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咱们中国是以孝道著称的国家,一年之中,肯定要去祭拜几次先祖,按照咱们中国的传统,免不了要烧上一些纸钱,可是在烧纸的时候,可不是随便烧一下就算结束了,在我们这里还有很多讲究,据老人说,烧纸的方法一定要正确,否则会犯忌讳。
那么烧纸讲究一些什么呢?怎样做才比较吉祥呢?带着这个疑问专门询问了见多识广的老人,听完老人的介绍,真是长了见识,下面我们就听听老人烧纸的讲究吧!
一,烧纸时为何要画圈?不烧透行吗?
据老人说,咱们去烧纸的时候,可以先画上一个圈,画圈的时候要留一个口子,口子要朝向坟墓方向,然后再把纸张放入圈里后才能点火,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其他孤魂野鬼来争夺给先人送的纸钱,留个口子目的是让纸钱可以顺利的进入祖先的坟墓。
这一切做好之后,还要注意烧纸一定要烧透,为了能让纸张烧透,一些朋友还会使用棍棒把纸张挑起来,老人说烧纸要是烧不透的话,送到阴间的钱币是不完整的,意思是说送的是残缺的钱币,这在阴间是花不出去的,所以烧纸一定要烧透,否则咱们烧纸就失去了烧纸的意义,祖先要真是泉下有灵的话,也会责怪不负责任马马虎虎的子孙。
二,烧纸不能烧完,为啥讲究留有一部分
据见多识广的老人说,烧纸的时候,一定不要全部烧完,咱们一定要留下一部分,听到这里我就问老人,不是给祖先送钱的吗?既然送钱为啥不能一次送完呢?
老人说,剩下的这一些纸张,人们称之为“剩纸”,“剩纸”谐音是“剩子”或者是“盛子”谐音。“剩子”的含义是埋怨自己的祖先不该撇下自己就早早地离开了人世间,只剩下孤苦伶仃的自己,这有怀念祖先的意思。“盛子”盛是强盛的意思,意思是说祖先离开人世间到了另一个世界之后,要保佑自己的后人可以平安,可以繁荣昌盛,这看着有点迷信,可是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此外老人还说,剩有一部分纸张,这同时也是在告诉自己的祖先,以后烧纸会源源不断,同时也寓意后人香火不断。听完老人的介绍,真心开了眼界,没有想到烧纸还有这么多讲究。
三,烧纸之后能直接离开吗?
咱们知道,烧纸要烧透,而且祖先要接受所烧的纸钱,还需要一定的过程,所以点完纸就走,是一种不尊重祖先的行为,再者纸张没有完全烧透,也容易引发火灾,所以无论是从哪个角度来说,烧纸之后都是不能直接离开的。
见多识广的老人还接着说,在祭拜的时候不能大声喧哗,更不要嬉笑打闹,要庄重严肃,等烧完纸之后,要离开的时候是不能回头的,即使有人在后面叫你,至于啥原因老人没有解释。
四,总结
当然,这种种说法和讲究都有浓重的迷信色彩,很多朋友会说,这些讲究还不如在祖先活着的时候,给祖先喂一口水,这些都是实际情况。
不过我要说一句话,虽说这一切有点迷信,但是咱们每个人,在清明在七月十五,祭祖这件事还是要做的,咱们免不了走这个流程,所以记住一点讲究,会不闹笑话的。
以上是我的个人见解和看法,水平限制可能会有不当,敬请各位朋友批评指正吧!
时间一晃,马上就快到七月半的中元节,七月半俗称鬼节,这是一年当中继清明节之后最隆重的祭祖节日,在去年的时候,咱们还做过一期关于中元节的风俗和禁忌的内容。
中元节,可能每个地方的规矩都有一定的差异,比如有的地方有放河灯的习俗,有的地方有不能在夜间出门的禁忌,但是大部分地区都有在中元节烧纸的习俗,也就是 “烧纸钱”给已故的亲人,老百姓相信,通过烧纸的方式可以让在身处另一个世界的亲人当成地下钱币(俗称冥币)使用,所以又叫“烧纸钱”。
中元节
其实给亡者烧纸的习俗,不仅仅是在清明节中元节这样的传统祭祖活动中才有,人去世后的葬礼上,也必须要烧纸,而且,按照传统的丧葬礼仪,人去世后还有“头七”的说法,比如有些地方是要等七天以后再下葬,还有地方传说去世后的第七日是回魂夜,有“烧七”的习俗,同样也是以焚烧纸钱为主的一种祭奠仪式。
无论是清明节还是中元节,又或者是丧葬祭奠,烧纸都是必不可少的祭祀形式,还有人死之后的“头七”之说,这些老祖宗定下的传统老规矩,到底是不是迷信呢?为什么要这样做呢?传统老规矩,到底有何讲究?
中元节
先来说说“烧纸”的习俗,这个我可以非常肯定地告诉大家,烧纸,绝对算不上是迷信活动,包括咱们现代的词典、对烧纸的定义也只是说它是一种“民间信俗”,也就是一种接近于信仰的习俗,大概就和过年的时候贴福字贴门神比较类似,比如说老百姓觉得贴门神可以驱邪避祸保平安,但你能说这是一种迷信活动吗?很显然不是迷信。
所以,给亡魂烧纸的传统,也只是一种普遍的传统风俗而已,它是一种祭祀和祭奠的方式,人们用这种方式来寄托对逝者的追思,让祭祀和葬礼更具有肃穆沉重的仪式感。
中元节
根据历史学者的考证,烧纸这种习俗大约形成于南北朝时期,其实最开始的时候,人们是把真钱作为陪葬品,但那个时候盗墓贼比较猖獗,经常人刚刚下葬就被人盗走,所以后来就改成了烧纸钱的方式,以纸寓钱来祭灵,并且给这种纸取了一个专用名词叫“冥钱”或者“冥币”,这就是烧纸的由来。
烧纸,最初就是在南北朝时期开始兴起的一种以纸代钱的祭奠形式,而“头七”的说法,则要远早于烧纸的习俗,相传起源于春秋战国时代,还和历史上著名的神医扁鹊有关。
中元节
据说有一年当朝太子突然患上重病,国君命人赶紧去找扁鹊,但是扁鹊当时正游历行医,一时半会也赶不回,等到扁鹊进宫的时候,太子已经死去快七天正准备下葬,但是经过扁鹊诊断发现,太子虽然没有了呼吸,但却并未真正死亡,于是扁鹊施展了自己的医术,太子随后慢慢苏醒了过来。
从此以后,人们就有了头七不下葬的习惯,希望在这几天里还有奇迹发生,当然七天不下葬基本也只能在冬季实现,在夏天可能就很难做到,所以有些地方是三天,然后说第七天是回魂的日子,逝者的阴魂要回家看最后一眼,然后就要正式转入下一个轮回。
中元节
当然这种说法充满神秘和迷信的色彩,但实际上呢,也体现了人们对逝去亲人的哀思与不舍,毕竟是生离死别,所以种种祭奠的仪式、都会赋予一些寄托在里面,因此,民间习俗虽然有一些神秘色彩,但却并不能粗暴地定义为封建迷信。
其实现在经常有种人,每天抨击这也是封建那也是迷信,但轮到他家里要办什么喜事的时候,照样会翻一翻老皇历选一个良辰吉日,所以说很多老祖宗流传下来的老规矩老传统,只有弄清楚了古人为什么要这样做的来龙去脉,才能更好地理解这些看似迷信的传统习俗。
咱们中国是以孝道著称的国家,一年之中,肯定要去祭拜几次先祖,按照咱们中国的传统,免不了要烧上一些纸钱,可是在烧纸的时候,可不是随便烧一下就算结束了,在我们这里还有很多讲究,据老人说,烧纸的方法一定要正确,否则会犯忌讳。
那么烧纸讲究一些什么呢?怎样做才比较吉祥呢?带着这个疑问专门询问了见多识广的老人,听完老人的介绍,真是长了见识,下面我们就听听老人烧纸的讲究吧!
一,烧纸时为何要画圈?不烧透行吗?
据老人说,咱们去烧纸的时候,可以先画上一个圈,画圈的时候要留一个口子,口子要朝向坟墓方向,然后再把纸张放入圈里后才能点火,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其他孤魂野鬼来争夺给先人送的纸钱,留个口子目的是让纸钱可以顺利的进入祖先的坟墓。
这一切做好之后,还要注意烧纸一定要烧透,为了能让纸张烧透,一些朋友还会使用棍棒把纸张挑起来,老人说烧纸要是烧不透的话,送到阴间的钱币是不完整的,意思是说送的是残缺的钱币,这在阴间是花不出去的,所以烧纸一定要烧透,否则咱们烧纸就失去了烧纸的意义,祖先要真是泉下有灵的话,也会责怪不负责任马马虎虎的子孙。
二,烧纸不能烧完,为啥讲究留有一部分
据见多识广的老人说,烧纸的时候,一定不要全部烧完,咱们一定要留下一部分,听到这里我就问老人,不是给祖先送钱的吗?既然送钱为啥不能一次送完呢?
老人说,剩下的这一些纸张,人们称之为“剩纸”,“剩纸”谐音是“剩子”或者是“盛子”谐音。“剩子”的含义是埋怨自己的祖先不该撇下自己就早早地离开了人世间,只剩下孤苦伶仃的自己,这有怀念祖先的意思。“盛子”盛是强盛的意思,意思是说祖先离开人世间到了另一个世界之后,要保佑自己的后人可以平安,可以繁荣昌盛,这看着有点迷信,可是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此外老人还说,剩有一部分纸张,这同时也是在告诉自己的祖先,以后烧纸会源源不断,同时也寓意后人香火不断。听完老人的介绍,真心开了眼界,没有想到烧纸还有这么多讲究。
三,烧纸之后能直接离开吗?
咱们知道,烧纸要烧透,而且祖先要接受所烧的纸钱,还需要一定的过程,所以点完纸就走,是一种不尊重祖先的行为,再者纸张没有完全烧透,也容易引发火灾,所以无论是从哪个角度来说,烧纸之后都是不能直接离开的。
见多识广的老人还接着说,在祭拜的时候不能大声喧哗,更不要嬉笑打闹,要庄重严肃,等烧完纸之后,要离开的时候是不能回头的,即使有人在后面叫你,至于啥原因老人没有解释。
四,总结
当然,这种种说法和讲究都有浓重的迷信色彩,很多朋友会说,这些讲究还不如在祖先活着的时候,给祖先喂一口水,这些都是实际情况。
不过我要说一句话,虽说这一切有点迷信,但是咱们每个人,在清明在七月十五,祭祖这件事还是要做的,咱们免不了走这个流程,所以记住一点讲究,会不闹笑话的。
以上是我的个人见解和看法,水平限制可能会有不当,敬请各位朋友批评指正吧!
每逢农历的七月十五将会迎来中元节,也可以称为“盂兰盆节”,是中国文化中一个传统的节日,古代的人也会把它称为“鬼月”,这一天百姓会带着准备好的祭品,去祭祀自己的祖先,或是烧纸来表达对已故亲人的思念。虽然这种传统的节日一直流传了下来,但我们心中却一直有一个疑惑,给已故亲人烧纸钱真的有用吗?
大家好 我是神秘,相传东汉的蔡伦改良了造纸术后,生意兴隆赚得盘满钵满,哥哥蔡莫和嫂嫂慧娘看到眼里,羡慕在心里,于是督促蔡莫去和弟弟蔡伦取经,只不过蔡莫没有蔡伦的耐心和认真,跟着蔡伦学到一半的时候,就着急跑回家开店了,慧娘以为丈夫学有所成,立马也拿出家中所有的存款,夫妻两就在家门口,开了一家卖纸张的店面,但由于蔡莫学艺不精,生产出来的纸张全部都是劣质的,导致无人购买。
夫妻两人每天坐到家里愁眉不展,一天慧娘灵机一动,想到了一个绝妙的点子,于是悄悄告诉蔡莫,当天晚上邻居就听到蔡莫家传说哭声,闻声赶来才得知,蔡莫的妻子突然暴毙死了,第二天蔡莫当着邻居的面,抱着妻子的棺材泣不成声,一边哭还一边烧纸,忽听棺材有了响动,传出了慧娘的声音,相公我回来了,众人撞着胆子把棺材盖掀开,慧娘果然还活着,感激的对蔡莫说道,谢谢相公烧的纸钱,我到了阴间后,阎王让我推磨受苦,但小鬼都帮着我干活,因为我可以给他们钱财,最后她把蔡莫烧都纸钱都给了阎王,阎王就让她重回阳间了。
蔡莫却假装不知情地说道,慧娘我没有给你烧钱啊,慧娘立马接话,阴间是把纸当钱的,就是你烧的纸钱起了作用。这件事情很快就在街坊四邻中传开了,封建迷信的古人都相信纸钱真的可以帮助已故的亲人,于是都纷纷跑来购买蔡莫家的纸张,至此夫妻两的店面生意越来越好了。方式正好赶上慧娘还阳那天的时间是农历的七月十五,所以这样的习俗也就流传了下来,每年一到这个节日,百姓就会焚香烧纸祭拜已故亲人。
当然,这只是民间对于中元节烧纸钱来源的传说故事之一,若是我们提到中元节的另一种说法“盂兰盆节”,也就有了另一个全新的故事了。这种叫法源于佛教,节日的活动和中元节并无别大的差别,都是祭祀祖先和已故亲人的节日。相传释迦牟尼佛的十大弟子之一目犍连,通过修炼学佛得到神通之后,非常想要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当他用神通观察已故母亲的时候,发现她正在鬼道中受苦,过着吃不饱穿不暖的生活,已经瘦得皮包骨了,每天还得遭受饿鬼倒悬的苦刑。
于是目犍连赶到了地狱,用自己的神力化出食物给母亲充饥,但母亲没有半点悔改之心,看到食物快到嘴边的时候,又因贪念在心中泛起,食物瞬间变成了火炭,让人无法下咽。看着母亲备受煎熬,目犍连身为人子却无能为力,他只能回去求佛陀指点迷津你,如何帮助母亲脱离苦海,佛陀摇摇头说道,你的母亲生前罪孽深重,才会有这种因果报应,想要救她,不是你可以办到的。
佛陀让目犍连在七月十五之日,为各地的出家人准备好百味五果,然后集结所有僧侣的神通,才能解救深陷苦海的母亲,同时也可以帮助别人解救父母。目犍连照着佛陀的话一一准备,念经施食,不仅普渡了别人的父母,也让自己的母亲得到了解脱,所以就有了“盂兰盆节”。在古代道教的文化中,相传七月十五这一天,阴间会打开鬼门,放出鬼魂出来接受人间的祭祀,所以民间的百姓,也会在这一天早早回家,尽量不在夜晚出门,也不会在家门口或是床头摆放铃铛或是风铃,害怕招来不好的事物。
对于中元节的时间点来说,有的传说是碰巧时间就是七月十五,而有的是这个时间段具有一定的意义。若我们按照《易经》的阐述来看,七本是一个变化的数字,是复生之数,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天行也。简单来说,天地之间的样子灭绝之后,历练七天后就可以复生,同时也是阴阳循环之道,所以古人才会把祭祖的日子,选到七“复”这个节点上。虽然七月十五这一天有不同的说法,但其核心思想都是祭祀死去的亲人,也是一种追怀先人的传统节日,虽节日的传说或是故事略有不同,但文化的核心思想万变不离其中,那就是尽祖尽孝。
所以从这个即将到来的传统的节日来看,我们不仅可以感受到古代神话的魅力之处,也可以发现古人对“孝道”的重视,同时这种传统的中华美德也被发扬至今,老话说得好“不孝父母,拜佛无益”,“在家孝父母,何必烧远香”。只能说一个人连孝顺父母都做不到,即便是敬畏神明也无用。只要我们怀着一颗赤诚之心,遵循传统节日的风俗习惯,虽然烧纸钱只是一种思念故亲的表达方式,但也是一种孝子真心的体现。
#我,无条件写作#
最近一直宅在家中,生物钟简直是日月颠倒,白天睡觉,晚上就很精神,可是你也知道大晚上的就很容易胡思乱想,想着这世上有鬼吗?有神吗,然后有联想到下个月就是清明了,为什么清明拜祭祖先那么多的禁忌,然后经过我各方面的查找资料得出了一些以前从来没想到过的事,下面跟你们分享一下!
清明节的来源及意义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五个节气。每年4月4日或5日,当太阳达到黄子午线15度时,就是清明。清明也是二十四节气中唯一一个演变成民间节日的季节。它在中国有2000多年的历史。唐代诗人杜牧说,清明时期,雨连绵,路上的行人想把自己的灵魂扑灭。“清明”这句名言生动地描绘了清明。大多数人都知道清明节是要去参观的。你知道清明节的由来吗
据说清明节的来历和纪念介子推有关。
介子推是谁?
介子推是春秋霸主晋文公重耳的臣子,曾在重耳流亡六国时一直跟在他身边忠心耿耿。在一次流亡途中,重耳走到一处渺无人烟的地方,又累又饿,再也无力站起来。跟随的臣子找了半天也找不到一点吃的,正在大家万分焦急的时候,随臣介子推走到僻静处,从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煮了一碗肉汤让公子喝了,重耳渐渐恢复了精神,当重耳发现肉是介子推自己腿割下的时候,流下了眼泪。
可是等重耳登基后重赏了当初跟随他流亡的臣子却唯独忘记了介子推,很多人为介子推抱怨不平,劝他向重耳讨赏,然而介子推最鄙视那些争功讨赏的人。他打好行装,同悄悄的到绵山隐居去了。
等重耳听说这件事后,十分后悔,亲自带人去请介子推 ,然而介子推已离家去了绵山。绵山山高路险,树木茂密,找寻两个人谈何容易,这时候有人献计,从三面火烧绵山,逼出介子推。 大火烧遍绵山,却没见介子推的身影,火熄后,人们才发现背着老母亲的介子推已坐在一棵老柳树下死了。晋文公见状,悲泣痛哭。装殓时,从树洞里发现一血书,上写道:“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为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将这一天定为寒食节。
而到了第二年晋文公率众臣登山祭奠,发现老柳树死而复活。便赐老柳树为”清明柳“,并晓谕天下,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
我从未理解过清明节的意义,小学时候学到课本上“清明时节雨纷纷“的描述,又看这两个字蛮秀丽的,就心里觉得这一定是个萧瑟又有 着神秘的浪漫色彩的日子。
直到后来我外婆去世后,我妈妈清明带我去给外婆去上坟时痛哭流泪,跟我说:"她没有妈妈了“。那是我第一次见妈妈哭,那时我才明白那是以后一辈子那么长她能为妈妈做的最后一件事了,所以我认为小孩子从小跟着大人上坟,长大了再去给故去的祖辈父辈上坟,孝道不断,有仪式感的祭祀活动是家庭成员之间必要的情感维系。
古代人称”人死为鬼“。鬼也需要吃喝消费,所以需要祭祀烧纸,纸烧了化成灰就从凡间快递到鬼界,鬼收到钱,也能衣食无忧,所以古人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没有后代,就无人祭祀,无人祭祀,变成鬼后就成为了”鬼犹乞食“。可以说是非常惨了。因为这种观念的存在,所以清明节要祭祀先人,我过的很好,也不能让你过的差,表示一个人不忘本不忘祖,同时也是中华孝道的传递。
那么去上坟时又有哪些禁忌呢?烧去的金银元宝,烧不完的纸钱能带走吗?
关于这个问题,我从网上查询和跟家里老人询问而得知有以下两种看法。第一:能够带回家。剩下的那张,或者几张称之为“剩纸”,与“剩子”、“盛子”谐音。“剩子”主要是活人寄托,哀思期望祖先庇佑的意思,埋怨先祖(父辈)撇下自己走了,“剩下苦命的儿子”,活着的人好孤单,好思念父辈;“盛子”有希望祖先在极乐世界积善积德,助子孙兴旺发达,家业昌盛的意思;留下几张纸钱不烧,是在告诉老祖宗,“还有呢,不是这次烧完就没事了,以后还会给你们来送钱的”,也表示香火不断后继有人。
第二:不能够带回家。在有些地方认为,烧纸是给死人使用的东西带回家去不吉利。所以说,上坟的烧纸能不能够带回家需要依据当地的风俗习惯具体判断。
我觉得烧纸的时候大家最好准备防风的打火机,以防万一可以多准备一个,因为七月十五的日子里阴气比较重,风大,同时你也要准备一个小棍,当然很多人都可以就地取材,用完直接扔掉,主要是为了让纸钱充分燃烧,让先祖能够收到纸钱。
而却我认为清明去上坟时一直要做到以下几点:
烧纸的时候表情一定要严肃,千万不要嬉戏打闹,这是对祖先的大不敬,既然你去了,就一定要恭敬起来。
烧纸的时候我们经常听到爷爷们在那念念有词,说儿孙过来看您了,这个是向祖先表达敬意祈求护佑的一种方法,一定要传承下去。
万事有始有终,一定要等到纸钱烧完再走,不急于一时,这样是对祖先的恭敬,同时防止火灾,或者纸钱被风吹散被孤魂野鬼抢夺后惹得祖先不高兴。
咱们中国是以孝道著称的国家,一年之中,肯定要去祭拜几次先祖,按照咱们中国的传统,免不了要烧上一些纸钱,可是在烧纸的时候,可不是随便烧一下就算结束了,在我们这里还有很多讲究,据老人说,烧纸的方法一定要正确,否则会犯忌讳。
那么烧纸讲究一些什么呢?怎样做才比较吉祥呢?带着这个疑问专门询问了见多识广的老人,听完老人的介绍,真是长了见识,下面我们就听听老人烧纸的讲究吧!
一,烧纸时为何要画圈?不烧透行吗?
据老人说,咱们去烧纸的时候,可以先画上一个圈,画圈的时候要留一个口子,口子要朝向坟墓方向,然后再把纸张放入圈里后才能点火,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其他孤魂野鬼来争夺给先人送的纸钱,留个口子目的是让纸钱可以顺利的进入祖先的坟墓。
这一切做好之后,还要注意烧纸一定要烧透,为了能让纸张烧透,一些朋友还会使用棍棒把纸张挑起来,老人说烧纸要是烧不透的话,送到阴间的钱币是不完整的,意思是说送的是残缺的钱币,这在阴间是花不出去的,所以烧纸一定要烧透,否则咱们烧纸就失去了烧纸的意义,祖先要真是泉下有灵的话,也会责怪不负责任马马虎虎的子孙。
二,烧纸不能烧完,为啥讲究留有一部分
据见多识广的老人说,烧纸的时候,一定不要全部烧完,咱们一定要留下一部分,听到这里我就问老人,不是给祖先送钱的吗?既然送钱为啥不能一次送完呢?
老人说,剩下的这一些纸张,人们称之为“剩纸”,“剩纸”谐音是“剩子”或者是“盛子”谐音。“剩子”的含义是埋怨自己的祖先不该撇下自己就早早地离开了人世间,只剩下孤苦伶仃的自己,这有怀念祖先的意思。“盛子”盛是强盛的意思,意思是说祖先离开人世间到了另一个世界之后,要保佑自己的后人可以平安,可以繁荣昌盛,这看着有点迷信,可是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此外老人还说,剩有一部分纸张,这同时也是在告诉自己的祖先,以后烧纸会源源不断,同时也寓意后人香火不断。听完老人的介绍,真心开了眼界,没有想到烧纸还有这么多讲究。
三,烧纸之后能直接离开吗?
咱们知道,烧纸要烧透,而且祖先要接受所烧的纸钱,还需要一定的过程,所以点完纸就走,是一种不尊重祖先的行为,再者纸张没有完全烧透,也容易引发火灾,所以无论是从哪个角度来说,烧纸之后都是不能直接离开的。
见多识广的老人还接着说,在祭拜的时候不能大声喧哗,更不要嬉笑打闹,要庄重严肃,等烧完纸之后,要离开的时候是不能回头的,即使有人在后面叫你,至于啥原因老人没有解释。
四,总结
当然,这种种说法和讲究都有浓重的迷信色彩,很多朋友会说,这些讲究还不如在祖先活着的时候,给祖先喂一口水,这些都是实际情况。
不过我要说一句话,虽说这一切有点迷信,但是咱们每个人,在清明在七月十五,祭祖这件事还是要做的,咱们免不了走这个流程,所以记住一点讲究,会不闹笑话的。
以上是我的个人见解和看法,水平限制可能会有不当,敬请各位朋友批评指正吧!
copyright © 2022 一生命运网 版权所有 辽ICP备2022007116号-4
法律声明:本站文章来自网友投稿,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