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头条创作挑战赛#
前言刚刚送走了十月初一寒衣节,我们来到了农历十月时光。
我们知道,从农历十月开始,民间进入冬季,还包括农历十一月和十二月,民间习惯称为寒冬腊月,也就是指的冬季农历三个月份。现在正值农历十月,你知道还有什么称号吗?谚语有什么说法?我是畅谈民俗点滴,一起看看。
1、农历十月,还有什么称呼。一首歌唱的这样,“寒冬腊月哟,盼春风”,大家是不是感觉说的是腊月啊!也就是农历十二月,其实不是!
寒冬腊月指的是冬季三个月,也就是农历十月十一月和十二月。其中,寒月指的就是当前的月份:农历十月,预示着进入寒冷的节气。
农历十月,不仅叫寒月,其称呼比较多,还叫首冬、初冬、阳月、露月等等,都有名称的由来;比如,在过去,人们用十二地支纪月法,十月为亥,因此称为亥月;农历十月,是每年冬季的第一个月,因此又叫孟冬等等。
2、畅谈农历十月天气暖和的谚语,看看将来天气有什么说法。
到了农历十月,通常进入立冬节气,温度接近零度左右,天气寒冷,冰冻出现。但是,如果农历十月天气不冷,比较暖和,会有什么预兆呢?
老话说:“十月不落杨,来年水淹场”。到了农历十月,已经进入冬季,树叶基本飘落完毕,但是,如果天气暖和,没有寒霜,树叶往往落下比较晚。如果到了农历十月,杨树叶子还没有掉落,看来天气暖和,没有寒霜或者冷空气来袭。如果是这样的天气情况,往往预示着来年雨水比较多,到处沟满壕平。
还有的农谚说:“头年十月小阳春,来年正月有连阴”。看来在当年农历十月天气晴朗暖和,则到了来年春天,过完年以后,往往还有阴雨天气,阴雨连绵,看来春天雨水多发。
3、看看农历十月天气暖和,对农业生产有什么影响。
到了冬天,人们期盼雪花飞舞,银装素裹,但是,如果天气暖和,阳光灿烂,对农作物有什么影响。
农谚说:“十月有个小阳春,收割播种忙不赢”。农历十月天气暖和,像阳春三月一样,但是,从二十四节气来看,已经迎来立冬节气,到了冬储的时节,即使忙于收割或者耕种,但是产量也不会太高,毕竟节气已经到了冬天,不利于农作物生长。
农谚还说:“十冬腊平平过,来年必定虫子多”。也就是说农历十月,当然也包括十一月和十二月,天气暖暖和和,平平淡淡,没有大的风雪冰霜,并不是好现象,往往不能冻死土地里面的害虫,到了春暖花开的季节,虫子自然增多,不利于越冬作物健康生长。
正如老话所说:“八月冷,九月温,十月还有小阳春”。看来到了农历十月,有时候还会出现温暖的天气就像春天般温暖,但是,人们更期盼大雪纷飞的日子,毕竟是麦盖三层被,枕着馒头睡。
中华文明具有五千年的历史,老祖宗在劳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梳理了丰富的谚语,值得借鉴和学习。
中文 之美
翻阅古籍,再一次陶醉于中文之美!
天地万物,草木摇落,飞禽走兽,稚子鱼虫,均有我们古人途经人间时赋予的别称雅称,不过二三字的名字,也动人有趣得像一首诗一幅画一个故事,惹人回味无穷!这便采撷一番常见事物的古称,邀你同赏同痴同醉。
《18个事物中文雅称,
心动18次!》
01
有一种雅致,
将【六月】唤作【荷月】。
古时的这会儿,
也就是农历六月,叫“荷月”。
即将迎来的农历七月,叫“巧月”,
接着:八月是桂月,
九月是菊月,十月是小阳月或梅月,
十一月是冬月,十二月是嘉平月,
一月是元月,二月是杏月,三月是桃月,
四月是清和月,五月是榴月。
02
有一种雅致,
将【青山】唤作【翠微】。
婉约派晏几道有词云:
十里楼台倚翠微,
百花深处杜鹃啼。
殷勤自与行人语,
不似流莺取次飞。
03
有一种雅致,
将【西瓜】唤作【青门绿玉房】。
明代诗人瞿佑的《红瓤瓜》中云:
“采得青门绿玉房,巧将腥血沁中央。”
一口“青门绿玉房”下肚,
真是“顿消烟火气,齿有冰雪声”。
04
有一种雅致,
将【苹果】唤作【超凡子】。
吃苹果,
咱就说吃个超凡子,
仿佛吃下的是令人超凡脱俗的仙果。
05
有一种雅致,
将【螃蟹】唤作【无肠公子】。
️
明《夜航船》记载了古人的冷幽默:
《抱朴子》里说,
山中辰日称无肠公子者,蟹也。
《蟹谱》又说,出师下岩之际,
忽见蟹,称为横行介士。
06
有一种雅致,
将【猫】唤作【狸奴】。
一入凛冬,
多少人向往的是陆游笔下的:
溪柴火软蛮毡暖,我与狸奴不出门。
在宋代,喵已经很受宠了,
养猫,要用“聘”,
猫就如家庭成员一样被礼待。
不会抓老鼠?也没关系的,
有《睡猫》诗为证:
“瓶吕斗粟鼠窃尽,床上狸奴睡不知。
无奈家人犹爱护,买鱼和饭养如儿。”
07
有一种雅致,
将【酒】唤作【忘忧物】。
陶渊明《饮酒》之七:
“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
言饮酒忘忧。
08
有一种雅致,
将【茶】唤作【不夜侯】。
西晋张华在《博物志》中说:
“饮真茶令人少睡,
故茶别称不夜侯,美其功也。”
白居易也曾在诗中写道:
“驱愁知酒力,破睡见茶功。”
09
有一种雅致,
将【男子】唤作【玉郎】。
元稹有诗云:
“想得玉郎乘画舸,几回明月坠云间。”
玉郎是古时对男子的美称或昵称。
10
有一种雅致,
将【女子】唤作【婵娟子】。
婵娟不单是“千里共婵娟”的明月,
还可指姿态美好的女子,
“玉堂挂珠帘,中有婵娟子。
其貌胜神仙,容华若桃李。”
11
有一种雅致,
将【书信】唤作【双鲤】。
古乐府诗云:
“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后人因以双鲤、双鱼、尺素指书信。
12
有一种雅致,
将【花开时吹过的风】
唤作【花信风】。
“风有常,花有信,
以花事次第记载时光,于是岁月含香。”
我们的民族“花历”,
又有二十四番花信风,
自小寒至谷雨,八个节气共分二十四候,
每一候(每五日)一时令花开,
二十四候代表着二十四种花期。
13
有一种雅致,
将【玫瑰】唤作【刺客】。
梁实秋说,
列玫瑰为“刺客”,也是够冤枉的。
不过细品之,“刺客”实在取得妙!
不单因她周身是刺,后人以玫瑰喻爱情,
这偷心的刺客!谁不曾被刺伤过?
古有“花三十客”之说,
牡丹为贵客,梅为清客,
兰为幽客,桃为妖客,杏为艳客,
梨为淡客,菊为寿客,葵为忠客,
腊梅为寒客,琼花为仙客,
丁香为情客,月季为痴客等等。
14
有一种雅致,
将【天上】唤作【碧落】。
白居易的《长恨歌》有云:
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15
有一种雅致,
将【月亮】唤作【望舒】。
“望舒”出自《离骚》:
“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
是说上天入地漫游求索,
前有月神望舒代为开路,
后有风神飞廉追随。
望舒是古神话中为月亮驾车的天神,
后世用作月亮的代称。
取一个像月一样皎洁的姓名,
也是极浪漫的,
譬如“雨巷诗人”之名戴望舒。
16
有一种雅致,
将【萤火虫】唤作【照夜清】。
明代陈继儒《珍珠船》记载,
“照夜清,萤也。”
17
有一种雅致,
将【石头】唤作【山骨】。
古人称,
山之肌肤在泥土,山之骨在石。
《西游记》写到找铁扇公主借芭蕉扇时,
对芭蕉洞口就有这样的记叙——
正是那:山以石为骨,石作土之精。
烟霞含宿润,苔藓助新青。
嵯峨势耸欺蓬岛,幽静花香若海瀛。
几树乔松栖野鹤,数株衰柳语山莺。
诚然是千年古迹,万载仙踪。
18
有一种雅致,
将【钱】唤作
【孔方兄】/【阿堵物】。
古代启蒙读物《幼学琼林》中记有,
晋鲁褒作《钱神论》,
尝以钱为孔方兄;
王夷甫口不言钱,
乃谓钱为阿堵物。
“孔方兄”是爱称,“阿堵物”是蔑称,
这里面还有一个特别有意思的故事:
西晋大臣王夷甫,常鄙夷妻子贪钱俗气,
自命清高的他,从来不说“钱”字。
妻子逗弄他,就让婢女把钱堆在他床边。
王夷甫早晨醒来,见钱碍事,没法下床,
就冲婢女大喊:“举却阿堵物。”
是说,快拿走这玩意儿!
阿堵,是那时的口语“这个”。
配图丨视觉中国
来玩个造句游戏吧!
请在留言区用上文提到的古称造句,
分享你的日常。
小编先来:今天花了些“孔方兄”,
与身边的“婵娟”“玉郎”,愉快地共进晚餐了。
监制 | 李浙
编辑 | 王若璐 校对 | 少卓
#头条创作挑战赛#
前言刚刚送走了十月初一寒衣节,我们来到了农历十月时光。
我们知道,从农历十月开始,民间进入冬季,还包括农历十一月和十二月,民间习惯称为寒冬腊月,也就是指的冬季农历三个月份。现在正值农历十月,你知道还有什么称号吗?谚语有什么说法?我是畅谈民俗点滴,一起看看。
1、农历十月,还有什么称呼。一首歌唱的这样,“寒冬腊月哟,盼春风”,大家是不是感觉说的是腊月啊!也就是农历十二月,其实不是!
寒冬腊月指的是冬季三个月,也就是农历十月十一月和十二月。其中,寒月指的就是当前的月份:农历十月,预示着进入寒冷的节气。
农历十月,不仅叫寒月,其称呼比较多,还叫首冬、初冬、阳月、露月等等,都有名称的由来;比如,在过去,人们用十二地支纪月法,十月为亥,因此称为亥月;农历十月,是每年冬季的第一个月,因此又叫孟冬等等。
2、畅谈农历十月天气暖和的谚语,看看将来天气有什么说法。
到了农历十月,通常进入立冬节气,温度接近零度左右,天气寒冷,冰冻出现。但是,如果农历十月天气不冷,比较暖和,会有什么预兆呢?
老话说:“十月不落杨,来年水淹场”。到了农历十月,已经进入冬季,树叶基本飘落完毕,但是,如果天气暖和,没有寒霜,树叶往往落下比较晚。如果到了农历十月,杨树叶子还没有掉落,看来天气暖和,没有寒霜或者冷空气来袭。如果是这样的天气情况,往往预示着来年雨水比较多,到处沟满壕平。
还有的农谚说:“头年十月小阳春,来年正月有连阴”。看来在当年农历十月天气晴朗暖和,则到了来年春天,过完年以后,往往还有阴雨天气,阴雨连绵,看来春天雨水多发。
3、看看农历十月天气暖和,对农业生产有什么影响。
到了冬天,人们期盼雪花飞舞,银装素裹,但是,如果天气暖和,阳光灿烂,对农作物有什么影响。
农谚说:“十月有个小阳春,收割播种忙不赢”。农历十月天气暖和,像阳春三月一样,但是,从二十四节气来看,已经迎来立冬节气,到了冬储的时节,即使忙于收割或者耕种,但是产量也不会太高,毕竟节气已经到了冬天,不利于农作物生长。
农谚还说:“十冬腊平平过,来年必定虫子多”。也就是说农历十月,当然也包括十一月和十二月,天气暖暖和和,平平淡淡,没有大的风雪冰霜,并不是好现象,往往不能冻死土地里面的害虫,到了春暖花开的季节,虫子自然增多,不利于越冬作物健康生长。
正如老话所说:“八月冷,九月温,十月还有小阳春”。看来到了农历十月,有时候还会出现温暖的天气就像春天般温暖,但是,人们更期盼大雪纷飞的日子,毕竟是麦盖三层被,枕着馒头睡。
中华文明具有五千年的历史,老祖宗在劳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梳理了丰富的谚语,值得借鉴和学习。
视频加载中...
进入农历十二月,年味越来越浓了。十二月是一年中的最后一个月,俗称岁尾,还有腊冬、残冬、腊月、冰月、余月等别称。其中,人们最熟知的别称当属“腊月”。为什么农历十二月称为腊月?腊月又有哪些习俗呢?快戳视频了解一下!(文静 陈婕)
岁月无声相伴,春夏秋冬四季轮转。
却见群山伟岸,江河恢弘,天空旷阔;
亦见花开花落,萌芽结果,候鸟迁徙。
以温情看岁月,岁月亦以柔情待人。
春季|雅称
天端、兰时、阳节,
昭节、淑节、韵节、苍灵
三春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孟郊《游子吟》
九春
悦怿若九春,馨折似秋霜。
——阮籍《咏怀》
青阳
白日每不归,青阳时暮矣。
——陈子昂《感遇诗三十八首》
樱笋年光
樱笋年光,饧箫节候。
——陈维崧 《丁香结·咏竹茹》
芳春
孤松宜晚岁,众木爱芳春。
——陈子昂《送东莱王学士无竞》
夏季|雅称。
纁夏、槐序、炎序
朱夏
在季春以初茂,践朱夏而乃繁。
——曹植《槐赋》
长赢
春为发生,夏为长赢。
——《尔雅·释天》
炎节
夏天曰昊天,风曰炎风,节曰炎节。
——萧绎《纂要》
秋季|雅称
白藏、素商、素节,素秋
三秋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王勃《滕王阁序》
九秋
日希三春之溢露,溯九秋之鸣飚。
——张协《七命》
素商
素商凄清扬微风,草根之秋有鸣蛩。
——马祖常《秋夜》
西陆
日行西陆之秋。
——司马彪《读汉书》
劲秋
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
——陆机《文赋》
冬季|雅称
元英、玄英、严冬
三冬
蛰龙三冬卧,老鹤万里心。
——杜甫《遣兴五首之二》
九冬
九冬负霜雪,六翮飞不任。
——沈约《夕行闻夜鹤》
清冬
清冬洛阳客,寒漏建章台。
——皇甫冉《冬夜集赋得寒漏》
穷阴
向晚苍苍南北望,穷阴旅思两无边。
——白居易《岁晚旅望》
北陆
朱光驰北陆,浮景忽西沉。
——张载《七哀诗二首》
玄序
玉琯移玄序,金奏赏彤闱。
——许敬宗《奉和守岁制》
月份|雅称
正月|雅称
以花之名:
柳月,银柳插瓶头。
孟陬、寅月、端月、早月
太簇、岁始、初阳、陬月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屈原《离骚》
早春日最早,寅月节逢寅。
——弘历《丁丑春帖子二首 其一》
二月|雅称
以花之名:
杏月,杏花闹枝头。
殷春、卯月、夹钟
丽月、花月、春半、花朝
三月|雅称
以花之名:
桃月,桃花粉面羞。
桐月、莺月、辰月
姑洗、桃浪、雩风
四月|雅称
以花之名:
槐月,槐花挂满枝。
梅月、孟夏、麦月、巳月、槐序
维夏、清和月、中吕、夏首
梅月多开户,衣裳润欲滴。
——贯休《寄王涤》
五月|雅称
以花之名:
榴月,石榴红似火。
皋月、仲夏、午月
蕤宾、蒲月、夏半
蕤宾五月中,清朝起南飔。
——陶渊明《和胡西曹示顾贼曹》
六月|雅称
以花之名:
荷月,荷花满池放。
暑月、季夏、未月、季月、伏月
且月、林钟、荔月、杪夏、莲灿
七月|雅称
以花之名:
巧月,凤仙节节开。
孟秋、申月、新秋、兰月、相月、夷则
瓜月、兰月、桐秋、凉月、素秋、肇秋
八月|雅称
以花之名:
桂月,桂花遍地香。
仲秋、壮月、酉月、南吕、桂月、桂秋
清秋、拓月、月见秋半、中律、雁来月
桂月先秋冷,蘋风向晚清。
——李隆基《同玉真公主过大哥山池》
九月|雅称
以花之名:
菊月,菊花傲霜雪。
季秋、穷秋、戍月、青女月、玄月
暮秋、凉秋、杪商、柯月、朽月
咏月、杪秋、季白、霜序、秋商、暮商
催弦急管为君舞。穷秋九月荷叶黄。
——鲍照《代白纻曲》
十月|雅称
以花之名:
阳月,芙蓉显小阳。
孟冬、亥月、飞阴月、应钟
露月、始冬、开冬、元冬、时雨月
至于阳月,阴慝害作,百草毕落。
——《后汉书·马融传》
十一月|雅称
以花之名:
葭月,葭草吐绿头。
仲冬、畅月、子月、辜月、龙潜月、黄钟
霜月、寒月、葭月、霜见月、纸月、广寒月
忆长安,子月时,千官贺至丹墀。
——刘蕃《忆长安·十一月》
十二月|雅称
以花之名:
梅月,梅花吐幽香。
季冬、腊月、涂月、冰月、暮岁
岁杪、暮月、临月、萘月、梅初月
嘉平月、暮冬、晚冬、杪冬、星回节
腊月闻山鸟,寒崖见蛰熊。
—— 卢象《竹里馆》
时光无着,退却之后,
是梨花杏雨,欲语还休,洗尽铅华;
是泼墨画卷,浓淡得宜,意蕴千古;
是峻岭流水,逶迤缠绵,时光不改。
来源:古典文学与诗词
【声明:本号为“全民阅读推广”官方公益账号,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这是刘希夷的一句古诗,讲述时间流逝,感慨物是人非。
谁都想抓住时间,古人们对于时间,赋予了各种各样的名称,一瞬间、一天、一年、一辈子,都有美丽的说法。
古人表示时间的45个词语,也太美了吧,知道8个算你牛!
1.岁:一年为一岁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2.期年:一年
横戈且趁从军乐,不及期年待政成。
——夏竦《到任泾州寄长安府学诸先辈》
3.积年:多年,好几年
积年仍远别,多难不安居。
——杜甫《远怀舍弟颖、观等》
4.曩:从前
曩者胶漆契,迩来云雨睽。
——白居易《秦中吟十首·伤友》
5.向:先前
今之屈,向之骄也。
——《谷梁传·成公二年》
6.久之:很久
久之风榛寂,远闻樵声至。
——王昌龄《缑氏尉沈兴宗置酒南溪留赠》
7.良久:很久
世人欲得知姓名,良久问他不开口。
——高适《渔父歌》
每常把酒,向东望良久。
——任华《寄李白》
8.异日:将来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
9.旦旦:天天
叶舟旦旦浮,惊波夜夜流。
——薛道衡《敬酬杨仆射山斋独坐诗》
10.旦日:第二天
旦日思双屦,明时愿早谐。
——陆龟蒙《风人诗四首 其三》
11.日:一天
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
——司马相如《凤求凰》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孟郊《登科后》
12.翼日:明天
翼日大风雨,慎勿临长途。
——方以智《古诗三首 其二》
13.翌日:次日
翌日倏分携,南北各如萍。
——释智圆《送惟凤师归四明》
14.旦:早晨
昏旦变气候,山水含清晖。
——谢灵运《石壁精舍还湖中作》
15.质明:天刚亮
清漏宿斋宣祖庙,质明行事昊天坛。
——王禹偁《南郊大礼诗 其二》
16.亭午:正午
海棠亭午沾疏雨。便一饷、胭脂尽吐。
——吴潜《海棠春·已未清明对海棠有赋》
17.宵:晚上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苏轼《春宵·春宵一刻值千金》
18.暝:天黑了
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
——孟浩然《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19.即日:当天
一岁林花即日休,江间亭下怅淹留。
——李商隐《即日》
20.中夜:半夜
中夜悲兮当告谁,独收泪兮抱哀戚。
——嵇康《思亲诗》
21.失时:过时
食饮从来戒失时,衣裘亦复要随宜。
——陆游《自咏二首 其二 》
22.无何:没有多久
无何覆社稷,为尔含悲辛。
——吴筠 《建业怀古》
23.尔来:从那时以来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李白《蜀道难》
24.尝:曾经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论语·卫灵公篇》
尝闻倾国与倾城,翻使周郎受重名。
——吴伟业《圆圆曲》
25.素:一向,平素。
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
——王维《青溪》
26.既:已经
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佚名《风雨》
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屈原《国殇》
27.既望:阴历十六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苏轼《赤壁赋》
28.适:刚才
适得府君书,明日来迎汝。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29.几:将近
女儿年几十五六,窈窕无双颜如玉。
——萧衍《东飞伯劳歌》
30.初:刚开始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许浑《咸阳城东楼》
31.未几:没多久
行当浮桂棹,未几拂荆扉。
——王维《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32.寻:不久
彤寻与世祖会信都。
——《后汉书·邳彤传》
33.已而:不久
已而得吉卜,有孙生岁暮。
——滕岑《记前身》
已而适异县,吊古寻隐幽。
——韩淲《寄和卿丈》
34.遽:立刻、马上
推手遽止之,湿衣泪滂滂。
——韩愈《听颖师弹琴》
35.瞬息:一眨眼
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殷尧藩《端午日》
36.食顷:一顿饭工夫
潭水以绳缒石数百尺,不得其底,以瓦砾投之,翔扬徐下,食顷乃不见,其清澈如此。
——苏轼《壬寅二月有诏令郡吏分往属县减决囚禁十三日》
君侯忧国念,食顷讵能忘。
——陈宓《次楼宗簿祷雨韵》
37.卒:同“猝”,突然
长虹吐白日,仓卒反受诛。
——柳宗元《咏荆轲》
38.倏尔:忽然
疾风吹征帆,倏尔向空没。
——孟浩然《送从弟邕下第后寻会稽》
39.秋:时候
海鹤一为别,存亡三十秋。
——柳宗元《长沙驿前南楼感旧》
40.朔:阴历每月初一
十月之交,朔月辛卯。
——佚名《十月之交》
41.望:阴历每月十五日
势与月轮齐朔望,信如壶漏报晨昏。
——米芾《绍圣二年八月十八日观潮于浙江亭书》
42.晦:阴历每月最后一天
玄之又玄不可言,元来朔望明晦弦。
——陈楠《紫庭经》
三月晦,送春有集,坐中偶书。
——张元干《菩萨蛮·春来春去催人老》
43.今者:现在
范公今者镇江东,亦云教化似文翁。
——刘敞《题浙西新学》
44.夜阑:夜深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二首》
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苏轼《临江仙·夜归临皋》
45.薄暮:傍晚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王绩《野望》
46.一向:从来,一直
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闲离别易销魂。
——晏殊《浣溪沙》
copyright © 2022 一生命运网 版权所有 辽ICP备2022007116号-4
法律声明:本站文章来自网友投稿,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