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都知道,故宫是明清两个朝代皇帝居住的地方,又叫紫禁城。要是稍微再多了解点历史,就知道在明清以前,皇帝居住的地方,叫大内或者(内)皇城。
而且去过故宫的人都知道,城墙以内,几乎都是红砖黄瓦,放眼看不到一丝紫色,为何反而叫紫禁城呢?
其实,这个和中国传统的天人感应有着莫大的关系。
由于从地球上观测时,北极星的位置和亮度相对比较稳定。因此古人观察星空,会发现所有的星星都围绕北极星旋转,这个位置被认为是“运乎中央,临制四方”,是天帝所在的宫殿。
如《论语·为政》载:“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另一方面,古人认为“紫气”是祥瑞之气,将其视作帝王、圣贤和宝物出现的先兆。中国古代也往往以紫衣为贵服,将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称为“紫海”,传说中的“仙人”称为“紫皇”。
《广雅·释天》曰:“天宫谓之紫宫”,因此古人就自然而然地将北极星所在称为“紫宫”、“紫垣”(《史记·天官书》),即为“天帝所居”。
接着,古人继续将北极星周围的星空划分成三个区,紫微星据天之正中,位置永恒不变,至尊至贵,最中心的区域因此叫紫微垣。
垣,就是城墙的意思,一边七颗星,一边八颗星,围墙好像把北极星和北斗七星围在里面。
在紫微身边身边有太微垣、和天市垣,在夜空中最为明亮,即紫微三垣。
在三垣之外,是二十八宿,二十八宿组成了青龙白虎,
我们知道,皇帝是天子,代天牧民。
天上人间,一举一动都息息相关。
传说光武帝刘秀称帝以后,思念老同学严光,将其召来宫中,夜间两人睡在一起,严光不知不觉中把脚跷到刘秀的身上。
结果第二天上朝的时候,负责观察星象的官员慌慌张张上奏,昨天夜里有“客星犯御座甚急”,意思就是有流星穿过紫微。
没想到,刘秀听了之后,哈哈大笑,没有关系,这是严光和我共眠。
传说归传说,隋炀帝营建东都的时候,宫城号为“紫微城”,则天门楼观号“紫微观”,宫城南部呈凸字形的形态则附会“紫垣曲折”(相应外朝广场与官署所在的皇城号“太微城”,皇城五门的名号与《晋书·天文志》所列太微垣南五门完全一致)。
唐朝的时候,长安城中建有太极宫、大明宫和兴庆宫,这3处宫殿和天空中的三垣相匹配。
大明宫寝区正殿首启“紫宸殿”名号以后,其作为寝区正殿之名一直沿用到南宋,甚至影响到了日本。
此外,唐玄宗时把中书省叫紫微省,中书令叫紫微令。
到了明朝,营造皇宫,紫微三垣对应到紫禁城里,就有了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
其中,太和殿和天上天帝所在位置相对,以它为中心,后面是天子在后宫经常居住的地方。原来只有乾清宫和坤宁宫,后来为了取紫微垣的名字,中间增加一个交泰殿,成了三殿。
东面造了六宫,西面造了六宫,再加上乾清、交泰、坤宁三殿,正好十五个建筑,呼应天上紫微垣的十五颗星。
前面说了“紫”,再说“禁”,在秦汉时,皇宫叫禁中、禁城。
“天子所居”以“门户有禁,非侍御不得入”而号曰“禁中”(蔡邕《独断》),以后历朝历代,时不时就会用“禁”来指代皇宫。
唐诗中有很多提到“紫禁”,如骆宾王诗中写道,“紫禁终难叫,朱门不易排”,韩愈有“先朝亲与会龙华,紫禁鸣钟白日斜”,白居易也有“朝从紫禁归,暮出青门去”的句子。
“紫禁城”,所谓法天象地之“紫”+法度森严之“禁”。
不过正式得名,是明代万历年间,修订《大明会典》时,才官方出现了“紫禁城”的说法,
此后,虽然经历了明清易代,“紫禁城”的名称一直沿袭了下来。
直到1925年,冯玉祥部将鹿钟麟将溥仪驱逐出宫,“紫禁城”从此被称为“故宫”,意思是前朝的皇宫。
算起来,从明朝永乐十八年建成,到宣统三年溥仪逊位,前后一共有24个皇帝住在这个叫“紫禁城”地方。
关于紫禁城的由来,众说纷纭。今天小编就给朋友们科普一下。
一、紫禁城原名紫宫
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世间存在着一个至高无上的权威,即玉皇大帝,是法身无上,统驭诸天,主宰宇宙,权衡三界的“天帝”。天帝总不能在世间到处游荡,居无定所。于是,人们幻想了一个“天宫”,为天帝提供了一个日常工作和休息的地方。按照人们的理解,天宫当然应该在天空的正中央,而紫微垣正好在天的正中央,位置又一直没有变化,便成了古人心目中天宫应在的场所。因此,天帝居住的天宫也被称为“紫宫”。历代封建王朝的统治者们都将自己喻为是“上天之子”,即“天子”,也就是玉皇大帝的儿子。既然“天父”在天上住的是“紫宫”,那么,儿子在人间的住所也应该可以称为“紫宫”。因此,明成祖朱棣于西元1406年开始建设,明代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北京的皇宫称之为紫宫。
二、因禁而改名紫禁城
紫宫既然为皇帝居住的皇宫,四周肯定是警戒森严,有着严格的宫禁,寻常百姓不可以随便出入,不经许可进入紫宫就是“犯禁”。久而久之,“紫宫”也就成了一座“禁城”,人们就把“紫宫”“禁城”合起来称呼,就成了“紫禁城”。
三、推翻皇帝成故宫
公元1924年,冯玉祥发动“北京”,将清代末帝驱逐出了紫禁城。次年,在原来紫禁城的基础上建立了故宫博物馆。故宫,也就是“旧时的皇宫”的意思。由此,紫禁城作为“天子”住所的作用结束了
故宫是中国明清时代的皇家宫殿,在那时候被称之为紫禁城,故宫是后来才叫的。这座城是中国古代宫廷的建筑精华,占地面积达到了72万平方米,其中建筑的占地面积就达到了15万平方米,整座城里面大大小小的宫殿有七十多座,毫不夸张的说光房屋就上千间。这么大规模的建筑到现在为止保存的也是最完整的古建筑之一,也成为了国家的5景区,更是被列为世界五大宫殿之一,也是重点的文物保护单位,还被列为了世界文化遗产。
去过故宫的朋友们都知道,里面大到无法想象,怎么走都走不到终点,甚至很多伙伴去过很多次也没能走遍故宫的每个角落。如果真的不是花费一番心思的去走遍故宫每个角落,或许你只能是看到表面的景象而已。
北京是燕王朱棣的封地。等到永乐元年,燕京北平是皇帝的龙兴之地,后来又把北平府改为了顺天府,开始迁动人民充实北京,很多人都被强行迁到这里。1406年,开始兴建北京皇宫,就光开采名贵的木材,石料,然后再运到北京,这其中的准备工作就持续了将近11年之久。为了这些木材,建筑材料,很多人都丢了性命,很多劳工为此付出了很多,无论是严寒酷暑,寒冬腊月,他们都在不停的工作,寻找建筑所用的材料、打磨。
1409年又在北京的昌平区修建长陵,当时明成祖迁都受到大家的反对,但是还是义无反顾,下定决心迁都到北京。1420年,北京皇宫和北京城就建成了,明成祖正式下召迁都,北京顺天府为京师。
在这种大动作的建筑下,故宫中的每一株草木都有着意义,非常能够体现我国的文化历史。其中最开始命名的是紫禁城,这个名字很有考究,据说故宫的结构是模仿天宫的构造,讲究的是天人合一,其中周围还环绕着二十八宿。紫禁城的紫代表的是紫垣正中,北极星正处于中天,是所有星宿的中心,有着无比高的尊严,严谨侵扰,所以叫做紫禁城。这座城还有着儒家理念,也代表着中国儒家思想的核心。
紫禁城可以说在后期也经历很多的磨难,在这围城里面经历很多朝代的皇帝,也经历了很多的斗争,权利,改革,见证一次又一次的转折。不仅如此,紫禁城还失过大火,等到李自成攻陷北京的时候,在撤退之时又把紫禁城焚毁,很多建筑都被毁了。后来清军进入北京之后,将紫禁城接管,开始进行修复,连续修复了将近14年之久,将中路的建筑基本修复。
到了之后,冯玉祥发动北京,溥仪被逐出了紫禁城。之后在1925年10月10日成立了故宫博物院,也就是在这之后紫禁城改为故宫。因为故宫日渐破败,到了1949年的时候,很多的宫殿都倒塌了,新中国成立以后对故宫进行了大规模的修缮,故宫不光是时代的标志,更是古人的智慧结晶。
copyright © 2022 一生命运网 版权所有 辽ICP备2022007116号-4
法律声明:本站文章来自网友投稿,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