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节日主要包含国家节日和民间传统节日。日本的法定节日一共包含15个,分别是元旦、成人节、建国纪念日、春分日、绍和纪念日、宪法纪念日、绿色节、儿童节、海的日、敬老日、秋分日、体育节、文化节、勤劳感谢日以及天皇诞生日。
日本法定节假日新年(1月1日)
日本的新年是日本人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之一。一月一日——元旦(元旦)照日本的风俗,除夕前要大扫除,并在门口挂草绳,插上桔子(称“注连绳”),门前摆松、竹、梅(称“门松”,现已改用画片代替),取意吉利。
除夕晚上全家团聚吃过年面,半夜听“除夕钟声”守岁。元旦早上吃年糕汤(称“杂煮”)。1月1日至3日,一般日本人都会选择去神社或者寺庙参拜。新年的第一次参拜,叫做初詣。除了感谢上一年的保佑,还会对祈求新的一年平安顺遂。祈愿完之后,还会在絵馬上或写或画自己的愿望,也会抽签看看新年运势。
成人节(1月第二个星期一)
成人节(成人の日)是庆祝年满20岁的青年男女成人自立的节日,有各市、镇、村的行政机关举行成人仪式的典礼。此节2000年(平成12年)前为1月15日。
日本的成人节源于中国古代的成人仪礼,而日本古代的成人仪礼受到过中国“冠礼”的影响,所谓“冠礼”,指男子成年时举行的一种加冠的礼仪。从加冠这天起,冠者便被社会承认为已经成年。
日本政府1999年底宣布从2000年开始,把成人节的日期改为每年1月第二周的星期一为成人节。过节的是在这一年进入20岁的年轻人。这天,他们一般都要穿上传统服装,到神社拜谒,感谢神灵、祖先的庇佑,请求继续“多多关照”。是日本非常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
这一天全国放假,各地都为年满20周岁的年轻人举行祝贺仪式。各报社、大学和企业单位举办各种形式的专题报告会、讨论会、讲演会和茶话会。年轻人在会上阐述自己的主张和理想。各地邮局还给欢度成人节的年轻人,免费提供向亲友们打长途电话报喜的便利。
建国纪念日/开天节(2月11日)
国庆节(建国纪念日)根据日本神话,神武天皇于公元前660年2月11日建国,故宪法上将这一天定为建国纪念日。
建国纪念之日是在1966年被定为法定节假日的,看起来历史并不长。其实,这个节日由来已久。据日本的史书《日本书纪》记载,日本的初代天皇“神武天皇(じんむてんのう)”即位的日子是“辛酉年春正月庚辰朔”,当时用的是旧历。换算成新历,就相当于公元前660年的2月11日。1873年,日本政府就将这一天定为了“紀元節”(きげんせつ),并作为了国家法定的节假日。二战后,这个节日被废弃,后来又经过数次提案,在1966年改名为“建国纪念之日”,重新成为了法定节假日。
春分节(3月20日左右)
春分(春分の日)三月二十一日左右,是扫墓、祭拜祖先的日子。自古以来,这一天即是佛教的节日,现在成为人们讴歌大自然、保护生物的宣传日。
春分当天日本人要吃“ぼた餅”,意思是外面裹上红豆沙的糯米饼,译作牡丹饼。一般认为,春分时节牡丹开花,所以这时候吃的红豆沙糯米饼叫做“ぼた餅”。赏花(花見,读作はなみ)、远足(遠足,读作えんそく)、摘草莓(イチゴ狩り,读作いちごがり)。春天气候适宜、景色优美,但是又十分短暂,因此日本人创造了一系列能够充分享受春日时光的活动,摘草莓就是其中之一。
昭和日(4月29日)
昭和之日,指由2007年(平成19年)起加入日本国民假期的节日,定为每年的4月29日,即已故裕仁天皇冥诞的日子。
昭和是裕仁天皇时代的年号。裕仁是日本在二次大战时期的天皇,也因此被视为日本军国主义的象征,过去一直有人反对更名。把绿之日更名为昭和之日的提案,曾经两次在国会闯关失败,第三次终于成功。日本国会在2005年5月13日通过:由2007年起,将原订于该天的绿之日假期改称为昭和之日,并把绿之日转移到5月4日。日本政府指昭和之日的目的是“在动荡的日子之后,回顾日本迈向复兴的昭和时代,思考国家的将来”。
宪法纪念日(5月3日)
宪法纪念日(宪法纪念日)1947年5月3日,日本现行宪法开始实施日本在年初会去神社参拜,称为“初诣”,遂把这一天定为纪念日。
在每年的5月3日,全国都要举行隆重的纪念宪法生效的活动。那些针对50多年来宪法所发挥作用的演讲吸引着上千人参加。在这一天,国会议事堂会对游人开放。许多家庭会到这个平时不对普通人开放的大厅里漫步,很多人会在这个建筑物前留影。
绿之日(5月4日)
绿之日(日语みどりの日 Midori no hi)在2007年之前订于每年4月29日,2007年及之后订于5月4日,是日本的国定假期。
该天原称天长节,是纪念日本裕仁天皇寿辰的日子,亦是国定假期。裕仁在1989年驾崩,在他去世之后,日本把他的冥诞更名为绿之日。绿之日的原意是由于裕仁生前爱好生物学,而政府亦希望透过该天,纪念裕仁之外,亦加深国民绿化自然的意识。2005年5月13日,日本国会通过将该天将改称为“昭和之日”。
儿童节(5月5日)
儿童节(こどもの日)是庆祝小孩成长,祈求幸福之日。其具体表现形式是有男孩的家庭在户外用高竿悬挂鲤鱼旗并摆放武士人偶。
日本的儿童节,叫做“儿童日”(日语:こどもの日),是一个传统节日。在每年的5月5日,日本的家庭都会庆祝孩子的长大。二战前,这个节日被称为“端午节”(日语:端午の节句),并且只是男孩的节日。1948年,当这个节日成为公众假日的时候,便成了庆祝所有儿童幸福和福利的节日。在节日当天,日本的家庭都会在屋顶上悬挂鱼状的标志,用来象征儿童消除厄运,克服困难,顺利成长。
不过日本在3月3日还有单独的女孩节,从上巳节发展过来,女儿节以摆放各种玩偶来庆祝。男儿节悬挂鲤鱼旗是源自中国的“望子成龙”和“鲤鱼跳龙门”的传说。
海之日(7月第三个星期一)
海之日,是日本的法定节假日之一。该节日制定于1941年,从1996年起成为国民纪念日。日本四面环海,为了感谢得自海洋的恩典,并祈祷能成为国运昌隆的海洋国家而制订。2003年(平成15年)祝日法改正(Happy Monday制度)后,其日期改成7月的第三个星期一。
山之日(8月11日)
日本的8月11日是“山之日”。2014年5月,日本参院全体会议23日通过了《假日法》修正案,确定从2016年起将每年的8月11日确立为法定假期“山之日”,这样一来,“山之日”成为了8月唯一的法定假日,而日本全年也只剩6月没有法定假日。既然有“海之日”,那么如果要增加一个节日,人们便自然而然地想到了“山之日”。与“海之日”类似,“山之日”的也是一个希望人们能去亲近自然的节日,旨在让人们“有机会亲近大山,感谢大山的恩惠”。
敬老日(9月第三个星期一)
敬老节(敬老の日)以尊敬老人、感谢老人为宗旨,在1966年补制的节日。此节在2003年(平成15年)前的日期为9月15日。这天日本各市区町村都要为老人们举行演艺会,赠送纪念品。
秋分节(九月二十三日左右)
秋分(秋分の日)按日历每年前后有所不同,和春分一样,要扫墓及祭拜祖先灵位。
在古代农村,春分是祈求丰作的日子,秋分是庆祝丰作的日子。在春分,大家把变成山神了的祖先的灵从山里迎接到村子里,在秋分以后,会举行把其从村子里送回山里的仪式。佛教渗透进日本之后,秋分就变成为“秋の彼岸”,成为供养祖先的日子。
在秋分这一天日本人会吃一种叫做“御萩(おはぎ)”的东西。和春分时候日本人吃的“牡丹饼”所用的材料一样,是红豆馅的。这两个饼其实是一种东西,但为了区分季节,从而一个用牡丹花命名,另一个以“萩”花命名。
体育日(10月第二个星期一)
体育节(体育の日)纪念1964年在东京举行的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的日子。此节在2000年(平成12年)前的日期为10月10日。
文化日(11月3日)
文化节(文化の日)是日本国民节日之一,在昭和23年被定为国民节日,在法律上确定下来。1954年以前是为纪念明治天皇诞辰而设立的节日。1964年11月3日日本公布新宪法,因此,将这一天改为文化节,用以提倡热爱自由平等,促进文化事业的社会原则。
劳动日(11月23日)
劳动感恩节(勤労感谢の日)此时正值收获的季节,为了表示对收获的谢意,而制定了以感谢劳动为宗旨的节日。
天皇诞辰(12月23日)
天皇生日(天皇诞生日)明仁天皇于1933年12月23日出生。由于明仁尚在人世,依日本礼仪,决不可以「年号(平成)+天皇」称呼之,应称为今上天皇。(有很多写平成天皇,是错误的说法)。
日本民间节日二月二日——---节分立春的前一天,撒黄豆,招福驱鬼日本节日
二月十四日——---情人节
三月三日——---偶人节,又称桃花节,是女孩子的节日
因每年3月3日在祭坛上摆供用土、纸等制成的外饰服装的偶人而得名。过偶人节最早源于古代日本人流放偶人的习俗。所谓流放偶人,即给烧制成的泥娃娃穿上红色纸服,连同祭品一起放在稻草筏上,让其顺水漂流而去。据说这是为让偶人把人身上的污垢脏物顺水带走,以消灾灭祸。
日本的女儿节。又称雏祭。雏祭(雏祭り)是日本女孩子的节日,又称人偶节、上巳(じょうし/じょうみ)、女儿节。属於「五节句」之一的「桃之节句」(桃の节句)本来在农历的三月初三,明治维新後改为西历3月3日。父母会为女儿设置阶梯状的陈列台,由上至下,摆放穿著和服的娃娃,这种娃娃在日本称为雏人形。
而男孩节则定於端午节。雏祭当天虽然不是日本国定假日,但家中的成员大都尽量聚在一起祝福女孩子健康平安的长大成人。现代许多的日本网路游戏也多为庆祝女儿节,开始有女儿节人偶的虚拟摆饰,而人偶的肖像也多取材为游戏内的女生角色。
四月上旬——---赏樱花
四月二十九日到五月五日——---黄金周
五月第二个星期日——---母亲节
五月五日——---男孩节,家里有男孩的要挂鲤鱼旗
在日本,五月五日是端午节,端午节与男孩节同日,所以这天家家户户门上还摆菖蒲叶,屋内挂钟馗驱鬼图,吃去邪的糕团(称“柏饼”)或粽子。
“菖蒲”和“尚武”谐音,“鲤鱼旗”表示鲤鱼跳龙门。日本人认为鲤鱼是力量和勇气的象征,表达了父母期望子孙成为勇敢坚强的武士的愿望。根据“尊重儿童的人格,谋求儿童的幸福,同时感谢母亲”的原则,规定这一天为全国公休日。
七月十七日——---京都祗园花车游行
八月六日——---广岛原子弹爆炸纪念日
八月十五日——---战争结束纪念日
八月中旬——---盂兰盆节 民族大移动
盂兰盆节,是指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的节日,也称盂兰盆会、中元节。需要注意,一定意义上,中元节归属道教,盂兰盆节归属佛教。有些地方俗称该节日为鬼节、施孤,或亡人节、七月半等。
八月十六日——---京都大文字送灵火
九月一日——---防灾日(纪念关东大地震,加强防灾意识)
十一月十五日——---七五三(为7岁、5岁、3岁的孩子过节)
七五三是指日本独特的一个节祭日,在三岁(男女)、五岁(男孩)、七岁(女孩),都要举行祝贺仪式,节日意义是保佑孩子健康成长,每年11月15日,是庆祝“七五三”的传统节日。
十二月二十五日——---圣诞节
十二月三十一日——---大年三十
相关推荐:《韩国传统节日有哪些?韩国节日大全》
今天是大年三十,按中国传统该是万家团圆吃年夜饭的喜庆日子,小伙伴们都准备了哪些丰盛的大餐呢~
虽然日本的除夕夜是在12月31日,但借着这个天朝共享年夜饭的时刻,小通就来介绍一下日本人的年菜料理。
一起来看看日本人的年夜饭,都吃些什么~
众所周知,日本人新年餐桌上必不可少的就是年菜。
起初,年菜的主角是杂煮,也就是年糕汤,而装在多层食盒里的料理只是配菜而已。
随着时代的变迁,日本的正月料理也发生了变化,但不管时代怎样发展,年菜的地位始终不容动摇。
那么,日本的年菜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又是怎么发展的呢?和小通一起来了解一下日本人的年夜饭历史吧!
年菜用汉字写作“御节料理”,来源于奈良时代朝廷内的年中活动节会。即正月一日的元旦节会、正月七日的白马节会、三月三日的上巳节会、五月五日的端午节会等在每个季节换季时举办的宴会等等。
到了江户时代后半期,人们将节会限定为正月,称之为“御節”。
日本料理研究家奥村彪生先生指出,“正月料理的主角原本是杂煮,首先出现的是屠苏酒和杂煮。杂煮最早是在室町时代作为上流武士家婚礼上的下酒菜出现的,后来就成为庆祝新年的佳肴,不久便进入了平民生活。江户时代搭配杂煮的数道菜肴就相当于现代的年菜。”
正德年间(1711~1716年),大阪富商鸿池家的正月菜单内容就出现了装入食盒的杂煮配菜。继杂煮的菜肴之后,上来的是一汤三菜的主菜和双层食盒。双层食盒里面是牛蒡、干青鱼子、油菜花。
到了天保年间(1830~1844),食盒里面除了牛蒡、干青鱼子外加上了沙丁鱼干、黑豆、慈姑等。
富商家的年菜
这个时代的年菜遵循所谓的“量入为出”的教诲,即便是富商家新年饭菜的量也控制得非常好。武家称年菜为组重,菜肴比鸿池家品种多,食材也丰富很多。在北越地区还会使用虾和咸鲑鱼。
为何把菜肴装入多层食盒?
把菜肴装在多层食盒里,有喜庆多多的寓意。在江户时代,虽然年菜因地域不同多少有些差异,但干青鱼子、沙丁鱼干、牛蒡、煮豆是全国相同的下酒菜。现在在关东、关西地区仍然是年菜中不可缺少的存在。
那么,为什么这4种菜在信息并不发达的当时能得到广泛普及呢?
最重要的原因是在当时,这4种食材价格低廉,容易购买。其中,鲱鱼腹卵的干青鱼子和做沙丁鱼干的鳀鱼的鱼苗被用作农田的肥料。
干青鱼子是祈求子孙繁荣,沙丁鱼干是祈求五谷丰登,黑豆寓意勤劳健康地工作,切开的牛蒡是祈求开运,而牛蒡深扎土壤的根寓意全家安康。
年菜即便凉了也很美味
日本有个习惯,是在除夕夜把年菜做好,以供正月三天食用。这是效仿中国的“寒食”,也就是在祭祀祖先的清明节(春分之后15天)吃提前做好的凉菜。
之所以在日本也效仿这个习俗,是因为日本传说新年时灶神会去每家每户拜访,所以日本人新年的几天尽量不使用火。
年菜因为是可以保存的料理,所以通常会用煮、烤、醋拌这些做法。这些做法使得日本料理即使凉了也很美味,并且菜肴有滋有味。
一年中最开始燃烧的火种是从神社等地方得到的,在除夕夜从京都的八坂神社,将引到吉兆绳上的灯笼的“おけら火”带回家,据说用这个火种煮年糕,可以无病无灾地度过这一年。
江户时代后期,新年一般都是喝屠苏酒、吃杂煮、节年菜来庆祝。到了明治时代以后,杂煮也发生了变化,开始加入鸡肉汤或者肉类,另外除了黑豆、干青鱼子、沙丁鱼干、牛蒡等传统的新年菜肴以外,人们开始积极地添加其他菜肴。
江户时代商家的正月习俗和料理
明治43年(1910年),根据中川爱冰写的《四季厨房》中对年菜的说明,第一层是鲑鱼小串烧、锦玉子、银杏松叶串、花慈姑等,第二层是糖煮小鲫鱼、糖煮牛蒡、糖煮捣栗,第三层是切成小块的虾、莲藕薄片、蜜柑等,由此可以看出食材变得丰富起来。
随着时代变迁,年菜比杂煮更加受到重视。
大正2年(1913年),还加入了鱼糕、伊达卷、栗子金团。原来是家常菜肴的料理也开始在料理工厂制造,一般第一层是过节菜肴和鱼糕、金团等,第二层是虾、鲷鱼等烧烤食物,第三层是脍等醋拌菜,第四层装的是煮菜。
大正5年(1916年),大阪三越百货店还创造了年菜售罄的记录。据悉,当时使用的食材分别有吉利说法和寓意,销售的时候努力宣传的就是丰富多彩的正月料理。
随着经济发展年菜变得更豪华
到了30年(1955年)左右,各地区新年料理的差异十分明显。烤鱼和煮鱼就有鲷鱼、鰤鱼、鲑鱼、秋刀鱼等各种各样的鱼。另外,一些地区还出现了不用食盒,用大碗和大盘子盛菜的习惯。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还出现了和食以外的意大利、法国、中华等料理,此外为了满足平民们在正月里想要稍微奢侈一下的想法,出现了伊势虾、海胆酱、鹅肝酱等豪华食材。
另外,随着小家庭化的发展,双层和单层食盒渐渐多了起来,人们通常不愿意自己在家做年菜,而倾向于去外面买。”
年菜的寓意
年菜使用的食材都有各自的寓意和愿景。
小通下面就给大家解说一下年菜中的10种代表料理各自的寓意,希望能进一步加深大家对节年菜的理解。
【虾】由于其姿态让人联想到腰部弯曲的老人,为祈求家人长寿,将其加入节年菜中。像烧烤、炖菜等,鲜亮的红色象征着吉祥。
【章鱼】煮成红色的章鱼,从它的颜色上能感受到吉祥。在关东用醋腌制,在关西用来煮。另外,在日语里的对应汉字是“多幸”,有祝愿这一年过得幸福的寓意。
【栗金团】将栗子晾干后用臼轻轻捣碎,去壳和涩皮后就是捣栗子。“舂ち”和“勝ち”的发音相同,所以以前作为出征前的下酒菜。金团的金黄色象征着丰厚的财运。
【红白なます】年菜醋拌菜的固定菜品。胡萝卜和白萝卜象征红白花纸绳,表示喜庆。味道清淡可口。
【蜂斗菜】煮菜不可缺少的蜂斗菜因为有孔,有可以预知未来的寓意。汉字写作“富贵”,寓意生活富贵。煮菜是将各种食材用一个锅煮,以祈求全家安康。
【金柑】其名称金柑与“金冠”发音相同,所以是祈求财运和开运的吉祥物。另外,“ん”和“运”发音有相同之处,所以也有运气多多的寓意。
【鱼糕】以鲇鱼为原料在平安时代出现的鱼糕是卷在竹筒上的竹轮状鱼糕。白身鱼的鱼肉糜因为是高级品,从室町时始成为重大节日的食物。红白颜色是喜庆的表现。
【伊达卷】将白身鱼的肉糜和蛋黄混合一起烤制,用帘子卷起来的伊达卷是云的形状,因此把云比喻成“运气”,卷起运气,祈求开运。
【莲藕】因为和蜂斗菜一样有孔,所以包含了对未来的美好愿望。莲藕可以煮,也可以用醋腌制成醋莲藕,是很方便的食材。
【海带卷】其日语发音“よろこぶ”与“喜”字的日语发音相同,因此带有“欢喜”多多的意思,海带卷中还含有希望父母长生不老的寓意。
小通介绍了这么多,不知道有没有加深大家对于日本年菜料理的了解呢~看着这些丰富多彩的年菜,简直馋虫都要被勾起来了!
今年因为疫情,很多小伙伴无法回家过年,但无论在哪儿都要好好吃嘛嘛香身体倍棒!祝大家新的一年越来越好~
- 完 -
日本的节日主要包含国家节日和民间传统节日。日本的法定节日一共包含15个,分别是元旦、成人节、建国纪念日、春分日、绍和纪念日、宪法纪念日、绿色节、儿童节、海的日、敬老日、秋分日、体育节、文化节、勤劳感谢日以及天皇诞生日。
日本法定节假日新年(1月1日)
日本的新年是日本人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之一。一月一日——元旦(元旦)照日本的风俗,除夕前要大扫除,并在门口挂草绳,插上桔子(称“注连绳”),门前摆松、竹、梅(称“门松”,现已改用画片代替),取意吉利。
除夕晚上全家团聚吃过年面,半夜听“除夕钟声”守岁。元旦早上吃年糕汤(称“杂煮”)。1月1日至3日,一般日本人都会选择去神社或者寺庙参拜。新年的第一次参拜,叫做初詣。除了感谢上一年的保佑,还会对祈求新的一年平安顺遂。祈愿完之后,还会在絵馬上或写或画自己的愿望,也会抽签看看新年运势。
成人节(1月第二个星期一)
成人节(成人の日)是庆祝年满20岁的青年男女成人自立的节日,有各市、镇、村的行政机关举行成人仪式的典礼。此节2000年(平成12年)前为1月15日。
日本的成人节源于中国古代的成人仪礼,而日本古代的成人仪礼受到过中国“冠礼”的影响,所谓“冠礼”,指男子成年时举行的一种加冠的礼仪。从加冠这天起,冠者便被社会承认为已经成年。
日本政府1999年底宣布从2000年开始,把成人节的日期改为每年1月第二周的星期一为成人节。过节的是在这一年进入20岁的年轻人。这天,他们一般都要穿上传统服装,到神社拜谒,感谢神灵、祖先的庇佑,请求继续“多多关照”。是日本非常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
这一天全国放假,各地都为年满20周岁的年轻人举行祝贺仪式。各报社、大学和企业单位举办各种形式的专题报告会、讨论会、讲演会和茶话会。年轻人在会上阐述自己的主张和理想。各地邮局还给欢度成人节的年轻人,免费提供向亲友们打长途电话报喜的便利。
建国纪念日/开天节(2月11日)
国庆节(建国纪念日)根据日本神话,神武天皇于公元前660年2月11日建国,故宪法上将这一天定为建国纪念日。
建国纪念之日是在1966年被定为法定节假日的,看起来历史并不长。其实,这个节日由来已久。据日本的史书《日本书纪》记载,日本的初代天皇“神武天皇(じんむてんのう)”即位的日子是“辛酉年春正月庚辰朔”,当时用的是旧历。换算成新历,就相当于公元前660年的2月11日。1873年,日本政府就将这一天定为了“紀元節”(きげんせつ),并作为了国家法定的节假日。二战后,这个节日被废弃,后来又经过数次提案,在1966年改名为“建国纪念之日”,重新成为了法定节假日。
春分节(3月20日左右)
春分(春分の日)三月二十一日左右,是扫墓、祭拜祖先的日子。自古以来,这一天即是佛教的节日,现在成为人们讴歌大自然、保护生物的宣传日。
春分当天日本人要吃“ぼた餅”,意思是外面裹上红豆沙的糯米饼,译作牡丹饼。一般认为,春分时节牡丹开花,所以这时候吃的红豆沙糯米饼叫做“ぼた餅”。赏花(花見,读作はなみ)、远足(遠足,读作えんそく)、摘草莓(イチゴ狩り,读作いちごがり)。春天气候适宜、景色优美,但是又十分短暂,因此日本人创造了一系列能够充分享受春日时光的活动,摘草莓就是其中之一。
昭和日(4月29日)
昭和之日,指由2007年(平成19年)起加入日本国民假期的节日,定为每年的4月29日,即已故裕仁天皇冥诞的日子。
昭和是裕仁天皇时代的年号。裕仁是日本在二次大战时期的天皇,也因此被视为日本军国主义的象征,过去一直有人反对更名。把绿之日更名为昭和之日的提案,曾经两次在国会闯关失败,第三次终于成功。日本国会在2005年5月13日通过:由2007年起,将原订于该天的绿之日假期改称为昭和之日,并把绿之日转移到5月4日。日本政府指昭和之日的目的是“在动荡的日子之后,回顾日本迈向复兴的昭和时代,思考国家的将来”。
宪法纪念日(5月3日)
宪法纪念日(宪法纪念日)1947年5月3日,日本现行宪法开始实施日本在年初会去神社参拜,称为“初诣”,遂把这一天定为纪念日。
在每年的5月3日,全国都要举行隆重的纪念宪法生效的活动。那些针对50多年来宪法所发挥作用的演讲吸引着上千人参加。在这一天,国会议事堂会对游人开放。许多家庭会到这个平时不对普通人开放的大厅里漫步,很多人会在这个建筑物前留影。
绿之日(5月4日)
绿之日(日语みどりの日 Midori no hi)在2007年之前订于每年4月29日,2007年及之后订于5月4日,是日本的国定假期。
该天原称天长节,是纪念日本裕仁天皇寿辰的日子,亦是国定假期。裕仁在1989年驾崩,在他去世之后,日本把他的冥诞更名为绿之日。绿之日的原意是由于裕仁生前爱好生物学,而政府亦希望透过该天,纪念裕仁之外,亦加深国民绿化自然的意识。2005年5月13日,日本国会通过将该天将改称为“昭和之日”。
儿童节(5月5日)
儿童节(こどもの日)是庆祝小孩成长,祈求幸福之日。其具体表现形式是有男孩的家庭在户外用高竿悬挂鲤鱼旗并摆放武士人偶。
日本的儿童节,叫做“儿童日”(日语:こどもの日),是一个传统节日。在每年的5月5日,日本的家庭都会庆祝孩子的长大。二战前,这个节日被称为“端午节”(日语:端午の节句),并且只是男孩的节日。1948年,当这个节日成为公众假日的时候,便成了庆祝所有儿童幸福和福利的节日。在节日当天,日本的家庭都会在屋顶上悬挂鱼状的标志,用来象征儿童消除厄运,克服困难,顺利成长。
不过日本在3月3日还有单独的女孩节,从上巳节发展过来,女儿节以摆放各种玩偶来庆祝。男儿节悬挂鲤鱼旗是源自中国的“望子成龙”和“鲤鱼跳龙门”的传说。
海之日(7月第三个星期一)
海之日,是日本的法定节假日之一。该节日制定于1941年,从1996年起成为国民纪念日。日本四面环海,为了感谢得自海洋的恩典,并祈祷能成为国运昌隆的海洋国家而制订。2003年(平成15年)祝日法改正(Happy Monday制度)后,其日期改成7月的第三个星期一。
山之日(8月11日)
日本的8月11日是“山之日”。2014年5月,日本参院全体会议23日通过了《假日法》修正案,确定从2016年起将每年的8月11日确立为法定假期“山之日”,这样一来,“山之日”成为了8月唯一的法定假日,而日本全年也只剩6月没有法定假日。既然有“海之日”,那么如果要增加一个节日,人们便自然而然地想到了“山之日”。与“海之日”类似,“山之日”的也是一个希望人们能去亲近自然的节日,旨在让人们“有机会亲近大山,感谢大山的恩惠”。
敬老日(9月第三个星期一)
敬老节(敬老の日)以尊敬老人、感谢老人为宗旨,在1966年补制的节日。此节在2003年(平成15年)前的日期为9月15日。这天日本各市区町村都要为老人们举行演艺会,赠送纪念品。
秋分节(九月二十三日左右)
秋分(秋分の日)按日历每年前后有所不同,和春分一样,要扫墓及祭拜祖先灵位。
在古代农村,春分是祈求丰作的日子,秋分是庆祝丰作的日子。在春分,大家把变成山神了的祖先的灵从山里迎接到村子里,在秋分以后,会举行把其从村子里送回山里的仪式。佛教渗透进日本之后,秋分就变成为“秋の彼岸”,成为供养祖先的日子。
在秋分这一天日本人会吃一种叫做“御萩(おはぎ)”的东西。和春分时候日本人吃的“牡丹饼”所用的材料一样,是红豆馅的。这两个饼其实是一种东西,但为了区分季节,从而一个用牡丹花命名,另一个以“萩”花命名。
体育日(10月第二个星期一)
体育节(体育の日)纪念1964年在东京举行的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的日子。此节在2000年(平成12年)前的日期为10月10日。
文化日(11月3日)
文化节(文化の日)是日本国民节日之一,在昭和23年被定为国民节日,在法律上确定下来。1954年以前是为纪念明治天皇诞辰而设立的节日。1964年11月3日日本公布新宪法,因此,将这一天改为文化节,用以提倡热爱自由平等,促进文化事业的社会原则。
劳动日(11月23日)
劳动感恩节(勤労感谢の日)此时正值收获的季节,为了表示对收获的谢意,而制定了以感谢劳动为宗旨的节日。
天皇诞辰(12月23日)
天皇生日(天皇诞生日)明仁天皇于1933年12月23日出生。由于明仁尚在人世,依日本礼仪,决不可以「年号(平成)+天皇」称呼之,应称为今上天皇。(有很多写平成天皇,是错误的说法)。
日本民间节日二月二日——---节分立春的前一天,撒黄豆,招福驱鬼日本节日
二月十四日——---情人节
三月三日——---偶人节,又称桃花节,是女孩子的节日
因每年3月3日在祭坛上摆供用土、纸等制成的外饰服装的偶人而得名。过偶人节最早源于古代日本人流放偶人的习俗。所谓流放偶人,即给烧制成的泥娃娃穿上红色纸服,连同祭品一起放在稻草筏上,让其顺水漂流而去。据说这是为让偶人把人身上的污垢脏物顺水带走,以消灾灭祸。
日本的女儿节。又称雏祭。雏祭(雏祭り)是日本女孩子的节日,又称人偶节、上巳(じょうし/じょうみ)、女儿节。属於「五节句」之一的「桃之节句」(桃の节句)本来在农历的三月初三,明治维新後改为西历3月3日。父母会为女儿设置阶梯状的陈列台,由上至下,摆放穿著和服的娃娃,这种娃娃在日本称为雏人形。
而男孩节则定於端午节。雏祭当天虽然不是日本国定假日,但家中的成员大都尽量聚在一起祝福女孩子健康平安的长大成人。现代许多的日本网路游戏也多为庆祝女儿节,开始有女儿节人偶的虚拟摆饰,而人偶的肖像也多取材为游戏内的女生角色。
四月上旬——---赏樱花
四月二十九日到五月五日——---黄金周
五月第二个星期日——---母亲节
五月五日——---男孩节,家里有男孩的要挂鲤鱼旗
在日本,五月五日是端午节,端午节与男孩节同日,所以这天家家户户门上还摆菖蒲叶,屋内挂钟馗驱鬼图,吃去邪的糕团(称“柏饼”)或粽子。
“菖蒲”和“尚武”谐音,“鲤鱼旗”表示鲤鱼跳龙门。日本人认为鲤鱼是力量和勇气的象征,表达了父母期望子孙成为勇敢坚强的武士的愿望。根据“尊重儿童的人格,谋求儿童的幸福,同时感谢母亲”的原则,规定这一天为全国公休日。
七月十七日——---京都祗园花车游行
八月六日——---广岛原子弹爆炸纪念日
八月十五日——---战争结束纪念日
八月中旬——---盂兰盆节 民族大移动
盂兰盆节,是指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的节日,也称盂兰盆会、中元节。需要注意,一定意义上,中元节归属道教,盂兰盆节归属佛教。有些地方俗称该节日为鬼节、施孤,或亡人节、七月半等。
八月十六日——---京都大文字送灵火
九月一日——---防灾日(纪念关东大地震,加强防灾意识)
十一月十五日——---七五三(为7岁、5岁、3岁的孩子过节)
七五三是指日本独特的一个节祭日,在三岁(男女)、五岁(男孩)、七岁(女孩),都要举行祝贺仪式,节日意义是保佑孩子健康成长,每年11月15日,是庆祝“七五三”的传统节日。
十二月二十五日——---圣诞节
十二月三十一日——---大年三十
相关推荐:《韩国传统节日有哪些?韩国节日大全》
copyright © 2022 一生命运网 版权所有 辽ICP备2022007116号-4
法律声明:本站文章来自网友投稿,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