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英章毛笔行书偏旁部首之“目字旁”。
今天,继续分享行书偏旁部首:目字旁。
目,mù,汉语通用规范一级汉字,又是汉字部首之一。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及商代金文,其古字形像人的眼睛,故以“目”作为意符的字多与视觉或视觉器官有关。
行书中的目字旁:
左竖以斜切落笔,然后转中锋向下行,稍带弧度,收笔顿锋收势;横折起笔略高,与左竖留有气口,落笔后向右稍抗肩上行,向右行笔略轻,到位后圆转折笔向下写竖,竖身略长,挺直有力,收笔出钩引带下画;里面两个小横与左竖虚接,抗肩一致,首尾相顾,笔断意连;底横从左竖里面实接起笔,略取平势,且与上面横画等距。
楷书中的目字旁:
“目”字作为偏旁居于字左时整体瘦高,不要写宽,两个竖笔略呈相背之势,底横化为提笔,起笔左探,出锋与右部呼应;居下时则紧凑上靠,略显平正,以承托上部。
具体字例:
督 dū
盲 máng
眇 miǎo
睦 mù
盼 pàn
省 shěng xǐng
睡 shuì
眺 tiào
眼 yǎn
瞻 zhān
字例打印本:
字例描红本:
田英章毛笔行书偏旁部首之“目字旁”。
今天,继续分享行书偏旁部首:目字旁。
目,mù,汉语通用规范一级汉字,又是汉字部首之一。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及商代金文,其古字形像人的眼睛,故以“目”作为意符的字多与视觉或视觉器官有关。
行书中的目字旁:
左竖以斜切落笔,然后转中锋向下行,稍带弧度,收笔顿锋收势;横折起笔略高,与左竖留有气口,落笔后向右稍抗肩上行,向右行笔略轻,到位后圆转折笔向下写竖,竖身略长,挺直有力,收笔出钩引带下画;里面两个小横与左竖虚接,抗肩一致,首尾相顾,笔断意连;底横从左竖里面实接起笔,略取平势,且与上面横画等距。
楷书中的目字旁:
“目”字作为偏旁居于字左时整体瘦高,不要写宽,两个竖笔略呈相背之势,底横化为提笔,起笔左探,出锋与右部呼应;居下时则紧凑上靠,略显平正,以承托上部。
具体字例:
督 dū
盲 máng
眇 miǎo
睦 mù
盼 pàn
省 shěng xǐng
睡 shuì
眺 tiào
眼 yǎn
瞻 zhān
字例打印本:
字例描红本:
“目”的字形演变
“目”的甲骨文和金文字形描画的都是一只眼睛的形状,外有眼眶,内有眼珠。后来,字形由横向变成纵向,逐渐失去象形性,最终演变成我们现在所使用的字形。“目”从一开始就是指人的眼睛。《诗经·卫风·硕人》:“巧笑倩兮,美目盼兮”,是形容女子笑得很美,明眸善睐,妩媚动人。东汉思想家王充在《论衡·命义》中谈到关于胎教的内容时说:“非正色目不视,非正声耳不听。”着眼于眼睛的功能,“目”就有了“看、注视”的意思。《史记·陈丞相世家》:“船人见其美丈夫独行,疑其亡将,要(腰)中当有金玉宝器,目之,欲杀平。”这段话讲的是西汉开国功臣陈平的经历:有一次渡河,船夫见他仪表堂堂,一个人带剑出行,怀疑他是逃亡的将领,猜他囊中或许藏有金银财宝,就时不时地盯着他看,想杀了他。唐代韩愈在《送陈秀才彤序》一文中写道:“吾目其貌,耳其言,因以得其为人。”此处的“目”和“耳”分别指用眼睛观察和用耳朵听,通过一个人的样貌、言行来判断其为人。南宋夏森绘《烟江帆影图》(局部)
“目”进一步也表示“用眼睛示意、使眼色”等意思。《史记·项羽本纪》:“范增数目项王。”是说范增多次向项羽使眼色。《国语·周语上》:“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人们在路上相遇时不敢用言语进行交流,只能以目示意,可见当时统治的暴虐与专横。“目”表示“看”这种行为动作的意思进一步抽象化,就有了“看待、看作”的含义。唐代白居易《不出门》:“不知天壤内,目我为何人。”不知这世间把我视作什么人。清代黄宗羲《柳敬亭传》:“军中亦不敢以说书目敬亭。”大意是说,军中没有人敢用说书艺人的身份来看待柳敬亭并对他有所轻视怠慢。“目为”一词,表示“看作”的意思,现在书面语当中仍然使用。现代作家孙犁《秀露集·石子》:“……唯一的消遣和爱好就是捡石子。时间长了,收藏丰富,有一段时间,居然被病友们目为专家。”由“看待、看作”的意思再进一步,“目”又可以表示“称作”的意思。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巨洋水》:“泉溪之上,源麓之侧有一祠,目之为冶泉祠。”在溪岸上,源头的山麓近旁,有一座祠庙,叫作“冶泉祠”。清章谷绘《八景图册》之《涧道寒泉》
沿着最初指“眼睛”这一意义线索进一步发展,“目”又可以指形状跟眼睛相类似的事物,比如孔眼、网眼等。在“纲举目张”这个成语当中,“纲”指渔网的大绳,“目”指“网眼”。《韩非子·外储说右下》:“善张网者引其纲,不一一摄万目而后得。”大意是说,善于张网捕鱼的人总是拉着网的主绳撒网,比喻做事要抓住关键环节。东汉经学家郑玄在为已经失传的《诗谱》所作序言当中也写道:“举一纲而万目张。”字面意思是说只要把渔网上的大绳子一展开,所有的网眼也就都跟着打开了,以此来形容只要把文章的主线铺陈到位,那么,围绕主线的其他细节也就都可以有条理地展开了。因为网眼是以一定的数量有条理地编织而成的,就好像从一个大项中分出很多小项,于是,“目”进一步又发展出“细目、条目”的意思。《论语·颜渊》中记载,颜渊向孔子请教如何行仁,孔子概括性地做了一番回答,颜渊则说:“请问其目。”意思是希望孔子指点一些具体做法。明代何景明《赠向先生序》:“君子之治也,设其纲纪,而有其目,与民守之。”大意是说,君子之治,首先设立大的法律制度,其下再做更细的规定,人民遵照执行。《论语译注》
那么,“题目”的“目”又是怎么回事呢?这是因为,“题”最初指额头,“目”指眼睛。额头和眼睛都处在人头部居上靠前的位置,而标题同样位于文章或书籍等的最前面,所以,“题”和“目”都发展出“标题”的意思。《后汉书·襄楷传》:“……所得神书百七十卷,皆缥白素朱介青首朱目。”此处的“目”,就是指题目。这句话大意是说,这些神书都是用青白色的细绢制作,有朱色的界栏、青色的书签和朱色的题目。“目”可以作为部首使用。属于这个部首的字,在意思上大都跟眼部或眼部的动作有关,比如“眉、盲、眼、睛、睹、瞪、眷、督”等。明陈洪绶绘 《抚琴图》(局部)
(本文原载《月读》2024年第2期)
《月读》杂志依托中华书局的资源优势,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注重结合时政热点、大事大势等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为传统经典注入新的时代内涵,为当代社会提供传统的营养源泉。
订阅方式
1. 邮局订阅。邮发代号:2-9582. 网上购买。登陆“杂志铺”网站(www.zazhipu),搜索“月读”进行订阅。征稿启事
《月读》现面向社会征集稿件。征稿分原创来稿和选文荐稿两类。稿件一旦采用,本刊将依著作权法规定向作者奉寄稿酬和样刊,推荐者和原作者本刊亦会奉酬。请将作品发送至yuedu@zhbc,并注明姓名、电话和通信地址。本刊会视栏目要求对稿件进行一定程度的编辑和加工,如有特别要求,请注明。凡向《月读》杂志投稿的作者,来稿请注明详细的通讯地址、邮政编码、电话、电子邮箱等联系方式,以便稿件采用后,奉寄样刊和稿酬。原创稿件请保证首发,一稿一投 ;选文稿件请注明详细出处、原作者姓名。来稿恕不一一回复,在一个月内未收到用稿通知,请自行处理。本刊同时享有文章的音像与数字出版权及其转授权,授权的种类为独占许可,稿酬中已包含对上述权利的使用收益。(统筹:一北;编辑:思岐)
copyright © 2022 一生命运网 版权所有 辽ICP备2022007116号-4
法律声明:本站文章来自网友投稿,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