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八字命理

白马尊王庙简介 白马尊王诞辰日

发布时间:2024-06-02 14:03:25作者:心若向阳来源:网友分享

白马尊王庙简介 白马尊王诞辰日

本文目录一览:

马祖村长组团赴福州白马尊王庙进香 为福州社区环境点赞

马祖村长们在军门社区参访,和社区的老人聊天。 郑江洛 摄

中新网福州4月14日电 (郑江洛)在福州长乐鹤上白马尊王庙,马祖北竿乡板里村村长王礼好虔诚地朝拜、进香,时隔三年,再次回到“祖籍地”,他感慨良多,又激动又开心。

“我们祖先是从这边过去的,我所在的村庄很多白马尊王信奉者,过去没有疫情时,每年我们村庄在白马尊王农历三月三诞辰日时,会有一百多人组团过来进香。”王礼好近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白马尊王是闽台传统民间信仰,历史悠久,影响深广,信众遍及福州城乡及台湾和马祖等地。许多马祖乡亲祖籍长乐,他们世代尊奉长乐白眉村白马尊王庙为祖庙。

马祖村长们参访福州军门社区。 郑江洛 摄

自两岸“小三通”“大三通”以来,马祖乡亲每年都会组织进香团到长乐进香谒祖探亲,并开展两岸民俗文化交流活动。

王礼好告诉记者,和三年前来这里相比,“变化很大”,过去周边都是农田,现在还盖了“活动中心”,环境优美。

这次和王礼好一同来到白马尊王庙的,还有来自马祖的另外16名村长。据悉,这是福马交流开启以来规模最大、人数最多、参访福州市村居数量最多的马祖村长交流团,马祖22个村中有17个村的村长参团。

马祖东引乡中柳村村长陈昌龙对记者表示,白马尊王护佑着沿海一带信众,而在马祖列岛,信众众多。

这次来到白眉村白马尊王庙,看到新的两岸文化交流联谊会馆,陈昌龙非常期待未来能经常组团回乡朝拜。

这次参访行程中,令众多村长印象深刻的是福州鼓楼区军门社区。

走进军门社区,参访老人活动中心、少儿活动中心,社区办事厅、居民议事厅的过程中,多名参访的马祖村长赞不绝口。

马祖莒光乡青帆村村长陈秉杰表示,福州社区“长照”(长期照顾)方面做得非常好,硬件和软件都很不错,甚至还有专门照顾幼儿的专区,有很多经验值得借鉴。

马祖村长交流协会理事长、马祖介寿村村长陈美贵是本次活动的领队。陈美贵对军门社区的服务由衷表示“实在是太棒了”。在应对全球老龄化趋势,福州这里的社区服务超出他的意料。

本次走访中,陈美贵代表马祖介寿村与福州永泰大喜村签订“结对子”交流协议,他们未来每年会进行1至2次互访,挖掘两地在宗亲信俗、民俗文化等领域历史渊源。双方期待在社会治理、志愿服务等方面进行合作,促进两岸基层民众交流往来。(完)

马祖村长组团赴福州白马尊王庙进香 为福州社区环境点赞

马祖村长们在军门社区参访,和社区的老人聊天。 郑江洛 摄

中新网福州4月14日电 (郑江洛)在福州长乐鹤上白马尊王庙,马祖北竿乡板里村村长王礼好虔诚地朝拜、进香,时隔三年,再次回到“祖籍地”,他感慨良多,又激动又开心。

“我们祖先是从这边过去的,我所在的村庄很多白马尊王信奉者,过去没有疫情时,每年我们村庄在白马尊王农历三月三诞辰日时,会有一百多人组团过来进香。”王礼好近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白马尊王是闽台传统民间信仰,历史悠久,影响深广,信众遍及福州城乡及台湾和马祖等地。许多马祖乡亲祖籍长乐,他们世代尊奉长乐白眉村白马尊王庙为祖庙。

马祖村长们参访福州军门社区。 郑江洛 摄

自两岸“小三通”“大三通”以来,马祖乡亲每年都会组织进香团到长乐进香谒祖探亲,并开展两岸民俗文化交流活动。

王礼好告诉记者,和三年前来这里相比,“变化很大”,过去周边都是农田,现在还盖了“活动中心”,环境优美。

这次和王礼好一同来到白马尊王庙的,还有来自马祖的另外16名村长。据悉,这是福马交流开启以来规模最大、人数最多、参访福州市村居数量最多的马祖村长交流团,马祖22个村中有17个村的村长参团。

马祖东引乡中柳村村长陈昌龙对记者表示,白马尊王护佑着沿海一带信众,而在马祖列岛,信众众多。

这次来到白眉村白马尊王庙,看到新的两岸文化交流联谊会馆,陈昌龙非常期待未来能经常组团回乡朝拜。

这次参访行程中,令众多村长印象深刻的是福州鼓楼区军门社区。

走进军门社区,参访老人活动中心、少儿活动中心,社区办事厅、居民议事厅的过程中,多名参访的马祖村长赞不绝口。

马祖莒光乡青帆村村长陈秉杰表示,福州社区“长照”(长期照顾)方面做得非常好,硬件和软件都很不错,甚至还有专门照顾幼儿的专区,有很多经验值得借鉴。

马祖村长交流协会理事长、马祖介寿村村长陈美贵是本次活动的领队。陈美贵对军门社区的服务由衷表示“实在是太棒了”。在应对全球老龄化趋势,福州这里的社区服务超出他的意料。

本次走访中,陈美贵代表马祖介寿村与福州永泰大喜村签订“结对子”交流协议,他们未来每年会进行1至2次互访,挖掘两地在宗亲信俗、民俗文化等领域历史渊源。双方期待在社会治理、志愿服务等方面进行合作,促进两岸基层民众交流往来。(完)

游神祈福/福建游神五大世子

正月期间在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各乡镇村庄都会举办盛大的“游神”祈福活动。

“游神”时会请出本村“主神”与“塔骨神将”及各色各样的民俗队伍进行踩街巡境,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其中,每年大年初十举行的“厚福游神”被称为福州地区的“游神”天花板,从早到晚全天“游神”,“出境神将”数以百计。

福州市长乐区的游神是春节期间各村最重要、最隆重的活动,几乎村村都有,其目的是酬谢神明去年的庇佑、并祈求新一年的神明继续威灵显应。

为此,每个村都在正月的时候将神像请出祠堂和庙宇,围绕村境各家各户门前绕行一圈,谓之“游神”或“游灯”,福州话叫“排暝”。

各村信奉的神灵不同,但多为道教而非佛教里的神明,被供奉比较多的是东岳泰山神、五福大帝/五灵公/五显侯、金吾尊王/英烈王、白马尊王等等,有时虽然是同一个神明,但在各村的叫法也不同。

由于崇奉的是道教神明,所以游神的活动氛围有强烈的道教特征,诸君从香案、锦旗、高照、华盖甚至百姓陈设的贡品里都能感受到。

游神一般分为请神和游神,【早上或中午】左右会去庙里请神,【晚上】或第二天再绕行全村,不过也有一天全程进行的(比如厚福),第二或第三天还要把神明请回庙中安座,称为“回銮”或“回宫”,不过这个活动的规模就小多了。

福建游神,又称“迎神”,是福建省尤其是福州地区春节期间的一种传统民俗活动。

这一习俗主要在农历正月初三至十五期间举行,是乡村“做年”的重要活动之一。

游神活动的主要目的是从宫庙里请出神明,巡游本境(村),以祈求风调雨顺、合境平安。

随着网络的发展,大家能看到,越来越多的福建人民,将游神当天的盛况,发到网上,供人瞻仰。

火爆全网游神祈福,五大世子究竟有谁?

㈠华光大世子

华光大世子是华光大帝的第一个儿子,根据传说,华光大帝是道教护法四圣之一,以眉生三眼、身穿金盔的形象出现,左握金砖,右持月牙长枪。华光大世子是华光大帝的长子,继承了其父亲的玉树临风和英武霸气的特质。。

华光大帝又称灵官马元帅、三眼灵光、华光天王、马天君等,系道教护法四圣之一。他是神话传说中的火神,民间普遍信仰的神明。旧时搭棚业、陶瓷业、武师业从业者所崇拜的行业神祇。相传他姓马名灵耀,因生有三只眼,故民间又称“马王爷三只眼。”

传说五显华光大帝原为唐朝福建福清人氏,姓马,名胜,号灵耀,是南斗六星之斗口星化生降世,诞辰日为九月二十八日。

相传玉皇大帝封其为“玉封佛中上善王显头官大帝”,并永镇中界,从此万民景仰,求男生男,求女得女,经商者外出获利,读书者金榜题名,农耕者五谷丰登,有求必应。

华光大世子身材高大,栩栩如生,身披黑红奢华长袍,头顶亮金发冠,面容英俊,神情威严。

华光大世子

㈡金龙三太子

据当地渔民世代传说,至少从明始,黄岐湾较早迁来的胡姓家族中,有一位先人某日在海面作业时,偶然得到一个木制的人头像,头带黑色纱帽,形象栩栩如生。

当夜,这位先人梦见一位贵胄模样的公子,自称“吾乃玉皇三太子,因触犯天条被天帝腰斩三段,脚丢闽安、身置闽南、头投贵地。尔等如能尊吾敬吾,塑吾头像游境内各社,必佑尔等人财两旺。

玉皇大帝是道教神话传说中的天地的主宰、三界共主,全名为“昊天金阙无上至尊自然妙有弥罗至真玉皇上帝”。他是中国民间信仰中最受尊崇和敬仰的神灵之一,也是中国文化中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神话人物之一。

他不仅统领着众多的神仙、星辰、灵兽等天界生灵,还与人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赐福保佑百姓平安吉祥,惩恶扬善维护正义。

金龙三太子身穿金黄色龙袍,龙袍上绣有精美的龙纹,显得庄重而威严。头戴黑色纱帽,帽檐上垂挂着金色的流苏,增添了几分神秘感。面部表情庄重而慈祥,双眼炯炯有神,仿佛能洞察一切。

金龙三太子

㈢赵世子

据传,赵世子是元代的举人,与其他四位同为落榜的举人在回乡的路途上相遇。由于他们志趣相投,于是义结金兰,成为了好友。在福建的民间信仰中,赵世子被尊为游神之一,与其他神明一起接受民众的香火膜拜,寓意着神明降落民间,巡视乡里,保佑合境平安。

赵公明之子赵世子,有关赵公明,民间有两种传说。

振灵公赵公明(一作赵光明),五福大帝,又称五福王爷、五灵公或五灵官,本为掌管瘟疫之瘟神,后被奉为民间的逐疫之神,也被福州人奉为乡土守护神、阴间的司法神。这种“逐疫五神”信仰影响了闽南的王爷信仰与城隍信仰,八家将亦源于五福大帝的幕府神将。

一说,赵公明,又名赵玄坛、黑虎玄坛,道教所信奉的财神,传说他能以役雷驭电,除瘟禳灾,主持公道。秦时得道于终南山,道教尊为“正一玄坛元帅”。

赵世子斜分刘海发型,一侧的发丝轻垂至眉梢,另一侧则自然上扬,展现出一种不羁而又不失庄重的气质。一身黑色鎏金的华贵服饰,这套服饰以黑色为主,上面镶嵌着金色的纹理和图案,既显得沉稳大气,又不失奢华之感。衣摆随风飘动,金色的纹理在阳光下闪闪发光,为他的整体形象增添了几分神秘和高贵。

赵世子

㈣张世子

张世子是五福大帝显灵公的儿子,五福大帝诞生于元代, 由五位同为落榜举人组成,他们在回乡的路途上因缘相遇,互相交谈之中因志趣相投而义结金兰。

其中一位名为张元伯,甲子年七月初十日子时诞生,福建晋江人。五福大帝也就是五灵公座下有世子,也就是张世子。

张世子的发型整齐而庄重,通常会将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头发中分或稍微侧分,以展现出他的稳重与尊贵。装束打扮上,通常会选择一身华贵的传统汉服或类似的民族服饰,颜色以红色、金色或紫色等鲜艳且庄重的色彩为主,上面可能绣有精美的图案或纹饰,彰显出皇族的尊贵与威严。

张世子

㈤文状元

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乡试第一称解元, 会试第一称会元。殿试第一称状元,文举殿试第一即文状元。

文昌帝君,又称梓潼帝君,是中国民间和道教尊奉的掌管士人功名禄位之神。坐下两侍童天聋、地哑,一掌管文人录运薄册,一个手持文昌大印,寓意为能知者不能言,能言者不能知,考试不泄密。

文昌帝君之名从宋朝开始确定,元朝正式确定,全名“辅文开化文昌司禄宏仁帝君”,简称“文昌帝君”。

元仁宗时期,统治者不再以暴制暴,缓和社会阶层矛盾,恢复停止了40年的科举,并于延佑三年(1316年)封梓潼神张亚子为"辅元开化文昌司禄宏仁帝君"。即“文昌帝君”。

文状元头戴状元帽,身穿红色状元袍,腰间束带,脚穿朝靴。帽子上常有各种装饰,如珠帘、花朵等。状元袍上绣有吉祥图案和文字,如“状元及第”、“金榜题名”等。整体形象庄重大方,充满喜庆和吉祥。

文状元

【玉融文化】也谈福清“白马三郎”民间信俗文化

(一)

中华民族具有5000年文明史,素有“礼仪之邦”之称。

中国古代的“礼”,是指制度、规则和社会意识观念;而“仪”,是“礼”的具体表现形式,是依据“礼”的规定和内容,形成的一套系统而完整的程序规范。

从古至今,我国民间信仰多种多样,民俗活动无比丰富。而这些民间信仰、民俗活动,都是中华民族作为礼仪之邦“礼”的外化、“仪”的表现,它们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

在福清,许多民间信仰崇拜和民俗文化活动代代相传、薪火相续,有着悠久历史和丰富内涵,其中包括了奉祀“白马三郎”大王公的民俗文化活动。

从城镇到乡村,福清不少地方建有“大王宫”,或者“白马王庙”,这些宫庙主要奉祀的都是“白马三郎”大王公。但需要指出的是,历史上有两位“白马三郎”,因而这些宫庙奉祀的“白马三郎”大王公也不尽相同,有的是奉祀西汉年间射鳝为民除害的“白马三郎”大王公,有的则是奉祀唐末“开闽始祖”“白马三郎”王审知。

(三)

射杀巨鳝、为民除害的“白马三郎”,是闽越王无诸之孙,闽越王郢的第三子,名叫驺寅。

据清道光年间林枫《榕城考古略》记载,“昔鳝溪山峡有二潭,下潭广六尺,深不可计,距上潭五里。相传闽越王郢时,有大鳝长三丈,为民害。郢第三子号白马三郎,以勇力闻,射中之。鳝缠以尾,三郎人马与鳝俱死,害遂绝。邑人立庙祀之”。

福建最早的一部地方志《三山志》,明代弘治年间的《八闽通志》等,也有类似的记载。讲述最为精彩的是清代何求的小说《闽都别记》,增加了白马三郎的除害细节,使英雄形象更加生动丰满。

驺寅喜欢骑白马,号称“白马三郎”。他年少英俊,善于骑射。传说汉景帝刘启年间,福州晋安鼓山下一带还是一片茫茫海水。鼓山之北的鳝溪里,有条巨鳝兴风作浪,老百姓不敢到溪里引水灌溉山园,于是田地龟裂,禾苗枯焦,民不聊生,纷纷向闽越王告急。

闽越王召集三个王子问:“谁能替孤王除害?”三王子驺寅挺身而出,骑白马,佩弓弩,直奔鳝溪而去。他连发三箭射中巨鳝要害部位,又逼近拔剑刺杀。巨鳝负伤忍痛甩尾缠住三郎。三郎拼尽全力杀死巨鳝,自己也不幸英勇牺牲,时年还不到20岁。

为纪念为民除害三王子驺寅,福州地区各区县,包括福清的百姓都尊崇其为“白马王”,立庙春秋祭祀,庙里塑有“白马三郎”的金身。每年正月十一,许多乡村都举行迎神活动;二月初二为白马王圣诞,人们也不忘祭祀纪念他。这个民间习俗已经传承千百年。

位于晋安区鼓山镇鳝溪的白马王庙,是白马信俗的主庙,也是目前福州唯一留存下来的汉代闽越国时期的古庙,是福建省现存历史最悠久的庙宇之一。

(四)

另一位“白马三郎”王审知(862-925),号祥卿,字信通,河南固始人,被世人尊称为“开闽王”“忠懿王”。

唐光启元年(885),王审知与兄长王潮、王审邽一同率军入闽。他固始起义、千里赴闽、竹林拜剑、泉州除暴、进军福州,为统一福建、鼎建闽国打下基石。他一路骑着白色骏马,冲锋在前,又因兄弟中排行第三,人称“白马三郎”。

在中原地区混战不息时,王审知主政八闽,选贤任能、励精图治,实施轻徭薄赋、保境安民、发展生产、重教兴学等良策,政绩显著,是开发闽疆的第一历史功臣。

促进福清可持续发展中,“白马三郎”王审知也有许多务实举措。他曾指派福清驻军与百姓一起,在今东阁与闻读两村之间修建“七里堘”,围海造田。清乾隆版《福清县志》记载,当年为纪念王审知“以军民夹筑大湖洋堘,乡人立为石祠”,“忠懿王庙在浔洋里(今东阁村旁)”。王审知造福福清的另一壮举,是在井得里广阔的滩涂上,开发“占计洋”。《三山志》记载:“占计塘,亦闽王筑,一十五里,溉田三千余顷”。

正是王审知开发八闽造福百姓,人们将他尊为治国安邦的“开闽始祖”大王公,建祠立庙世代奉祀。福州的莲花山王审知陵园、闽王祠,曾多次举行全省性的春秋祭祀活动。在福清,除了建有大王宫奉祀外,许多王氏宗祠或祠堂都塑有“开闽圣王”的金身坐像,有的还立有巨型石像,悬挂“开闽第一”“名垂闽峤”等牌匾,春祀秋尝,以纪念彰扬王审知历史功绩。福清跟随王审知举义入闽的各姓氏后裔,也都尊崇奉祀这位“白马三郎”大王公,不忘王审知等先辈开发八闽、开发福清的历史功绩。

(五)

奉祀“白马三郎”大王公,是弘扬先人美德的传统民俗文化活动。据了解,白马王是福州地方道教神仙信仰体系中从人到神的典型神灵,也是海峡两岸民众一个具有悠远历史和广泛信仰的道教文化。

在福清市江镜镇南城头村口修建的白马尊王庙,奉祀的是保境安民、射鳝牺牲的“白马三郎”驺寅。而位于福清市龙山街道南宅村的白马尊王庙,奉祀的则是“开闽圣王”王审知。自唐宋以来,南宅村就有通过“白马尊王签谱”广泛实践白马尊王信俗的传承,民众农耕以时、涵养人格、民德归厚,史上留下较多的官贵一方的文化遗存,形成辐射周边、影响南洋(东南亚各国)的信俗文化。南宅村白马尊王信俗,有纪念农历五月十三白马尊王生日、保安保童大醮祭祀典礼、吟唱祈福等诸多形式,2021年4月被列入福清市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十多年前,福清王审知研究会开展“王审知与福清”专题调查研究,撰写发表了“王审知在福清围海造田”“王审知情动翁承赞”等调研文章,进一步彰扬了王审知的历史功绩,为福清民间奉祀这位“白马三郎”注入新的内涵,使这一民俗文化活动更有意义,也更具生命力。

作者:王其桃,文史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