一步坐实了“北大由三个兔子而成名”之说。
文中在提及根本反对祀孔尊孔与一味道德说教的思想立场时,陈独秀表示这样的立场蔡、胡二人与其是高度一致的,文中这样写道:
这不仅是我个人的意见,我敢说蔡先生和适之先生在这两个问题上和我的意见大致是相同的;适之还活着,人们不相信可以去问他,凡是熟知蔡先生言行的人,也不至于认为我这话是死无对证信口开河。
除了在某些思想立场上的高度一致之外,陈独秀在文末还特别强调了“五四”运动与“三个兔子”的重大关联,并以此作为对社会各界的一次总结性质的回应。且看原文如下:
五四运动,是中国现代社会发展之必然的产物,无论是功是罪,都不应该专归到哪几个人;可是蔡先生、适之和我,乃是当时在思想言论上负主要责任的人,关于重大问题,时论既有疑义,适之不在国内,后死的我,不得不在此短文中顺便申说一下,以告天下后世,以为蔡先生纪念!
显然,陈独秀八十余年前的这一总结性表述,对后世看待这“三个兔子”对“五四”运动以及北大参与其中的那段历史所产生的重大影响,都有着相当重要的佐证与参考价值。这一总结性表述,虽然还没有直接归纳出“北大由三个兔子而成名”之说,但恐怕比数年之后的许德珩晚年忆述,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之下,还更有社会影响力一些罢。
事实上,虽然并非北大“卯字号”中人,却对“卯字号”中人有着至为关键的感召之力的“老兔子”蔡元培,早已被公认为北大历史上最负盛名,也最具代表性的校长。至于“北大由三个兔子而成名”之说,是否能令时人及世人皆表认同,这并非本文所要关注并能予以确切解答的问题了。无可否认的是,关于北大在“五四”运动前后的那段历史,确实与这“三个兔子”有着莫大的干系。
◎文并供图/肖伊绯
2022年已经过去,
崭新的2023年已经开始。
天文科普专家介绍,
公历2023年为平年,
2月有28天,
全年共有365天。
即将到来的农历癸卯兔年为闰年,
全年共有384天。
中国天文学会会员、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赵之珩介绍,公历和农历各有不同的历史渊源和历法规制——
公历每4年设一闰年。通常情况下,凡公历年数能被4除尽的年份为闰年,2月有29天;除不尽的年份为平年,2月有28天。2023年不能被4除尽,所以是平年,共有365天。
农历是以月亮圆缺变化的周期为依据,一个朔望月为一个月,约29.53天,全年一般是354天或355天,比公历年(也称回归年、太阳年)的365天或366天少了11天。
为了使农历年的长度和公历年的长度接近,古人采用增加闰月的方法,即在19个农历年中加入7个闰月;有闰月的那一年有13个月,全年一般是384天或385天,叫作闰年。这样一来,19个农历年和19个公历年的长度几乎相等。
至于闰月具体安置在哪一个月,这和二十四节气的“中气”有关。二十四节气由12个节气和12个中气组成,月首叫“节气”,月中叫“中气”,两者相间排列。加闰月的规则是每个月中,凡含有中气的算正常月份,不含中气的就算上一个月的闰月。农历癸卯兔年的“闰二月”没有中气,所以就是上一个月二月的闰月。
记者在天文年历上看到,由于被安排了一个“闰二月”,农历癸卯兔年全年共有384天,从2023年1月22日开始,至2024年2月9日结束。
农历癸卯兔年天数较多,还使得这个农历年出现了两个立春的历法现象,即“一年两头春”,也称“双春年”。统计发现,19个农历年中有7个年头是“双春年”,有7个年头是“无春年”,其余的5个年头是正常的“单春年”。
“‘双春年’和‘无春年’都只是正常的历法现象,与吉凶祸福无关。”赵之珩强调。
转自:新华社
来源: 大众日报
(美国第二任总统{左}出生时,雍正皇帝{右}刚好驾崩)
公元1735年,按干支纪年法,是乙卯年。
这一年,世界历史上发生了两件大事。
第一件是美国诞生了一个叫做约翰·亚当斯的男孩,长大后,这个男孩成为了美国历史上第二任总统。
第二件事则发生在中原大地,清朝最有作为的皇帝,爱新觉罗·胤禛,也就是雍正皇帝,大行而去,龙驭上宾。
众所周知,雍正为了当上这个皇帝,可以说是费了老鼻子劲,九位哥兄弟们为了抢皇位可以说是大打出手,不把对方弄死不算完事儿。
皇子们抢皇位,大臣们就跟着站队,结果搞得朝堂上下是乌烟瘴气,鸡飞狗跳。
雍正当了皇帝之后,立刻汲取经验,把公开立太子变成了秘密立储,谁当太子谁接我的班,我自己提前写好,等我一死,直接拿出来一宣布就完事了。
皇帝的意思很明显,谁当皇帝谁继位,是我们自己的家事儿,无关人等就别跟着瞎掺和了。
由于老皇帝的准备十分充分,到了1735年皇帝驾崩,被雍正提前选为接班人的爱新觉罗·弘历很快就即位登基了。(习称“乾隆皇帝”)
(乾隆皇帝 画像)
乾隆是个很聪明的皇帝,这一点从他的语言天赋上就看得出来。
他本身是满人,满语作为母语,自然说的不错。
朝廷里讲究满蒙融合,满汉融合,所以皇帝的蒙语和汉语也很过关。
在当时那个年代,能掌握三门语言,已经很优秀,但乾隆很显然并不满足。
闲暇时间,他又自学了藏语和维吾尔语,而且不是混一混,随便学一学的那种,加上之前的三门语言,一共五门,乾隆皇帝样样精通,放在现在,随便考个十级证书,问题不大。
皇帝不仅文采斐然,手上的功夫也很厉害。
所谓“学文不学武,是只纸老虎”,皇帝当然不能做纸老虎,皇帝可是真龙天子,所以乾隆对手上功夫的锻炼也没停过。
那怎么证明皇帝武功了得呢?
史料记载,乾隆二十八年的一天,皇帝在宫门箭,共射九箭,箭箭中的,次次十环,总成绩90分妥妥的。
皇帝文武全才,而且都是专业水平,这一来要靠皇帝本人天资聪颖,学东西一学就会,二来要得益于乾隆皇帝良好的作息时间。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皇帝风雨不误,总是在卯时起床。
卯时是十二时辰之一,古代的卯时,大概指太阳刚刚出来的时候,换算成现在的时间,大概在5点-7点左右。
现在的年轻人,睡到下午5点都很有可能,同龄人之中,能早晨5点就起床的,简直可以说是神仙了。
所谓“早睡早起,保重身体”,正是因为有了这样良好的作息时间,乾隆皇帝才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帝,从公元1711年到1799年,皇帝一共活了89年。
朋友们,89岁啊,就算放到现在也是高寿了。
纵观中华历史,譬如五代十国和南北朝的一些,享国都未必有89年。
既然自己有89年的漫长时光,那么小小的紫禁城当然无法困住乾隆皇帝的心。
大清幅员辽阔,沃土千里,大臣的折子一封又一封,国家的要事一件又一件,执政初期,皇帝还很负责,自己还在心里加油打气,誓要超过康熙和雍正两位老前辈。
苗疆一带发生叛乱,皇帝迅速平定。
四川一带偶有骚乱,皇帝也积极用兵。
伊犁、天山,皇帝精准指挥,屡战屡胜。
甚至老邻居缅甸入侵云南,皇帝也直接给这帮外国人撵走了。
在军事方面,乾隆皇帝奉行两条准则:
第一条:谁闹事儿,我就收拾谁。
第二条:收拾别人的时候顺便开一下疆,拓一下土,奠定一下大清版图。
反正不管怎么说,皇帝精明得很,从来不做赔本的买卖。
(一身戎装的乾隆皇帝)
当然,除了在战场上为自己刷一波军功,乾隆皇帝的治国能力也不容小觑。
加强皇权、整顿吏治、严惩贪污、发展农业、鼓励商业、发展文化......等等内容,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当然,作为读者,并不是每个人都喜欢看这种无聊且专业强度极高的历史背书,那么作为作者的我可以用一种更简单的方式来总结一下乾隆的政绩,那就是:
康熙当皇帝的时候,大清才刚刚站稳脚跟,内忧外患,形势严峻,康熙皇帝兢兢业业,整天加班996.终于把天下给打了下来。
雍正一即位,一看自己老爹打的天下是真不错,地方大,资源多,人口稠密。自己身背皇命,当然也不能闲着,登基之后一顿搞发展,大清国力蹭蹭地往上涨,人均GDP连年翻番。
如果清朝是一个公司的话,那么这个公司的创始人就是努尔哈赤同志,接下来的领导皇太极、顺治挣到了公司第一桶金,康熙和雍正皇帝则把公司给发展壮大了。
而轮到乾隆同志当领导时,公司差不多可以融资上市了。
大清终于迎来了盛世,盛世就代表着巅峰,但历史的规矩就是:所有人都在勇攀巅峰,但巅峰过后,往往再无巅峰。
志得意满,把大清推向国力顶端的乾隆皇帝突然觉得,自己没有必要把所有的时间都放在朝廷上。
缔造盛世已经让乾隆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和时间,皇帝表示,我不能再这么肝工作了,我很累,我必须放松放松。
皇帝决定,出门旅游。
(乾隆帝南巡图卷 局部)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江南在当时是出门旅游的不二选择。
按说出门旅游,去个一次两次也就够了。
因为旅游从本质上来讲,就是把别人已经看吐了的东西再看一遍。
之所以别人看吐了,皇帝还要去看,是因为皇帝没看过,皇帝比较好奇。
但乾隆皇帝去了一次,又去一次,乐此不疲,不厌其烦,前前后后,正好六下江南。
当然,下江南不是乾隆专属,前前朝的康熙皇帝,也曾往江南跑过。
但人家康熙皇帝下江南,那是乔装打扮,探访民情,主要是为了工作,顺带着旅个游。
但乾隆皇帝纯粹是奔着玩来的。
他一下江南,浩浩荡荡几千人,官员前呼后拥,百姓夹道欢迎。各地州府、道台、衙门一看皇帝来了,纷纷进献厚礼。
皇帝衣食住行,样样都是最高配置,别的不说,光是喝水,每天就要花出去大几千两。
有读者可能问,喝水怎么能花那么多钱呢?
还真能。
皇帝不是就地取水,皇帝喝的水都是从千里之外的山泉运来的,一路上人力物力,几千两算是少的了。
乾隆皇帝的旅游经费无时不刻在燃烧,他这样大手大脚的花钱,当然也有人负责给他挣钱。
这个人就是和珅。
(和珅 画像)
和珅同志原本只是一个轻车都尉,这个官职在清朝是个闲职,权力不大,待遇一般。
而之所以皇帝把他从一个闲官提拔为权倾朝野的大臣,无非是看中了和珅同志身上的一个能力:搞钱。
和大人不仅经商一流,搞贪污更是一把好手。
他日以继夜地贪污,敛财,除了留一部分自己中饱私囊之外,大部分还是要供皇帝日常开销。
当然了,人们对于这位皇帝最初的印象还是从电视剧里得来的。
《还珠格格》里,乾隆皇帝和香妃眉来眼去。
《延禧攻略》里,皇帝又和孝仪纯皇后(魏璎珞)爱得热火朝天。
《如懿传》里,乾隆又和乌拉那拉氏(如懿)青梅竹马。
电视剧里乾隆皇帝,是个不折不扣的“大猪蹄子”,对爱情极不专一,见一个爱一个。
但实际上,历史上的乾隆皇帝是个非常痴情的人。
后宫佳丽三千,皇帝只宠爱孝贤纯皇后富察氏一位。
富察皇后身体不好,很早就离皇帝而去,乾隆皇帝为此大为心痛。
不是那种装装样子的表面心痛,而是痛不欲生,悲痛欲绝的那种。
皇帝写下数百首悼亡诗,句句情真意切,令人动容。
皇帝甚至一度茶不思,饭不想,自杀的念头都有了。
以上这些内容,非我杜撰,而是史料的真实记载,我一个字也没有胡说。
(富察皇后 画像)
总结来看,乾隆皇帝登基之初,励精图治,发展帝国,让清朝的国力达到了顶峰,这份功绩毋庸置疑。
但他人到中年,却没能从一而终,开始了奢靡的生活。
六下江南,挥霍国力,任用和珅,贪污横行。
帝国终于从这一刻开始,坐上了一路向下的快车。
当年那个意气风发,指点江山的年轻人已经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大腹便便,脑满肠肥的中年大叔。
他是什么时候改变的呢?
没有人知道。
但他对皇后富察氏的爱却是情真意切的,所以网上那些口诛笔伐皇帝滥情、渣男,可以说是大大的冤枉。
历来,人们对乾隆皇帝的看法总是会意料之中的不一致。
有人说他是千古一帝,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有人说他是妥妥的败家子,大清灭亡,从他开始。
是非功过,其实倒可以再评说,但乾隆的一生,无疑是漫长而传奇的。
他也许不是一个好皇帝,但一定是一个深情而专一的好丈夫。
copyright © 2022 一生命运网 版权所有 辽ICP备2022007116号-4
法律声明:本站文章来自网友投稿,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