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黄道吉日

甘露王菩萨(甘露王)

发布时间:2024-06-03 16:24:56作者:及時行樂来源:网友整理

甘露王菩萨(甘露王)

本文目录一览:

如来佛祖的十大弟子

在释迦牟尼佛的高足中,其最杰出的十大罗汉为十大弟子:

第一为摩诃迦叶,称苦行第一;

第二阿难陀,称多闻第一;

第三舍利弗,称智慧第一;

第四是须菩提,称解空第一;

第五是富楼那,称说法第一;

第六是大目犍连,称神通第一;

第七是摩诃迦旃延,称论义第一;

第八是阿那律,称天眼第一;

第九是优婆离,称持戒第一;

第十位是罗睺罗,称密行第一。

在我国一般古寺中,释迦牟尼佛像和十大弟子像安奉在一殿的也有很多。兹将十大弟子的简要历史分述于下。

1、摩诃迦叶

他专修头陀行,为第一次佛典结集的主脑人。由于完成这次佛典结集任务,所以大迦叶的盛名,遂名闻天下。其详名为“摩诃迦叶婆”,生于中印度王舍城附近摩诃婆罗村,父为婆罗门教中有名的大富翁,夫妻结婚多年,苦无儿女,于是向毕钵罗树求子,遂生摩诃迦叶,取乳名毕钵罗耶那。此子出生后,即具备三十二相,且一举一动都异于常人。8岁受婆罗门戒,已精通其中奥妙。一天,听说释迦佛的盛名,遂前往加入教团,其妻拔陀伽毗罗尼也出家为尼。他少欲知足,专志于修行,所以称为头陀第一。当释尊入灭之际,适其远在北方行脚,得此悲报后,即昼夜兼程赶回跪于圣棺之前,悲恸不已,更立志说:此后我决心计划结集佛典,以建立人间净土。传说他入云南鸡足山的禅房,静待龙华三会。

2、阿难陀

阿难陀一名难陀尊者,生于迦毗罗卫城,是提婆达多之弟, 甘露饭王之子,与释迦佛是表兄弟。他幼年师事十力迦叶,依跋耆子的忠言而得道,于释尊55岁时,始入佛门,侍从释尊前后达25年之久。当释尊入灭之际,与阿冕楼陀同侍于释尊的枕边,专心守护。他生性能博闻强记,闻一知十,故称为多闻第一。在经典结集大事中,大部分的经文,都是凭他的记忆而口传的。其天性慈悲温和,容貌俊俏,颇得妇女的爱慕,屡蒙女难之祸。他于佛灭后20年,见同学大迦叶在鸡足山示寂,始觉自己的死期将近,乃在恒河边召集五百比丘,作最后的垂训,于120岁时而从容灭度。其遗骨葬于王舍城的竹林精舍之侧。

3、舍利弗

原名优婆底沙,详名为舍利弗多罗。关于舍利弗名字的由来,在《大智度论》里说:“摩陀罗王有一女,其眼酷似舍利鸟 (一种水禽)之眼,故名为舍利,下嫁帝沙,生有一子,取名为舍利弗。”因“弗多罗”三字译作子,故又称他为舍利子。他幼时,因受其博学多才的父亲及贤明之母的教养,所以精通百科技艺。他与朋友俱律陀,拥有弟子多人,声势相当广大。一日,他遇着马胜比丘,得知释尊的盛名,即钦慕不已,遂率350余弟子,在们·林精舍归依佛陀,受具足戒,弟妹六人均出家,成为释迦弟子。此时因舍利弗的归依,使释迦的威德更加发扬,使教团的势力也大为扩张,佛陀誉他为法将。舍利弗因此而占诸弟子的首座,被称智慧第一。他先释尊入灭,当他觉得自己涅槃期近时,乃返回故乡,安坐一室,澄心静虑。传说未来他将以华光佛的称号,再来人间以利益一切众生。

4、须菩提

须菩提释作善吉、空生、善业,出生于舍卫城,是给孤独长者之弟、须摩那长者之子。关于他译名的由来,在《净名疏》内记载如下:此人出生之时,以其家室皆空,故名“空生”;此时家人十分恐怖,相生前来卜卦的结果,认为此子出生时的奇瑞,是为吉相,乃称善吉;此人本性慈善,不好诤论。他出家修道,起慈悲心,入无诤三昧,能常行善业,故名“善业”。他后来立志归入佛门,常好入空定,为十大弟子之一,被称为解空第一而驰名。般若的教理以尊者为祖。

5、富楼那

富楼那译作满意子,或满愿子,出生于迦毗罗卫城郊的罗那拔多村,是迦毗罗城长者之子,阿若侨陈如之甥。其父为净饭大王之国师,驰名一世。富楼那在少年时,为其兄所歧视,乃卖给最卑贱的商人,他每日除努力的工作外,尚能诚意的奉侍佛陀,不惜倾其财富,建立精舍,发愿归入佛门,非常勤学,因其擅于辩论,说法巧妙,被称为说法第一而闻名。后来他在输卢那国,收有五百弟子,并建有五百座伽蓝,致力于宣传佛法。

6、大目犍连

世间多称他目连尊者,译作大赞诵,或大胡豆。在《祖庭事苑》里说他“梵名大目犍连,姓采菽,传说上古有仙,居山寂处,常采绿豆而食,因以此为姓,目连之母即属此族。”目连本名为俱律陀,出生在王舍城北方的俱律陀村,父为王家之师,母名采菽。少年时与舍利弗为密友, 自幼即决心离俗修道,他俩各征得其双亲之许可,相率赴王舍城,对释尊说明其来意,释尊即收他俩为弟子。目连被称为神通第一而闻名。因他得知其生母深堕地狱,受尽苦患,遂往见释尊,请求救母之法,然后得以将生母救出地狱,因此大孝子目连的芳名,传至今日的家喻户晓。当时的裸形外道,与释迦有宿怨,因知目连救母闻名天下而怀恨在心,遂乘目连于伊尸嗜利山中坐禅入定之机,将其刺杀,此实为释团的一大损失。

7、摩诃迦旃延

摩诃迦旃延为梵语,译作文饰,又称好肩,其本名为那罗陀,是阿槃提猕猴食邑一长者之子,其父力吠陀学的论师,他继承其父的血统,成为一位贤明长者,成为释迦教团的一员后,更表现出他卓越的才能,被称为论义第一,极受众人尊重。先前释迦诞生后,净饭王召请频陀山的阿私陀仙人入宫,为新生太子占卦,此仙人即是迦旃延的舅父。迦旃延早已寄居其舅家中,学习四禅五通的道术,后来赴鹿野苑归依佛陀。得道后专门弘法于乡里,被誉为巴利文典之祖。

8、阿那律

阿那律一名阿尼卢陀,是白饭王的儿子,释尊的表弟。他天资聪敏,少年时,即知其必将成为大器,于迦毗罗卫城,倾听释尊的教化后,即发心出家修道,迫切要求释尊准其加入弟子班。有一天,他在佛座前昏昏入睡,受到佛的呵责,遂立誓终生穿粪扫衣,昼夜不眠,因此以致双目失明,他的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受到大家的称赞,被推为天眼第一,成为佛灭后的首领之一员。当释尊入灭之际,他侍于涅檠床前看护,并参加第一次佛典结集大业,其功亦巨大。

9、优婆离

优婆离为梵语,译作近取或近执。他出身于首陀罗(当时印度被视为最贱的民族),初为王舍城的理发师,但他的本性颇为忠实,而且工作热心,甚得宫廷诸官及王家的信任。后来和释迦族的公子们一道发心归依,释尊为他首先传授戒法,后来,由于他精通戒律,为僧团解决了种种问题,被视为僧团的上首,誉为持戒第一。释尊入灭后,佛典结集事起,他担当最难的律藏方面的工作,以其多年来所学的知识和卓越才能,不息不休,完成此—艰巨的任务。

10、罗睺罗

罗睺罗是释尊的嫡子,母为耶输陀罗。传说他在母胎内前后达六年之久,乃命名为罗睺罗,罗睺罗译为覆障。一说罗睺罗诞生之日,适逢日蚀,因而得名。释尊成道后三年,乃令舍利弗和目连促其出家,拜舍利弗为师加入僧团,由于他中途怠慢,受到佛陀的教诫,遂立誓严守规戒,励行道业,因而得到密行第—的称誉,实不辱父望。

龙王是座山

□晁 起

龙王不是龙,是一座山,安康人叫它龙王山。

陕西南部有秦巴二山,自西向东,伴随汉江,交错对峙,一路逶迤向东直奔楚地而去。两大山脉咬合缠斗之处汉水仍能从中流过,必是两山余脉之所在,虽说地处余脉,但秦岭南麓和巴山北坡时不时就突兀而起几座俊秀的山峰来,大多都成了汉江边的名山,成了安康人修仙的去处,又往往被归在名山之列,或者被列在胜景之中,这龙王山也不例外,是为安康四大名山之一。

先民选定居所,必讲风水,风由山生,水从山来,山地宜耕种,有水好交通。安康人自从定居在秦巴山间,汉水之畔,命运之中就注定了要与山为伴和水抗争,汉水不但从在山间穿行千年,也从我们的血脉中流淌而过,在养育一江两岸生灵的同时,也带来无尽的灾难,安康城曾多次被汉江洪水席卷一空。在与水的对战中,苦于认知有限,难在能力不足,于是幻想有一种超自然的神灵侵扰了我们平静富足的生活,假想它就是龙。汉江过安康城每每有洪水袭来,常常是大水东去城东三里,又突然掉转水头,凡是破城之后,大多街巷涤荡一空,先民认为江水中必有黑龙王,后来在插入江中的山包上建造一塔,名为奠安塔,想要永远奠定安康基业。日出东方,塔影如鞭,直刺汉江,击沉黑龙,以防水患。由此看来,有江必有龙,治水需治龙。

出安康城东去三十里,汉江北岸有山拔地而起,名为龙王山。算不得高山,但有仙成名,有龙也灵。山下是汉江上一大险滩,人称神滩,这个神滩既不是好名字也不是美好祈愿,前些年在沙滩上不断有成堆的古铜钱被挖出来,证明千百年来有很多上达汉中下抵汉口的商船在这个滩头上非沉即翻,也必定有很多的血泪故事发生在这里,先前生产力不发达,有什么办法呢?滩右有高崖,崖上名为观音堂,为保舟楫之利,建寺供奉观音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比如乐山大佛,也是为了保行船安全而建。话说外来的和尚好念经,可西来的佛祖未必能治了流经神滩就变得暴怒的汉江,后来观音堂被人民政府占用了,是当下早阳镇政府的所在地。我们和江河湖海争斗,一贯的经验是请龙王相助。凭着多年的观察,神滩北向有河南来,溯河十里有八丈高瀑布冲击山崖成潭,水声如钟鸣震动三里开外,每年有娃娃鱼从潭下结队而出,夜里叫声如婴儿怒啼,村民以为必是龙子龙孙自此出江下海,故把这一高瀑大潭叫龙潭。龙潭以下,神滩以上,这段河流被称作神滩河。

龙王山脚下,东为神滩河,南为汉江神滩。山水河滩成为一体,就成了故事。为何神滩不利舟楫,打翻商船无数?要知道汉江并非闲水,一度时期,它是两湖地区粮食西运长安的重要水上通道。现在看来,滩之险无非是秦巴山系余脉深插河谷形成暗流的结果,只需动用机械疏浚河道即可,但在当年,只能认为是恶龙盘桓江底所致。在人们的真诚祝祷之下,有好龙立志要保人民安康,亦有恶龙以捉弄百姓为乐,于是两龙相斗,最终不满足在水中斗法,化做两座山丘,坐落在神滩河东西二岸,约定以谁长的高为胜,据传说河东的黑龙眼看河西岸的黄龙超过了自己,首先动了恶念,大刀挥去削了黄龙的头皮,黄龙奋力还击用大锤砸烂了黑龙的脑袋。时至今日,龙王山山顶平如刀削,半山腰的黄土地却肥美,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龙王山儿女,而神滩河东岸的黑龙山常年垮塌,碎黑石被运去铺了铁路,大石块成了安康城各类建筑的根基石。是黄龙胜了,但险恶的神滩还在,仍然不能保佑商船的平安,安康城里的商家捐资在黄龙变成的山顶修建龙王大庙,作为感念,以求平安。这山也就成了龙王山。

农耕社会,靠天吃饭。每年二月二,是为龙抬头之时,少不得要去龙王山烧香,希望新的一年风调雨顺。秋旱之季,怕粮食减产或绝收,也要去龙王山求些雨来,只要龙王不偷懒降下甘霖,丰收之后必然兑现诺言,在龙王庙前唱上三天三夜的皮影戏。少年时曾跋涉五十里山路去赶过庙会,因为没有钱在庙会上买吃货,对龙王山印象并不好,在山顶寻找传说中的七口古井也没能如愿,总怀疑这突兀在汉江边上的山顶顶上怎么会有众多的井水,倒是山顶正中的老井里水很充盈,用葫芦瓢喝了个够。算是与龙王山和山上的龙王们有了一次初相会。

春去夏来,杏黄时节,想去看看龙王山,听说已不是原来的那般模样。想必是龙在现代社会中作用不是太大,怕是被人们淡忘了许多,或者都没人求它了。常常求雨不得,人们也可能失去了耐心,兴修了很多的水库,也筑了如长龙一般的水渠穿行在田间地头,就连地方党报上都发表了“天上没有玉皇,地上没有龙王,我就是玉皇,我就是龙王,喝令三山五岳开道,我来了!”的歌谣。过去登临龙王山的乡村小道已是杂草丛生,不似往日的繁荣景象,好在盘山公路通达山顶,沿途田园风光旖旎,回看汉江波光点点,如游龙向东渐去。

我是来看龙王的,先去寻龙王庙吧。料想那紧闭的高大山门背后一定有一座富丽堂皇的大庙,写着“龙王庙”三个金色大字,毕竟这是龙王的山嘛。定睛细看,真的没有什么大庙,右侧倒是有一座一人多高的小庙,门口有一横幅写着“南无甘露王菩萨”,正百思不得其解,已看见庙内神龛上正站立着三个吹胡子瞪眼睛的老人,两侧两小人拿着铁叉,难不成是虾兵蟹将?再看三尊神像头顶,帷幕上写着“龙王菩萨”。果然这就是龙王庙了,但也让我一阵好找啊,他们竟然皈依佛门,做起了菩萨。门口也有一联,说是“龙游西岭山势高,潭流东海水源长”,看来已经不再是过去呼风唤雨的黄龙王了,那就不拜会了,别去。

从土地庙前的坡地上往下走,终于望见了以前喝过水的古井,只是井上修了亭子,也加了水泥井盖,一位师傅来邀我们进庙烧香,说是神灵得很,许啥愿都能应验。我说这井水还能喝吗?师傅说,现在管理严格,不让喝生水,所以盖住了,喝水都是从远远地山谷里抽上来的,烧开了才能吃。我说那我许个愿吧,让我喝一葫芦瓢的泉水,菩萨保佑我不肚子疼。师傅说,这个不行,前几天庙会时,镇上来的干部一再交待,井水不让随便喝,说是必须讲食品安全。古井前有两株古柏,葱郁的枝叶显示着勃勃生机,斑驳的老皮又昭示着时代之久远。往东看是钟楼,往西瞧是鼓楼,晨钟暮鼓本是召集众僧做早晚课的号令,由于庙里僧尼极少,这钟鼓正积了厚厚的尘埃,似乎很久都没有动过。

七宝如来的吉祥真言和功德利益

1.七佛如来的咒语.手印与功德利益:

一、南无宝胜如来:

◎咒语:那谟 啰怛讷怛啰耶 答塔葛达耶。

◎功德:若闻宝胜如来名号,能令众生尘劳业火悉皆消灭。若有住菩萨乘诸善男子及善女人,闻彼宝胜如来.应供.正等正觉名号,能称念受持者,是人能生多种福蕴。

二、南无离怖畏如来

◎咒语:那谟 微葛怛得啰纳耶 答塔葛达耶。

◎功德:若闻离怖畏如来名号,能令众生常得安乐,永离惊怖,清净快乐。由称念离怖畏如来名号加持故,能令诸鬼一切恐怖悉皆除灭,离饿鬼趣。

三、南无广博身如来

◎咒语:那谟 发葛瓦谛 月补辣葛得啰耶 答塔葛达耶

◎功德:若闻广博身如来名号,能令众生饿鬼针咽业火停烧,清凉通达,所受饮食得甘露味。由称念广博身如来名号加持故,能令诸鬼咽喉宽大,所施之食,恣意充饱。

四、南无妙色身如来

◎咒语:那谟 苏噜八耶 答塔葛达耶

◎功德:若闻妙色身如来名号,能令众生不受丑陋业报,诸根具足,相好圆满,殊胜端严,天上人间,最为第一。由称念妙色身如来名号加持故,能破诸鬼丑陋恶形,即得色相具足。

五、南无多宝如来

◎咒语:那谟 波虎啰怛纳耶 答塔葛达耶

◎功德:若闻多宝如来名号,能令众生具足财宝,称意所须,受用无尽。由称念多宝如来名号加持故,能破一切诸鬼多生已来悭悋恶业,即得福德圆满。

六、南无阿弥陀如来

◎咒语:那谟 阿弥怛婆耶 答塔葛达耶

◎功德:由称阿弥陀如来名号加持故,能往生西方极乐净土,莲花化生,入不退地。

七、南无世间广大威德自在光明如来

◎咒语:那谟 卢迦委斯谛 呤捺弟 唧说啰 不啰发耶 答塔葛达耶

◎功德:若闻世间广大威德自在光明如来名号,能获得五种功德:

一者,于诸世间最为第一。

二者,得菩萨身端严殊胜。

三者,威德广大超过一切外道天魔,如日照世显,功德巍巍。

四者,得大自在所向如意,似鸟飞空而无阻碍。

五者,得大坚固智慧光明。身心明彻如琉璃珠。

唐朝宦官杀百官比魏忠贤还牛百倍:835年12月14日甘露之变

萨沙历史上的今天。

作者:萨沙

本文章为萨沙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

【萨沙讲史堂第一千三百九十五期】(历史系列第681讲)

一个唐朝宦官杀百官比魏忠贤还牛百倍:835年12月14日不满宦官专权的唐文宗联合李训和郑注发起甘露之变,反而造成数百名官员遭到杀害。

自古以来,中国的皇室都存在四种力量,分别是:权臣、王爷、外戚和宦官。

权臣

权臣很容易理解,就是掌握实权、能力突出的大臣。

皇帝是世袭制度,老子厉害儿子草包的事情很多。皇帝自己无能,当然必须任命有能力的大臣。如果王朝的制度不太合理,久而久之,权力就会集中到权臣手中。

如南北朝、五代十国时期,很多皇帝都是被权臣叛乱或者篡位干掉的,

赵匡胤也是权臣篡位。

不过,诸如宋代、明代、清代创建防备权臣的制度以后,权臣想要篡位基本不可能,顶多可以多获得一些权力。

王爷

王爷就是皇帝的兄弟,很多都是争夺继承权失败的人。朱棣这种人并非能力不足,只是父亲不喜欢他而已。王爷也是皇族成员,存在篡权夺位的巨大威胁。

朱棣篡位以后,就对方孝孺说:这是我们朱家的事情,外人不得干预。

确实,老百姓和大臣对于王爷篡位,一般并不关心,反正都是一家人内部搞来搞去,谁做皇帝还不一样?

所以,历史上王爷夺权甚至开战的众多。

不过,历朝历代,皇帝对于自己的兄弟都是严加管束。

明代朱棣以后就完全取消皇族王爷的兵权和行,只能吃吃喝喝。清代王爷都不能随便离开北京城,直接变成了圈养。

外戚

外戚的威胁主要是皇帝幼小或者无能、有病,太后或者皇后代为执政。

而执政绝非一个人就可以玩得转,这些女人必须借助娘家的势力进行帮助。

于是,外戚也就厉害起来。

除了明代刻意消除外戚以外,外戚干政在各朝各代都很常见。

著名的三国之所以出现,本质上就是外戚大将军何进,胡乱施政的结果,天下大乱。而吕后的吕家,武则天的武家都权倾一世,控制了朝政。

不过,外戚并不难对付。往往太后或者皇太后死去或者失去势力,外戚很快就烟消云散。

宦官

宦官是四种势力中,威胁最小的一个,影响却大。

除了开国皇帝以外,其他的皇帝多是“长于深宫之内,养于妇人之手”。在皇宫内,皇子日夜接触的只是宫女和太监,没有朋友一说。

宫女是女人无法重用,而太监往往同皇帝一起长大,双方有一定情义。

同时,宦官长期混迹于宫廷,尤其是皇帝身边的太监耳濡目染,通常都有一些政治能力和政治手腕。

皇帝需要用人的时候,太监作为心腹往往被委以一些权力。

皇帝对于太监的信任也是有原因的,其一就是太监没有后代。

没有后代,太监篡位的可能性就很低,冒着诛九族的危险篡位传给谁呢?

既然没人可传位,太监还不如生前多捞钱,吃喝玩乐一辈子,也就差不多了。

所以,中国历史上官宦都是颇有权势的,包括今天提到的甘露之变。

安史之乱中,天下大乱,很多所谓忠心耿耿的将领都叛乱了,皇帝也不知道该信任谁。

从唐德宗开始,任命心腹太监掌握禁军,成为制度。

谁掌握禁军,谁就可能杀死皇帝。

皇帝选来选去,还是认为身边的心腹太监更可靠。

然而,此举却极为不妥。

当时太监作为皇帝和大臣的联络员,已经掌握一部分政治权利,现在又得到了军权。任何人只要掌握了军政两个大权,就等于是土皇帝,可以在自己权力范围内为所欲为。

唐德宗的弱智行为,为子孙后代埋下了大坑。

826年,唐敬宗被宦官刘克明杀害,后者扶持绛王李悟继位。

掌握实权的大太监王守澄立即出动禁军,将这伙人消灭,随后拥立唐穆宗次子李昂为唐文宗。唐文宗是唐敬宗的弟弟。

和荒淫无道的哥哥完全不同,唐文宗颇有能力。

可惜,当时唐朝政局一片混乱。地方藩镇割据,拥兵自重,唐军无力镇压,只能听之任之。

外面,强大的异族吐蕃、回鹘等少数民族,跃跃欲试,不断渗透入侵。

而内部除了宦官专权以外,士大夫政治斗争也非常激烈。牛李党争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只要是敌对派一律往死里整。除了政客以外,甚至连诗人杜牧和李商隐仅仅因站队问题,就被牵连。

他们斗的很厉害,导致官僚体系内耗严重。

这种情况下,唐文宗仍然试图改革:资遣宫女三千人,罢免官员一千二百余人。

这些改革行为对国家有所帮助,却无关大局。唐文宗逐步意识到,最大的敌人就是宦官集团。

此时宦官集团已经坐大,不把皇帝放在眼里。

李党的领袖李宗闵之所以当宰相,就是勾结太监的结果。

李宗闵向唐文宗推荐党羽牛僧孺,文宗甚至无力反对,被迫任命牛为宰相。而面对李党胡乱打击政敌,将牛党领袖李德裕赶出中央担任四川节度使,唐文宗也无法干涉。

最夸张的是,李德裕在四川期间,一举击败吐蕃,收复了重镇维州(今四川甘孜州东部)。而牛党仗着太监支持,不给奖励,甚至强迫唐文宗下诏,要求李德裕将维州还给吐蕃。李德裕极为愤怒,差一点就反叛。

唐文宗认为,牛党只是宦官的爪牙,只要收拾了太监集团才能彻底掌握大权。

于是,他开始同心腹大臣李训、郑注商量。

有意思的是,李训、郑注是大太监王守澄,推荐到唐文宗身边的卧底。

然而,李训、郑注都是足智多谋的人,又有传统的士大夫忠于君主的心理。

这两人明知道大太监王守澄的势力极大,难以对付,仍然帮助唐文宗出谋划策。

有意思的是,王守澄认为李训、郑注都是自己的人,郑注还是他多年的好友,对两人没有怀疑,放松了警惕。

而大臣们也认为李训、郑注都是宦官党羽。

在两人建议下,唐文宗一步步削弱宦官们的实力。

唐文宗首先处死了大太监陈弘志,借口他参与杀害唐宪宗。没多久,唐文宗借口禁军左神策中尉韦元素贪污、懒惰,解除职务,由擢右领军将军仇士良接任,以夺取禁军的军权。

仇士良也是太监,却同王守澄的关系非常差。

而此时王守澄也颇为困难,他把持朝政长达15年,三度参与皇帝的废立,树敌非常多。

甚至太监集团内部,也有很多人反对他。

最初唐宪宗被杀事件中,一般认为王守澄才是幕后黑手。宦官集团内部出现分歧,王守澄竟然窝里反,使用霹雳手段杀死继位的李恽和大太监吐突承璀。

而此次唐敬宗事件,也是宦官集团内部的分歧。王守澄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力,毫不留情的杀死包含绛王李悟及太监刘克明在内的一干人。

连续两次对付于宦官集团内部的,让王守澄众叛亲离。

太监们认为他眼中只有权势,冷血无情,随时可能翻脸,不能依靠。

本来王守澄肯定要完蛋了,此时唐文宗却过于心急。

在夺取王守澄的军权后,唐文宗在835年命令宦官李好古带着士兵,强行给王守澄灌下毒酒,将其毒死。

王守澄的弟弟王守涓迅速逃走,也被唐文宗派人杀死。

杀死了王以后,宦官集团的势力仍然存在。

感到恐惧的太监们团结起来,放弃内讧,一致推举仇士良为领袖。

仇士良掌握军权,也有一定政治能力,不好对付。

这种关键时候,唐文宗的左膀右臂却出了问题。

大臣李训嫉妒郑注的地位,多次告诫唐文宗,说郑注野心勃勃,很有可能成为第二个权臣。

唐文宗耳根子脚软,开始对郑注忌惮起来,改而任命李训为宰相,将郑注派到外地担任节度使,唐文宗计划,一旦铲除宦官以后就将他干掉。而郑注的政治能力,远远强于夸夸其谈的李训,导致唐文宗势力大减。

此时,唐文宗决定,仍然按照郑注制定的计划,准备在王守澄的葬礼上动手,将数百宦官包括仇士良在内,一网打尽。

然而,李训怕计划成功会让郑注东山再起,竟然决定自己抢先动手,获得头功。

835年,左金吾卫大将军韩约奏称左金吾仗院内石榴树夜生甘露,为祥瑞之兆。

李训认为这是提前动手的好机会,就诱骗唐文宗亲自去看,而不告诉他准备动手的真相。

而唐文宗只要去宫外,心腹太监大多会跟随出发,就是一个好机会。

李训安排上百士兵躲在院内,准备等唐文宗一到,就动手杀死太监们。

然而,唐文宗却也对李训有所疑惑。他的轿子到达院外,就先派遣仇士良、鱼志弘等宦官前去查验。

仇士良刚刚进去,就发现这里埋伏着士兵,急忙逃走。仇士良很聪明,立即明白是唐文宗和李训的计谋。

于是,他立即劫持唐文宗逃走,声称李训造反。李训大惊,急忙赶来拦住轿子,要向唐文宗解释,同时命令士兵开始杀死太监们。

此时唐文宗无法分辨李训是不是试图杀他,只能先逃命。

李训追上去拉住轿子不放,被宦官郗志荣打倒在地,宦官们簇拥着皇帝逃入宣政殿。

李训的士兵杀死了不少太监,但核心太监一个没死,还劫持了唐文宗。

回到皇宫以后,掌握兵权的仇士良,立即命令禁军反击。

这区区几百士兵迅速瓦解,李训逃走后,被抓住杀死。

仇士良认为这是唐文宗试图消灭宦官集团,决定翻脸。他用武力威逼唐文宗下诏,说李训联合郑注叛乱,试图立郑注为皇帝。

由此仇士良派兵乱杀大臣,数百大臣被杀死。

郑注以及党羽大多全家被杀,死者成千上万。

郑注的6个党羽,除了李敬彝已被派去打仗、没有参与甘露之变,其余5人及凤翔亲卒千余人都被族灭。

其中大臣钱可复被士兵包围时,恳求他们放过十四岁的小女儿。

女儿却颇有骨气:“你们当面杀了我父亲,我有什么脸面再活下去!”抱着钱可复求死,于是也被杀死。

唯一得以幸免的家眷,是大臣卢弘茂妻萧氏。

士兵包围她的时候,萧氏大声怒斥:“我是太后的亲妹妹,你们这些奴才来杀我啊!”士兵听了这句话,不敢动手。

仇士良曾说“亲属全部都要杀,孩子也不放过,妻女可以免死但也要成为奴仆。” 宦官田全操甚至扬言:“我入城,凡儒服者,无贵贱当尽杀之!”

这就是著名的“甘露之变”。

唐文宗没被杀,却被彻底架空,成为傀儡皇帝。

仇士良将唐文宗的杨贤妃、弟弟安王李溶、唐敬宗子陈王李成美全部杀死,以恐吓皇帝。

曾经唐文宗对一件小事写了批注,宦官仍然命令按照他们的意图执行。

唐文宗大怒,认为他毕竟是皇帝,连这点小事也管不了吗?试图找宦官们理论。

唐文宗的皇后劝他:你的生命尚且掌握在宦官手中,何必为了这点小事触怒他们。

一次唐文宗和学士周墀闲聊。周墀认为唐文宗之前的改革颇有建树,恭维了几句。

唐文宗却说:我受制于家奴,历朝皇帝哪里有我这么窝囊的。说罢放声大哭。

周墀也泪流满面,跪倒在地。

事后周墀怕被宦官猜疑,从此不敢上朝。

皇帝尚且如此,大臣就更惨了。

此后很长一段时期,中书省、门下省官员入朝都与家人辞别,命令家人准备好后事,因为不知何时会横遭不测。

而这个仇士良把持朝政20多年,除了杀死百官以外,还了二王、一妃、四宰相,直到63岁病死。

可以说,仇士良比魏忠贤厉害太多了。

由此,宦官把持大权一直到70多年后,朱温在903年大杀宦官后,才终告消失。然而,唐朝没有多久就灭亡了。

声明:

本文参考

图片来自网络的百度图片,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

“《甘露寺》是一出顶热闹而整齐的戏,比《群英会》强多了”

作者:刘雁声

 三国故事在戏剧里占有最大的部分,而且无论故事大小都有一出戏,像《捉放曹》,本来不算很长,却在舞台上占有生角、净角的最大势力。早先只是“行路”、“宿店”,后来角儿为火炽起见,才添上“公堂”,可是照样是注意听“行路”与“宿店”,而且“宿店”这一场又是生角的享名戏。

 在三国故事中有几段很热闹的,如现在还很时兴的《群英会》,里面包括“盗书”、“打盖”、“借箭”、“诈降”、“赤壁鏖兵”,还接上“华容道”。再如《甘露寺》,这是三出一块唱,所谓《甘露寺、美人计、回荆州》。再次就是《战猇亭》《火烧连营七百里》,一直到后来孔明《六出祁山》、《失街亭、空城计》,这都是热闹的节目。

梅兰芳、谭富英、李少春、袁世海之《回荆州》

马连良、谭富英、李多奎、袁世海之《甘露寺》

 这里面可以分出两大部分来,一个是孙刘斗智而失和,一个是曹刘交战而失败。孙刘斗智失和,死了一位关公,到了《白帝城》又饶上先主刘备。曹刘交战失败,丧失了蜀中武侯诸葛亮,而孙曹两家也是彼此消长不同,曹了以后曹丕又称帝,后来又到了曹爽,司马氏有权,孙权那边也传了两代却不如从前,而且孙权也在战猇亭以前降了魏,受了九锡。

 孙权之所以降魏的原因,全是《群英会》、《甘露寺》,以及关公坐镇荆州永远不把荆州交给孙权、孙权害死关公等等原由促成的,所以孙权刚降了魏,先主刘备就连营七百里征吴,替两个兄弟报仇。孙权这一方面又出来了一个书生拜大将的陆逊,算是第二个周瑜出现。在以前孙刘失和,周瑜是一个最大的主动。周瑜被孔明气死以后,末了又出来陆逊,孙刘斗智到了这个地方已经渐告结束,因为孙权降了曹操,西蜀成了孤立无援,就是有多少孔明也无济于事,况且曹魏方面又出来一位能够与孔明抗衡的司马懿。所以说孙刘斗智是三国大势最失策的,可是孙刘就因为刘备要办理刘表的善后而占住了荆州,这个荆州,就是孙刘斗智的导火线,而荆州又是孙权降魏的一个条件。

朱素云、王凤卿之《群英会》

 孙刘斗智的第一件事就是所谓生角拿手戏《借东风》,孔明用神鬼莫测之机借来东风,这比东吴无论何人的力量都高得多。有了周瑜的水军,没有孔明借的东风不行;有了蒋干的中计,没有东风也不行;有了黄盖的诈降,没有东风不行;有了庞统的连环锁战船,没有东风不行;所以周瑜偶尔看见旗角飘动,立刻大病,就为的是东风。可是周瑜对于孔明处处是佩服中而嫉妒。然而孔明先来一回借箭,就是要点醒周郎,末了又来了一幕借东风,最后还安排了赵云一只小船,拐走了周瑜的一只令箭,这都是表示比周瑜高的地方。可是周瑜不悟,才有三气。三气之后,周瑜非死不可。可是孙刘斗智的开端,在孔明舌战群儒时已经埋伏下了病根。

 这第一次斗智是同心破曹,但是内幕是刘方胜利。这才引出第二幕来。第二幕就是《甘露寺》,也就是“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的一幕,又是刘方胜利了。这回的胜利,却是全书中最痛快的一幕,再由戏里添些材料渲染,却是孙刘斗智中间的最高峰,过了这一段就是渐渐地轻描淡写了。等到了关公单刀赴会,那就是荆州的尾声了。

言少朋之《甘露寺》

 

 《甘露寺》里的故事,在滑稽中隐含着机谋,在机谋中隐含着胜利。刘备到东吴去的时候,孔明预先给了赵云三个锦囊,这就是罗贯中先生把周瑜孙权弄的美人计赚刘备的这回事,决不出这三个锦囊所料,所以一到东吴,便请出这位乔国老。

 乔国老本来在三国人物中没有什么重要地位的,不过指着两个好儿女而已,可是孔明第一件事先让刘备买通了乔国老,这就是间接着把周瑜与孙权一齐捆住了,一筹莫展。而乔国老进宫与吴国太一说,以自己的女儿来赚取一位枭雄的刘备,在运用机谋的中间,为了国家大事,倒是未为不可。然而乔国老却单刀直入的像真有那回事,一来替吴国太道喜,二来隐隐现现地指摘二千岁,不该以自己的妹妹做钓金鳌的鱼饵。

 吴国太本来是不管国家大事的,这么一来,动了自己的女儿,这可非同小可,焉能不生气,焉能不认为孙权所定的计策是不对。孔明就盼望吴国太既生气而又打破原议,于是孙权被饬,吕范被饬,贾华被逐,而连带着因为母女合作起来,孙尚香得着好夫婿,吴国太听见由乔国老帮衬所说的刘备的出身与功绩,以及刘备部下的如何精勇,才闹得死心塌地地跟着刘备私回荆州。东吴费了半天事,刘备没扣下,荆州也没要回来,还把孙尚香赔了出去。孙权哪能不气,周瑜哪能不咬碎钢牙?虽然还有以后孙尚香闻假报私回东吴,还要拿阿斗做押账,又被赵云夺回去了。处处是东吴失败,处处是刘备胜利,这才引起以后不少的事情,刘关张还是都死在这个原因上。在甘露寺外面孙刘乘马以及试剑等等,这都是隐含着斗智的意思。在孙刘斗智一幕中,甘露寺是最高峰,也是斗智的结束。

马连良、马富禄之《甘露寺》

 

 在戏里,这出《甘露寺》却是一出顶热闹而整齐的戏,比《群英会》强多了,《群英会》有的地方稍涉散漫。论角色,生有乔玄、刘备,武生有赵云,旦有老旦吴国太,正旦孙尚香,净有孙权、张飞,末有吕范(当年乔玄归末色),丑有乔福、贾华等,是十分齐全的一出,而且无论哪一幕都很紧张。无怪乎“劝千岁”一段成了街头巷尾的流行唱调,而马温如也就由此享了大名。

 

 在地理上考据,甘露寺在今江苏省丹徒县北固山第一峰上面,旧传是孙吴所建。到了唐代,李德裕又施舍自己宅后的地方,增拓了寺的面积。三国上的古迹现在还有,如甘露寺、试剑石、跑马坡等等。

(《立言画刊》1944年第277期)

这款甘露寺蜜璃的姿势也太劲了!

甘露寺蜜璃是《鬼灭之刃》鬼杀队中的恋柱,在动画最新一季刀匠村篇里面有着很重要的戏份。而最近ANIPLEX+也是带来了一款甘露寺蜜璃的手办,这款产品最大的卖点当然就是POSE设计了,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官图鉴赏

这款甘露寺蜜璃采用了1/8的比例

尺寸不算特别大,全高约19cm

整体是PVC的材质打造而成

而它最抓人眼球的当然就是这个姿势了

整体是再现了《鬼灭之刃》刀匠村篇中

甘露寺蜜璃和憎珀天对战时使用恋之呼吸

进行空翻并且躲避攻击的一幕

动作幅度非常大

整个造型看起来还是很有张力的

而柔软的日轮刀也是相应呈现了

环绕在她身体周围的状态

同时日轮刀的样式包括造型细节

也很好地遵循了原作设定

另外这款手办还贴合动画剧情

在岩石主题地台上加入了憎珀天木龙的细节

视觉效果确实得到了不错的提升

而甘露寺蜜璃本体的造型同样也做得不错

可以看到双腿的绿色条纹长袜是有还原的

身披的白色羽织以及队服的样式

也都很好的遵循了原作设定

服装表面还相应做了褶皱细节和阴影涂装

除此之外,标志性的发色也有还原

而五官细节包括表情刻画得也没问题

坚毅的眼神以及严肃的表情

还是挺符合这款手办设定的

总的来说这款手办最大的卖点

当然就是这个姿势设计了

有一说一,确实别有一番风味

如果你非常喜欢恋柱·甘露寺蜜璃

那么这款手办可以考虑入手~

产品信息

产品名:ANIPLEX+

甘露寺蜜璃 手办

手办比例:1/8

手办高度:约190mm

发售价格:24200日元(含税)

出货日期:2024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