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黄山东麓,金鳌山下,皖南千年古村落江村,千百年来孕育出一大批优秀人物。大家都知道被新中国数学界称为“数学泰斗”的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数学系教授江泽涵(1902.10—1994.3)就是从江村走出的著名人物。新中国数学界还有一对非常有名的兄弟数学家也是江村人,他们就是哥哥吉林大学数学系教授江泽坚(1921.10——2005.7)、弟弟北京大学数学系教授江泽培(1923.10——2004.4)。
显赫的家族
江泽坚、江泽培兄弟的曾祖父太平天国后就到南京经商,赚钱后不仅在南京朱状元巷从曾国藩属下黄军门手中购得带花园的洋房一幢,还在南陵县购置了大量田地房产,因其有三个儿子,庄园取名为三义堂。受那个时代社会潮流的影响,老爷子对三个儿子的安排颇有心计,老大随自己经商创业,老二留在南陵守住田地房产,老三读书走仕途之路。兄弟三人除留在南陵的老二默默无闻外,老大、老三都在自己的人生旅途中留下辉煌的一页。
老大江幹卿是江泽坚、江泽培兄弟的爷爷,中国近代著名实业家。与江苏南通清代状元、近代著名实业家张謇交往甚密,是一对事业上的好朋友。张謇在上海创办纺织厂,厚聘江幹卿为董事长。江幹卿上任后,工作兢兢业业,很快就把纺织厂办得红红火火。
与此同时,江幹卿还与人合伙创办了安徽近代第一个工业企业——芜湖裕中纱厂(即改革开放前芜湖市最大的工业企业芜湖纺织厂)。在此期间,江幹卿沿长江在上海、芜湖之间往返奔波,与扬州在张謇手下任内河轮船公司协理的江石溪来往较多。十分可惜的是江幹卿因为工作太敬业,劳累过度,年龄不到五十就因脑溢血突发,累死在工作岗位上。噩耗传来,张謇悲痛欲绝,安排厚棺装殓,灵柩运往南京,后移至故乡江村下葬。
老三江绍杰,清光绪三十年(1904)恩科进士,后留学日本攻读法学,毕业于日本政法大学。历任吏部学治按教习,京师高等审判厅推事,苏州府知府,安徽安庆道尹。期间,任江苏省高等检察厅检察长,北洋政府段祺瑞执政期间短期担任过安徽省省长。1913年12月15日以安徽代表身份当选国会政治议会议员,1918年8月12日以安徽代表身份当选国会参议院议员。
江泽坚、江泽培兄弟出生在上海,爷爷江幹卿去世后,随母亲于次年(1926)返回南京与在南京的大家族共同生活。母亲舒淑端是旧时的家庭妇女,初通文字,但极精明能干,性格要强,勤俭节约,乐于助人,在她的严厉督促下,兄弟俩从小就认真读书,好学上进。
自学成功的数学天才
哥哥江泽坚5岁入私塾接受启蒙教育,直到11岁才进入江苏省省立女子中学附属实验小学接受现代教育。长期的私塾教育,培养了江泽坚深厚的语文基础和中国传统文化修养,终身喜爱文学、历史、传记,特别是苏东坡的诗词和散文对他影响极大,引导他遇事达观,只要认为是对的事就身体力行,不在乎世俗的毁誉。豁达的心态为他今后在编写教材方面取得成就奠定了坚实的心理基础。
也正是因为私塾教育的影响,江泽坚接受现代教育之初,并不喜欢数学,初中一年级,数学成绩竟然不及格,到了初中二年级,数学成绩也仅中等,奇迹发生在初中三年级。平面几何学开课不久,江泽坚就被几何学所深深吸引,朦朦胧胧地感觉到数学的美和逻辑的严密。第一次月考就脱颖而出,成绩全班第一。从此以后,江泽坚买了大量平面几何学参考书,业余自学,自主演习许多难题,并与另一同学合作办起了班级的几何黑板报。平面几何学把江泽坚引入数学殿堂,毕生自学的习惯也从此养成。
“七七”事变后,江泽坚随家人离宁入渝,暂住重庆的叔叔家。叔叔江世熀(1913.9—1982.1),1937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著名的桥路专家,新中国成立后曾任成昆铁路南段总工程师。叔叔见江泽坚自学不辍,具备扎实的知识基础,便鼓励他直接报考高中三年级,竟被录取,后又适逢全国大学统一招考,叔叔力劝他直接报考西南联合大学数学系。
西南联合大学是1937年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联合组成,集中了国内一流的专家学者教授,代表着当时国内大学教育的最高水平。由于多年来的勤奋自学,江泽坚以初中学历报考大学一举成功,创造了其人生的再一次奇迹。
老年的江泽坚回忆:高考成功是一件好事,大大增强了自己自学的信心,但同时也走进另一极端,一切都凭自己钻研,不大爱听老师讲课,总觉得老师的思路对自己并不适合。大学二年级学习微积分,同学们都感到困难,江泽坚去找在西南联合大学数学系任教授的族叔江泽涵请教,江泽涵便介绍他去读一本外国人编写的《实变函数》教材,江泽坚读完后,才感觉到真正懂得了极限概念,并认识到微积分课程不应该如老师讲得那么难懂。大学三年级时,便立志要编写一套简明易懂、深入浅出的、适合中国学生的分析教材。自1939年立志,到1994年他与别人合编的《泛涵分析》出版,江泽坚一直没有忘记自己青年时代立下的誓愿,前后独立或与人合编出版了4种7套分析方面的教材,被国内大学广泛使用。
抗战胜利后,江泽坚回到南京家中,一边在一所私立中学任课,一边自学测度和积分理论。1947 年夏季,江泽坚来到北京,先后在清华大学、燕京大学数学系任教,为学生讲授高等微积分、复变函数、实变函数等课程。当时的大学基本采用外国教材,但他授课所用的讲义,是他在南京家中自学时的读书笔记,这套讲义后来整理成《实变函数》,1959 年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1977年恢复高考后,各大学教材奇缺,国家教委提出入学新生要人手一册教科书,编写数学分析教材的任务落在吉林大学,江泽坚用很短时间组织发动编成出版,这套教材出版后被很多大学采用。
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江泽坚主动响应国务院号召,由北京到长春东北人民大学(现吉林大学)组建数学系,1956年晋升为教授,1959年任数学系副主任。担任系领导职务后,江泽坚不仅坚持在教学一线讲课,还主动带研究生,抓科研工作,他自己在算子理论约化研究方面取得重大成果。1962年,在江泽坚的倡议下,吉林大学数学系举行建系十周年报告会,报告会上,全系教师共提供论文40篇,丰硕的学术成果充分说明数学系成立十年不仅为东北培养了大批数学人才,在数学科研方面也迈上一个新台阶。江泽坚在吉林大学担任教授、博导工作直至退休,他把毕生的精力和心血都贡献给了吉林大学的数学事业。
“两弹一星”功臣
与哥哥不同的是弟弟江泽培从小就对数学特别有兴趣,江泽培小时候没有进私塾读书,启蒙教育是在当时的南京实验小学。江泽培小学时算术成绩就特别优秀,老师经常找他批改学生的测试题答卷,江泽培很认真的做这件事。他晚年认为小学的这些事,对他一生影响很大,培养了他对数学的兴趣和细心严谨的学术风格。
与哥哥相同的是弟弟江泽培也有很强的自学习惯和精神。1938年在重庆南渝中学读书,放寒暑假时,他和一些不回家的同学留在学校,每天上图书馆找参考书自学,在霍、赖二氏的代数学书上找一些较难的题目做,在上野清编的代数学讲义里找例题阅读。1941年,江泽培顺利考入西南联合大学数学系,毕业后留校任教。
新中国成立后,经过院系调整后的新北京大学1955年派江泽培去苏联莫斯科大学进修概率论,主攻研究齐次场的预测问题。留学三年,江泽培写了四篇论文,两篇是关于随机的预测理论,分别发表在“苏联科学院报告”与《概率论及其应用》上,其他两篇是关于信息论和随机过程的统计推断方面的,均发表在《概率论及其应用》上。在随机从半空间到全空间的外推问题的研究上,他的研究成果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为新中国数学界赢得极大声誉。
1958年,江泽培学成归国,回北京大学担任数学力学系概率统计教研室副主任,同时兼任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概率统计室主任。其间开展多元平稳过程的研究与教学,给出了多元平稳序列的非奇异性和奇异性的各种谱鉴别方法以及它的正则分量与奇异分量序列的谱特征。
1963年因国家两弹一星工程工作的需要,江泽培调往二机部九院从事国防科研工作。著名核物理学家邓稼先时任九院技术副院长。邓稼先与江泽培的堂哥江泽涵是很要好的同学,早在西南联大时就与江泽坚、江泽培兄弟非常熟悉,当时模拟原子弹爆炸模型有关计算问题遇到技术困难,邓稼先钦点江泽培参与攻关,用概率统计学的理论方法,解决了模拟原子弹爆炸模型的有关计算技术问题,取得重大突破,为我国两弹一星工程做出了卓越贡献。江泽培参加的攻关小组的集体研究成果获1982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谈到他的贡献,他总是很谦虚,说“九院的工作是十分重要的国防科研工作,当时在工作上已经有了巨大进展,有了一支优秀的队伍。”
1972年,江泽培回到北京大学,继续从事时空序列、随机和过程统计方面的研究,各领域均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北京大学的教学科研工作恢复正常,江泽培感到科学的春天到来了,更是全身心地投入教学科研工作。1978年,他晋升为教授,担任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概率统计教研室主任,仍兼任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概率统计室主任。1981年,江泽培经国务院批准为博士生导师,他所领导的北京大学概率统计专业被批准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他的科研成果,1994年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1995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江泽培是北京大学数学系概率统计教研室创建人之一,他的一生全部贡献给了概率统计的教学和研究事业。同事们评价他“不仅在学术上有杰出成就,而且在工作上和治学上表现出高尚品德和学者风范”。
新中国数学事业的开拓者
中国数学在古代有着辉煌成就并独具特色,中国古代数学史的研究与发展,已成为国际科学史家所共同关注的问题。中国数学只是到了近代才落伍了,特别是现代数学的研究起步很迟,与先进国家相比差距较大。幸赖我国现代、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的一大批数学界老前辈,胸怀如江泽涵院士年轻时所立的鸿鹄之志“期以五十年,一定要使中国也跻身国际现代数学之林”。他们围绕这一宏伟目标,呕心沥血,殚精竭虑,经半个世纪的努力,终使我国现代数学率先迈入世界先进行列。江泽坚、江泽培兄弟正是其中的两位佼佼者。他们俩不仅在本职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教学与研究都取得丰硕成果,还在与数学有关的学会、机构兼任很多职务,为新中国数学事业的整体推进做出了重要贡献。
江泽坚曾任吉林大学数学研究所所长。1978年、1984年被选为中国数学会第三、四届理事会理事,《东北数学》主编,《数学年刊》编委,《中国大百科全书》(数学卷)编委,《现代数学基础》丛书编委,教育部高等学校理科数学与力学教材编审委员会委员兼数学分析函数论组组长;1979年,受聘华东工学院(现南京理工大学)顾问教授,1985年受聘中国科学院开放数学研究所顾问委员会委员。
江泽培是我国从事随机过程和过程统计研究的先驱者之一,他不仅参与创立了北京大学数学系概率统计专业,还参与创办了中国概率统计学会,多年来积极参与中国概率统计界的学术交流与组织领导工作。1980—1984年,任中国概率统计学会第一任理事长,1985—1990年任《应用概率统计》杂志第一任主编。分别在1984年、1986年任第一届、第二届中日统计讨论会中方组织委员会主席。任南开大学数学研究所的1988—1989“概率统计学术年”组织委员会主席。长期以来,他对学会工作认真负责,耐心细致,作风,对我国概率统计界形成团结互助、严谨治学的优良传统起到了重要作用。
(作者系旌德县政协副主席,宣城市历史文化研究会会员)
制作:童达清
copyright © 2022 一生命运网 版权所有 辽ICP备2022007116号-4
法律声明:本站文章来自网友投稿,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