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陈凯歌导演的最佳作品,一般都会公认是《霸王别姬》。不赘。
爱好旧一点的,大概会认为《黄土地》更好。从学院派角度,我也不反对。
阿城的读者可能会更喜欢《孩子王》。近一点的影迷会喜欢《妖猫传》。我自己也很喜欢《梅兰芳》里头,王学圻扮的十三燕倒下前的部分——我时不常跟人开玩笑,说王学圻老师的十三燕,和王庆祥老师的宫宝森,可做一比。
但就我自己的爱好,要挑一部《霸王别姬》之后,陈凯歌最好的作品,大概是:《荆轲刺秦王》。
这部电影有许多不太成功的所在。比如,以我所见,巩俐的戏份有些奇怪:她的个人特色太强烈,所以没太融进电影里。看到她跟张丰毅对戏,我总是一下子想到菊仙和段小楼。
比如,“为了一个借口,秦王故意让赵女找个刺客来杀自己”的设定,过于牵强——毕竟之前剧情里,秦国连韩带赵,都灭掉了。
比如,某些话剧腔的表现方式,实在不适合电影屏幕表现。
但这电影做到了两点:
一是立起了某几个卓越之极的人物:孙周扮的燕丹,周迅扮的盲女,王志文演的嫪毐简直神了,吕晓禾(任我行)扮的樊於期。
以及,我个人认为,最好的嬴政:李雪健老师。
二是,那些过于舞台剧、让人会觉得怪异的操作(包括台词、声效和场景),一旦看进去了,就会有上古史诗气。战国入秦、黄土莽莽、风雷炸响的洪荒感,出来了。
这部电影的氛围描感如此出色,以至于每个人的癫狂(和怒吼),都显得有了理由。
历来燕丹多被描述为热血意气少年,但孙周的燕丹,多一份妖异的狡黠。他受到来自嬴政的巨大压力,仿佛末日来临前竭力狂奔的野狼,胸怀着“天杀的嬴政”之念,不惜代价地怂恿撺掇刺客去刺秦。
历来嫪毐多被描述为奸佞小人,但王志文演的嫪毐够有心机,而且魅力十足——你能理解,为什么太后那么爱他了。天桥上与嬴政斗志,谋反被困时大喝“不杀我的门客,我就降”,直到最后,一击点穿嬴政的心事:他的身份。真是从头厉害到尾。
樊於期历来都被塑造成慷慨就义、公子献头的豪士,只有在这部里,他是嬴政最后的朋友。临到死,都要让荆轲去传那句话,“大郑宫的秘密,我跟谁都没说”。
相对而言,这部戏里,张丰毅的荆轲,设定反而稍弱:先是一个冷血杀手,被周迅扮的盲女所感,不杀人了;被赵国的惨状所感,为了救天下,去刺秦。设定是好的,但他(与巩俐)所做的一切,都像是特意为了成就嬴政这个角色。
以及周迅这个盲女,无法言表的清澈与刚烈。
嗯,说李雪健老师的嬴政。
我很少见到如此复杂的角色。当然,嬴政千秋始皇,本来就复杂,但大多数角色,只出其一面。
《秦颂》里姜文的始皇帝,很大气,很豪迈,不拘小节,也有对女儿的柔情,对高渐离的友谊,主要的烦恼是“你们都不理解我”。
《英雄》里陈道明的始皇帝,很大气,很潇洒,而且被李连杰所劝,也的确是以天下为志的。
然而李雪健老师的嬴政,很复杂。
开场就是自奉一杯罚酒,然后为前线战士嘶声怒吼,罢了吕不韦的相权:那时看来,他真是乾纲独断、手腕超群的枭雄。
看到巩俐演的赵女,他又活泼得小孩子一般,天真烂漫:那时看来,他还是那个在赵国当质子的孩子。
在大郑宫看到刀光剑影时,先故作镇定,真王者风范;然后抖似筛糠,仿佛又是个懦夫。可是被樊於期安慰时,他冷笑:“你以为,我是真害怕了?”
之后定计擒嫪毐,杀人如麻时,冷笑置之而已,让人骨髓发冷;被嫪毐揭穿身世后,暴跳如雷,又仿佛小孩。
宗庙中,与吕不韦生死诀别时,回忆在赵经历时怒吼,感怀吕不韦照顾时微笑,看到吕不韦死去时摔倒,抱住他喊了声父亲时,仿佛一个小孩;之后下夷灭令时,又恢复了冷静。
到灭赵之后,被小孩吐脸;之后被垂死的母亲吐脸,道“天杀的嬴政”时,他茫然失措,又像个孩子了。
是的,大概李雪健老师扮演的嬴政,就是这么一个人:
希望获得父母认可、希望获得身份、希望复仇的孩子;与此同时,却又是必须冷酷地背负秦国历代先君大愿的王者。
他的邪恶,带着孩子式的放纵和枭雄的冷酷。结果到最后,他都没什么同理心。
荆轲到殿上自陈来刺杀时,李雪健老师发出了全片最尖锐惨厉的笑声,“你们都听见了,燕王,要杀寡人!”那时他像个终于得到玩具的孩子。然后,被荆轲追杀时,他仓皇逃窜,终于反击得手时,第一反应是回头怒骂群臣:“我不让你们上来,你们居然一个都不上来!”
最后便是追问荆轲:“你为什么要杀我?”——直到最后,他都还在思考这个问题。
陈凯歌的电影,大多都会走到这一步:
自我身份的寻找,强烈情感的定位。
程蝶衣迷惘于此。梅兰芳不知如何处理自己与十三燕的关系。张东健在《无极》里终于完成蜕变。白居易一直想寻找杨贵妃在《长恨歌》里应有的姿态,想知道玄宗是不是爱杨贵妃。他的电影总会有一刻,来到舞台上,完成角色的自我叩问——《霸王别姬》的结尾,十三燕的死,《风月》里张国荣那些沉默的镜头。
《荆轲刺秦王》真正的主角,是嬴政。
燕丹的憎恨、荆轲的刺杀、赵女的转变、嫪毐的怒骂、太后的唾弃、吕不韦的死,都是为了完成嬴政的统一:一个想获得认同的孩子,以及秦王,这两个角色之间,必须获得统一。
他想有父亲与母亲,但两人都死了。他在吕不韦死后,还特意确认了一下自己的身份。到荆轲死去,他终于没有任何其他身份了:没有朋友,没有爱人,没有父母。他剩下的任务,就是成为秦王,担负秦国历代先君的大愿,活下去,完成一切。
直到最后,他喃喃自问:
“秦王嬴政,你忘记秦国历代先君,一统天下的大愿了吗?”
所有人的牺牲,成全了秦王嬴政。
他到最后,彻底孤独了。
这本来是个更适合话剧或舞台剧的本子,最后变成了电影。这部电影成也在这份舞台剧式的史诗气象,败也在这份舞台剧式的史诗气象。
当时票房不高,如果搁现在,我估计票房也高不了。
但到底让李雪健老师的秦王,完成了电影屏幕上,最摄人心魄的一个秦王嬴政。
巴赫金还是谁,认为史诗的要点,不只是壮绝的历史背景,还在于主角强烈的欲望与情感——就这点而言,这部电影里的秦王嬴政,的确是史诗主角般的命运。
(以及,留下了最好的一个嫪毐。
如果您觉得《黑冰》、《风声》里的王志文已经有份邪恶的魅力了,那《刺秦》里的嫪毐,会让你完全被他迷住的……)
丨本文首发于皮皮电影
皮皮电影 / 每天一部精彩电影推荐
《倩女幽魂》系列和《笑傲江湖2:东方不败》这两部武侠经典常被当成徐克作品,很多影迷似乎经常会忽略这些作品其实是出自程小东之手,而徐克只是监制。
作为邵氏编导程刚的儿子,程小东早在60年代末期便作为武术指导入行,他自幼学习京剧,并学习北派功夫长达7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虽然主演的电影不多,但到了1970年,已经开始独挑大梁,在佳视、丽的、无线三家香港电视台担任武术指导。
到1980年,程小东便开始与徐克合作,为他的电影设计动作镜头。
作为武术指导,程小东的成就完全可以与刘家良、洪金宝、袁和平、元奎、成龙等人并驾齐驱。
他擅长吊威亚,在《东方不败》曾同时吊成十多人制造华山剑阵的壮观场面,也能在《英雄》中展现蜻蜓点水的儒雅意境。
他似乎不介意与人合作,《鹿鼎记》、《济公》、《笑傲江湖》、《财叔之横扫千军》这些风格各异的作品,都是与王晶、杜琪峰、徐克、胡金铨、李惠民等导演联合执导,而本身才华却经常被忽略。
其实早在1983年,他独立执导的武侠电影《生死决》,就已经展现了不凡的导演功力。
《生死决》丨1983
Duel To The Death
导演:程小东
主演:徐少强 / 刘松仁 / 高雄 / 张冲 / 张天爱
这部电影是由嘉禾出品,以古龙名著《浣花洗剑录》中“自然之剑”方宝玉与东瀛剑客白衣人的中日之战为故事蓝本,由当年丽的电视台两大武生刘松仁和徐少强担任主角。
故事讲述明朝嘉靖时期,东南沿海地区倭寇横行,中日武林也常有摩擦。
为争胜负,两国武林确定每十年举办一次剑术决斗,由各自挑选出的两名剑术高手参赛。东瀛柳生一族新阴派大师兄宫本一技压群雄,代表日本武林赴中原一战。
而中原武林代表是有剑圣之称的剑客步青云。
两人如期赴夏侯世家的圣剑庄候战,而中日两国武林高手闻讯亦齐聚山庄观战。
夏侯氏曾祖先夏侯威,曾是中日决战的第一个代表,当年打败了日本代表松平一斗手之后,圣剑庄的铸剑岩就成了历代高手的比武地点。
但时过境迁,到了夏侯渊这一代,已经不复当年威名,夏侯渊更只有一女夏侯胜男,夏侯家族剑法无以为继。
庄主夏侯渊表面上是个正人君子,实则诡计多端。
为令夏侯世家再复昔日之威名,他暗中勾结以日本幕府德川大将军手下金田八为首的江户伊贺派忍者,借中日决战中原武林人士齐聚圣剑庄之机,用偷袭的手段掳劫中原高手。
此举是为了削弱中原武林门派的势力,同时令日本人能够得窥中原武术奥秘。
这些武林人士被囚于天牢中,将由伊贺忍者秘密转移至日本交由德川大将军处置。
步青云和宫本一一心只为公平一战,他们探知有人暗中破坏决战,决定联手调查圣剑庄和伊贺派的阴谋,铲除武林败类,解救被掳劫的武林中人。
步青云中了夏侯渊圈套,被囚于天牢中,夏侯胜男不满父亲所为,入天牢救出步青云。
但为了夏侯家族的威名,夏侯胜男与步青云决战。
在比试过程中,一向以卑鄙下流为做人宗旨的夏侯渊看准时机偷袭步青云。
不料夏侯胜男早已对步青云倾心,为救步青云甘愿为其以身挡下致命一剑。
夏侯胜男伤重不治,夏侯渊机关算尽,最后报应在自己女儿身上。
另一边金田八正将被劫的武林人士转移,途中遭遇宫本一拦截,步青云也追踪赶至,两人合力消灭了金田八和伊贺忍者,解救了众人。
程小东在创作上深受日本导演深作欣二的1978年《柳生家族的阴谋》的影响,片中多段动作戏的设计都有对其借鉴,而在表现中日两国文化方面也着墨甚多。
片中日本武士宫本一和步青云一样都是光明磊落之人,他们追求的理想虽然不同,但两人追求正义之心却是一样的。
在两人于圣剑庄初次见面时,对着客厅屏风中所画的梅花发表的一番见解,便揭示了两人追求的异同。
当日宫本一见到屏风中的梅花,便问一旁的金田八为何中原人士喜欢将梅花作为代表。
金田八随口说:梅花骨干幼细,中原人士喜欢它或者是同病相怜。
此时刚好被步入客厅的步青云听到,他便解释说:梅花骨干虽然幼细,但本质高雅而且经得起风雪霜寒,正好代表我们中原人士的修养和气节。
这番见解当场便令宫本一折服,而步青云又反问宫本一和金田八:能够代表贵国的又是什么?
宫本一昂然说日本人喜欢的是樱花,樱花的生命虽然短促,但世人能够学它把最灿烂的时刻留在心目中,那就不枉此生了。
此话也令步青云拍手叫好,两人初次见面,三言两语之间已经有惺惺相惜之感。
可以说宫本一和步青云都被当作正面人物来塑造,这是电影立意的高端之处。
但步青云向以雪梅傲骨自守,秉承的是侠义之剑;而宫本一追求如樱花般灿烂的刹那光辉,两人追求的剑道之路本身不同。
因此到最后宫本一为逼步青云一战,不惜斩杀了步青云的师兄,令其断绝退路。
终于两人相约在海边决一死战。
电影于1982年的夏秋之交在韩国沿海择地取景拍摄,这段打戏所展现的波澜壮阔的视觉奇观,是港产电影中少见的,即使后来的《东方不败》,表现出来的视觉效果都有所不及。
借助高空钢丝的辅助,两人的这场打斗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中间山石崩坏后的飞沙走石,两人坠落时的命悬一线,都表现得紧张刺激、扣人心弦。
决战的结局也十分悲壮,宫本一被步青云一剑刺中要害,临死前为保持傲立身形,不惜刺穿脚掌将身体固定在岩石上;
而步青云虽然侥幸险胜,却断一臂废一掌,亦成废人。
最后步青云回望宫本一,电影在此定格,颇具同类电影少有的阳刚之风。
程小东的电影追求的是动作的写意和武侠意境的表达,本片从人物塑造、场景和服装设计,到镜头构图上都十分讲究,很多镜头截取出来都可以做屏保。
在细节的表现上,像徐少强反握刀的手势这些微小而容易被忽略的地方,都有照顾到,像我们的抗日神剧就经常搞错,不是细致研究过很难做到。
或许程小东最好的电影是《倩女幽魂》和《东方不败》,这两部电影却带着太多徐克的印记。在皮哥的心目中,《生死决》这部成名作依然占据着绝对的份量。
文/皮皮电影编辑部:热血丹心
©原创丨文章著作权:皮皮电影(ppdianying)
未经授权请勿进行任何形式的转载
视频加载中...
1928年底,23岁的赵云霄在长沙陆军监狱度过了生命中最黑暗的一个冬天。身怀六甲,她被囚禁于高墙铁窗之下,唯以慰藉的是丈夫陈觉在牺牲前写给她的一封书信。
同因革命被捕,陈觉在就义前4天就早早给妻子写好了这封信。他知道,为了腹中的小生命,赵云霄不得不独自忍受更长时间的牢狱之难。他只能将长情与遗憾写在纸上,给妻子和未出生的孩子留下最后一丝宽慰与惦念。
也正是丈夫留下的这600余字,支撑着赵云霄在阴冷潮湿的死牢中平安生产。她给女儿取名为启明,意为在黑暗中祈盼破晓。然而,生产后不到四十五天,赵云霄便要与女儿永别了。她能留下的,只有一封满含热泪的家书。
两封相隔五个月的临终绝笔,这对年轻夫妻到底写下了什么?
(中央电视台 中央档案馆联合制作)
红色档案丨《一封家书》系列>>
《亲爱的岸英、岸青》>>点击查看
《两年51封家书 却中断于团聚前夕》>>点击查看
总监制丨李挺
监制丨骆红秉王姗姗
总编导丨耿志民
总策划丨韩任伟
《一封家书》系列
执行总编导丨王乐兮
本集编导丨桑梦媛杨山
摄影组丨李建明韩兆景王晨晖邢广建曹志平曹世博
剪辑丨齐超
调色丨夏筱军
视觉组丨高凌潇李斌王越郭培
音乐组丨王安然程池
解说丨黎春王帅天
制片组丨杨波遇剑赵中夏刘永魏子立
资料组丨寇琳阳王帅 曹含笑 李由 韩雪乔潘腾
宣推组丨蔡珊珊李文燕王聪胡俊伟
本片学术支持丨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烜
copyright © 2022 一生命运网 版权所有 辽ICP备2022007116号-4
法律声明:本站文章来自网友投稿,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