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十二星座

奉禄与俸禄的区别 俸禄

发布时间:2024-05-25 07:04:01作者:脾气很大来源:用户分享

奉禄与俸禄的区别 俸禄

本文目录一览:

湛江五县四区的有趣地名,看看有没有你们村的?

湛江是一个“大杂烩”地区,过去是少数民族土著居住,留下了一些少数民族特色的村名,如“调”字村、“那”字村、“迈”字村、“茂”字村等,除此之外,还有些有趣的地名,外地人从字面上真的看不出什么意思,今天就来给大家列举一下。

赤坎区——

鸭乸港:因港内海滩地带有人在沙墩养母鸭,所以俗称鸭乸港。

云基头:跟天上的云没关系。原来叫“塭基头”,因为地处海边基围而得名。后来简写成“云基头”。

陈川济:好像是一个人的名字?其实不是。明朝中叶,陈姓从福建莆田迁到这里定居,取山川庇荫之意,名“陈川”。“济”是雷州话中的“仔”,谦虚自己是一个小地方。

高田仔:跟高姓没关系,因为座落在高坡,所以叫高田,加一个“仔”字自谦为小村庄。

草苏:因为土地肥沃,草木茂盛,被称为“草搔”村,后因白话中“搔”“苏”同音,改了个好听的“草苏”。

霞山区——

木兰:跟花木兰没有关系,原名“牛栏村”,后村人觉得不好听,省了“牛”字,把“栏”字拆为“木兰”二字。

西厅:在机场旁边,因三村构成三角形,中间宽敞如厅堂,且座东向西,所以称为西厅。

开发区(霞赤之间)——

菉塘:雷州方言“六”和“菉”同音,因村前有六口鱼塘,所以叫这个名字、

龙潮:填海之前,龙潮村在海边,潮涨漫村,又加上少数民族留下来的麻字,所以叫“麻潮村”。后因地形似龙,改为“龙潮村”。

龙潮村年例

屋山:有屋的山?才不是。原是因为树林绕屋,最早称为“处山”,雷州话中“处”与“厝”同音,“厝”与“屋”同义,所以现在叫“屋山”。

坡头区——

欧烟楼:欧姓从吴川瓦窑村迁到这里,因为近烟楼墩而得名。

三合窝:因梅魁江、乾塘江(今鉴西江)和西边江在此汇合而得名。

疍浦:原是疍民聚居地,初称“疍埠”,后来吴川话“埠”与“浦”同音,而改。

博立:香港船王许爱周的村,明末许姓从福建迁到此,遵祖嘱用“博”字作为村名。

南三岛(虽属坡头,但单列出来说一下)——

大辣:跟辣椒毛关系没有。村在海边,方言称“捕海”为“辣海”。

油吉塘:村里的谭姓从吴川尖山岭附近的“油骨塘”迁到这里,本来叫“油骨塘村”,后来嫌不雅,改“骨”为“吉”字。

麻章区——

三佰洋:洋在雷州话中是田的意思,这个名字是指村里的田地广阔。

笃豪:因为村侧有一突出高地,本来叫“笃头”,但在“头”与“豪”近音,雅称为“笃豪”。

云脚:因村里多大石,村人凭石头筑堰,方言“堰脚”谐音为“云脚”。

世乔:哪有这样好听?原叫叫“四桥”,因鹅头、中村、后龙、新屋4个居民点有四座桥。

祝美:没有姓祝的人家,也没有美人,只是“竹尾”的谐音。

料村:因为村中多“簕古”树而得名,雷州话中这种树的名字与“料”同音,所以叫“料村”。

六坑:并没有六个坑,只是该村临近古乌黎坑道,称为乌黎坑,雷州话“黎”与“六”近似,改为六坑。

造甲:清代此地是一个造兵甲的厂,为白鸽寨造兵甲,所以得了这个名。时著名的土匪叫“造甲三”。

东海岛——

十二昌:估计跟以前雷州府的区域划分有关,原来叫“什二埇”,“埇”是“村”的意思。后改名为“十二昌”。

:因为地势隆起,像一只乌龟的头,所以得这个名。

硇洲岛——

存亮:原名”外海“,后因村东西两端有光亮的沙坪可供渔船辨认标位,所以改成这个名。

赤马多:相传南宋皇帝驻硇州时,在这里设了两马棚,南称锦马,北称赤马。

徐闻县——

杏磊:跟杏花没关系,因地面多石取名”踏磊“,为了好听改成这个名。

外罗:古时为了抗海盗,在北部筑锦囊城,设锣报警,城为的称为“外锣”,后简化成“外锣”。

愚公楼:并不是说农垦愚公移山的艰难,而是当时为了抵抗土匪,建了座炮楼叫“愚公楼”。

山狗吼埠:明万历年间,渔民在此成村,村后山猪岭有很多山狗成群,夜间出没吼叫,所以叫这个名。

北礼:懂雷州话的人一眼能看懂,“懂礼”的意思。

番拔:就是番石榴啦!本地人称之为“石榴”。从村名就可以看出盛产什么。

金钱窝:说村妇每天早上都会拾到浮在水面的金钱。

仙人座:传说古代有小仙获罪,被南极仙翁鸭坐于此,后化为小丘。

雷州市——

草白:不是白色的草,原名“藻德村”,后因为太复杂,改为“草白”。

墨城:跟墨水没关系,原名为“麻蛇村”,后改为“麻城村”,最后改作“墨城村”才雅了。

六梅:跟梅花没关系,原名“六尾”,“尾”与“梅”是谐音,就改了。

倜傥:跟“风流倜傥”没关系,原名是“调”字村,“调当”,后改成这个雅名。

元奏:实际上原来是“盐灶”,改成谐音的雅名。

遂溪县——

文考塘:听上去很文雅,原名为“门口塘”。

洋尾箔:明崇祯年间成村,原名叫“牛屎播”,后写成“洋屎箔”,解放后因为这名又难写又不雅,改为“洋尾箔”。

礼部:并不是三省六部中的“礼部”,因靠海,原名为“里埠”,后改为这个雅名。

其连山:原来的名字很威风,叫做“麒麟山”,后来因群众不会写,改成这个名。

司马塘、黑须塘:原名“死马塘”、“虾须塘”,后改成这个雅名。

石九:因为村前有一对石狗,原名”石狗村“,后来变成这个名。

廉江市——

金鱼塘:以前叫“平坡村”,后来因为池塘多蟾蜍(癞蛤蟆),下雨天叫个不停,俗称“蟾蜍塘”,改为现在这个名完全是因为好听。

丹斗:该村之前有邹姓独居于此,最初叫“单邹”,后谐音为“丹兜”,难写又难记,建国后改为“丹斗”。

杨名水:最早叫以村前小溪“黄芒水”命名,后村里出了一位举人名叫林之麒,于是改名为“扬名水”,后写为“杨名水”。

卖麻:以为是卖麻绳?No,实际上是因为当地原是一马市,本名为“卖马”,不知后来怎么以讹传讹,成了“卖麻”。

吴川市——

梅菉:有两种说法,一是说该镇由梅姓、陆姓创始,所以叫“梅菉”,二是说明嘉靖知府梅良道喜爱梅花,又食朝廷奉禄,所以称为“梅禄”,后为“梅菉”。

沙角旋:此地为海河交错处,江流海潮相搏成为漩涡,素有“沙角漩”之称,简写为“沙角旋”。

牛路头:村后山岭象牛形,有大石象牛头,石隙内含小石象牛舌,故名牛路头。

稳村:稳村番薯很出名。这个村名原来的名字却很可怕,因瘟疫流行叫做“瘟村”,后改为“稳村”。

兰石:据史料记载,这里“地皆紫石,兰生其上”,所以被称为“兰石”。

实在不好意思,湛江地区有趣的地名太多太多,无法在这篇小文中一一列举。就当我开个头,大家来接龙吧!请在留言区,将你知道的有意思的地名列出,与大家一起来分享!

“俸”与“禄”,其实是两个概念,现代人都混淆了

俸禄,其实就是古代公职人员的工资。

不过由于历朝历代的规定不一样,所以古代的俸禄并不一定是以现金形式发放的,有时是土地,有时又是粮食等实物,发放钱币的情况其实不多见。在古代俸禄的发放形式中,以发放实物尤其是粮食居多,所以古代官吏又有“吃皇粮”之说,这种说法一直延续到现在。

俸禄制度的发展,总体可分为三个时期:

商朝时期,因为“官”与“爵”是同一个概念,是世袭罔替的,每个官爵都有自己的封地,所以他们每年并不会得到朝廷下发的俸禄。

那么,他们的俸禄从何而来呢?

其实就是每年封地内的经济收入。当然,这部分经济收入中的一部分,需要以税的形式缴纳给朝廷。由此,俸禄的多少,就要看土地的大小,土地越大每年产出的利润越多,官爵能得到的就越多,反之亦然。

到了东周时期,乃至隋朝末期,由于官僚制度的变化,发放俸禄的方式也发生了改变,在此期间实物俸禄逐渐成了主流。

平时,我们习惯于将“俸禄”这两个字连用,这种用法并无不可,但“俸”与“禄”却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千万不能混淆。

在古代,“俸”是“俸”,“禄”是“禄”,二者之间的区别比较大。在《论语别裁》中,该书的作者南怀瑾深入地向我们解释了这两个字之间的不同之处,“俸”相当于现在的薪水,“禄”却是实体工资。由于古人与我们的价值观不同,“禄”的重要性远高于“俸”。

简单来说,朝廷发放给官吏的现金,包括钱币、银两、金子这些可流通在市场上的货币都可称作“俸”;“禄”则是朝廷发放给官吏的实物,各种各样的谷物都算作“禄”。在史料中我们可以看到,古代官员不但能够从朝廷领到“俸”,同时也能领到“禄”。

不过,在每个朝代,发放俸禄的形式都是不一样的。

从东周到秦朝,官吏们领到的报酬主要以“禄”为主,很少有官吏能够领到“俸”,至于领到“俸”的情况是否存在,史料中的记载不多。由于当时中国的主要农作物是粟米,所以粟米就是当时最主流的“禄”,当然也不排除发放其他谷物的可能性。

到了两汉时期,官吏的薪资制度更加完善,发放俸禄的形式开始变得越来越正规。根据级别的不同,官吏能够领到不同数量的粮食,这些粮食以“石”和“斛”作为计量单位表示。当时出现了“百石官”和“万石官”这样的称呼,不过这种称呼并不代表官职,只代表官吏的薪资水平。两汉时期,朝廷总共划分了十六个等级的俸禄待遇。

例如“万石官”每个月能领到350“斛”的谷物,而“百石官”则只有16“斛”。放到现在来看,一“斛”相当于一百三十斤。在当时,一个地方县令,根据任职地区的不同,多为“千石官”或“六百石官”,每个月能领到的俸禄不到一百“斛”,约为一万斤粮食。考虑到官吏的消费情况,除了禄米之外,朝廷还会发放一定数量的俸钱,通常来说这笔俸钱的价值与禄米相当。

魏晋时期,俸禄制度更加完善,俸禄制度也与九品中正制完美结合,发放形式也从以前的“俸”、“禄”各占一半,变成了粮食、衣料、钱币各占三分之一。除了俸禄之外,官员还能领到“帛”,也就是衣料。从这里就能看出,魏晋时期的俸禄制度是非常人性化的,这种俸禄制度满足了官员一家老小的吃穿用度和日常消费。

不过,到了隋朝,这一制度被取消了,俸禄发放制度重新恢复到两汉时期以禄为主的形式。到了唐朝,俸禄制度变得灵活许多,除了俸禄之外,田地也在发放的范围内。除了正常的俸禄之外,朝廷隔三差五还会发放绸缎、纸币、薪炭。在当时,由于地方衙门需要雇佣一批幕僚,如师爷、主簿等,所以地方官的俸禄难免会捉襟见肘,所以后来朝廷又包揽了这笔雇佣人员的俸料银,帮地方官减轻负担。

开元年间,朝廷进行了俸禄改革,开始按月发放俸钱,减少禄米的发放比例。从唐朝中期开始,直到明清两朝,俸禄的制度相对固定,“禄”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俸”成了主要的薪资发放形式。

参考资料:

【《后汉书》、《韩诗外传》、《资治通鉴》】

清朝时期官员俸禄表:一至九品官员收入全分析(含古今对比)

清朝是距离我们最近的一个封建王朝,也是现代电视剧中最常出现的朝代之一,相信很多人都对剧中金钱的计量单位“两”很好奇,尤其是好奇清朝时期官员们的收入都是多少,又分别对应现代社会的多少钱?

清朝时期银元宝

今天这篇文章,将全面的最大家解疑答惑。

首先解释两个关键问题:

第一个问题:如何系统并准确地换算出,清朝时期一两银子对应现代多少钱?我们采取最简单的方式,那就是针对大米的购买力。

每个朝代银两对大米的购买力各不相同,因此我们选取清朝乾隆时期为例。以《清会典》为依据,清朝的1石为100升,1升相当于现在的1.8斤。查阅资料得知,乾隆年间,1石米的价格大约为2.6-2.75两,又已知现在的米价平均大概是2.5元/斤,所以得出以下结论:1石大米180斤,总共需要180×2.5=450元。450再除以2.6,约合等于175。因此,乾隆时期一两银子大约价值175元。

第二个问题:古代官员的年收入主要分为几个部分?查阅资料得知,主要分三个部分:年俸禄+大米+养廉银。前两个不用多说,至于最后这个养廉银,则是清朝特有的官员俸禄制度,本意是想借由高薪,来培养鼓励官员廉洁习性,并避免贪污情事发生。一般官员的养廉银为年俸禄的10-100倍,不同官员的养廉银数额也有很大区别。

古代票号银锭

好,都介绍完了,让我们直入主题。

首先是文官:

一品文官,年俸禄180两白银,大米180石,养廉银16000两,约合人民币290万。

二品文官,年俸禄155两白银,大米155石,养廉银13000两,约合人民币236万元。

三品文官,年俸禄130两白银,大米130石,养廉银6000两,约合人民币112万元。

四品文官,年俸禄105两白银,大米105石,养廉银3700两,约合人民币70万。

五品文官,年俸禄80两白银,大米80石,养廉银2400两,约合人民币46万。

六品文官,年俸禄60两白银,大米60石,养廉银1250两,约合人民币25万。

七品文官,年俸禄45两白银,大米45石,养廉银1200两,约合人民币23万。

八品文官,年俸禄40两白银,大米40石,无养廉银,约合人民币2.1万元。

九品文官,年俸禄33.114两白银,大米33.114石,无养廉银,约合人民币1.8万元。

接下来是武官:

一品武官,年俸禄及补贴共,989两白银,养廉银2000两,约合人民币52.3万。

二品武官,年俸禄及补贴共,899两白银,养廉银1500两,约合人民币42.0万。

三品武官,年俸禄及补贴共,329两白银,养廉银500两,约合人民币14.5万。

四品武官,年俸禄及补贴共,183两白银,养廉银260两,约合人民币7.8万。

五品武官,年俸禄及补贴共,114两白银,养廉银200两,约合人民币5.5万。

六品武官,年俸禄49两白银,无大米,养廉银120两,约合人民币3.0万。

七品武官,年俸禄36两白银,无大米,养廉银90两,无养廉银,约合人民币2.2万元。

八品武官,年俸禄40两白银,无大米,无养廉银,约合人民币7000元。

九品武官,年俸禄33.114两白银,无大米,无养廉银,约合人民币5800元。

清朝铜钱与现代人民币对比图

好,说完了一至九品文武百官的年收入,下一期我们来说一说清朝时期那些皇亲国戚和后宫嫔妃的年收入。

感谢观看,点赞关注不迷路~

总是领薪水,为什么是薪水,来看“薪”、“俸”、“禄”的差别

接着我们的《说文解字》课程,今天是第101课,仍然是讲“艸”部汉字中的六个汉字,具体如图:

(今天所要讲的六个汉字)

1、蕘。荛的繁体字。这个字有两个读音。(一)中华书局注音版《说文解字》只标注了一个读音ráo。给的解释是:“薪也。”《玉篇.艸部》有:“蕘,草薪也。”《管子.轻重甲》里说:“今北泽烧,莫之续,则是农夫得居装而卖其薪蕘,一束十倍。”大意是:现在北部草泽起火,柴草无以为继,这样,农夫从容装车出卖薪柴,一捆柴草可以价高十倍。尹知章作注说:“大曰薪,小曰蕘。”显然,“薪”与“蕘”并不完全等同,《说文》给的解释并不完全正确在柴草之中,大的叫薪,小的叫蕘,都是用来烧火用的,大小有细微的区别,薪蕘现在成为单一词汇,解释作:柴草。《玉篇》的解释更准确些,蕘的本义就是用以作为柴的草或细小的树枝叶。如图:

(准备烧火的松叶和草)

本义之外,又有如下几个意思:(1)打柴草(这个动作)。中学课本里有一课,柳宗元的《童区寄传》“童寄者,郴州蕘牧儿也,行牧且蕘。”区寄就是既放牧又打柴割草的小孩子。(2)打柴草的人。《诗经.大雅.板》里有诗:“先民有言,询于芻蕘。”大意是:先人有话说:“(有事)询问砍柴割草的人”这里的芻蕘,就指樵夫一类人。

(绘画作品里的樵夫)

此外,还用于一种菜的名字,就是芜菁。前面的课程里提到过,不再详细介绍。《方言》里有说:“蘴,蕘,芜菁也。”芜菁的样子如图:

(芜菁)

(二)这个字的第二个读音专措蕘花,也叫黄芫花。瑞香科,落叶灌木。枝叶均对生,叶椭卵形,全缘,花黄色,成穗状花序或圆锥花序,供观赏,花可入药,茎皮纤维可造纸,花可以入药,有毒,有逐水、破积之效。样子如图:

(蕘花)

蕘字的小篆写法如图:

(蕘字的小篆写法)

2、薪。这个字是现代汉语常用字,读xīn。《说文解字》给的解释是:“薪,蕘也。”就是说,许慎把薪蕘视作同一事物,互训字义。《玉篇.艸部》对薪的解释更精准:“薪,柴也。”这界定了薪与蕘的不同。薪的本义就是可以作燃料的木材。不包括可以烧的草。比如《诗经.齐风.南山》里有:“析薪如之何?匪斧不克。”大意是:想劈木柴靠什么?不用斧头没办法。“薪”是可以“析”的,就是劈柴。

(劈柴)

本义之外,还有如下两个意思:(1)取以为薪。比如《诗经.大雅.棫朴》里有:“芃芃棫朴,薪之槱之。”芃字讲过了,“芃芃”是茂盛的样子,槱是点火祭天。《毛传》给的解说是:“山木茂盛,万民得而薪之,贤人众多,国家得用蕃兴。”这句诗的大意是:棫树和朴树枝叶茂盛,可以砍来当作祭柴。

(2)薪水、薪金的省称。这是现代汉语常用义。我们总说过去的官员有“俸禄”、“薪俸”等,实际上,俸、禄、薪三者并不是一回事。

“俸”是奉的分化字,它是中央集权的官僚制度发展的产物。“俸”一般是按照贤能程度、功劳大小的标准以粮食的形式发放的,有时也将粮食折合成钱发放。而“禄”最初的含义是上天所赐给的福分。在古人的眼中,帝王就是上天派来的神,是天子,是代替上天给人间赐福的,当他们把土地、奴隶等赐予大臣、亲戚时,这些东西就是“禄”了。一般来说,古时只有有爵位的人才有“禄”;

“薪”呢?古代的官府除了给官员发“俸”外,也经常以各种名目发些生活费,生活费为了解决的一是柴,一是水,就是“薪水”(即现在薪水的来历),又称为“薪”。据载,发“薪”的形式也不完全一样,有时是发柴草等生活物资,有时也折合成银钱,后来“薪俸”也就成为一个词了。比如清代查慎行的《人海记(上)》中有载:“本朝初年满州官员,支俸不支薪,汉官则薪俸并支。……如四品官季给薪三十金,俸才二十金耳。”这是薪俸制度上对汉官的倾斜。有朋友会疑问,这样满族官员会乐意吗,不怕,他们大部分都有“禄”。

(清代文官俸禄一览)

薪字的小篆写法如图:

(薪的小篆写法)

3、蒸。现代汉语常用字。读zhēng。《说文解字》给的解释是:“折麻中榦也。”本义就是去皮的麻秸。麻的表皮可以用来制作麻衣,麻绳,通常是剥下来用,而剥皮留下的麻秸,就是蒸。通常可以用来作燃料,扎模型等等。

(麻秸,通常也叫麻杆儿)

本义之外,蒸还有如下一些意思:(1)用麻秸、芦苇、竹子、木等制作的火炬。《广雅.释器》:“蒸,炬也。”王念孙的《广雅疏证》里说:“凡析麻秆及竹木为炬,皆谓之蒸。”(2)细小的薪柴。《广韵.蒸韵》:“蒸,粗曰薪,细曰蒸。”(3)水汽上升。比如蒸发,蒸腾。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4)热,熏蒸。《素问》里有:“其候溽蒸。”王冰作注说:“蒸,热也。”(5)中医术语。比如变蒸、骨蒸,指身体发热。

(6)利用水蒸气的热力使物变熟或热。比如蒸馒头。

(蒸馒头)

(7)因潮湿而污染。比如周履靖的《群物奇制》里说:“梅蒸衣,以枇杷核研细为末洗之,其斑自去。”说的是因潮湿霉(梅通霉)变而生斑衣料的清洗窍门。(8)熏染,化。比如梁启超《大政方针宣言书》里有:“礼俗所蒸,国基所系。(9)祭奠的一种方式,节解牲体置于俎上而祭。意出《吕氏春秋.孟冬季》:“是月也,大饮蒸。”高诱作注说:“蒸,俎实体解节谓之肴蒸也。”(10)祭名。指古代的冬祭。也写作“烝”

(11)对上辈。《广雅.释诂》说:“蒸,婬也。”刘孝标的《辩命论》有:“以诛杀为道德,以蒸报为仁义。”李善作注说:“《小雅》曰:上淫曰蒸,下淫曰报。”(12)尘。意出《玉篇.艸部》“蒸,尘也。”(13)一种古代器具。深腹,圈足,腹内有一空心与底相通。如图:

(汉代绿釉蒸)

此外,蒸还通烝,分别有“众多;美;君也”等意。请见后续“烝”字解说。

蒸的小篆写法如图:

(蒸的小篆写法)

4、蕉。现代汉语常用字。这个字有两个读音。中华书局注音版《说文解字》只标一个音jiāo。给的解释是:“生枲也。”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说:“枲,麻也,生枲谓未沤治者。”可见,段玉裁所说的蕉的本义(很可能也是许慎说的本义)是指未沤治的麻。沤麻是麻纤维的加工工序,即将生麻放入水中浸渍,利用细菌作用使麻的木质组织软化以便打出纤维。是个自然发酵的工序,可以达到部分脱胶的目的。

(沤麻)

但《汉语大字典》认为蕉的本义应指“蕉麻。也称‘麻蕉’。巴蕉科,多年生草本。形似巴蕉。叶鞘内纤维粗硬,可制绳,网或供纺织和造纸用。”蕉麻是芭蕉科芭蕉属的植物。叶柄中可提取纤维,其重要性在叶纤维中居第二位。虽有旧称马尼拉麻、宿务麻、达沃麻,但与真麻并无亲缘关系。蕉麻植株和香蕉树近缘并相似。样子如图:

(蕉麻)

依照蕉麻的产地及栽培历史,蕉麻原产菲律宾(《中国植物志》),我国在汉之前应无此物(无明确资料证明),而且许慎又明确指明是“生枲也”,我们更倾向于段玉裁所解的本义,即未沤治的麻。

本义之外,还有如下几个意思:(1)巴蕉科植物的泛称。如芭蕉、香蕉;旅人蕉。也指某些象芭蕉一样大叶子的植物。比如美人蕉。如图:

(美人蕉)

(2)黑。《广雅.释器》有:“蕉,黑也。”(3)通“燋”。引火物。《吕氏春秋.不屈》有:“竖子操蕉火而钜,新妇曰:蕉火大钜。”大意是:小孩子操一根大柴火去点火,新媳妇说他“柴太大了”。愈樾的《群经平议》给蕉解释:“其字本作‘燋’”燋是啥,“所以然持火也。”用以引火用的木柴或其他引火物。有人将这里的蕉解释为樵,也能说通,但似乎不准确。

(二)这个字的第二个读音读qiáo。有两个意思:(1)用于蕉萃这个词,指卑贱低下的人。《左传.成公九年》:“虽有姬、姜,无弃蕉萃。”杜预作说说:“蕉萃,陋贱之人。”姬、姜指大国之女,也指美女,虽然有了美人,也不要忘记陋贱的旧人。(2)通“樵”,指柴。清代黄生的《义府.蕉鹿》:“蕉,樵古字通用。”樵,后面本字会详说。

蕉的小篆写法如图:

(蕉的小篆写法)

5、,这个字现在已不用,GBK字库亦无此字,字形如图,读shǐ:

(shǐ)

《说文解字》给的解释是:“糞也”《玉篇.艸部》有:“,粪也。亦作‘矢’,俗为‘屎’。”显然,就是现在所说的屎。清代江声《李孝子传论》:顾脓血之秽,犹不如尿之甚也。“这个字就不上图了。它的小篆写法如图:

(的小篆写法)

6、薶。这个字有两个读音。中华书局注音版《说文解字》只标注了一个读音mái。给的解释是:“瘗也。”瘗字学书法的朋友大多熟识,因为有《瘗鹤铭》摩崖石刻,黄庭坚认为它是“大字之祖”,作诗说:“大字无过《瘗鹤铭》。”一个书法家,家养的鹤死了,埋了并写了铭文。瘗是埋的意思。

(《瘗鹤铭》局部)

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说:“《周礼》假借貍字为之,今俗作‘埋’”。汇总一下,薶的本义就是埋葬。后来就写作“埋”。比如陆游有诗《初春书喜》:“一朝蜕形去,岂问弃与薶”诗人去官之后表达的豁然兴奋之感。

本义之外,还释作填塞讲。《尔雅.释言》“薶,塞也。”郭璞作注说:“谓塞孔之穴。”这是治河的一种塞孔方法,《元史.河渠志》里有载。

(二)这个字的第二个读音读wō。指玷污。《淮南子.俶真》:“夫鉴明者,尘垢弗能薶。”高诱作注说:“薶,污也。薶读倭语之倭。”

薶的小篆写法如图:

(薶字的小篆写法)

我们已经多次声明,这套课程旨在介绍说文解字中所列的汉字,每课进度是六个字,标题中只能择其中读者可能感兴趣的标出某个字的某个义项,很多朋友打开文章,发现文章太长或不一时找不到要看的内容(我们可以保证标题中的问题,文章中一定有答案),就在评论里责问“文不对题”或骂称“裹脚布”,亦或讽称“孔乙己”等,每日一个字一个字的手动敲出这样的长文又会因为输入法问题或精力的原因导致出现标点符号或某些错讹,我愿意听每一位同好提出有益的建议,愿意极尽心力去修正这些错误并表示诚挚的感谢!但对于谩骂而又不提具体建议的朋友,恕不另作回复了,请开骂之前思考一下。

(【说文解字】之101,部分图片源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