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十二星座

徐徽言的简介 徐徽言和岳飞什么关系

发布时间:2024-06-02 05:15:12作者:万物皆甜来源:互联网

徐徽言的简介 徐徽言和岳飞什么关系

本文目录一览:

铁葭州不能忘却的民族英雄-徐徽言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

  在我们佳县历史上,就有这样一位忠贯日月的民族英雄,他就是北宋最后一名武状元、抗金名将、知晋宁军(今陕西佳县)兼岚(岚州,今山西岚县)石(石州,今山西离石县)路沿边安抚使——徐徽言。

“君当立高节,杀身以为忠”。徐徽言在晋宁保卫战中以壮烈捐躯的行为维护了民族气节,建起了一座民族丰碑。这种民族气节和爱国精神万古长存,弥足珍贵。历史不会忘却,我们更不能忘却!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葭州,这诗意的名字看似脉脉含情,在历史上却是战乱频繁、兵革互兴、烽鼓不息,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宋元丰五年,鄜延路经略司从西夏手中夺取葭芦岩并修建为寨。由于该寨孤悬敌境,粮饷转运困难,而在元佑年间经朝臣辩论,议定与其他三寨一并归还于西夏,换取俘虏。绍圣四年,该寨为北宋所夺回,并再度进筑。为便于保护葭芦寨及其周边耕地,联通河东路与鄜延路、麟府路的联系,北宋在葭芦寨周边另外修筑了数座堡寨,并在元符二年)升葭芦寨为晋宁军,领县二、堡寨十座。皇统二年,金军攻克晋宁军,并先后将其改为晋宁州、葭州。金末,有着关陕门户地位的葭州战火不断,又被蒙古攻克。在金元明清四朝称为葭州,改为葭县,1964年9月改称佳县。1993年,佳县县城被陕西省政府命名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这座宋代古城二水绕城,三面凌空,依山而建,易守难攻,号称“铁葭州”。

  今天的葭州艳阳高照,春意融融。漫步古城,店铺林立,车水马龙,一片人间烟火气。古城早已没有了金戈铁马,没有了烽烟四起,只有残垣断壁的古城墙傲然屹立。也许只有古城墙还记得晋宁军,还记得这位血染葭州的七尺男儿——徐徽言。

徐徽言(1093年-1129年),字彦猷,衢州西安人(今浙江衢州市全旺镇官塘村)。少怀壮志,刻苦学文练武。

徐徽言出生在一个官宦世家,可谓是将门虎子。他的高祖徐泌是两宋时期衢州首位进士,曾祖父徐庸、祖父徐迈也是进士。但对徐徽言影响最大的是他的父亲徐量。徐量武举及第,战功显赫,封“皇城使”,抗击西夏时战死在太原沙场,追封为“昭州团练使”。

大观二年(1108年),年仅16岁的徐徽言跪在将军府的列祖列宗灵前发誓,要向他的父亲一样当一名为国家抛颅头,洒热血的抗金名将。他在武科考试中艺压群雄,力拔头筹,“武举绝伦及第”,成为了北宋最后一名武状元。

宋代武科除了考骑、射、武艺和体力外,还要考“策论”及对兵书的阅读心得和研究。徐徽言能中武魁,可谓是文武全才。随后,少年徐徽言便到辗转在边疆担任武职,多次打败西夏人的入侵,官职升到了武经郎、知晋宁军兼岚石路沿边安抚使。

靖康元年(1126)金国大兵压境,此时北宋朝廷内忧外患,黄河险要渡口均被金兵封锁。为打通南北要道,支援前线,朝廷屡派名将,都无济于事。作为新科武状元,徐徽言仅提兵三千,便一战告捷,打开岚州石州通道。尔后,金国增兵数万,封锁更严,徐徽言再度率兵出征。他长驱直入,所向披靡。然敌方人多势众,鏖战至兵卒损失殆尽,只剩徐徽言单枪匹马,金兵将其团团围住,意欲活捉。乘夜色朦胧,徐徽言退到土丘石亭中,一手擎粱,两腿一夹,连续三次将坐下战马拔地夹起,吓得金国兵将纷纷倒退,徐徽言则顺势突围而出。

  “靖康之耻”之后的建炎二年(公元1128年)九月,大金国西路军统帅完颜娄室率部沿渭水西进,进攻长安,一路势如破竹,很快就进攻到宋河东路最后的堡垒麟、府、丰三州。

河东路的辖区主要在黄河以东,大致相当于今山西省大部分地区,辖管到今陕北地区的只有麟州(今陕西省神木市)、府州(今陕西省府谷县)、丰州(今陕西省府谷县北)和晋宁军部分地区(今陕西省佳县、吴堡)。

宋高宗赵构在金兵的逼迫之下,将麟、府、丰三州及岚、石等州割让西夏。时任晋宁军兼岚石路沿边安抚使徐徽言大为悲愤,拒不奉诏。他跃马横枪,将前来接收河西三州的西夏军全部赶出境外。将收复了的麟、府、丰三州归还了府州的折家军。他还汇聚了大量河东路的宋朝残军,连结数十万汾晋豪杰义士,准备捣太原、取雁门,收复故地。他说:“只要平定了晋地,我们就有了地理上的优势,中原指期可复,机会一旦失去,必将贻害无穷!”

  此后,完颜娄室生擒府州折可求的儿子,迫降了折可求一家,顺利拿下麟、府、丰三州后,金军向徐徽言的晋宁军杀来。

葭州城东面是黄河,西面是西夏,北面是已经沦陷的麟、府、丰三州,南面是失陷的延安,完全陷于孤城绝境。但徐徽言毫不动摇,据城坚守。

金军将晋宁军(葭州城)团团围住,因为折可求是徐徽言的妻弟,完颜娄室令他劝降徐徽言。折可求立马城下,叫道:“徽言啊,看在咱俩的情分上,你听我一句劝,完颜元帅大军南下,二帝都被俘投降,晋宁军又岂能抵挡,你若开门投诚,可免生灵涂炭,徐家和我折家亦可终保荣华富贵!”

  徐徽言怒不可遏,厉声说:“你对国家无情,我和你还有什么情份?不但我无情,这支箭更无情!”

话音未落,只听银矢破空,折可求应声倒地。宋金双方士兵都被徐徽言的大义灭亲之举给镇住了。可惜折可求并没死,爬起来后狼狈而逃,徐徽言率军出击,金军阵脚大乱,连同完颜娄室的儿子完颜和尼也在此役中被斩杀。

翌日,完颜娄室气急败坏,猛攻晋宁军,誓要将徐徽言碎尸万段。徐徽言坚壁持久,激励将士,安抚伤员,与金兵连番鏖战,杀敌不计其数。而随着攻防战的不断推进,城中的战斗力减员严重,徐徽言安排诸将划隅分守,另由健卒组成机动队则往来为游援。徐徽言又命精通水性的士兵潜过黄河,把那些逃亡到山谷里的百姓动员起来,浮筏西渡,在河边不断骚扰金兵。

晋宁有黄河护城,号称“天下险”,但当时城中没有水井,饮水都需城外的佳芦河引入。狡猾的完颜娄室围而不打,派人四下运来石、木、竹、草堵死佳芦河上游,就此断了一城军民用水。城内粮草亦缺,守城兵械破损严重,最后可谓是弹尽粮绝。徐徽言仍勉励众军士咬牙苦守,誓不言降。

直至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三月,被围困五个月之久的孤城晋宁(葭州城),因饮用水源断绝,陷入援绝、粮绝、水绝困境。徐徽言知道此战再难持久,下令将城中尚完好的兵械砸毁,不留敌用,又写下遗书于兄长徐昌言,表明自己为国捐躯的决心,劝勉兄长继续为国效力。十二日夜晚,监门官石赟叛变,开城门引金兵入城,徐徽言与一同守城的太原路兵马都监孙昂誓死杀敌,却堵不住如洪水一般涌入的金兵,只得退入内城。

当天晚上,徐徽言“置妻子室中,积薪自焚。”火焰冲天,浓烟滚滚,耳闻妻儿老小撕心裂肺的哀号声,徐徽言泪流满面,执剑在手,慷慨激昂地对将士说:“我是天子委任的守土大臣,决不能落在敌人手中受辱。”说完,举剑自刎,左右将士们眼疾手快,将他的宝剑夺了下来。

这时外面杀声四起,金兵攻破内城冲了进来,将身无寸铁的徐徽言逮了个正着。不一会儿,完颜娄室来了。杀子之恨,岂可不报!他听说徐徽言已经被抓,忍不住仰天狞笑。

有人附在完颜娄室耳边,悄悄地把徐徽言纵火焚烧全家及拔剑自刎的经过说了一遍,完颜娄室看到浑身是血的徐徽言仍昂首怒目,宛如天神,不由心存敬畏。

完颜娄室婉言相劝道:“徽钦二帝都已被俘,将军你拼命守城,还在为谁守啊?”徐徽言凛然作答道:“我为建炎天子守,为天下百姓守!”

完颜娄室又嘿嘿冷笑着说:“我大军南下,大半个中原已归我有,你不会不知道吧?”

徐徽言怒斥道:“我恨不能斩下你的脑袋叩见天子,现在唯有一死报太祖太宗,其他的我不需要知道!”

完颜娄室拿出金令说:“你只要归顺,可使你一生统帅延安,全陕的土地一并为你所有。”

徐徽言厉声斥责道:“我受国家厚恩,为国而死,死得其所,岂能向尔等狗贼屈膝,要杀就杀,不必多言!”

完颜娄室佯装举戟刺向徐徽言,希望看到他恐惧的样子。可徐徽言毫不畏惧,批衣向刃,意气自若。完颜娄室悻悻地扔下兵器。命人取来美酒,亲自给徐徽言敬上,徐徽言持杯向他的脸上一掷,斥道:“我岂能饮尔等狗贼的酒?”

完颜娄室劝降无用,仍不死心,又命被俘的宋徽宗向徐徽言致书劝降。即便如此,徐徽言仍大义凛然,不为所动,终被金兵乱箭射杀,这位36岁的一代抗金名将就此壮烈殉国。

  “忠规义慨武穆望尘,壮怀激烈亭侯逊色。”

徐徽言,这位早岳飞出生十年的武状元一门殉节,宋高宗为此抚几震悼,叹道:“徐徽言报国死封疆,临难不屈,忠贯日月,过于颜真卿、段秀实远矣,不有以宠之,何以劝忠,昭示来世。”

徐徽言被追赠晋州观察使,谥“忠壮”,再赠彰化军节度使。

衢州乡人敬其忠贯日月、临难不屈,在烂柯山僻了一片清幽之地,建了徐忠壮公祠,“忠贯日月”四个大字为一代文豪朱熹所题。葭州人也在古城建了“二忠祠”,乡人也称“二忠子楼”,以纪念为保卫葭州城壮烈献身的徐徽言、孙昂二将军。该祠创建于清康熙年间,清朝葭士名士张金佩为该祠落成撰联曰:“国士无双双国士,忠臣不二二忠臣”,惜于1969年在拓宽街道中被拆,现新建于人民北路向南外角处。

“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无道,以身殉道。未闻以道殉乎人者也。”

徐徽言之“忠壮”,是家国情怀的赤胆忠心,是舍生取义的壮烈气节,是豪气冲霄的民族气概,是顶天立地的铮铮铁骨。

中华民族如若没有徐徽言这样一批又一批的留取丹心照汗青的铁骨男儿,民族脊梁何在?

我想,“铁葭州”之所以被冠以“铁”字,不仅是古城坚固如铁为天下险,更是葭州大地浸透着徐徽言将军铁骨凛然的英雄血液,孕育出一代又一代铁骨丹心的葭州人。

英雄之魂赐予铁葭州之浩然正气,绵绵黄土孕育铁葭州之淳朴厚实,黄河葭芦赋予铁葭州之顽强不屈。斯人已去,浩气长存!

徐徽言——这个英雄的名字,历史不会忘却,铁葭州不能忘却!

浙江衢江:文化礼堂 成传播正能量的新载体

古色古香的徐氏祠堂内,《廉吏赵抃》婺剧声声传唱,将忠孝文化不断传扬;翰墨飘香的余氏祠堂里,各类书籍整齐排列,习书作画者三五成群;乡愁记忆廊前,人们细细品读村庄文化;健身广场上,传出优美的排舞旋律……“改造提升后,原本冷清的老祠堂天天有活动、月月有演出,真正成为咱们的精神家园。”说起村文化礼堂,65岁的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区莲花镇涧峰村村民徐庸全赞不绝口。

莲花镇涧峰村是一个有着900余年历史的古村落,徐氏祠堂建于清朝,是浙江省文保单位,以往祠堂一年只有春节才有演出,平时基本空置。今年,衢江区投入50余万元将徐氏祠堂等村里的老祠堂进行改造提升,增设农耕文化馆、游客农耕体验区,结合莲花镇全国农业特色小镇资源及村庄3A景区村建设,打造村域文化礼堂,相继开展“万人游莲花“”中国农民丰收节“”十二道峰味”烹饪大赛等活动,既丰盈了百姓的精神生活、吸引了源源不断的人气,也催生了旅游热,为这座千年古村注入新的活力。

涧峰村老祠堂焕发新生机,只是衢江区着力推进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的一个缩影。自2013年以来,衢江区紧紧围绕“文化礼堂、精神家园”的目标定位,把乡愁作为全区农村文化礼堂的特色标志,将农村文化礼堂打造成乡愁记忆示范基地,持续推进文化礼堂规范化品牌化建设,建成千里岗红色革命纪念馆、洋坑非遗展示馆、官塘村徐徽言纪念馆等一批特色乡愁馆。

衢江区有宗祠建筑143处,如何让这些宗祠建筑活起来?今年,衢江启动“百村文化礼堂引领工程”,以百个村庄示范、百场文化宣传、百个乡愁基地为抓手,专班制推进文化礼堂建设,打好农村文化礼堂“建管用育”组合拳,发挥礼堂接地气、聚人气、扬正气作用,区财政投入专项资金1800万元用于文化礼堂提质扩面工作。截至目前,在全区271个行政村中建成文化礼堂150家,41家为宗祠建筑修葺、改造而成,传承乡土文化,传播文明新风,一个个承载厚重文化印记的古祠堂重新焕发光彩与活力。

在高标准推进农村文化礼堂“建管用育”一体化建设中,衢江区坚持礼堂“红色”属性,开展百村最美系列评选、家风家训挖掘提炼、文明乡风评议等活动……一系列“组合拳”,让文化礼堂扬正气,有力促进乡风民风向上向好。

这些地方被列入衢州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有你老家的吗?

近日,衢州市政府公布了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录,文物保护单位共8处。

快来看看有你家乡的吗?

庙山尖土墩墓遗址

庙山尖土墩墓遗址位于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区云溪乡棠陵邵村庙山尖,该墓为熟土堆筑的浅坑木室墓。该墓多次被盗,发掘仍出土了大量的随葬品,主要为青铜器、玉器,少量陶瓷器。

墓葬规模巨大,是迄今我省已发现的西周早期规模最大的土墩墓,土墩墓中车马器,是在我省首次发现。该墓的发掘为当地商周时期历史、经济、社会、文化的研究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宝贵资料。

东坪村古道

东坪村古道位于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区峡川镇东坪村西南,据衢江区档案局收藏的《李氏宗谱》记载,可见“东坪古道”至少有600多年的历史。

古道用自然石铺砌,路面宽约1.3至1.7米,保存历史原貌,全长约840米,分布面积12600平方米,有925个台阶。古道两旁是参天古树,有香樟、红枫、桂花、檀树、银杏等,有的树龄有1000多年。东坪古道是衢江区境内保存最好、历史较长的古道,有着较高的历史和旅游开发价值。

徐徽言墓

徐徽言墓位于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区全旺镇红岩村,该墓建于宋代(960—1279)。1976年开发大坪埂农场时石龙、石马被毁。另发现用于建墓的三块石板,其中一块有花纹雕刻。

徐徽言(1093—1129),出生官塘村,大观二年(1108)应诏赐“武举绝伦及第”(武状元),在讨伐西夏、抗击辽、金战役中屡建战功。建炎三年(1129)在晋宁抗击金人战役中因寡不敌众被俘,后为国殉难,被宋高宗赵构追封为“晋州观察使”,谥“忠壮”,安葬于尚论岗村五坟头,徐徽言为宋抗金名将,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

罗大春墓

罗大春墓位于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区高家镇划塘船村,呈长方形,面积100多平方米。据当地村民回忆,该墓规模较大,是座罗大春及夫人双穴墓。

罗大春,字景山,原名大经,贵州省施秉县人。凭借过人的勇敢和机智,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中,屡建奇功。被清廷授予“冲勇巴图鲁”称号,被晚清国学大师俞樾(章太炎的老师、俞平伯的祖父)誉为晚清“中兴名将”。他十七岁当兵,二十七岁任参将,二十八岁任总兵,四十一岁担任福建陆路提督、福建船政轮船统领、代理福建水师提督,四十六岁任湖南提督。该墓对研究清代名将罗大春历史文化提供了实物资料,具有一定的文物价值。

下蒋村蒋氏宗祠

蒋氏宗祠位于衢州市柯城区万田乡下蒋村中心,据《蒋氏家谱》记载,宗祠始建于明万历年间。前厅戏台建于三十六年。期间一直用于族人祭祀供奉祖先。解放后,一度作为村食堂。现平时基本空置,每逢年过节便用于祭祀活动。建筑坐东朝西,砖木三开间三进三天井结构,面宽13.4米,进深30.2米,面积405平方米,由西至东依次为前厅、中厅、后厅。整座建筑,中厅用料粗大,前后厅用料一般,雕刻简单,有较高的文物价值。

下蒋村蒋卸福民居

蒋卸福民居位于衢州市柯城区万田乡下蒋村204号,由蒋卸福太公始建于清代,延传至今数代,一直用于住宅。现由蒋卸福等二户使用。建筑坐北朝南,砖木三开间二楼四合院结构,面宽11.1米,进深13.4米,面积149平方米,硬山顶。建筑做工考究,门面为两柱一间三楼牌坊式,小额坊下有“皇恩”二字,大额坊下有“佾生蒋树堂之妻邵氏节孝坊”等砖雕文字,落款为“大清光绪辛卯年仲秋月昱”。牌坊通高7米,面宽5.2米,两柱及额坊多处有砖雕人物及其他纹饰。整组用料较大,雕刻精细,具有一定的文物价值和艺术价值。

洪家村洪氏宗祠

洪家村洪氏宗祠位于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区高家镇洪家村中,据《洪氏宗谱》记载,洪氏宗祠由洪氏衢江北岸第十一世祖星周公,于清嘉庆十五年提议并开始筹建。该建筑坐北朝南,共三进,建筑占地面积677.28平方米。屋顶为硬山造,屋面为小青瓦阴阳盖法,外墙为砖墙白灰。

洪氏宗祠用材粗大,雕刻精细,施有望砖,确是一座难得一见的古建筑,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价值。

洋口红军烈士墓

洋口红军烈士墓位于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区岭洋乡大日坂村大日坂自然村以东,地名龙角山。分布面积148.35平方米。据碑文记载,该墓建于1993年。

陆南山、谢金水为江西人,归属方志敏部队,红军排长谢金水和机陆南山因身负重伤,在洋口掉队,在柘木村被陈长有大恶霸所害。当地群众为纪念两位烈士在该村修建墓地,后从乌溪江水库迁移至此。该红军烈士墓保存较好,作为革命文物的代表,具有一定的文物价值。

(原标题《衢州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录来了!有你老家的吗?》。编辑赵璐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