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黄道吉日

三轮体空是哪三轮 三轮体空真实义

发布时间:2024-06-03 00:45:33作者:行尸走肉来源:互联网

三轮体空是哪三轮 三轮体空真实义

本文目录一览:

应无所住,“三轮体空”话布施

佛学有一个名称,叫做“三轮体空”。轮者不是车子的轮子。轮是形容词,指三个部分,就是施者,受者,施事,这就是讲布施的重要。《金刚经》现在开始讲般若了,般若的第一个眷属,就是布施。刚才这一段已经开始要讲布施,先说明三轮体空的道理。 布施有三种,第一种财施是外物的,像金钱财物等布施,这叫外布施。第二种法施是精神的,如知识传授,智慧的启发,教育家精神生命的奉献等,都是精神的布施,这种属于内布施。第三种是无畏布施,如救苦救难等。不管是哪一种布施,施者应该抱持无施的心态,用一种希望他人能够得到益处的心情来贡献,那就是宗教家的精神了。必须做到施者无此念,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受者也空,施事也空。看到人家可怜应该同情,但是同情就是同情,布施了就没有事了,忘记了谁接受我的布施。做完了以后,“事如春梦了无痕”,无施者,无受者,也无施事,这才是佛法布施的道理。 所以佛在这个世界上,以师道当人天的师表,教化一切众生,救度一切众生,度完了,他老人家说:再见,不来了。只是吩咐四个弟子暂时不要死,要“留形住世”,活着等弥勒菩萨下来。佛的这个精神就是三轮体空的布施。

这里着重的是刚才提到的法布施,因为须菩提问到如何使心、妄想烦恼降伏下去!怎么样使自己的心宁静,能够永远安详停留地保持住。佛先答复他:就是这样。因为须菩提不懂,所以佛接着在下章就说了一段理由,说大乘菩萨道的修行方法,也包括精神的生命,应无所住行于布施,任何事情一做便休,无所住。应该无所住行于布施,这个叫修行。你心理的行为随时做到无所住,一切都布施,都丢开了,这是我们普通的话,都丢掉了。禅宗经常用一句话,放下,就是丢掉了。做了好事马上丢掉,这是菩萨道;相反的,有痛苦的事情,也是要丢掉。有些人说,好事我可以丢得,就是痛苦丢不掉啊! 实际上,好事跟痛苦是一体的两面而已,一个是手背,一个是手心。假使说,好事他能够真丢开的话,痛苦来一样可以丢开,所以痛苦也是一个很好的测验。如果一个人碰到烦恼、痛苦、逆境的时候丢不开,说他碰到好事能丢得开,那是不可能的。

儒家经常告诫人,不要得意忘形,这是很难做到的。一个人发了财,有了地位,有了年龄,或者有了学问,自然气势就很高,得意就忘形了;所以,人做到得意不忘形很难。但是以我的经验还发现另一面,有许多人是失意忘形,这种人可以在功名富贵的时候,修养蛮好,一到了没得功名富贵玩的时候,就都完了,都变了,自己觉得自己都矮了,都小了,变成失意忘形。 所以得意忘形与失意忘形,同样都是没有修养,都是不够的;换句话说,是心有所住,有所住,就被一个东西困住了,你就不能学佛了。真正学佛法,并不是叫你崇拜偶像,并不是叫你迷信,应无所住而行布施,是解脱,是大解脱,一切事情,物来则应,过去不留。等于现在引磬一敲,下楼就是下楼,《金刚经》还是归《金刚经》,你还是你,如此应无所住。

应无所住,“三轮体空”话布施

佛学有一个名称,叫做“三轮体空”。轮者不是车子的轮子。轮是形容词,指三个部分,就是施者,受者,施事,这就是讲布施的重要。《金刚经》现在开始讲般若了,般若的第一个眷属,就是布施。刚才这一段已经开始要讲布施,先说明三轮体空的道理。 布施有三种,第一种财施是外物的,像金钱财物等布施,这叫外布施。第二种法施是精神的,如知识传授,智慧的启发,教育家精神生命的奉献等,都是精神的布施,这种属于内布施。第三种是无畏布施,如救苦救难等。不管是哪一种布施,施者应该抱持无施的心态,用一种希望他人能够得到益处的心情来贡献,那就是宗教家的精神了。必须做到施者无此念,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受者也空,施事也空。看到人家可怜应该同情,但是同情就是同情,布施了就没有事了,忘记了谁接受我的布施。做完了以后,“事如春梦了无痕”,无施者,无受者,也无施事,这才是佛法布施的道理。 所以佛在这个世界上,以师道当人天的师表,教化一切众生,救度一切众生,度完了,他老人家说:再见,不来了。只是吩咐四个弟子暂时不要死,要“留形住世”,活着等弥勒菩萨下来。佛的这个精神就是三轮体空的布施。

这里着重的是刚才提到的法布施,因为须菩提问到如何使心、妄想烦恼降伏下去!怎么样使自己的心宁静,能够永远安详停留地保持住。佛先答复他:就是这样。因为须菩提不懂,所以佛接着在下章就说了一段理由,说大乘菩萨道的修行方法,也包括精神的生命,应无所住行于布施,任何事情一做便休,无所住。应该无所住行于布施,这个叫修行。你心理的行为随时做到无所住,一切都布施,都丢开了,这是我们普通的话,都丢掉了。禅宗经常用一句话,放下,就是丢掉了。做了好事马上丢掉,这是菩萨道;相反的,有痛苦的事情,也是要丢掉。有些人说,好事我可以丢得,就是痛苦丢不掉啊! 实际上,好事跟痛苦是一体的两面而已,一个是手背,一个是手心。假使说,好事他能够真丢开的话,痛苦来一样可以丢开,所以痛苦也是一个很好的测验。如果一个人碰到烦恼、痛苦、逆境的时候丢不开,说他碰到好事能丢得开,那是不可能的。

儒家经常告诫人,不要得意忘形,这是很难做到的。一个人发了财,有了地位,有了年龄,或者有了学问,自然气势就很高,得意就忘形了;所以,人做到得意不忘形很难。但是以我的经验还发现另一面,有许多人是失意忘形,这种人可以在功名富贵的时候,修养蛮好,一到了没得功名富贵玩的时候,就都完了,都变了,自己觉得自己都矮了,都小了,变成失意忘形。 所以得意忘形与失意忘形,同样都是没有修养,都是不够的;换句话说,是心有所住,有所住,就被一个东西困住了,你就不能学佛了。真正学佛法,并不是叫你崇拜偶像,并不是叫你迷信,应无所住而行布施,是解脱,是大解脱,一切事情,物来则应,过去不留。等于现在引磬一敲,下楼就是下楼,《金刚经》还是归《金刚经》,你还是你,如此应无所住。

应无所住,“三轮体空”话布施

佛学有一个名称,叫做“三轮体空”。轮者不是车子的轮子。轮是形容词,指三个部分,就是施者,受者,施事,这就是讲布施的重要。《金刚经》现在开始讲般若了,般若的第一个眷属,就是布施。刚才这一段已经开始要讲布施,先说明三轮体空的道理。 布施有三种,第一种财施是外物的,像金钱财物等布施,这叫外布施。第二种法施是精神的,如知识传授,智慧的启发,教育家精神生命的奉献等,都是精神的布施,这种属于内布施。第三种是无畏布施,如救苦救难等。不管是哪一种布施,施者应该抱持无施的心态,用一种希望他人能够得到益处的心情来贡献,那就是宗教家的精神了。必须做到施者无此念,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受者也空,施事也空。看到人家可怜应该同情,但是同情就是同情,布施了就没有事了,忘记了谁接受我的布施。做完了以后,“事如春梦了无痕”,无施者,无受者,也无施事,这才是佛法布施的道理。 所以佛在这个世界上,以师道当人天的师表,教化一切众生,救度一切众生,度完了,他老人家说:再见,不来了。只是吩咐四个弟子暂时不要死,要“留形住世”,活着等弥勒菩萨下来。佛的这个精神就是三轮体空的布施。

这里着重的是刚才提到的法布施,因为须菩提问到如何使心、妄想烦恼降伏下去!怎么样使自己的心宁静,能够永远安详停留地保持住。佛先答复他:就是这样。因为须菩提不懂,所以佛接着在下章就说了一段理由,说大乘菩萨道的修行方法,也包括精神的生命,应无所住行于布施,任何事情一做便休,无所住。应该无所住行于布施,这个叫修行。你心理的行为随时做到无所住,一切都布施,都丢开了,这是我们普通的话,都丢掉了。禅宗经常用一句话,放下,就是丢掉了。做了好事马上丢掉,这是菩萨道;相反的,有痛苦的事情,也是要丢掉。有些人说,好事我可以丢得,就是痛苦丢不掉啊! 实际上,好事跟痛苦是一体的两面而已,一个是手背,一个是手心。假使说,好事他能够真丢开的话,痛苦来一样可以丢开,所以痛苦也是一个很好的测验。如果一个人碰到烦恼、痛苦、逆境的时候丢不开,说他碰到好事能丢得开,那是不可能的。

儒家经常告诫人,不要得意忘形,这是很难做到的。一个人发了财,有了地位,有了年龄,或者有了学问,自然气势就很高,得意就忘形了;所以,人做到得意不忘形很难。但是以我的经验还发现另一面,有许多人是失意忘形,这种人可以在功名富贵的时候,修养蛮好,一到了没得功名富贵玩的时候,就都完了,都变了,自己觉得自己都矮了,都小了,变成失意忘形。 所以得意忘形与失意忘形,同样都是没有修养,都是不够的;换句话说,是心有所住,有所住,就被一个东西困住了,你就不能学佛了。真正学佛法,并不是叫你崇拜偶像,并不是叫你迷信,应无所住而行布施,是解脱,是大解脱,一切事情,物来则应,过去不留。等于现在引磬一敲,下楼就是下楼,《金刚经》还是归《金刚经》,你还是你,如此应无所住。

应无所住,“三轮体空”话布施

佛学有一个名称,叫做“三轮体空”。轮者不是车子的轮子。轮是形容词,指三个部分,就是施者,受者,施事,这就是讲布施的重要。《金刚经》现在开始讲般若了,般若的第一个眷属,就是布施。刚才这一段已经开始要讲布施,先说明三轮体空的道理。 布施有三种,第一种财施是外物的,像金钱财物等布施,这叫外布施。第二种法施是精神的,如知识传授,智慧的启发,教育家精神生命的奉献等,都是精神的布施,这种属于内布施。第三种是无畏布施,如救苦救难等。不管是哪一种布施,施者应该抱持无施的心态,用一种希望他人能够得到益处的心情来贡献,那就是宗教家的精神了。必须做到施者无此念,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受者也空,施事也空。看到人家可怜应该同情,但是同情就是同情,布施了就没有事了,忘记了谁接受我的布施。做完了以后,“事如春梦了无痕”,无施者,无受者,也无施事,这才是佛法布施的道理。 所以佛在这个世界上,以师道当人天的师表,教化一切众生,救度一切众生,度完了,他老人家说:再见,不来了。只是吩咐四个弟子暂时不要死,要“留形住世”,活着等弥勒菩萨下来。佛的这个精神就是三轮体空的布施。

这里着重的是刚才提到的法布施,因为须菩提问到如何使心、妄想烦恼降伏下去!怎么样使自己的心宁静,能够永远安详停留地保持住。佛先答复他:就是这样。因为须菩提不懂,所以佛接着在下章就说了一段理由,说大乘菩萨道的修行方法,也包括精神的生命,应无所住行于布施,任何事情一做便休,无所住。应该无所住行于布施,这个叫修行。你心理的行为随时做到无所住,一切都布施,都丢开了,这是我们普通的话,都丢掉了。禅宗经常用一句话,放下,就是丢掉了。做了好事马上丢掉,这是菩萨道;相反的,有痛苦的事情,也是要丢掉。有些人说,好事我可以丢得,就是痛苦丢不掉啊! 实际上,好事跟痛苦是一体的两面而已,一个是手背,一个是手心。假使说,好事他能够真丢开的话,痛苦来一样可以丢开,所以痛苦也是一个很好的测验。如果一个人碰到烦恼、痛苦、逆境的时候丢不开,说他碰到好事能丢得开,那是不可能的。

儒家经常告诫人,不要得意忘形,这是很难做到的。一个人发了财,有了地位,有了年龄,或者有了学问,自然气势就很高,得意就忘形了;所以,人做到得意不忘形很难。但是以我的经验还发现另一面,有许多人是失意忘形,这种人可以在功名富贵的时候,修养蛮好,一到了没得功名富贵玩的时候,就都完了,都变了,自己觉得自己都矮了,都小了,变成失意忘形。 所以得意忘形与失意忘形,同样都是没有修养,都是不够的;换句话说,是心有所住,有所住,就被一个东西困住了,你就不能学佛了。真正学佛法,并不是叫你崇拜偶像,并不是叫你迷信,应无所住而行布施,是解脱,是大解脱,一切事情,物来则应,过去不留。等于现在引磬一敲,下楼就是下楼,《金刚经》还是归《金刚经》,你还是你,如此应无所住。

传递正能量,不见有人、我、及所施之物这叫“三轮体空”

不见有人、我、及所施之物这叫“三轮体空”

再者,虽然做了善事,但是心里并不惦念着所行的善事,那么任凭你做什么样的善事,都能够功德圆满。假如心里老是念念不忘所做过的善事,纵然一生当中都非常勤勉地行善,也只不过是半善而已。

譬如拿钱财来帮助别人,若能做到内不着能够布施的我,外不念接受布施的人,中不思所布施的财物,这三者完全不会放在心上,就是佛经上所说的三轮体空;也可以说是一心清净,不着任何痕迹。

能够做到这样,那么纵然只是布施一斗的谷子,也可以种下无量无边的福田;虽然只是一文钱,也可以消掉千劫以来所累积的罪业。如果这个心还是念念不忘,那么纵然布施了万镒黄金,所得到的福报还是无法圆满。

这又是另外一种说法。

圣者云“供养或布施时,如有一点执着,就并未真正施出去。”

什么叫做大、小呢?

什么是大小呢?

以前有一位卫仲达,在翰林院里当官。有一次他的魂魄被阴差捉到阴间,主审官就叫文书把他在人间所做的善恶两种纪录簿呈上来。等册子送到之后,发现记录恶事的簿子,竟然堆满了整个庭院;而行善的那一卷纪录册,只不过像筷子那样小而已。主审官命令部属拿秤子来称称看,岂知堆满庭院那些记录恶事的册子倒是比较轻,而像筷子那么小的善册子反而比较重。

仲达看到阴间的善恶纪录册之后,纳闷地问道:“我的年纪还不到四十岁,为何过恶会有这么多呢?”主审官说只要有一个念头不端正,就已经算是造了恶,不必等到实际去做了才 算。”

我辈回顾此生恶念之多,怎敢不防意如城?

凡是存心为天下国家着想的那善事虽小而功德大

仲达因而请问善册中所记录的是什么事。主审官回答说“:朝廷曾经大兴工程,修筑三山地区的石桥,你向皇帝呈上奏章,劝请停止这项工程,以免劳民伤财,这卷就是那份奏章的文稿。”仲达说:“我虽然上了奏章,但是朝廷并未接受劝谏,怎么会有这样大的功德呢?”主审官回答说“:朝廷虽然没有听从你的劝谏,但你心中所起的这一个善念,已经是在为全体百姓着想。如果真的采纳了,那么这种善的功德力量就会更大。”

所以一个人的志向,如果是为全天下的人民谋福利,为了国家的前途着想,那么所做的善事虽然很少,但功德却是很大;假使只是替自身着想,善事虽然做了很多,但所能得到的功德却很小。

每行一细小善事,都愿众生父母以此功德,离苦得乐。如此,善虽小而大。

什么叫做难、易呢?

什么是难易呢?

从前有学问的读书人说过:“想克制自身的私欲,必须从最难克制的方面做起。”孔子在答复弟子樊迟所提问的“什么是仁道”时也说先从较难的地方下工夫。”

必须像江西的一位舒老先生,舍去教两年书所得到的微薄薪资,来代替穷人缴交积欠官 府的钱,而使穷人夫妇免除了分离的悲剧。又像河北邯郸地区的张老先生,舍掉十年来所积蓄的钱财,代替一个穷人偿还赎款,而救活了穷人家的妻儿。这两种情形都是所谓的“难舍能舍”。

就像江苏镇江的靳老先生,虽然年老而没有子嗣,他的邻居家境很穷,想要把年幼的女儿嫁给他为妾,但他却不忍心耽误这个女孩子的青春,而将她还给邻居。这就是在非常难忍的情形下,还能够坚定地忍了下来。

这几位老先生“难舍能舍”、“难忍能忍”的精神,实在是一般人难以做到的,所以上天赐给他们的福报也就特别丰厚。

大凡家境较为富裕、又有势力的人,想要建立功德都比较容易。虽然很容易,但却不愿意去做,这实在是在自我糟蹋福报。至于那些家境贫穷、又没有地位的人,若想要行善修福都比较困难。虽然是困难,却能够尽心尽力去做,这才是可贵的。

​行善不论贫富贵贱,只讲现前尽力尽心。若说发达后再行善,待发达时,大约又有借口。

亲爱的读者朋友们,我们一起来学习中华文明传统文化,一起把我们中华文化传承下去,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欢迎读者留言评论和关注,动动你的手指转发正能量,让更多人学习正能量!

应无所住,“三轮体空”话布施

佛学有一个名称,叫做“三轮体空”。轮者不是车子的轮子。轮是形容词,指三个部分,就是施者,受者,施事,这就是讲布施的重要。《金刚经》现在开始讲般若了,般若的第一个眷属,就是布施。刚才这一段已经开始要讲布施,先说明三轮体空的道理。 布施有三种,第一种财施是外物的,像金钱财物等布施,这叫外布施。第二种法施是精神的,如知识传授,智慧的启发,教育家精神生命的奉献等,都是精神的布施,这种属于内布施。第三种是无畏布施,如救苦救难等。不管是哪一种布施,施者应该抱持无施的心态,用一种希望他人能够得到益处的心情来贡献,那就是宗教家的精神了。必须做到施者无此念,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受者也空,施事也空。看到人家可怜应该同情,但是同情就是同情,布施了就没有事了,忘记了谁接受我的布施。做完了以后,“事如春梦了无痕”,无施者,无受者,也无施事,这才是佛法布施的道理。 所以佛在这个世界上,以师道当人天的师表,教化一切众生,救度一切众生,度完了,他老人家说:再见,不来了。只是吩咐四个弟子暂时不要死,要“留形住世”,活着等弥勒菩萨下来。佛的这个精神就是三轮体空的布施。

这里着重的是刚才提到的法布施,因为须菩提问到如何使心、妄想烦恼降伏下去!怎么样使自己的心宁静,能够永远安详停留地保持住。佛先答复他:就是这样。因为须菩提不懂,所以佛接着在下章就说了一段理由,说大乘菩萨道的修行方法,也包括精神的生命,应无所住行于布施,任何事情一做便休,无所住。应该无所住行于布施,这个叫修行。你心理的行为随时做到无所住,一切都布施,都丢开了,这是我们普通的话,都丢掉了。禅宗经常用一句话,放下,就是丢掉了。做了好事马上丢掉,这是菩萨道;相反的,有痛苦的事情,也是要丢掉。有些人说,好事我可以丢得,就是痛苦丢不掉啊! 实际上,好事跟痛苦是一体的两面而已,一个是手背,一个是手心。假使说,好事他能够真丢开的话,痛苦来一样可以丢开,所以痛苦也是一个很好的测验。如果一个人碰到烦恼、痛苦、逆境的时候丢不开,说他碰到好事能丢得开,那是不可能的。

儒家经常告诫人,不要得意忘形,这是很难做到的。一个人发了财,有了地位,有了年龄,或者有了学问,自然气势就很高,得意就忘形了;所以,人做到得意不忘形很难。但是以我的经验还发现另一面,有许多人是失意忘形,这种人可以在功名富贵的时候,修养蛮好,一到了没得功名富贵玩的时候,就都完了,都变了,自己觉得自己都矮了,都小了,变成失意忘形。 所以得意忘形与失意忘形,同样都是没有修养,都是不够的;换句话说,是心有所住,有所住,就被一个东西困住了,你就不能学佛了。真正学佛法,并不是叫你崇拜偶像,并不是叫你迷信,应无所住而行布施,是解脱,是大解脱,一切事情,物来则应,过去不留。等于现在引磬一敲,下楼就是下楼,《金刚经》还是归《金刚经》,你还是你,如此应无所住。

想要成为真正的“上等人”,你得学会这些功夫...

文/贾 欧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一种人:聪颖稳重,圆融无碍,到哪里都顺风顺水,让人感觉他就是一个特别走运的人,前途不可限量。

有人说,这样的人太少见了,没错,用孔子的话说这样的人就是“上知”之人。因为孔子把人分为“上知”“中人”和“下愚”三等。

孔子说:“天生聪明、不学就知道的人是上等;学习后才知道的人是次一等;遇到困难才去学习的人再次一等;遇见困难也不学的人就是下等的了。”事实上,大多数人都属于“中人”。

孔子又说:“唯上知与下愚不移”,也就是说:“只有上知(生而知之者)和下愚(困而不学者)是改变不了的。”

所以,“中人”的“升值”空间特别大。那么,我们“中人”怎么学习参悟才能达到“上知”之人的境界呢?

1 .找准定位,易得贵人

《易经》有云:“明相位,立德业”。只有明白自己所处的位置,采取适度的策略,才能建立自己的事业。

找准了自己的定位,才能清楚怎样的言语和行为是否合乎时宜的,也能更好地为未来做出正确的规划。

现在的人,最容易犯得毛病就是看不清自己的位置,“自以为是”。刚开始还能意识到自己的卑微的身份,当有了一点成绩,就开始自大起来,利益的欲望就会蒙蔽双眼,目中无人,慢慢就会得罪身边的人,更容易惹怒顶头上司——“大人”,得罪“大人”的后果自然是前途堪忧。

孔子说“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这个“畏大人”就是在警示我们要明确自己的定位,要敬畏“大人”背后隐性的震慑力,万不可妄动,自不量力。

我们都生活在“人”的世界里,不可避免地要与别人协作配合,俗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

一个人要想有所成就,单靠一个人的力量是成不了气候的,所以,首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把身边的每一个人都当成贵人,上下不欺,左右逢源,自然会顺风顺水,前途无量。

2 .善念常存,消灾积福

一个人无论出生在什么样的家境,从小都会被父母教导要有向善的信念。这种行为不单单是一种爱的表现,更像是每一个做父母的,骨子里先天带来的一种意识基因。因为善不仅能给人带来看得见的福报,也可以累积看不见的荫德。

《易经》上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积累善行善德的家族,这个家族的福报不会断绝,家族的后代也会承受福报。常常做不善之事的家族,这个家族会经常发生灾祸,甚至连累后代。

人有别于动物被称为万物之灵,能知善知恶,为善去恶,人的本性都是向往真、善、美的。

人一发善念,就能和身边人内心的善,感应到同一“频率”,即而产生“共鸣”,“共鸣”让人对有善行的人就会自然地亲近,信赖,配合……

所以,在我们生活中,就是因为一个个不经意的善举,不知不觉为我们积累了很多的福报,福报多的人,人缘就会好,就会得到很多的帮助,这些叫作善缘,来自那颗春风化雨的善心。

当然,有时候,做善事并不能得到看得见的好处,事实上,吃亏就是吃补,它让我们内心得到了滋润和充盈,心无外物,心无外理,一切内化于心才最重要。

《金刚经》里有一句佛词叫作“无相布施”。它的意思是说:布施时没有能布施的我,受布施的人,所布施的物,当然布施后更不存求报的念头,这种三轮体空无相而施的功德,才是最大功德。其实从万物一体的角度来说,这是一种最大的善。

行善就是积福,福气满满,好运自来。

3 .心诚则灵,顺天应人

《孟子·离娄上》上说:“诚者, 天之道也 。诚之者 ,人之道也”。诚实,是天地之大道,天地之根本规律。追求诚信,是做人的根本原则。

天地不言,而四时行焉,孕育万物,而无私无求,这是最真的诚。天地因诚,而亘古长存。诚才是真道。

人生于天地之间,要顺应天道,就要真诚。人的诚之于天地,就是要顺乎自然规律,天人合一,而最终表现为人的德行。一个人的德行有多高深,就可以知道他内心的真诚有多少。

有时候,在我们认为“巧合”的事件中,总感到冥冥之中有一种力量在伴随左右,表现为“如有神助”或“真见鬼”,这个其实就是我们内心与天地万物之诚的感应反射,人们直接称之为“神”或“鬼”。

所以,你是想“如有神助”,好运连连;还是想“真见鬼”,事事不顺,就看你内心对待万事万物诚意的真假,这就是所谓的心诚则灵。

人的诚之于他人,就是应人。这个“应”字,包含有时空的变化,在不损人不伤己的前提下,“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无可无不可,最终是为了做到最大合理化的应用。

人的内心之“诚”就是人的良心。人一凭良心,做任何事都会感到坦荡光明,所以说“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心学大师王阳明临终前,留给后人最后一句话就是: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人人都喜欢和君子交往,就是因为君子的光明磊落,内心之诚能与他人建立良好的感应,可以愉快舒服地共事。就连小人内心也是敬仰君子的,这个共通之处就是诚,只是小人的“诚心”被不正之欲所蒙蔽,没显现出来。“君子之道”,其实就是人之本道,天之大道。

心诚,就会顺天应人,至诚可通神明。待人接物要以诚为本,就会成无心之感,感天应人,无往而不利。

总之,“上知”之人,善与智是统一的,从一而终,圆融无碍,心安理得,即为天人合一,实为大运。 “中人”之人,善与智起伏不定,容易从本心之善,因欲望偏向恶,恶生戾气,生幽怨,运气就会差,也难积荫德。

人还得自修精进,明相位,立德业,从善如流,诚心挚意,才算是真正懂得运气的人,才能自天佑之,吉无不利!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贾欧

作者简介

河南永城人,曾仕强老师的铁粉。曾仕强公众号选题团优秀成员。热爱传统文化和国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