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黄道吉日

狂轰烂炸的意思(狂轰烂炸)

发布时间:2024-05-11 05:11:27作者:及時行樂来源:互联网

狂轰烂炸的意思(狂轰烂炸)

本文目录一览:

《乡村爱情16》开播遭狂轰滥炸!观众纷纷一星差评原因曝光!

《乡村爱情故事》系列继续推出新作《乡村爱情16》,然而对观众而言,这部剧已经满足不了他们的审美需求了。毕竟,它是真的该停了!以无尽延伸而闻名的系列,如今已经推出了16部,还有更多?唉,实在撑不下去了!

然而,尽管口头上说追不动,但谁能抵挡住对情怀的渴望呢?因此,小编还是打开了电视,选择了“乡村追缅计划”。《乡村爱情16》开播后,首播收视率排名第一,看来观众们还是那么怀念赵本山的喜剧。然而接下来的剧情却让人大失所望,收视率马上下滑,口碑也跌到了谷底。

让人没想到的是,这个曾经备受期待的剧集居然遭到了毫不客气的吐槽。豆瓣上低分评价如潮,网友们纷纷表示剧情拖沓,说实话,这些剧情早就吃到了有毒洋葱,看着看着就没兴趣了,充满了絮絮叨叨,毫无完整性。

而剧情方面,该剧虽然依旧聚焦在象牙山上,但却陷入了情节的腐朽与无趣之中。虽然《乡村爱情》系列曾以其幽默风趣和情节连贯而著称,然而《乡村爱情16》却让观众们不由得感叹,这故事就像是被编制出来的一样,太牵强附会,让人觉得草率至极。

即使观众们提出了质疑,这个系列的编剧们似乎并没有察觉到观众的审美疲劳。剧情持续拉长,东一榔头西一榔头,不知道他们在想什么,在他们眼里剧情似乎是无穷无尽,也是看不到头的。这让观众开始感到疲惫,开始怀疑编剧们是否还有新的创意来激发该系列的活力,或许他们需要来点全新的槛外风景。

除了剧情之外,观众们也开始质疑这部剧是否只凭借着情怀来吸引观众。情怀可以吸引观众,但这并不代表可以忽略其他关键因素。正如网友所言,《乡村爱情16》在情怀方面的积累尽管可观,但剧集本身却已渐行渐远,失去了原有的活力和创意,这样下去观众的耐心真的会消磨殆尽。

最后,让我们来谈谈演员阵容。虽然喜欢赵本山作为老牌喜剧大师的上镜率,但新晋演员们的表现却很乏味,让观众们对剧中角色的出现产生了疑问。有观众表示虽然喜欢赵本山,但角色的表演太过平淡,更像是一个噱头。与此同时,观众们纷纷质疑其他演员的表演,缺乏新意,观众的审美也开始疲劳。

总的来说,《乡村爱情16》虽然首播时收视率相对较高,但随着口碑崩盘,豆瓣上低分的评论横扫一片。剧情拖沓、毫无新意,你说的没错,这已经拍到多少部了,看得人真的撑不住了。结论就是,该剧一言以蔽之:看腻了!

古城文化地标保护之争

图为朝天门广场俯瞰图,最左侧几幢并列的最高楼为即将竣工的来福士广场主体建筑。卢劲 摄

“近日网传朝天门将更名或消失的消息并不属实。”重庆市渝中区历史文化街区管委会有关负责人4月18日对《工人日报》记者再次明确:朝天门作为重庆的标志和地理名称,不会消失。现在看到的“重庆来福士广场”楼体字,为重庆凯德古渝雄关置业有限公司项目名称。该公司在北京、杭州、成都等多地,均推出“来福士广场”项目。坐落在朝天门广场的这一项目为其推出的地产系列之一。

前不久,约200名市民组成的“重庆市文物保护志愿者服务队”在写给市政府的公开信中,质疑对文化遗产保护不足,指正如火如荼建造中的来福士广场,削弱了朝天门历史传统文化的权重及影响力。而开发商发言人答复《工人日报》记者时表示,将本着珍视土地原则进行建设。

“事实上,两江交汇处的朝天门在相当部分市民的观念和记忆中是开放的公共空间,不是一组建筑群。其是公物,更是一处重要的城市集体记忆。每一位热爱自己城市的人,都希望留住所在城市的美好,也期待新的建设者尊重城市的历史。”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教授杨宇振对《工人日报》记者如是说。

一封文保志愿者的公开信

在重庆主城区著名地标朝天门,由新加坡凯德集团开发的来福士广场高耸入云,规划中“朝天扬帆”的气势已见雏形。然而,近来一些关心重庆历史文化的市民,心头却是焦虑与不安。

“见证两江汇流、重庆开埠的朝天门,正被人们一点点遗忘。”在由约200名市民组成的“重庆市文物保护志愿者服务队”前不久写给当地政府的一封公开信中,表达了悲观的心情。

这封题为《关于保护重庆地标、精神之门——朝天门历史文化的公开信》,聚焦重庆市政府的朝天门发展规划,质疑对文化遗产保护不足,而来福士广场作为该区标志性的新建筑,则被指削弱朝天门传统文化的权重和影响力。

这群重庆市民的牵挂,源于朝天门对重庆的特殊历史意义。

建于公元前314年的朝天门位处长江和嘉陵江交汇点,曾是重庆17座古城门之一,是古代官员迎接皇帝圣旨的地方。重庆1891年辟为商埠时,朝天门始设海关;多年来,朝天门扮演水运枢纽角色,码头、轮渡、棒棒等人文景观深深刻印在重庆人的集体记忆中。

但随着重庆市政府近年来展开旧城改造,朝天门的面貌也快速蜕变。尤其2013年动工、位处两江交汇最显眼处的来福士广场,有如轮船扬帆起航的前卫设计,显著改变了朝天门的天际线,其体量之大,前所未有。

这些变化让不少重庆市民感到无所适从。重庆文物保护志愿者的公开信中写道,来福士广场“雄踞”朝天门,形成一道屏障,数条公路如今无法直通原有的古朝天门,市民和游客更无法直接进入朝天门广场,必须先穿越来福士广场建筑。

公开信执笔人之一、重庆文物保护志愿者服务队秘书长吴元兵接受《工人日报》记者采访时感叹:“朝天门是重庆人的阳台,我要去这个阳台,得从别人家房子走过去,这种感觉,你会接受吗?”

硬体建设之上,让吴元兵同样忧虑的是“朝天门的历史文化保护现状每况愈下”。他指出,重庆市规划局去年10月发布的朝天门片区提升方案中,未提及古朝天门的规划改造,也未说明对发掘和保护朝天门文化遗产的计划。

为此,文保志愿者服务队在公开信中提出10项加强文化历史保护的建议,包括重建两江制式古城墙、设置具历史文化内涵的雕塑、限制沿江建筑高度等,以保护重庆的城市天际线等。

来福士广场的工程毕竟不可能停下,吴元兵告诉记者,他如今希望的仅是让朝天门“活起来”,毕竟这里承载重庆人太多的文化情结。

文物保护争议的背后

对不少目前在朝天门做小生意的商家而言,尽管近年来因环境改造尘土飞扬,对朝天门的未来却较为乐观。

在朝天门广场经营面摊的赵先生告诉记者:“有人说,来福士广场建起来会挡住江景和风水,也有人觉得增添了一道新美景,各有各的看法。对我来说,这座楼建起来后,如果对重庆旅游业是好事,对我的生意就是好事。”

朝天门还被誉为中国人的英雄之门,在抗战时期象征着中国精神。所谓无川不成军,有这样一组数据可以说明:抗战14年,民生公司共运送出川部队270.5万人,而整个川军参加抗战300多万人,可以想像有多少抗日战士是在朝天门码头,壮怀激烈奔向抗日前线。抗战前重庆30多万人,抗战结束120多万人,这逃难的人流中多数是在朝天门码头登陆上岸。有部纪录片曾有这样的镜头,从沦陷区到重庆沿线都是“到重庆去!”的标语,鼓舞着铺天盖地绝望的人。当时经历天上狂轰烂炸、朝不保夕的国人,登上朝天门码头,无不认为是登上从地狱跨上天堂的阶梯。

面对当前出现的文物保护争议,杨宇振认为,关键在于朝天门的特殊选址。虽然朝天门所处渝中半岛高层建筑多,但不代表朝天门就应建超大规模的建筑体,来福士广场如今体量过大,较难与朝天门的人文与地理环境契合。

来福士广场预计明年完工。杨宇振说,目前能做的是汇集资方、政府、专业人士和群众,讨论如何处理目前的状况。

期望与市政府和资方凯德深入沟通的市民吴元兵向记者说:“对朝天门,我们不能遗忘,这是每个重庆人应该做的事。”但他强调,自己不是极端主义者,并非针对来福士,“对于来重庆投资的外商,我们真的欢迎,只要你愿意和我们相互接纳。我们希望朝天门活起来,也希望来福士活起来。”

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

这封2000多字长的公开信流露出重庆市民对“老重庆”的乡土情结,也凸显旧城改造与文物保护之间的“博弈”。

重庆市渝中区区长商奎向《工人日报》记者表示,渝中区是重庆“母城”,承载重庆的建城史和开埠史,政府将“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以文立城、以文兴业、以文塑人,充分彰显母城文化风韵。”

据了解,对保护古文物的诉求,重庆地方政府一直比较重视。正如原重庆市市长黄奇帆所说:“朝天门是城市的地标,山城历史的源头和基因就在朝天门。”早在2015年10月,朝天门一处工地被发现藏有珍贵的宋明古城墙,却疑似被施工人员破坏。重庆市政府随后在网上公开回应说,对事故高度重视,将配合市级有关部门单位,编制古城墙遗址保护方案。

2017年12月,重庆市发布《重庆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征求意见稿)》。商奎说,这充分体现了全社会对历史文化的关注和保护。我辈有责任做好朝天门区域的历史文化保护,让海外的重庆游子都能在这片历史的土壤上“留住乡愁”。现在是一个开放的世界,我们要用重庆包容的精神,去做更好的规划、交通改造、人性化的设计。

重庆来福士广场总经理黄瑞程对《工人日报》记者表态:“我们深刻了解朝天门于重庆的意义,本着负责任的态度,将全力配合区委区政府及各相关部门,大力支持朝天门片区各项工作,以前瞻眼光为朝天门片区的焕新腾飞助力。”(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