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二十四个节气分别是: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二十四节气作为重要的时间记载和农事指南,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二十四个节令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下面小编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二十四节气的顺序表,以及其时间脉络。
节气的由来二十四节气,是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起源于黄河流域。远在春秋时代,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个节气。以后不断地改进与完善,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
现行的“二十四节气”,其实是来自三百多年前订立的依据太阳黄阳度数划分。在历史发展中“二十四节气”被列入农历,成为农历的一个重要部分。
二十四节气的时间脉络立春(每年2月4日或5日):春季的开始,万物开始复苏,大地回春。
雨水(每年2月19日或20日):气温回升,雨水增多,春雨润物,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惊蛰(每年3月5日或6日):冬眠生物苏醒,乍暖还寒,气温变化大。
春分(每年3月20日或21日):昼夜几乎相等,春季进入全面生长期。
清明(每年4月4日或5日):气温逐渐回升,春意盎然,适合踏青祭祖。
谷雨(每年4月20日或21日):雨水增多,有利于谷类作物的生长。
立夏(每年5月5日或6日):入夏之始,万物生长蓬勃,气温逐渐升高。
小满(每年5月21日或22日):麦类等夏熟作物开始饱满,但尚未成熟。
芒种(每年6月5日或6日):太阳移至黄经75度,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收获。
夏至(每年6月21日或22日):白昼最长,正式进入盛夏季节。
小暑(每年7月7日或8日):炎热季节开始,大部分地区气温上升。
大暑(每年7月22日或23日):一年中最炎热的时期,但也可能出现雨水较多的情况。
立秋(每年8月7日或8日):草木开始结果,进入收获季节。
处暑(每年8月23日或24日):暑气逐渐结束,天气变得凉爽。
白露(每年9月7日或8日):气温下降明显,夜晚出现白色露珠。
秋分(每年9月23日或24日):昼夜等长,秋季进入盛收季节。
寒露(每年10月8日或9日):天气更冷,寒意渐浓,露水逐渐结成。
霜降(每年10月23日或24日):初霜出现,对农作物生长造成影响。
立冬(每年11月7日或8日):冬季开始,气温进一步下降。
小雪(每年11月22日或23日):北方开始出现初雪,气温急剧下降。
大雪(每年12月7日或8日):日短夜长,寒冷程度加深。
冬至(每年12月22日或23日):白昼最短,进入寒冷的冬季。
小寒(每年1月5日或6日):气候寒冷,寒冷程度逐渐加深。
大寒(每年1月20日或21日):一年中最寒冷的时候,寒冷达到顶峰。
二十四节气速记口诀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
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
写到最后
二十四节气作为中国文化的瑰宝,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通过对其顺序表和时间脉络的深入探索,我们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到古人对时间的认知。尽管生活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二十四节气在人们的生活中,依然扮演着重要角色。
无论是农事生产、节庆文化、还是日常生活,二十四节气都渗透其中,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最后就是你还知道有哪些关于二十四节气的口诀呢?欢迎在评论区进行留言和讨论。
参考资料《二十四节气志》、《二十四节气全鉴》
二十四个节气分别是: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二十四节气作为重要的时间记载和农事指南,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二十四个节令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下面小编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二十四节气的顺序表,以及其时间脉络。
节气的由来二十四节气,是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起源于黄河流域。远在春秋时代,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个节气。以后不断地改进与完善,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
现行的“二十四节气”,其实是来自三百多年前订立的依据太阳黄阳度数划分。在历史发展中“二十四节气”被列入农历,成为农历的一个重要部分。
二十四节气的时间脉络立春(每年2月4日或5日):春季的开始,万物开始复苏,大地回春。
雨水(每年2月19日或20日):气温回升,雨水增多,春雨润物,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惊蛰(每年3月5日或6日):冬眠生物苏醒,乍暖还寒,气温变化大。
春分(每年3月20日或21日):昼夜几乎相等,春季进入全面生长期。
清明(每年4月4日或5日):气温逐渐回升,春意盎然,适合踏青祭祖。
谷雨(每年4月20日或21日):雨水增多,有利于谷类作物的生长。
立夏(每年5月5日或6日):入夏之始,万物生长蓬勃,气温逐渐升高。
小满(每年5月21日或22日):麦类等夏熟作物开始饱满,但尚未成熟。
芒种(每年6月5日或6日):太阳移至黄经75度,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收获。
夏至(每年6月21日或22日):白昼最长,正式进入盛夏季节。
小暑(每年7月7日或8日):炎热季节开始,大部分地区气温上升。
大暑(每年7月22日或23日):一年中最炎热的时期,但也可能出现雨水较多的情况。
立秋(每年8月7日或8日):草木开始结果,进入收获季节。
处暑(每年8月23日或24日):暑气逐渐结束,天气变得凉爽。
白露(每年9月7日或8日):气温下降明显,夜晚出现白色露珠。
秋分(每年9月23日或24日):昼夜等长,秋季进入盛收季节。
寒露(每年10月8日或9日):天气更冷,寒意渐浓,露水逐渐结成。
霜降(每年10月23日或24日):初霜出现,对农作物生长造成影响。
立冬(每年11月7日或8日):冬季开始,气温进一步下降。
小雪(每年11月22日或23日):北方开始出现初雪,气温急剧下降。
大雪(每年12月7日或8日):日短夜长,寒冷程度加深。
冬至(每年12月22日或23日):白昼最短,进入寒冷的冬季。
小寒(每年1月5日或6日):气候寒冷,寒冷程度逐渐加深。
大寒(每年1月20日或21日):一年中最寒冷的时候,寒冷达到顶峰。
二十四节气速记口诀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
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
写到最后
二十四节气作为中国文化的瑰宝,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通过对其顺序表和时间脉络的深入探索,我们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到古人对时间的认知。尽管生活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二十四节气在人们的生活中,依然扮演着重要角色。
无论是农事生产、节庆文化、还是日常生活,二十四节气都渗透其中,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最后就是你还知道有哪些关于二十四节气的口诀呢?欢迎在评论区进行留言和讨论。
参考资料《二十四节气志》、《二十四节气全鉴》
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的特有文化,是中国古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是一项已经被二千多年的实践证明了的科学成就。
2016年11月30日,中国的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还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那么,中国的古人是如何制定二十四节气的呢?又为什么能制定得如此精确呢?
可惜至今仍有少部分读者网友,还不清楚二十四节气的制定方法,只是根据孔子《易经•系辞》和司马迁《史记》中所记载的伏羲画八卦,就认为二十四节气是根据伏羲画的八卦来制定的,还说“八卦是天地运行规律及原理公式”、“人皇画八卦,初为定节气。”
但是根据古籍中的史料记载,中国古代的二十四节气,根本不是按照八卦来制定的,而且跟伏羲的八卦没有任何关系。
在二千多年前的《尚书•虞书•尧典》中记载:(帝尧)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时。可见,在上古的帝尧时期,中国的古人并不是利用八卦,而是通过观察日月星辰等天象,来制定节气历法并指导农耕的。
在古籍中,明确记载了制定二十四节气的方法有三种,分别是斗转星移法、圭表测影法、黄赤交会法。
第一种斗转星移法,在战国时的楚国隐士鹖冠子所作的《鹖冠子•环流》中,对于一年四季的制定依据,有这样明确的记载:斗柄东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
这段记载就是说:如果在每天晚上观察北斗七星的话,就会发现:当斗柄指向东方时正是春天,当斗柄指向南方时正是夏天,当斗柄指向西方时正是秋天,当斗柄指向北方时正是冬天。
按照这个规律,就可以根据斗柄指向的东西南北四个方向,来确定四个季节的中间日期,然后就可以制定二十四节气了。
司马迁《史记》中的记载,也证实了中国的古人,就是按照《鹖冠子•环流》中的说法,来制定一年四季的,《史记•天官书》:斗为帝车,运于中央,临制四乡。分阴阳,建四时,均五行,移节度,定诸纪,皆系于斗。
司马迁的意思就是说,北斗七星,相当于天帝的车子,在天球的中央运行,以掌控四方。人们要分别阴阳,明确一年四季,确立五行的对应关系,调整节气,确定十二个时辰,全部需要依靠这北斗七星。
被称为 “究天人之际”的《史记•天官书》,被公认是我国最古老的综合类天文百科全书,也是世界上罕见的全面系辞的天文学专著,对于司马迁的记载,是值得我们相信的。
那么,北斗七星为什么会随着不同的季节,指向不同的方向呢?
我们知道,北极星刚好就在地球北极的位置上,在地球自转的过程中,地球的北极始终对着北极星。所以,在地球上的人看来,北极星永远是不动的。
北斗七星是北极星附近最亮的七颗星,由于地球的自转,地球上的人们所看到的北斗七星和天上的群星,都是以北极星为中心而旋转的,地球自转了一周,在人们看来,就是北斗七星绕北极星旋转了一周。
由于地球上有白天黑夜,人们只有在晚上的时候,才能看见星星,在白天的时候,虽然人们看不见星星,但北斗七星依然绕着北极星在旋转。
按照这个原理,地球自转一周,就相当于北斗七星绕北极星旋转一周,只要每天在同一时刻看北斗七星,都应该在同一位置,指着同一方向才对,那怎么会在不同的季节里,北斗七星的位置和指向都会变化呢?
对于这个问题要这样理解,如果地球没有公转,始终在同一个地方自转,那就会在每一天的同一时间里,看到同一位置和指向的北斗七星。
但由于地球是在绕太阳公转的,如果从今天中午阳光直射的地方开始,当地球刚好自转一周的时候,太阳光却还没有直射到原来的这个地方上,还要再过四分钟,阳光才跟昨天一样直射到这个地方上,也就是说,地球在自转了一周之后,还要再转动一点点,才能让阳光再次直射到原来的地方。
我们现在的时间,是以两次阳光直射的时间间隔为24小时的,也就是地球要自转一周再多一点点,到达了第二次阳光直射的地方才算24小时,对于我们来说的24小时,对于地球来说已经转了一周又多转了4分钟,所以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其实只有23小时56分。
所以,我们现在所说的一天一夜24小时,可不等于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而是比地球自转一周还多了4分钟噢。
如果地球用半年的时间,差不多自转了180周之后,就是4乘180等于720分钟,也就是地球经过了半年要多转12小时,才能保证地球上的人们,永远是每天中午时太阳直射。
如果按照地球自转一周为一天一夜24小时的话,那半年以后的中午12点,就成了半夜三更了,只有按两次阳光直射的时间为一天一夜24小时,才能保证每天中午都是阳光直射。
就这样,对于地球来说,经过了半年之后,所谓的每天晚上的同一时刻,其实地球已经多转了半圈了,也就造成了北斗七星的位置和指向,也多转了半圈了。
所以,在春天的晚上,北斗七星是指向东方的,到了半年以后的秋天,北斗七星就指向西方了。
中国的古人,就是观察到这个现象,再经过仔细测量推算,就可以制定出一年四季的二十四节气了。
第二种方法叫圭表测影法,就是在地上插一根笔直树立的杆子,在每天中午太阳直射的时候,看杆子影子的长短,以影子最长的这一天作为冬至日,以影子最短的这一天作为夏至日。
然后以冬至日为起点,将两个冬至日之间的时间定为一年,再根据夏至时的时间,也可以制定出二十四节气。
第三种方法,就是最复杂的黄赤交会法,首先要把我们所看到的星空想像成一个圆球,这个圆球就叫作天球,我们人就在球内的中心点上,所有的日月星辰都分布在天球的内球面上。
虽然白天看不到星星,但我们可以根据晚上所看到的星星,画成一张天球星象图,再经过推算,也能够精确确定白天时的各个星星,在天球上所在的位置。
再根据太阳在一年中,在这个天球上所走过的轨道,画成一个圆圈,这个圆圈就是黄道。
什么叫太阳在一年中,在天球上所走过的轨道?
我们每天所看到的,是太阳在早上从东方升起,到晚上在西方落下,这是由于地球的自转造成的。
如果,我们在白天的时候,把天球星象图作为太阳的背景,就是假设我们既能看到太阳,又能看到星星,再来看太阳的位置和运行,在粗看之下,会觉得太阳连同天球上的星星,一起由东向西的在转动。
但如果连续几天的细心观察,就会发现前几天的太阳,处在那几个星星之间的位置上,连同着星星一起由东向西的转着,而今天的太阳位置又变了,处在了这几个星星的位置上,也随着星星一起由东向西的转着。
太阳和所有的恒星都是固定不变的,怎么会出现太阳在星星间变动的情况呢?
这也是地球的公转造成的,如果我们在一个广场的中心树立一根杆子,然后我一边绕着杆子转圈,一边看着杆子和杆子所对着的广场边上的树,就会发现随着我的转圈,似乎杆子也掠过了一棵又一棵的树。
这个原理,就跟我们坐在开动的火车上,看着远处的房子一样,似乎房子也跟着火车在跑,火车停了,远处的房子也停了。
广场中心的杆子就好比太阳,广场四周的树就是天球上的星星,当地球绕着太阳公转的时候,也就会觉得太阳在天球的星星间运行。
地球用一年的时间绕太阳一周,地球上的人也会觉得太阳穿行了天球一圈又回到了起点。
我们再在天球上标出太阳运行的轨道,这一个圆圈就是黄道。
确定了黄道之后,还要再确定赤道,这个赤道可不是穿过非洲的地球赤道,而是指天球赤道,就是将地球赤道向外一直放大,一直放大到天球上所形成的一个大圆,就是天球赤道。
测定天球赤道的方法也很简单,根据《淮南子•天文训》:正朝夕,先树一表,东方操一表却前表十步,以参望日始出北廉。日直入,又树一表于东方,因西方之表,以参望日方入北廉,则定东方。两表之中与西方之表,则东西之正也。
就是先在早上太阳刚升起时,插两根杆子A和B相隔十步并对准太阳,让太阳跟两根杆子成一条直线,再在傍晚太阳下山前,再插一根杆子B1,让A和B1跟太阳连成一条直线,然后找到杆子B和B1的中心点,再将杆子A和杆子B与B1的中心点连接起来,这就是正东西方的方向。
确定了正东西方的方向之后,就可以在傍晚时,在正东方找到一颗星或者天球上的一个点,根据这颗星或这个点运行的轨道,在天球上画一个圆圈,这就是天球赤道。
天球赤道与黄道会有两个交会点,当太阳在黄道上运行,来到这两个黄赤交会点的时候,就是太阳正处于地球赤道的上空,阳光正直射在地球的赤道上,也正是春分和秋分的时刻。
确定春分点和秋分点之后,就可以将黄道划分为二十四份,这样就制定了二十四节气,这种利用天球上黄道和赤道的交会点,来制定二十四节气的方法,无疑是最精确的方法。
由此可见,古代的中国人,能够想出这么科学的方法,精确地测定这多的天文数据,制定这么精确的二十四节气,真不得不佩服中国的古人太有智慧了。
了解了上述三种制定二十四节气的方法,我们就完全可以知道,节气的制定跟伏羲画的八卦,没有丝毫的关系,认为伏羲画八卦是为了制定节气的说法,绝对是错误的。
对《周易》的离卦,应该综合孔子的《易传》,进行综合读解
《周易》的“易更三圣”到底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易更三圣”
总结当今社会学习《周易》的9种心态,并提供2条学习方法
伏羲为什么画八卦?孔子在《周易•说卦》中的解说是否成立?
2月4日和2月5日将分别迎来立春节气和正月十五元宵节,这两个节令紧相连,可谓喜上加喜。据了解,这种有趣的巧合,在21世纪这100年中仅有6次。
2月4日,立春,此时大地开始解冻,蛰虫逐渐苏醒,万物复苏的春天即将到来;2月5日,元宵节,又称“灯节”,是我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传统节日。
这两个特别的日子今年为何会紧相连?中国天文学会会员、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杨婧解释说,公历是根据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一周即一个回归年的运动周期来制定的历法;农历是根据月相朔望变化同时又兼顾回归年制定的历法,是我国的传统历法。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人通过圭表测影观察太阳周年运动逐渐形成确定的。因遵循回归年的规律,二十四节气在公历上的日期有相对固定的范围。
立春在公历中的日期基本固定,在每年的2月3日、4日或5日,而元宵节在公历中的日期却并不固定,就21世纪这100年而言,它会出现在公历2月4日至3月5日之间的任何一天。
“今年,大寒与正月初一相差2天,大寒与立春之间相差约15天,正月初一到正月十五是15天,于是就出现立春与元宵紧相连的情况。”杨婧说。
据统计,21世纪这100年中,立春和元宵紧相连共有6次,为2004年、2023年、2042年、2061年、2080年和2099年。
立春与元宵同在一天的情况有吗?“这种情况比较少见。本世纪这100年里没有这种情况出现,上一次出现这种情况还是1966年,那一年的立春和元宵同在公历2月4日。”杨婧说。
立春这天,我国民间一项重要习俗就是“咬春”,北方吃春饼,南方吃春卷;元宵节这天,北方普遍食用摇制方法制作的元宵,南方则常食用包制方法制作的汤圆。
“今天吃春饼,明天吃元宵,正是由于我国传统历法的巧合,才让我们拥有了这种奇妙的体验。在品尝美食中,既加深了对传统节令文化的理解,也掌握了天文历法的相关常识。”杨婧说。
转自:新华社
来源: 帮女郎帮你忙AHTV
自定义GIS网
我国的星象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古人很早开始就探索宇宙的奥秘,并由此演绎出了一套完整深奥的观星文化。二十四节气原是依据北斗七星斗柄旋转指向(斗转星移)制定,北斗七星循环旋转,这斗转星移与季节变换有着密切的关系。北斗七星由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摇光等七颗星星组成,因北斗七星曲折如斗,故而得名。北斗七星是北半球(我国位于北半球)的重要星象,北斗七星循环旋转,斗转星移时北半球相应地域的自然节律亦在渐变,因此成为上古人们判断节气变化的依据,即所谓“斗柄指东,天下皆春;斗柄指南,天下皆夏;斗柄指西,天下皆秋;斗柄指北,天下皆冬”的星象规律。“二十四节气”是干支历中表示自然节律变化以及确立“十二月建”(月令)的特定节令,“十二月建”是依据“二十四节气”而来的节气月。干支历将一岁(摄提)划分为十二辰(十二月建、十二月令),以北斗星的运转计算月令,斗柄所指之辰谓之“斗建”(又称月建)。在古老文化中,干支时间和方位以及八卦是联系在一起的,寅位是“后天八卦”的艮位,是年终岁首交结的方位,代表终而又始,如《易·说卦传》:“艮,东北之卦也,万物之所成终而所成始也。”即,斗柄从正东偏北(寅位,后天八卦艮位)为起点,顺时针旋转一圈为一周期,谓之一“岁”(从立春到下一个立春为一岁)。寅月为“春正”,立春为岁首。立春乃万物起始、一切更生之义也。北斗星斗柄指向确立的二十四节气,始于立春,终于大寒,循环往复。
西汉汉武帝时期将“二十四节气”吸收入《太初历》作为指导农事的历法补充。采用土圭测日影(平均时间法)在黄河流域测定日影最长、白昼最短(日短至)这天作为冬至日,以冬至日为“二十四节气”的起点,将冬至与下一个冬至之间均分24等份,每“节气”之间的时间相等,每个节气间隔时间15天,计算不考虑太阳在黄道上运动快慢不匀。“平均时间法”划分的节气,把冬至列为“二十四节气”首位,始于冬至,终于大雪。现行的“二十四节气”来自于三百多年前订立的“定气法”(1645年起沿用至今),“定气法”(太阳黄经度数)是根据太阳在回归黄道上的位置来确定节气的方法,即在一个为360度圆周的“黄道”(一年当中太阳在天球上的视路径)上,划分为24等份,每15°为1等份,以春分点为0度起点(排序上仍把立春列为首位),按黄经度数编排。也就是视太阳从黄经0度出发(此刻太阳垂直照射在赤道上),每当前进15度为一个节气,运行一周又回到春分点,为一回归年。黄道圆周360度,太阳在黄道上每运行15度为一个“节气”,每“节气”的“度数”均等、“时间”不均等。廿四个节气是24个时间点,“点”具体落在哪天,是天体运动的自然结果。“定气法”划分的节气,始于立春,终于大寒。
今年,雨水节气与惊蛰节气间隔14天,惊蛰节气与春分节气间隔15天,春分节气与清明节气间隔16天,清明节气与谷雨节气间隔15天……两个节气之间到底应该间隔多长时间?二十四个节气的具体时间到底是怎样确定的?4月19日,记者采访了气象专家、沈阳市气象服务中心综合服务科编导贺铮,请他就相关问题进行解答。
贺铮说,每一年同样的节气起始时间都不尽相同,节气和农历虽然都是我国传统历法的一部分,但却不尽相同。农历是以月亮的圆缺变化为依据的历法,而节气的变化则是随太阳运行的规律来改变的。地球每365天5时48分46秒围绕太阳公转1周,每23小时56分4秒还要自转1次。由于地球绕太阳旋转的轨道面同赤道面不是一致的,而是保持一定的倾斜,所以一年四季太阳光直射到地球的位置是不同的。
贺铮介绍,二十四节气的创立可能历时数千年,殷商时代的文献中就有关于节气的描述。首先确定的是冬夏至、春秋分,然后是四立(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最终形成二十四节气,差不多是在西汉时期。西汉以后,节气体系基本定型,之后两千多年名称几乎没有什么变化。
古人确定节气时间的方法一开始是朴素的平气法,后来使用了更为精确的定气法。从通俗意义上讲,平气法就是把一年的天数,平均划分为24份,每一份就是一个节气,每个节气相隔的时间是固定的。而定气法把太阳黄道角度(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平面与赤道面的夹角),平均划分为24份,每一份作为一个节气。就是把太阳黄经度数360度平均分为24分,15度为一节气。但是,同样的15度,中间间隔天数是不一样的,因为地球公转速度是有变化的,在近日点最快,在远日点最慢。所以,由此推算出的节气时间也是不同的。于是,两个节气的间隔,虽然基本上是15天,但也有14天、16天的情况出现。
北齐天文学家张子信发现了太阳运动不均匀,隋代天文学家刘焯提出一种近似于定气法的代数算法,但是没有被采用。到明末徐光启等引进西方天文学,编纂《崇祯历书》,开始使用定气法,并从清初开始使用。
沈报全媒体记者:徐佳婷
copyright © 2022 一生命运网 版权所有 辽ICP备2022007116号-4
法律声明:本站文章来自网友投稿,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