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黄道吉日

飞蛾飞进家里预示什么 飞蛾图片

发布时间:2024-05-17 16:42:16作者:心若向阳来源:网友投稿

飞蛾飞进家里预示什么 飞蛾图片

本文目录一览:

飞蛾为何扑灯?和你想的不一样

【科普园地】

科技日报北京1月30日电 (记者张梦然)很多人认为飞蛾之所以喜欢扑灯、扑火,是因为昆虫喜欢追逐光明,并将这种现象归为昆虫的趋光性。但事实可能并非如此。据《自然·通讯》30日发表的一项动物行为研究指出,人工光可能会破坏昆虫相对地平线的准确定位能力。研究结果或有助于人们理解为何飞行昆虫喜欢聚集在人工光周围。

人工光能吸引飞虫,早在罗马帝国时期就有用光捕获昆虫的文字记载。然而,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一直没有盖棺定论。因为飞蛾属于鳞翅目昆虫,多数在夜间活动,它们也不会到灯下去捕食小飞虫,因此“飞蛾扑灯”完全基于趋光性的说法不准确。之前有研究提出,昆虫可能将人工光当成了一条逃生路线,或是昆虫被光源致盲,此外还有很多其他说法。

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美国佛罗里达国际大学研究团队,此次利用高速红外相机追踪了昆虫在自然环境和实验室环境下的三维飞行路线。他们研究了一系列光条件(包括点紫外光源和散射紫外光源)下的各种昆虫,包括飞蛾、蜻蜓、果蝇和天蛾。

研究人员发现,昆虫有一种“背部光反应”现象,即通过纠正自己的飞行路线来使背部朝向光源。对于太阳这类自然光源来说,这种反应能让它们保持准确定位地平线的稳定飞行路线。但研究显示,人工光会导致昆虫对飞行路线进行不稳定和持续的修正,从而导致它们眩晕并出现人们认为的受到人工光吸引的行为。

研究团队总结道,有必要进一步研究人工光的长距离影响,并通过减少夜晚的非必要人工光来改善昆虫生境。

来源: 科技日报

警惕!这种“凶猛”飞蛾已入侵我国14省区,每晚能飞100公里

◆ 其名“草地贪夜蛾”,已在全球100个国家引发虫灾,造成严重损失,是联合国粮农组织全球预警的重大迁飞性害虫

◆ 有多难对付?

① 特能吃、杂食性:

其寄主超过300种,几乎所有植物都是它的盘中餐,禾本科植物玉米、水稻等是它的最爱;

孵化的幼虫喜食玉米、甘蔗、高粱、马铃薯等80多种植物,受害后一般减产20%~30%,严重时绝收

② 繁衍迅速:

一只母蛾每次产卵100至200粒,一生可产卵900至1000粒

目前广西虫灾密度:田间百株虫量一般为10~20头,高的40~80头,局部田块高达100头以上,个别高达600头以上

③ 飞行能力超强:

每晚可飞行100公里,整个生命周期最大飞行跨度长达1600公里(北京? 天津直线距离约110公里;北京? 成都直线距离约1500公里)

1月迁入我国西南、华南地区,目前发生区域已涉及14省区市385个县(市、区),查见发生面积138.4万亩

④ 生存能力强:

30天左右一个世代,且没有滞育现象

能越冬存活,很可能变成常发性的害虫

⑤ 难针对:

入侵性害虫,在我国尚未出现天敌或针对性细菌、病毒

可能面临外地迁入和本地繁衍两重草地贪夜蛾混杂难辨的问题,非专业人士难以辨别

这么多特性混杂和变数,给性诱剂和农药的使用带来巨大挑战

⑥ 当前还面临农民认知不足和防治积极性不高、防控手段存在滞后性等缺陷、跨境传播难阻断等难题

5月上旬,四川省西昌市礼周镇街村七组村民刘国荣在自家玉米地中发现了一只灰色蛾子,老刘心生疑虑,这个虫子下方有四个正方形一样的小点,自己几十年来从未在地里见过这样的虫子,老刘急忙向村上汇报。接到报告,西昌市农业农村局植保站站长陈耕立马赶赴现场。

“是它,就是它!还是来了!”在刘国荣的玉米地里,陈耕拨开一株玉米的叶子,在玉米中心抓住一只正在啃噬嫩叶的幼蛾,金身黑纹,有吸管大小,长约3厘米,属于危害最为严重的4~5龄段的幼虫。经陈耕确认,此蛾正是肆虐我国南方多地的植物害虫草地贪夜蛾。

?草地贪夜蛾雌雄成虫

草地贪夜蛾,又称秋粘虫,已在全球100个国家引发虫灾,是联合国粮农组织全球预警的重大迁飞性害虫,给多个国家造成严重损失。

四川省农科院植保所副所长刘旭告诉《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该蛾孵化的幼虫喜食玉米、甘蔗、高粱、马铃薯等80多种植物,受害后一般减产20%~30%,严重时造成绝收。

该虫自今年1月迁入我国西南、华南地区以来,极速向北扩展。目前发生区域涉及云南、广西、贵州、广东、湖南、海南、福建、浙江、湖北、四川、江西、重庆、河南、安徽等14省区市的385个县(市、区),查见发生面积138.4万亩。

专家告诫,防控草地贪夜蛾将是一场复杂的攻坚战,面临“入侵性、迁飞性、杂食性”,以及外来虫和本土虫混杂难辨性等问题。一旦防控不当,有可能对我国粮食生产和相关农业产业构成较大威胁。

来势汹汹 迅速蔓延

云南省开远市羊街乡红土村委会村民魏显荣最近每天都要去地里查看情况。魏显荣说,3月初的时候在秧苗上发现了草地贪夜蛾,但当时没有太重视,没想到虫灾快速发展,现在已经有30多亩水稻和蔬菜发生了灾害。

今年1月11日,我国云南普洱首次发现草地贪夜蛾幼虫。截至5月15日,云南16个州(市)119个县(市、区)发生虫灾,累计发生面积50.9万亩。

云南发生的草地贪夜蛾灾害,很快传到广西和广东。从3月11日河池市宜州区首次发现草地贪夜蛾后,截至5月22日,广西全区有80个县(市、区)发生虫灾,累计发生面积80.2万亩。

广东虫灾分布同样广泛,粤北、粤西和珠三角地区均有发生。

广东4月23日确认在广州市增城区发现草地贪夜蛾入侵危害玉米。截至5月22日,广东省草地贪夜蛾发生面积2.68万亩,发生范围包括20个地级市69个县(市、区)。

5月上旬出现灾情后,草地贪夜蛾在四川迅速蔓延。短短两周内,四川已有包括成都、德阳、泸州、宜宾等在内的9个市州31个县接到草地贪夜蛾入侵报告,并有进一步扩大范围的趋势。

四川省农业农村厅植物保护站站长、二级研究员尹勇介绍,目前草地贪夜蛾在四川境内主要啃噬玉米,而四川全省范围内均种植有玉米,且四川的玉米种植没有明显的季节区分,“春玉米连着夏玉米,夏玉米连着秋玉米,相当于草地贪夜蛾的口粮不会断。”尹勇说,估计在短时间内,草地贪夜蛾的蔓延还将扩大,在6、7月份迎来高峰期。

四川省华蓥市植保专业合作社的技术人员在农田喷洒农药

特性突出 威胁巨大

广西安阳镇苏利社区堆好屯是都安县最早发现草地贪夜蛾幼虫的地方。《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在受灾的玉米地里看到,这些玉米生长矮小,接连好几块玉米地的玉米苗嫩叶被草地贪夜蛾吃得残缺破碎。

“广西目前有24个县(市、区)发生面积超过1万亩,田间百株虫量一般为10~20头,高的40~80头,局部田块高达100头以上,个别高达600头以上。”广西壮族自治区植保总站副站长王华生介绍,玉米被害株率一般20%,高的达56%~80%。尤其对玉米心叶和幼穗的危害较重,影响后期产量形成。

草地贪夜蛾原产于美洲热带和带地区,2016年1月在非洲首次发现,2年时间遍及非洲44个国家,造成了数十亿美元的损失。2018年8月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出全球预警,被列入世界十大害虫之一。

之所以威胁巨大,源于该虫具有四个突出特性:

第一,特别能吃。其寄主超过300种,几乎所有植物都是它的盘中餐,而禾本科植物玉米、水稻等是它的最爱。

第二,繁衍迅速。一只母蛾每次产卵100至200粒,一生可产卵900至1000粒。

第三,超强飞行能力。该蛾每晚可飞行100千米,整个生命周期最大飞行跨度长达1600千米。

第四,生存能力强。据悉该虫30天左右一个世代,而且没有滞育现象,能越冬存活。

“此外,这种蛾与普通的蛾差别不大,非专业人士难以辨别,在作物上的幼虫又因为具有隐秘性,很难被发现。”刘旭说。

成都华希昆虫博物馆馆长赵力认为,目前草地贪夜蛾在我国蔓延迅速,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它的天敌出现。“如果能够在原产地找到它的天敌或者是专门让它患病的细菌和病毒,就能尽快控制它。”

积极防控 挑战诸多

灾情发生后,各地纷纷采取强化监测防控、加强性诱研究和田间调查等措施积极防控。但作为一种“国际性、迁飞性、暴发性、毁灭性”的害虫,草地贪夜蛾入侵后很难被根除。

广东农药管理专家组组长徐汉虹说,草地贪夜蛾目前是在热带和带生活的虫,其在平均温度11℃左右就能越冬,这意味着其可以在北纬33度以南的大部分区域过冬,很可能变成常发性的害虫。“这意味着对草地贪夜蛾的防控将面临多种特性混杂、多变数的攻坚战。”

首先,草地贪夜蛾不仅是入侵性的害虫,而且其还具有迁飞性的特点;其次,以后防控还可能面临外地迁入和本地繁衍两重草地贪夜蛾混杂难辨的问题;第三,目前已知草地贪夜蛾有玉米型和水稻型,入侵我国的是玉米型,但这种害虫是杂食性的,不排除到我国后变异为其他类型。

“从用药有效性上讲,每个类型的害虫都有其不同的用药靶向片段,这么多特性混杂和变数,给性诱剂和农药的使用带来巨大挑战。”徐汉虹说。

此外,当前还面临农民认知不足和防治积极性不高、防控手段存在滞后性等缺陷、跨境传播难阻断等难题。

专家建议,一是各地应继续加强监测监控,尽量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预警、早处理。同时加大对基层农技人员和农民的培训,提高群防群治能力。

二是尽快设立专项研究。拿出专项基金,从应急防控、药剂筛选、防控技术等领域入手,对草地贪夜蛾的生活习性、药剂抗性、繁衍环境等进行深入研究,提高防控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是加强国际省际合作,尽可能阻断跨境传播。借鉴我国和越南在稻飞虱防治上的经验做法,充分利用已有的我国与东盟国家的入侵生物防控合作等跨境平台,从源头上进行防控。LW

刊于《瞭望》2019年第21期

原题:《警惕草地贪夜蛾来袭》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陈地 高健钧 吴涛 何伟 杨静

《飞蛾扑火》,抖音很火的歌曲完整版来了,自配美丽草原背景,

视频加载中...

「诸葛学堂」成语故事|飞蛾扑火

这是啥意思呢

意思是飞蛾因为喜欢光,所以主动扑到火上,比喻自取灭亡。

这个怎么用呢

你这样做是飞蛾扑火,自取灭亡。

今天我要给大家讲的成语故事叫做飞蛾扑火,飞蛾扑火的意思是飞蛾因为喜欢光,所以主动扑到火上,比喻自取灭亡。

在南朝梁的时候,有一个大臣叫做到溉,传说到溉身长八尺,样貌好看,丰姿美仪,举止端庄,也非常的节俭,不贪图名声和美色。他的车和他的衣服并不光鲜华丽,戴的帽子和鞋子都是穿戴十年左右才会换,做官的朝服缝缝补补。他特别谨慎仁厚,高祖特别喜欢他,每次和他下棋都是通宵达旦。

他有一个孙子名字叫到荩,从小就非常聪明,而且擅长写诗作文,深得梁武帝的赏识。有一次到溉和到荩随梁武帝游览京口的北固楼,梁武帝边观景边让到溉作诗,到荩也同时在作诗,很快到溉的诗就作好了。

梁武帝看完之后和到溉开玩笑说“你的文章是不是让孙子代写的,你的孙子可真聪明。”并且为到溉写了一首诗,大概的意思是到溉一生很辛苦,像飞蛾扑火一样,为了照亮他人,自己焚身也毫不吝惜,毫不保留地贡献了一切。如今已经年老了,可到了让到荩接替爷爷的时候了,于是飞蛾扑火这个成语就流传了下来。

感谢阅读,更多精彩内容,请持续关注诸葛学堂官方微博和诸葛学堂微信公众号!

特别声明:此文为“诸葛学堂”原创作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