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为纠结只是在浪费时间?其实它更多在消耗你的精力!
今天本来打算中午去吃牛排的,昨晚纠结了一整晚想要选定去哪家吃,
怎么知道到了今天早上还没做好决定,看着中午毒辣辣的阳光,于是决定还是晚上再去,
待到晚上,友人突然有事爽约,约了明天早上再去,
“好事多磨”,想吃的欲望也不是那么大了,
搞到晚上饥肠辘辘却什么也没吃成。
纠结到最后,什么事情都没做成,
就像本来有计划、有任务,满心期待地想去做一件事,但是到最后什么也没做
除了心理有很大的落差,还搞得自己心情低落。
纠结症很容易消耗掉你身上的能量
你有没有发现,有些时候我们上班没什么事情做,但是回到家还是觉得很累
反倒是比较忙的时候没怎么感到累
上班的太闲的时候,我们总有空隙去想这想那
一会想着做点什么,一会想着中午叫什么外卖,你的头脑一直被这些小事不断地打扰
其实这些无意识的行为,无意中也在消耗你的精力、你的能量。
曾经有人说过,纠结是因为没钱,
如果有钱,就不需要纠结到底蓝色好,还是红色好,只要全部买回家就好。
去吃饭也不需要纠结吃什么,选择最贵评价最高的那家店就好。
纠结也可能是我们太过追求完美,
想要买到物美价廉的物品就需要到处比较,
但是这样会浪费我们很多时间和精力
没有钱,就只能用时间换金钱
纠结的另一种原因是害怕犯错,
害怕选到一家不好吃的牛排店,
不仅损失金钱,还坏了自己美好的心情。
但是在你纠结的同时,好心情其实已经丢失
你会不会发现,很多时候选来选去,到最后却往往选到最烂的。
其实人哪有不犯错,
即便是网络评价最高的牛排店,也不一定合你胃口,
如果真的选错了,那那家最多你就只是吃一次,以后你再也不会去,
但是如果你永远不去尝试,你就永远不会知道它是不是你心中最好吃的牛排。
之前我听说某家人的牛奶好喝,便告诉我的闺蜜,之后她立刻去买了一整箱
我惊讶地问她,“我只是听说,我自己也没喝过,你就直接买了一箱回来,你不怕到时候不好喝?”
她却很轻松地告诉我,“如果不去试,永远不知道它好不好喝,如果这次不好喝,那我以后再也不会买,商家也不会再赚到我的钱,我不怕花冤枉钱,因为我知道冤枉钱能买回好多经验。”
消除纠结症最好的办法,就是想到什么立刻去做,不要拖延,不要比较,凭借第一感觉去完成一件事,
允许自己犯错,毕竟我们犯错的成本还是毕竟低的
犯错是在帮我们积攒经验,让我们在今后少走弯路
说到“选项太多反而做不了决定”,好奇心研究所曾经做过一个调查「你有过哪些选择恐惧症」,答案从“外卖单看了无数遍还是不知该吃啥”到“这么多颜色的口红到底哪个最好看”,什么都有。之前我们还提到过一种症状类似的现代病「FOBO」,即“害怕有更好选择综合征”(Fear of Better Options),说的同样也是“挑花了眼之后反而没了主意”的日常尴尬。
所以“选择困难症”到底有没有科学解释呢?确实有的:研究发现,我们的大脑有时会遇到“选择过载效应(Choice Overload Effect)”,在面临太多选择时,它会削弱人们的决策能力。
这项研究来自加州理工学院。实验中,志愿者们需要浏览一堆风景照,然后挑一张印在商品(比如马克杯或 T 恤)上,每个人都会做 3 次决定,三次的选项数量分别是6、12 和 24 张。研究者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记录他们当时的大脑活动;作为对照,志愿者还会再看一次这些图片,不同的是,这次由电脑随机帮他们挑选。结果显示,人们在做决定的时候,大脑会有两个区域同时活动,一个叫“前扣带皮层(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另一个叫“纹状体(striatum)”;而且,在选项为 12 时,这两个区域的活跃程度较高,6 或 24 时较低,电脑随机选择时则没有这样的活动。
论文作者之一、行为经济学家 Colin Camerer是这样解释实验结果的:
首先,在挑选过程中,大脑这两个区域会共同评估工作量(“需要费多大劲”),以及收益(“获得怎么样的结果”),它们一起组成了决定的难度;第二,选项越多,耗费的工作量和取得的收益也会跟着上升,这种潜在奖励和心理努力之间就会存在一个“平衡点”,进而产生最佳选项数量。超过了这个范围,后者就会超过前者,导致大脑没办法迅速做出决定,进而演变成“选择越多越不开心”;当然了,Camerer 同时承认,实验设计的 12 并非所有场景下的完美答案,每个人的理想值肯定都有差距,这取决于对奖励的感知水平、选项的复杂程度、决策目标、以及决策者性格与偏好等因素。他估计,这个数字通常可能会在 8-15 之间。有特殊情况吗?有的。“选择困难症”并不会一直出现,有时候甚至还会走向另一种极端:“决策疲劳(decision fatigue)”。哥伦比亚大学在 2010 年发表的一篇论文就介绍了这种现象:如果一段时间内经历太多太细的 decision-,人们会因为“懒得再烦”而放弃认真思考,哪怕面临重大问题也是如此,决策质量亦随之降低。举例来说,在逛超市的时候,刚开始你也许还会盯着包装/口味/品牌/产地一一权衡,半个小时之后你大概就不会纠结了,直接看啥拿啥。这也是商家们一般都会事先设定好“省心套餐”或者“一键默认”的原因:尽管它们往往不是最省钱的,但确实是最便利的。
除此之外,关于“什么样的选项设置最科学”,还有很多门道可探究,并不时刻都严格都遵守前面说的原则。事实是,在现实生活中,无论是购物、选专业、找工作,超过最佳选择数量的情况比比皆是。Camerer 认为,这牵涉到更复杂的心理因素:选择本身就意味着“自由”,而自由带来对生活的控制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补偿我们在纠结过程中经历的痛苦,也就是所谓的“our eyes are bigger than our stomachs”。“知道自己拥有广阔的选择余地”本身就是一种安心,至于“怎么选”和“选什么”,反而是另一个问题了。
最后再讲回文章开头的「选择恐惧症」调查,得票最多的答案其实是“因为没钱(买下全部)”。但现在你可以松口气了,不管是挑选时的意识瞬间当机,还是选完之后的感觉如释重负,这些都是大脑先说了算,财务状况并没占太例——从这个角度说,是科学(又一次地)帮我们解了围。
题图来自:Giphy©️ Mimochai
▌撰文/凌雄林
话说人在一个职业、岗位上待久了,就容易染上一些千奇百怪的毛病,俗称“职业病”。
譬如,军人一看到被子就忍不住要叠“豆腐块”,医生一看见水龙头就想洗手,老师一看见黑板就满世界找粉笔。公诉人当然也不例外。
但凡在公诉岗位时间稍长的,都难免会有一些奇特的“职业病”。其中,较为典型的有三种,分别是:
“焦虑病”
“纠结病”
“矫情病”
“焦虑病”
现代社会,焦虑是一种常见的“职业病”。而公诉人的焦虑,更是普遍而浓烈。他们的焦虑,堆积在巍峨如山的卷宗材料里,弥漫在绵延不绝的出庭日程里,渗透在如影随形的考核系统里……
一年几十、上百起案件,件件有挑战,处处见压力:每一份证据,都不能疏忽;每一个决定,都不容差误;每一次出庭,都不可应付。因为,其中的每一细节,都有可能关系到案件的走向和质量,并因此决定或影响当事人的声誉、利益乃至生死定夺,同时,还关系到自己的职业荣辱和良知安愧。
背负着这样的责任和压力,怎能不焦虑?
以公诉人小赵近年办理的一起受贿案件为例。那段时间,只要一有空,小赵就会不由自主地思考这个案件;只要想到这个案件,就会茶饭不思、寝食难安,梦里“加班”办案是常事。
开庭前夜,小赵虽然反复提醒自己要早些休息、养精蓄锐,但只要一关灯,就会自然想起明日的“恶战”,一直到凌晨两点多,才勉强入睡。
然而,才睡着不久,就梦见庭审突然开始,控辩交锋异常激烈;而且,从当庭讯问被告人到询问出庭证人,从举证质证到法庭辩论,一个环节都没能跳过去,直到辩护人在辩论时提出了一个极其刁钻的问题,小赵惊出了一身冷汗,总算是醒了……
之后又过了一个多小时,小赵终于再次成功入睡,但是,执着的惦念,让他居然完美地续上了之前的梦境,进入了下一轮法庭辩论;直到又过了一段时间,辩护人又抛出了一个难度颇大的问题,他才再度惊醒……
只是,这次惊醒之后,无论睡意如何引诱,他还是坚决拒绝入睡;因为,如果再续上之前的梦境,睡着比醒着还累,还不如睁眼到天亮呢!
话说这个案件办结后,有同事问小赵有啥感想,他脱口就是一句:“天若有情天亦老,谁怜办案多沧桑!”
“纠结病”
公诉人承担着指控犯罪和法律监督等职责,肩负着维护公平、捍卫正义的使命,可谓责任重大,不容有任何闪失。
但司法实践中,由于刑法理论博大精深而刑事法条简洁精炼、证明标准抽象概括而案件事实纷繁复杂等原因,案件办理中遇到的许多问题,往往没有现成、唯一的答案,甚至会有完全对立的观点,而公诉人却必须做出最精确的选择。
为此,公诉人在办案时,必须如履薄冰,极其谨慎;每一份证据都要深究细抠,每一节事实都要充分论证,每一个结论都要反复斟酌。这个过程,难免相当的纠结。
“矫情病”
“矫情”的含义有多种,这里指的是喜欢隐藏心思、掩饰情怀的“口是心非”。熟悉公诉人的都知道,他们的形象是“善变”的。
闲暇时的公诉人,大多有“吐槽”的爱好。
有位公诉人,某天加班后才思泉涌,居然在圈里自编了一首名为《加班大合唱》的“吐槽神曲”:“法院催,公安叫,信访在咆哮,信访在咆哮!桌上卷宗三尺高,大案小案期限到了;记事板上,开庭通知真不少;大系统里,警示红灯满屏飘!忘记了白天黑夜,放弃了短休长假!今天加班!明天加班!后天加班!做梦都加班!”
然而,正是这些“吐槽”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的公诉人,一旦进入办案状态,就迅速地“满血复活”,样样不含糊,绝不会有一丝的推诿或应付,更不会有半点的颓废或放弃。
尤其是出庭时,无论工作、生活中有多少的委屈和疲累,只要法槌一敲,必定危襟正坐、神采奕奕,法庭辩论更是情绪高昂、寸理必争,跟平时简直判若两人。
还有无数的公诉人,虽然曾不止一次地吐槽“司法民工”的苦与累,但如果真有那么一天,让他离开公诉了,他却很可能没有半点的轻松和欢乐,反而是发自肺腑的伤感和眷恋;有的甚至在告别公诉时,当着昔日同事的面,哭得像个二百多斤的孩子……
说完了这三大“病”,也许有人忍不住会问,这些“病”如此的严重,有治愈的办法吗?答案是:“无药可治”!
随着司法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和检察机关聚焦主业的强化,公诉队伍的压力逐步减轻、能力不断提升,公诉人的三大“病”应该会明显缓解,但却无法“根治”。
因为,自加压力,永不懈怠的“焦虑症”,是公诉人锐意进取的必然要求;
认真思考、审慎定夺的“纠结症”,是公诉人不辱使命的坚实保障;
苦累无悔、甘之如饴的“矫情病”,是公诉人不忘初心的深切情怀。
正可谓:不疯魔,不成活;虽憔悴,终不悔!
作者简介:凌雄林,江苏省人民检察院公诉二处
文中仅代表作者观点 转载后台留言
—— 点击 阅读原文↓,查询法律读库历史推送——
copyright © 2022 一生命运网 版权所有 辽ICP备2022007116号-4
法律声明:本站文章来自网友投稿,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