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新华社太原4月5日电(记者王菲菲 唐诗凝)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五个,最初只作为时令与物候变化的标志节点被人们所认知。清明从节气发展成为节日,寒食节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寒食花开千树雪,清明日出万家烟。”自古以来,寒食和清明就在时间上相近、内涵上相融,密不可分却又不尽相同。其中的关系你了解多少?
寒食节缘何而来?
《荆楚岁时记》中记载:“去冬节一百五日,即有疾风甚雨,谓之寒食,禁火三日。”中国农业博物馆农业历史研究部主任、二十四节气研究中心副主任唐志强说,寒食节在农历冬至后105日,推算下来通常在清明前一二日,家家户户禁火、冷食。寒食节因而又被称为“禁火节”“冷节”,是汉族传统节日中唯一以饮食习俗来命名的节日,前后绵延两千余年。
寒食节的起源普遍认为有两种。
其一源自远古改火习俗。唐志强介绍,古时火种来之不易,为保证老百姓日常用火之便,往往将火种保存,使其昼夜不熄,但人们相信火是有生命的,火是会新陈代谢的,因而每年寒食之期,需将去年保存的旧火种熄灭,待到清明之日,再换新火,此谓“改火”,寓意万象更新。
其二是为纪念春秋时期晋国名臣介子推。相传介子推追随晋献公之子重耳流亡他国十九年,在其继位后不求功名利禄,与老母归隐山西绵山。晋文公重耳为迫其出山而下令放火烧山,怎奈介子推坚执不回,抱树而亡,留下血书,“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晋文公悲痛万分,为缅怀介子推,他将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下令民间禁火、只吃寒食、祭扫坟墓。
清明扫墓与寒食节有关?
介子推的故事历代流传,赋予了寒食节更厚重的人文底蕴,寒食节被称为中国民间第一大祭日。
《东京梦华录》中记载:“用面造枣飞燕,柳条串之,插于门楣,谓之‘子推燕’。”“子推燕”是寒食节中最具代表的食品,“柳与‘留’谐音,燕在山西介休方言中读作‘念’,其留念追怀之意就此得来。”介子推传说县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杜国华说。
寒食祭祖在唐代以前被视为“野祭”。唐玄宗于开元二十年下诏:“士庶之家,宜许上墓,编入五礼,永为常式”,寒食节扫墓的习俗得到官方正式承认。
由于寒食和清明在时间上相连,为方便官吏在寒食节扫墓,唐代时两节合并休假,节俗也逐渐融合。据《唐会要》记载:“(开元)二十四年二月十一日敕:寒食清明,四日为假。大历十三年二月十五日敕:自今已后,寒食通清明,休假五日。”
清明如何后来居上?
“寒食熄火,清明生火。前者祭亡,后者佑生。寒食与清明在内涵上紧密呼应。”唐志强说。
寒食节在唐代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习俗众多。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禁火习俗日渐淡漠,清明节地位逐步上升。宋代《岁时广记》中清明节已作为一个独立的类目出现。关于清明的记载逐渐增多,“祭祀先人、踏青赏春、催护新生”的节日内涵也被固定下来。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顾问常嗣新认为,寒食融入清明,丰富延展了清明节的节日内涵,“围绕一个故事:介子推,推出一种食品:寒食,延伸一种理念:忠孝。”他说。
如今,清明不仅有着节气与节日的“双重身份”,更有着庄严肃穆和清新活泼的“双重性格”——“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扫墓祭祖与踏青郊游成为清明节的两大主题,自古传承,至今不辍。
新华社太原4月5日电(记者王菲菲 唐诗凝)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五个,最初只作为时令与物候变化的标志节点被人们所认知。清明从节气发展成为节日,寒食节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寒食花开千树雪,清明日出万家烟。”自古以来,寒食和清明就在时间上相近、内涵上相融,密不可分却又不尽相同。其中的关系你了解多少?
寒食节缘何而来?
《荆楚岁时记》中记载:“去冬节一百五日,即有疾风甚雨,谓之寒食,禁火三日。”中国农业博物馆农业历史研究部主任、二十四节气研究中心副主任唐志强说,寒食节在农历冬至后105日,推算下来通常在清明前一二日,家家户户禁火、冷食。寒食节因而又被称为“禁火节”“冷节”,是汉族传统节日中唯一以饮食习俗来命名的节日,前后绵延两千余年。
寒食节的起源普遍认为有两种。
其一源自远古改火习俗。唐志强介绍,古时火种来之不易,为保证老百姓日常用火之便,往往将火种保存,使其昼夜不熄,但人们相信火是有生命的,火是会新陈代谢的,因而每年寒食之期,需将去年保存的旧火种熄灭,待到清明之日,再换新火,此谓“改火”,寓意万象更新。
其二是为纪念春秋时期晋国名臣介子推。相传介子推追随晋献公之子重耳流亡他国十九年,在其继位后不求功名利禄,与老母归隐山西绵山。晋文公重耳为迫其出山而下令放火烧山,怎奈介子推坚执不回,抱树而亡,留下血书,“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晋文公悲痛万分,为缅怀介子推,他将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下令民间禁火、只吃寒食、祭扫坟墓。
清明扫墓与寒食节有关?
介子推的故事历代流传,赋予了寒食节更厚重的人文底蕴,寒食节被称为中国民间第一大祭日。
《东京梦华录》中记载:“用面造枣飞燕,柳条串之,插于门楣,谓之‘子推燕’。”“子推燕”是寒食节中最具代表的食品,“柳与‘留’谐音,燕在山西介休方言中读作‘念’,其留念追怀之意就此得来。”介子推传说县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杜国华说。
寒食祭祖在唐代以前被视为“野祭”。唐玄宗于开元二十年下诏:“士庶之家,宜许上墓,编入五礼,永为常式”,寒食节扫墓的习俗得到官方正式承认。
由于寒食和清明在时间上相连,为方便官吏在寒食节扫墓,唐代时两节合并休假,节俗也逐渐融合。据《唐会要》记载:“(开元)二十四年二月十一日敕:寒食清明,四日为假。大历十三年二月十五日敕:自今已后,寒食通清明,休假五日。”
清明如何后来居上?
“寒食熄火,清明生火。前者祭亡,后者佑生。寒食与清明在内涵上紧密呼应。”唐志强说。
寒食节在唐代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习俗众多。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禁火习俗日渐淡漠,清明节地位逐步上升。宋代《岁时广记》中清明节已作为一个独立的类目出现。关于清明的记载逐渐增多,“祭祀先人、踏青赏春、催护新生”的节日内涵也被固定下来。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顾问常嗣新认为,寒食融入清明,丰富延展了清明节的节日内涵,“围绕一个故事:介子推,推出一种食品:寒食,延伸一种理念:忠孝。”他说。
如今,清明不仅有着节气与节日的“双重身份”,更有着庄严肃穆和清新活泼的“双重性格”——“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扫墓祭祖与踏青郊游成为清明节的两大主题,自古传承,至今不辍。
新华社太原4月5日电(记者王菲菲 唐诗凝)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五个,最初只作为时令与物候变化的标志节点被人们所认知。清明从节气发展成为节日,寒食节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寒食花开千树雪,清明日出万家烟。”自古以来,寒食和清明就在时间上相近、内涵上相融,密不可分却又不尽相同。其中的关系你了解多少?
寒食节缘何而来?
《荆楚岁时记》中记载:“去冬节一百五日,即有疾风甚雨,谓之寒食,禁火三日。”中国农业博物馆农业历史研究部主任、二十四节气研究中心副主任唐志强说,寒食节在农历冬至后105日,推算下来通常在清明前一二日,家家户户禁火、冷食。寒食节因而又被称为“禁火节”“冷节”,是汉族传统节日中唯一以饮食习俗来命名的节日,前后绵延两千余年。
寒食节的起源普遍认为有两种。
其一源自远古改火习俗。唐志强介绍,古时火种来之不易,为保证老百姓日常用火之便,往往将火种保存,使其昼夜不熄,但人们相信火是有生命的,火是会新陈代谢的,因而每年寒食之期,需将去年保存的旧火种熄灭,待到清明之日,再换新火,此谓“改火”,寓意万象更新。
其二是为纪念春秋时期晋国名臣介子推。相传介子推追随晋献公之子重耳流亡他国十九年,在其继位后不求功名利禄,与老母归隐山西绵山。晋文公重耳为迫其出山而下令放火烧山,怎奈介子推坚执不回,抱树而亡,留下血书,“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晋文公悲痛万分,为缅怀介子推,他将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下令民间禁火、只吃寒食、祭扫坟墓。
清明扫墓与寒食节有关?
介子推的故事历代流传,赋予了寒食节更厚重的人文底蕴,寒食节被称为中国民间第一大祭日。
《东京梦华录》中记载:“用面造枣飞燕,柳条串之,插于门楣,谓之‘子推燕’。”“子推燕”是寒食节中最具代表的食品,“柳与‘留’谐音,燕在山西介休方言中读作‘念’,其留念追怀之意就此得来。”介子推传说县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杜国华说。
寒食祭祖在唐代以前被视为“野祭”。唐玄宗于开元二十年下诏:“士庶之家,宜许上墓,编入五礼,永为常式”,寒食节扫墓的习俗得到官方正式承认。
由于寒食和清明在时间上相连,为方便官吏在寒食节扫墓,唐代时两节合并休假,节俗也逐渐融合。据《唐会要》记载:“(开元)二十四年二月十一日敕:寒食清明,四日为假。大历十三年二月十五日敕:自今已后,寒食通清明,休假五日。”
清明如何后来居上?
“寒食熄火,清明生火。前者祭亡,后者佑生。寒食与清明在内涵上紧密呼应。”唐志强说。
寒食节在唐代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习俗众多。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禁火习俗日渐淡漠,清明节地位逐步上升。宋代《岁时广记》中清明节已作为一个独立的类目出现。关于清明的记载逐渐增多,“祭祀先人、踏青赏春、催护新生”的节日内涵也被固定下来。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顾问常嗣新认为,寒食融入清明,丰富延展了清明节的节日内涵,“围绕一个故事:介子推,推出一种食品:寒食,延伸一种理念:忠孝。”他说。
如今,清明不仅有着节气与节日的“双重身份”,更有着庄严肃穆和清新活泼的“双重性格”——“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扫墓祭祖与踏青郊游成为清明节的两大主题,自古传承,至今不辍。
清明节是祭奠先人,为其上坟扫墓的日子。如果错过了这一天,村人说:不要紧,过了清明是寒食,过了寒食上十日。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错过了清明节,只要在十天之内就不算晚。
其实,有许多人弄错了,到底是先寒食再清明还是过了清明是寒食?我在网络上查了一下,先说寒食和清明的来历。
先是寒食,也叫寒食节
在夏历冬至后15日,清明节前一二日。是日初为节时,禁烟火,只吃冷食。并在后世的发展中逐渐增加了祭扫、踏青、秋千、蹴鞠、牵勾、斗鸡等风俗,寒食节前后绵延两千余年,曾被称为中国民间第一大祭日。寒食节是汉族传统节日中唯一以饮食习俗来命名的节日。
寒食节起源,据史籍记载: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为躲避祸乱而流亡他国长达十九年,大臣介子推始终追随左右、不离不弃;甚至\"割股啖君\"。重耳励精图治,成为一代名君\"晋文公\"。但介子推不求利禄,与母亲归隐绵山,晋文公为了迫其出山相见而下令放火烧山,介子推坚决不出山、最终被火焚而死。晋文公感念忠臣之志,将其葬于绵山,修祠立庙,并下令在介子推死难之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这就是\"寒食节\"的由来。
清初汤若望历法改革以前,清明节定在寒食节两日之后;汤氏改革后,寒食节定在清明节之前一日。现代二十四节气的定法沿袭汤氏,因此寒食节就在清明节前一日。
从春秋时期至今,寒食节已有2600多年的历史,故事发生地中国山西将寒食节定为清明前一天,这一天吃冷食、祭祀、踏青等习俗也一直流传下来并为全国所接受。伴随着岁月的流逝,寒食节静静地融入了清明节,介子推所代表的封建愚忠思想也已沉入历史长河,不过寒食所代表的人们对忠诚、廉洁、政治清明的赞许,却是千年如一的。
再说清明,也叫清明节。
它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清明节原是指春分后十五天,1935年中华政府明定4月5日为国定假日清明节,也叫做民族扫墓节。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将清明节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4天,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
中国汉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受汉族文化的影响,中国的满族、赫哲族、壮族、鄂伦春族、侗族、土家族、苗族、瑶族、黎族、水族、京族、羌族等24个少数民族,也都有过清明节的习俗。虽然各地习俗不尽相同,但扫墓祭祖、踏青郊游是基本主题。
看好了吗?寒食节在清明节前一二日,说明先寒食节才清明节,这个问题弄清楚了。
再谈清明节和寒食节的关系
清明最早只是一种节气的名称,其变成纪念祖先的节日与寒食节有关。从历史的实际来看,禁火冷食主要反映了中国古人改火习俗的遗迹。
原始社会,先民们钻木取火,火种来之不易,取火的树种往往因季节变化而不断变换,因此,改火与换取新火是古人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春三月正值改火的时节,人们在新火未到之时,要禁止生火。汉代称寒食节为禁烟节,因为这天百姓人家不得举火,到了晚上才由宫中点燃烛火,并将火种传至贵戚重臣家中。
寒食节期间的习俗,主要有禁火冷食和祭扫坟墓。中国古人对祭祀祖先十分重视。上古时候,家中有人去世时,只挖墓坑安葬,不筑坟丘标志,祭祀主要在宗庙进行。后来在挖墓坑时还筑起坟丘,将祭祖安排在墓地,便有了物质上的依托。战国时期,墓祭之风逐渐浓厚起来。
秦汉时代,祭扫坟墓的风气更盛。据《汉书》记载,大臣严延年即使离京千里,也要定期还乡祭扫墓地。在唐代,不论士人还是平民,都将寒食节扫墓视为返本追宗的仪节,由于清明距寒食节很近,人们还常常将扫墓延至清明。
诗人们的作品,也往往是寒食、清明并提,如韦应物有诗句说:“清明寒食好,春园百卉开。”白居易也有诗句说:“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朝廷鉴于民间寒食、清明并举已相沿成习,就以官方文书的形式正式规定,清明到来时,可以与寒食节一起放假。这项规定距今已经1200多年,说明从那时起清明开始具有某种国家法定节日的色彩。
宋元时期,清明节逐渐由附属于寒食节的地位,上升到取代寒食节的地位。这不仅表上坟扫墓等仪式多在清明举行,就连寒食节原有的风俗活动如冷食、蹴鞠、荡秋千等,也都被清明节收归所有了。
说到这里,人们只好了解寒食节是怎么回事就行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不生火吃“寒食”的现象基本不见了,无论人们祭奠的先烈还是自家的亲人,都固定在这一天了。
尤其今年情况又与往年不同,清明节上午十时,从国家到地方,都在为抗击疫情而献身的十四位烈士默哀,再就是傍晚前后人们都回家去祭奠自己家逝去的先人。
国家越来越重视这个节日,放假调休,高速免费,让人们去祭奠,去踏青,从此成了国家法定的节日。
本文内容由壹点号作者发布,不代表齐鲁壹点立场。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我要报料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今天是寒食节,中国传统节日中唯一以饮食习俗来命名的节日。古时这一天禁烟火,只能吃备好的熟食冷食。有丰满味美的寒食面、米香扑鼻的寒食粥、甜而不腻的青团、香脆精美的馓子、鲜嫩欲滴的清明果……今天你准备吃什么“寒食”?快来转评分享一下。
来源:中国新闻网
国学成语,浓缩历史精华;曲径通幽,遇见不一样的“中国”。
引子
多年以前,还在读初中的大哥拿回家一本文言文练习题,在当时的乡下,课外书还是“奢侈品”,笔者便一遍遍翻看。这么多年过去了,有两个故事依然模糊记得。
一是“猫头鹰搬家”。说有一天,一只斑鸠看到一只猫头鹰正匆匆赶路,就问它到哪里去。猫头鹰说要搬到东边去住,因为西边的人都厌恶它的声音。斑鸠说:“你改掉叫声就行了,否则即使搬到村东,那边的人也会厌恶你。”
后来才知道,这是汉人刘向《说苑•谈丛》里的一则寓言故事。再后来我把它讲给女儿听。因为孩子在闲聊时说她们学校有个孩子特别闹腾,很讨人烦。家长便给她转学。我对孩子说,估计转学也没用。孩子问为什么,我就讲了这个故事。再后来,事情的发展真的应了我最初的判断。
第二个文言故事与今天所讲的成语有关,模糊记得说的是晋文公重耳把介之推抱着死去的柳树做成了鞋子(木屐),每次看到就难过地说:“悲乎,足下。”
直到后来读了《左传》和《史记》等书,才完整知道了这个与寒食和清明节有关的感人故事的来龙去脉。
一、割股啖君
前文说过,由于得到消息说晋国正派出杀手追杀自己,晋文公重耳不得不从翟国再次出逃,亡命天涯。
经过卫国时,重耳一行被卫文公冷遇,一行人只好饥肠辘辘踏上征途。
另据《韩诗外传》记载,最要命的是,重耳的随从中有个叫头须的,看到重耳偌大年纪一事无成,现在又亡命天涯,竟然带着所有的食物逃到了山中。《左传》中的头须则是重耳的“财产保管员”,没来得及跟着重耳逃跑,就盗走重耳的财产潜逃,但都用在了设法让重耳回国上,且一直留在晋国国内。
在五鹿(在今河南省)之野,饿得前胸贴着后背的重耳向田里劳作的农夫乞讨饭食,农夫只给了他一块泥土。
大伙饿得实在受不了,就挖些野菜充饥。但是过惯了锦衣玉食日子的公子哥重耳实在咽不下去。
正当重耳饿得头晕眼花时,一直忠心耿耿跟在身后的介之推从一边闪了出来,手里还捧着一个热气腾腾的碗。重耳一看,竟然是一碗肉汤,不禁喜出望外,连忙狼吞虎咽吃了下去。
吃完之后,感觉味道很好(相似相溶原理,也饿极了),就问介之推这是什么肉,介之推犹豫了半天说是自己大腿上的肉。
重耳大吃一惊,感动得热泪盈眶说:“我这些年一直逃亡,拖累着你们,现在我拿什么报答你呢?”
介之推说:“我只希望公子您早日回到晋国,做一番事业,没有想过您的报答啊。”
二、介之推不言禄
几年前,我读了一本惊世骇俗的书——吴思先生的《血酬定律》,所谓血酬,即流血拼命所得的报酬,体现着生命与生存资源的交换关系。
话说公元前636年春天,晋文公重耳结束了19年的流亡生涯,回到晋国,“当选”为国君。
像历史上任何一位君主一样,自己的穷哥们不离不弃、吃苦受累这么多年,自己发达了,不能忘了他们,所以重耳也开始对手下论功行赏,大者封邑、小者尊爵,但偏偏忘记了曾经割肉给自己吃的介之推。
当然,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介之推没有及时汇报自己的功劳,再加上当时晋文公新立,国务繁忙,周襄王也因为弟弟发难来晋国告急,重耳便忘了此时已经隐居的介之推。
介之推当然很失落,就和老母亲说:“晋献公九个儿子,现在就剩下国君重耳在世了。上天没有断绝晋国的国脉,那么必定会有人出来主持国政,这人不是重耳还能是谁呢?可是他周围的人都认为这是自己的功劳,不是自欺自人吗?偷窃被人的财物尚且被叫做盗贼,何况是把上天的功劳当成自己的功劳呢(贪天之功以为己有)?我实在觉得没办法和他们相处了。”
母亲就劝他说:“你与其这样失落,埋怨别人,不如也去邀功请赏。否则就是死了,又能埋怨谁呢”介之推说:“明知道这是错误还去效法它,罪过就更严重了。况且我已经口出怨言,不能再吃国君的俸禄了。”
介之推的母亲也是个格局不凡的女人,看到儿子决心已定,就说:“既然是这样,那么我和你一同去隐居吧。”于是,母子二人跑到绵上山中隐居了起来。
三、“寒食”的由来
介之推的随从听说了后很同情,更为他鸣不平,于是就在宫墙门上挂了一幅字,上面写着:“龙欲上天,五蛇为辅,龙已升云,四蛇各入其宇,一蛇独怨,终不见处所。”意思是说,你现在成了国君,赵衰等人都已经受到重赏,却独独忘了介之推啊。
一天,晋文公出门,看到了墙上的“大字报”,不仅没有对这种“非法越级上访”生气,反倒很后悔地说:“这是说的介之推啊。我这些日子忙于处理周王室之乱,还没有来得及报答他的功劳。”
于是,晋文公立刻命人去找介之推,下人回复说,这条幅不是介之推写的,是他的随从写的,介之推早已经和老母亲离家出走,隐居山中了。
《左传》记载说,从此后,介之推至死没有露面(遂隐而死)。
也许,这种结局太过残忍,无法鼓励后来者继续“卖命”。于是,据传说(如《东周列国志》),当晋文公知道介之推隐居绵上后,亲自带领随从去山中寻找,但是一连几日,踪迹皆无。于是就想到介之推是大孝子,如果放火烧山(环保意识差,而且那时地广人稀),他肯定背着老母亲跑出来。
当时正是三月五日清明之时(森林火险等级极高),大火一起,遮天蔽日,烧了三天三夜才慢慢停息下来。可是,四面围山的士兵,始终没有看见介之推和他母亲的身影。
经过士兵们在山中地毯式搜索,终于有人在一棵烧焦的柳树下,看到了两具面目全非、紧紧拥抱在一起骸骨。晋文公一见,痛哭流涕,命人把母子二人埋葬在绵山之下,并建祠祭祀。绵山周围的土地作为祠田,收入作为祭祀的费用。改绵山为介山,来标记自己的过错。
因为介之推三月五日这天被火烧死,后人思慕他的人品,因此不忍心生火做饭(一说晋文公下令禁烟火),每年为他吃冷饭一个月,后来逐渐减到了三天。
在明代冯梦龙写《东周列国志》时,山西太原、上党、西河、雁门等地,每年冬至后的105天,各家各户都提前预备干粮,用冷水就着吃饭,叫做“禁火”或“禁烟”。因为清明节的前一天是寒食节,每逢这一天,家家有在门前插柳枝的习俗。
而如今,清明节在传统习俗之外,更增加了慎终追远、扫墓祭祀先人等习俗。这正是:
羁绁从游十九年,天涯奔走备颠连。
食君刳股心何赤,辞禄焚躯志甚坚。
绵上烟高标气节,介山祠壮表忠贤。
只今禁火悲寒食,胜却年年挂纸钱。
——(唐)胡曾《绵上气节》
国学经典欣赏:
晋侯赏从亡者,介之推不言禄,禄亦弗及。推曰:“献公之子九人,唯君在矣。惠、怀无亲,外内弃之。天未绝晋,必将有主。主晋祀者,非君而谁?天实置之,而二三子以为己力,不亦诬乎?窃人之财,犹谓之盗,况贪天之功以为己力乎?下义其罪,上赏其奸,上下相蒙,难与处矣!”其母曰:“盍亦求之,以死谁怼?”对曰:“尤而效之,罪又甚焉,且出怨言,不食其食。”其母曰:“亦使知之若何?”对曰:“言,身之文也。身将隐,焉用文之?是求显也。”其母曰:“能如是乎?与女偕隐。”遂隐而死。晋侯求之,不获,以绵上为之田,曰:“以志吾过,且旌善人。”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传》
copyright © 2022 一生命运网 版权所有 辽ICP备2022007116号-4
法律声明:本站文章来自网友投稿,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